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侦探推理 > 大灾难未解之谜

大灾难未解之谜

作者:廉永清字数:78103状态:连载

第五章 空难迷雾

空难迷雾
自从飞机出现之后,空难的阴影始终伴随着人类。2001年,全世界共发生有人员死亡的空难事故33起,共死亡778人。2001年是过去十年(1992~2001)中空难事故次数最少的一年,其空难死亡人数只比 1999年的死亡人数730人多48人,比这十年中安全情况最差的1996年死亡1840人减少了一半多。飞艇时代的结束——
“兴登堡”号爆炸
在未发明飞机之前,人类就已经开始尝试各种飞上天空的方法,其中飞艇是最具诱惑力的飞行工具。飞艇也确实在世界流行过一段时间,但是随着“兴登堡”号的爆炸,飞艇时代宣告结束了。飞艇时代开始于1900年7月2日,比人类第一架飞机起飞还要早三年。然而在1937年5月6日,飞艇时代忽然终结了,其原因就在于“兴登堡”号在新泽西州莱克赫斯特着陆时突然起火燃烧,之后不久,希特勒就下令停止使用飞艇。就这样,飞艇载人的方式中断了。此前,“兴登堡”号飞艇已经十二次成功地往返于大西洋两岸之间,共搭载乘客一千多人次。虽然1937年5月6日不是“兴登堡”号的首次飞行,但是人们依然着迷于这艘壮观的银色飞艇。  在这次最后的飞行中,由于在大西洋上空逆风而行,再加上下大雨,“兴登堡”号迟到了十二个小时。它从东海岸上空徐徐下降,以便在傍晚时到达,可是还是因为暴风雨而无法降落,它在机场上空盘旋超过一个小时,等待天空放晴。晚7时20分,飞艇掷下两根着陆线,并准备着陆,这时长972英尺(245米)、重110吨的飞艇在离地面300英尺的空中,突然起火燃烧,飞艇尾部发生了两次爆炸。当机组人员将已经湿了的绳子抛下地面准备停泊时,这些绳子却起到了接地线的作用。当飞艇的金属架因接地而充电,机壳便开始升温,高度易燃的涂料开始自燃。当时地面上的人束手无策,10秒钟后“兴登堡”号的艇身起火,34秒钟后,“兴登堡”号就成了一团巨大的火球,人们只能看着700万立方英尺的氢气囊被烈火吞没。“兴登堡”号在浓烟中毁灭。但在这场灾难中,兴登堡号上的97个人中竟有61个人死里逃生,这不得不说是一个奇迹。“兴登堡”号的毁灭引发了人们对整个飞艇产业安全性的质疑。而与此同时,已经着手建造另一艘与“兴登堡”号相同大小的飞艇的齐柏林公司由于“兴登堡”号爆炸,于1940年倒闭了。飞翔的“兴登堡”号
  但是历史上关于“兴登堡”号起火的原因说法并不一致。美国探索频道的“流言终结”者通过实验,得出一个结论:“兴登堡”号的起火失事与其表面的铝热剂涂层有一定的关系,它是氧化铁外加防潮功能的醋酸纤维制造而成的。这种高度易燃的混合物几乎等同于火箭的燃料。似乎是为了保证它一定会燃烧起来,覆盖在醋酸纤维上的漆料是靠铝粉硬化的,而铝粉也是高度易燃的物质。与其内部填充的氢气是此失事事件的祸首。但同时他们还得出另一个可能性:由于飞艇晚到,艇长急于降落,在错过了降低时机之后大幅度转向,导致结构破坏,一根固定钢缆断裂划破气囊,氢气外泄,然后因为静电火花引燃了氢气导致了事故。据说“兴登堡”号的设计师胡戈·埃春纳曾要求飞艇的‘气球’用比氢气更为安全的氦气充气。可是氦气只有美国生产,而美国人又怕德国可能用它来制造武器,因此“兴登堡”号只能用氢气充气,结果外泄的氢气终于引起“兴登堡”号的巨灾。   第三种说法认为有人在“兴登堡”号飞艇内部安放了定时炸弹,他们猜测是由飞艇坪四周的树林子里的农民在盛怒之下做出来的。  直到今日,“兴登堡”飞船爆炸的原因还是一个谜团。“兴登堡”号爆炸令人费解的空难
