当前位置:首页 > 侦探推理 > 黄帝内经

黄帝内经

作者:膳书堂文化字数:476315状态:连载

灵枢译注卷三

经脉篇第十
【原文】
雷公问于黄帝曰:「禁脉」之言,凡刺之理,经脉为始,营其所行,制其度量,内次五藏,外别六府,愿尽闻其道。
黄帝曰:人始生,先成精,精成而脑髓生,骨为干,脉为营,筋为刚,肉为墙,皮肤坚而毛发长,谷入于胃,脉道以通,血气乃行。
雷公曰:愿卒闻经脉之始也。黄帝曰:经脉者,所以能决死生、处百病、调虚实,不可不通。
肺手太阴之脉,起于中焦,下络大肠,还循胃口,上膈属肺,从肺系横出腋下,下循臑内,行少阴心主之前,下肘中,循臂内上骨下廉,入寸口,上鱼,循鱼际,出大指之端;其支者,从腕后直出次指内廉出其端。
是动则病肺胀满,膨胀而喘咳,缺盆中痛,甚则交两手而瞀,此为臂厥。是主肺所生病者,咳,上气喘渴烦心,胸满,臑臂内前廉痛厥,掌中热。气盛有余,则肩背痛风寒,汗出中风,小便数而欠。气虚则肩背痛风寒,少气不足以息,溺色变。为此诸病,盛则泻之,虚则补之,热则疾之,寒则留之,陷下则灸之,不盛不虚,以经取之。盛者,寸口大三倍于人迎,虚者,则寸口反小于人迎也。
大肠手阳明之脉,起于大指次指之端,循指上廉,出合谷两骨之间,上入两筋之中,循臂上廉,入肘外廉,上臑外前廉,上肩,出髃骨之前廉,上出于柱骨之会上,下入缺盆,络肺,下膈,属大肠。其支者,从缺盆上颈,贯颊,入下齿中,还出挟口,交人中,左之右,右之左,上挟鼻孔。
【译文】
雷公向黄帝发问说:《禁脉》篇上说,要掌握针刺治病的方法,首先应当了解经脉,因为它是全身气血运行的通道,它循行的路线和长短都有一定的标准,在内依次与五脏相联,在外分别与六腑相通。我想请你详尽地讲解一下这其中的道理。
黄帝说:人初孕育之时,是先由男女之精会合而成,然后精再发育而生脑髓,此后才逐渐形成人体。期间以骨骼为支柱,以经脉营养全身,坚劲的筋如绳索一样约束着骨胳,肌肉像墙一样卫护着机体,到皮肤变得坚韧,毛发生长后,人体就形成了。出生以后,水谷入胃,化生精微,脉道内外贯通,血气也就在脉中运行不息了。
雷公说:希望你能讲讲经脉运行发生的情况。黄帝说:经脉用来决断疾病的预后,处治许多疾病,调节虚实,医者不通晓是不行的。
手太阴肺经,起始于中脘部,向下联络大肠,回绕沿着胃下口到胃上口,上贯膈膜,连属肺脏,再从气管、喉咙横走腋下,沿上臂内侧下行,走在手少阴经和手厥阴经的前面,直下至肘内,然后顺着前臂内侧,经掌后高骨下缘,入寸口动脉处,行至鱼,沿手鱼边缘,出拇指尖端;它的支脉,从手腕后直走食指内侧尖端,与手阳明大肠经相接。
由于外邪侵犯本经而发生的病症,为肺部膨膨胀满,咳嗽气喘,缺盆部疼痛,严重的可见两手交叉按于胸部,视物模糊不清,这是臂厥病。本经所主的肺脏发生病变,可见咳嗽,呼吸迫促,喘声粗急,心中烦乱,胸部满闷,臂部内侧前缘疼痛厥冷,或掌心发热。本经气盛有余,可发生肩背疼痛,畏风寒,汗出等中风症,小便次数多而量少。本经气虚,可发生肩背疼痛,气短,小便颜色变得不正常。以上这些病症,属实的就用泻法,属虚的就用补法,属热的就用速刺法,属寒的就用针法,脉虚陷的就用灸法,不实不虚的从本经取治。本经气盛,寸口脉比人迎脉大三倍;气虚,寸口脉反小于人迎脉。
手阳明大肠经,起始于食指尖端,沿食指的上缘,通过拇指、食指歧骨间的合谷穴,上入腕上两筋凹陷处,沿前臂上方至肘外侧,再沿上臂外侧前缘,上肩,出肩峰前缘,上出于大椎穴上,再向前入缺盆,联络肺,下膈,连属大肠;它的支脉,从缺盆上走颈部,通过颊部,入下齿龈,回转绕至上唇,左右两脉交会于人中,左脉向右,右脉向左,上行挟于鼻孔两侧,与足阳明胃经相接。
【原文】
是动则病齿痛,颈肿。是主津液所生病者,目黄,口干,鼽衄,喉痹,肩前臑痛,大指次指痛不用,气有余则当脉所过者热肿;虚则寒栗不复。为此诸病,盛则泻之,虚则补之,热则疾之,寒则留之,陷下则灸之,不盛不虚,以经取之。盛者,人迎大三倍于寸口;虚者,人迎反小于寸口也。
胃足阳明之脉,起于鼻之交頞中,旁纳太阳之脉,下循鼻外,入上齿中,还出挟口环唇,下交承浆,却循颐后下廉,出大迎,循颊车,上耳前,过客主人,循发际,至额颅;其支者,从大迎前下人迎,循喉咙,入缺盆,下膈,属胃,络脾;其直者,从缺盆下乳内廉,下挟脐,入气冲中;其支者,起于胃口,下循腹里,下至气冲中而合,以下髀关,抵伏兔,下膝膑中,下循胫外廉,下足跗,入中指内间;其支者,下廉三寸而别下入中趾外间;其支者,别跗上,入大趾间出其端。
是动则病洒洒振寒,善呻,数欠,颜黑,病至则恶人与火,闻木声则惕然而惊,心欲动,独闭户塞牖而处。甚则欲上高而歌,弃衣而走,贲向腹胀,是为骭厥。是主血所生病者,狂疟温淫,汗出,鼽衄,口喎,唇胗,颈肿,喉痹,大腹水肿,膝膑肿痛,循膺乳、气冲、股、伏兔、骭外廉、足跗上皆痛,中趾不用,气盛则身以前皆热,其有余于胃,则消谷善饥,溺色黄;气不足则身以前皆寒栗,胃中寒则胀满。为此诸病,盛则泻之,虚则补之,热则疾之,寒则留之,陷下则灸之,不盛不虚,以经取之。盛者,人迎大三倍于寸口,虚者,人迎反小于寸口也。
脾足太阴之脉,起于大趾之端,循趾内侧白肉际,过核骨后,上内踝前廉,上踹内,循胫骨后,交出厥阴之前,上膝股内前廉,入腹,属脾,络胃,上膈,挟咽,连吞本,散舌下;其支者,复从胃,别上膈、注心中。
是动则病舌本强,食则呕,胃脘痛,腹胀,善噫,得后与气,则快然如衰,身体皆重。是主脾所生病者,舌本痛,体不能动摇,食不下,烦心,心下急痛,溏瘕泄,水闭,黄疸,不能卧,强立,股膝内肿厥,足大趾不用。为此诸病,盛则泻之,虚则补之,热则疾之,寒则留之,陷下则灸之,不盛不虚,以经取之。盛者,寸口大三倍于人迎,虚者,寸口反小于人迎。
