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侦探推理 > 自然界未解之谜

自然界未解之谜

作者:未来字数:343166状态:连载

罕见的大灾难

丁戊奇荒
导言:饥荒在战争年代和干旱年代经常发生,纵观中国古代历史中政治黑暗和战争频发的年代,饥荒几乎是常常上演的灾害,无数人饿死路边,食不果腹,衣不蔽体,有的甚至食用观音土,最后惨死。1876年,山东地区发生严重的旱灾,这次旱灾也覆盖了山西、河南、陕西、河北等省市,并波及江苏、安徽、四川北部及甘肃东部,形成一个广阔的干旱区,甚至连黄河也出现了枯水现象。当时山东整个境内的河流全部干涸了,许多畜生因为缺水而纷纷死亡,到处是枯枝烂木。许多人因为大旱而饿死。树皮草根成为饥民们抢夺的食物。人们眼巴巴的盼望着天空可以掉下一滴雨。但是到了1877年又连续两年仍是大旱,仅山西、河南、河北、山东四省,1876年就有181个县受灾,1877年为274个县,1878年达285个县。
许多人都听说东北有粮,便举家逃荒到东北,不久东北的粮价也因为逃荒人数的猛增而疯狂的上涨。许多人用树皮树叶来充饥荒,有的甚至去吃观音土,但两天以后因为无法消化导致毙命。随着旱情的发展甚至出现了“人吃人”的惨剧!到了1877年,到处都有“人吃人”的现象,吃人肉、卖人肉者到处都是,旱灾将这些地区活活的变成了人间地狱。饥荒还造成了霍乱和鼠疫的流行,在这连续的三年大旱里,受到天灾严重袭击的饥民达2亿人,占全国人口的一半,死于饥荒和瘟疫者达1300万人,逃荒的人数达2000万以上。山西全省的总人数从1600多万下降到1000多万,直到20年后,山西太原人口也才恢复到了3万,这可能是太原在历朝和平时期的最低人口。
虽然清政府采取了一些措施,但是对灾民来说只是杯水车薪。而进入近代以后,特别是19世纪70年代中后期,清政府为备荒赈灾所创设的仓储制度已名存实亡,各地常平仓、义仓、社仓亏空严重,因此当大荒来临前清政府的储粮十分的紧张,已经到了捉襟见肘的地步。那么为何一个大清王朝竟然没有丰足的粮食储备呢?这一场悲惨的饥荒完全是天灾所致吗?
有人说导致这场大灾荒的直接原因并不是旱灾,而是当时黑暗的政治所致。在晚清时期,农民的遭遇十分的凄凉,官府向农民征收的税种十分的多,这就给本来就贫困的农民雪上加霜。灾荒之后任山西巡抚的张之洞曾说:“晋省虐民之政不在赋敛,而在差徭,所谓差徭者,非役民力也,乃敛民财也。”而在近代农业技术又十分的落后,生产水平低下,农民本就靠天吃饭,收成好时尚不能温饱,更不要说遇到大灾时了。农民在沉重的赋税和官吏压迫下,失去了最基本的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当旱灾来临时,农民就会发生饥荒。
也有人从近代鸦片战争出发,在鸦片战争后,鸦片大量的输入,种植鸦片的方法也传入我国,国内自制鸦片日益增多,也导致了鸦片的泛滥。许多农民为了得到更多的利益,而改种鸦片,当时许多地方种植罂粟的土地比种植粮食还要多,这就造成了粮食的大量减产,而许多吸食鸦片的人不断的受到鸦片的腐蚀使其劳动能力大减,有的甚至无法劳动。所以有人说鸦片是造成这次大饥荒的一个“幕后凶手”。
还有人认为是不断发生的农民起义造成了粮食的减产。如晚清的太平天国运动从19世纪50年代爆发到60年代后期被清政府残酷镇压,其坚持斗争长达近20年。清政府在镇压这些起义的时候,需要从全国调兵遣将,犒赏三军,这对农业的破坏有时都是致命的。许多青壮年都被拉去当兵,极大的减弱了农民的劳动力量。而农民还要供应军队的钱粮柴草,使他们最后倚赖的一点粮食也要失去,广大的农民随时面临着被天灾人祸所吞噬的困境。再加之战乱时间又长,农民在种地的同时几乎得不到什么,因此当遇到饥荒时,灾民无储粮可食,只能坐以待毙。
另外,有学者说造成“丁戊奇荒”应是这三方面的综合原因。
在历史中,天灾或许并不可怕,人祸才是更可怕的。如何避免人祸带来的灾难是永远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
“生物炸弹”——蝗灾
导言:中国历史上曾发生过多次蝗灾,其地域分布主要集中在今河北、河南、山东三省,陕西、山西、江苏、安徽、湖北等省也有较多的分布。这些蝗灾不但对历代的农业生产造成了很大的危害,而且引发了众多的饥荒、疾疫乃至社会大动乱。因此,治蝗一直是中国从古至今的研究对象。提起蝗虫也许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它们经常大面积的出现,转眼之间就能将作物一洗而空,所以蝗灾是农业极具危害性的一种自然灾害。蝗灾和干旱、洪涝在一起被人们称为农业生产的三大灾害。世界上大部分的国家几乎都发生过蝗灾。
蝗虫属于直翅目,昆虫纲、蝗科,蝗虫体长约5~11厘米,身体一般绿色或黄褐色,咀嚼式口器,后足大,适于跳跃。起种类很多,在世界是上大约有一万多种,仅我国就由300余种。蝗虫的分布范围很广,全世界的每一个角落几乎都可以看到它们的足迹,但以东南亚和非洲最为普遍。每当蝗灾暴发以来,大量的蝗虫聚集在一起,铺天盖地而来,所过之处,一片惨不忍睹。
1881年,地中海的塞浦路斯岛遭受了最严重一次蝗灾,蝗虫从北非一路袭来,它们停留在塞浦路斯岛上产卵繁殖,对农作物造成了巨大的破坏,上万公顷的农作物被毁之殆尽。在这场巨大的蝗灾中,人们无论用火攻还是水淹土埋都无法阻挡蝗虫的进攻,所到之处,一片植物顷刻间被毁。
唐贞元元年(公元785年),我国陇海一带发生蝗灾,“东白海,西尽河陇,蔽天旬日不息,所至草木叶及畜毛靡有孑遗,饿枕道。”明崇祯十三年(公元1640年),洛阳发生蝗灾,“草木兽皮虫蝇皆食尽,父子兄弟夫妇相食,死尸载道。”
1889年,红海上空出现蝗群,约有蝗虫2500亿只,蝗群飞过时声振数里,遮天蔽日,太阳也为之黯然失色。1979年美国密苏里河西部14个州的农田和牧场,都被蝗虫覆盖,造成的经济损失十分惨重。1988年,非洲的塞内加尔和毛里塔尼亚境内,发生数十年罕见的蝗灾,仅一群蝗虫就可达1000亿只以上。
从蝗灾的形成和形式来看,可分为暴发性蝗灾和慢发性蝗灾两种。暴发性蝗灾主要是由一些具有暴发性、群集性和迁飞性的蝗虫引起。这类蝗灾一旦发生,不仅涉及面广,而且来势凶猛,致灾严重,典型的有沙漠蝗和东亚飞蝗等引起的灾害。慢发性蝗灾主要是由地区性蝗虫或其他非迁移性蝗虫引起。这类蝗灾大多发生在较小的地域范围内,致灾程度相对较轻,典型种类有中华稻蝗、西伯利亚蝗、意大利蝗等。而对农业危害最大的蝗虫种类是沙漠蝗和飞蝗两种。
沙漠蝗是引发非洲蝗灾的主要害虫。它曾造成非洲受灾面积达2900万平方千米,祸及65个国家,占世界陆地面积的20%,受灾人口占全世界人口的10%以上。1958年,索马里一场沙漠蝗灾其扩散面积达1000平方千米,数量约有4亿只,一天就吃掉了相当于40万人一年的粮食总和——8万吨粮食。
飞蝗分布在亚洲、非洲、大洋洲和欧洲的部分地区。飞蝗通常分为两种生态型,即独栖型及迁移型或称“群居型和散居型”。独栖型一般在傍晚稍有迁移习性,但对农作物危害稍轻。迁移型经常集成大群迁移,是严重的害虫。
蝗虫从世界飞蝗各亚种的分布范围看,东亚飞蝗、亚洲飞蝗和非洲飞蝗这三个亚种的分布范围较为广泛。从暴发频率和致灾程度来看,东亚飞蝗的发生最频繁、成灾最严重。从全球蝗灾的构成成分来看,东亚飞蝗暴发与否,对蝗灾的形成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考证我国历史上发生的940次蝗灾中,有90%以上是由东亚飞蝗引起的。
蝗虫的繁殖能力惊人,每更新一代数量增长10倍,其飞行速度也十分的惊人,平均每小时能飞行4000米左右,能连续飞行几十个小时。所以蝗虫的危害之大让人毛骨悚然。
但是又是什么原因造成蝗虫这么大面积的集体行动呢?
