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侦探推理 > 黄帝内经

黄帝内经

作者:膳书堂文化字数:476315状态:连载

灵枢译注卷六

师传篇第二十九
【原文】
黄帝曰:余闻先师,有所心藏,弗着于方,余愿闻而藏之,则而行之,上以治民,下以治身,使百姓无病,上下和亲,德泽下流,子孙无优,传于后世,无有终时,可得闻乎?岐伯曰:远乎哉问也。夫治民与自治,治彼与治此,治小与治大,治国与治家,未有逆而能治之也,夫惟顺而已矣。顺者,非独阴阳脉,论气之逆顺也,百姓人民皆欲顺其志也。
黄帝曰:顺之奈何?岐伯曰:入国问俗,入家问讳,上堂问礼,临病人问所便。
黄帝曰:便病人奈何?岐伯曰:夫中热消瘅,则便寒;寒中之属,则便热。胃中热则消谷,令人悬心善饥。脐以上皮热,肠中热,则出黄如糜。脐以下皮寒,胃中寒,则腹胀;肠中寒,则肠鸣飧泄。胃中寒,肠中热,则胀而且泄,胃中热,肠中寒,则疾饮,小腹痛胀。
黄帝曰:胃欲寒饮,肠欲热饮,两者相逆,便之奈何?且夫王公大人,血食之君,骄恣从欲轻人,而无能禁之,禁之则逆其志,顺之则加其病,便之奈何?治之何先?岐伯曰:人之情,莫不恶死而喜生,告之以其败,语之以其善,导之以其所便,开之以其所苦,虽有无道之人,恶有不听者乎?
黄帝曰:治之奈何?岐伯曰:春夏先治其标,后治其本;秋冬先治其本,后治其标。
黄帝曰:便其相逆者奈何?岐伯曰:便此者,食饮衣服,亦欲适寒温,寒无凄怆,暑无出汗。食饮者,热无灼灼,寒无沧沧。寒温中适,故气将持,乃不致邪僻也。
黄帝曰:本藏以身形肢节肉,候五脏六腑之大小焉。今夫王公大人,临朝即位之君,而问焉,谁可扪循之,而后答乎?岐伯曰:身形肢节者,藏府之盖也,非面部之阅也。
【译文】
黄帝说:听说先师有许多心得体会,但没有记载于版简上。我希望听听并牢牢记住,以作为准则加以推广应用,上可以治疗民众的疾病,下可以保养自己的身体,使百姓不为疾病所困,上下亲善,造福后人,让子子孙孙不为疾病所忧虑,并让这些经验世代流传,朝夕常鉴。你可以告诉我吗?岐伯说:你的思想真深邃啊!不论治民、治身、治彼、治此,治小还是治大,治国还是理家,从来没有用逆行倒施的方法能治理好的,只有顺应客观规律,才行得通。所谓顺,不仅仅是指医学上阴阳、经脉、气血的逆顺,就是对待人民都要顺应民心。
黄帝说:怎样才能做到顺呢?岐伯说:到达一个国家后,要先问清楚当地的风俗习惯;进入人家时,要先问清楚他家的忌讳;登堂时更要先问清楚人家的礼节;医生临症时也要先询问病人怎样才觉得适宜。
黄帝问:使病人觉得适宜又该怎样做呢?岐伯说:由热而致多食易饥的消渴病人,适宜于寒的治法;属于寒邪内侵一类的病症,就适宜于热的治法。胃里有热,就会很快地消化谷物,叫人心似悬挂,总有饥饿感。脐以上的皮肤有热感,说明肠中有热,就会排出像糜粥一样的粪便。觉得脐以下的皮肤寒冷,就表明肠中有寒,会产生肠鸣飧泄的症状。如胃中有寒,肠中有热,就会导致胀满泄泻;胃中有热,肠中有寒,就会引起易于饥饿、而小腹胀痛。
黄帝说:胃热宜食寒物,肠寒宜食热物,寒热两者性质相反,应该怎样治疗呢?尤其那些王公大人,肉食之君,都是性情骄傲恣意妄行轻视别人的,无法劝阻他们,且劝阻就算违背他们的意志,但如顺着他们的意志,就会加重病情。在这种情况下,如何顺适其宜?治疗时又应先从哪里着手呢?岐伯说:人没有不怕死的,谁不喜欢活着?如果医生告诉他哪些对身体有害,哪些对人身体有益,并指导他怎样做,那么虽有不太懂情理的人,哪里还有不听劝告的呢?
黄帝问:怎样治疗呢?岐伯说:春夏时节,应先治在外的标病,后治在内的本病;秋冬之季,应先治在内的本病,后治在外的标病。
黄帝问:对那种习惯与病情相矛盾的又如何使其适宜呢?岐伯说:顺应这样的病人,但在日常生活中,应注意使他寒温适中。天冷时,要加厚衣服,不要使他冻得发抖;天热时,要减少衣服,不要使他热得出汗。在饮食方面,也不要吃过热过凉的食物。这样寒温适中,真气就能内守,邪气也就无法侵入人体而致病了。
黄帝说:《本脏》篇认为,根据人的形体、四肢、关节、肌肉等情况,可以测知五脏六腑的形态大小。但对于王公大人,他们想知道自己的身体状况,而医生又不能随便检查,该怎么回答呢?岐伯说:人的身形肢节,覆盖在五脏六腑的外部,观察它们也能了解内脏情况,但它不像望面色那样简单。
【原文】
黄帝曰:五藏之气,阅于面者,余已知之矣,以肢节知而阅之,奈何?岐伯曰:五藏六府者,肺为之盖,巨肩陷咽,候见其外。黄帝曰:善。
岐伯曰:五藏六府,心为之主,缺盆为之道,骷骨有余,以候。黄帝曰:善。
岐伯曰:肝者,主为将,使之候外,欲知坚固,视目小大。黄帝曰:善。
岐伯曰:脾者,主为卫,使之迎粮,视唇舌好恶,以知吉凶。黄帝曰:善。
岐伯曰:肾者,主为外,使之远听,视耳好恶,以知其性。黄帝曰:善。愿闻六府之候。
岐伯曰:六府者,胃为之海,庞骸、大颈、张胸,五谷乃容。鼻隧以长,以候大肠。唇厚、人中长,以候小肠。目下果大,其胆乃横。鼻孔在外,膀胱漏泄。鼻柱中央起,三焦乃约,此所以候六府者也。上下三等,藏安且良矣。
【译文】
黄帝说:五脏精气的情况,可以由人的面部观察得知,我已经懂得了这些道理。但从肢节而察知内脏的情况,该怎样观察呢?岐伯说:五脏六腑中,肺所处的部位最高,如伞盖一样。根据肩的上下动态和咽喉的升凸凹陷情况,就能测知肺脏是怎样的。
黄帝说:讲得好。岐伯继续说:五脏六腑,心是主宰。以缺盆作为血脉的通道,观察两肩端骨距离的远近,再结合胸骨剑突的长短等,就可测知缺盆骨的部位,从而了解心脏的大小脆坚。