心手少阴之脉,起于心中,出属心系,下膈,络小肠;其支者,从心系,上挟咽,系目系;其直者,复从心系却上肺,下出腋下,下循臑内后廉,行太阴心主之后,下肘内,循臂内后廉,抵掌后锐骨之端,入掌内后廉,循小指之内,出其端。
是动则病嗌干,心痛,渴而欲饮,是为臂厥。是主心所生病者,目黄,胁痛,臑臂内后廉痛厥,掌中热痛。为此诸病,盛则泻之,虚则补之,热则疾之,寒则留之,陷下则灸之,不盛不虚,以经取之。盛者,寸口大再倍于人迎,虚者,寸口反小于人迎也。
【译文】
由于外邪侵犯本经而发生的病症,为牙齿疼痛,颈部肿大。本腑所主的津液发生病变,可出现眼睛发黄,口中发干,鼻流清涕或出血,喉中肿痛,肩前及上臂作痛,食指疼痛不能运动。气有余的症,为在本经脉循行所过的部位上发热而肿;气不足的虚症,为恶寒战栗,且难以回复温暖。这些病症,属实的就用泻法,属虚的就用补法,属热的就用速刺法,属寒的就用留针法,脉虚陷的就用灸法,不实不虚的从本经取治。本经气盛,人迎脉比寸口脉大三倍;气虚,人迎脉反小于寸口脉。
足阳明胃经,起于鼻旁,由此上行,左右相交于鼻梁凹陷入,缠束旁侧的足太阳经脉,至目下睛明穴,由此下行,沿鼻外侧,入上齿龈,复出环绕口唇,相交于任脉的承浆穴,退转沿腮下后方出大迎穴,沿耳下颊车上行至耳前,过足少阳经的客主人穴,沿发际至额颅部;它的支脉,从大迎前下走人迎穴,沿喉咙入缺盆,下膈膜,连属胃腑,联络与本经相表里的脾脏;其直行的经脉,从缺盆下走乳内侧,再向下挟脐,入毛际两旁的气冲部;另一支脉,从胃下口走腹内,下至气冲部与前直行的经脉会合,再由此下行,经大腿前方至髀关,直抵伏兔穴,下入膝盖中,沿胫骨前外侧至足背,入中趾内侧;又一支脉,从膝下三寸处分出,下行到足中趾的外侧;又一支脉,从足背斜出足厥阴的外侧,走入足大趾,直出大趾尖端,与足太阴脾经相接。
由于外邪侵犯本经而发生的病症,有发寒战抖,好呻吟,频频打呵欠,额部暗黑,病发时厌恶见人和火光,听到木的声响就会惊怕,心跳不安,喜欢关闭门窗独居室内等症状,甚至会登高唱歌,脱掉衣服乱跑,且有肠鸣腹胀,这叫“厥”。由本腑所主的血发生病变,会出现因高热以致发狂抽搐,温病,汗自出,鼻流清涕或衄血,口唇生疮疹,颈肿,喉肿闭塞,因水停而腹肿大,膝盖部肿痛,沿胸侧、乳部、伏兔、足胫外缘、足背上均痛,足中趾不能屈伸。本经气盛,胸腹部都发热,胃热盛则消谷而易于饥饿,小便色黄;本经气不足则胸腹部感觉发冷,如胃中有寒,可发生胀满。这些病症,属实的就用泻法,属虚的就用补法,属热的就用速刺法,属寒的就用留针法,脉虚陷的就用灸法,不实不虚的从本经取治。本经气盛,人迎脉比寸口脉大三倍;气虚,人迎脉反小于寸口脉。
足太阴脾经,起于足大趾尖端,沿大趾内侧赤白肉分界处,经过大趾本节后的圆骨,上行至足内踝的前方,再上行入小腿肚内,沿胫骨后方,交出足厥阴之前,再向上行,经过膝、大腿内侧的前缘,入腹内,属脾络胃,再上穿过横膈膜,挟行咽喉,连舌根,散于舌下;它的支脉,从胃腑分出,上膈膜,注于心中,与手少阴经相接。
由于外邪侵犯本经而发生的病症,为舌根运动不柔和,食后就呕吐,胃脘部疼痛,腹胀,多嗳气,如果解了大便或转矢气后,就觉得轻松如病减去一样,全身感觉沉重。本经所主的脾脏发生病变,会出现舌根疼痛,身体不能动摇,饮食不下,心烦,心下掣引作痛,大便稀薄或下痢,或小便不通,黄疸,不能安卧,勉强站立时,则大腿、膝内侧肿痛厥冷,足大趾不能活动。这些病症,属实的就用泻法,属虚的就用补法,属热的就用速刺法,属寒的就用留针法,脉虚陷的就用灸法,不实不虚的从本经取治。本经气盛,寸口脉比人迎脉大三倍;气虚,寸口脉反小于人迎脉。
手少阴心经,起于心中,再从主中出而联属于心系,下过膈膜,联络小肠;它的支脉,从心与他脏相联系的脉络上挟咽喉,而与眼球内连于脑的脉络相联系;直行的脉,又从心与他脏相联系的脉络上行至肺向下,横出腋下,沿上臂内侧的后缘,行手太阴经和手厥阴经的后面,下行肘内,沿臂内侧后缘达掌后小指侧高骨端,入手掌内后缘,沿小指内侧至尖端,与手太阳经相接。
由于外邪侵犯本经所发生的病症,为咽喉干燥,心痛,渴欲饮水,这是臂间经气厥逆的现象。本经所主的心脏发生病变,会出现眼睛发黄,胁肋胀满疼痛,上臂膊和小臂内侧后缘疼痛、厥冷,或掌心热痛。这些病症,属实的就用泻法,属虚的就用补法,属热的就用速刺法,属寒的就用留针法,脉虚陷的就用灸法,不实不虚的从本经取治。本经气盛,寸口脉比人迎脉大两倍;气虚,寸口脉反小于人迎脉。
【原文】
小肠手太阳之脉,起于小指之端,循手外侧,上腕,出踝中,直上循臂骨下廉,出肘内侧两筋之间,上循臑外后廉,出肩解,绕肩胛,交肩上,入缺盆,络心,循咽,下膈,抵胃,属小肠;其支者,从缺盆循颈上颊,至目锐眦,却入耳中;其支者,别颊上顺,抵鼻,至目内眦,斜络于颧。
是动则病嗌痛,颔肿,不可以顾,肩似拔,臑似折。是主液所生病者,耳聋、目黄,颊肿,颈、颔、肩、臑、肘、臂外后廉痛。为此诸病,盛则泻之,虚则补之,热则疾之,寒则留之,陷下则灸之,不盛不虚,以经取之。盛者,人迎大再倍于寸口,虚者,人迎反小于寸口也。
膀胱足太阳之脉,起于目内眦,上额,交巅;其支者,从巅至耳上角;其直者,从巅入络脑,还出别下项,循肩髆内,挟脊,抵腰中,入循膂,络肾,属膀胱;其支者,从腰中下挟脊,贯臀,入腘中;其支者,从髆内左右,别下,贯胛,挟脊内,过髀枢,循髀外,从后廉,下合腘中,以下贯踹(腨)内,出外踝之后,循京骨,至小趾外侧。