有资料显示蝗虫的大暴发特别易在天旱和森林过量砍伐之后出现,蝗虫适应干旱的能力很强,这是因为其他昆虫和鸟类在此情况下都不能生存,而且能造成蝗虫疾病的一种丝状菌被抑制,故而使其数量大增。此外,干旱还使蝗虫喜食的禾本科植物生长受到限制,因此,凡是遇有好食物时,蝗虫便蜂拥而至。故而,这种地方的蝗虫密度极高,逐渐形成集团化行动。虽然如此,但是蝗虫集团行动的原因却依然迷雾重重。
另一种说法是蝗虫集群是因为雌黄产卵时能够分泌集群外激素,引诱其他雌黄前来聚集产卵,而刚孵化出来的跳蝻为了获得生长发育所需要的高温,就经常挤到一起。而蝗虫迁飞是由于雌性个体的卵巢没有成熟,需要经过一段时间的迁飞才能发育完全。雄虫虽然已发育成熟,但还是跟随雌虫迁飞。等到雌蝗卵巢成熟才降落下来,交配产卵。
第三种说法认为独栖型和迁移型这两种生态型能相互转变。由于温度、湿度和栖息密度的影响,这两种生态便能互相转变。而据英国《独立报》报道,牛津大学、剑桥大学和悉尼大学共同进行的一项研究发现,在蝗虫体内控制腿部和翅膀的胸部神经系统中积聚着一种叫“血清素”的化学物质,它在数小时内就可以让独居的蝗虫出现群居特性。他们称这种转变通常是在下雨引起蝗虫数量激增之后发生的。在随后的干旱中,蝗虫被迫聚集在尚存的小片植被区生存。认为蝗虫由“独居”变成“群居”是因为饥饿而采取的战略,结群是为了寻找新的草地作出的反应。
另外,科学家发现随着蝗虫密度的增加,个体间身体相互接触传递某种信息,刺激蝗虫体内黑化诱导素大量增加使蝗虫体色由绿变黑。这种黑化诱导素可能成为了解蝗虫集团行动的重要线索。
虽然目前关于蝗虫为何集体行动还没有明确的答案,但是人们很早就开始研究治蝗灾的各种办法了。一些地区为了防治蝗灾通常使用有机磷农药,虽然它有成本低见效快的特点,但有机磷在消灭蝗虫的时候也会将蝗虫的天敌大量的杀死,从而破坏了生物链。而蝗虫由于基因突变,其后代的抗药性会逐渐地增强,那么也导致了有机磷药量的增加,如此循环,将极大的破坏生态平衡和引起环境污染。
从人们治蝗的成果来看,唯有生物技术特别是微生物技术应用其效果显著,其核心是“以毒攻毒”。而美国科罗拉多科学家将一个微小的雷达探测器粘在蝗虫背上,像是一个能放出无线电信号的背包,每个探测器都有自己单一的发射频率,这样研究人员就可以分别跟踪各个蝗虫种群的迁徙路线,利用全球卫星定位系统将其行踪记录下来,以便制定抵御虫害的计划。他们希望能够找出蝗群的移动速度方向以来预测它们的行踪,提高喷洒农药的效率和准确性,在蝗虫群大面积聚集之前消灭它们。
还有人说可以设想变害为“宝”,让蝗虫变成人们的美餐,据研究蝗虫体内含有丰富的蛋白质。
蝗虫是农业的一大灾害,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一定可以找到消灭蝗灾的有效办法。
喀拉喀托火山还会引起巨大灾难吗
导言:喀拉喀托火山是一座活火山,在历史上曾持续不断地喷发,最著名的一次是1883年的大爆发,释放出250亿立方米的物质,远在毛里求斯岛都能够听到这次喷发的剧烈声响,是人类历史上最大的火山喷发之一。这次喷发以及继发的海啸摧毁了数百个村庄和城市,36417人死于非命。原有的喀拉喀托火山的三分之二在爆发中消失,新的火山活动自1927年又产生了一个不断成长的火山岛。喀拉喀托火山位于印度尼西亚爪哇岛西部和苏门答腊岛东部的巽他海峡,在1883年8月27日喷发,一共喷发了四次。喷发所产生的能量是规模最大的氢弹试验的26倍。其中第三次喷发发生了巨大的爆炸,整个地区笼罩在一片飞沙走石和有毒气体下,天空一片漆黑,连距其560千米之外的爪哇岛卡里蒙都能听到爆炸声。
其实,早在1883年喷发的前一年,火山附近的地震便开始频繁起来。7月20日开始,火山开始喷发,喷发所造成的波动使得停泊中的船只需以铁链加以固定。8月11日更大的喷发发生,火山灰从至少7个孔冒出。8月24日喷发变得更频繁。8月26日,火山进入了阵发期,每隔10分钟可以听到连续的爆发。8月27日,该火山进入了最后剧烈变动的阶段。每一次喷发都伴随着大海啸,据说海浪超过了30米高。连3500千米外的澳大利亚与4800千米外的罗德里格斯岛都能听到喷发的剧烈声响。
在这次火山大喷发时,爪哇岛上的火山全部都喷发了,这次大喷发导致100千米长的坎当斯火山山脉沉入大海,80平方千米的地面陷入海中,15万人在内格里城消失。火山喷发引起的大浪迅速向苏门答腊、爪哇岛的广大地区猛烈袭去,西印度群岛的三百多个城镇被淹没。据说在距火山2000多千米的海上,船只的甲板上都盖着一层厚厚的火山灰。上万具尸体漂浮在水面上,默拉克岛和居住在上面的人们也一起葬入海底,同时,14个火山口从海中升起,还喷发着炽热的岩浆。连世界瑰宝巴龙布图大寺院也在岩浆下变成一堆废墟,该寺建于公元790年,寺中有4000多座精美的浮雕。更为可怕的是,海浪虽然不断减弱,但还是席卷了整个世界。喀拉喀托火山引发的地震越过大海,一直波及到2800千米外的锡兰(斯里兰卡)首都科伦坡,以及4300千米外的印度第二大城市孟买。在8000千米外的合恩角,海浪以每小时500多千米的速度向陆地扑去。
 火山喷发后4小时,4800多千米外的地方仍可以听见类似重机枪的咆哮声。根据《吉尼斯世界纪录大全》提供的数据,全世界有超过十三分之一的人听到喀拉喀托火山的“怒吼”声。喷发过程中,浮石被喷射到34英里(约合55千米)的高空,火山灰10天之后才落到3000英里(约合4828千米)外的地方。成群的浮石在海上漂浮了几个月,空气中的微粒让全世界的落日变成鲜艳的红色。此后小型的喷发一直持续到了10月。喷发过后,原来的火山岛大部分消失,只剩原来的南部,并留下了一个250米深的破火山口。
在这场灾难中,共夺走了3万多人的生命。许多苏门答腊与爪哇的定居点被毁。许多文件报告发现了人类尸体被冲上了东非海岸。喀拉喀托火山喷发所造成的海啸在2004年南亚海啸发生前是印度洋地区所造成死伤最惨重的海啸。一些爪哇部分地区的人口自此就没有再恢复原先的水平,这些地区重新被丛林所占据,并成为库隆角国家公园的一部分。
