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侦探推理 > 亲情与家庭

亲情与家庭

作者:阮建芳字数:96580状态:连载

第二章 美满家庭的桥梁——真挚的情感

有一种情感叫亲情
一种“戒不掉的爱”,如水般静静地流淌在生活的每一个角落,悄悄滋养温暖我们的身体和心灵。她就是亲情。
亲情是什么?她是一瞬间内心的触动,但又往往是彻底的改变,是一种能改变十个月期望的力量,一种能忘却使命的神奇,是一种渴望平安的永恒。亲情是什么?她是第一次的付出,但,又是永久的付出,是一种可以感受责任,而后却将责任变为习惯的无私。亲情是什么?她是思念起始,但,又没有终点,是一种对家的留恋,一种对团圆的渴望。
亲情,在你还没有来到这个世界前就先期而至,并时刻伴随你渡过慢慢人生征程,等到你无疾而终悄然离开这个世界后,可他依然默默流趟,甚至穿越时空而延续。
不是吗,婴儿呱呱坠地,父母含辛茹苦,捧在手上怕冻着,含在嘴里怕化了。营养奶补钙剂,不怕买不到,只怕没有卖。上学读书了,学校要挑最好的,老师要选最棒的,为了孩子有一个好的学习环境和谋求好的将来,不惜花费金钱、不怕丢面子求人。不少父母竟从幼儿园开始便成了陪读侍从,直至高中毕业上大学。孩子在外读书,父母省吃俭用尽其所能——吃,不能比别人苦,别影响孩子的生长发育;穿,不能比他人差,那会伤着孩子的自尊心;用,自己再苦也要让孩子手头宽松,不能让他(她)在同学面前做不起人。
从小到大,父母、兄弟、姐妹播撒的是血缘亲情,老师、同学、同事、朋友传递的是友爱亲情,夫妻融合的是恩爱亲情。有了亲情,黑暗中的道路会被照亮;有了亲情,生命中的寒冬将充满温暖;有了亲情,你的人生总会蜂飞蝶舞、蓬勃向上。可在实际生活中,有的人偏偏不懂得珍惜那些无微不至的亲情,父母的苦口婆心被当着敌意的管教;朋友的无私关爱误解为虚情假意;领导的鞭策斧正看成是别有用心。
亲情是珍贵的,拥有亲情是幸福的,珍惜亲情更是难能可贵的。俗话说得好:成家才觉持家苦,养儿方知报母恩。人生短暂,来去匆匆,“子欲孝而亲不在,恩欲报而人已去”者常留千古恨!趁年轻、趁现在好好珍惜亲情。
在所有的家庭情感中,父母对儿女的爱是最伟大、最无私的。可怜天下父母心,那些关于父母对儿女关爱的事情,总是能够轻易地触动我们的心灵;总是能够让我们情不自禁的泪流满面。
当我们真正经历了世事的沧桑,真正懂得父母的伟大,想要好好孝敬父母时,也许他们都已经老了;想游名山大川,也许他们已经走不动了;想吃山珍海味,也许他们的牙齿已经掉光了;想好好聊聊天,也许他们的耳朵聋了。终于一天,上天会悄然无声地把我们的父母夺走,那时纵有千言万语,声声呼唤,谁还能听得见;任你泪如泉涌、伤恸欲绝,谁还能感觉到?岁月无情催人老,这是一个多么严峻而残酷的事实!人生能有几回孝?珍惜现在,马上行动吧,当现实成为了过去,机会就会变得越来越少了。
我真想告诉我的朋友,从现在开始孝敬父母吧!多花时间陪他们说说话;多抽时间带他们旅旅游,多让他们脸上绽放笑容,多让他们内心感到快乐吧!这样,当他们离去的那一天,我们才不会后悔和遗憾,因为在他们有生之年,我们给予了他们真爱与关怀。
从吃着母亲的乳汁离开襁褓,到下地迈开人生的第一步。头痛脑热使父母熬着多少不眠之夜,诫读书找工作更是费尽父母的心血……他们为儿女含心茹苦了大半生,即使儿女已成家立业,他们的牵挂依然不减。回想起来,我们从小到大真的习惯了出门时父母追出来的叮咛;衣食住行父母那那份固执的关爱和提示;习惯了父母年复一年的操劳与与呵护……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想想我们一生中到底有多少时间去孝顺父母呢?