是动则病冲头痛,目似脱,项如拔,脊痛,腰似折,髀不可以曲,腘如结,踹(腨)如裂,是为踝厥。是主筋所生病者,痔、疟、狂、癫疾、头囟项痛,目黄、淚出,鼽衄,项、背、腰、尻、腘踹(腨)、脚皆痛,小趾不用。为此诸病,盛则泻之,虚则补之,热则疾之,寒则留之,陷下则灸之,不盛不虚,以经取之。盛者,人迎大再倍于寸口,虚者,人迎反小于寸口也。
肾足少阴之脉,起于小趾之下,邪走足心,出于然谷之下,循内踝之后,别入跟中,以上踹(腨)内,出腘内廉,上股内后廉,贯脊,属肾,络膀胱;其直者,从肾上贯肝膈,入肺中,循喉咙,挟舌本;其支者,从肺出络心,注胸中。
是动则病饥不欲食,面如漆柴,咳唾则有血,喝喝而喘,坐而欲起,目如无所见,心如悬若饥状。气不足则善恐,心惕惕如人将捕之,是为骨厥。是主肾所生病者,口热,舌干,咽肿,上气,嗌干及痛,烦心,心痛,黄疸,肠澼,脊股内后廉痛,痿厥,嗜卧,足下热而痛。为此诸病,盛则泻之,虚则补之,热则疾之,寒则留之,陷下则灸之,不盛不虚,以经取之。灸则强食生肉,缓带披发,大杖重履而步。盛者,寸口大再倍于人迎,虚者,寸口反小于人迎也。
心主手厥阴心包络之脉,起于胸中,出属心包络,下膈,历络三焦;其支者,循胸出胁,下腋三寸,上抵腋下,循臑内,行太阴、少阴之间,入肘中,下臂,行两筋之间,入掌中,循中指,出其端;其支者,别掌中,循小指次指,出其端。
是动则病手心热,臂肘挛急,腋肿,甚则胸胁支满,心中憺憺大动,面赤,目黄,喜笑不休。是主脉所生病者,烦心,心痛,掌中热。为此诸病,盛则泻之,虚则补之,热则疾之,寒则留之,陷下则灸之,不盛不虚,以经取之。盛者,寸口大一倍于人迎,虚者,寸口反小于人迎也。
三焦手少阳之脉,起于小指次指之端,上出两指之间,循手表腕,出臂外两骨之间,上贯肘,循臑外,上肩,而交出足少阳之后,入缺盆,布膻中,散落心包,下膈,循属三焦;其支者,从膻中上出缺盆,上项系耳后,直上出耳上角,以屈下颊至,其支者,从耳后入耳中,出走耳前,过客主人前,交颊,至目锐眦。
是动则病耳聋浑浑焞焞,嗌肿,喉痹。是主气所生病者,汗出,目锐眦痛,颊痛,耳后、肩、臑、肘、臂外皆痛,小指次指不用。为此诸病,盛则泻之,虚则补之,热则疾之,寒则留之,陷下则灸之,不盛不虚,以经取之。盛者,人迎大一倍于寸口,虚者,人迎反小于寸口也。
胆足少阳之脉,起于目锐眦,上抵头角,下耳后,循颈行手少阳之前,至肩上却交出手少阳之后,入缺盆;其支者,从耳后入耳中,出走耳前,至目锐眦后;其支者,别锐眦,下大迎,合于手少阳,抵于下,加颊车,下颈,合缺盆,以下胸中,贯膈,络肝,属胆,循胁里,出气冲,绕毛际,横入髀厌中;其直者,从缺盆下腋,循胸,过季胁下合髀厌中,以下循髀阳,出膝外廉,下外辅骨之前,直下抵绝骨之端,下出外踝之前,循足跗上,入小趾次趾之间;其支者,别跗上,入大指之间,循大指歧骨内,出其端,还贯爪甲,出三毛。
是动则病口苦,善太息,心胁痛,不能转侧,甚则面微有尘,体无膏泽,足外反热,是为阳厥。是主骨所生病者,头痛,颔痛,目锐眦痛,缺盆中肿痛,腋下肿,马刀侠瘿,汗出振寒,疟,胸、胁、肋、髀、膝外至胫、绝骨、外踝前及诸节皆痛,小趾次趾不用。为此诸病,盛则泻之,虚则补之,热则疾之,寒则留之,陷下则灸之,不盛不虚,以经取之。盛者,人迎大一倍于寸口,虚者,人迎反小于寸口也。
肝足厥阴之脉,起于大趾丛毛之际,上循足跗上廉,去内踝一寸,上踝八寸,交出太阴之后,上腘内廉,循股阴,入毛中,过阴器,抵小腹,挟胃,属肝,络胆,上贯膈,布胁肋,循喉咙之后,上入颃颡,连目系,上出额,与督脉会于巅;其支者,从目系下颊里,环唇内;其支者,复从肝,别贯膈,上注肺。
是动则病腰痛不可以俯仰,丈夫疝,妇人少腹肿,甚则嗌干,面尘,脱色。是主肝所生病者,胸满,呕逆,飧泄,狐疝,遗溺,闭癃。为此诸病,盛则泻之,虚则补之,热则疾之,寒则留之,陷下则灸之,不盛不虚,以经取之。盛者,寸口大一倍于人迎,虚者,寸口反小于人迎也。
【译文】
手太阳小肠经,起于小指外侧的尖端,沿手外侧上至腕,过腕后小指侧高骨,直向上沿前臂骨的下缘,出肘后内侧两筋中间,再向上沿上臂外侧后缘,出肩后骨缝,绕行肩胛,相交于两肩之上,入缺盆,联络心,沿咽、食道下穿膈膜至胃,再向下连属于小肠;它的支脉,从缺盆沿颈上颊,至眼外角,转入耳内;又一支脉,从颊部别出走入眼眶下而达鼻部,再至眼内角,斜行络于颧骨部,与足太阳经相接。
由于外邪侵犯本经而发生的病症,为咽喉疼痛,颔部肿,头项难以转侧回顾,肩痛如拔,臂痛如折。本经所主的液发生的病变,会出现耳聋,眼睛发黄,颊肿,颈、颔、肩,、肘、臂后缘疼痛。这些病症,属实的就用泻法,属虚的就用补法,属热的就用速刺法,属寒的就用留针法,脉虚陷的就用灸法,不实不虚的从本经取治。本经气盛,人迎脉比寸口脉大两倍;气虚,人迎脉反小于寸口脉。
足太阳膀胱经,起于眼内角,上行额部,交会于头顶;它的支脉,从头顶到耳上角;直行的脉则从头顶入内络脑,复出下行项部,沿着肩胛骨内侧挟行于脊柱两旁,到达腰部,沿着脊旁肌肉深层行走,联络与本经相表里的肾脏,连属膀胱;又一支脉,从腰部挟脊下行,通过臀部,直入窝中;还有一支脉,从左右肩胛骨内分而下行,贯穿肩胛,挟行于脊内,过髀枢,沿着大腿外后侧向下行,与前一支脉会合于窝中,由此再向下,经过小腿肚,外出踝骨的后方,沿小趾本节后的圆骨至小趾外侧尖端,与足少阴经相接。
由于外邪侵犯本经发生的病症,为气上冲而头痛,眼球疼痛像脱出似的,项部疼痛似拔,脊背疼痛,腰痛似折,大腿不能屈伸,窝部似扎缚,小腿肚疼痛如裂,这叫做踝厥病。本经所主的筋发生病变,会出现痔疮,疟疾,狂病,癫病,囟门部及项部疼痛,眼睛发黄,流泪,鼻流清涕或出血,项、背、腰、尻、腘、、及脚部都疼痛,足小趾不能活动。这些病症,属实的就用泻法,属虚的就用补法,属热的就用速刺法,属寒的就用留针法,脉虚陷的就用灸法,不实不虚的从本经取治。本经气盛,人迎脉比寸口脉大两倍;气虚,人迎反小于寸口脉。