虽然自此喀拉喀托火山平静了一段时间,但在1927年12月又沿着先前火山锥的同一路线在海底再次喷发。1928年初,一座火山锥突出海面,到1930年已变成一座小岛,名为阿纳喀拉喀托意为“喀拉喀托之子”。从那时起,火山活动断断续续地发生,这座火山锥现已继续升高到海面以上约300米。其高度每周大约增长12厘米左右。而据报道印度尼西亚喀拉喀托子火山在2007年10月30凌晨发生了37次小爆发。
有人说喀拉喀托火山按照现在的增长态势,迟早有一天会再次大规模的爆发,那时引发的大灾难,会使全世界可能遭受比1883年更严重的灾害。但也有人不同意此观点,关于1883年这场最严重的火山大爆发在此之前并没有类似的记载,这说明1883年的火山大爆发是偶然性的,现在喀拉喀托火山还在小规模的喷发,以后仍将是小规模的喷发。
虽然我们无法预测喀拉喀托火山在未来是否还会酿成像1883年的巨大灾难,但是现在人们已经在密切关注喀拉喀托火山了,在火山频发时禁止游人靠近。而且现在在喀拉喀托火山周围已经无人居住了,这些措施都会在火山再一次喷发时最大限度的减少生命财产损失。
虽然火山喷发可在短期内给人类和生命财产造成巨大的损失,甚至给人类带来灭顶之灾。然而火山喷发后,它能提供丰富的土地、热能和许多种矿产资源,还能提供旅游资源。所以我们在预测火山喷发时,也可以规划其喷发后的经济价值,让火山喷发也为我们服务。
悲惨的大雪崩
导言:雪崩对人类而言是比较严重的自然灾害之一,几乎很少有人能逃脱它的魔掌。当浩荡的雪崩奔腾而下时,它将一切的生命都吞没了,只剩下一片白色,而巨大的白色死神下掩盖着怎样的真相就没有人知道了。雪崩通常从山顶爆发,以极高的速度呼啸而下,巨大的力量将它所过之处一扫而尽。有些雪崩中还夹带大量空气,这样的雪崩流动性更大,有时甚至可以冲过峡谷,到达对面的山坡上。有些雪崩会产生足以横扫一切的粉末状摧毁性“雪云”。其实在雪崩中,比雪崩本身更可怕的是雪崩前面的气浪。雪流能驱赶着它前面的气浪,而这种气浪的冲击比雪流本身的打击更加危险,气浪所到之处,房屋被毁、树木消失、人会窒息而死。因此有时雪崩体本身未到而气浪已把前进路上的一切阻挡物冲得人仰马翻。
1954年,美国某车站附近突然发生了雪崩,雪崩产生的气浪将40吨重的车厢抛出了百米之外,又将笨重的电动机车撞向车站,整个车站瞬间变成废墟。1991年1月中日联合登山队在梅里雪山海拔5300米的3号营地不幸遭遇百年不遇的大雪崩,17名队员在睡梦中被巨大的雪浪卷走,直到1998年7月18日,他们的部分遗体才在海拔4000米的大冰瀑下被发现。
贯穿秘鲁境内的安第斯山脉也经常发生雪崩。安第斯山脉的瓦斯卡兰山峰是秘鲁最高的山峰,海拔6768米。山上常年积雪,“白色死神”就诞生在这里。1941年的雪崩产生了一个冰湖,冰湖融化成洪水,淹没了瓦拉斯镇,导致约5000人死亡。1962年1月10日下午6时13分,瓦斯卡兰山峰又发生雪崩,瓦拉斯镇又成为这次灾难的牺牲品。镇上的2000多居民仅有几十人侥幸逃命,在该镇下方的5个村遭受了灭顶之灾。无数的人死在了山坡上。这次大雪崩一共毁灭了6座村镇,毁坏3座村庄,并使4000人死亡,1万多头牲畜丧生,庄稼损失达120万美元。它是世界上造成人员死亡最悲惨的第五大雪崩。
1970年5月31日20时23分该地又发生地震,剧烈的地震波把瓦斯卡兰山峰上的岩石和冰雪震裂、震松和震碎。霎时间,冰雪碎石在强大的气浪下朝山下翻滚。它下面的容加依城遭到了毁灭性的破坏,2万居民死亡。
惊恐的人们不得不思考雪崩会何时再次出现,行踪诡秘的雪崩使得身处雪山的人们无时无刻不面临着死亡的危险。但是人们目前做的只能是预防,而无法控制雪崩。没有人知道雪崩会何时再来临,雪峰就像一个顽皮的孩子捉弄着人们。
横扫全球的厄尔尼诺现象
导言:厄尔尼诺现象又被称为“圣婴”,自1950年以来,世界上共发生13次厄尔尼诺现象,其中1997年是最为严重的一次。但是厄尔尼诺现象产生的原因却一直没有公认的说法,科学家认为厄尔尼诺现象的发生与人类自然环境的日益恶化有关,是地球温室效应增加的直接结果,与人类向大自然过多索取而不注意环境保护有关。1997年对世界来说是一个灾难接连不断的年份,在这一年里,台风、海啸、洪水、暴风雪等自然灾害不断向人类发动进攻。1997年8月,智利、阿根廷、乌拉圭等南美洲国家受到暴雨、冰雹、大雪和飓风的轮番袭击。超强时速的飓风夹裹着暴雨冰雹横扫智利,导致智利洪水泛滥,1万多人无家可归,20多万人不能与外界联系。阿根廷和乌拉圭的一些地区也是暴雨成灾,8万多人受害。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洛杉矶从2月开始连续二百多天干旱。成群的蚂蚁因为无法忍受高温干旱而入侵住宅的厨房和浴室。纽约的气温最高时达40摄氏度。在最热的一天,纽约市的日用电量打破该市两年来的最高记录。
在亚洲,8月份以来,菲律宾中部和东部地区由于台风和季风关系连降暴雨,以致洪水泛滥,数十万人失去生命,5万多人无家可归,26万多人被迫离开家园。
在我国东南沿海地区,7月初浙江普降暴雨,钱塘江告急,开化、常山等地发生严重洪涝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达30多亿元。一个多月后,一次强台风又猛袭浙江,并波及上海和安徽的一些地方。
为何全世界气候会如此反常呢?自然科学家告诉人们这一世界性气候反常,是“厄尔尼诺现象”在作怪。
“厄尔尼诺”一词来源于西班牙语,原意为“圣婴”。19世纪初,在南美洲的厄瓜多尔、秘鲁等西班牙语系的国家,渔民们发现,每隔几年,从10月至第二年的3月便会出现一股沿海岸南移的暖流,使表层海水温度明显升高。南美洲的太平洋东岸本来盛行的是秘鲁寒流,随着寒流移动的鱼群使秘鲁渔场成为世界四大渔场之一,但这股暖流一出现,性喜冷水的鱼类就会大量死亡,使渔民们遭受灭顶之灾。由于这种现象最严重时往往在圣诞节前后,于是遭受天灾而又无可奈何的渔民将其称为上帝之子——圣婴。后来,在科学上此词语用于表示在秘鲁和厄瓜多尔附近几千千米的东太平洋海面温度的异常增暖现象。当这种现象发生时,大范围的海水温度可比常年高出3~6摄氏度。太平洋广大水域的水温升高,改变了传统的赤道洋流和东南信风,导致全球性的气候反常。
