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侦探推理 > 中国地理未解之谜

中国地理未解之谜

作者:廉永清字数:68899状态:连载

遗留千年的古迹

遗留千年的古迹   
我国有着五千年的悠久历史,在璀璨的历史长河中,古老的先民们创造了无数辉煌的成就。踏遍各地,无论是山川河流,还是偏僻乡村,我们都会寻找到历史遗留的痕迹。如庄严雄伟的故宫、有着如梦似幻般的历史古城、堪称世界瑰宝的莫高窟、恢弘壮丽的万里长城。它们无一不彰显着中国古人惊人的聪明才智,但也蕴藏了许多无法解开的谜团。神奇鸳鸯井
动物界有成双配对的现象,但大地上的吃水井成双配对却令人费解,在我国四川省发现的两口井则又是一个奇迹,这两口井互相依存,一正一反互换的情况在历史上还是十分罕见的,那么,是什么原因造成这样的现象呢?四川省武胜县发现两口神奇的水井。它们相距四米,一清一浊,又被当地人称作鸳鸯井。两井位置等高,深度相当,且井中的水为同一源头所聚。但是,奇怪的是,这两口井却有着天壤之别。这里的谜吸引了无数充满好奇的人来观看,不少的科研人员也纷纷前来试图探究“鸳鸯怪井”隐藏的奥秘。  首先,两井中的水清浊不一。但两口井好像约好了似的,一年要变两次“魔术”:端午节后,清浊互换,而且一个发出微臭的味道,一个却味道香甜;中秋节后,两眼井水又自动恢复原状。一年四季,两口井交替供人饮用。这种交替变换的“鸳鸯怪井”,人们还闻所未闻。   这两眼井位于武胜县北飞龙镇木井村,井口方正,水面离地一米。其中一个叫上木井,另一个叫下木井。该村八十岁的老人张炳清说,两口井凿于何年已不得而知。他还唱了一首老歌谣——《木井》:“可观上下两口井,一条大路直穿心;井中清泉最可饮,能分春秋各二季;不知哪朝开的井,何人称为木井村;此井水丰不断流,润泽大地五谷生。”  据村民介绍,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以前,上木井里的水清澈,下木井的水浑浊。端午节后,两井开始“换班”:上木井里的水变浑变臭,水面泛起一层金黄色的东西,如粪便,不能饮用;而下木井的井水则逐渐变清变甜,供居民饮用;到了中秋节,两井又再次“换位”。但不管它们怎么变换,总有一口井的水是清澈的、甘甜的。年年如此,从未错过日期。许多慕名而来的游客看毕大叹造物神奇。     其次,两井水面总会保持一致。居民提上木井的水时,下木井的水位会自然下降;反之,提下木井的水时,上木井的水位也会随之下降,随后恢复盈满。木井的水常年外溢,形成溪流,成了武胜县第二大水库——红星水库的源头之一。     再次,两口井虽然同源,但井水温度却并不一样,非常罕见,有人专门用温度计做过测试。但是这两口井温度差异因何如此之大的问题目前还没有弄清楚。    两井凿于何年已不得而知,但是鸳鸯井为何出现这些神奇的现象实在令人费解。有关地质学家初步分析后认为,两井地质结构存在裂隙,天热时,地下水进入上木井裂隙,地下硫化物随地下水浸入上木井,就有可能形成黄色漂浮物并导致上木井变浑浊。而天变冷时,地下水改变方向进入下木井裂隙,于是就出现了清浊互换。但居民取水时,两井水位会同时下降。这说明两眼井水相通。   那么,两井温度变化又怎么作解释呢?古人是出于什么原因打造出这样神奇的鸳鸯井来的呢?是出于巧合,还是他们在当时已经具备打出这样神奇的鸳鸯井的科学技术呢?这鸳鸯井的真正奥秘到底在哪里呢?希望相关人士早日揭开鸳鸯井之谜。川藏神秘星形碉楼
数十座高高的碉楼与色彩斑斓的传统民居相映成趣,像是一把把金剑在落日余晖中闪耀。这样美丽迷人的星形碉楼,不得不让人无比神往,其中蕴含的许多谜团又让人充满了无限的遐想……在我国四川与西藏地区,到处都有或者成群或者散落的无数碉楼,这些碉楼大多散落在田间地头、家门口和山坡灌木丛中的,大多数是呈方形,也有些是五角、六角、八角,甚至十三角的。四川有碉楼的三个地区:  今羌族居住地(大多数在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  被称为“嘉绒”的地区(部分在阿坝州,部分在甘孜藏族自治州);   雅砻江流域:南起木里,北至道孚,东至康定,西至雅江,这是木雅人的传统居住地;   第四个地区位于西藏东南部的工布江达。  最高的星形碉楼在四川马尔康附近,在西藏工布江达,有八个角和十二个角的碉楼。碉楼大都高达三十多米,最高的甚至有五十米。每座都是杰作,结构没有瑕疵,角像刀刃一样直,墙壁牢固又光滑。经历了这么多风雨,甚至战争和地震的洗礼,它们仍然骄傲地耸立着。有的已倾斜,但绝不倒下;有的已坍塌了一半,废墟上布满了尘土,缠绕着野藤,甚至连树也欺压着它,最终沦为狐狸、老鼠的家园。然而,在人们眼里,它们将永远保存着自己的荣光、庄严和神秘。只要来到这里看到这些古碉楼,你一定碉楼