足少阴肾经,起于足小趾下,斜走足心,出内踝前大骨的然谷穴下,沿内踝骨的后面转入足跟,由此上行经小腿肚内侧,出窝内侧,再沿大腿内侧后缘,贯穿脊柱,联属肾脏,联络与本脏相表里的膀胱;直行的经脉,从肾上行至肝,通过膈膜入肺,沿着喉咙而挟于舌根;它的支脉,从肺出联络心,注于胸中,与手厥阴经相接。
由于外邪侵犯本经而发生的症证,是虽觉饥饿而不想进食,面色黑而无华,咳吐带血,喘息有声,刚坐下就想起来,两目视物模糊不清,心慌如悬象饥饿的样子;气虚就容易发生恐惧,心中惊悸好像有人捕捉他一样,这叫做骨厥。本经脉所主的肾脏发生病变,会出现口热,舌干,咽部肿,气上逆,喉咙发干而痛,心内烦扰且痛,黄疸,痢疾,脊背、大腿内侧后缘疼痛,足部痿软而厥冷,好睡,或足心发热而痛。这些病症,属实的就用泻法,属虚的就用补法,属热的就用速刺法,属寒的就用留针法,脉虚陷的就用灸法,不实不虚的从本经取治。使用灸法以后,应加强饮食营养,促使身体恢复,还要宽松腰带,散披头发,手拄结实的拐杖,足穿重履散步,使气血通畅。本经气盛,寸口脉比人迎脉大两倍;气虚,寸口脉反小于人迎脉。
手厥阴心包经,起于胸中,出属心包络,下膈膜,依次联络胸腹的上中下三部;它的支脉,从胸出胁,当腋缝下三寸处上行至腋窝,向下再循上臂内侧手太阴经和手少阴经中间入肘中,向下沿着前臂两筋之间入掌中,经中指直达尖端;又一支脉,从掌内沿无名指直达尖端,与手少阳经相接。
由于外邪侵犯本经而发生的病症,为手心发热,臂肘部拘挛,腋部肿,甚至胸胁胀满,心动过速,面赤,眼黄,喜笑不止。本经所主的脉发生病变,会出现心烦,心痛,掌心发热。这些病症,属实的就用泻法,属虚的就用补法,属热的就用速刺法,属寒的就用留针法,脉虚陷的就用灸法,不实不虚的从本经取治。本经气盛,寸口脉比人迎脉大一倍;气虚,寸口脉反小于人迎脉。
手少阳三焦经,起于无名指尖端,上行出小指与无名指中间,沿手与腕的背面,出前臂外侧两骨中间,向上穿过肘,沿上臂外侧上肩,交出足少阳经的后面,入缺盆,布于两乳之间的膻中,与心包联络,下膈膜,依次联属于上、中、下三焦:它的支脉,从胸部的膻中上行,出缺盆,上走项,挟耳后,直上出耳上角,由此环曲下行,绕颊部至眼眶下;又一支脉,从耳后进入耳中,复出耳前,过足少阳经客主人穴的前方,与前一条支脉交会于颊部,向上行至眼外角,与足少阳经相接。
由于外邪侵犯本经而发生的病症,为耳聋轰轰作响,喉咙肿,喉痹。本经所主的气发生病变,出现自汗出,外眼角痛,颊痛,耳后、肩、、肘、臂外侧都疼痛,无名指不能运动。这些病症,属实的就用泻法,属虚的就用补法,属热的就用速刺法,属寒的就用留针法,脉虚陷的就用灸法,不实不虚的从本经取治。本经气盛,人迎脉比寸口脉大一倍;气虚,人迎脉反小于寸口脉。
足少阳胆经,起于眼外角,上行至额角,折向下转至耳后,沿颈走手少阳经前面至肩上,又交叉到手少阳经的后面,入于缺盆;它的支脉,从耳后入耳内,复出走耳前至眼外角后方;又一支脉,从眼外角,下走大迎,会合手少阳经,达眼眶下方,再下走颊车至颈,与本经前入缺盆之脉相合,然后下行至胸中,通过膈膜,与本经互为表里的肝脏相联络,连属于胆腑,再沿胁内下行,经气街,绕阴毛处,横入环跳部;直行的脉,从缺盆下腋,沿胸部过季胁,与前一支脉会合于环跳部,由此沿着大腿的外侧下行出膝外缘,向下入外辅骨之前,再直下至外踝上方三寸处的骨凹陷处,出外踝前,沿足背出足小趾与第四趾尖端;又一支脉,由足背走向足大趾,沿足大趾与次趾的骨缝,至大趾尖端,又返回穿入爪甲后的毫毛处,与足厥阴经相接。
由于外邪侵犯本经所发生的病症,为口苦,时常叹气,胸胁部作痛,不能转动翻身,病重的面色灰暗无光泽,全身皮肤枯槁,足外侧发热,这叫做阳厥。本经所主的骨发生病变,会出现头痛,下颌及外眼角痛,缺盆部肿痛,腋下肿,腋下或颈旁生瘰疬,自汗出而发冷,疟疾,胸、胁、肋、大腿、膝外侧直至胫骨、绝骨、外踝前以及诸关节皆痛,足第四趾不能运动。这些病症,属实的就用泻法,属虚的就用补法,属热的就用速刺法,属寒的就用留针法,脉虚陷的就用灸法,不实不虚的从本经取治。本经气盛,人迎脉比寸口脉大一倍;气虚,人迎脉反小于寸口脉。
足厥阴肝经,起于足大趾爪甲后毫毛处的边缘,沿足背上行至内踝前一寸,至踝上八寸,交出于足太阴经的后面,上走腘内缘,沿大腿内侧入阴毛中,左右交叉,环绕生殖器,向上达少腹,挟行于胃的两旁,连属肝脏,络于与本经相表里的胆腑,向上穿过膈膜,散布胁肋,再沿喉咙后面,绕到面部至上颚骨的上窍,连目系,出额部,与督脉相会于巅顶的百会;它的支脉,从目系下走颊内,环绕唇内;又一支脉,从肝别出穿过膈膜,注于肺中,与手太阴经相接。
由于外邪侵犯本经而发生的病症,为腰痛不能俯仰,男子患疝,妇女患少腹部肿胀,病重的可见咽喉发干,面色灰暗无光泽。本经所主的肝脏发生病变,会出现胸中满闷,呕吐气逆,腹泻完谷不化,狐疝,遗尿或小便不通。这些病症,属实的就用泻法,属虚的就用补法,属热的就用速刺法,属寒的就用留针法,脉虚陷的就用灸法,不实不虚的从本经取治。本经气盛,寸口脉比人迎脉大一倍;气虚,寸口脉反小于人迎脉。
【原文】
手太阴气绝,则皮毛焦。太阴者,行气温于皮毛者也。故气不荣,则皮毛焦;皮毛焦,则津液去皮节;津液去皮节者,则爪枯毛折;毛折者,则毛先死。两笃丁死,火胜金也。
手少阴气绝,则脉不通;脉不通,则血不流;血不流,则发色不泽,故其面黑如漆柴者,血先死。壬笃癸死,水胜火也。
足太阴气绝者,则脉不荣肌肉。唇舌者,肌肉之本也。脉不荣,则肌肉软;肌肉软,则舌萎人中满;人中满,则唇反;唇反者,肉先死。甲笃乙死,木胜土也。