据专家接受,厄尔尼诺现象早已有之,它平均3~5年就会在南太平洋发作一次,20世纪最强的厄尔尼诺现象是在1982—1983年。它在全世界造成了大约1500人死亡和80亿美元的财产损失。
那么,究竟是什么造成了厄尔尼诺现象呢?对于这个问题,科学界一直没有明确答案。
传统的观点认为厄尔尼诺现象是太平洋赤道带大范围内海洋与大气相互作用失去平衡而产生的一种气候现象。在东南信风的作用下,南半球太平洋大范围内海水被风吹起,向西北方向流动,致使澳大利亚附近洋面比南美洲西部洋面水位高出大约50厘米。当这种作用达到一定程度后,海水就会向相反方向流动,即由西北向东南方向流动。反方向流动的这一洋流是一股暖流,即厄尔尼诺暖流,其尽头为南美西海岸。受其影响,南美西海岸的冷水区变成了暖水区,该区域降水量也大大增加。厄尔尼诺现象的基本特征是:赤道太平洋中、东部海域大范围内海水温度异常升高,海水水位上涨。
但也有人提出相反意见,有两位美国地质学家,用声波定位仪,在夏威夷群岛和东太平洋一带的海底进行测量。他们发现这里的海底有许多的火山,火山正喷发出大量的熔岩。巨大的热流体随着熔岩的喷发涌入海洋,使得海水升高,他们认为东太平洋的厄尔尼诺现象可能与海底火山喷发有关。
还有人认为厄尔尼诺的出现与地球自转减慢有关系。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地球的自传速度就破坏了过去十年尺度的平均速度分布的规律,一反常态呈4~5年的波动变化,一些较强的厄尔尼诺年平均发生在地球自转速度发生重大转折年里,特别是自转变慢的年份。地转速率短期变化与赤道东太平洋海温变化呈反相关,即地转速率短期加速时,赤道东太平洋海温降低;反之,地转速率短期减慢时,赤道东太平洋海温升高。这表明,地球自转减慢可能是形成厄尔尼诺现象的主要原因。分析指出,当地球自西向东旋转加速时,赤道带附近自东向西流动的洋流和信风加强,把太平洋洋面暖水吹向西太平洋,东太平洋深层冷水势必上翻补充,海面温度自然下降而形成拉尼娜现象。当地球自转减速时,“刹车效应”使赤道带大气和海水获得一个向东惯性力,赤道洋流和信风减弱,西太平洋暖水向东流动,东太平洋冷水上翻受阻,因暖水堆积而发生海水增温、海面抬高的厄尔尼诺现象。
 近年来,科学家对厄尔尼诺现象又提出了一些新的解释,即厄尔尼诺可能与海底地震,海水含盐量的变化,以及大气环流变化等有关。
虽然如此,但是厄尔尼诺现象还有许多没有解开的谜团:如,①厄尔尼诺现象发生时,巨大的暖水流何处而来的?热源在哪里?②太平洋发生厄尔尼诺现象有没有自身的规律?例如,它发生的周期长短受什么制约?它的发生与衰弱,以及强度变化,是否有代表性的信号?如果有征兆,反映在哪里?③引起厄尔尼诺的暖水团和北太平洋顺时针大洋环流,以及南太平洋的逆时针大洋环流是否有某种关系?④正因为厄尔尼诺全球性的破坏性极大,能否利用海洋各要素的变化规律预报它呢?⑤南方涛动与厄尔尼诺之间有联系吗?如有,其内在机理又是什么?等问题。
100多年来,著名的厄尔尼诺年有:1891年、1898年、1925年、1939—1941年、1953年、1957—1958年、1965—1966年、1972—1976年、1982—1983年和1997—1998年。进入20世纪末期以后,厄尔尼诺现象出现的次数呈递增的趋势,如何减少厄尔尼诺现象和控制它对全球气候的影响还有待科学家作进一步的研究。
印度洋海啸为何发生
导言:海啸是一种具有强大破坏力的海浪。当地震发生于海底,因震波的动力而引起海水剧烈的起伏,形成强大的波浪,向前推进,将沿海地带一一淹没的灾害。2004年12月26日,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发生地震引发大规模海啸,造成重大的人员伤亡。据统计,已有超过30万人死亡,这可能是近两个世纪以来死伤最为惨重的海啸灾难。海啸发生后,人们纷纷研究海啸发生和造成这么惨重损失的原因,一时间各种猜测横空出世。
阴谋论。阴谋论者认为是一种绝密生态武器的实验引起了地震,这种绝密武器可以通过电磁波控制地震的发生,从而引起海啸。他们认为印度、美国等国预先知道即将发生海啸,却不予以制止,似乎在掩盖什么。因为发生海啸前,美国曾经接到海啸警报,但是美国只是向它在印度洋的军事基地发出了警告,并没有向亚洲国家发出警报,因此美国的军事基地在那场海啸中没有受到损失。有人便问,为什么美国官方对这场即将来到的毁灭性灾难保持缄默呢?但是科学家说世界上还没有一种生态武器可以引起地震或强烈的海啸。而印度洋海啸是由于板块断裂,造成了地震,引发海啸的。况且,人为操纵的爆炸和地震之间有着天壤之别,因此阴谋论根本是无根据之说。
人为原因。科学家对损失惨重的斯里兰卡附近海域进行研究后称,印度洋海啸之所以造成如此大的伤亡与当地珊瑚被大量非法盗走与开采有关。因为珊瑚礁可以有效阻止海浪的冲击并使其明显降低高度,但是斯里兰卡西南部的珊瑚礁群基本上都被破坏,失去了天然的“围墙”,海啸引发的滔天巨浪就可以“乘虚而入”了。而在印度洋沿岸珊瑚礁保护较好的岛屿却没有受到特别惨重的损失。因此有人说,珊瑚礁被破坏是印度洋海啸造成重大灾难的一个原因。此外,为了吸引旅游,很多的房屋建筑被建在离海岸较近的地方,这也让一些看到海啸的人来不及逃脱而被海浪吞没。
地层骤裂,巨能骤释。科学家研究发现,引发印度洋海啸的直接原因是印度洋板块和亚洲板块相互挤压,引发强烈地震;地震又使地层断裂,巨大的能量骤然爆发出来,从而引起了海啸。
有人说印度洋海啸的发生是给人类的提示,如果当时印度拥有较为完善的海啸预报系统,就不会造成这么惨重的损失了。印度洋海啸虽然距今已有4年的时间了,但留给人们的是永远无法忘却的血的回忆,也是永远被记住的人类空前的一场灾难,它时刻提醒着我们要善待自然。
横扫美国的“卡特里娜”飓风