想要知道碉楼背后那奇异、神秘的古老故事。  当地居民、政府、学者,甚至19世纪进入此地的西方探险家都知道,“民族走廊”上散落着一些古碉楼。但这些高大的古代星形、石砌碉楼尚未在地图上标志过,没人科学地测算过它们的始建年代,甚至也没人将其视为一种独特的建筑现象进行研究。或许是因为这些碉楼在当地人们的心里是十分普通的石头建筑,没有什么独特之处。  但是这些矗立在眼前的碉楼到底是谁建造的?是什么时候建造的?建造的目的又是什么呢?就连这里的老辈人都说不清楚。因为仅存少数口述传说,没有书写历史,再加上当地人仍然保留着诸多互不相通的方言,却没有文字,因此,关于这些碉楼的各个方面都是难以解开的谜。  从中文典籍中仅能搜索到一些模糊且支离破碎的信息。据这些信息我们可以了解到,至少在一千八百年前,就有些部落已掌握了如何修建高层独立石碉楼的技术。据《后汉书》记载:那些高达四十米的碉楼是由居住在今西北部深山里的冉人和岷江上游的羌部落修建的。而住在西藏高原南部的“孟”部落也是高碉楼的建造者。但是仅凭此记载并不能证明这些碉楼的建造者就一定是羌部落人们修建的,只有多方面的共同验证吻合后,才能确定碉楼的修建者到底是谁。  具有关研究人员推测,修建碉楼极有可能是出于战争的防御,或者是为了抵御外族的入侵。     也有人提出了不同的观点,他们人为建造这些碉楼,实际上是身份的象征,不同类型的碉楼对应了不同古代部族的祖地。   那么,碉楼的建造时间又是什么时候呢?有关的研究人员想将碉楼的一些破损部分收集样本进行研究,想以此来解开碉楼的修建年代之谜。但是,由于收集样本的工作复杂棘手,因为大部分碉楼的门都很高,若没有高梯往往无法获取样本。后来将收集的所有木片样本送往美国最著名的实验室进行碳14检测,其结果总是有一百五十年的误差。   从2000年至今,已检测了57座碉楼(39座星形的和18座方形的)、3座老屋和1座寺庙。其中,最古老的一座碉楼为星形碉楼,约有一千二百年历史,位于西藏工布江达,已检测的四川省4座较为古老的碉楼建于公元1030到1250年间,羌族村落的碉楼无法测出准确年代数据,因为其木样检测结果包括了很多不同的时代,这是因为村民们一直在使用和修缮这些碉楼。如果完好的加上破损的,西藏工布江达和四川的碉楼数可能有数千个。也正是这个原因,碉楼的年代推算也只是大概地估算,准确率极低。就此,碉楼的研究工作一度陷入了尴尬的境地,没有更好的方法来解开碉楼的建造年代之谜。    川藏地区的碉楼就像是一些历经沧桑巨变的老人,他们经历了无数的风风雨雨,一直坚持走到现在。但是,正是由于这位老人阅历太丰富了,因此,我们要想读懂他的“人生”是一件十分困难的事情。揭开川藏碉楼之谜,有待于更加完善的文字记载多加考证后,才能完成。秦始皇陵内发现三十米的“高楼”
秦始皇陵就像是一个深埋在地下鲜为人知的谜,在这里蕴藏着许多文化、历史的精华。秦始皇陵墓的发掘,使不少沉睡在地下千年的谜团浮出水面,使后人们更加了解古代的一些文化、风俗以及历史事件。秦始皇陵位于陕西省临潼区城东约五公里处的骊山北麓,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7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秦陵(含兵马俑)列入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名录。1974年春,在秦始皇陵坟丘东侧15公里处,当地农民打井,无意中挖出一个陶制武士头。后经国家有组织地发掘,终于发现了使全世界都为之震惊的秦始皇陵兵马俑。  随着现代发掘技术的不断进步,各项考古工作也在有序地展开,秦始皇陵墓的发掘工作也进入了令人惊喜的阶段。在对秦始皇陵墓不断发掘的基础上,科研人员利用“秦陵遥感与地球物理综合探查技术”,发现了秦始皇帝陵的封土下埋藏着高出地面三十米的台阶式墙状夯土台建筑,这是中国古代墓葬史上的特例。经过仔细地研究发现,这是一栋三十米的“高楼”。     据观察结果得出的资料分析,这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
栋“高楼”分布在秦陵地宫之上、封土堆下的墓地周围,是一组环绕墓地周边、上部高出秦代地表三十米左右、体量巨大、夯层厚约6厘米~8厘米的台阶式墙状夯土台,东西夯土台的中间部位各留有一处缺口,与墓道重合,夯土台围就的内部即墓室上部是用粗夯土填充的。  台阶式墙状夯土台上窄下宽,内外均呈台阶状;夯土台顶部内侧东西长124米,南北宽107米;夯土台顶部外侧东西长168米,南北宽142米;其南墙顶宽16米,北墙顶宽19米,东西墙顶宽22米;南、东、西、北墙(南墙尚未勘探)的外侧均为九级台阶,外侧台阶高3米,宽2米;东墙、北墙内侧现已发现六级台阶,南墙西墙尚不清楚。  这栋“高楼”建筑的夯土基础的一部分在墓地外,一部分伸进墓地内,伸进墓地的夯土可能紧贴墓壁建造,接近墓室部分可能使用了大量的青砖和石材。在东、西、北墙外侧的上部台阶上发现了大量的瓦片,瓦片堆积凌乱,靠近顶面的台阶上瓦片较多,中下部台阶上的瓦片也有零星地发现。但是,在台阶式墙状建筑的顶面几乎没有见到瓦片,顶面及各级台阶上也没有发现红烧土和木炭遗迹。  据推测高台建筑应在秦始皇死前已建成,只是在堆筑封土前被拆毁,封土覆盖的时间可能在埋葬秦始皇之后。最后的封土是夯筑而成的,只不过夯层的厚度在40厘米~70厘米间,比“高楼”粗糙得多。  那么秦始皇当年修建这座三十米高的高楼到底是出于什么原因呢?有关科学家认为,秦始皇是一位性格比较怪异的人,他经常会做出与常人不一样的举动,他十分尊崇神仙鬼怪等迷信,因此,这座高楼极有可能是秦始皇为了死后自己的灵魂能够随便出入陵墓而建造的。但这种说法仅仅是从秦始皇具有迷信思想的一方面出发来推测的,并没有什么科学依据。  但是,目前秦始皇陵的考古研究一直充满着谜团与争议。有关研究专家对以上观点提出了质疑。他们认为,将目前遥感探得的建筑结构称为“高楼”的提法不够严谨。在类似秦始皇陵的遥感考古工作中,建筑学的参与十分必要,只有以严谨的建筑科学理论作依据,遥感测得的数据才能转化为有价值的历史事实。由于遥感技术的运用在我国还属于初期,如何运用遥感结果得出科学结论需要十分谨慎。在没有确凿证据之前,就推测是否为帝王灵魂出游的“天路”,不仅没有学术研究价值,更可能误导研究。  那么,究竟秦始皇陵墓内有没有这么一座三十米高的大楼呢?正反双方的争论都看似有一定的道理,但是目前还不能得出一个合理的答案。相信,随着考古技术的不断进步以及完善,秦始皇陵墓“高楼”之谜终将水落石出。抚仙湖下的“金字塔”