足少阴气绝,则骨枯。少阴者,冬脉也,伏行而濡骨髓者也,故骨不濡,则肉不能着也;骨肉不相亲,则肉软却;肉软却,故齿长而垢,发无泽;发无泽者,骨先死。戊笃己死,土胜水也。
足厥阴气绝,则筋绝。厥阴者,肝脉也,肝者,筋之合也,筋者,聚于阴气,而脉络于舌本也。故脉弗荣,则筋急;筋急则引舌与卵,故唇青舌卷卵缩,则筋先死。庚笃辛死,金胜木也。
五阴气俱绝,则目系转,转则目运;目运者,为志先死;志先死,则远一日半死矣。六阳气绝,则阴与阳相离,离则腠理发泄,绝汗乃出,故旦占夕死,夕占旦死。
经脉十二者,伏行分肉之间,深而不见;其常见者,足太阴过于外踝之上,无所隐故也。诸脉之浮而常见者,皆络脉也。六经络,手阳明少阳之大络,起于五指间,上合肘中。饮酒者,卫气先行皮肤,先充络脉,络脉先盛。故卫气已平,营气乃满,而经脉大盛。脉之卒然动者,皆邪气居之,留于本末,不动则热,不坚则陷且空,不与众同,是以知其何脉之动也。
雷公曰:何以知经脉之与络脉异也?黄帝曰:经脉者,常不可见也,其虚实也,以气口知之。脉之见者,皆络脉也。
雷公曰:细子无以明其然也。黄帝曰:诸络脉皆不能经大节之间,必行绝道而出入,复合于皮中,其会皆见于外。故诸刺络脉者,必刺其结上甚血者。虽无结,急取之,以泻其邪而出其血。留之发为痹也。凡诊络脉,脉色青,则寒,且痛;赤则有热。胃中寒,手鱼之络多青矣;胃中有热,鱼际络赤。其暴黑者,留久痹也。其有赤、有黑、有青者,寒热气也。其青短者,少气也。凡刺寒热者,皆多血络,必间日而一取之,血尽而止,乃调其虚实。其小而短者,少气,甚者,泻之则闷,闷甚则仆,不得言,闷则急坐之也。
手太阴之别,名曰列缺。起于腕上分间,并太阴之经,直入掌中,散入于鱼际。其病实则手锐掌热;虚则欠,小便遗数。取之去腕寸半。别走阳明也。
手少阴之别,名曰通里。去腕一寸半,别而上行,循经入于心中,系舌本,属目系。其实则支膈,虚则不能言。取之掌后一寸,别走太阳也。
手心主之别,名曰内关。去腕二寸,出于两筋之间,循经以上,系于心包络。心系实则心痛,虚则为头强。取之两筋间也。
手太阳之别,名曰支正。上腕五寸,内注少阴;其别者,上走肘,络肩髃。实则节弛肘废;虚则生,小者如指痂疥。取之所别也。
手阳明之别,名曰偏历。去腕三寸,别入太阴;其别者,上循臂,乘肩髃,上曲颊伤齿;其别者,入耳,合于宗脉。实则龋聋;虚则齿寒痹隔。取之所别也。
手少阳之别,名曰外关。去腕二寸,外绕臂,注胸中,合心主。病实则肘挛,虚则不收。取之所别也。
足太阳之别,名曰飞扬。去踝七寸,别走少阴。实则鼽窒,头背痛;虚则鼽衄。取之所别也。
足少阳之别,名曰光明,去踝五寸,别走厥阴,下络足跗。实则厥,虚则痿躄,坐不能起。取之所别也。
足阳明之别,名曰丰隆。去踝八寸。别走太阴;其别者,循胫骨外廉,上络头项,合诸经之气,下络喉嗌。其病气逆则喉痹瘁喑。实则狂巅,虚则足不收,胫枯。取之所别也。
足太阴之别,名曰公孙。去本节之后一寸,别走阳明;其别者,入络肠胃,厥气上逆则霍乱,实则肠中切痛;虚则鼓胀。取之所别也。
足少阴之别,名曰大钟。当踝后绕跟,别走太阳;其别者,并经上走于心包下,外贯腰脊。其病气逆则烦闷,实则闭癃,虚则腰痛。取之所别者也。
足厥阴之别,名曰蠡沟。去内踝五寸,别走少阳;其别者,经胫上睪,结于茎。其病气逆则睪肿卒疝。实则挺长,虚则暴痒。取之所别也。
任脉之别,名曰尾翳。下鸠尾,散于腹。实则腹皮痛,虚则痒搔。取之所别也。
督脉之别,名曰长强。挟膂上项,散头上,下当肩胛左右,别走太阳,入贯膂。实则脊强,虚则头重,高摇之,挟脊之有过者。取之所别也。
脾之大络,名曰大包。出渊腋下三寸,布胸胁。实则身尽痛,虚则百节尽皆纵。此脉若罢络之血者,皆取之脾之大络脉也。
凡此十五络者,实则必见,虚则必下。视之不见,求之上下。人经不同,络脉亦所别也。
【译文】
手太阴肺经的脉气竭绝,皮毛就会憔悴枯槁。手太阴肺能运行精气以温润皮毛。所以肺虚而不能运行精气以发挥营养作用,皮毛就憔悴枯槁;皮毛憔悴枯槁,是由于皮肤关节失去了津液的滋润;皮肤关节失去了津液的滋润,于是爪甲枯槁,毫毛折断脱落;毫毛折断脱落,是肺的精气先衰竭的征象。此种征象,丙日危重,丁日死亡,这是由于火克金的缘故。
手少阴心经的脉气竭绝,则脉道不通。手少阴经是心脏的经脉;心与血脉相配合。若脉道不通,血流就不畅;血流不畅,面色就失去润泽。故面色暗黑无光泽,是血脉先枯竭的征象。此种征象,壬日危重,癸日死亡,这是由于水克火的缘故。
足太阴脾经的脉气竭绝,经脉就不能输布水谷精微以营养肌肉。唇舌,是肌肉之本。经脉不能输布营养,就会使肌肉松软;肌肉松软则舌体萎缩,人中部肿满;人中部肿满,口唇就外翻;唇外翻,是肌肉先衰萎的征象。此种征象,甲日危重,乙日死亡,这是由于木克土的缘故。
足少阴肾经的脉气竭绝,就会使骨枯槁。肾应于冬其脉伏行在深部而濡养骨髓。若骨髓得不到肾气濡养,肌肉就不能附着于骨;骨肉不能亲合而分离,肌肉就软弱萎缩;肌肉软缩,就显得齿长而多垢,头发也失去光泽;头发不光泽;是骨气先衰败的征象。此种征象,戊日危重,乙日死亡,这是由于土克水的缘故。
足厥阴肝经脉气竭绝,筋的功能就衰竭。足厥阴属肝脏的经脉;肝脉外合于筋;经筋会聚在阴器,而脉联络于舌根。如果肝脉不能营运精微以养筋,则筋就拘急;筋急牵引阴囊和舌根。所以出现口唇发青、舌体卷屈、阴囊上缩,是筋先败绝的征象。此种征象,庚日危重,己日死亡,这是由于金克木的缘故。
五脏阴经的精气都竭绝,就会出现目系转动;目系转动则目眩,视物不清;目眩为神志先丧失;神志既丧,最远不超过一天半就要死亡。六腑阳经的精气败绝,阴气与阳气就两相分离;阴阳分离则腠理开发,精气外泄,可见汗出不止。所以早晨出现危象,预计晚上可能死亡,夜间出现危象,预计明晨可能死亡。
