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侦探推理 > 中国地理未解之谜

中国地理未解之谜

作者:廉永清字数:68899状态:连载

奇姿秀丽的山峰

奇姿秀丽的山峰
我国是一个多山的国家,主要有阿尔泰山脉、天山山脉、昆仑山脉、喀喇昆仑山脉、唐古拉山脉、祁连山脉、喜马拉雅山脉、阴山山脉等。全世界海拔七千多米以上的山峰有十九座,坐落在中国境内和国境线上的就有七座,其中喜马拉雅山脉的主峰珠穆朗玛峰是世界最高的山峰,被称为世界第三极。此外,我国还有“五岳”、黄山、武当山等众多名山。它们在中国的地理历史中占了举足轻重的地位,有些山甚至是人们崇拜的对象。珠穆朗玛峰变矮之谜
在我们的课本中,曾经写有这样一句话:珠穆朗玛峰是世界最高峰,每年以001米的速度“长高”。但是实际上,珠穆朗玛峰是在逐年变矮,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珠穆朗玛峰变矮的呢?珠穆朗玛峰简称珠峰,又意译作圣母峰,尼泊尔称为萨加马塔峰,位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和尼泊尔交界的喜马拉雅山山脉之上,终年积雪。是亚洲和地球第一高峰(太阳系最高峰是海拔27000米的火星奥林匹斯山)。珠穆朗玛峰一向是被誉为地球第三极的高峰,高884813米,在小学地理课本里也早就有关于珠穆朗玛峰的标准描述:“珠穆朗玛峰由于处于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的碰撞地带,每年依然以1厘米的速度‘长高’”,但是令人惊讶的是,据科学家监测,事实并不是这样的,珠穆朗玛峰的高度目前正在逐年下降,在过去的33年里,它的高度下降得惊人。     据记载,早在1966年,中国第一次成功测量珠峰的雪面高程值为884975米。1975年,科学家测出珠峰峰顶雪面的高度为884905米,减去当时测量得到的峰顶092米的雪深,最终得出珠峰高度为884813米。我们目前对珠穆朗玛峰高度的描述,一直沿用的是当年监测出的高度884813米。     随着测量技术的不断进步与完善,我们的测量手段和技术也越来越精准。过去30余年里,中国科学家利用天文、重力、激光测距、GPS等先进的技术手段,对珠峰的高程值进行了先后五次越来越精确的测量。1992年,科学家所测得的珠峰雪面高程的最终计算值是884904米,而1999年第五次观测的结果则下降为884845米。1999年的观测值和1966年相比少了13米,所有的这些测量资料显示,珠穆朗玛峰的确是在逐年变矮。     那么,珠穆朗玛峰变矮的原因是什么呢?被誉为亚洲和地球第一高峰的珠峰怎么会变矮呢?这个问题引来了许多科学家们的关注,他们期待早日找到珠穆朗玛峰变矮的原因。     有的地质学家认为,珠峰变矮的原因可能是印度板块和欧亚板块的运动发生了变化导致的。由于印度板块仍在向北推进,仍然是形成青藏高原及其周围地区强烈变形的主要动力来源。而且珠峰地区在印欧板块推动下的整体抬升过程中呈波浪式的起伏,上升的速率并不是均匀恒定的。虽然科学家得出了珠峰地区上升的速率不固定的结论,但却恰恰说明了珠峰抬升的趋势没变。     也有人提出异议,他们认为珠穆朗玛峰变矮的原因不是板块间挤压造成的,而是由于气候变化导致的。珠峰顶部在短期内降低如此剧烈,肯定不是地壳运动的结果,只能从冰川对气候的响应去解释。他们提出,由于全球气温上升,加速了珠峰顶部的积雪由雪到冰转化的过程,冰川的密实化过程加快,从而导致冰面的降低。实际上,从1992年开始的珠峰顶部急剧降低时期正好对应于气候急剧变暖时期。 但是全球气温总体来说从1966年到1975年是冷期,20世纪70年代到1992年之间既有冷期又有暖期,所以按照每一年的气温与珠峰下降幅度一一对应有困难。想得到更确切的结论,必须有珠峰每年冰雪层的厚度变化和气温变化的详细数据,完整地取得这些数据目前还有困难。     还有人提出冰雪密实可能是导致珠峰变矮的罪魁祸首。“密实化”是指一个积雪转变为冰层的过程,它有两种物理机制,一种是在气温高的情况下,雪在白天化成水,晚间气温降低,再变成冰;另一种就是雪层不断变厚,底层雪在不断增加的压力之下变成冰。如果气温升高,雪变成冰的速度就会相当快。但是珠峰峰顶常年温度都在零摄氏度以下,所以绝对不可能是降雪先溶解成水再冻成冰。珠峰顶部积雪的密实过程无疑是第二种密实过程科考队正在登上珠穆朗玛峰。虽然珠峰顶的积雪不会融化成水,但气温升高仍可以加速密实化过程,而变成冰后冰层的厚度相对于原来雪层的厚度是减薄的。假如从前20年的积雪才能变成冰,温度升高后密实速度加快,现在可能只需10年或者5年雪就会变成冰。可是一个“密实化”却并不能彻底揭开珠峰“变矮”之谜。科研人员指出其实积雪密实过程中有很多细节说不清楚。比如温度升高时,到底有多少雪融水的残余就无法观测计算,一点没有融化的干雪和略有融化的湿雪压实过程也并不一样。气温升高后,雪片晶体之间有一点轻微的融水残余都会加速密实化过程,但就珠峰顶上总体积雪来说是不会发生融水的。      那么,珠穆朗玛峰上的积雪厚度到底是多厚呢?科学家们也对此纷纷探讨。1975年我国科学家测量珠峰峰顶的雪深是092米,可是意大利登山队用测杆观测到的雪深数据是25米。据此,相关研究人员认为使用普通的办法是不能测得雪的真正厚度的,更不要说冰的厚度。他们提出珠峰顶部冰雪厚度要远大于25米,可能在10米到几十米之间。经过研究,得知珠峰顶部以岩面为主,如果将雷达放置在冰雪层上,向下发射电波,可以检测出冰雪层的确切厚度,但由于条件限制,从来没有人将雷达背上珠峰进行测量。