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侦探推理 > 神奇的爬行动物

神奇的爬行动物

作者:雅风斋字数:71946状态:连载

第一章 爬行动物真相

爬行动物是最古老的动物种群,早在恐龙时代,它们就已经称霸地球了。时至今日,它的绝对数量仍然是和鸟类一样的庞大一族。了解这种动物,对于我们人类而言,就是了解我们生活的地球本身和人类的进化史。
 
什么是爬行动物
 地球曾经的统治者——爬行动物
爬行动物,顾名思义,就是在地面上爬着行走的动物,虽然这种说法不算错,但也有失偏颇,现在,让我们来认识一下,什么是真正的爬行动物。
早期的爬行动物由海洋走向陆地,由低级走向高级,演绎着进化的历程。它们与恐龙一样遥远和古老,和地球一样经历着沧桑和转变;它们是现在动物中的珍品和奇迹,至今仍与人类同行。
在约3亿年前,地球上出现了爬行动物。中生代是爬行动物的全盛时期,陆海空各个领域都有爬行动物,例如陆上行走的恐龙,海中游泳的鱼龙,空中飞行的翼龙。到了中生代末期及新生代初期,爬行动物开始衰落,大部分种类都已绝灭,现在,世界上的爬行动物只剩下6000多种,如人们今天看到的龟、鳖、蛇、鳄、蜥蜴等。
 爬行动物的基本特征
爬行动物一般体表都具有鳞片或骨板。皮肤没有呼吸功能,也绝少有皮肤腺,这样可以防止体内水分的蒸发。它们爬行时腹面贴地,用肺呼吸,有一个心室,心室内有不完全隔膜。虽然供氧能力增强了,但体温仍不恒定,是变温动物。冬季气温较低时,潜伏地下、树洞等处进行冬眠。
爬行动物是世界上仅次于鸟类的第二大动物种群。
 爬行动物的价值
许多爬行动物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蟒蛇、鳄、大型蜥蜴等的皮可制作乐器,玳瑁、海龟鳞甲可制工艺品。龟板、蛇毒、蛤蚧、壁虎是中药材,蛇、鳖、鳄、海龟等的肉和卵可做名菜。蛇和蜥蜴大量吞食虫蚁。一些蛇类还能捕鼠,防治鼠害。当然,在环保主义盛行的今天,我们应当保护这些动物。
 