空难是指飞机等在飞行中发生故障,遭遇自然灾害或其他意外事故所造成的灾难。有资料显示2000年飞机数量比十年前增加36%,但是空难事故却呈逐年下降的趋势。按每百万次飞行发生的有人员死亡的空难事故的次数计算,1991年是17次,1999年首次降到1次以下,2000年再次下降到085次。所以在空难面前,人类也大可不必惊慌。按2000 年的概率统计,也就是11765万次飞行才发生一次死亡性空难。也就是说,如果有人每天坐一次飞机,要3223年才遇上一次空难。自从人类发明飞机以来,空难就伴随而生了,而有些空难发生得十分离奇,令人费解。1东京机场上的离奇空难1966年3月4日是东京国际机场最倒霉的一天。一架加拿大太平洋航空公司的DC—8飞机正准备降落,但由于浓雾围绕,它不得不继续在天空盘旋。这时驾驶员向乘客宣布要飞往台湾登陆,这时东京机场向他呼叫说雾气已经变得稀薄,他可以安全着陆了。但是DC—8客机却在着陆时猛然撞上了机场边上的水泥护堤,机头被撞得粉碎,机轮瞬间冲出了跑道,飞机也燃起了熊熊大火,64人丧命。按照控制塔上的负责人的说法是飞机当时的降落速度太快所致。  3月5日下午,英国海外航空公司的一架波音—707客机经过东京机场时,富士山突然刮起巨大的旋风,这对于正在上升的波音—707来说可能是致命的。据目击者称,他们看到飞机先释放了一股白烟,随后又冒出黑烟,没过多久,客机就在空中爆炸了,机上124人全部遇难。2英国“彗星”客机失事谜团  英国欧洲航空公司的一架四个喷气发动机驱动的“慧星”客机,从雅典飞往塞浦路斯尼科西亚途中,于1967年10月12日清晨4时30分失事,坠入土耳其附近的海域,机上66人全部遇难。  飞机出事前几秒钟,驾驶员一直在同尼科西亚控制塔通话。尽管当时这一地区有暴雨,但这并不是这场事故的原因,因为飞机坠毁前正在2900英尺的高度飞行,不可能受到暴雨的影响。 人类的翅膀——飞机3英国欧洲航空公司飞机失事 1972年6月18日,英国欧洲航空的一架飞往布鲁塞尔的“三叉戟-1”型客机刚从伦敦希思罗机场起飞,便坠毁在几英里之外的田地里,机上118人遇难,飞机严重变形。事后有官员称起飞时已经收好了起落架,这表明起飞是成功的,但是着地时却没有放下起落架,究竟是出了什么事故,很是让人费解。4英国米德兰航空公司空难事件    1967年6月4日,一架阿尔戈诺特DC-4包机载着84名乘客从西班牙的马略尔卡岛帕尔马回国,在英国斯托克波特上空突然坠落,飞机变成碎片,机上72人丧生。但是令人惊奇的是,飞机掉在了市中心唯一一处没有房屋的空地上:同时让人惊奇的是,竟然有12人生还。5丹麦航空公司空难1970年7月3日晚,在科斯塔布拉瓦炎热沙滩上散步的人们看见了由英国制造的丹麦航空公司飞机坠入离马塔罗大约20英里的海中,机上112人全部遇难。 在晚上7点的时候,机上的飞行员还曾与飞机目的地巴塞罗那的地面指挥中心通话,说他那时正在12英里以外,6000英尺的高度之上。几分钟后,这架来自英国曼彻斯特的飞机就从雷达屏幕上消失了。机上人员无一幸存,失事的原因一直无法确定。6失踪的飞机神秘再现1933 年1月, 一架由菲律宾首都马尼拉飞往民参那峨岛的双引擎客机,起飞以后,突然失踪,不知去向。有关方面四处寻找,也毫无结果,成了民航史上的一大悬案。但是到了1989年,人们在新几内亚的一个森林沼泽里发现了这架飞机,它依旧像50年前一样干净、闪亮,机身上还有清晰的标记,但是机舱内却没有一具尸体,当年的乘客都去哪里了呢?难道他们都获救了?没有人能回答这个问题。