黄帝说:很有道理。岐伯说:肝在五脏中,像位将军,开窍于目,要从外面测知肝是否坚固,就应观察眼睛的大小。
黄帝说:很好。岐伯说:脾脏捍卫全身,接受水谷的精微,并输送到身体各部。所以了解唇舌味口的好坏,就可知道脾病的吉凶。
黄帝说:对。岐伯说:肾脏主水液,观察耳的听力的强弱,可以测知肾脏的虚实。
黄帝说:讲得好,请再讲讲测候六腑的方法。岐伯说:六腑之中,胃为水谷之海,凡颊部肌肉丰满,颈部粗壮,胸部开阔的,说明胃容纳水谷的量很大。如鼻道深长,就可测知大肠的状况;如口唇厚而人中沟长,就可测候小肠的情况。下眼宽大的可知其胆气刚强;鼻孔掀露于外的,可知其膀胱易于漏泄。鼻柱中央高起的,可知其三焦固密。这就是用来测候六腑的一般方法。总之,人体和面部外形的上中下三部相称,其内脏腑一定是安定健康的。
决气篇第三十
【原文】
黄帝曰:余闻人有精、气、津、液、血、脉,余意以为一气耳,今乃辨为六名,余不知其所以然。岐伯曰:两神相搏,合而成形,常先身生,是谓精。何谓气?岐伯曰:上焦开发,宣五谷味,熏肤、充身、泽毛,若雾露之溉,是谓气。何谓津?岐伯曰:腠理发泄,汗出溱溱,是谓津。何谓液?岐伯曰:谷入气满,淖泽注于骨,骨属屈伸,泄泽补益脑髓,皮肤润泽,是谓液。何谓血?岐伯曰:中焦受气,取汁变化而赤,是谓血。何谓脉?岐伯曰:壅遏营气,令无所避,是谓脉。
【译文】
黄帝说:听说人身有精、气、津、液、血、脉,而我原认为这些是“一气”,现在把它分成六种,这是什么道理?岐伯说:男女交媾,便会产生新的生命,这种产生形体的物质在形体尚未形成之前就已经有了,叫做“精”。什么叫“气”?岐伯说:五谷所化生的精微物质,从上焦散布,熏蒸于皮肤,充养周身,滋润毛发,好像雾露一样溉养万物,这就叫做“气”。什么叫“津”?岐伯说:肌腠疏泄,像汗液一样溱溱地流出来的,叫做“津”。什么叫“液”?岐伯说:水谷精气充满到周身,外溢部分注于骨,使关节的屈伸滑利,渗出的部分,能补益脑髓;散布到皮肤,使皮肤润泽,这叫做“液”。什么叫“血”?岐伯说:饮食物经中焦所吸收的精气,取其精微部分再经气化而变化成的液体,这叫做“血”。什么叫“脉”?岐伯说:像隧道一样约束着营气的运行,不使它泛滥妄行,这叫做“脉”。
【原文】
黄帝曰:六气有,有余不足,气之多少,脑髓之虚实,血脉之清浊,何以知之?岐伯曰:精脱者,耳聋;气脱者,目不明;津脱者,腠理开,汗大泄;液脱者,骨属屈伸不利,色夭,脑髓消,胫痹,耳数鸣;血脱者,色白,夭然不泽,其脉空虚,此其候也。
黄帝曰:六气者,贵贱何如?岐伯曰:六气者,各有部主也,其贵贱善恶,可为常主,然五谷与胃为大海也。
【译文】
黄帝说:六气在人体有余不足,如气的多少,脑髓的虚实,血脉的清浊,怎样才能知道呢?岐伯说:精的大量耗损,则使人耳聋。气的大量耗损,则使人视觉不明。津脱的,腠理开,汗大泄。液的大量耗损,使人关节屈伸不利,面色憔悴,脑髓消减,小腿软,常常耳鸣。血的大量耗损,可见面色苍白,枯槁无华,最后脉象也空虚无神。这就是六气不足的主要征候。
黄帝说:六气的主次是怎样的呢?岐伯说:六气在人体是各有其分布部位,并且由各个脏器所主。其在人体的主次区别,只是从它们经常发挥的专门作用而分,但其来源,都依赖于脾胃的功能和饮食物的不断供给。
肠胃篇第三十一
【原文】
黄帝问于伯高曰:余愿闻六府传谷者,肠胃之大小长短,受谷之多少奈何?伯高曰:请尽言之,谷所从出入浅深远近长短之度:唇至齿长九分,口广二寸半;齿以后至会厌,深三寸半,大容五合;舌重十两,长七寸,广二寸半;咽门重十两,广一寸半。至胃长一尺六寸,胃纡曲屈,伸之,长二尺六寸,大一尺五寸,径五寸,大容三斗五升。小肠后附脊,左环回日迭积,其注于回肠者,外附于脐上。回运环十六曲,大二寸半,径八分分之少半,长三丈三尺。回肠当脐左环,回周叶积而下,回运还反十六曲,大四寸,径一寸寸之少半,长二丈一尺。广肠传傅,以受回肠,左环叶脊上下,辟大八寸,径二寸寸之大半,长二尺八寸。肠胃所入至所出,长六丈四寸四分,回曲环反,三十二曲也。
【译文】
黄帝问伯高道:我想知到六腑传化水谷的情况,以及肠胃的大小、长短和受纳水谷的容量。
伯高说:请允许我详细地说明饮食从其入口到变成废物而排出所经过的有关的消化器官的深浅、远近、长短情况。唇与牙齿间长九分,口的宽度为二寸半,从牙齿后到会厌,深三寸半,能容纳食物;舌的重量为十两,长七寸,宽二寸半;咽门重十两,宽一寸半;自咽门到胃长一尺六寸;胃呈弯曲状,伸直了长二尺六寸,周长一尺五寸,直径五寸,能容食物三斗五升;小肠的后部附于脊部,从左向右环绕,层层折迭接回肠,与回肠相接部分的外侧附着于脐的上方,再回运环绕十六曲,周长二寸半,直径不到八分半,长三丈二尺;回肠在脐部向左回屈环绕,像树叶一样重迭而下,回行环绕,也有十六个弯曲,周长四寸,直径接近一寸半,长二丈一尺;广肠附着于脊部,接受来自回肠的内容物,并向左环绕盘迭脊部上下,周长八寸,直径二寸半有余,长二尺八寸。胃肠共长六丈零四寸四分,有三十二个弯曲。
平人绝谷篇第三十二
【原文】
黄帝曰:愿闻人之不食,七日而死,何也?伯高曰:臣请言其故。
胃大一尺五寸,径五寸,长二尺六寸,横屈受水谷三斗五升,其中之谷,常留二斗,水一斗五升而满,上焦泄气,出其精微,慓悍滑疾,下焦下溉诸肠。
小肠大二寸半,径八分分之少半,长三丈二尺,受谷二斗四升,水六升三合合之大半。
回肠大四寸,径一寸寸之少半,长二丈一尺,受谷一斗,水七升半。