也许上学了,父母对我们无微不至的关照着,而我们全然不明白父母的良苦良苦用心,反倒认为这是天经地义。
也许工作了,开始忙不于社交应酬,千方百计地追求事业成功,就连待在家里陪父母聊聊天的时间都没有了。
也许恋爱了,脑海里全是对方的身影,整天只知道和心爱的人泡在一起,父母又被冷落了。
也许生子了,还希望父母能帮着自己带孩子,哪还有时间支顾及父母呢?
而父母的要求实在是微不足道,看着子女生活得幸福,他们就心满意足了,即使我们很长时间才给他们打一次电话,即使我们很久没有回家陪他们吃顿饭,他们也不会有半点埋怨。人生能有几回孝,此时不尽待何时。父母健在时应多尽些孝道,免得一旦父母离去就“想见音容空有泪,欲闻教诲永无声。”
父母对自己的孩子都有很深的依恋之情,怎样好好地去爱自己的孩子,也是很多父母一直在探讨的课题。作为父母,也应该珍惜孩子在身边的每一个日子。
父母能拥有孩子多少年?
3岁,他去上幼儿园了,看着他小小的坚强的背影,心中又喜悦又有点小小的心酸。离别了一整天,孩子看到你高兴得奔跑过来,扑在你的怀里。跟你说:“妈妈,我想你了。那一刻,抱着孩子就像抱着了整个世界。”
6岁,他上小学了,孩子终于走进校门,这是多么值得纪念的事情,孩子的人生从此翻开了新的篇章,却没想到,这也是孩子离开我们的第一步。他已经对与你分开一天习以为常了,而且他喜欢每天去学校,这是他更喜欢的生活。甚至,他有时还会说:妈妈,在家好无聊,没有小朋友和我玩。
12岁,他上初中了,甚至有的开始上寄宿学校,一个月或者几个月回一次家,见上一次面。他们开始不再依赖你,甚至,他们喜欢和你对着干。你想帮他们做点事情,他们说:妈妈,我自己来吧。突然觉得这句话让我们觉得好失落,孩子是不是不再需要我们了?
18岁,他离开你去上大学,一年回来两次。回来的好几天前,家里的冰箱就装不下了,为他准备了各种各样他喜欢吃的东西。可是一回来打个照面,他就忙着和同学朋友聚会去了。从此,你最怕听到的一句话是:妈妈,我不回家吃饭了,你们自己吃吧。
大学毕业后,孩子留在了远方工作,一年也难的回来一次了。好不容易回来一趟,几天就走了。你最盼望的就是孩子的电话,希望,孩子对你说一声:妈妈,我很好,你保重身体。这样就足够了。
孩子结婚了,回家的时间有一半匀给了你的亲家,孩子回来的更少了。你已经习惯就老两口在家了,但是,你最希望听到孩子对你说:妈妈,今年过年我回家过啊!
当孩子又有了他们自己的孩子,你已经不再是他们的家庭成员了,他们的一家三口(或一家n口)里,已经不包括你们了。而我们也慢慢的习惯了这样的日子。只是习惯在闲来无事的时候,经常翻翻相册,看看我们自己的一家三口,无论孩子身在何方,他却永远是我们家庭中无可取代的一员。
是啊,其实当孩子在身边的日子,我们是多么幸福。可是有时我们却还会抱怨。抱怨因为他,你做了太多的牺牲。抱怨他晚上老醒来,让你睡不好,抱怨他无理取闹,抱怨他爱撒娇长不大,抱怨他生病,让你操碎了心,抱怨为了培养他,花费了太多的精力与金钱……可是,如果你想想,10多年后,就算你想要,也没有机会了。孩子会不停地长大,过了这个时期他就再没有这个时期的习性。你是不是常常在他断奶后怀念喂他吃奶的日子,可是那时你却觉得好累好辛苦好厌倦。是不是常常看他以前吃手的照片觉得好可爱,可是你曾经却为要不停地给他洗手而烦恼透了。是不是在他褪去童声后,特别想念他曾经奶声奶气的声音,可是他以前撒娇的时候你却很不受用。是不是当孩子去上学后你特别怀念他黏在你身边的日子,可是以前你却总在想他要什么时候才能去上学啊……