此外在峰顶的冰雪层上用冰钻钻至底部,也可测出冰雪层的确切值,但也没人做过此类测量,所以珠峰顶部的冰雪层的具体厚度依然是个谜。那么,珠穆朗玛峰变矮会不会是珠峰顶部冰雪层有物质损失造成的呢?可是是什么物质损失了呢?又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这种物质的损失呢? 对此,有关的研究人员提出了自己的假设:由于珠峰顶部不是一整条冰川,长期的气候演变,使珠峰顶部冰雪形成了一个相对稳定的层面,近三十几年气候变暖,这一层面经过密实化后降低得比较快。珠峰顶部出现降雪后,大风吹雪的情况会经常出现,特别到了风季,风速每秒高达到三四十米,所以降雪难于在珠峰顶部积累。只有天气稍好、风速较小时,才会有一点积累,大部分降雪还是会被风都吹走。这或许能解释峰顶物质流失的问题,但是这种说法仅仅是一种假设,并没有找到真正的科学证据来证明这种假设的正确性。     目前,对于珠穆朗玛峰的高度变矮的问题的研究还在继续进行着,解开珠穆朗玛峰变矮的原因还有待于科学家们的进一步研究。迷雾环绕的丹霞山
丹霞山是我国著名的风景名胜区,风光迷人。丹霞山由红色沙砾岩构成,以赤壁丹崖为特色,地质学上以丹霞山为名,将同类地貌命名为“丹霞地貌”。丹霞山使之成为世界上同类特殊地貌的命名地和同类风景名山的典型代表,但同时也隐藏着许多美丽的谜团,至今无人解开。丹霞山位于广东省韶关市境内仁化县,是广东四大名山之一(其余三座名山是罗浮山、西樵山、鼎湖山),也是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地质地貌自然保护区,被誉为“中国红石公园”。   在距今14亿年至7000万年间,丹霞山区是一个大型内陆盆地,受喜马拉雅造山运动影响,四周山地强烈隆起,盆地内接受大量碎屑沉积,形成了巨厚的红色地层;在距今7000年前后,地壳上升而逐渐受侵蚀。距今600万年以来,盆地又发生多次间歇上升,平均大约每万年上升1米,同时流水下切侵蚀,丹霞红层被切割成一片红色山群,也就是现在的丹霞山区。丹霞山海拔408米,远看似染红霞,近看则色彩斑斓,许多悬崖峭壁,挺拔秀丽,风景旖旎。故有人赞叹:“桂林山水甲天下,不及广东一丹霞”。丹霞山隐藏着许多的秘密,其中有七大谜团至今无人能解。1 丹霞山之名的由来   丹霞和丹霞地貌虽然闻名于世,但是丹霞山这一名字究竟起源于何时呢?在《山海经》、《淮南子》、《水经注》中都没有关于“丹霞山”的记载。虽然在《山海经·南次三经》中记载“……又东五百里,曰丹穴山,其上多金玉,丹水出焉,而南流注于渤海。”但是丹霞山并不是江河的源头,流经丹霞山的锦江更不是注入渤海,可见,丹霞山和丹舟山是两个地方。  最早记录丹霞山这一地带的,是北宋重和元年(公元1118年)邓嘉猷《广东通志·山川略》中的《锦江岩记略》,有“仁化南隅有崖岩,在缥缈间,石纹四时改易,五色俱备……故名锦石岩”的记载。后来,北宋蒙天民的《锦石岩龙王灵感记》、明朝王宾的《重修锦石岩》等都是以“锦石岩”命名此地的,并未见过用丹霞山为地名的。古文中记载“丹霞山”这一名字则是在清顺治二年(公元1646年)李永茂买下丹霞山前后。李永茂的弟弟李充茂作的《丹霞山记》:“……丹霞山之名,不自今日始也,自伯子(李永茂)至,而人人知有丹霞焉。”这是最早记录“丹霞山”这个名字的古文。但是李充茂对丹霞山名字起于何时,没有准确界定。根据李充茂的记载,在他们来到丹霞山前,已经有了丹霞山的山名。  但在清同治十二年(公元1873年)的《仁化县志》中《丹霞山水总序》又说:“……传说丹霞山为‘烧木佛地’,李公(李永茂)不忍更改其名。”这里所说的“烧木佛”是说当时邓州丹霞山天然禅师在惠林寺遇天寒,就焚烧木头佛像来取暖的故事。而李永茂的故乡就在邓州丹霞山。于是,李永茂就用邓州的“丹霞山”来命名仁化的“丹霞山”。也就是说,丹霞山的名字是李永茂所取的。  这与李永茂的弟弟李充茂的记载持相反的观点,有关单位还曾经调查过李永茂的家乡邓州是否有丹霞山,调查结果显示,邓州没有丹霞山。所以,李永茂命名丹霞山这一说法的依据并不充足。  那么,丹霞山的称谓究竟开始于什么时候呢?最早出现“丹霞”二字的是明朝伦以琼的《锦石岩》诗第二首,开句有“水尽岩崖见,丹霞碧汉间”的诗句。在明崇祯七年(公元1634年),诗人殉家行有诗刻在锦石岩梦觉关的石壁上,诗中有“丹霞烟留处,黄粱秀未曾”的句子。此时,距离李永茂买下丹霞山只有12年。但有人说以上两处诗名中出现的“丹霞”并不能作为地名解,而只能当作是“红色的云霞”解。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么明天启七年(公元1628年)凌云写的《宿丹霞》,则是将丹霞山当作了地名。其时间还是在李永茂买下丹霞山之前。  因此,丹霞山这个名字大概出现在李永茂买丹霞山之前的明代,但是究竟出现于何时,因何而得名,还是一个谜团。2 燕岩神钟之谜   在丹霞山的大石山风景区,有一座山寨叫燕岩,海拔603米,是丹霞山的第二高峰。燕岩山山势雄伟,悬崖峭壁巍峨险峻。在燕岩山腰险峻处,有一处叫做“燕岩庙”的寺庙。据说,从前这座庙香火鼎盛,香客四时不绝,暮鼓晨钟,曾响萦岩头、河富一带的村庄原野。   关于燕岩神庙还有一个美丽的传说。传说天神派下一对仙女姐妹来此地的西竺岩、燕岩塑造菩萨像,她们约好,谁最先完工谁就陪王母娘娘去瑶池仙境。姐姐选择了低矮易上的西竺岩,妹妹只好攀上燕岩庙,由于燕岩庙是一块清幽之地,妹妹很快就将菩萨的塑像建造好了。后来,妹妹一边铸造神钟,一边学起鸡叫来,急得姐姐仓促间马虎了事减了工序,结果,燕岩庙的菩萨造得比天竺庙的要好看些,而且燕岩的菩萨还会唱歌。以后有了“燕岩庙的菩萨会唱歌,燕岩庙的神钟会应和”的传说。据说,当年燕岩山下,每当夜深人静的是时候,就真的有呜咽凄婉的唱和。丹霞山