爬行动物的演变与进化
 爬行动物的进化
科学研究发现,爬行类是从石炭纪末期的古代两栖类进化而来的。在石炭纪时期,气候比较稳定,温暖而潮湿,但到了石炭纪末期,地球上发生了造山运动,地壳有了很大的变动,陆地上出现了大片的沙漠。在很多地区,原来温暖而潮湿的气候转变为干燥的大陆性气候——冬季寒冷,夏季炎热,通过该时期树干的年轮可以看出四季的变化。
植物界也随着气候的变化而改变,适应干旱的裸子植物(松树和苏铁类)逐渐代替了沼泽生的蕨类植物。
在这种条件下,很多古代两栖类绝灭了,取而代之的是具有适应陆生的体制结构(防止水分蒸发的角质化皮肤、较完善的肺呼吸等)、适应陆生的生殖方式(体内受精、卵外有硬壳和胚胎具羊膜)和有比较发达的脑的爬行动物。
 什么是羊膜动物
爬行动物是在地球上最早出现的羊膜动物,它们由两栖类中的迷齿类进化而来。由两栖类过渡到爬行类这一变化发生在石炭纪,所跨过的关口以羊膜卵的产生为标志。当然,羊膜的产生标志着动物向更高一级的进化,其生理结构也逐渐完善。
除了产羊膜卵这一最为重要的特征,以及与之相关的爬行动物发育过程不需要变态之外,爬行动物在骨骼结构上也表现出诸多与两栖动物不同的特征。
爬行类动物头骨比较高,不像迷齿两栖类那种通常的扁平形。爬行类顶骨以后的骨片有的变小,有的由头骨的顶盖部位移到了枕部,有的甚至完全消失。大多数爬行动物只有一个枕髁。
爬行动物的脊椎骨由一个大的椎侧体,和一个缩小成小楔状的椎间体组成,类型椎间体消失。原始的爬行类有两块荐椎骨,而两栖类动物只有一块。在许多进步的爬行动物当中,荐骨由很多块荐椎骨组成,有的类型增加到8块之多。肠骨也随着荐骨的扩大而扩大。
原始的爬行类肋骨从头部到骨盆之间是连续的,而且大致相似,但是进步的爬行动物肋骨通常有颈肋、胸肋和腹肋之分。
 爬行动物的兴起
新兴的爬行动物,在生存竞争中不断发展壮大,到中生代初期,便将两栖类排挤到次要地位。
西蒙龙,又名蜥螈,在这个时候出现了。从它的结构来看,它恰好介于两栖类和爬行类之间,人们通过研究它的化石,了解了爬行动物的起源。
随后,爬行动物的颠峰时期——恐龙时代,很块就到来了。
随着恐龙的灭绝,现代的爬行动物基本上就定型了。在千百万年的漫长岁月里,爬行动物并没有太大的改观,一直保持着它们原来的本色,直到今天为止。
爬行动物比两栖动物的优势
现在,学术界已经达成共识,那就是,爬行动物是由两栖动物进化而来的,爬行动物比两栖动物要高等。爬行动物相对于两栖动物较为进化,更加适应陆地生活,爬行动物的复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第一点,爬行动物彻底摆脱了对水的依赖,完全适应了陆地生活。
两栖动物不能长时间离开水源生活,这是因为:1.皮肤不可以太干燥,因为他们利用皮肤辅助呼吸。2.产下的卵未孵出前需要保持湿润,大部分是放在水里,树蛙是产在叶子上,需要用水浸泡。所以两栖动物不能离开水。
爬行动物可以长时间离开水生活,这是爬行动物的优势,因为这意味着可以有更大的生存空间。从这个角度上讲,硬壳卵不需要保持湿润就可以孵化,体现了爬行动物的优势(或者说高级),所以能产硬壳卵是高级动物的特征。
爬行动物肺功能健全,可以完全靠肺呼吸,不借助皮肤辅助,而且为了减少水分蒸发覆盖有角质的鳞片或骨质的甲。因为用肺呼吸是能在陆地上活动的前提,也是高级的体现。
虽然,大部分两栖动物变态后,同样有肺,同样也可以在陆地上活动,如表蛙,只不过不可以离开水太久。
第二点,爬行动物的繁殖时采用更高等的体内受精,由于产的卵是带有硬壳的羊膜卵,爬行动物的生殖发育完全脱离了水的限制;
第三点,爬行动物的心脏的心室出现不完全的瓣膜,为进化为更高等动物提供了基础。在心脏内,动脉血与静脉血基本分开,血液的运氧能力比两栖动物要强。
爬行动物属于冷血脊椎动物,它们是真正意义上的陆栖脊椎动物。爬行动物在脊椎动物的进化过程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继往开来的重要作用。在它们之前,是始祖——早期的两栖动物,在它们之后,是继续者——哺乳动物。
 
爬行动物的种类
在生命进化的过程中,爬行动物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目前,世界上现存的爬行动物共有6000多种,分为四大类:龟鳖目、喙头目(包括两种楔齿蜥)、有鳞目(蜥蜴、蛇等)和鳄目(各种鳄类)。其中,龟鳖目是现存爬行动物中最古老的一类,几乎和恐龙同时代出现。
爬行动物的进化极其缓慢,主要有陆栖和水栖。
 
动物的分属种类
 什么是界、门、纲、目、科、属、种
为了便于研究生物之间的关系,科学家们把生物分成了一个一个的群体。同一群体动物的相同特征越多,对它们的分类就越精确。因此,所有的动物都属于动物界,分类的次序从大至小分别为界、门、纲、目、科、属、种。
通过这些分类,可以较为明晰地了解动物是如何通过进化相互联系的,以及它们在自然界中的所属问题。动物界这是对动物最综合的分类。动物界所有成员的身体都是由细胞组成、能自由移动、从其他植物或动物身上获取能量的有机体。
动物界的物种可能有1000万种以上。人类目前已知的约有150万种。
 门
动物界又分成40个小一些的类群,叫做门。门是界的主要组成部分,它包括那些具有相同身体结构的动物。例如:脊索动物门包括那些身体有一根脊柱的动物。爬行动物就属于脊索动物门。
 纲
纲是门的组成部分。它包括那些有共同的重要特征的动物。例如节肢动物门又可以分为蛛形纲、甲壳纲、多足纲和昆虫纲等具体种群。脊索动物门又可分为鱼纲、两栖纲、爬行纲、鸟纲、哺乳纲。例如,龟鳖科动物属于爬行纲。这一纲包括所有爬行动物。
 目
目是纲的组成部分。这个类群的动物,包括那些在外形上有很多相似特征的动物。
 科
目下又分科。通常,同一科动物的成员有着共同的生活方式和食性等。
 属
科下分属。
 种
是一群在形体上非常相像、在野环境下共同觅食、结群繁殖的动物。
 范例
我们可以拿熟悉的眼镜蛇做一个范例。眼镜蛇属于动物界,脊索动物门,爬行纲,新蛇亚目,眼镜蛇科,再具体到某种眼镜蛇属的某种眼镜蛇。
 