抚仙湖是一个南北向的断层溶蚀湖泊,形状如倒置葫芦,两端大、中间小,北部宽而深,南部窄而浅,中呈喉扼形。湖面海拔高度为1721米,湖面积2166平方千米,湖容积为20618亿立方米,仅次于滇池和洱海,为云南省第三大湖。湖水平均深度为87米,最深处有157米,湖容量达189亿立方米,深度和蓄水量是云南省第一大湖。除东北长白山火山口湖——天池外,抚仙湖是我国已知的第二深水湖泊。1992年,职业潜水员耿卫在云南澄江抚仙湖的水下发现了大量人工建筑的遗迹。后来经过十几年的考察,人们发现在抚仙湖水下是一座古老的城市,2005年已探明的古城面积已达24平方千米。在这座古城遗迹中有两个类似玛雅金字塔的阶梯状建筑,这两个建筑都是下宽上窄,其中的一座是3层,抚仙湖
高16米,台阶排列得十分整齐对称。另有一座阶梯状建筑高21米,有5层。每一层大的台阶之间都有小台阶相连,其中第一级大台阶从底部有一条笔直的小台阶直通而上。此外,在这两座建筑中间还有一条长三百多米,宽5米~7米的石板路面,是用不同形状的石板铺成,石板上刻满各种几何图案。在其他地方,人们还发现了一座圆形建筑,底部直径为37米,南面偏高,可以猜出是台阶,还有一个缺口,整个建筑类似于比赛用的运动场。   那么,这些建筑是做什么用的呢?谁又是水下“金字塔”的建设者呢?为什么这些建筑会在水下呢?经过专家分析后认为阶梯式的建筑可能是祭台。在云南出土的古滇国青铜器上,人们发现了青铜器扣饰上的许多阶梯图案与水下的阶梯式建筑相似,从而说明水下的台阶式建筑是古滇人祭祀活动的遗址。而圆形建筑与古滇青铜器文物上的图案相似,青铜器上的环形建筑分为两层,人们坐在台阶上观看表演。因此,有专家认为圆形建筑是古滇国的娱乐设施或竞技场所。但专家认为如果是舞台就显得过于奢华,在古滇国当时的条件下似乎不太可能建造专门的供娱乐的场所。    在历史上,关于古滇国的研究成果几乎都是墓葬和文物,还没有发现古滇国任何的建筑遗迹。古滇国曾经兴盛五百余年,不可能没有建筑上的创造和其他遗迹。因此有专家推测,湖底的水下城市可能就是消失的古滇国遗址。问题似乎又带出来了,如果是古滇国遗址,为什么它会在水下呢?     还有专家认为这座古城可能是汉俞元古城。因为南北朝后俞元古城的记录就不存在了。如果是变更地名,历史上都应该有记载,而俞元古城从那以后却再也没有人记录美丽的抚仙湖了。在当地流传着一个传说:澄江湖里有一座沉没的城。因此这座发现的古城可能就是俞元古城,它是因为地震沉下去的。专家还进一步推测,发现的这部分遗址只是个内城,这个内城有可能也是古滇国的滇王离宫,滇王离宫在后来可能被改为俞元县了。  至于这座古城是什么时候沉没的,还在考察之中。天山上的巨石脸谱
天山是亚洲中部的一条大山脉,横贯中国新疆的中部,西端伸入中亚。长约2500公里,宽约250千米~300千米,平均海拔约5000米。最高峰是托木尔峰,海拔为74353米,汗腾格里峰海拔6995米,博格达峰的海拔5445米。新疆的三条大河——锡尔河、楚河和伊犁河都发源于此山。2008年,考古人员在新疆天山西部的一处高山牧场,也就是温泉县吐日根河与另一天然冲沟的交界处进行文物普查时,发现了一个雕刻“脸谱”的巨大冰川漂砾石。漂砾石高3米,宽35米,正西面因冰川磨蚀深凹下去,形成一个巨大的天然“神龛”,龛内呈白色,与龛外黑白对比分明。   “脸谱”就雕刻在白色凹陷的岩壁上,一共有十几张。每张脸谱的直径都在20厘米~30厘米,共同的特征是圆形脸、招风耳、阔嘴,圆眼空洞地望着前方……有的还很明显的刻有夸张的头饰及发饰。有脸谱的这一侧朝着一处深涧,巨石南侧有白色花岗岩砾石围砌的、呈半圆形的石圈。  根据巨石周边半圆形的石圈和形态怪异、色彩对比强烈的诡异脸谱。考古学家认为这是一处萨满教的祭祀遗址,巨石上的人脸极有可能是萨满巫师作法时佩戴的面具。他们推测公元前后,在巫师带领下,生活在当地的族群在高地上祈神。作法时,巫师和追随者都戴着面具起舞,有人随后将这些具有特殊意义的面具雕刻在这巨大的冰川漂砾石上。诗画一般的天山美景  后来考古人员又在温泉县一处山丘岩画中发现“脸谱”,其中有一块巨石上雕刻的是两张上下排列的脸谱,这两张脸谱也是圆脸、阔嘴。而在另一块岩面上却没雕刻出圆形的脸,只有用深窝圆孔代表的眼、口、鼻。在这张人脸下面刻着一个将太阳托起的人。专家说从这些脸谱上的颜色和雕刻方法中可以看出,它们与山丘岩画是在一个时代创作的。人的面部都是朝向东方的,这应该是对太阳神崇拜的古老民族留下的。虽然目前这些脸谱的雕刻时间、雕刻民族、雕刻目的都还在研究之中,但它无疑将是为我们打开北方原始游牧民族生活、精神、文化、宗教信仰等一系列谜题的一把钥匙。龙游石窟
     龙游石窟群位于浙江省钱塘江上游的龙游县小南海镇石岩背村。龙游石窟群规模宏大,气势磅礴,但是这么浩大的工程却在历史中没有记载。因此,龙游石窟谜团百绕,有人形容说“入窟尽是探奇者,出窟全变谜猜人”。龙游石窟距杭州一百八十公里,位于浙江省龙游县城北三公里处的一个临江小山中。自1992年被发现以来,就引起了人们的广泛注意。龙游石窟是我国古代最高水平的地下人工建筑群之一,也是世界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一大奇观。它是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体现,集人文、艺术、文化、工程技术于一体,有人甚至说它是“世界第九大奇迹”。  龙游石窟是一个谜团缠绕的地下建筑群。那座小山被当地人称为“童坛山”,在方圆038平方公里龙游石窟