广肠大八寸,径二寸寸之大半,长二尺八寸,受谷九升三合八分合之一。
肠胃之长,凡五丈八尺四寸,受水谷九斗二升一合合之大半,此肠胃所受水谷之数也。平人则不然,胃满则肠虚,肠满则胃虚,更虚更满,故气得上下,五脏安定,血脉和利,精神乃居,故神者,水谷之精气也。故肠胃之中,当留谷二斗,水一斗五升;故平人日再后,后二升半,一日中五升,七日五七三斗五升,而留水谷尽矣;故平人不食饮七日而死者,小谷精气津液皆尽故也。
【译文】
黄帝说:我想听一听一般人不进饮食,七天后就会死亡,这是什么原因呢?伯高说:让我讲讲其中的道理吧。
胃周长一尺五寸,直径五寸,长二尺六寸,其形弯曲,横于上腹,能受纳水谷三斗五升,其中经常容纳二斗谷物,一斗五升水液就满了。上焦主布散精气,将中焦化生的精微布散出去,其运行快速滑利;其余的向下焦传入大肠。
小肠周长二寸半,直径八分又三分之,一分,长三丈二尺,能容纳谷物二斗四升,水六升三合又三分之二合。
肠周长四寸,直径一寸又三分之一寸,长二丈一尺,能容纳谷物一斗,水七升半。
直肠周长八寸,直径二寸又三分之二寸,长二尺八寸,能容纳谷物九升三合又八分之一合。
肠胃的总长度,共计五丈八尺四寸,能容纳水谷九斗二升一合又三分之二合,这就是肠胃能够受纳水与谷物的总数。可是人在日常的生活中并不如此,因为当胃中纳满水谷时,肠内是空虚的,等到水谷注满肠中,则胃内又空虚了。肠胃交替地虚和满,所以气机才能上下畅行,五脏功能正常,血脉通利,精神内守。因此,神就是水谷精微之气所化。由于肠胃之内,经常容留谷物二斗,水一斗五升,所以一般健康人,每天都要解大便两次,每次排出的二升半,一天共排出五升,七天内总计为三斗五升,将肠胃所留的水谷完全排尽。因此,正常人如果七天不进饮食就会死亡,是由于体内的水谷、精气、津液都消耗竭尽的缘故。
海论篇第三十三
【原文】
黄帝问于岐伯曰:余闻刺法于夫子,夫子之所言,不离于营卫血气。夫十二经脉者,内属于腑脏,外络于肢节,夫子乃合之于四海乎。岐伯答曰:人亦有四海,十二经水。经水者,皆注于海,海有东西南北,命曰四海。黄帝曰:以人应之奈何?岐伯曰:人有髓海,有血海,有气海,有水谷之海,凡此四者,以应四海也。
黄帝曰:远乎者,夫子之合人天地四海也,愿闻应之奈何?岐伯曰:必先明知阴阳表荥俞所在,四海定矣。
黄帝曰:定之奈何?岐伯曰:胃者水谷之海,其输上在气街(冲),下至三里;冲脉者,为十二经之海,其输上在于大杼,下出于巨虚之上下廉;膻中者,为气之海,其输上在于柱骨之上下,前在于人迎,脑为髓之海,其输上在于其盖,下在风府。
黄帝曰:凡此四海者,何利何害?何生何败?岐伯曰:得顺者生,得逆者败;知调者利,不知调者害。
【译文】
黄帝问岐伯道:我听到先生谈过刺法,总是离不开营卫气血。人体中运行营卫气血的十二经脉,在内联属于五脏六腑,在外联络于肢体关节,你能把它们归纳起来,配合于“四海”吗?岐伯曰答说:人体也有四海与十二经水,自然界的经水都流注于海的,海有东、南、西、北之分,所以将此称为“四海”。
黄帝说:人体是与自然界相应的情况是怎样呢?岐伯说:人体有髓海、血海、气海、水谷之海,这四处就是与自然界的四海相应的。
黄帝说:这实在是一个很精深的问题,你把人身的四海与自然界的四海联系在一起,它们是怎样相应的呢?岐伯回答说:必须先明确人身的阴阳、表里及经脉荥、输穴等的分布情况,才可以确定人身的四海。
黄帝说:怎样确定四海及经脉重要穴位的位置呢?岐伯说:胃受纳水谷,故为水谷之海。胃的气血所输注的重要穴位,在上为气冲穴,在下为足三里穴;冲脉与十二经联系密切,故为十二经之海。冲脉的气血所输注的重要穴位,在上为大杼穴,在下为上巨虚和下巨虚;膻中是宗气汇聚的地方,所以称为气海。膻中的气血所输注的重要穴位,在上部为天柱骨上的痖门穴和天柱骨下的大椎穴,在前面的有人迎穴;脑中充满髓液,所以脑为髓海,脑的气血所输注的重要穴位,在上部脑盖中央的百会穴,在下为风府穴。
黄帝说:这四海,怎样滋助和损害人体呢?又是怎样促进和耗败生命活动的呢?岐伯说:如人身四海功能正常,生命力就旺盛;若四海功能失常,人的生命活动就会减弱。调养四海,就有利于身体健康,不善于调养四海,身体就会遭受损害。
【原文】
黄帝曰:四海之逆顺奈何?岐伯曰:气海有余者,气满胸中,悗息面赤;气海不足,则气少不足以言。血海有余,则常想其身大,怫然不知其所病;血海不足,亦常想其身小,狭然不知其所病。水谷之海有余,则腹满;水谷之海不足,则饥不受谷食。髓海有余,则轻劲多力,自过其度;髓海不足,则脑转耳鸣,胫酸眩冒,目无所见,懈怠安卧。
黄帝曰:余已闻逆顺,调之奈何?岐伯曰:审守其俞,而调其虚实,无犯其害,顺者得复,逆者必败。黄帝曰:善。
【译文】
黄帝说:四海的正常和反常情况是怎样的呢?岐伯说:如人的气海邪气有余,就会出现胸中满闷,呼吸急促,面色红赤的症状;如气海正气不足,就会出现气少而说话无力。如人的血海邪气有余,就会常常感到自己身体庞大,郁闷不舒,但又不知道有什么病。若人的水谷之海邪气有余,就会得腹满的病;如水谷之海正气不足,就会出现饥饿但却不欲进食的症状。如髓海邪气有余,动作就会表现为过于轻快有力,行动无度;髓海正气不足,就会出现头晕眩、耳鸣、目眩、腿酸软无力、目盲,周身懈怠懒动,常欲安卧等症状。
黄帝说:又怎样治疗四海的疾病呢?岐伯说:应诊察四海输注的各个要穴,并调节它们的虚实,但不要违反虚补、实泻的治疗原则,以免造成严重的后果。按照这条原则去治疗,就能使身体康复,否则,就会有死亡的危险。
黄帝说:讲得真对!