   据说,燕岩神庙的那口神钟十分神奇。传说它能自动发声似呜咽一般。据当地人回忆,该钟油黑铮亮、非铜非铁,钟顶有几个孔洞,互相通连,与悬挂神钟的钟蒂(钟座)又相衔接,和别处寺庙的钟不一样。有人猜测可能就是这几个不一样孔洞,与钟身、钟蒂构成一个气流回旋的谐振腔体,在一定风向贯穿下铿然发声。而燕岩庙座落于在半山绝壁之中,岩洞与山谷相对,四时风大气流湍急,这口神钟挂在庙前,自然吞风引气、呜咽做声。   但是在后来,燕岩岩庙被废弃,僧尼也都陆续还俗出走。1987年,这口神钟被人收走了,燕岩神庙“菩萨神钟相唱和”的谜底,也因为没有了实物变成了一个永久的谜团。3 龙蟠虎卧之谜     丹霞山锦石岩下的悬崖峭壁上,在高约50米的地方,刻着苍劲的四个大字:“龙蟠虎卧”,每个字五尺见方,阴刻行书,字体雄浑有力,是清代韶州人邹宗尧所书。在绝壁腾空的悬崖上誊字刻石,现在人都没有办法,当时的工匠是在地上搭台还是从半山的锦石岩垂篮操作,就不得而知了。而这“龙蟠虎卧”又有什么深意呢?     有人认为邹宗尧刻写这几个大字的初衷大概是因为锦石岩连通四个岩洞内壁的“龙鳞片石”。这些锦石岩随四季变换颜色,真若一条藏头匿尾的长龙蟠踞在锦石岩的岩洞中,这也成为古往今来令人称绝的景观。尤其是后来被发现的翔龙湖,它就像一条飞龙缠绕在山峰下。翔龙湖也是到目前为止,全国水面图形近似于翔龙的唯一景观。“蟠龙”隐藏在丹霞山中,这引起了人们无限的遐想,是印证了古人独到先知的眼光,抑或古人早就曾在丹霞山看到了什么?悟出了什么?     虽然“蟠龙”出现,但是虎踪却很难寻。丹霞山内虽然有白虎岭、伏虎岩、老虎寨等地名,但其形态却与虎的形状相距甚远。后来,探险者们在丹霞山密密的丛林中寻找到了阳元石、阴元石、天仙桥、连理枝、守寨爷爷和天然禅师墓庐,却没有找到类似老虎形态的石头。不过,丹霞山无人涉足之处还很多,古人或许曾见过的“卧虎”,只不过隐藏于我们还未踏入的地区。     随着丹霞山进一步的开发和探索,我们相信,总有一天“龙蟠虎卧”的涵义会被完全地破译出来。     4丹霞山悬棺之谜     据《仁化县志》记载:仁化县地处岭南,古代居民属于“百越族”。春秋时期,仁化县隶属百越,战国时期,隶属扬越。秦始皇时期属陆粱。在秦始皇三十三年(公元前214年),包括仁化的粤北地区才隶属秦帝国的南海郡。秦朝灭亡以后,百越族的首领赵佗占据岭南桂林郡、南海郡、象郡三郡,建立南越国,自称南越王,并在仁化的城口镇构筑关隘“古秦城”,以北拒汉武。直到公元前111年,南越国才归顺汉朝。因此,在汉代以前,丹霞山一直是百越族的领地。  按照百越族的习俗,为了防止死者的尸体被野兽侵袭,他们采用的是悬棺葬仪。就是将死者的棺木放在人迹罕至的高崖绝壁凿洞中。而丹霞山就是百越族悬棺葬的首选宝地。  据当地人说,大石山、丹霞山、韶石山中都有关于高岩峭壁“墓洞”的传说。传说一些洞口曾出过朽棺木板,洞内有骨头、瓦罐……但是时到今日,人们也没有发现丹霞山悬棺的踪迹。  百越族归汉以后,百越文化也逐渐融于楚、汉文化的大流之中,改悬棺为土葬了。因此,丹霞山的悬棺葬仪已经绝迹。而丹霞山所处之地多雨,悬棺多被腐蚀,再加上人为的破坏,即使有幸存下来的悬棺,也藏于丹霞山险峻之处。百越族的悬棺今在何处,留给人们的是一声永远的慨叹。5 丹霞山藏宝之谜在丹霞山广泛流传着许多关于宝藏的传说:“金银有三挑,不用锄头不用锹,就怕火来烧”,“崖是有红光,金碗响叮当,馋死发财郎”…… 这些传说让人们纷纷猜测丹霞山藏着巨大的宝藏。有人说在某一个岩洞内藏着古代盗匪抢来的宝藏,有人说在战乱时期某地主在丹霞山藏了无数珠宝……引得许多人前来丹霞山寻宝,但都是失望而归。   丹霞山有宝藏并非是无根据之说。丹霞山自唐宋被开发以来,经历了六个朝代。在战乱时期,丹霞山以其崖高路险,易守难攻或成为地方官家富户的避难所,或成为兵匪盘踞的营地。在这些错综复杂的斗争中,有人在丹霞山藏宝也是极有可能的。  虽然人们并未在丹霞山发现任何宝藏,但是探险者却发现了国家重点保护植物白桂木、银钟花、绿毛红豆、巴戟和秀丽椎。1998年,人们还在翔龙湖找到了国宝级的活化石——桫椤木。从这些方面来看,丹霞山确实藏有珍宝。6 金童玉女之谜丹霞山
在丹霞山还有一个美丽的传说:玉女和金童相恋,他们在‘仙人洞’苦修了千万年,本可以成仙,不想糊涂的玉帝听信了馋言,一道金牌又令他们在凡间清守戒律。他们想不通,从此不再修行打坐,干脆逃出洞外,躺在锦江边永远诉说着绵绵情话。当人们站在仁化县城的高岗或楼顶上远眺时,就可以看到“玉女拦江”,她秀美的身姿实在令人叫绝。就在玉女拦江对岸,从长老峰、海螺峰、宝珠峰直到僧帽峰,一线山脉轮廓清朗,活脱脱一个“金童仰卧”的图像:长老峰是头颅,依次是颈、胸、腹、腿,最后僧帽峰俨然成了金童的脚掌,线条流畅,形象逼真。他和玉女头挨着头,依偎着柔软如带的锦江,正述说着没完没了的悄悄话……但是“仙人洞”又在何处呢?在仁化董塘镇的懒树下村,有一个石灰岩大溶洞,这被人们称之为“仙人洞”。据说曾有人爬进过,辗转一天,才从仁化镇的新东村大坑底洞口爬出。后来,又有人进入,言及洞中景况,石笋钟乳琳琅满目,进洞门即有两条蟠龙,张牙舞爪,稍进依次有八仙厅、地下河、银河滩、松木石、大蟒石、玉帝殿、金童玉女……还有一处白色透明的水晶宫。但在20世纪70年代,“仙人洞”一带开了个石场,洞口就在长年的开炮采石中崩蹋了,以后又被石渣废土填埋,几经沧桑,山势地貌已面目全非,当年的勘查者也已不辨方位,这处地下迷宫就此埋灭了,仙人洞也成了一个谜团。美丽的丹霞山,它的谜团何时才能被解开呢?“恐龙山”为何盛产恐龙蛋?