 
爬行动物的分类
 无孔亚纲
无孔亚纲是最原始的爬行动物,出现于石炭纪晚期,现存仅存龟鳖类。
杯龙目:最原始的爬行动物,接近于两栖动物,其中有些原本置于杯龙类的成员,现已移入两栖动物。
中龙目:原始的水生爬行动物,主要生活于二叠纪。
龟鳖目:古老而特化的爬行动物,与其他爬行动物的关系尚不明确,其中有两个亚目从中生代一直延续到现代,与其祖先类型没有太大的变化。
侧颈龟亚目:颈部侧向折回壳内,现主要为南半球的淡水龟类,史前分布较广泛,我国有化石。
该目包括了以下两科:
侧颈龟科:现分布于非洲和南美洲的侧颈龟类,其中一种分布到了阿拉伯半岛。
蛇颈龟科:现分布于大洋洲和南美洲的侧颈龟类,有些种类颈部很长,我国有化石。
曲颈龟亚目:包括现存的大多数龟鳖类,分布广泛,陆地、淡水和海洋中均能见到。
此目包括了以下科类:
鳄龟科:分布于北美洲的两种大型淡水龟,头大而嘴成钩状,性情凶猛。
平胸龟科:仅一种,分布于亚洲,有些类似啮龟而体型小,分类地位不定,也有人将其归入啮龟科、龟科、潮龟科或陆龟科。
龟科:主要为新大陆的淡水龟类。
潮龟科:主要为旧大陆的淡水龟类,包括一些我国最常见的龟,常被并入龟科。
陆龟科:陆栖的龟类,分布于澳洲以外的世界各地,包括一些海岛。
泥龟科:现存仅一种,分布于中美洲,我国有很多化石。
动胸龟科:分布于新大陆的淡水龟类。
鳖科:外表为皮肤而非角质盾片,主要分布于亚洲淡水中,非洲和北美洲也有分布,而澳洲只有化石。
两爪鳖科:外表为皮肤而非角质盾片的淡水龟类,现存仅一种,分布于新几内亚和澳洲北部,我国的化石种类无盾鳖可能属于此类。
海龟科:生活于海洋中的具角质盾片的大型龟类。
棱皮龟科:生活于海洋中的不具角质盾片而为皮肤覆盖的大型龟类,现存仅一种,是现存最大的龟鳖类。
 下孔亚纲
即似哺乳爬行动物,是哺乳动物的祖先,生活于古生代晚期和中生代。
盘龙目:早期的似哺乳爬行动物,是出现于石炭纪晚期的第一批爬行动物之一,灭绝于二叠纪。
兽孔目:进步的似哺乳爬行动物,出现并繁盛于二叠纪,于三叠纪进化成哺乳动物,只有少数残存到三叠纪之后。其中晚期的进步类型与哺乳动物没有什么差别。
 调孔亚纲
主要是海洋中的爬行动物,出现于三叠纪早期,是双孔类的后裔,常被并入双孔亚纲,在白垩纪晚期全部灭绝。
鳍龙目:包括幻龙、蛇颈龙、盾齿龙等。
鱼龙目:高度适应海洋生活的爬行动物,体型似鱼。
 双孔亚纲鳞龙下纲:
较原始的主干爬行动物,是出现于石炭纪晚期的第一批爬行动物之一,也是现代最繁盛爬行动物,包括现存爬行动物的绝大多数成员。
始鳄目:早期的鳞龙类,是其他双孔类的祖先,也是生存历史最长的爬行动物,在新生代早期尚延续了一段时间,也有人将最早的和最完整的类型置于新的目。
喙头目:原始的鳞龙类,绝大多数生存于中生代,仅有楔齿蜥残存到现代,是现存最原始的爬行动物。
楔齿蜥科:现存最原始的爬行动物,仅2种,分布于新西兰及附近岛屿。