五乱篇第三十四
【原文】
黄帝曰:经脉十二者,别为五行,分为四时,何失而乱?何得而治?岐伯曰:五行有序,四时有分,相顺则治,相逆则乱。
黄帝曰:何谓相顺?岐伯曰:经脉十二者,以应十二月。十二月者,分为四时。四时者,春秋冬夏,其气各异,营卫相随,阴阳已知,清浊不相干,如是则顺之而治。
黄帝曰:何为逆而乱,岐伯曰:清气在阴,浊气在阳,营气顺脉,卫气逆行,清浊相干,乱于胸中,是谓大悗。故气乱于心,则烦心密嘿,俛首静伏;乱于肺,则俛仰喘喝,接手以呼;乱于肠胃,是为霍乱;乱于臂胫,则为四厥;乱于头,则为厥逆,头重眩仆。
【译文】
黄帝说:人体的十二经脉,分别属于五行,又与四时的变化有密切联系,但不知因何失调而引起脉气运行的逆乱?又是什么缘故保证了它的正常运行?岐伯说:五行的内在联系是有一定顺序的,四时气候的变化是有季节之分别的,大凡经脉的运行,与四时五行的规律相适应,就可保持正常的活动,违反了这个规律,就会引起运行的逆乱。
黄帝说:什么才是相互顺应的呢?岐伯说,十二经脉,与十二个月相应。十二个月分为四时,四时就是春、夏、秋、冬,其气候各不相同。人体营气与卫气,是内外相随,阴阳互相协调的,清气与浊气不致互相干犯,这样就能顺应四时而保持健康。
黄帝说:什么是逆乱的反常情况呢?岐伯说:清之营气本在阴分,浊之卫气本在阳分,营气在脉内顺脉而行,卫气在脉外与脉逆行。如果清浊之气受邪干犯而乱于胸中的,就叫做“大悗”。乱于心,可见心中烦扰,沉默不言,低头静伏而不欲动;乱于肺,可见俯仰不安,喘息喝喝有声,两手按于胸前而呼吸:乱于肠胃,则发为霍乱;乱于手臂与足胫,就会见四肢厥冷;乱于头,就会见厥气上逆,头重眩晕,甚至仆倒。
【原文】
黄帝曰:五乱者,刺之有道乎?岐伯曰:有道以来,有道以去,审知其道,是谓身宝。黄帝曰:善。愿闻其道。岐伯曰:气在于心者,取之手少阴心主之俞;气在于肺者,取之手太阴荥,足少阴俞,气在于肠胃者,取之足太阴阳明,不下者,取之三里,气在于头者,取之天柱大杼,不知,取足太阳荥俞;气在于臂足,取之先去血脉,后取其阳明少阳之荥俞。
黄帝曰:补泻奈何?岐伯曰:徐入徐出,谓之导气。补泻无形,谓之同精。是非有余不足也,乱气之相逆也。黄帝曰:允乎哉道,明乎哉论,请着之玉版,命曰治乱也。
【译文】
黄帝说:上述五种逆乱的病症,刺治时有一定的原则吗?岐伯说:营卫之气的往来运行,都有一定的规律,能掌握这种规律,实是养生的要点。
黄帝说:很对。请你讲讲治疗的原则。岐伯说:气乱于心,取治手少阴心经与手厥阴心包络经的“输”穴神门、大陵。气乱于肺,取手太阴经的“荥”穴鱼际和足少阴经的“输”穴太溪。气乱于肠胃,取足太阴、足阳明的经穴太白、陷谷;如果不能见效的,可以取用足三里穴。气乱于头,取天柱、大杼二穴;如果病仍不减,再取足太阳经的“荥”穴通谷与“输”穴束骨。气乱于手臂与足胫,应先刺淤结不通的血脉,以后再取阳明、少阳两经的“荥”穴与“输”穴:凡是气乱在臂,取手少阳、阳明的液门、中渚、二间、三间;气乱在足,取足少阳、阳明的侠溪、临泣、内庭、陷谷。
黄帝说:补泻的手法怎样呢?岐伯说:慢进针,慢出针,以导引逆乱的经气,使其恢复正常,这叫做“导气”。这种补和泻,手法轻巧无形,其总的目的都在调和精气。因为这些病症,并不属于有余的实证和不足的虚证,而仅是气机一时的混乱而致违逆。黄帝说:这些道理的确精辟恰当,论述也很清楚明白!让我把它记录在珍贵的玉版上,命名为“治乱”吧!
胀论篇第三十五
【原文】
黄帝曰:脉之应于寸口,如何而胀?岐伯曰:其脉大坚以涩者,胀也。黄帝曰:何以知藏府之胀也。岐伯曰:阴为藏,阳为府。
黄帝曰:夫气之令人胀也,在于血脉之中耶,脏腑之内乎?岐伯曰:三者皆存焉,然非胀之舍也。黄帝曰:愿闻胀之舍。岐伯曰:夫胀者,皆在于脏腑之外,排脏腑而郭胸胁,胀皮肤,故命曰胀。
黄帝曰:脏腑之在胸胁腹里之内也,若匣匮之藏禁器也,名有次舍,异名而同处,一域之中,其气各异,愿闻其故。黄帝曰:未解其意,再问。岐伯曰:夫胸腹,脏腑之郭也。膻中者,心主之宫城也;胃者,太仓也;咽喉、小肠者,传送也;胃之五窍者,闾里门户也;廉泉、玉英者,津液之道也。故五脏六腑者,各有畔界,其病各有形状。营气循脉,卫气逆为脉胀;卫气并脉循分为肤胀。三里而泻,近者一下,远者三下,无问虚实,工在疾泻。
黄帝曰:愿闻胀形。岐伯曰:夫心胀者烦心短气,卧不安;肺胀者,虚满而喘咳;肝胀者,胁下满而痛引小腹;脾胀者,善秽,四肢烦俛,体重不能胜衣,卧不安;肾胀者,腹满引背央央然,腰髀痛。六府胀,胃胀者,腹满,胃脘痛,鼻闻焦臭,妨于食,大便难;大肠胀者,肠鸣而痛濯濯,冬日重感于寒,则餐泄不化;小肠胀者,少腹慎胀,引腰而痛;膀胱胀者,少腹而气癃;三焦胀者,气满于皮肤中,轻轻然而不坚;胆胀者,胁下痛胀,口中苦,善太息。