7突然消失的客机1985年6月23日凌晨,一架满载着307 名乘客的客机波音747,从加拿大多伦多机场飞往印度孟买。早晨7时14 分(格林尼治时间)时,飞机正顺利地飞越太平洋上空,窗外徐徐升起的太阳给无边无际的大海披上了一层金色的外衣。忽然,人们在地面的监控系统中惊愕地发现这架飞机从雷达屏幕上消失得无影无踪。不久,飞机坠毁的噩耗传来,搜索人员在爱尔兰附近的海面上找到了这架飞机的残骸,机上307 名乘客和22 名机组成员无一生还。但是人们却不知道这架没有任何故障的飞机为何会突然坠入海中。8是谁炸毁了飞机   1985年6月23日,在日本的成田机场发生了一起飞机爆炸事件,据说当机场的一名地勤服务人员从一架加拿大至东京的班机中搬运行李时,突然发生了爆炸。这起同样发生在来自加拿大的飞机上的爆炸事件,使人联想到印度客机的坠毁惨案。这是不是由同一个人干的呢?日本警察从旅客名单上找到了两个名叫“辛格”的可疑分子,一个叫L·辛格,另一个叫A·辛格。他们买了这个航班的机票,并且将行李托运上了飞机,可本人却都没有乘坐这次航班。这两个“辛格”究竟是谁?有人认为,他们就是美国联邦调查局正在缉拿的两名嫌疑犯——拉尔·辛格和安芒德·辛格。这两名恐怖分子曾经企图趁印度总理拉吉夫·甘地访问美国之机,伺机进行刺杀,但阴谋最终没有得逞。是臭名昭著的恐怖分子策划了这次印度客机坠毁事件吗?有关方面直到现在还没能做出明确的结论。韩国客机为何被苏联击落?
历史上经常有客机误入他国领地,被当作侦察机击落酿成空难。韩国客机就是一例。但韩国客机被击落却有很多疑点,至今让人无法解开。1983年8月31日深夜,韩国一架从美国安克雷奇飞往韩国首尔的波音—747客机在苏联萨哈林岛上空被苏军击落,震惊了全世界。美国媒体声称,该架客机上共有乘客269名,其中包括69名美国人。1993年6月15日韩国外务部发言人宣布该事件原因已经查明,最后的调查报告认为大韩航空公司007号客机脱离航线原因是因为它没有利用惯性航行系统飞行,而是利用罗盘方位固定在245度飞行,导致脱离原来航线。1993年8月19日,韩国政府向俄罗斯提出赔偿要求,据韩国大韩航空公司统计,该事件造成的人员伤亡损失为1500万美元,飞机及营业损失为8400万美元。但是1993年8月30日,俄总统办公厅主任、波音747客机事件国家调查委员会主席费拉托夫授权宣布,苏联对击落韩国客机并没有责任,而是机组破坏航行规则和一系列不幸情况的偶合导致了飞机被击落。费拉托夫指出,韩国客机偏离航线250英里不可能是偶然发生的,这是破坏当时有效归责和指令的结果。当时苏联防空系统已经跟踪这架韩国客机两个多小时,但在夜间条件下无法判定为客机而误认为是侦察飞机。远东军区司令部根据苏联国防部总参谋部关于对入侵飞机采取强制措施的指示而进行攻击是有理由的。在试验导弹的封闭地区,对入侵飞机开火是无需事前发出警告的。他还说,委员会没有足够材料能证实该飞机进行侦察飞行的结论,但是业务极熟练的机组在航行中犯下的一系列严重错误是“令人尴尬的”。     那么韩国客机又为何要偏离原来的航线几百英里呢?苏联空军是否故意射落韩国客机呢?当时那位苏联飞行员是明知故犯呢,还是将007客机误认为是美式侦察机?   据当年亲自驾驶苏—15战斗机击落韩国客机的格那蒂·奥斯皮维奇说,他接到上级命令要拦截一架身份不明的飞机。当时他看到了这是一架外国飞机,不过他却说自己没有看到乘客,一些专家认为,那是因为大多数窗户在夜里都关上了。尽管奥斯皮维奇已经确知那是一架民用飞机,但是在冷战时代长大的奥斯皮维奇只会把它看成是反苏的一部分,而不认为是一架迷航的商用飞机。