西峡盆地是世界罕见的恐龙蛋化石群。1993年,我国河南西部南阳的西峡县出土了五千多枚恐龙蛋。而在这以前,人类总共才发现了五百多枚恐龙蛋化石。为何恐龙“钟情”于西峡盆地呢?自1993年在河南西峡县发现恐龙蛋以来,迄今为止已经出土了三万多枚恐龙蛋化石。而如今这一数字又将被翻新。专家推测,在西峡一处约五万平方公里的山地,可能蕴藏着15万枚恐龙蛋化石,种类达到二十多种。此外,还有大量的恐龙骨化石和古生物化石。因此,西峡县将是世界上最大的恐龙化石聚集的地区,这片山地被称为“恐龙山”也是当之无愧的了。    2008年,西峡县阳城乡赵营村的村民修路的时候,在公路沿线发现西峡独有的恐龙蛋化石——“西峡巨型长形蛋”。这些“西峡巨型长形蛋”单枚蛋长37厘米至50厘米,成圆圈状围成一窝,每窝在26枚至40枚之间。而在公路沿线两公里范围内就发现有二十多窝这样的恐龙蛋化石。同时发现的还有树枝蛋、戈壁棱柱形蛋等十多种恐龙蛋化石。专家推算,仅仅在赵营村,“西峡巨型长形蛋”的蕴藏量可能不少于五千枚,加上其他种类的恐龙蛋化石,总蕴藏量将超过两万枚。    从西峡出土的恐龙蛋化石来看,这些恐龙蛋分布面积很大,在西峡县的各个地方几乎都能发现恐龙活动的遗迹。另外,恐龙蛋的埋藏相当集中,原始状态保存的都较为完整,且数量之多,举世罕见。    学术界普遍认为西峡盆地是我国迄今发现的年代最早的恐龙蛋化石地,时代大约为中生代白垩纪早期,距今一亿年左右。从现场观察,化石埋藏层倾角约50度,这可能是受新构造运动的影响所致。  西峡县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的恐龙蛋化石呢?“恐龙山”又有着怎样的地理条件,来吸引数量如此之多的恐龙来此产蛋呢?专家推测可能是由于西峡山气候温和,雨量适中的条件适合恐龙的生存,且西峡山内的河流众多,也就不缺少水源这一重要条件。另外,由于恐龙不会孵蛋,它只能靠阳光的温暖来让它孵化恐龙蛋。因此恐龙一般都会寻找阳光充足,又接近水源的地方进行繁殖,而西峡就是适合恐龙繁殖的场所。也有人说化石埋藏层倾角约50度,并不是造山运动形成的。而是恐龙产蛋的地方原本就是坡面,它们是为了让蛋受到更充足的阳光照射。西峡是个盆地,它境内的山地和山岭起伏的坡度都很大,其自然坡度为33°(西峡县最高海拔是22125米,最低海拔是海拔181米),也就是说西峡的坡面也是吸引恐龙来产蛋的原因,但这只是一种猜测。那么又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种类和数量的恐龙蛋呢?专家说恐龙是爬行动物,而现在的不少爬行动物会像海龟一样专门去一个地方产蛋,然后再去别的地方生活。恐龙中的某些种类也是这样的,它们的产蛋地都是环境比较适宜的西峡,所以到了繁殖季节,恐龙们会从各个地方赶来产蛋,日积月累,就形成了壮观的恐龙蛋化石集聚区。而“恐龙山”则可能被恐龙们认为是西峡中最黄金的产蛋地带,这就是为什么专家说“恐龙山”有大约十五万枚的恐龙蛋的原因了。五岳是指哪几座山?
“岳”在春秋前原是掌管大山的官吏职称,尧时分掌四方外事的部落首领就叫“岳”。后来把主管四岳的官吏与岳官驻地的大山名称统一起来了,便出现了代表四方大山的“四岳”。据道教典范《洞天记》记载“黄帝画野分州,乃封五岳。”但是这五岳是哪五座大山却一直众说纷纭。五岳是指我国的五大名山,通常人们都认为五岳就是指东岳泰山(山东,海拔15327米)、南岳衡山(湖南,海拔13002米)、西岳华山(陕西,海拔21549米)、北岳恒山(山西,海拔20161米)、中岳嵩山(河南,海拔14917米)。但是这只是传统的说法,五岳究竟是哪五座山峰,历来争议颇多。 《尚书》中只有东西南北四岳之称,而无中岳之称。在《史记·五帝本纪》中记载,尧巡守四岳之地,询问四岳之官时只提到了东岳泰山,其他三岳却没有记载。但在《史记·封禅书》中又有关于其他三岳的记载:“岁二月,东巡狩, 至于岱宗;五月巡狩至南岳,南岳, 衡山也;八月巡狩至西岳,西岳,华山也;十一月巡狩至北岳, 北岳, 恒山也, 皆如岱宗之礼。”在此之后,太史公司马迁又加了一句:“中岳,嵩高也”,“昔三代之君皆在河洛之间,故嵩山为中岳, 而四岳各如其方。”此时,五岳的概念才较为明确地出现。     最初提出五岳的见于《周礼·大宗伯》和《大“五岳独尊”——泰山
司乐》,但是并未指出五岳是哪五座山。《史记》将五岳定义为:泰山、华山、恒山、衡山、嵩山。但《尔雅》上记载五岳是河南华,河西岳,河东岱,河北恒,江南衡。就是指黄河南面的华山,西面的岳山(今陕西陇县西南),泰山,恒山,衡山为五岳。《周礼·大司乐》上记载的五岳也是这五座山。但是另一种说法也出现在《尔雅》中:泰山为东岳, 华山为西岳,霍山为南岳, 恒山为北岳, 嵩山为中岳。霍山在安徽霍山县,又叫天柱山。注《周礼·大宗伯》则据《尔雅》的这一说, 以泰、华、霍、恒、嵩为五岳。为何两本古籍中都会有矛盾的说法呢?  邵晋涵在《尔雅正义》中解释说:“ 冀州之霍山,与泰、衡、华、恒, 唐虞之五岳也;华、岳、泰、恒、衡, 周之五岳也;泰、衡、华、恒、嵩山, 汉初相承之五岳也, 泰、华、霍、恒、嵩, 武帝所定之五岳也。”鹗《求古录札记》则认为:“ 岱(泰山)、衡、华、恒、霍太(霍太山在今山西霍县东南三十里), 唐虞夏之五岳也;岱(泰山)、衡、华、恒、嵩, 殷之五岳也;岱(泰山)、衡、华、恒、吴岳, 周之五岳也。”     