凡此诸胀者,其道在一,明知逆顺,针数不失,泻虚补实,神去其室,致邪失正,真不可定,麤之所败,谓之天命;补虚泻实,神归其室,久塞其空,谓之良工。
【译文】
黄帝说:寸口脉出现什么样的脉象就表明为胀病呢?岐伯说:脉洪盛坚实而滞涩的,就是胀病。
黄帝说:如何鉴别脏胀和腑脏呢?岐伯说:病在阴分属于脏,病在阳分属于腑。
黄帝说:气机异常可使人患胀病,那么胀病是在血脉之中呢?还是在脏腑之内呢?岐伯说:血脉、脏、腑三者都有不正常的气,但并不是胀病产生的部位。
黄帝说:我想了解胀病产生的部位。岐伯说:胀病都在脏腑的外面产生,向内压迫脏腑,向外扩张胸胁,使皮肤发胀,所以叫做胀病。
黄帝说:五脏六腑深居在胸腔、腹腔之内,就像是珍品被深藏在匣柜中一样,并各自按照一定的次序居守,虽然名字不同,但共同居守于一定的领域。我想知道它们的功能不相同的原因。
岐伯说:胸廓、腹廓是脏腑的外卫;膻中是心脏的宫城;胃是容纳水谷的仓库;咽喉和小肠,是传送饮食的道路;消化道的咽门、贲门、幽门、阑门、魄门五个窍门,就像闾巷邻里的门户一样,廉泉、玉英,是津液运行的通路。所以说五脏六腑都有固定的位置界限,并且它们所表现出的症状也各不相同。如营气在脉中正常循行,而卫气运行紊乱,就会引起脉胀;如卫气并入脉中,循行于分肉之间,就会引起肤胀。用针刺治疗时就应取足阳明胃经的足三里穴,且用泻法。若胀的部位离足三里穴较近,针泻一次就可以了;若胀的部位离足三里穴较远,就应针泻三次。不论虚实,胀病初起时都应赶快施行泻法,以治其标。
黄帝说:我想听你讲一下胀病所表现的症状。
岐伯说:五脏中心患胀病的表现为:心烦短气,睡卧不安;肺患胀病表现为:胸中虚满,喘息咳嗽;肝患胀病表现为:胁下胀满疼痛牵引小腹;脾患胀病表现为:呃逆呕吐,四肢闷胀不舒,肢体沉重,不能胜衣,而且睡卧不安;肾患胀病表现为:腹胀满,牵引背部闭闷不畅,腰髀部疼痛。六腑中胃患胀病表现为:腹部胀满,胃脘疼痛,鼻中常常闻到焦臭的气味,不思饮食,大便困难;大肠患胀病表现为:肠中濯濯鸣响而作痛,若冬季再受寒邪侵犯,就会导致完谷不化的飧泄;小肠患胀病表现为:小腹胀满,牵引腰部疼痛;膀胱患胀病表现为:小腹胀满,小便不通;三焦患胀病表现为:气充塞皮肤,轻浮空虚,松弛;胆患胀病表现为:胁下疼痛胀满,口中发苦,经常叹息。以上这些脏腑的胀病,在产生和治疗原则上都有相同的规律,只有明确营卫气血运行逆顺的情况,从而运用恰当的针刺方法,才能治愈疾病。如果患虚证用泻法,患实证用补法,就会使神气不能内守,正气不能安定,真气动摇,易至人夭折。如果患虚证用补法,患实证是泻法,就能使神气内守,经脉、肌腠充实,这样做的人才可以被称为高明的医生。
【原文】
黄帝曰:胀者焉生?何因而有?岐伯曰:卫气之在身也,常然并脉,循分肉,行有逆顺,阴阳相随,乃得天和,五脏更始,四时循序,五谷乃化。然后厥气在下,营卫留止,寒气逆上,真邪相攻,两气相搏,乃合为胀也。黄帝曰:善。何以解惑?岐伯曰:合之于真,三合而得。帝曰:善。
黄帝问于岐伯曰:胀论言无问虚实,工在疾泻,近者一下,远者三下,今有其三而不下者,其过焉在?岐伯对曰:此言陷于肉肓,而中气穴者也。不中气穴,则气内闭,针不陷肓,则气不行,上越中肉,则卫气相乱,阴阳相逐。其于胀也,当泻不泻,气故不下,三而不下,必更其道,气下乃止,不下复始,可以万全,乌有殆者乎?其于胀也,必审其弥,当泻则泻,当补则补,如鼓应桴,恶有不下者乎?
【译文】
黄帝说:胀病的产生和根源是什么?岐伯说:人体内的卫气,在正常情况下,常常伴随着血脉循行于分肉之间,其循行有逆顺的不同,且昼行于阳,夜行于阴,与脉中的营气相随而行,与自然界的规律相适应。营气行于脏腑的经脉,周而复始,也顺应自然界四季的次第变化,使水谷得以正常地化生精微。如果阴阳不相随,气厥于下,使营卫不能正常循行而凝滞,寒气上逆,邪气与正气相搏集结,就会形成胀病。
黄帝说:很好!如何才能将这个问题讲述得更清楚浅显呢?岐伯说;邪气趁营卫循行紊乱时侵入,与真气相合便互相搏结,以致有的存在于血脉,有的存在于五脏,有的存在于六腑,从而形成胀病。
黄帝说:讲得真好!
黄帝问岐伯道:前面讲过,胀病初起之时,不论虚实,一律应用泻法针刺,离病位较近的针刺一次,离病位较远的针刺三次。而有的针刺三次后胀病仍不见减轻,是什么原因呢?
岐伯回答说:这是指针刺时深入到肌肉的空隙,刺中了气血输注的穴位,故针刺一次或三次胀病即愈。如果针刺时没有深入到肌肉的空隙并刺中穴位,就会使经脉之气不能畅行,邪气闭留在内。如果妄中皮肉,则使卫气更加逆乱,阴阳营卫之气相互排斥。对于胀病而言,当用针刺泻法而不用,所以上逆之气不能下行。针刺三次后气仍不下行的,就必须调换其他的穴位,使上逆之气得以下行,这样胀病就可消除。如果胀病还没消除,可再换穴位针刺,直至治愈疾病,不再有什么危险。对那些慢性胀病,一定要认真审察症状,当泻则泻,当补则补,就像以槌击鼓必有响声,胀病哪还有不消退的道理?