时间无法倒流,过去了就只能永远过去了。孩子能待在身边的日子是多么难得与宝贵。因为这一点,我更加的珍惜与孩子相处的每一刻,也让我无论遇到什么,都心存感恩。谢谢上天给我这么一个孩子,让我分享与见证他成长的每一刻。无论带给我多少困难,烦恼,甚至挫败,无论让我失去多少睡眠,时间,金钱,精力,我仍然豁达,因为,这都是上天的恩赐。
当他在身边的每一天,我都会让他觉得幸福,也是让我们都有一个美好的回忆。我不会给他太多压力,束缚,更不会给他牵绊,阻挠,但是我会适时管教,也会做量力而行的投资,因为我有责任与义务教会他生活的本领,好让他来日自由快乐的飞翔。同时,我也会告诉他,就算所有的路都行不通时,还有一条路你可以畅行,那就是回家的路……
深深夫妻情
所谓夫妻,不仅仅是指双方在法律上的关系,更多的是指那个陪你共度人生的人。你们共同经历生活中的风风雨雨,共同享受生活中的种种美好。你们有一个属于自己的房子,不管大小,只要温暖就是最幸福的存在。你们会有自己的孩子,会一直看着他们慢慢长大,又艰辛也有美好。等到芳华老去,等到生命终止,你会觉得,有着欢笑和泪水的人生,无论多少繁华都是过眼烟云,而这一生,有他(她)就好。
古语有言:“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在恋爱时期,甜言蜜语总是来得那么容易。但是,凡事都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与子偕老”,不只是说说而已。如果真的犹如说话那么简单,那么这天底下,就不会存在“离婚”这两个字了。生活,总会给我们带来很多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出现,会慢慢地消磨彼此之间的情感。为了生计,为了下一代,早已远离了恋爱时的悸动与浪漫。所有的激情都转化为平淡,而有时候这种平淡会演变为冷漠,以至于最终走向婚姻的破裂。
时间也是一把双刃剑,它会加深心中的某些情感,也会消磨你心中的某些情感。对于夫妻而言,爱情也是需要保鲜的。不要忘记自己当初许下的承诺,你们在最好的年华里相遇,在生人的道路上彼此搀扶着走过许多坎坷。相爱,是你们走向婚姻殿堂的基础。真诚,是你们相携前行的桥梁。理解,是你们构建幸福生活的支柱。
百年修得同船度,千载修得共枕眠。按说夫妻情该是世上最真挚最牢固最值得珍惜的情感,可现实生活中最不堪一击的也恰恰是夫妻情,越来越高的离婚率就说明了这一点,而那些貌合神离同床异梦的“凑合”夫妻又有多少呢?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金钱观的变异就是导火索。
许多曾经相爱的人离婚时都说:性格不同、兴趣不一、志向相异。这种情况不能说没有,但大部分都是借口而已。夫妻是两个独立的人,为什么非要相合、同一呢?世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也没有两片相同的雪花,难道会有两个相同的人吗?
夫妻应该相互欣赏,而非相互改造;应该相互包容,而非相互责难;应该相互尊重,而非相互占有,否则,夫妻情就会变味,离异也就自然了。爱情不是时髦,她是永恒;爱情不是儿戏,她是承诺;爱情不是一时的美丽,而是一生的守候。
每个男人都是一棵树,当他爱上一个女人时,就会枝繁叶茂,苍翠葱郁。所有的女人都不要辜负深爱着自己的男人,否则,他就会枝枯叶落根伤神损,很难再挺拔蓬勃。
每个女人都是一个天使,当她爱上一个男人时,就会折断翅膀来到人间。所有的男人都不要伤害自己身边深爱自己的女人,因为她已经没有翅膀再飞回天堂。
真正的夫妻情是你在爱对方的同时,使对方有所提高,自己有所满足。一个人的背影是孤单的,两个人的背影才是幸福的。执子之手,与子偕老,何其妙哉!