但顾颉刚在《汉代学术史略》中认为秦始皇时还没有“五岳”的概念。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以崤山为界。将其东边定五座名山:太室、恒山、泰山、会稽、湘山;将其西边定七座名山:华山、薄山、岳山、岐山、吴山、鸿冢、渎山。而今的“五岳”分散于东西。《史记·封禅书》中记载:“天下名山八而三在蛮夷, 五在中国(中原)。中国(中原):华山(今陕西)、首山(今山西)、太室(今河南)、泰山(今山东)、东莱(今山东)。”这些地方都是皇帝常游的地方,但是这些地方并没有按汉代疆域的实际情况来划分,所以汉武帝就重新对五岳进行了定义:以太室为中岳,泰山为东岳,安徽的霍山为南岳, 华山为西岳, 恒山为北岳,以来显示国土的强大。但是安徽的位置离汉代的疆域还有一段距离,汉武帝为此又将湖南的衡山定为五岳之一。     由于史书的记载不同,至今对五岳的争论也没有停止过。看来,这一问题还有待进一步研究。五岳之一——华山庐山出现过第四纪冰川
庐山位于九江以南,星子县以西。耸峙于长江中下游平原与鄱阳湖畔。自东北向西南延伸约25公里,宽约15公里。东西两侧为大断裂,山体多峭壁悬崖,相对高度1,200~1,400米。主峰汉阳峰海拔1,474米,山势雄伟。传周代有匡氏兄弟七人上山修道,结庐为舍,因名庐山,又称匡山、匡庐。1931年,李四光教授在庐山发现一些第四纪冰川的沉积物,后来他又进行了几次考察,最后认为这些沉积物是冰川作用的结果。后来李四光教授在一篇学术演讲《扬子江流域之第四纪冰期》中论证庐山出现过第四纪冰川:他认为庐山平底谷、王家坡U形谷、悬谷、冰斗和冰窖、雪坡和粒雪盆地具有明显的冰山地貌特征,庐山北坡的全部地区在冰期形成了一个巨大的粒雪场。另一方面,从冰川堆积出发,他说庐山上下都堆积了大量的泥砾,庐山平底谷、王家坡U形谷、悬谷等山谷都布满了红色黏土及巨大的砾石,有的泥砾层甚至分布在分水岭上。在这些砾石中,有的直径长达1米~2米,被风化较小,砾石夹杂着黏土组成长丘,成扇状分布于庐山和鄱阳湖之间的平缓地带。而泥砾中的黏土颗粒细腻均匀,有的砾石表面甚至有很清晰的擦痕,几乎很难辨认出是残积物,泥砾堆积距离庐山最远的达六千米之远,这不是流水能够形成的。但是假若用冰川来解释上面的情况,则都可以解释得通。庐山     但当时国际上认为在第三纪以来,中国的气候过于干燥,缺乏形成冰川的足够降水量。因此李四光的观点没有得到当时其他学者的认同。英籍学者巴尔博根据对山西太谷第四纪地层的研究认为,华北地区在第四纪时只有暖流、干湿气候的变化,并没有冰期发生过。他还认为长丘是侵蚀形态而非堆积形态,砾石的圆形是边棱已被风化的结果。1935年,中国科学家也分别对长江流域和珠江流域的新生代地层进行考察,考察结果也否定了庐山曾有过冰川。     但是李四光一直在努力寻找冰川证据,1936年,他在黄河也发现了冰川遗迹,更加证明庐山有过冰川时期。经过多次调查,他在著成的《冰期之庐山》中不仅进一步肯定庐山的冰川地形和冰碛泥砾,也提到了在玉屏峰以南所发现的纹泥和白石嘴附近的羊背石。   但是在20世纪60年代,反风景如画的庐山
对庐山出现过冰川的人列出理由:其一,“冰碛物”不一定是冰川堆积,其他地质作用如山洪、泥流都可以形成;其二,地形方面,庐山没有粒雪盆地,王家谷等地都不是粒雪盆地,而且山北“冰川”遗迹遍布,何以在山南绝迹?其三,庐山地区尚未发现喜寒动植物群,只有热带亚热带的。   而赞同李四光观点的人虽然逐条驳斥,但并没有拿出更多的有力证据来证明。“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也许,总有一天我们会找到所有问题的答案。天下奇秀——武当山
武当山是著名的山岳风景旅游胜地。胜景有箭镞林立的七十二峰、绝壁深悬的三十岩、激湍飞流的二十涧、云腾雾蒸的十一洞、玄妙奇特的十石九台等。武当山不仅以自然风景闻名天下,它独有的宏伟壮丽的古建筑更是世界罕见。那些古代建筑风格和特色令人叫绝,同时也奇得叫人费解。武当山又名太和山,仙室山,古有“太岳”、“玄岳”、“大岳”之称,位于湖北省西北部丹江口市境内,是我国著名的道教圣地之一。其面积古称“方圆八百里”,实测有300多平方公里。东接历史名城襄樊市,西靠汽车城十堰市,南依原始森林神农架林区,北临大型人工淡水湖丹江口水库。武当山不仅风景秀丽,而且还拥有悠久的人文历史,因此武当山被誉为“亘古无双胜境,天下第一仙山”。武当山同时也是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武当山古建筑群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武当山还是武术之乡,它孕育了道家武术流派——武当拳、武当太极剑。秀丽的武当山,除了美丽的风景外还有许多神秘的谜团。1金殿之谜  武当山古建筑群规模宏大,气势雄伟。据统计,从唐朝至清朝共建造庙宇五百多座,历代皇帝都把武当山道场作为皇家家庙来修建。明朝永乐年间,大建武当,史上有“北建故宫,南建武当”之说,一共建成9宫、9观、36庵堂、72岩庙、39桥、12亭等33座道教建筑群,面积达160万平方米。明嘉靖三十一年(1552年)又进行扩建,形成“五里一庵十里宫,丹墙翠瓦望玲珑。