五癃津液别篇第三十六
【原文】
黄帝问于岐伯曰:水谷入于口,输于肠胃,其液别为五,天寒衣薄,则为溺与气,天热衣厚则为汗,悲哀气并则为泣,中热胃缓则为唾。邪气内逆,则气为之闭塞而不行,不行则为水胀,余知其然也,不知其何由生?愿闻其道。
岐伯曰:水谷皆入于口,其味有五,各注其海。津液各走其道,故三焦出气,以温肌肉,充皮肤,为其津,其流而不行者为液。
天暑衣厚则腠理开,故汗出,寒留于分肉之间,聚沫则为痛。
天寒则腠理闭,气湿不行,水下留于膀胱,则为溺与气。
【译文】
黄帝问岐伯道:水谷进入口中,再输送到肠胃,它化生的津液分为五种:天气寒冷,衣服单薄,就化为尿与气;天气炎热,衣服过厚,就化为汗;情绪悲哀,气并于上,就变为眼泪;中焦有热而胃功能弛缓,就化为唾液;邪气内犯,阳气闭塞,水气就会成为水胀病。这许多现象,我虽已经知道,但还不明白其中的缘由,请讲解一下。
岐伯说:水谷都从口入,它有五种味道,各归其所喜的五脏,津液亦随其所喜而各走其道,故由三焦输出其气,来温养肌肉,充实皮肤,这就叫做“津”;其留而不行的叫做“液”。
炎暑之时,穿的衣服过厚,则腠理开张,故而汗出,如果寒邪稽留于分肉之间,将津液凝聚为沫汁而发生疼痛;天寒时腠理闭密,气湿不能从汗窍排泄,向下流于膀胱,就为小便与气。
【原文】
五脏六腑,心为之主,耳为之听,目为之候,肺为之相,肝为之将,脾为之卫,肾为之主外。故五脏六腑之津液,尽上渗于目,心悲气并,则心系急。心系急则肺举,肺举则液上溢。夫心系与肺,不能常举,乍上乍下,故欬而泣出矣。
中热则胃中消谷,消谷则虫上下作。肠胃充郭,故胃缓,胃缓则气逆,故唾出。
五谷之津液,和合而为膏者,内渗入于骨空,补益脑髓,而下流于阴股。
阴阳不和,则使液溢而下流于阴,髓液皆减而下,下过度则虚,虚,故腰背痛而胫酸。
阴阳气道不通,四海闭塞,三焦不泻,津液不化,水谷并行肠胃之中,别于回肠,留于下焦,不得渗膀胱,则下焦胀,水溢则为水胀,此津液五别之逆顺也。
【译文】
五脏六腑以心为主宰,耳主听觉,眼主占候,肺象宰相,肝象将军,脾象护卫,肾脏主骨而成形体。所以五脏六腑的津液,向上渗灌于眼睛,当心有悲哀气并时,心系就会引急,心系引急则肺叶上举,肺叶上举使津液向上泛溢。但心系急,肺叶不能经常上举,而是忽上忽下,故发生咳嗽与泪出。
中焦有热,胃中消化谷物过快,肠中寄生虫上下蠕动。若水谷使肠胃充廓,则胃的活动弛缓,胃弛缓则气上逆,而为唾液出。
五谷的津液,和合而成为脂膏,向内渗灌于骨孔,上行补益脑髓,向下流于生殖器。
如果阴阳不能调和,则使液下溢于阴窍,髓液也同时减少,流泄过度使真阴虚,虚则发现腰背疼痛、胫部痠软。
如果阴阳气道不通,则四海闭塞,三焦不能输泻,津液不能化生,所受的水谷并聚于肠胃之中,最后别出于大肠,停留在下焦,不能将水分渗入膀胱,则下焦作胀,水液泛溢于外则为水胀。以上所说就是津液分为五路而后运行的正常与反常的一般情况。
五阅五使第三十七
【原文】
黄帝问于岐伯曰:余闻刺有五官五阅,以观五气。五气者,五脏之使也,五时之副也。愿闻其五使当安出?岐伯曰:五官者,五脏之阅也。黄帝曰:愿闻其所出,令可为常。岐伯曰:脉出于气口,色见于明堂,五色更出,以应五时,各如其常,经气入脏,必当治理。
帝曰:善。五色独决于明堂乎?岐伯曰:五官已辨,阙庭必张,乃立明堂,明堂广大,蕃蔽见外,方壁高基,引垂居外,五色乃治,平搏广大,寿中百岁,见此者,刺之必已,如是之人者,血气有余,肌肉坚致,故可苦以针。
【译文】
黄帝问岐伯道:我听说针刺法有五官五阅(五官,即眼、耳、鼻、舌、唇。阅,是显现于外面而可以看到的意思。五官五阅,就是五脏的内在变化在五官方面的表象。——译注)法,可用来观察五种气色。五种气色,是五脏的外在表现,并与五时气候相配合。我想知道五脏是怎样表现在外的。岐伯回答说:五官是五脏的外部表现。
黄帝说:我想了解五脏所表现出的征象,并将它作为诊病的常理。岐伯回答说:脉象反应在气口,气色表现在鼻部,五色的交替显现,与五时相对应,且各有一定的规律。由经脉传入内脏的,必当调治于里。
黄帝说:讲得好。那么五色的表现仅反映在鼻吗?岐伯回答说:五官之色,已经分明,天庭部位必须开阔饱满,才可由明堂(鼻)测五色。若明堂宽阔,颊部和耳门部显露于外,肌肉高厚隆满,耳垂向下向外,明显开豁,五色正常,五官位置平阔,就可享得百年高寿。这样的人患有疾病时,使用针刺一定能治愈,因为其气血充足,肌肉坚实,腠理致密。
【原文】
黄帝曰:愿闻五官。岐伯曰:鼻者,肺之官也;目者,肝之官也;口唇者,脾之官也;舌者,心之官也;耳者,肾之官也。
黄帝曰:以官何候?岐伯曰:以候五脏。故肺病者,喘息鼻张;肝病者,眦青;脾病者,唇黄;心病者,舌卷短,颧赤;肾病者,颧与颜黑。
黄帝曰:五脉安出,五色安见,其常色殆者如何?岐伯曰:五官不辨,阙庭不张,小其明堂,蕃蔽不见,又埤其墙,墙下无基,垂角去外。如是者,虽平常殆,况加疾哉。
黄帝曰:五色之见于明堂,以观五脏之气,左右高下,各有形乎?岐伯曰:脏腑之在中也,各以次舍,左右上下,各如其度也。
【译文】
黄帝说:五官与五脏的关系怎样?岐伯说:鼻是肺脏的官窍;眼睛是肝脏的官窍;口唇为脾脏的官窍;舌为心脏的官窍;耳为肾脏的官窍。
黄帝说:由五官可以测知什么证候呢?岐伯回答说:可以测候五脏的病变。肺脏有病时喘息急促,鼻翼煽动,肝脏有病时,眼角发青;脾脏有病时,口唇发黄;心脏有病时,则舌卷而短缩,两颧红赤;肾脏有病时,两颧及额部发黑。
黄帝说:五脏的脉象正常时,五色的表现也就正常,有的人气色和正常人一样,但一旦有病则会较严重,这是为什么?岐伯回答说:五官功能失常,天庭不开阔,明堂狭小,颊部和耳门部狭窄不显,肌肉瘦削,耳垂和耳上角向外反出。即使平时色脉正常,也是很衰弱的,何况患有疾病呢!