的地下竟然有规律地分布着大小二十四个洞窟,每个洞窟的面积从1000平方米~3000平方米不等。每个洞窟从矩形洞口开始垂直向下延伸,高度约30米。顶部呈漏斗型,洞窟内科学地分布着三至四根巨大的“鱼尾形”石柱,与洞顶浑然一体。更让人叹为观止的是洞壁、洞顶和石柱上都均匀地留下古人似乎带有装饰意图的凿痕。这些凿痕排列规则有序,凿线整齐。石窟沿壁有台阶上下,成锯齿形,锯齿间相隔达3米,其中台阶到洞口要有四米。每个石窟自成一体,互不相通。石窟内部都有一个半凿半砌的矩形方池,约20平方米,深约五米。在一号石窟中人们还发现了清晰可见的一幅岩画,内容是马、鸟、鱼三种动物。这是已发现的7个石窟中唯一的窟内岩画。线条浑厚古朴,粗犷流畅,很有意境。  而仅从已经开发的石窟来看,就有许多的谜团。其一,石窟的大小、模式、造型,格局等都是出自统一风格。布局合理,最大的石窟地面面积达5100平方米。如果按照每个石窟1000平方米计算,一个石窟就要排出土方2万立方米,50个石窟每天至少要排100万立方米,若以一人一天排03立方米的土方计算,则需要200万个工作日才能完成。有人做过统计,若每天投入1000人夜以继日地工作,也需要6年的时间,况且模式统一、工艺讲究、精雕细凿,实际情况要远远超过人们理论的计算。其二,所有的石窟洞口均朝西南方向,午后的阳光可以直射进石窟的中心。其三,已经发现的7个石窟的平面布局竟然呈北斗七星状,而这7个石窟又正好处于整个扇形石窟群的中心部位。其四,为何地下石窟会密集于这里,千百年来,人们为什么一直都不知道这个巨大的秘密呢?就连一直在这里生活的村民也都毫无察觉呢?其五,为何古籍上对这么浩大的工程没有一点记载,甚至连野史也没有?  那么龙游石窟的用途又是什么呢?  第一种观点是陵墓说。关于龙游石窟竣工的确切龙游石窟
时间已经无从考证,关于龙游地区最早的记载是在汉代,此前并没有史料记载。唐韩愈曾撰写《徐偃王庙碑》,其中有“凿石为室,以祠偃王”的记载,徐偃王是西周徐国的诸侯,大约生活于公元前1000年左右,暂且不谈韩愈所说的“石室”有多大,又是否与龙游石窟有关系。就从时间上计算,如果真的是为徐偃王所建,那么龙游石窟至少已经有近三千年的历史。在自然条件不断变迁、战争灾祸发生的情况下,石窟内的纹路、凿痕却依然如新,如同昨日开凿一般。仅这一点就无法解释。另外,如果龙游石窟是皇陵,那么为何石窟中没有任何皇族的随葬品或宫中遗物呢?     第二种观点认为龙游石窟是古代人采集石料而留下来的废弃洞窟,但也难圆其说。首先采集石料最安全、最经济的方法应该是露天作业,何必要精心设计这样的方式进行地下采掘呢?其次,石窟内石料属红土积沉岩。这种岩石极容易风化,古人又何必花如此浩大的工程去开采,还要进行如此规整的修饰呢?再者地下采石需要一定的设备和条件,采光、搬运等当时又是如何解决的呢?为什么一点痕迹也没有留下呢?     第三种观点认为龙游石窟是越王复仇的练兵屯兵之地,其理由是怕被敌国奸细发现而去告密,所以挖地下石窟进行备战。但是此说疑点也很多:挖石窟需要大量的时间,然后才能练兵,那么岂不削弱了原本就已经弱小的实力。其次,因担心奸细告密屯兵而挖,难道就不担心奸细破坏造成窟毁人亡的悲剧。再者,地下练兵的采光问题又是如何解决的?人工采光应该会在石窟内留下痕迹,但是实际上人们没有发现任何的烟火遗迹。另外,屯兵地必须道路通畅,进出便捷,这是兵家常识,而石窟上下一条道,间距有3米,如何体现兵贵神速的策略?     第四种观点是外星文明说。有人说,其一在龙游石窟的穹顶和石壁的连接处,由于空间小很难转身操作,人工开凿不可能将凿痕加工得如此流畅和完美;其二在穹顶和石壁的连接处,几乎每个洞中都可看到没有凿痕的扒裂断面,这是用机械以45度的斜面挖掘到与石壁连接处时留下的“扒痕”,功率巨大,乃非人工所为的有力证据;其三在穹顶及许多连接、转弯处,凿痕呈扇状展开。这是采用高智能机械设备所为。虽然这种观点有一定的说服力,但是疑点也颇多:第一,如此浩大的工程不可能只要一两个外星人完成,那么会有那么多的外星人来地球吗?第二,虽然从整体看凿痕整齐划一,但是仔细观察,凿痕还是有微妙的变化,根本就是出自人类之手。第三,外星人建造龙游石窟的目的何在呢?是为了居住?第四,如果真的是外星人所建,至少会遗留一些地球人前所未见的东西,为何人们一件都没有找到呢?    第五种观点认为龙游石窟既不是现在科技的产物也不是古人建造的。虽然随着科技水平的进步,人类开始在地下建造文明,但是从安全、经济、美观的角度出发,一般的地下工程都是直线挖掘,成形后经过绝对的加固再作美化,而不是在挖掘的原型上直接进行修饰。而且如果是现代科技的产物,在历史上也应该有所记载。那么,为什么又说龙游石窟也不是古人建造的呢?一些人认为建造这么浩大的工程只有君主才能组织这么大规模的挖掘力量,但是劳民伤财的花时间和精力来修建毫无目的的石窟似乎没有必要。不过这并不能排除是古人们为了游乐而修建石窟的可能。  第六种观点是浙江大学的褚良才博士提出的,他认为龙游石窟最早开凿于西汉宣帝“边郡皆筑仓”时,其功能是储备粮食、货物及战备物资,隋朝时就叫它“北常平仓”,在那时就已被列入“古迹”。他还找出两个比较有说服力的证据,一个是在童坛山上游不远处的簸箕洞,另一个是在下游不远处的石岩洞。  除上述说法外,还有“道家福地说”、“伏龙治水说”、“巨石文化说”等,虽然这些说法都有一定的道理,但是也都存在不少的漏洞。龙游石窟作为中华民族的一个奇迹,它将永远散发着夺目的光彩。   护珠塔为何斜而不倒?