天也有情,地也有情,天地间最莫过携手夫妻情,想得是苦中乐,求得是事业成,富也好贫也好,患难与共同辱兴,啊!夫妻情是不了情,相濡以沫伴终生。莫道岁月催人老,白发迎来夕阳红。
有许多夫妇婚后感情与日俱增,两情愉悦,恩爱有加,爱情之花常开不败。究其原委,全在于夫妻感情巩固、发展得法。
1. 经常回忆热恋:热恋是婚姻的前导,热恋中的男女,那种两情依依、片刻难离的情景,实在是非常美妙的。结婚以后,经常回忆婚前的热恋情景,就能唤起夫妻的感情共鸣,并在回忆中增加浪漫情感,更加向往未来,从而增进夫妻感情。
2. 安排再度“蜜月”:结婚时的蜜月,是夫妻俩感情最浓的时期。那时,两人抛开一切纷扰,完全进入胜过蜜糖的爱情天地,享受“伊甸园”之乐。婚后,假如能利用节假日,每年安排时间不等的“蜜月”,如来个异地旅游,再造两人的爱情小天地,重温昔日的美梦,定能不断掀起爱河波澜,使夫妻感情越来越浓。
3. 庆祝纪念节日:结婚纪念日、对方生日、定情纪念日等等,是夫妻双方爱情史上的重要日子。届时,采取适当形式,予以纪念,使双方都感到对方对自己怀有很深的爱意,这对于巩固夫妻感情作用甚大。
4. 补偿往昔情债:不少夫妇结婚时由于条件所限,未能采取理想的形式往返报对方的爱意,如未能度蜜月,未能给爱人买一件象样的礼品等等。若干年后,当条件具备时,记着完成这些当初未尽事宜,以偿还过去欠下的情债,就会使对方觉得你是个很重情、多情的人,爱你之情便会倍增,如不少男同志婚后给爱人买金首饰,许多已过而立之年的夫妇补拍结婚彩照等等。
5. 学会取悦爱人:有些男女,婚前与对方约会时,总要想方设法取悦对方,但结婚以后便不再在意对方对自己的感受。这种做法是会损伤夫妻感情的。所以,婚后,女同志还要一如既往地温柔娴淑,对丈夫呵护关心;而男同志则应细心体味妻子的内心感受,不但要处处体贴爱护妻子,而且还要学习一些取悦妻子的技艺,如作她购买服装的高参,帮她制定美容计划,不时来点幽默等等。
6. 创点意外惊喜:出乎意料地使对方惊喜,常会起到感情“兴奋剂”的作用。在远方的亲人接来会晤,为对方买一样很想得到的物品,为夫妻俩创造一个对方没有预备但却非常喜欢的活动等等,都可使意外惊喜油然而生,从而在惊喜中迸发出强烈的感情之花,掀起欢腾的爱情热浪。
7. 适当来点小别:“小别胜新婚”。在过了一段平静的夫妻生活后,有意识地离开对方一段时间,故意培养双方对爱人的思念,再欢快地相聚。这时,就能使夫妻俩思念的感情热浪交织成愉悦的重逢狂欢,把平静的夫妻感情推向一个新的高峰。
8. 注重自身形象:有些人,婚后衣着、容颜等不再讲究,不修边幅。非凡是男同志,这方面的问题更为严重。其实,无论夫妻哪一方,都不希望对方在别人的心目中留下不好的形象。因此,注重自身形象,不但可以取悦对方,而且也是在公众场合下为对方争面子的需要。否则,就有可能影响双方的感情。
9. 防止子女夺爱:不少夫妇,在有了子女后,往往把情感全用到了子女身上,每每忽视了爱人的感情需要,尤以女同志为甚。这种做法有失偏颇。对子女施爱是必要的,但这并不意味着就应放弃对爱人的感情持续投入。那样,不但会冷落爱人而影响夫妻关系,而且也会给家庭罩上一层阴影。
10. 留足浴爱时间:在快节奏的现代社会竞争中,每个人的工作都是十分繁忙的,有不少人因忙于公务而顾不上夫妻俩的感情生活,以致夫妻经常不能一起进餐、共眠,影响了两人感情的巩固和发展。所以工作再忙,也要巧于安排,挤出时间,留给两人共同生活,共浴爱河。
11. 留些个人隐私:肚量再大的人,对于爱人的绯闻也会生出醋意来,至于得知对方的艳事,则更难容忍,由此导致家庭危机四伏的事并不鲜见。所以,将过去个人婚恋史上的隐私,对现在的爱人“但白交待”并非良策,那样,非但对增进感情无补,反而会带来本可避免的感情危机。因此,留些个人隐私,是巩固和发展夫妻感情的明智选择。
12. 慎交异性朋友:夫妻婚后有自己的社交活动,这是很正常的。但是,要注重慎交异性朋友,交往时要留有分寸,让彼此关系只控制在同志式的关系之内。明显对自己有好感甚或对自己不怀好心的异性朋友,要主动疏远,以理智来处理感情纠葛。最好的办法是尽量少参加一些只有自己一个人出席的社交活动,即使无法拒绝,也提出携爱人一起出席的要求。非凡在遇有“第三者”插足危险时,更应这样做,以杜绝其非份之想。支持爱人事业每个人在走上工作岗位后,都有他自己的事业。因此,无论男方还是女方,都不能只顾自己的事业而忽视对方的事业,更不能强求对方牺牲自己钟爱的事业来服从自己。那样,只会损伤彼此的感情。夫妻双方既有追求自己事业的权力,也有承担家庭义务的责任。正确的做法应该是,想办法多挑一些家庭担子,热情地支持爱人的事业。双方都能这样做,就能消释矛盾,增进感情。