黄帝说:五色显现于明堂,通过观察可推知五脏之气的变化,那么在明堂的左右上下各有一定的显象吗?岐伯说:脏腑在胸腹的里面,且各有一定的位置,所以反映在明堂的五色,也有左右上下一定的分寸。
逆顺肥瘦篇第三十八
【原文】
黄帝问于岐伯曰:余闻针道于夫子,众多毕悉矣。夫子之道,应若失,而据未有坚然者也。夫子之问学熟乎,将审察于物而心生之乎?岐伯曰:人之为道者,上合于天,下合于地,中合于人事,必有明法,以起度数,法式检押,乃后可传焉。故匠人不能释尺寸而意短长,废绳墨而起平木也,工人不能置规而为圆,去矩而为方。知用此者,固自然之物,易用之教,逆顺之常也。
黄帝曰:愿闻自然奈何?岐伯曰:临深决水,不用功力,而水可竭也。循拙决冲,而经可通也。此言气之滑涩,血水清浊,行之逆顺也。
黄帝曰:愿闻人之白黑肥瘦小长,各有数乎?岐伯曰:年质壮大,血气充盈,肤革坚固,因加以邪,刺此者,深而留之,此肥人也。广肩腋项,肉薄厚皮而黑色,唇临临然,其血黑以浊,其气涩以迟。其为人也,贪于取与,刺此者,深而留之,多益其数也。
黄帝曰:刺瘦人奈何?岐伯曰:瘦人者,皮薄色少,肉廉廉然,薄唇轻言,其血清气滑,易脱于气,易损于血,刺此者,浅而疾之。
黄帝曰:刺常人奈何?岐伯曰:视其白黑,各为调之,其端正敦厚者,其血气和调,刺此者,无失常数也。
【译文】
黄帝问岐伯道:听先生讲解针道后,我理解了很多。据先生所讲的针刺理论去治病,全都手到病除,病邪从来没有顽固停留不去的。先生的学问究竟是由勤学好问而熟能生巧呢?还是由于缜密地观察而后思考得来的呢?岐伯说:圣人所行的针道,符合于天地自然与社会人事的变化规律,所以必定有明确的法则,作为推理研究的标准,订立各种方式、方法与规则,然后才可流传于后世。犹如匠人不能离开尺寸而猜测长短,废除绳墨而求得平直;工人不能放弃圆规而划出圆形,丢开矩尺而划出方形。懂得了运用这些法则,便可根据客观事物,教导人们用简易的方法,来掌握经脉逆顺的常规。
黄帝问:希望听你讲讲怎样适应自然?岐伯说:譬如从深处决堤放水,不要用多大的功夫和劳力,就可以将水放尽;沿着窟洞来决开要塞,则直行的大道,就很容易通行了。用这些例子,就可以说明人体气机的滑涩,血液的清浊,经气运行的逆顺了。
黄帝问:希望听你讲讲人的皮肤黑白、形体肥瘦、年龄长幼,在针刺时的深浅和次数上有一定的标准吗?岐伯说:壮年而体格魁梧的人,气血充盛,皮肤坚固,因感受邪气而发病,可以深刺而留针,这是肥壮人的刺法。病者肩腋部宽阔,项部的肌肉瘦薄,皮肤粗厚而色黑,口唇肥厚下垂;他的血色深而浓厚,气行涩而迟滞,性格好胜而勇于进取,对这种患者可深刺留针,并且可以增加针刺的次数。
黄帝问:刺瘦人是怎样的?岐伯说:瘦人的皮肤薄,颜色淡,肌肉消瘦,口唇薄,言语声音轻,他的血清稀,气滑利,既容易脱气,也容易损血,对这种患者应该浅刺而出针要快。
黄帝道:刺一般的人是怎样的?岐伯说:这要辨别他肤色的黑白,用不同的方法调治。对于端正敦厚的人,他的血气也是调和的,对这种患者不要违反常规针法。
【原文】
黄帝曰:刺壮士真骨者,奈何?岐伯曰:刺壮士真骨,坚肉缓节,监监然,此人重则气涩血浊,刺此者,深而留之,多益其数;劲则气滑血清,刺此者,浅而疾之。
黄帝曰:刺婴儿奈何?岐伯曰:婴儿者,其肉脆,血少气弱,刺此者,以豪刺,浅刺而疾拔针,日再可也。
黄帝曰:临深决水,奈何?岐伯曰:血清气浊(滑),疾泻之则气竭焉。黄帝曰:循拙决冲,奈何?岐伯曰:血浊气涩,疾泻之,则经可通也。
黄帝曰:脉行之逆顺,奈何?岐伯曰:手之三阴,从脏走手;手之三阳,从手走头;足之三阳,从头走足;足之三阴,从足走腹。
黄帝曰:少阴之脉独下行,何也?岐伯曰:不然,夫冲脉者,五脏六腑之海也,五脏六腑皆禀焉。其上者,出于颃颡,渗诸阳,灌诸精;其下者,注少阴之大络,出于气街,循阴股内廉入腘中,伏行骭骨内,下至内踝之后属而别。其下者,并于少阴之经,渗三阴;其前者,伏行出跗属,下循跗,入大趾间,渗诸络而温肌肉。故别络结则附上不动,不动则厥,厥则寒矣。黄帝曰:何以明之?岐伯曰:以言导之,切而验之,其非必动,然后仍可明逆顺之行也。黄帝曰:窘乎哉!圣人之为道也。明于日月,微于毫厘,其非夫子,孰能道之也。
【译文】
黄帝问:针刺壮年骨骼坚固的人是怎样的?岐伯说:针刺壮年骨骼坚固的人,肌肉结实,关节舒缓,坚强有力。这种患者,如果是稳重不好动的人,多属气涩血浊,针刺时应当深刺而留针,并且要增加针刺的次数;如果是活泼好动的人,多属气滑血清,针刺时应当用浅刺法,出针要快。
黄帝问:针刺婴儿是怎样的?岐伯说:婴儿的肌肉柔脆,血少气弱,针刺时应当用毫针,浅刺而快出针,一天可以针刺两次。
黄帝问:“临深决水”在针刺上是怎样的?岐伯说:血清而气浊的,应迅速用泻法,则邪气就可去尽了。黄帝道:“循掘决冲”又是什么意思呢?岐伯说:血浊而气涩的,迅速用泻法,则经血就可畅通了。
黄帝问:经脉循行的逆顺情况怎样?岐伯说:手三阴经脉,是从内脏走向手部;手三阳经脉,是从手部走向头部;足三阳经脉,是从头部走向足部;足三阴经脉,是从足部走向腹部。
黄帝问:惟独足少阴经脉下行,是什么缘故?岐伯说:不是这样的。大凡冲脉,是五脏六腑气血汇聚的地方,而五脏六腑都禀受它的气血的濡养。它上行的部分,出于咽后壁上的后鼻道,能渗入阳经,灌注精气;下行的部分,输注于足少阴经的大络,由气街部出行,沿大腿内侧,下入膝腘窝中,伏行于胫骨之内,再下至内踝后跟骨上缘而别行;下行的又一支,与足少阴经相并而行,渗入三阴经;行于前面的,从内踝后的深部出于跟骨结节上缘,下沿足背走入足大趾内,渗入该部的诸络脉而温养肌肉。所以该脉的别络淤结时,在足背上的脉就不跳动,以致经气厥逆而足胫寒冷。
黄帝道:用什么方法查明经气的逆顺呢?岐伯说:开导病人问明症状,用手切足背动脉验其是否跳动,如果它不是厥逆,该处必定有脉跳动,然后就可辨明经脉循行的逆顺情况。
黄帝说:圣人论述的针道真深奥难懂啊!比日月还光明,比毫厘还细微,而能讲解这些道理,又非您莫属了!