谈起比萨斜塔尽人皆知,但是,我们是否还知道,中国也有一个斜塔,那么,中国的斜塔为何斜而不倒呢?这是一个非常值得研究的问题。毫无疑问,比萨斜塔是世界上最著名的斜塔,但在其他国家或地区也有斜塔,只不过没有比萨斜塔那么有名罢了。我国也有一座斜而不倒的塔——护珠塔。护珠塔位于我国上海市松江区佘山镇天马山境内,塔位于天马山的中峰之右,砖木结构,7层八角形,残高19米。近看护珠塔,只见塔的底层已有三分之一的块砖没有了,整个斜比萨斜塔
塔仅靠三分之二不到的底层砖墙支撑着。塔的顶部早已没有,各层腰檐木结构的痕迹,还是隐约可见。塔旁写着危险的警告牌。走进塔内,空无一物,抬头仰望,极目苍天,加上山顶风大,好像危塔马上就要从头顶倒下来似的,令人胆寒。  因塔严重倾斜,故俗称斜塔。1982 年勘查结果,塔身向东南倾斜 6°5 2′5 2″。据《人民日报》报道:此塔比意大利的比萨斜塔斜1°多。有人认为它比世界著名的意大利比萨斜塔,倾斜得还要厉害,是世界第一斜塔。当然,这个说法没有被世界公认,但说它是中国第一斜塔,恐怕没有人反对。  塔始建年代,据清嘉庆《松江府志》七十五卷寺观,圆智教寺一条记:“寺后护珠宝塔,宋元丰二年(公元 1079 年)横云里人许文全建。”又据《干山志》卷十古迹记载:中阳塔即干山圆智寺砖塔,在“圆智寺二门内,左砖塔四级高可三寻,宋元丰时,横云山人许令字文全建。”又记“宝光塔在干山之半,高七级,登览者极江海之观,干山杂志宋绍兴丁丑招抚使周文达奉高宗所赐五色佛舍利藏于中,时现宝光故名”。     塔因长年无人管理,损坏严重。据清人诸嗣郢的《明斋小识》记:乾隆五十三年(公元 1788 年)寺里演戏祭神,燃放爆竹,火星飞至塔顶,因而起火,烧去塔心木及扶梯、楼板等,塔梯、腰檐、平座也都毁坏,仅剩砖砌塔身。二百年来,塔虽倾斜,却始终屹立于天马山巅,斜而不倒。  至于护珠塔真正斜而不倒的原因,许多人们对此回答不一,众说纷纭。     第一种说法是当地传说:塔是向东南倾侧的,而在塔的东南面有一株古银杏树,它是“松郡九峰”之一辰山仙人彭素云在五百年前种植的。树的枝叶皆西向,后来树虽枯死,但它依护珠塔
靠神力,对护珠塔遥向支撑,所以使塔不倒。这是一个美丽的神话,仅是人们的良好愿望,当然不足为信。  第二种说法也是从传说而来,认为镇塔之宝被人挖走后,宝塔开始倾斜。几百年前一个漆黑的夜晚,几个神秘人来到护珠塔脚下。他们用镐在塔底刨个不停,一阵忙碌后,他们好像找到了什么。于是只要到了夜晚,护珠塔脚下就会经常出现挖宝人。终于有一天,护珠塔塔底被挖了一个大洞。   于是一种恐怖的说法开始流传,护珠塔的镇塔之宝被人挖走了,护珠塔就要倒了。根据这个传说,有人推断传说中被挖走的镇塔之宝很有可能是舍利子。   但这颗舍利子真的是在塔底被偷的吗?按照江南古塔的结构,五色舍利珠应该藏在塔叉顶部,塔砖结构有一个天宫,天宫里有一个银匣藏在里面,然后盖顶时把它封起来。有记载“乾隆五十三年,护珠塔经历了一场火灾,塔顶全部烧毁,木结构荡然无存”。据传说,护珠塔之所以会发生那次大火,也是与塔藏着舍利子有关。   因此,有人据此推判,可能是舍利子保护了护珠塔,使其不致于倒下。曾经有传说说塔里埋藏了舍利子后,人们都来朝圣,所以很长一段时间香火非常旺盛,到了乾隆年间,朝拜时焰火掉在塔心里,就造成了火灾。难道天宫里的舍利子也被烧化了吗?但是舍利子是佛教修行高僧火化后的结晶,再厉害的火焰也不能把它熔化。  第三种说法是根据古代建筑技术来解释的,认为是古代造塔技术的高超所致。古代用糯米汁拌以桐油石灰,来粘合砖块。这种粘合剂的强度不亚于现代的水泥砂浆,据说用这种粘合剂来建筑时,时间愈久愈坚固。在考古发掘中,常发现古代的坟墓,是用糯米汁拌以石灰等作为粘合剂的,现在发掘古墓时,还要花很大的力量才能把它拆除。护珠塔用这种优良的粘合剂,加上古代砌砖技艺的精湛,使护珠塔能够浑然一体,塔砖不至于一块块塌落下来。  第四种说法是认为后人为了觅宝拆砖导致了塔体倾斜的。传说有人在砖缝中发现元丰钱币,一个盗宝贼听说塔里有宝贝,就拼命往里凿,结果在砖缝里发现一个唐代的通宝元宝,拿回家给妻子摸了摸,当时他的妻子正养不出儿子,结果他家里后来得了子。一传十,十传百,人们纷纷拆砖觅宝,使底层砖身西北角逐渐拆毁,形成一个约两米直径的大窟窿,因此有人认为塔倾斜日趋严重是由于这些钱币造成的。但是这样的折处的情况下,护珠塔为何仍旧耸立于此不倒呢?     第五种说法是认为塔基建在山坡上,土层软硬不均造成了塔斜而不倒。据有关专家考察,天马山护珠塔是建造在沉陷不匀的地基上,东南方向土质较弱,西北方向土质较强。于是塔就向东南方向倾斜。但浙江一带多东南风,护珠塔造在天马山顶,四周空旷,所受风力更强,在塔的倾斜力与风力相平衡时,护珠塔能迎风挺立,斜而不倒。  第六种说法认为是特殊的建筑结构,使塔倾而不倒。