由于情况紧急,他没有向地面指挥员详细地报告所看到的一切。一直到今天仍有人认为,是他让自己上司反应激烈。他的上司命令他拦截飞机迫降,他开了三次火,但都没有起到作用,奥斯皮维奇认为韩国飞行员应该看到了炮火和灯光,这是要求迫降否则就要开火的信号。但是韩国飞机依然向前飞行,在飞到大海时,奥斯皮维奇又发出两枚对空导弹,准确地击中了目标,007客机坠入大海。直到今日奥斯皮维奇还坚持认为它负有特殊使命,而且上面根本没有乘客。   但俄罗斯军事史学家亚历山大·科列斯尼科夫教授在《莫斯科共青团员报》却发表了惊人的研究结论:“现在可以断言:这是北约精心策划的一次间谍行动。不论是我们的人还是美国人,大家一开始就知道这是一架间谍飞机。这其实是一场战斗,死亡的不是官方宣布的那269名乘客,而是29名间谍。” 据说当时飞机飞临到了苏联核潜艇基地上空。该基地装有洲际核弹,是苏军的绝密重地。而飞机失事的原因也出现了另一个版本:飞机内部发生了爆炸。具体经过是这样的:苏联空军歼击机发射导弹击中飞机,此后飞机又飞行了17公里,到达中立水域上空后爆炸。爆破专家认为,飞机是因内爆而解体的,爆炸威力相当于4吨TNT炸药。而苏联的导弹根本没有如此大的威力。而这架波音—747也有许多奇怪之处:从安克雷奇起飞时,飞机补充了4吨燃油,而飞往首尔根本用不了这么多燃料。而且飞机起飞时间延后了40分钟,结果当它飞临苏联边界时,美国的侦察卫星正好抵达堪察加上空。据说当时的苏联人员还发现飞机正在向卫星传送密码文件。此外,还有诸多疑问:波音—747客机装备了现代化导航设备,它大大偏离了航线,为什么机组人员却不知道?也没有及时修正航向?为什么机组人员对歼击机发出的信号和警告性射击毫无反应?美国和日本的地面监控人员为什么始终没有采取任何措施,纠正波音飞机的航向错误,坐视悲剧发生?而这架波音—747到底有多少人呢?打捞情况表明,机上乘客最多不超过29人。可是为什么有269人的行李呢?而且奇怪的是,这些行李都被串绑在了一起。此举的目的是为了防止水流将行李冲走,这样就可以证明共有269人死亡吗? 因此,有人认为之所以各方没有对苏联正式提出指控,是因为美国当局和苏联达成了一个协议:即美国认定苏联无罪,苏联答应不公布被击落的波音飞机其实是间谍飞机。   但是这些说法都只是一些专家的个人见解,并没有人出来承认或者否认,所以事实究竟如何,还有待进一步研究。美国“挑战者”号失事迷雾
1986年1月28日,美国航天飞机“挑战者”号在升空后不久突然失事,机舱内的七名宇航员全部遇难。这是继1967年1月27日美国阿波罗1号航天飞机失事后的第二次宇宙航天器发生事故。这场事故使美国航天业深受打击,航天飞机在三年内停止了飞行。1986年1月28日,美国航天飞机“挑战者”号失事,机舱内的七名宇航员全部遇难。为此,美国损失了十多亿美元。这是美国宇宙航天历史上最惨重的一次事故,也是美国在进行五十六次的载人宇宙活动中发生在空间的第一次大灾难。“挑战者”号飞机是肯尼迪航天中心的第二架航天飞机。它以航行于大西洋和太平洋上的英国研究船挑战者号而命名。1982年7月,“挑战者”号航天飞机成为美国可再度使用的带冀航天器,共成功完成了九次航天飞行任务。1986年1月28日,美国的“挑战者”号航天飞机乘载七名宇航员,进行航天飞机的第10次飞行。在挑战者号十次的飞行任务中,共绕轨道飞行987次,太空停留时间累积69天。 “挑战者”号第十次的主要任务是观测哈雷彗星,并进行一系列的太空科学实验。