十二经脉均隐伏行于分肉之间,位置较深,从体表不易察见;通常能察见到的,只有手太阴经过手外踝之上气口部分,这是由于该处骨露皮薄无所隐蔽的缘故。其他各脉浮于表浅而能见到的,都是络脉。手六经的络脉以阳明、少阳二经为最大,此络分别起于五指间,向上汇合于肘关节之中。饮酒后,酒随卫气外达皮肤,先充于络脉,使络脉先盛满。所以卫气已经满盛,营气才能满盛以致经脉大盛。任何经脉突然发生异常搏动,都由于邪气留在脏腑(本)经脉(末)所致;如果邪气在经脉聚而不动,就可郁而化热,脉形坚硬,若脉不坚硬,是由邪气深使经气空虚,与一般人的脉象不同,这样就可以知道那一经脉有了变动的病态。
雷公说:怎么知道经脉与络脉不同的呢?黄帝说:经脉一般是不易看到的,它有了虚实的变化,可从寸口部位诊察得知。脉之显露可见到的,都是络脉。
雷公说:我不明了为什么会有这种区别。黄帝说:所有络脉都不能经过大的骨节之间,只在经脉所不到的间道出入联络,再结合到皮肤的浮络,会合后都显现在外面。因此,凡针刺各络脉时,必须刺在络脉有血液淤结之处;若血聚甚多,虽无淤结之络,也应急刺络脉,放出恶血,以泻其邪,否则留结体内,会发为痹痛之证。
一般诊察络脉颜色来判断疾病:络脉色青的,是寒邪凝滞而产生疼痛;络脉色红的,有热象。胃中有寒,手鱼部的络脉多见青色;胃中有热,手鱼部边缘的络脉多呈赤色。络脉显露黑色,是邪留日久的痹证;络脉颜色兼有赤、黑、青的,是寒热错杂的病症;络脉青色而部位短小的,是气虚证。针刺治疗时,对于寒热病,应该多刺浅表的血络,必须隔日一刺,把恶血泻尽为止,然后根据病情虚实进行调治;若络脉小而短的,是气虚的表现,对这种病人如用泻法,会引起昏闷烦乱,甚至突然跌倒,不能言语,在昏闷烦乱发生时,应立即扶病人坐起,施行急救。
手太阴经的别络,起点处的俞穴名叫列缺。它起于手腕上的分肉之间,与本经经脉并行,直入手掌中,散于鱼际处。本络脉发病,邪实的见腕后高骨及手掌发热;正虚的见张口呵欠,小便不禁或频数。治疗时,取腕后一寸半的列缺穴。本络由此别出,联络手阳明经脉。
手少阴经的别络,起点处的俞穴名叫通里。它起于腕上一寸处,别出上行,循本经入于心中,再上行联系舌根,联属目系。本络脉发病,邪实的见胸膈间有支撑不舒之感;正虚的见不能言语。治疗时,取掌后一寸处的通里穴。本络由此别出,联络手太阳经脉。
手厥阴心包经的别络,起点处的俞穴名叫内关。它起于腕上二寸处的两筋之间,本络由此别走于手少阳经。并循本经上行,系于心包,联络心系。本络脉发病,邪气实的见心痛;正气虚的见心中烦乱。治疗时,取腕上二寸处两筋间的内关穴。
手太阳经的别络,起点处的俞穴名叫支正。它起于腕上五寸,向内注于手少阴心经;其别出的向上过肘,络于肩髃穴处。本络脉发病,邪实的见骨节弛缓,肘关节萎废不能运动;正虚的就会发生赘肉,小的赘肉数多如指间痂疥一样。治疗时,取本经别出的络穴支正。
手阳明经的别络,起点处的俞穴名叫偏历。它起于腕上三寸处,别行走入手太阴经;其别而上行的沿臂上肩髃,再上行过颈到曲颊,偏络于齿根;另一别出的络脉,上入耳中,合于该部的主脉。本络脉发病,邪实的见龋齿,耳聋;正虚的见齿冷,膈间闭塞不通。治疗时,取本经别出的络穴偏历。
手少阳经的别络,起点处的俞穴名叫外关。它起始于腕上二寸处,向外绕行于臂部,再上行注于胸中与手厥阴心包经相会合。本络脉发病,邪实的见肘关节拘挛;正虚的见肘部弛缓不收。治疗时,取本经别出的络穴外关。
足太阳经的别络,起点处的俞穴名叫飞阳。它起于外踝上七寸处,别行走入足少阴经。本络脉发病,邪实的出现鼻塞不通,头与背部疼痛;正虚的出现鼻流清涕或出血。治疗时,取本经别出的络穴飞阳。
足少阳经的别络,起点处的俞穴名叫光明。它起于外踝上五寸处,别行走入足厥阴经,向下络于足背。本络脉发病,邪实的见肢冷;正虚的见下肢痿软无力不能行走,坐而不能起立。治疗时,取本经别出的络穴光明。
足阳明的经的别络,起点处的俞穴名叫丰隆。它起于外踝上八寸处,别行走入足太阴经;其别出而上行的,沿着胫骨的外缘,络于头项,与该处其他各经经气会合,向下绕络于喉咽。本络脉发病,其病气上逆,出现喉痹和突然失音;邪实则神志失常而发生癫狂;正虚则两足弛缓不收,小腿肌肉枯萎。治疗时,取本经别出的络穴丰隆。
足太阴经的别络,起点处的俞穴名叫公孙。它起于足大趾本节后一寸处,别行走入足阳明经;其别出而上行的入腹络于肠胃。本络脉发病,其厥气上逆则发为霍乱;邪气实则肠中疼痛如刀切;正气虚则腹胀如鼓。治疗时,取本经别出的络穴公孙。
足少阴经的别络,起点处的俞穴名叫大锺。它起于足内踝的后面,环绕足跟别行走入足太阳经;其别出而行的络脉与本经向上的经脉相并,走入心包络下,然后向外贯穿腰脊。本络脉发病,其病气上逆发生心烦闷乱;邪气实则二便不通;正气虚则腰痛。治疗时,取本经别出的络穴大锺。
足厥阴经的别络,起点处的俞穴名叫蠡沟。它起于内踝上五寸处,别行走入足少阳经;其别出而上行的络脉,沿小腿向上达于睾丸部,聚于阴茎。其病气上逆突然发为疝病睾丸肿大;邪气实则阴茎易于勃起;正气虚则阴部奇痒。治疗时,取本经别出的络穴蠡沟。
任经的别络,起点处的俞穴名叫尾翳。由此别出下行,散布于腹部。本络脉发病,邪气实则腹部皮肤痛;正气虚则腹部皮肤作痒。治疗时,取本经别出的络穴尾翳。
督脉经的别络,起点处的俞穴名叫长强。由此别出挟脊膂上行到项部,散布于头上,再向下行于肩胛两旁,别行走入足太阳膀胱经,深入贯穿脊膂内。本络脉发病,邪气实则脊柱强直;正气虚则头部沉重。检查时,摇动患者的头项部,可以发现挟脊之脉有病变。取本经别出的络穴长强治疗。