导言:台风和飓风都是产生于热带洋面上的一种强烈的热带气旋,因发生的地点不同而叫法不同,在美国一带称“飓风”,在菲律宾、中国、日本、东亚一带叫“台风”,在南半球称“旋风”。2005年以来,大西洋上共形成了26次热带风暴,横扫全球,其中14次威力达到飓风级强度,无情地冲击着沿岸各国,特别是给美国南部及中美地区带来严重灾难。
8月25日,“卡特里娜”飓风横扫美国佛罗里达州及墨西哥湾沿海地区。飓风夹着暴雨,肆虐在海滨城市街道间,所经之处,电力中断,道路淹没,并使美国新奥尔良市防洪堤决口,市内80%的地区成为一片“汪洋”,造成1200多人死亡。新奥尔良市所在的墨西哥湾地区是产油区,占美国国内原油生产能力的35%,飓风造成了墨西哥湾附近三分之一以上油田被迫关闭,七座炼油厂和一座美国重要原油出口设施也不得不暂时停工。上万名灾民躲在新奥尔良的超级穹顶体育馆和新奥尔良市的会议中心,为了把这些难民疏散到离这里500多千米的休斯敦临时收容所,州政府动用了400多辆公共汽车。这次天灾还引发了人祸,为了抢夺水和粮食,8月31日,一伙抢掠者冲进一家商店,抢走储存在那里的冰块、水和食物。还有的抢掠者劫持了警方装满了食物的卡车。新奥尔良市的一家疗养院原本准备了足够吃10天的食物,但一群人冲进疗养院,把住在那里的80多名坐着轮椅的人撵走后,把食物据为己有。不过,还有很多抢掠者并非因为饥饿作案,新奥尔良市一家医院的停车场里,很多汽车的电池和音响被人偷走。随后美国派出几百名警察进驻新奥尔良市,全面维持近乎瘫痪的秩序。这场大灾难给美国造成经济损失达340多亿美元,成为美国历史上最严重的一次自然灾害。
到底是什么原因让飓风越来越“猖獗”了呢?人们几乎把目光同时投向了全球变暖上。
一些科学家认为全球变暖可以显著加强台风活动,并且已经导致了更强烈的台风活动。他们的主要依据是:全球热带气旋在过去的30年总体有显著增强的趋势。而且这种趋势与热带气旋发生发展区域的海温升高趋势相吻合;全球热带海温升高似乎是唯一能解释全球强热带气旋(4~5级飓风强度)过去30年在不同海域显著增加的因素;全球热带海温升高可以从理论上说明强热带气旋增加的物理机制;动力模型显示,在全球变暖气候背景下,强热带气旋发生频率有增加的趋势。并且他们认为2005年的大西洋飓风的罪魁祸首就是全球变暖。 美国国家大气科学研究中心的学者认为,上世纪四五十年代热带飓风的不规则性可以解释为自然波动;而七十年代到九十年代初,二氧化碳排放量的积累改变了自然轨迹,对大气的影响表现为飓风在数量和强度上的变化。
但也有一部分科学家认为,全球变暖对热带气旋的影响没有前者所说的那么明显,至少到目前为止尚无充分的证据表明全球变暖已经造成了更多的强热带气旋。他们的主要依据是:30年的资料太短,无法说明长期的热带气旋变化趋势;过去30年强热带气旋增加的趋势可能是观测手段改变和对气旋强度确定过程中所造成的误差的产物;由于全球变暖同时使对流层上部增暖等因素,将完全或部分抵消海温增暖对热带气旋的强度变化的影响;当前气候系统的内在周期变化可以解释过去30年的热带气旋频率及强度变化。
有专家认为全球变暖对台风活动影响的主要问题是:台风历史资料的记载时间和可靠性还不能满足现在的研究需要,由于可靠的历史资料并没有记述详细,使得这些资料对研究全球变暖这样的长过程对台风的影响自然显得十分的牵强。另外,科学界对台风活动强弱的定量计算没有一个公认标准,而对于西太平洋的台风来说,全球变暖所引起的哪些气候变化和台风活动有关系还不明确,因此说全球变暖对台风有影响这个结论还为时过早。
台风是全世界影响力以及破坏力较大的自然灾害,全世界每年因为台风所造成的经济损失难以估计。
恐怖的菲律宾泥石流
导言:泥石流是山区沟谷中,由暴雨、冰雪融水等水源激发的,含有大量的泥沙、石块的特殊洪流。其特征往往突然暴发,浑浊的流体沿着陡峻的山沟前推后拥,奔腾咆哮而下,地面为之震动、山谷犹如雷鸣。它能在很短时间内将大量泥沙、石块冲出沟外,在宽阔的堆积区横冲直撞、漫流堆积,常常给人类生命财产造成重大危害。菲律宾是泥石流常发区,使得菲律宾各地经常造成大批的人员死亡或失踪。2006年在菲律宾中部发生的泥石流灾害中,仅菲律宾吕宋岛东海岸的雷亚尔镇就由306人丧生,152人失踪,许多建筑被毁。其附近的纳卡尔城也有130多人死亡,100人失踪。在金萨胡冈村,被泥石流毁灭的房屋约有500间,还有一所小学校,当时全校还在上课。据一位名叫达里奥·利巴坦的幸存者回忆说:“当时就好像火山发生爆发一样,所有的一切都被泥石流碾碎了,我看到没有一座房子能继续竖立在原地。”
当时菲律宾总统阿罗约在得到台风预报后曾经下令各方都做好应对台风袭击的工作。但是由于谁也没有想到这次台风会是如此严重,当台风袭来时,再加上前一场台风过后留下的泥浆、房屋和桥梁残骸,给菲律宾军方的救灾行动带来了很大困难,一些地区船只和车辆几乎寸步难行,大型的救灾设备无法运进灾区……
而造成这次泥石流的原因,据菲律宾科学家调查后认为可能是由于连降的暴雨所致。还有人说是过度砍伐森林所致。据说当年莱特岛连日暴雨使得山体出现了大面积的滑坡,许多大树甚至被连根拔起。菲环保组织曾指责说,非法砍伐森林的活动进一步加剧当地的水土流失,很可能会酿成新的灾难,但是虽然如此,到最后还是酿成了灾难。
近年来,由于生态环境日益遭到破坏,全球泥石流暴发次数急剧增加。如1970年5月,秘鲁发生78级大地震,引发瓦斯卡兰山特大泥石流灾难,使秘鲁容加依城全部被毁,近7万人丧生。1998年5月,意大利那不勒斯等地突遭罕见的泥石流灾难,造成100多人死亡,2000多人无家可归。如果说以上两次的泥石流是难以预料的,但是1985年11月哥伦比亚鲁伊斯火山泥石流的暴发则是早有预兆,但是人类还是难逃厄运。据说在鲁伊斯火山喷发的一年前,当地就已经出现了异常现象,一些专家指出,火山喷发很可能造成大面积的泥石流。但是政府却未能引起重视,以至于当鲁伊斯火山喷发时,泥石流瞬间将距离50千米外的阿美罗镇吞没,造成23万人死亡,13万人无家可归。但是也有人说虽然这些专家的预言在后来被证明是正确的,但在当时没有人相信也是情有可原的,因为预报泥石流的机制和方法至今仍不完善。