在美国东部标准时间11:38分,“挑战者”号成功发射,但是谁也没有料到,在升空一分十四秒以后,离地五万英尺高度时,“挑战者”号突然燃起黄白相间的大火,火球尾部拖着一股扭曲的“Y”形烟柱,“挑战者”号爆炸了!剧烈燃烧的航天飞机拽着长长的尾巴迅速向下坠落去,然后又拖着分叉的火焰和黄白色的浓烟坠入距发射地点二十英里外的大西洋。燃烧着的航天飞机碎片像流星似地散落在广阔的海面上,持续了将近一个多小时。在七名罹难的宇航员中包括两名女宇航员。其中特别引人注目的是第一次以平民身份参加太空飞行的女教师麦考利夫。原计划她将在太空给她的学生进行现场授课,不幸地是麦考利夫壮志未酬,献出了宝贵的生命。挑战者号航天飞机1月28日,“挑战者”号失事后,美国政府立即组织打捞并进行调查。他们运用了一切可能的先进手段,包括飞机、潜艇、水下机器人、“比人的视力强几百倍”的声呐扫描装置。七个月后他们打捞出 111320公斤重的残骸,其中有机组人员的尸体、燃料、所携带货物、座舱残骸。这时人们最关心的问题是:事故究竟是如何引起的呢?有人认为是低温导致,也有人认为是机械故障。最终,研究人员在回放录像中发现“挑战者”号固态燃料火箭推动器的连接处有黑烟冒出,由此专家怀疑很可能是连接处的O形环没有完全闭合。但事实是否如此呢?也许这个问题永远也没有人能回答了。“挑战者”号的失事曾使美国的航天事业受到沉重打击,航天飞机在以后的三年中停止了飞行。但是,在总结了“挑战者”号的教训之后,人类对太空的探测仍在继续。从航天飞机恢复飞行至今,已执行了76次飞行任务,包括组建国际空间站。一位科学家说:“这次事件是很令人痛心的,但真理是:牺牲是发现的代价。”“挑战者”号是人类航天事业的先驱,永远值得人们缅怀。伊朗民航客机惨案
1988年,美国巡洋舰“意外”击中伊朗客机,造成290人遇难,其中妇女儿童118人,从而制造了用军事手段袭击民航飞机的最大惨案。1988年7月3日上午,一架由伊朗阿巴斯港飞往阿联酋迪拜港的A—300型伊朗客机飞至霍尔木兹海峡附近时,被美国海军“文森斯”号巡洋舰击中,机上274名乘客和16名机组人员全部遇难。   A—300客机是由法国制造的大型客机,它是要进行伊朗655次班机航行,于伊朗时间上午10点10分离开阿巴斯港,到达阿联酋海港城市迪拜只需20分钟。10点17分,飞机飞临哼加姆岛上空时,机体忽然严重地抖动了一下,还没等机上的人员反应过来,只听一声巨响,飞机随着爆炸声直坠大海。据目击者称,飞机坠毁后,在霍尔木兹海峡,伊朗普什姆岛东南海域,漂浮的尸体、行李以及飞机残骸碎片足有三四英里长。经过艰辛地打捞,救援人员共从大海中捞出150具尸体,包括38名印度、巴基斯坦等国的人。面对这一惨案,伊朗通讯社第一个向全世界播发了这条信息。面对这样的事实,华盛顿起初不承认,白宫发言人称这种说法“不真实”,“美国不会卷入这样的事情”,然而随着事态的发展,华盛顿终于承认击落伊朗飞机。     而伊朗国内,全国上下异常悲愤,许多报纸指责美国“罪大恶极”,总理穆萨维称“美国的行动是对伊朗进行更直接的战争”,并宣布把7月4日定为一国哀悼日。伊朗外长韦拉亚提 4日称要对美国采取报复行动。当时正在度假的美国总统里根在事发后几小时发表讲话,承认这一事件十分地可怕,但他称美国这样做“是适当的防卫行动”。因为当时美伊海军正在海上交战,美舰误以为这架飞机是伊朗“F—14”战斗机。   7月4日美国军界首脑人物—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克罗也发表讲话,他称7月3日,美国巡洋舰“文森斯”号和护卫舰“蒙哥马利”号在霍尔木兹海峡巡逻。当地时间10点10分,“文森斯”号军舰上的一架直升机起飞后不久,突然遭到炮击。