楼台隐映金银气,林岫回环画镜中”的建筑奇观,现存较完好的古建筑有129处,庙房1182间。这些林立的古建筑如同一幅美丽的山水画,有着许多的谜团。位于武当山天武当山金殿柱峰顶端的大岳太和宫,俗称金顶,其建筑分布在海拔1500米上下约两公里长的建筑线上,它包括金殿、紫金城、朝圣拜殿、皇经堂、天云楼、三天门、九连蹬等现存建筑和遗址87500多平方米。其中金殿建造于明朝,高554米,全部是用铜铸鎏金仿木构建筑。金殿外围四周,在千仞危岩之上,建有紫禁城。它又名红城、皇城,因金殿在上而得名。始建于明永乐十七年(1419年)。城墙高达数米,周长15公里,呈椭圆形环绕天柱峰巅,由每块重达五千公斤的条石筑成。从里面看墙体向外倒,从外面看墙体向里斜。这种视觉上的差异,古人是怎么做到的呢?这真是让人百思不得其解。而且这条墙体没有浇铸任何混凝土和钢筋,数百年来这座墙体一直坚固无比。更令人费解的是在公元1412年动工时,当时的人们是用什么工具将这五千多公斤重的条石运上千仞危岩呢?这真是一个谜团啊。     金顶上的金殿建于1416年,高5米多,宽也5米多,殿面宽与进深均为三间,四周立柱十二根,构成重檐底殿式屋顶。地面以上紫色石纹墁地,殿内供塑真武大帝坐像。左侍金童捧册,右侍玉女端宝;水火二将,执旗捧剑拱卫两厢。金殿遍体馏金,无论瓦作、木作构件,结构严谨,合缝精密,虽经五百多年的严寒酷暑,至今仍辉煌如初。来金殿游玩的人都会看到金殿内长明不灭的神灯。据说即使殿外狂风大作,殿内神灯的火苗仍不会摇动。大殿自建成到2006年的590年间,神灯从来没有熄灭过。有专家做过考察,认为整个金殿在修建之初就充分考虑了大殿热胀冷缩的系数,铜殿在焊接上技艺高超,毫无铸凿痕迹,三面密不透风,殿内空气不能形成对流,风到殿口又被反弹回去,所以殿外狂风暴雨,殿内神灯仍可不闪不摇。神灯的供油系统,在大殿的夹墙内,信士捐赠的油料倒进去以后,一次可容千余斤,可供神灯十余年长燃不灭。     在金殿的屋脊上装饰着许多的鎏金的铜龙、凤、马、鱼、狮等。在这些鎏金饰物中,有一匹金马,它全身发黑,传说每到夏季它会吐出雾气,飘向空中化为紫霞,同时还有马长嘶的声音,人称“海马吐雾”。有专家解释说由于金马内部是空的,里面充满了湿度较高的气体,当雷雨到来之前,武当山变得闷热,冷热空气交替剧烈,外加日光暴晒,金马体内的空气受热膨胀,就从金马的口中吐出来,但是热气一遇到外面的冷空气,就会凝结成水雾,看上去就像海马吐雾一样。金马的长嘶声,是因为上下交替的气流与马口相互摩擦而产生的。  金殿的另一种景观也让人拍案叫绝。每年夏季雷雨季节,武当山就会出现雷击金殿的奇观。当雷电划破长空,如利剑直劈金殿。刹那间,金光万道,直射云霄,其景惊心动魄,神奇壮观。有人解释说“雷火炼殿”也是一种自然现象。武当山山峦众多,受热不匀,气候多变,金殿其实充当的是导电体,很多带电积雨云都朝金殿运动。当达到一定距离时,云顶与金顶上的尖角之间形成了巨大的电位差,使空气电离,拉成弧线,即闪电。同时强大的电弧使周围的空气剧烈膨胀而爆炸。于是电弧发生变形而成了火球,并发出惊天动地雷鸣,即“雷火炼殿”。但是无法解释的是雷火炼殿之前,金殿除鎏金部件外,一些生了锈的铜铸件、铁栏杆、一经雷火,瞬间变得金光闪闪,如同被用除锈剂擦拭过一般。究竟为何,还有待人们进一步研究。2飞蚁朝顶  在武当山有两道动物奇观:雀不漫顶和飞蚁朝顶。据明代《太和山志》记载,武当山有种奇怪的鸟,有着褐色的羽毛、金色的嘴、青色的脚和红色的爪,它能叫出“宫、商”和鼓瑟的音,所以人们称之为武当山音乐鸟。但是这种鸟无论怎么飞都不会飞过金顶,似乎金顶之上就是它的禁区。因此这种现象被人们称作是“雀不漫顶”。而与“雀不漫顶”相反的是“飞蚁朝顶”。  据说当秋天来临时,就有许多飞蚁排成一条黑色的长龙围绕着金顶飞翔,时刻还变换着动作。“飞蚁朝顶”几乎每年都会发生,其武当山紫霄殿
数量无法计算。据专家考证,“飞蚁朝顶”与武当山的气候和建筑有关。由于武当山“七十二峰朝金顶”的独特地理特点,使得地层水分蒸发沿着山体上升,形成了一个由众多低小山峰向最高峰天柱峰金顶聚拢的水蒸气流场,由于水蒸气上升形成引力,飞蚁们也便会随着引力从四面八方向天柱峰聚集,这是地形和气象的作用。但是为何上升气流只带来了飞蚁而很少有其他种类的昆虫呢?这个谜团还有待进一步研究。3龙头伸岩南岩宫又名独阳岩、紫霄岩,是道教所称真武得道飞升的“圣境”。南岩峰岭奇峭,林木苍翠,上接碧霄,下临绝涧。南岩宫的主建筑“太乙真庆宫”,全部用石头做成,镶嵌在悬崖绝壁之上。石殿旁有一个龙首石,又称龙头香,龙头伸出绝壁3米,上宽约40厘米,高约2厘米,凌空翘首,惊险无比。龙头上设有一个香炉,龙头正好朝向金殿。过去常有人登上龙首烧香求神,也因此常发生跌下深谷丧生的惨事。到清代康熙年间,在此立了一个“南岩禁止龙头香碑”的石碑,人们就不能再去敬龙头香了。  龙首石位置之险要堪称一绝,尤其当云雾缭绕时,石龙时隐时现,仿佛在仙山琼阁中飘荡。数百年来,人们纷纷猜测古人们是用什么办法将巨石抬到悬崖上,在半悬的空中又是如何雕刻这活灵活现的石龙的?         石龙向外伸出3米之多,其重量约有195吨,古人是如何将巨石抬到悬崖上呢?有学者认为是两种办法:一是用绳子和绞车从悬崖下绞上来,二是在岩石上修筑一半路,在悬崖上再雕凿一半的栈道,总宽应有12米,人能行走,方能抬过来。