蜥蜴目:现代爬行动物种最大的一类,多达4000余种,分布遍及世界各地,形态多样。
鬣蜥亚目:典型的成员背上有鬣鳞,略似楔齿蜥,均四肢完整,不少种类可以变换身体的颜色,并包括一些相貌最独特的蜥蜴,主要分布于热带、亚热带地区,树栖、陆栖或水栖。
美洲鬣蜥科:主要分布于新大陆的鬣蜥,种类繁多,最近常被分成多达8个不同的科。
鬣蜥科:旧大陆的鬣蜥,在亚洲和大洋洲最丰富,非洲和欧洲较少,而马达加斯加岛没有分布。
避役科:即变色龙,最独特的蜥蜴,主要分布于非洲特别是马达加斯加岛,少数分布于亚洲和欧洲南部。
壁虎亚目:包括四肢健全的壁虎和四肢退化的鳞脚蜥等,通常眼睛比较大,眼睑不能活动。
壁虎科:蜥蜴中的第二大科,遍及世界各地,包括一些人们最熟悉的爬行动物,也有人将其拆成几个不同的科。
鳞脚蜥科:分布限于大洋洲,体型似蛇,无前肢,后肢退化成鳞片状。
夜蜥蜴科:分类地位不定的蜥蜴,略似壁虎,但也有人将其置于石龙子亚目,分布于美洲。
双足蜥科:所知甚少的分类地位不定的蜥蜴,有人将其置于石龙子亚目或自成一独立的亚目,仅雄性有短的后肢,眼退化,多穴居,分布于东南亚。
石龙子亚目:蜥蜴中的最大一类,多有典型的蜥蜴体型,但也有些四肢退化。
非洲蜥蜴科:分布于非洲大陆及马达加斯加岛的小科,有些种类有硬的鳞甲,有人将其分成环尾蜥科和板蜥科两个不同的科。
蜥蜴科:旧大陆的陆栖蜥蜴类,以地中海地区为分布中心,也见于欧亚大陆和非洲的其他地区,最北到达北极圈附近。
美洲蜥蜴科:新大陆的蜥蜴类,多路栖,少数水栖,有人将其进一步划分为美洲蜥蜴科和裸眼蜥科两个科。
石龙子科:蜥蜴中的最大一科,包括蜥蜴中约1/3的种类,四肢健全或退化。分布遍及世界各地,但在亚洲南部和大洋洲种类最多,而欧洲,亚洲北部和美洲种类较少。
蛇蜥亚目:现存种类不多,具有一些与蛇接近的特征,有可能是蛇类的祖先类型,有人将其与石龙子亚目合并,也有人将其进一步划分成两个亚目。蛇蜥亚目包括现存唯一有毒的蜥蜴,现存最大的蜥蜴和生活于海洋中的史前最大的蜥蜴—沧龙。
蛇蜥科:包括新大陆的一些有足的蜥蜴和新旧大陆共有的无足蜥蜴,其中有些北美洲的无足蜥蜴有时被单列为蠕蜥科。
异蜥科:包括北美洲的3种异蜥和我国的鳄蜥,二者也常列为不同的科。
毒蜥科:包括北美洲的两种毒蜥,现存仅有的有毒蜥蜴。
婆罗蜥科:又称拟毒蜥科,仅以婆罗洲的拟毒蜥为代表。
巨蜥科:包括现存体型最大的蜥蜴,但也有些小型种类,主要分布于大洋洲,也见于非洲和亚洲热带地区。
蚓蜥目:穴居的神秘的爬行动物,以前曾并入蜥蜴类,分布于南美洲、非洲以及邻近地区,多数无足,少数有前肢,可分为1~5科,其中1/3的种仅从单一的标本得知。
蚓蜥科:蚓蜥目最大的1科,包括蚓蜥目绝大多数成员,并可见于蚓蜥目的全部分布区,有人将所有蚓蜥并入本科,也有人将其的部分成员单分出1~2科。
短头蚓蜥科:分布于非洲北部、东北部和中东地区的小科,身体横截面为三角形。
双足蚓蜥科:分布于墨西哥西北部,蚓蜥目唯一保留有小的前肢的成员。