正在这时,“文森斯”号发现头顶不远处,还有一飞机正向它飞来。“文森斯”号不敢怠慢,连续几次发出警告,让它离开。但这架飞机并没有作出反应,也不改变航向,眼看对美舰已构成威胁,于是“文森斯”号发射两枚导弹,其中一枚击中目标,酿成大祸。  但是对于此说法,有人表示异议。一位美国航空专家说,美国“文森斯”号巡洋舰击落伊朗客机使用的“宙斯盾”地对空导弹系统,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海上作战系统。这系统能在400公里的范围内跟踪 200个以上的目标,并能同时袭击15到20个目标,怎么会把一架巨大的民航机误认为是小小的F—14战斗机呢?伊朗驻联合国代表也对此予以反驳。他说,655号班机根本未离开正常航道。另外,这架巨型飞机上配备一个自动询问器,它会向“文森斯”号发出信号,说明自己是民航机,而不是战斗机。虽然如此,美国仍然坚持称击中伊朗客机是“意外”。也许其中的真相永远不会有人说出来了。 是谁制造了洛克比空难?
1988年12月21日,美国泛美航空公司的103航班在经过英国苏格兰地区洛克比小镇上空时忽然发生爆炸,爆炸的飞机在地面上撞击出一个50英尺深、30码长的大坑,还引燃了加油站、汽车和房屋,一共有270人在此灾难中丧生。苏格兰警方在对飞机爆炸原因进行分析后认为飞机失事前并没有任何故障。后来技术人员发现高性能塑胶炸弹的痕迹,这种塑胶炸弹非常受恐怖分子“青睐”,因为一般的检查仪器对它根本起不到任何作用。1988年12月21日,泛美航空103次班机自伦敦希斯罗机场起飞,飞往目的地纽约。当客机飞抵苏格兰洛克比小镇上空时,一个行李箱突然爆炸,将机身炸了个窟窿,机组人员和259名乘客全部遇难。飞机残骸坠落地面时,还引发民宅及瓦斯管道起火,又导致11名洛克比居民丧生。当时调查人员调查断定,炸药是被装在了一个磁带播放机里,一个瑞士造的电子定时器设置了炸药的爆炸时间。苏格兰警方在空难发生后的3年中以波音机最大的一块残骸为中心,以64公里为半径进行了地毯式搜索,收集到了400多万件证物。其中最为关键的一件证物“出现”在洛克比空难发生一年半后,在距坠机地点近129公里远的一片森林中。一位陪爱犬散步的男士在丛林中发现了一小块纤维里藏有残余炸药T恤衫的残片。这块残片将矛头指向利比亚。1990年秋天,由美英两国情报机构组成的调查组宣称获得一名利比亚特工人员的日记,认定利比亚航空公司驻马耳他办事处经理费希迈和利比亚特工人员迈杰拉希阴谋在由伦敦飞往纽约的泛美航空公司103航班上放置炸弹。洛克比空难现场2000年5月3日,洛克比空难案正式开庭审理,是在中立国荷兰进行。在前美国空军基地宰斯特营成立了苏格兰法庭。根据英荷两国签订的协议,审讯期间苏格兰拥有该处地方的主权,在苏格兰法律下管治。迈格拉希被控将一枚定时炸弹携至马尔他岛密谋炸机,费希列则被控利用关系帮助迈格拉希在机场蒙混过关,将内藏定时炸弹的录音机以非随身携带行李送上航班。但费希迈和迈杰拉希在审判之初就称,他们与洛克比空难没有任何关系,真正的元凶是名为“巴勒斯坦人民解放阵线总指挥部”和“巴勒斯坦人民斗争阵线”的两个组织。但巴勒斯坦民族解放阵线总指挥部在洛克比空难发生后立即声明,恐怖爆炸行为与该组织无关。洛克比空难审理开庭后,该组织再次声明,爆炸行动与该组织无关。整个审判过程开庭还不到9个月,实际的庭审也只有85天,但已有250多人出庭作证,庭审记录达一万多页。最终,迈格拉希被判处终生监禁,但法庭同时建议他至少服刑20年,并必须在苏格兰的一所监狱里服刑;而费希列则被告之“无罪”,可以自由离去。