但这些只是推测而已。石龙的雕塑者也一直是个谜,直到1981年考古学家在石殿脊背上的悬崖峭壁中发现一些字样:“永乐十年四川石匠、高手吴天林……”人们才得知是四川石匠吴天林带着众多的人建造出来的。4金顶隐像      有人发现太和山顶有一个天人合一的隐性玄武神像,从天空中下看紫禁城似龟甲的边沿、巨龟在天上游荡,一股彩云缠绕在龟身,仿佛是银蛇纠合巨龟,狮子峰苍峦突出昂立云端,似巨龟之头翘首天穹,呈现出一幅天地人合一的玄武神像。当天空晴朗无云时,眺望太和山顶,你会发现金殿坐于龟背之上。这种隐像在武当山紫霄宫中也存在,有人说武当山紫霄宫建筑群与其周围的山势地形是根据人体坐像故意安排而成的,建筑和山势构成坐像的头上戴冠,嘴边胡须,手合腹前,远看与真武大帝十分相似。武当山上隐像在历史上没有遗留下任何的资料,直到2000年才被人发现。没有人知道在古代,石匠们是怎么规划设计出这么神奇的景象来的。5武当神木如何飞来    在武当山紫霄大殿中,供奉着玉皇大帝、真武祖师、金童、玉女、执旗捧剑护法灵官等道教众神,但是令人们费解的是,在这些众神之中,竟然还供奉着一根极其平常的杉木,更奇怪的是它被供奉在大殿左侧中央这个重要的位置上,这让人们百思不得其解。关于这个杉木还有一个传说。据说明初有一片森林,林中的树王是一个“精灵”,它一直想让人们发现它的特殊材质,但是工匠们每年却都没有选用它,这棵树王就悲愤而死了。玉帝可怜它的非凡才干,就指路武当,说那里正在修建玉虚大殿,可以去试一试。但是当树王来到武当以后,才发现玉虚大殿早已竣工,它一急就昏了过去,一头栽倒在紫霄殿前的月台上。此时,道长正在举行大殿落成仪式,忽见空中飞来一杉,知是有神降临,于是忙率道众就地叩拜,并将飞来杉奉到太殿供万人瞻仰。   当然这只是一种传说。在明洪熙年间武当山道士任自垣编撰的《大岳太和山志》其第十三卷中记曰:“神留巨木,敕命隆平侯张信,驸马都尉沐昕,兴建武当宫观材木采买十万有奇。”也就是说,武当山各宫观用材是经武昌从全国调运的。因为虽然武当山在明朝也是松杉茂密,但由于是“神山”,草木皆不敢动。志书还记载,在永乐十一年十一月十日,当明朝官员运输棺木经过黄鹤楼时,看见一巨木立于江中,只露出一点头。众人大惊,派人去探寻,发现水深五丈五尺,而木头却长四丈,悬于水中。众人将其用绳子锁在船舶上,船竟然不费力地走着,于是人们就认为这是上天给武当山预备的木料,后来朝廷下令将它定为玉虚宫之梁,受万代敬仰。但是后来玉虚宫毁于战火,只剩下这么一截“神木”,就被供奉在大殿左侧中央这个重要位置。  上面两种解释都是传说,武当山为何供应“神木”也许将是一个永远的谜团吧。  武当山神奇的谜团留给世人无尽的遐想,作为中华民族的一块瑰宝,令人永远神往!忽明忽灭的“佛灯”
 “佛灯”一向被列为千百年来难以解开的谜,对于这个神秘“佛灯”的来源,目前许多的科研人员还正在深入地研究之中……峨眉山、青城山、庐山,有一种共同的奇特的自然现象——佛灯或称圣灯、神灯,千百年来,闪烁变幻的佛灯、神灯作为一种罕见的自然奇观,使这几座风景名山更为遐迩闻名,吸引了无数人前往揽胜探谜。  佛灯,又称圣灯。在没有月光的夜里,漆黑的山谷内,冷不丁会出现几十到数百点荧荧的火光。火光时亮时暗,时高时低,时大时小;一会儿聚集在一起,一会儿又四处分散。  至今青城山上清宫旁还有神灯亭,所谓的神灯就出现在对面的大面山。如果登临峨眉山金顶,幸运的人能看到舍身崖下的圣灯;庐山观佛灯的地点在大池旁的文殊台。这些地方偶遇月隐之夜,山下黑漆漆的幽谷间,会倏然涌现荧荧亮光。亮光时大时小,时聚时散,忽明忽灭,忽左忽右,或近或远,好像一盏盏灯笼。“灯”的颜色是白色或青色,有的时候微带绿色。僧道们都说这是过路的神佛手提灯笼穿行在天地之间。  古今有很多人对佛灯做出了自己的解释和猜测。清朝蒋超亲眼看到过佛灯之奇,还特地在《蛾眉山志》中撰写了一篇(《佛灯辨》):“若佛灯一事,或云是古木叶也,或云是千岁积雪精莹凝结也。余疑之,而未敢遽信。……爱是瞑钟初息,沙弥来报灯现。余庐山风景
急趋顶上,乍见一二荧荧处,犹然诸说横据胸中。未几,如千朵莲花,照耀岩前,有从林出者,有从云出者,有由远渐近,冉冉而至者,殆不可数计。始叹耳闻不如目睹也。”当蒋超看到美妙绝伦的佛灯时,以前听到的各种解释都浮现在脑海中,究竟该信哪个,恐怕他自己也没有了主意。   范成大《青城行记》:“夜有灯出四山,以千百数,谓之圣灯。圣灯所至,多有说者,不能坚决。或云古人所藏丹药之光,或谓草木之灵者有光,或又以谓龙神山鬼所做,具深信者,则以为仙圣之所设化也。”有人说佛灯是丹药发出的,有人说是草木搞的鬼,有人说是鬼神所为,总之没有确定究竟是什么造成的。  据《庐山志》记载,早在一千多年前就发现了这种神异的灵光,但那时只能将这种现象传为一种神话。由于最早出现佛灯的地点是在天池山文殊台下,古人便以为是文殊菩萨的化现之光。南宋时在天池山上建有天池寺,诗人周必大游山时来寺住宿,当夜他便在山上看到半山腰间忽明忽暗,飘忽不定地出现了许多如繁星闪烁的火光。他即将这一难得遇见的景象记叙下来,那灯火“闪烁合离,或在江南,或在近岭,高者天半,低者掠地”。“天池佛灯”从此有了正式记载。最为可靠的是五百多年前的明代学者王守仁,也在天池寺留宿时看到了佛灯。写下了著名的《文殊台夜观佛灯》一诗。诗云:  老夫高卧文殊台,拄杖夜撞青天开,  撒落星辰满平野,山僧尽道佛灯来。  