足太阴脾经别出的最大络脉,起点处的俞穴名叫大包。从渊腋下三寸处,散布于胸胁部。如本络脉发病,邪气实则全身疼痛;正气虚则周身骨节弛纵无力。因这一络脉包罗诸络之血,若有淤血,治疗时取本络脉的大包穴。
以上十五络脉,邪气实则血满脉中而明显可见,正气虚则脉络陷下而藏伏。如果脉络看不见,就应在络脉的上下诸穴寻求。由于每个人的经脉不同,所以络脉也有一定差异。
经别篇第十一
【原文】
黄帝问于岐伯曰:余闻人之合于天地道也,内有五脏,以应五音、五色、五时、五味、五位也;外有六腑,以应六律。六律建阴阳诸经而合之十二月、十二辰、十二节、十二经水、十二时、十二经脉者,此五脏六腑之所以应天道。夫十二经脉者,人之所以生,病之所以成,人之所以治,病之所以起,学之所始,工之所止也。粗之所易,上之所难也。请问其离合,出入奈何?岐伯稽首再拜曰:明乎哉问也!此粗之所过,上之所息也,请卒言之。
足太阳之正,别入于腘中,其一道下尻五寸,别入于肛,属于膀胱,散之肾,循膂,当心入散;直者,从膂上出于项,复属于太阳,此为一经也。足少阴之正,至腘中,别走太阳而合,上至肾,当十四椎出属带脉;直者,系舌本,复出于项,合于太阳,此为一合。成以诸阴之别,皆为正也。
足少阳之正,绕髀入毛际,合于厥阴,别者入季胁之间,循胸里属胆,散之上肝,贯心以上挟咽,出颐颌中,散于面,系目系,合少阳于外眦也。足厥阴之正,别跗上,上至毛际,合于少阳,与别俱行,此为二合也。
【译文】
黄帝问岐伯道:我听说人与自然界的现象是相应的,人体属阴的五脏,以应五音、五色、五时、五味、五方;属阳的六腑,以应六律,六律分六阴六阳,合于人体十二经,以应十二月、十二辰、十二节、十二经水、十二时和十二经脉,这就是五脏六腑与自然界现象相应的情况。十二经脉在人体内是气血运行的通路,与人的生存,疾病的形成,以及人的健康,疾病的痊愈,都有着密切的关系。所以初学医者必须从十二经脉学起,就是知识渊博的医生,也要进一步研究它。粗劣的医生觉得经脉容易掌握,而高明的医生却认为经脉难以精通。请问,经脉在人体内的离合出入是怎样的呢?岐伯很恭敬地行礼后回答说:你问得很高明啊!关于经脉的学问,技术低劣的医生容易忽略,而技术高明的医生才会尽心地去钻研。让我详细地讲一下吧。
足太阳膀胱经的正经,另出而行,并进入膝窝,其中一条至尻下五寸处后,另行入肛门,入属于膀胱本腑,再散行于肾脏,沿脊柱内侧上行,至心脏而分散;其本经之外别行的一条直行经,由脊上出于颈部,再入属于足太阳本经经脉。足少阴肾经的正经,由膝腘窝中,另出一脉,与足太阳之经相会合,又上行至肾脏,当十四椎处,再外出而联属于带脉;其直行的,系于舌根,又出于颈部与足太阳膀胱经相合。这是阴阳表里相配的第一合。诸阳经的正经,均流入诸阴经的别出经,称为别出的正经。
足少阳胆经的正经,绕大腿后进入阴毛中,与足厥阴肝经相合。其另行的,注入季肋之间,再沿着胸里,入属于胆腑,又散行上至肝脏,通过心部,挟于咽喉,出于腮部与颌中,散布在面部,系于目系,与足少阳本经会合于眼外角处。足厥阴肝经的正经,由足背另行,上至阴毛中,与足少阳胆经相合,与其另行的经脉并行,这就是阴阳表里相配的第二合。
【原文】
足阳明之正,上至脾,入于腹里属胃,散之脾,上通于心,上循咽出于口,上,还系目系,合于阳明也。足太阴之正,上至髀,合于阳明,与别俱行,上结于咽,贯舌中,此为三合也。
手太阳之正,指地,别于肩解,入腋走心,系小肠也。手少阴之正,别入于渊腋两筋之间,属于心,上走喉咙,出于面,合目内眦,此为四合也。
手少阳之正,指天,别于巅,入缺盆,下走三焦,散于胸中也。手心主之正,别下渊腋三寸,入胸中,别属三焦,出循喉咙,出耳后,合少阳完骨之下,此为五合也。
手阳明之正,从手循膺乳,别于肩髃,入柱骨,下走大肠,属于肺,上循喉咙,出缺盆,合于阳明也。手太阴之正,别入渊腋少阴之前,入走肺,散之大阳(肠),上出缺盆,循喉咙,复合阳明,此六合也。
【译文】
足阳明胃经的正经,上行至髀部,进入腹里,入属于胃腑,散行至脾脏,通过心,沿咽喉而出于口部,再上行至鼻柱的上部和眼眶的下部,环绕目系,与足阳明本经相会合。足大阴脾经的正经,上行至髀部,与足阳明经另行的正经合并后上行,上至咽喉部,贯入舌中,这就是阴阳表里相配的第三合。
手太阳小肠经的正经,自下而上循行,并从肩后关节另行,进入腋下,经过心脏,下行入属于小肠本腑。手少阴心经的正经,另行而入腋下渊腋穴的两筋之间,入属心脏,再上行于喉咙,出于面部,与手太阳经的一条支脉会合于眼内角,这就是阴阳表里相配的第四合。
手少阳三焦经的正经,自上而下循行,起于颠部别行进入缺盆,向下行入三焦本腑,再散行于胸中。手厥阴心包经的正经,另起于渊腋下三寸处,进入胸中,再行入属于三焦,上沿喉咙,出于耳后,与手少阳三焦经会合于完骨之下,这就是阴阳表里相配的第五合。
手阳明大肠经的正经,起于乎并上行而沿侧胸部之间,另行出于肩髃穴处,进入大椎,再向下行至于大肠本腑。上属于肺脏,然后向上沿喉咙,出于缺盆,与手阳明本经相会合。手太阴肺经的正经,另行而入渊腋穴,行于手少阴经的前方,进入肺脏,散行至大肠,再上行出于缺盆,沿喉咙,再与手阳明大肠经相合,这就是阴阳表里相配的第六合。
经水篇第十二
【原文】
黄帝问于岐伯曰:经脉十二者,外合于十二经水,而内属于五脏六腑。夫十二经水者,其有大小、深浅、广狭、远近各不同;五脏六腑之高下、大小、受谷之多少亦不等,相应奈何?夫经水者,受水而行之;五脏者,合神气魂魄而藏之;六腑者,受谷而行之,受气而扬之;经脉者,受血而营之。合而以治,奈何?刺之深浅,灸之壮数,可得闻乎?