如释重负的费希列鼓起掌来,庆幸自己逃过一劫,并准备立即返回利比亚。而迈格拉希则坚称自己是清白的。而利比亚在2003年承诺向空难遇难者家属提供总共27亿美元的赔偿金。但是一个月后即6月4日,一名叛逃的伊朗高级情报官员在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的时事节目“60分钟”中称:制造洛克比空难事件的幕后黑手是伊朗而不是利比亚。这名伊朗叛逃者自称是阿默德·贝巴哈尼,他至少在过去10年的时间里负责统筹伊朗所有对外的恐怖袭击。他告诉节目制作人,洛克比空难是他一手策划的,他带着初步计划先找到了巴勒斯坦恐怖分子贾布里尔。贾布里尔表示同意,并要求贝巴哈尼提供行动所需的炸药和其他物品。接下来,他们把一批利比亚人带到伊朗,在某个特殊地点集训了90天,学习如何安装、放置设计“非常精密”的炸弹。贝巴哈尼的说法更加地让洛克比空难事件扑朔迷离。洛克比空难纪念碑而从动机来看,伊朗似乎也有嫌疑。有人说美国海军曾在波斯湾“错误”击落伊朗民航客机,杀害机上200多人,这可能是导火索。传闻说美国空军无线电信号截获部门曾报告说,一位强硬派伊朗政府部长亲自命令并悬赏650万美元要炸毁一架美国客机作为报复。相信迈格拉希是无罪的人则说他只是替罪羊,并产生了阴谋论。据说在飞机残骸中发现了一只属于美国中央情报局的皮箱,其中装载着50万美元的现钞。有人暗示美国特工利用泛美航空的客机偷运毒品进入美国本土,恐怖分子利用这一特殊活动,轻易地把无人陪同的行李箱在不经检查的情况下,从一架客机上转运到另一架客机上,并制造了洛克比空难。但是此说无人证实。2006年英国警方外科专家戴维·菲尔德豪斯博士却称利比亚是洛克比空难的冤大头和替罪羊,洛克比空难之所以发生,是因为美国中情局和叙利亚极端分子“毒品换情报”行动发生了可怕的错误!菲尔德豪斯曾参加洛克比空难的善后救援工作,在处理尸体时,他们发现并登记了59具尸体。但是警方却公布只有58具尸体,一具被他登记为“DCF12”的尸体不见了。在以后的时间里,菲尔德豪斯一直在追查这具尸体的下落,但是却没有结果。菲尔德豪斯认为那具失踪的尸体本来绝不应该出现在泛美客机上,他相信这具失踪的尸体是解开洛克比空难真相的钥匙。菲尔德豪斯称是叙利亚极端分子而不是利比亚人将炸弹安装在了飞机上。因为当时美国中情局正在秘密发起一项“毒品换情报”的计划:允许叙利亚极端分子通过飞机将毒品从欧洲走私到美国,而作为交换条件,叙利亚极端分子得提供被扣押在黎巴嫩的美国人质的下落。但是这次行动却发生了错误,叙利亚极端分子又受到别国雇用,将毒品换成了炸弹。其矛头依然指向伊朗。据菲尔德豪斯说在洛克比空难发生后,有几个报告都称一个很像棺材一样的盒子被人送出了卡莱尔,菲尔德豪斯认为其中必然隐藏着一个惊天的阴谋。另外,有消息称,在爆炸的飞机上还载着一些美国特工,爆炸后,一些身穿泛美航空公司制服的美中情局特工在飞机坠毁地点寻找属于这些特工的行李箱。据一名英国警官称,她曾在飞机残骸中发现一枚美国中情局的徽章,但是却被告知不要将这个发现记录在案。这些说法使得洛克比空难的真相更加地迷离,有人甚至称洛克比空难或许成为民航空难史上绝无仅有的谜团。

(<-快捷键)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目录

阅读设置

背景色:

字体大小: 14px

页面宽度: 1200px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