无论是周必大还是王守仁或者其他人,他们都没有也无法对佛灯的来历做出解释。与周必大同时代的朱熹怀疑是“地气之盛”。而另青城山风景一位学者王延垚认为是“唐会昌中,二僧藏金像于锦绣谷腾溢而出之祥光”。  直到近代,关于佛灯的研究才有了一些进展。人们对于佛灯的解释也众说纷纭,不一而论。  有一种说法认为,“佛灯”是山下灯光的折射,有人说是星光在水中的反射,还有人说它们就是大萤火虫在山间飞舞,还有人猜测山里蕴藏着会发光的矿石,更多的人认为“佛灯”就是磷火,即民间所说的“鬼火”。山里面千百年来死去的动物骨骼或含磷地层中的磷质,跟空气中的水分发生化学反应,产生了磷化氢和五氧化二磷气体,这些气体在空气中十分容易自燃,加上它们比空气轻,就会随风飘动。另外,这些气体燃烧时光比较弱,自然只有在没有月光的夜间才能见到。  大多数的科学研究者不同意佛灯就是磷火的说法。他们认为磷火大多是贴着地面缓缓移动,不可能像有的目击者说的那样,高得在半空中和云在一起。再说磷火的光亮度不高,庐山文殊台和青城山神灯亭的海拔都在一千米以上,峨眉山金顶的海拔超过三千米,这么高的地方,看到山下的磷火是不可能的。  还有人提出佛灯是“云层对星光的反射”所致。从事气象学研究的研究人员从理论上阐述了自己的见解:庐山云海对光线的反射率为20%~78%(100米到500米厚层积云),天空中一等星星光经反射后变成了二等星或三等星,二等星变三等或四等星,其余类推。平时人的肉眼能看到的颗数与云层的大小、位置和运动有关,多则几百颗,少则几十颗甚至几颗。而且云层在运动,被它反射的星光也在动,造成忽明忽暗,时聚时散,神秘莫测。依据这种特点,佛灯的出现一般是在无月的条件下才会产生。  以上这种说法有一定的理论依据,但形成佛灯的原因以及与其他自然因素的必然联系,似乎还未完全解释清楚。在这几座山中,能够出现“佛灯”的地理条件的地方有很多,但是,为什么只有庐山的文殊台、青城山的神灯亭、峨眉山的金顶这三个地方才会出现佛灯呢?这种现象又该如何做出解释呢?因此,佛灯之谜虽然有各种推断,但是仍然没有详实的证据来解释这个原因。蒙顶山上的“人脸”
北纬30度是一条神秘纬度线,蒙顶山就在此纬度线附近。同样,有人在蒙顶山的卫星图上发现了一个神秘的“人脸”。 蒙顶山位于四川雅安县,北纬30°6′,而在北纬30度有很多神秘莫测的东西,蒙顶山也不例外。有人在浏览卫星地图时发现:在卫星地图上,蒙顶山的阴面呈现出一幅奇特的图案。图案长10公里,高4公里,左边是一只麒麟,右边是一个带着羽毛头冠的武士,整个图案几乎覆盖了整个蒙顶山的阴面。从空中看去,这副图案就像罗马武士的上半身,有手、鼻子、眼睛、帽子,还有一个冠,另外还有一个看上去像麒麟坐骑的动物。这些人类的五官和图画究竟是怎么形成的呢?是人工开掘的?还是外星文明的产物?它会不会和北纬30度的这些谜团有联系?蒙顶山
一种猜测是人工开掘的。蒙顶山在茶文化中具有独特的地位,早在西汉时期,“茶祖”吴理真就在这里种植茶叶。那么会不会是古人为了祭祀茶神等原因人工开掘制造的呢?但是这个图形面积有几十平方公里,就算人工开掘的话,如此巨大的工程量也不现实。那又是什么原因呢?另一种看法是卫星地图的某种误差造成的。但地质专家觉得卫星地图上显示的那个神秘图形应该是真实存在的,因为雅安地区是中国三个方向的地质构造带的交点。所以雅安区的地质构造非常的复杂,也具备了出现特殊的地貌的基础条件,但是还需要科学调查才能下结论。第三种看法是有人说蒙顶山有个陨石坑,那么这个陨石坑会不会与神秘图形有关联呢?但据地质专家考察,这个地带并没有陨石坑形成的地形地貌条件。最后,经过认真考察,卫星图上的这个神秘图案在雅安山是真实存在的,人们先后发现了神秘图案的头等。在蒙顶山上有一个整个山脊上唯一没被树木挡住的缺口,就能看到神秘图案的头发。专家称奇特图案是长年雨水冲刷形成的。麒麟和人像身体的线条都可以用地质构造自然形成的巧合来解释。由于蒙顶山主要是容易被流水侵蚀的沙砾岩地层,所以地质专家假设,那些图案上看起来像是头发的褶皱,应该是长年的雨水冲刷形成的冲沟。这么一大片很深的冲沟呈现一种辐射状的排列,理论上,在它的下面应该有一条河流,由这些冲沟流下来的雨水汇集而成。能否找到那条河流,将是揭开头发部位奇特地形成因的关键所在。而事实上,有关研究人员真的在山梁中发现一条蜿蜒流过的小河。因此,“麒麟武士”的“头发”是下雨后水流冲刷形成的可能性非常大。据名山县当地的气象专家介绍,雅安地形非常独特,它背靠青藏高原,前边是四川盆地,印度洋来的大量暖湿气流,进入雅安境内后受到青藏高原的阻挡,被迫爬升,当爬升到约1500米高度的时候,暖湿气流内的水气碰撞增大,形成雨滴落下,所以云非常多,雨非常多。而蒙顶山上的雨日更多,一年可达300多天,在这么巨大的降水量下,形成图像上的众多冲沟自然不成问题。但也有人指出冲出这么规则的图案似乎也太“巧”了。 还有人认为是神秘的力量形成了蒙顶山的“人脸”形状。究竟如何,还有待专家们的进一步研究考察。

(<-快捷键)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目录

阅读设置

背景色:

字体大小: 14px

页面宽度: 1200px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