岐伯答曰:善哉问也!天至高不可度,地至广不可量,此之谓也。且夫人生于天地之间,六合之内,此天之高,地之广也,非人力之所能度量而至也。若夫八尺之士,皮肉在此,外可度量切循而得之,其死可解剖而视之。其藏之坚脆,腑之大小,谷之多少,脉之长短,血之清浊,气之多少,十二经之多血少气,与其少血多气,与其皆多血气,与其皆少血气,皆有大数。其治以针艾,各调其经气,固其常有合乎。
黄帝曰:余闻之,快于耳不解于心,愿卒闻之。岐伯答曰:此人之所以参天地而应阴阳也,不可不察。足太阳外合清水,内属于膀胱,而通水道焉。足少阳外合于渭水,内属于胆。足阳明外合于海水,内属于胃。足太阴外合于湖水,内属于脾。足少阴外合于汝水,内属于肾。足厥阴外合于渑水,内属于肝。手太阳外合于淮水,内属于小肠,而水道出焉。手少阳外合于漯水,内属于三焦。手阳明外合于江水,内属于大肠。手太阴外合于河水,内属于肺。手少阴外合济水,内属于心。手心主外合于漳水,内属于心包。凡此五脏六腑十二经水者,外有源泉,而内有所禀,此皆内外相贯,如环无端,人经亦然。故天为阳,地为阴,腰以上为天,腰以下为地。故海以北者为阴,湖以北者为阴中之阴;漳以南者为阳,河以北至漳者为阳中之阴;漯以南至江者,为阳中之太阳,此一隅之阴阳也,所以人与天地相参也。
【译文】
黄帝问岐伯道:人体的十二经脉,外与大地上的十二条河流相合,内则与人的五脏六腑相连。十二条河流,有大小、深浅、广狭和远近不同;五脏六腑也有上下、大小和容纳饮食多少的差异,那么它们之间是怎样相应合的呢?经水受纳地面的水而流行于各地;五脏主管神、气、魂、魄等功能活动;六腑受纳水谷,经消化吸收水谷精气,输送布散于全身;经脉受纳血液,营运于周身。把以上这些内容相应地配合地来,运用在治疗上是怎样的呢?另外,针刺的深浅,施灸壮数的多少,能说给我听听吗?
岐伯回答说:你问得很好!天很高,则难以计算,地很广,也难以测量,就是讲的这个道理。人生活在天地之间,六合之内,这就说明天高地广,不是用人力所能计量准确的。但是人的身体,皮肉俱在,可从外部计算测量,用手指切按而获得各部的情况,死了以后可以通过解剖来观察内在的情况。人体五脏的坚脆,六腑的大小,纳谷的多少,脉道的长短,血液的清浊,气的多少,以及十二经是多血少气,少血多气,气血皆多,还是气血皆少等情况,都有一般的标准。运用针刺艾灸治病,调节各经的经气,也都有一定规律的。
黄帝说:你说的这些道理,乍听起来很清楚,但心里仍是不明了,希望你能详尽地讲一下。
岐伯回答说:这就是人与自然界相配合而与阴阳规律相适应的道理,不可不详细识别。足太阳经外合于清水,内联属于膀胱腑,主要功能是通利水道;足少阳经外合于漯,内联属于胆腑;足阳明经外合于海水,内联属于胃腑;足太阴经外合于湖水,内联属于脾脏;足少阴经外合于汝水,内联属于肾脏;足厥阴经外合于渑水,内联属于肝脏;手太阳经外合于淮水,内联属于小肠,水道由此而出;手少阳经外合于漯水,内联属三焦;手阳明经外合于江水,内联属于大肠;手太阴经外合于河水,内联属于肺脏;手少阴经外合于济水,内联属于心脏;手厥阴经外合于漳水,内联属于心包络。以上所说的五脏六腑和十二经水,显现于外各有源泉,在内各有禀承,这都是内外相互贯通,如圆环一样周而复始无有尽头,人的经脉循行也是如此。天气轻清属阳,地气重浊属阴;人体腰以上象天属阳,腰以下象地属阴。以十二经水分阴阳,海水以北属阴,湖水以北属阴中之阴;漳水以南属阳,河水以北至漳水之间属阳中之阴;漯水以南至江水之间属阳中之太阳。这是举大地一部分区域河流的阴阳属性,用来说明人与自然界密切相应的情况。
【原文】
黄帝曰:夫经水之应经脉也,其远近浅深,水血之多少,各不同,合而以刺之奈何?岐伯答曰:足阳明,五脏六腑之海也,其脉大,血多气盛,热壮,刺此者不深勿散,不留不泻也。足阳明刺深六分,留十呼。足太阳深五分,留七呼。足少阳深四分,留五呼。足太阴深三分,留四呼。足少阴深二分,留三呼。足厥阴深一分,留二呼。手之阴阳,其受气之道近,其气之来疾,其刺深者,皆无过二分,其留,皆无过一呼。其少长、大小、肥瘦,以心擦之,命曰法天之常,灸之亦然。灸而过此者,得恶火则骨枯脉涩,刺而过此者,则脱气。
黄帝曰:夫经脉之大小,血之多少,肤之厚薄,肉之坚脆及腘之大小,可为量度乎?岐伯答曰:其可为度量者,取其中度也。不甚脱肉,而血气不衰也。若夫度之人,消瘦而形肉脱者,恶可以度量刺乎。审、切、循、扪、按,视其寒温盛衰而调之,是谓因适而为之真也。
【译文】
黄帝说:十二经水应于十二经脉,它们的远近、深浅以及水血的多少各不相同,如果把两者结合起来,用于针刺治疗是怎样的呢?岐伯回答说:足阳明胃,是五脏六腑气血来源的“海”,其经脉最大而多气多血,发病时热势必甚,所以针刺这一经时,不深刺则邪不能散,不留针则邪气不能泻。足阳明经,针刺六分深,留针呼吸十次的时间;足太阳经,针刺五分深,留针呼吸七次的时间;足少阳经,针刺四分深,留针呼吸五次的时间;足太阴经,针刺三分深,留针呼吸四次的时间;足少阴经,针刺二分深,留针呼吸三次的时间;足厥阴经,针刺一分深,留针呼吸二次的时间。手三阴三阳经脉,均循行于人体上半身,接受心肺气血的距离较近,气行迅速,针刺深度一般不超过二分,留针时间一般不超过一次呼吸。但年岁有老少,身材有大小,体格有胖瘦的不同,医者必须心中有数,因人而施,这叫做顺从自然之理。灸法也是如此。如果施灸过度,变成“恶火”,就会骨髓枯槁,血脉凝涩;针刺过度,会发生正气虚脱的不良后果。
黄帝说:经脉的大小,血的多少,皮肤的厚薄,肌肉的坚脆,以及肉的大小,都可以计量吗?岐伯回答说:可以进行计量的,要选择中等身材,以肌肉不甚消瘦,血气不甚衰弱的人为标准。如果被计量的人形体消瘦,以致肌肉脱削,怎么可以计量以作针刺的标准呢?所以必须通过切、循、扪、按等方法检查,根据证候的寒热虚实情况,给予适当调治,这才是各适其宜、对症施疗的真正法则。

(<-快捷键)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目录

阅读设置

背景色:

字体大小: 14px

页面宽度: 1200px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