虽然护珠塔倾斜的真正原因被找到,但人们更关心的是,这座斜塔会不会突然倒塌呢?建筑力学专家认为,意大利的比萨斜塔高54米,全都用白色大理石建造而成,距今已有六百多年历史。   按理说,比萨斜塔很容易倒塌,但从一开始建造时,就采取了各种保护措施,因此一直到现在保持斜而不倒的姿态。但是护珠塔的倾斜角度要比比萨斜塔斜很多,而且以前从没进行过任何保护措施,并且经历了各种天灾人祸的威胁,从这点上看,护珠塔能够现在倾而不倒,也应该算得上是一个奇迹。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使护珠塔倾而不倒?对于这一点,建筑专家提出护珠塔的建筑结构很特殊。护珠塔的塔身是一个八角形结构。塔门的设计是每隔一个面开一个门。   而且每层的门不开在同一个方向的墙面上,这样就使每个没开门的墙面像四条腿一样支撑着每一层塔身。每层墙面之间既相连又不承受一层的压力,使塔身受力十分均匀。同时因为使用十分牢固的石灰糯米等材料,即使遇上较强的台风、地震等外力作用,某些墙面断裂塔身也不会轻易倒塌。虽然因为地层原因护珠塔发生倾斜,但是仍可以保持斜而不倒的姿态。     从乾隆年间至今二百多年中,无数次的狂风暴雨,把山下的房屋都吹掀了。1954年刮十二级台风,吹倒了塔下的大殿。1984年黄海地震,上海市区的房屋也受到摇摆震动,但是护珠塔突兀地挺立在天马山巅,犹如一把利剑,直刺青天,迎风屹立,岿然不动。看来,护珠塔的确不同凡响。黄河古蒲津桥铁牛
起过什么作用?
黄河是世界上含沙量最多的河流。若把祖国比作昂首挺立的雄鸡,黄河便是雄鸡心脏的动脉。黄河古蒲津桥铁牛的出现又给黄河添加了一层更加神秘的色彩。黄河是我国第二长河,世界第五长河,源于青海巴颜喀拉山,干流贯穿九个省、自治区: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山东,全长5464公里。1998年8月,山西省永济市博物馆在山西省永济市蒲州古城西门外,黄河东岸的蒲津渡遗址上发掘出土四尊铁牛、四个铁人、两座铁山、一组七星铁柱和三个土石夯堆。黄河铁牛的出土,是建国以来我国首次发现黄河古渡口遗址,四尊铁牛也是我国目前发现的重量最重(每尊45吨~72吨)、历史最久、工艺水平最高的珍贵文物,在国内外极为罕见。     经过考古学家的研究,发现四尊铁牛是在唐开元年间(公元713年~741年)铸造的,每尊重数万斤,并铸有铁人驱策,使曾经在历史上享誉数百年的名胜景观又重见天日,向世人清楚地标示出古蒲津渡的准确位置,为研究古代桥梁史和古人的文化观念,为了解读黄河流域农耕文化的发展提供了重要资料。  那么,这四尊铁牛在当时到底起过什么样的作用呢?古浦津桥的铁牛和铁人  有人提出这四尊铁牛是用来固定铁索桥的。据记载蒲州古城南依中条山,西临黄河,地处要冲,被视为兵家重地,历代王朝均在此建造蒲津桥。公元前541年,春秋时期秦公子针携带资财、车辆,前往黄河西岸晋国,用舟船连接建造浮桥,开在蒲津渡建蒲津桥之先河。到了战国时期,秦昭襄王为进攻韩、赵、魏,先后两次在蒲津渡口造桥。以后汉高祖刘邦定关中、汉武帝刘彻东征、隋文帝杨坚过黄河东进,均在蒲津渡连舟造桥。不过,这些桥都是临时性浮桥,没有桥墩,用竹索连接,寿命短,不安全。唐开元年间,随着蒲州一带经济的发展,蒲州城升为全国六大雄城之一,蒲津渡的交通地位显得更加重要。竹索连舟桥已与雄城蒲州极不适应,当时的兵部尚书向唐明皇上疏,陈述蒲津桥破败不堪、难承车马重负的窘况。唐明皇听后立即降旨,决定在蒲津渡重建新桥,并发动满朝文武出主意、想办法。经集思广益,造桥方案拿出:一是将连舟竹索改为铁索,二是加固石堤,三是铸铁牛为索桩。开元年间属盛唐时期,冶铁业发达,于是两岸数万民众奉命炼铁铸造,历经苦战后铁牛铸成。铁牛分别伏卧于黄河两岸,将铁索拴系于其身,连接舟船,建起黄河上第一座固定铁索桥。这里,两岸的铁牛,其实就是对拽铁索连接河桥的索桩。蒲津铁索桥第一次将黄河天堑变成通衢大道,从唐开元十二年到元朝初年桥被烧毁的五百年间,蒲津桥一直是铁牛系铁索、铁索连舟船。桥被毁后蒲津渡一度荒废,但铁牛仍存。到了明朝,蒲津关发展成进出中原的重要关口,明代皇帝又先后四次利用铁牛建桥,历经百余年,直至清代因黄河逐渐向西改道,蒲津渡彻底废弃。铁牛于20世纪40年代湮没。 黄河古浦津桥的铁牛和铁人