由于泥石流属于较大型的自然灾害之一,故人们还无法控制泥石流的发生,而目前应对泥石流的最主要办法仍是防御。但是在预知泥石流发生的时间方面人类的研究也依然有限。随着时间,我们相信人类一定会找出可以准确预报泥石流的方法。
神秘的自然灾难
明末北京大爆炸
导言:1626年北京王恭厂发生大爆炸,有约2万人,数以千计的房屋在此灾难中消失,然而至今人们都没有找出这场大爆炸的起因。人类历史上曾发生过许多次惊心动魄的灾难,但都莫过于解不开的自然灾难之谜,被人们称为“世界三大自然之谜”的是:①3000多年前印度“死丘”事件;②1908年6月30日俄罗斯西伯利亚通古斯大爆炸;③1626年北京王恭厂大爆炸。这三大事件发生的原因引起人们浓厚兴趣,科学家进行了深入研究,但至今仍是莫衷一是。
明朝天启六年的五月初六(1626年5月30日)上午7时至9时,位于北京城今天玄武门附近的明工部王恭厂火药库发生了一次离奇的大爆炸事件。这次爆炸范围半径大约750米,面积达到225平方千米。据记载顿时狂风皱起,黑雾滚滚。霎时,人畜、家具、石头、木头、器皿都被卷上云霄,在天空形成了慢慢上升的蘑菇云。烟云飘向东方,同时还出现地陷:“王恭厂忽震烈,响若轰雷,平地陷坑。约长三十步,阔十三五步,深两文许”,有人被陷入地中。爆炸后官员人等死伤者难以计数。
这次大爆炸在在《明实录·熹宗实录》、《国榷》,宦官刘若愚所著《酌中志》,北京史地著作《帝京景物略》、《宸垣识略》中都有记载。在柴萼的《梵天庐丛录》中记载:“粤东会馆路有蒙师开学,童子三十六人。一声巨响之后,先生、学生俱不见。又宣府新推总兵在元宏寺街,一响,连人及长班俱不见。”佚名抄撰《天变邸抄》对王恭厂灾变记述极为详细。《天变邸抄》对这次灾变的描述是:“天启丙寅五月初六日巳时(天启丙寅即天启六年),天色皎洁,忽有声如吼,从东北方渐至京城西南角,灰气涌起,屋宇动荡。须臾,大震一声,天崩地塌,昏黑如夜,万室平沉。东自顺城门大街(今宣武门内大街),北至刑部街(今西长安街),西及平则门(今阜成门)南,长三四里,周围十三里,尽为齑粉,屋以数万计,人以万计。”这次爆炸中心的“王恭厂一带糜烂尤甚,僵尸层叠、秽气熏天……”据说炸飞的“大木远落密云”,石驸马大街上有一2500千克重的大石狮竟被掷出顺成门(今宣武门)外。中心区以外也受到强烈的冲击波影响,明熹宗也感到大地颤动,起身冲出了乾清宫,就在这时建极殿槛鸳瓦飞堕,将明熹宗身旁的近卫打死,而乾清宫御座、御案俱翻倒,正修建大殿的工匠,因震而下堕者2000人,俱成肉袋。
在这场大灾难中还有许多奇怪的现象:《天变邸抄》载“所伤男妇俱赤体,寸丝不挂,不知何故”。在《国榷》中也记载“凡死伤俱裸露,员弘寺街轿中女赤体无恙”。同样,《帝京景物略》也说“木石人复自天雨而下,屋以千数,人以百数……死者皆裸”。《绥寇纪略》中还记载事件之后,“有人来告,衣服俱在西山,挂于树梢。昌平县教场中,衣服成堆,人家器皿、金钱、首饰俱有”,“而德胜门外坠落人头、人臂尤多”。据说,爆炸过后,被卷入空中的东西,像下雨一样从天而降,这样的“木石人禽雨”足足下了2个小时,下“雨”的地方是以王恭厂为中心的长约6500米,宽约1500~2000米的城区,可有的东西被吹到很远,最远的有90千米之遥。
那么导致这次大爆炸的元凶是谁呢?几百年来专家学者一直在讨论这个问题,但一直没有答案。
第一种说法是地震说。这种说法有一定的根据。据史料对当天的记载,确实提到了地震,突变的地声、火球很像地震的预兆,而且整个过程也都很像是地震。但是地震说无法解释受害者为何被脱光了衣服,而且落物被分门别类,似乎不是地震能为之。
第二种说法是火药爆炸。理由是这次事件正好发生在王恭厂火药库。但火药厂只有几百吨炸药,其爆炸力不可能是如此巨大,并且,明末还发生过多次火药爆炸事件,都未能引起如此巨大的灾难。
第四种说是“法陨石说”。主要依据是灾变前“天外有声如吼”,“但见飘风一道,内有火光”。于是持这种看法的人认为,这次灾变是陨星坠落到空中某一高度,突然发生大爆炸引起的,不然不会出现肢解人体的现象。但是当时却无陨石的记载,而且至今也没人在北京城内的地下发现什么陨石。
第五种说法是“飓风说”。很可能在灾变发生的一瞬间,大气压瞬息之间几乎为零,而人衣体内的气压就远远超过外界,于是,就出现了受害者皆赤体的现象。同时各种杂物随风飞升,被抛至远处。不过,爆炸中出现的地震、火球、他声现象是这种说法解释不了的。
近年来又有人提出是地球内部的热核高能强爆炸引起了这次灾难。认为地下天然核爆炸引起了地震,又引起了爆炸。但是这种说法无法解释脱衣和“木石人禽雨”等现象。而且天然核能不能在地壳浅层发生还是一个未解之谜。
还有人认为是雷电引爆了囤积在王恭厂的几百吨黑色炸药。但从爆炸强度分析,这些炸药并不足以产生如此巨大的破坏力。而且从当时的记录来看,爆炸并没有造成高温和大火。
看来要解开北京大爆炸谜团,还需要科学家进一步的考证和研究才能得出答案。
庞贝城是怎么毁灭的
导言:庞贝城是意大利著名的古城遗迹,但在一次灾难中,城中的居民随着庞贝城永远的掩埋在了地下。庞贝城位于意大利半岛西南角坎佩尼地区,早在公元前7世纪,它就是一座人口超过25万人的酒色之都;也是一座背山面海的避暑小城,它吸引着大量的罗马富人来此寻欢作乐,但是一夜之间,这一切就都灰飞烟灭了。
公元79年8月24日,海拔1277米的维苏威火山喷发,瞬息之间,火山喷出的灼热岩浆遮天蔽日,四处飞溅。庞贝遭遇了毁城之劫,居民全部遇难。
1748年,庞贝城被一位当地农民偶然发现,但直到今天,庞贝城也只有五分之三被考古学家挖掘出来,仍有许多的死难者和建筑等被深埋于地下。庞贝城占地面积约18万平方千米,用石头砌建的城墙周长48千米,有塔楼14座,城门7个,蔚为壮观。纵横的4条石铺大街组成一个“井”字形,全城被分割成9区,每个城区又有很多大街小巷相通。庞贝城还有三座大型的剧场,最大的一座建于公元前70年,可容纳2万人。城内还有鱼池和喷泉,十分壮观。