血络论篇第三十九
【原文】
黄帝曰:愿闻其奇邪而不在经者。岐伯曰:血络是也。
黄帝曰:刺血络而仆者,何也?血出而射者,何也?血少黑而浊者,何也?血出清而半为汁者,何也?拔针而肿者,何也?血出若多若少而面色苍苍者,何也?拔针而面色不变而烦悗者,何也?多出血而不动摇者,何也?愿闻其故。
岐伯曰:脉气盛而血虚者,刺之则脱气,脱气则仆。
血气俱盛而阴气多者,其血滑,刺之则射;阳气蓄积,久留而不泻者,其血黑以浊,故不能射。
新饮而液渗于络,而未合和于血也,故血出而汁别焉;其不新饮者,身中有水,久则为肿。
阴气积于阳,其气因于络,故刺之血未出而气先行,故肿。
阴阳之气,其新相得而未和合,因而泻之,则阴阳俱脱,表里相离,故脱色而苍苍然。
刺之血出多,色不变而烦悗者,刺络而虚经,虚经之属于阴者,阴脱,故烦悗。
阴阳相得而合为痹者,此为内溢于经,外注于络。如是者,阴阳俱有余,虽多出血而弗能虚也。
【译文】
黄帝说:希望听你讲解一下由奇邪所导致的,但不在经脉中的病变情况。岐伯回答说:这是一种在络脉之中的病变。
黄帝说:刺血络放血时病人昏倒,是什么原因?针刺后血液喷射而出,是什么原因?放出的血色黑浓厚,又是什么原因?放出的血清稀,有一半像水汁,是什么原因?出针后局部皮肤肿起,是什么原因?放出的血或多或少,面色苍白,是什么原因?面色无变化,但心胸烦闷,是什么原因?出血虽多但无痛苦,是什么原因?
岐伯回答说:脉气盛但血虚的人,针刺时就会脱气,气脱人就会昏倒;血气虽然俱盛但经脉中阴气较多,所以它的血行滑利,刺络放血时就会血出如喷;阳气蓄积于血络之中,长时间不能外泄,所以血色黑浓厚,不能喷射而出;刚刚喝过水,水液渗入络脉,尚未与血混合时,针刺出的血便清稀;如果不是刚饮过水,那就说明病人体内积有水气,日久便会形成水肿;阴气积蓄于阳分,困滞在络脉,故针刺时血未出而气先行,阴气闭于肉腠则使皮肤发肿;阴阳二气刚刚相合而尚未协调,此时用泻法针刺,就会使阴阳耗散,表里相离,出现面色苍白的现象;刺络时血出较多,但面色不变而心胸烦闷的,是由于刺络使经脉变虚,而虚的经脉连属于五脏之阴,脏虚则阴虚,所以心胸烦闷;阴邪阳邪相合而形成痹症,使邪气内溢于经,外注于络,这样阴分阳分的邪气都有余,所以针刺时虽出血较多,经脉也不会变虚。
【原文】
黄帝曰:相之奈何?岐伯曰:血脉者,盛坚横以赤,上下无常处,小者如针,大者如筋,则而泻之万全也,故无失数矣。失数而反,各如其度。
黄帝曰:针入而肉着者,何也?岐伯曰:热气因于针,则针热,热则内着于针,故坚焉。
【译文】
黄帝说:怎样观察血络呢?岐伯回答说:血脉盛的,络脉坚硬胀满而发赤,或上或下,无固定的部位,小的像针,大的像筷子。在这种情况下,用刺络放血的方法会万无一失。但施治时,切不可违反针刺的原则,否则,就会导致上述不良后果。
黄帝说:在针刺后,被肌肉裹住针身,是什么原因?岐伯回答说:由于人机体的热气使针发热,针身发热,就会使肌肉和针裹在一起了,所以使针坚涩不易转动。
阴阳清浊篇第四十
【原文】
黄帝曰:余闻十二经脉,以应十二经水者,其五色各异,清浊不同,人之血气若一,应之奈何?岐伯曰:人之血气,苟能若一,则天下为一矣,恶有乱者乎?黄帝曰:余问一人,非问天下之众。岐伯曰:夫一人者,亦有乱气,天下之象,亦有乱人,其合为一耳。
黄帝曰:愿闻人气之清浊。岐伯曰:受谷者浊,受气者清。清者注阴,浊者注阳。浊而清者,上出于咽,清而浊者,则下行。清浊相干,命曰乱气。
黄帝曰:夫阴清而阳浊,浊者有清,清者有浊,清浊别之奈何?岐伯曰:气之大别,清者上注于肺,浊者下走于胃。胃之清气,上出于口;肺之浊气,下注于经,内积于海。
【译文】
黄帝道:我听说人体的十二经脉与自然界的十二经水相应,而十二经水的色泽和清浊各不相同,而人身的十二经脉气血都是一样的,它们是怎样相应的呢?岐伯说:人体内的血气,如果都是一样的话,那么推及天下的人也就相合为一了,哪里还会有变乱发生呢?
黄帝说:我所问的是一个人的情况,并不是问天下众多的人啊!岐伯说:一个人的体内也是有气乱情况的,而在天下众多人之内,也有变乱的人,总的看来其道理都是一样的。
黄帝说:请你讲一讲人身之气的清浊情况。岐伯说:人所受谷物化生之气是浊的,所受饮料与空气化生之气是清的。清气注入于阴分,浊气输布于阳分。但水谷浊气之中的清气可上升于咽喉,清气之中的浊气可以下行。如果清气与浊气互相混淆,不能分别而行,升降失却其常,这就叫做“乱气”。
黄帝说:所谓阴清而阳浊,浊气之中有清气,清气之中有浊气,究竟清气与浊气怎样来分别呢?岐伯说:气的大致区别:清气是先上注于肺脏的,浊气是先下行而走入于胃腑的。胃腑的浊气所化生的清气,又能上升于口。肺脏的清气所化生的浊气,又能下注于经脉,内积于气海。
【原文】
黄帝曰:诸阳皆浊,何阳浊甚乎?岐伯曰:手太阳独受阳之浊,手太阴独受阴之清;其清者上走空窍,其浊者下行诸经。诸阴皆清,足太阴独受其浊。
黄帝曰:治之奈何?岐伯曰:清者其气滑,浊者其气涩,此气之常也。故刺阴者,深而留之;刺阳者,浅而疾之;清浊相干者,以数调之也。
【译文】
黄帝说:所有阳经都是浊的,哪一经的浊气为最甚呢?岐伯说:所有阳经中以手太阳经的浊气为最甚,因其独受诸阳经的浊气;所有阴经中以手太阴经的清气为最甚,因其独受诸阴经的清气。大体上说:清气上走于空窍,浊气下行于诸经。而在诸阴经中都是清气,只有足太阴经独受阴经的浊气,是为清中之浊。
黄帝说:如何治疗呢?岐伯说:一般情况是,清气滑利,浊气滞涩。所以针刺阴经时要深刺而留针;针刺阳经时要浅刺而出针快;如果清浊之气互相干扰紊乱,就要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针刺方法治疗。

(<-快捷键)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目录

阅读设置

背景色:

字体大小: 14px

页面宽度: 1200px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