蛇目:数量仅次于蜥蜴的爬行动物第二大类群,其分布甚至比蜥蜴更广泛,除了各种陆地环境外,还遍及印度—太平洋的温暖海域。
盲蛇亚目:穴居的小型原始蛇类,分布于世界各温暖地区。
盲蛇科:盲蛇亚目种类最多、分布最广的一科,主要分布于非洲、亚洲南部和大洋洲,少数分布于中美洲。
异盾盲蛇科:分布于中南美洲的小科,包括一些体型最小的蛇。
细盲蛇科:分布于美洲、非洲、阿拉伯和印度,体型比盲蛇纤细,包括一些体型最小的蛇。
原蛇亚目:大中型的原始蛇类,多分布于热带地区,集中分布在亚洲南部到大洋洲一带,种类不多,有些类群分类争议较大。
蟒蛇科:包括现存最大的蛇类,但多数种类没有那样大,有后肢残余,分为蟒和蚺两大类,分布广泛。
林蚺科:分布美洲热带的中型蛇类,以往归入蟒蛇科。
岛蚺科:仅分布于马斯克林群岛的中型蛇类,以往归入蟒蛇科。
筒蛇科:仅以南美洲的一个种为代表,中型的原始蛇类。
美洲闪鳞蛇科:仅以中美洲的一个种为代表,可并入筒蛇科。
倭管蛇科:以东南亚的两个种为代表,有时并入筒蛇科或针尾蛇科。
管蛇科:分布于亚洲热带地区,有时并入筒蛇科或针尾蛇科。
针尾蛇科:中型的穴居蛇类,分布于印度南部和斯里兰卡。
闪鳞蛇科:中型的陆栖蛇类,分布于南亚和东南亚。
瘰鳞蛇科:分布于东南亚和大洋洲的水生蛇类,皮肤松弛,善于游泳。
新蛇亚目:包括现存的全部毒蛇和大多数无毒蛇
游蛇科:爬行动物的最大一科,包括现存2/3的蛇,世界各大洲均有分布,且为除澳洲以外各地的主要蛇类,成员复杂,多数为无毒蛇,部分为后沟牙毒蛇,亚科很多,划分混乱,有时有些成员被列为独立的科。
眼镜蛇科:前沟牙的毒蛇,分布广泛,在陆地和海洋均有分布,其中在澳洲是主要蛇类,常被分成眼镜蛇科、海蛇科和扁尾蛇科三个科。
蝰蛇科:管牙的毒蛇,分布于澳洲以外的世界各地,常被分蝰蛇科、白头蝰科和蝮蛇科三个科。
 双孔亚纲初龙下纲
进步的主干爬行动物,鸟类的祖先,拥有改进的运动方式和四个室的心脏,出现于三叠纪,为中生代的统治者和最引人注目的古生物,但是中生代结束后只有少数鳄目成员残存下来。
槽齿目:初龙下纲最原始的成员,仅生存于三叠纪,非常多样化,可能是其他各类初龙,由于过于庞杂,现常槽齿类打散分成不同的类群。
翼龙目:飞行的爬行动物,生存于三叠纪至白垩纪,有原始的喙嘴龙和进步的翼手龙两个亚目,包括历史上最大的飞行动物。
恐龙总目:脑子都很小(除了鸟及部分肉食恐龙),蛋下在陆地上(所有的恐龙都是如此)。
蜥臀目:恐龙的两个目之一,生存于三叠纪至白垩纪,有2亚目,包括历史上最大的陆地植食动物和陆地肉食动物。
鸟臀目:恐龙的两个目之一,生存于三叠纪至白垩纪,有5个亚目,包括一些相貌比较独特的恐龙。
鳄形目:水栖的初龙,生存于三叠纪至现代,包括3~4个亚目,多数于中生代结束时灭绝,现存仅真鳄亚目的1~3个科。
鳄科:现代最先进,体型最大的爬行动物,主要分布于各大洲热带水域,可分为长吻鳄、鳄和短吻鳄三个亚科,或升级为三个科。
 