     此外,还有人提出这四尊铁牛还有可能是当时用来镇水、避祸趋利的。我国许多与牛有关的行业都供奉牛王,把它作为牛的保护神加以供奉,有的牛王竟被尊为祖师,在我国北方不少地方建有牛王庙,牛还作为镇物广泛应用于民间。在民间信仰里,人们认为牛有护宅、护身、镇水、避凶的功能。我国西南佤族有在住宅的内壁、门前或屋外悬挂牛角、牛头骨的习俗。在北方,人们认为牛有载地的神功,是大地的象征或大地的载体。  从实物考察看,晋南临汾旧称卧牛城,在解放临汾挖掘地下坑道时,从城墙角下挖掘出卧牛一尊,即可证明。牛与水的关系亦很密切,民间有牛能镇水的俗信。古代多以铁牛御恶龙,防水患,人们将石头或铁铸的牛塑像投人河中,防止河水冲毁堤坝或其他建筑物。《易经》说;“牛象坤,坤为土,土胜水。”古人云:兵来将挡,水来土掩。铸铁牛置于河岸,对肆意泛滥的黄河水是一种震慑,象征着拦挡洪水、征服水患,造福于人民。由此可见,蒲津桥开元铁牛之所以铸成“牛”状,正是来源于牛能镇水、避祸趋利的巫术心理。  还有人认为,古人讲究阴阳相对,在铸造铁牛的同时,也铸造了四个铁人、七星铁柱。七星柱则代表天(仿天上北斗七星布局),这样天、地全有(铁牛为土,亦即地),囊括宇宙。    究竟黄河古蒲津桥铁牛是用来干什么的呢?无论当时是用来固定索桥、是用来镇水的巫术,还是为了达到囊括宇宙的目的,黄河古蒲津桥铁牛都是中国的无价之宝,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乐山巨佛何故隐睡山间?
大自然真是神奇,创造出如此活灵活现的乐山巨佛,乐山巨佛隐睡在山间成为了一个美丽而神秘的地理景观。1989年5月11日,广东省顺德县冲鹤乡62岁的潘鸿忠老人正在兴致勃勃地游览乐山名胜。5月25日,回返家乡的潘老在朋友们的索要下,将照片拿出来看,友人们大加赞赏。当时潘鸿忠也在一旁审视,不料当看到那张古塔风景照时,他突然感到照片中山形恰如一健壮男子仰卧,细看头部,更是眉目传神,十分逼真。老人兴奋不已,给大伙儿看后,无不称奇。  消息一经传出,许多参观者也都惊奇不已。四川省文化厅文化通讯室派考察组专程赴乐山考察,给予了肯定。从照片上看去,实有一巨佛平静地睡躺在江面上,仰面朝天,高突的前额,圆润的鼻唇,四肢皆备。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巨佛”景观不是随处可见,观赏巨佛的最佳地点是乐山河滨“福全门”,在这里举目望去,清晰可见仰睡在青衣江畔的巨佛的魁梧身躯,对映着湍流的河水,巨佛似乎在微微起伏。那形态逼真的佛头、佛身、佛足,分别由乌尤山、凌云山和龟城山三山联襟构成。仔细观察佛头,就是整座乌尤山,其山石、翠竹、亭阁、寺庙,加上山径与绿荫,分别呈现为巨佛的卷卷发鬓、饱满的前额、长长的睫毛、平直的鼻梁、微启的双唇、刚毅的下颔,看上去栩栩如生。再详视佛身,那是巍巍的凌云山,有九峰相连,宛如巨佛宽厚的胸脯、浑圆的腰脊、健美的腿胯。远眺佛足,实际上是苍茫的龟城山的一部分,其山峰恰似巨佛翘起的脚板,好似乐山顶天立地的“警丘柱”,显示着巨佛的无穷神力。总观全佛和谐自然,匀称壮硕的身段,凝重肃穆的神态,眉目传神,慈祥自如,令人惊诧不已。全佛长达四千余米,堪称奇绝。在此处往南眺望,或春或夏、或早或晚、或万里晴天、或云雾弥漫,“巨佛”均可一收眼底。那巨大的身影,伴随着三江流水、四季风云,似隐似现,与嘉州山水浑然一体,给来来往往的游人一种江山多娇的美的享受、一种妙趣天成的文化熏陶。     然而,更令人称奇的是那座天下闻名的乐山大佛雕,恰恰正耸立在巨佛的胸脯上。这尊世界最高最大的石刻坐佛,身高达71米,安坐于巨佛前胸,正应了佛教所谓“心中有佛”、“心即是佛”的禅语,这是否是乐山大佛暗示的“天机”呢?      “巨佛”山体是距今一亿二千万年前的白垩纪上统夹关组紫红——砖红色砂岩。战国晚期,秦蜀守李冰“凿离堆”,乌尤山山体有所改变。汉代,三山均为墓地,建造了成百上千的崖墓。凌云、乐山巨佛
乌尤之间的麻浩崖墓内,刻有一尊我国最早的摩崖佛像。唐代,乌尤山、凌云山佛教大兴,建有乌尤寺、凌云寺,开凿了乐山大佛。灵宝塔始建于唐代,宋以后历代均有维修。曾有这样一个民间传说:唐代观音菩萨的化身叫“面然”,指“乌尤大士”之意。这些相关的自然、人文历史奇妙地结合,把“巨佛”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展现到了人们的眼前。那鬼斧神工的奇特景观,为名城乐山增添了神奇的一笔。据研究乐山大佛文化和文物部门的专家们介绍,迄今为止,还没有发现和听说关于巨佛的文字记载和民间传说。那么,巨佛是纯属山形地貌的巧合吗?但为何佛体全身,人工的刀迹斧痕比比皆是呢?又为什么在一千两百多年前的唐代开元年间,海通法师劈山雕凿乐山大佛,偏偏选中了凌云山西壁的栖鸾峰,并雕在巨佛心胸处呢?当今,乌尤寺的僧人,身居佛中却未知巨佛。如今,一经点破,再看乌尤山,竟犹灵佛所致。除了巨佛形成之谜以外,再就是“福全门”之谜了。据四川省文化厅考察组报告说,要看到楚楚动人的巨佛身形,其最佳位置只有一处即“福全门”。其他任何一处观赏的效果都不是最好。     现在,前往乐山来观赏这座巨佛的人们络绎不绝,乐山巨佛之谜期待着早日被人们解开。泰山无字碑是何人所立?