可惜的是这座城市在火山喷发中被毁灭了,据说公元初年,著名的地理学家斯特拉波根据其地形、地貌特征,判断这是一座死火山。庞贝人对此深信不疑,在这座火山附近建城并开始寻欢作乐。但是庞贝城离火山还有一定距离,居民们为什么在火山爆发时没有利用时间逃走呢?难道他们是被火山喷发时所产生的毒气致死的吗?地质学家的研究表明,火山喷发时,空气会被岩浆和火山灰中所含的大量硫、磷等有毒元素污染,而维苏威火山海拔高于庞贝,有毒空气顺风而下,致使庞贝城上空的空气成为“毒气”,庞贝城的居民可能就是被这种“毒气”熏死的。从考古学家挖掘出的庞贝市民遗体残骸判断,因为这些遗骸大多处于痛苦挣扎的可怕姿势,有理由相信,人们是在毒气的渐进作用之下,逐渐失去知觉死亡的。从近年来的一些最新考古发现中,法国的两位考古学家惊奇地发现,庞贝的地层呈现出多层颜色不同的“地带”,不同的“地带”,其土壤成分亦不相同。经过进一步实地挖掘与化学分析,他们从较为靠下的“地带”中分离出一些仅属于岩浆和火山灰中特有的粉尘物质。这些物质有可能就是杀死庞贝市民的真正“凶手”,就是说,人们可能是因呼吸时不断吸入含有这种粉尘的空气,最终窒息而死的!也有人说在维苏威火山喷发时,庞贝城中的人们还处于一片纸醉金迷的世界中,所以来不及逃跑就被火山灰覆盖了。
庞贝城的毁灭之路虽然还不完全清楚,但是它给我们很大的警示。希望这种悲剧不要重演。
难解通古斯大爆炸
导言:1908年6月30日上午7:17,俄罗斯西伯利亚埃文基自治区发生大爆炸。据科学家估计,爆炸威力相当于1500万~2000万吨TNT炸药,并令超过2150平方千米内的6000万棵树焚毁倒下。通古斯爆炸事件距今已有一个世纪,但人们依然没有找出爆炸原因。此事件与3000多年前印度的死丘事件及1626年5月30日北京的王恭厂大爆炸并称为“世界三大自然之谜”。1908年6月30日,在俄罗斯西伯利亚森林的通古斯河畔突然爆发出一声巨响,巨大的蘑菇云腾空而起,天空出现了强烈的白光,气温瞬间灼热烤人,顷刻,周围2000平方千米被夷为平地,超过6000万棵树遭到毁灭。在这场爆炸中,不仅是俄罗斯受到强烈震撼,就连英国伦敦的许多电灯也骤然熄灭,陷入一片黑暗中;欧洲许多国家的人们还在夜空中看到了白昼般的闪光;甚至远在大洋彼岸的美国,人们也感觉到大地在抖动……。据估算,这股破坏力相当于1500万~2000万吨TNT炸药或1000颗原子弹爆炸的威力。
虽然当时的地震传感器将这次爆炸认为是大地震,但是在爆炸时,贝加尔湖西北方的居民曾观察到一个巨大的火球划过天空,其亮度和太阳相当。数分钟后,一道强光照亮了整个天空,稍后的冲击波将附近650千米内的窗户玻璃震碎,并且还观察到了蘑菇云的现象。
最先对通古斯大爆炸进行研究的人认为是陨石撞击地球,但是他们却始终没有找到陨星坠落的深坑,也没有找到陨石。1945年,前苏联物理学家卡萨耶夫通过对日本广岛受到原子弹轰炸留下的废墟进行考察,他发现通古斯爆炸后的废墟与广岛废墟有众多相似之处:爆炸中心受破坏,树木直立而没有倒下;爆炸中人畜死亡,是核辐射烧伤造成的;爆炸产生的蘑菇云形相同,只是通古斯的要大得多。因此,卡萨耶夫认为通古斯大爆炸是一艘外星人驾驶的核动力宇宙飞船,在降落过程中发生故障而引起的一场核爆炸。但是这种大胆的猜测却没有被认可。此外还有很多说法:有人认为是彗星撞击地球形成了爆炸,有人认为是宇宙黑洞造成的。但是关于黑洞的性质、特点,人们了解的还很少;还有人认为,通古斯大爆炸的罪魁祸首是地壳深处总数达1000万吨富含甲烷的气体大规模泄漏。
国立莫斯科大学的流星物理学教授斯图洛夫提出新的看法:通古斯大爆炸可能是源自流星且被烧红了的气体或烟尘导致了大爆炸。他通过计算认为,耐热、飞行速度较慢、质地不太硬的陨石等天体落入地球大气后,会很快或逐渐破裂成碎块,在空气阻力作用下这些碎块的飞行速度会骤降,它们落到地面后不会造成大爆炸的后果。而如果是某天体以极高速度闯入地球大气层并与大气相互作用时释放出极大能量,而这种能量远远超过使该天体完全气化所需的能量,那么“闯入者”在抵达地面时就已完全变成被烧红的炙热气体或烟尘,这些气体或烟尘在飞行、撞击地面、在森林里迅猛蔓延时会产生和爆炸一样的效果,使大片林木倒伏并烧焦。根据斯图洛夫的计算,当一个直径约40米、飞行速度达每秒35千米的流星坠入地球大气时,它就会发生上述罕见的气化,最终导致通古斯大爆炸。但是同时他也表示这只是一种假说,尚需验证。
通古斯爆炸可以说是人类有文字记载以来的最大一次爆炸。有人说传说中的史前文明也是毁于地球的某一次爆炸,那么是否可以从通古斯爆炸中发现蛛丝马迹,来证明地球上曾经遭到毁灭的历史呢?
骷髅城市——印度“死丘”
导言:摩亨佐达罗城在印度语意思是“死亡谷地”,这个城最久可以追溯到5000年前。考古表明这座古城有着高度的文明,他们有自己的文字,又有精密的计数方法,城里面有城墙和街道。1922年印度考古学家在印度河下游,即巴基斯坦信德省的拉尔卡纳县南部,发现了这个古城。在遗迹中他们还发现了大量的骸骨,死因不明。印度“死丘事件”被科学家列为世界上难解的三大自然灾难之谜。1922年被印度考古学家拉·杰·班纳吉等人首次发现,根据测定,其大约存在于公元前2500年至公元前1500年,考古学家将其命名为“摩亨佐达罗”,也被称为“死丘”。因为他们在古城发掘中,发现了许多人体骨架,从其摆放姿势来看,有人正沿街散步,有人正在家休息。灾难似乎突然降临的,几乎在同一时刻,全城4万~5万人全部死于来历不明的横祸,一座繁华发达的城市顷刻之间变成废墟。
从遗址来看,摩亨佐达罗曾经是一座非常繁荣的古城,占地约8平方千米,分为西面的上城和东面的下城。上城居住着宗教祭司和首领,城内布置地十分豪华,有大厅,著名的摩亨佐达罗大浴池。浴池面积达1063平方米,由烧砖砌成,地表和墙面均以石膏填缝,再盖上沥青,因而滴水不漏。而下城设置比较简陋,布局不太规整,考古学家猜测可能是一般劳动群众居住的地方。整个建筑布局科学合理,已经具备现在城市的一些特征。考古学家还从遗址中发掘出大量精美的陶器、青铜像以及各种印章、铜板等,还发现了2000多件有文字的遗物,包括500多个符号,这说明这里的文明已经达到了较高水平。
但是,远在3600年前为何就有文明这么发达的城市呢?而古城里的人又为何离奇死去呢?真凶又是谁?