冷血动物——爬行动物的体温
 奇妙的变温动物
人如果不吃食物,活不到两个星期就会死,而鳄鱼不进食却能活一年甚至更长时间,为什么呢?是什么造成如此大的区别呢?
人们都有这样的经验:摸到鸟类如鸡、鸽,哺乳动物如猫、狗,以及我们人类身上,都是热呼呼的。可是,摸到蛇、蜥蜴、乌龟的身上,却感到冷冰冰。在学术上,前者叫“恒温动物”,后者叫“变温动物”。
恒温动物要保持体温的恒定,就得用掉体内的能量物质来维持,用掉以后就得补充。诸如鸟类,它们每天需要吃下和自己体重相等的食物才能达到这个目的。
然而,变温动物却可省去这笔能量“开销”。它们一年四季的体温都不一样,就是同一天中,也随着外界温度的变化而有极大的变动。因此,它们对体内能量物资的动用,远比恒温动物要少。拿质量相等的猪和大蟒蛇相比较,如果猪每天消耗150份质量的能量物资的话,蛇只要1份就行了。冬眠时消耗得更是微乎其微,历经长达5个多月冬眠期后,其体重仅减轻2%左右。到了开春后它还颇有不少“剩余物资”,足以和新补充的物资相衔接。
变温动物中,除蛇以外,乌龟的节能术也颇为高明。
爬行动物就属于变温动物,也就是我们俗称的冷血动物。它们以肺呼吸,皮肤缺乏腺体、干燥、不透水,无法保持体温,它们的体温会随着生活环境的变化而改变。由于生存的需要,她们只能靠行为来调节体温。
爬行动物并不是需要寒冷,而是其体温与其所生活的环境类似。为了取暖,它们会爬到阳光下晒太阳;如果要降低温度,它们就会爬到阴凉的地方躲避阳光。爬行动物中,诸如蜥蜴会到处移动寻找温暖地方栖身,必要时,以最大体表面积暴露于太阳下,以吸收红外线的热量,或靠着已经烤热的岩石,通过传导获得热量。
 沙蜥的一天
例如,我们可以从一种蜥蜴——沙蜥的一天生活中,看到爬行动物的体温是如何调节的。
早晨,太阳刚刚升起,沙蜥就从藏身之处探出头来。它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晒太阳,以获取一天活动所需要的热量和能量。沙蜥的身体暖和后,便开始了捕食、交配和守卫自己的领地的活动。
到了中午一天最热的时候,沙蜥会找一个阴凉的地方乘凉,避免身体太热。
下午,天气不是很热的时候,沙蜥又开始活动,寻找食物和各种玩乐。
黄昏时,沙蜥一边悠闲地晒太阳,一边消化吃下去的食物,并且开始返回住处。
到了晚上,一天过去了,沙蜥开始准备睡觉了,它蜷缩着身子,尽量保存白天所获取的热量,以迎接明天的到来。
所有这些习性,都是因为变温动物的特点造成的。变温动物由于体内所产生的内热比较少,因而它们的体温是随着自然界温度的变化而变化的。例如,当蛇类在河边晒太阳时,它们的体温就会比其在水中游动时要高出很多。所以,它们的消耗也比较少,自然更能在饥饿的环境中生存下去。
爬行动物的感官与皮肤
爬行动物的感觉非常灵敏,它们不像哺乳动物那样主要通过眼睛来观察,而是通过光、气味和声音的感觉去捕食和避开敌人。例如蜥蜴和蛇,就主要靠舌头来感知周围环境的细微变化,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蛇总是吐着舌头前进的原因。很多蜥蜴的头上还长有一个纤小的感光器官,可以调节自身的体温和生殖。
爬行动物的体表,都覆盖着又硬又厚的保护鳞片或坚硬的外壳,它们的卵也有一层防水壳,这两个特点可以让它们离开水,生活在干燥的陆地上。随着季节的转换,这层鳞片皮肤也会蜕去,我们通常所说的“蛇的蜕皮”就是这样,它们会蜕出一整张蛇皮来。爬行动物每蜕一次皮,就会长大一些,同时长出新的皮肤。
 
爬行动物的分布
爬行动物的分布几乎遍及全球,尤其在南半球的爬行动物种类最多。由于摆脱了对水的依赖,爬行动物的分布受温度影响较大,而受湿度影响较少,现存的爬行动物除南极洲外均有分布。
爬行动物大多数分布于热带、亚热带地区,在温带和寒带地区则很少,只有少数种类可到达北极圈附近或分布于高山上,而在热带地区,无论湿润地区还是较干燥地区,种类都很丰富,包括山地、平原、森林、草原和荒漠地区。
爬行动物有的生活在水里,有的生活在陆地上,但都在陆地上繁殖。比如,海龟平时在海里生活和捕食,到了繁殖季节就会到陆地上产卵,卵在孵化成小海龟后就爬向大海。
现存的比较常见的爬行动物有蛇类、蜥蜴、龟鳖、鳄等。

(<-快捷键)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目录

阅读设置

背景色:

字体大小: 14px

页面宽度: 1200px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