泰山之称最早见于《诗经》,“泰”意为极大、通畅、安宁。《五经通义》云:“宗(泰山),长也,言为群岳之长。”泰山最引人入胜的地方就是,泰山是中国历史上唯一受过皇帝封禅的名山。同时泰山也是佛、道两教兴盛之地,是历代帝王朝拜之山。历代帝王所到之处,建庙塑像,刻石题字,留下了众多文物古迹。泰山是五岳之一,又称岱山、岱宗、岱岳、东岳、泰岳等,是中国名山之冠。泰山位于我国山东省中部,其山势雄奇,景色秀丽,居五岳之首,故泰山在古代又被称为“五岳之长”、“五岳独宗”、“五岳独尊”。     在泰山玉皇顶玉皇庙门前有一座高6米,宽12米,厚09米的石碑。碑顶有石覆盖,碑身石色黄白,形制古朴浑厚,但是石碑上却连一个字也没有,因此,这座石碑也被人们称之为“泰山无字碑”。也正因为它没有任何文字,所以从古至今人们一直在研究它,也形成了许多的观点。     第一种观点认为无字碑是秦始皇所立。其根据是古人一些关于无字碑的诗文。明朝王在晋曾吟:“东海长流石未枯,山灵爱宝隐元符;纵教烈焰焚经史,致使秦碑字也无。”清代乾隆皇帝更断言:“本意欲焚书,立碑故无字;虽云以身先,大是不经事。”     但是这却与史书记载有很大矛盾。《史记·秦始皇本纪》载,始皇二十八年(公元前219年),秦始皇第二次出巡,与原鲁国的儒生讨论封禅望祭山川的事情,于是“上泰山,立石,封,祠祀……泰山无字碑
刻所立石,其辞曰:皇帝临位,作制明法,臣下修饬。二十有六年,初并天下,同不宾服。亲巡远方黎民,登兹泰山,周览东极”。这段记载证明秦始皇虽然确实在泰山立过碑,但是立的是有文字的石碑,而不是无字碑。再者,秦始皇焚书是在秦始皇三十四年(公元前213年)接受李斯的建议后才发生的事情,他不可能在六年前就有焚书的计划,还因此立碑。     有人提出另一种推测,认为此碑原来是有字碑,但是经过风雨的侵蚀,文字被风化剥落,就形成了今天的无字碑。但是这一说法也存在问题。观察现存的无字碑,其风化情况并不严重,而且它在宋代已经被称为无字碑。而在秦二世元年(公元前209年)由丞相李斯篆书镌刻的胡亥诏书在宋代尚能辨认146个字,明代嘉靖年间也还残存29个字,如果无字碑也是秦代所立,那么到了宋代不可能剥蚀得一字不存。那么,无字碑既然不是秦始皇所立,又是谁所立的呢?     第二种观点认为是汉武帝所立。据《史记·封禅书》记载,元封元年(公元前110年),汉武帝前往泰山封禅,“东上泰山,泰山之草木叶未生,乃令人上石立之泰山巅”。可见,汉武帝确实在泰山上立过石碑。而且史书上都只说汉武帝“立石之泰山颠”,却没有“刻所立石”的记载,因此说无字碑是汉武帝所立,并不是没有根据的。清代顾炎武在《山东考古志补录·辨无字碑为汉碑》中力主无字碑就是汉武帝所立。他说: “始皇刻石之处凡六, 《史记》书之甚明……无不先言立, 后言刻者。惟于碣石则云刻石碣门。门自是石,不需立也。古人作史, 立字之密如此。使秦皇别立此石 (指无字碑),秦碑焉得不记?使汉武有文刻石, 汉史又安敢不录乎? ”其意思是说《史记》记载秦始皇立石和刻石分得十分清楚,《史记》对“立”和“刻”都作了明确的记载。如果秦始皇在泰山立了一块无字碑,《史记》是不可能不记载的。同样,如果汉武帝在泰山立碑刻文,《史记》、《汉书》也是不可能不记录的。  顾炎武的说法虽然看上去十分有说服力,但仔细思考却仍有许多的疑问:虽然《泰山志》载《阮氏封泰山论》称“秦始皇、晋武帝、隋文帝、唐太宗议封禅或行或不行,非也。此皆易姓一天下之君,当刻石纪号也。汉武帝、魏明帝、北齐文宣王、唐高宗、玄宗、宋真宗、明成祖封禅或行或不行,亦非也。此非易姓一天下之君,不当刻石纪号也。”意即不是开国皇帝, 是没有资格在泰山刻石纪号的。但是以汉武帝好大喜功的性格,他会放弃在泰山碑上留下文字的机会吗?而汉武帝完全可以援引秦二世胡亥的做法来为自己歌功颂德。看来,无字碑究竟是谁所立,还需要更多的证据才能找出答案来。

(<-快捷键)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目录

阅读设置

背景色:

字体大小: 14px

页面宽度: 1200px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