有学者认为“死丘”事件可能是由于远古印度河床改道、河水泛滥、地震以及由此引起的火灾所致。他们猜测是特大洪水将位于河中央的古城摧毁了,城内居民同时被洪水淹死。但反对此说法的人认为如果真的是因为特大洪水的袭击,城内居民的尸体早就被洪水冲走了,不会有这么大量的骷髅被保存下来。另外,考古学家在古城的废墟里也没有发现遭受特大洪水的证据。
第二种说法是在远古时这座古城发生过一次迅速而严重的传染病造成了全城居民的死亡。但是无论是怎样严重的传染病也不可能让全城的人几乎在同一天同一时刻死亡。从废墟中骷髅的分布情况来看,当时有些人还正在散步或者在干活,并没有患病。古生物学家和医学家经过仔细研究,也否定了因疾病传播而导致死亡的说法。
第三种说法是外族人大规模进攻,将全城的居民都屠杀了。但是入侵者又是谁呢?有人认为可能是吠陀时代的雅利安人,但是有史料显示雅利安人入侵的事件比摩亨佐达罗城毁灭的时间晚了几个世纪,因此入侵说由于缺少证据也不成立。
在“死丘”中科学家还发现了一种奇特的现象,就是在城中发现了废墟中有大量的黏土和矿物碎片。在罗马大学和意大利国家研究委员会的实验证明:废墟当时的熔炼温度高达1400℃~1500℃,这样的温度只有在冶炼场的熔炉里或持续多日的森林大火的火源才能达到,而大量存在的烧熔黏土和矿物碎片是绝不可能在少数的锻造炉中形成的。岛上也没有森林,因此有学者推断大火很可能是一次大爆炸引起的。
在死丘城市科学家还发现了不少爆炸的痕迹,他们找到一个爆炸中心,中心地区的建筑物全部夷为平地,且破坏程度由近及远逐渐减弱,只有最边远的建筑物得以幸存。这和广岛原子弹爆炸后的景象十分相似。
在古印度诗《摩诃婆罗多》里,人们还找到了对摩亨佐达罗城发生爆炸的描述:“空中响起轰鸣,跟着是一道闪电,南边天空有一股火柱冲上天,有一道光将天割开了一半……房屋、街道同所有生物,都被这些突如其来的天火烧毁掉。”而在印度历史上曾经流传过远古时发生过一次奇特大爆炸的传说,许多“耀眼的光芒”、“无烟的大火”、“紫白色的极光”、“银色的云”、“奇异的夕阳”、“黑夜中的白昼”等等描述都可佐证核爆炸是致使古城毁灭的真凶。
然而历史告诉我们,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末期人类才使用了第一颗原子弹,很难让人相信距今3600年前就有人类掌握了原子能技术。但在印度古代梵语叙事诗《摩呵婆罗多》中有一段关于战争的描写:“好像自然的威力一下子迸发了出来。太阳在旋转。武器的热焰使得大地熊熊燃烧。大象被火烧得狂奔,想躲避这可怕的灾难。河水沸腾,百兽死去,敌人一片片倒下,尸体狼藉。马和战车都被烧毁了,整个战场一片大火劫后的景象。海面上死一般的沉寂,起风了,大地亮了起来。这真是一幅令人毛骨悚然的画面,死者的尸体被可怕的大火烧得肢体不全,不复成形。我们从来没有见到过或听说过这样一种武器。”这种可怕的场景又不得不让我们将这种有着巨大威力的“武器”与原子弹联系在一起。
那么既然不可能是原子弹,又会是什么造成了大爆炸呢?有人认为在宇宙射线和电场的作用下会形成一种微粒,当微粒大量的聚集在一起,就会产生大量有毒物质,继而发生大爆炸,爆炸的温度足以将石头融化,但是这种说法没有任何科学依据。
而英国学者捷文鲍尔特和意大利学者钦吉推测摩亨佐达罗毁于外星“宇宙飞船”。他们推测大约在35000年前,一艘来地球的宇宙飞船突然发生了爆炸,造成了摩亨佐达罗城的大灾难。由于外星人是否存在至今仍然没有答案,所以这种说法也不成立。
人类的敌人——赤潮是如何形成的
导言:赤潮又称“红潮”,是海洋生态系统中的一种异常现象。赤潮被人们喻为“红色幽灵”,国际上称其为“有害藻类”。对于赤潮,人类早就有其相关记载,如《旧约·出埃及记》中就有关于赤潮的描述:“河里的水,都变作血,河也腥臭了,埃及人就不能喝这里的水了。”中国早在2000多年前就发现赤潮现象,如清代的蒲松龄在《聊斋志异》中就形象地记载了与赤潮有关的发光现象。伴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但与此同时,自然灾害也频繁暴发,其次数和危害也与日俱增,赤潮就是其中的一个。有资料显示,目前,赤潮已成为一种世界性的公害,美国、日本、中国、加拿大、法国、瑞典、挪威、菲律宾、印度、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韩国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赤潮发生都很频繁。其中日本是受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
赤潮
我国在近十几年来,由于海洋污染日益加剧,赤潮灾害也有加重的趋势,由分散的少数海域,发展到成片海域,一些重要的养殖基地受害尤重。如在浙江附近就曾发现赤潮,而且其近岸海域发现赤潮的时间越来越早,次数越来越多。《光明日报》2001年6月11日第4版载,当年在浙江发现多次赤潮现象:4月9日,平阳县南煤岛出现小面积赤潮;5月10日,舟山中街列岛海域发生大面积赤潮,颜色为褐红色,呈条状分布;5月12日,嵊泗县嵊山岛周围发现赤潮;5月13日,宁波附近虾峙门、渔山至头附近海域发生小面积赤潮,呈条状和块状分布;5月15日,南鹿岛和大陈岛附近海域发现赤潮……
赤潮是海洋受到污染后所产生的一种生态异常现象,形成的直接原因是有机物和营养盐过多而引起的。赤潮的颜色不仅有红色,其颜色是多种多样的。影响赤潮的颜色主要看引起赤潮的是哪种海洋浮游生物。由夜光虫引起的赤潮,呈粉红色或深红色。由某些双鞭毛藻引起的赤潮,呈绿色或褐色。据统计,能引起赤潮的浮游生物有上百种,其中甲藻类是最常见的赤潮生物,有二十多种。
  一旦发生赤潮,就会给海洋中生活的其他生物,给海洋环境乃至生活在这一海域沿岸的居民造成严重危害,它能造成海洋鱼类和贝类大批死亡。如果人食用了被赤潮污染的鱼或贝,还能造成死亡。
  尽管当今人们已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去研究赤潮,但是,直到今天,人们对引起赤潮的原因还没有完全弄清楚。赤潮发生的机理以及赤潮与各种海洋环境要素的关系,仍然是科学家们正在深入研究的课题。比如说,现在普遍认为,赤潮与海洋污染有密切关系。但是,人们在远离海岸的大洋深处也发现过赤潮,这是为什么呢?难道除了海区富营养化能引起赤潮外,还有别的原因吗?此外,人们还发现,暴雨过后,海水表层盐度迅速降低,也能刺激赤潮生物的大量急剧繁殖,这又是为什么?正因为人们无法弄清赤潮的真正成因和发生规律,所以现在我们也不能提前获知赤潮发生的时间和区域,也就无法进行准备和防范。

(<-快捷键)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目录

阅读设置

背景色:

字体大小: 14px

页面宽度: 1200px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