13. 尊重对方:人都是爱面子的,当着别人的面批评爱人,最轻易挫伤对方的自尊心,影响夫妻感情。所以,要学会尊重对方,越是人多的时候,越要奉承爱人,以博得对方的欢心。只有夫妻俩在一起时,你再向他(她)提些意见,甚至可以进行严厉的批评,对方就会在愉快接受之余,感受到你煞费苦心中体现出的浓浓爱意,从而以加倍的爱往返报你。
14. 警惕财务危机:结婚以后,假如不能搞好收支平衡,就会出现家庭财务危机,影响夫妻感情。有些家庭,钱归一方总管,假如不能财务公开,当一方经济要求得不到满足时,也会产生家庭矛盾。这些,都是值得警惕的。因此,要夫妻共同理财,坚持量入为出的持家原则,勤俭节约,精打细算。手中要始终留有一些机动经费,以防不测之用。这样,就能防财务危机于未然,拒感情危机于千里。但也要舍得花钱,花在该花的地方哟

父子情浓
孩子,是父母生命的延续,他们承接了来自父母亲的希望。父亲对孩子的作用,尤其是男孩的作用很大。父亲就是他的榜样,就是他心中的模范。由于儿子跟父亲的性别相同,所以他们之间的关系有一定的特殊性。父亲的教养态度及方式对孩子尤其是男孩的个性、学习成绩、性别角色的形成等,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若父亲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缺席,极易导致孩子性格、情感方面的缺陷。
生活中我们发现,从小与父亲接触较多的男孩,往往表现出很多优势,如性格开朗、头脑灵活、身体健壮、充满活力。这是因为,“坚强果断”、“宽容大度”等男性风格,在很大程度上都依赖父子关系的传承。父亲的男子汉硬派作风,会在其教养方式中注入阳刚之气;母亲总喜欢保护孩子,怕孩子磕碰,容易不自觉地出现包办现象,而父亲则更重视教育孩子自立、自理,勇敢地面对一切,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父爱缺失,男孩易产生很多问题,如:性格易女性化。性格形成的主要机制是模仿,父爱缺失,男孩无法从父亲身上学习果敢、坚毅、担当,性格易变得“中性”甚至女性化,依赖性强、责任感低。
父亲和儿子同属男性,儿子成长中所面对的难题,极有可能是父亲小时候曾经的困惑。父亲成长的经历与经验,更有可能成为儿子解决问题的钥匙。如果父爱缺失,男孩就无法从父亲身上获得这些经验、指引,在社会交往中容易迷茫、不知所措。
许多父亲以自己很忙为理由而忽视对孩子的教育,其实,教育不一定非要拿出整块的时间,但却要你有责任意识、有耐心,能坚持经常。如,出差在外,用短信、网络跟孩子多交流;因故不能按时回家时,打个电话给家里,和孩子说上几句话。而对于幼儿,你可以在上班前,亲亲他的小脸,逗他乐一乐;抽点时间绘声绘色地给他讲故事,用手指在墙上变出各种动物影子。
还有些父亲,虽一直陪在孩子左右,但回家只管自己看电视或报纸,不知跟孩子玩什么、说什么。其实,可以跟孩子一起做的事很多,如看电视时跟孩子一起讨论国家大事,让孩子发表自己的看法;抑或是一起来准备做一顿晚餐。跟孩子的感情交流,心灵沟通,常是在这些生活细节上建立起来的。
父亲与男孩的游戏方式多是动态的、较激烈、富有对抗性和创造性的;父亲会鼓励男孩遇事自己动手、大胆尝试,这有利于男孩强身健体和培养思维的敏捷性、创造性。
中国有句话叫“严父慈母”,于是,许多中国父亲将“严”理解为冷面和打骂,将“慈”理解为娇宠和溺爱,对孩子尤其是儿子,总是以批评者的姿态出现,板起面孔教训儿子,即便是爱或满意,也羞于表达,更少有拥抱。而研究发现,孩子是需要肌肤接触来建立安全感、亲密感的,尤其是男孩,因此,父亲应经常对儿子微笑一下、拥抱一下、褒扬一下。
在一个家庭对儿子进行家庭教育的实际过程中,作为一个普通的父亲,要尝试着,尽量给予儿子一种“男子汉”气质和性格的有益影响:
1. 男人拍案怒冲冠:正直、霸气
儿子心地比较善良,常呈小小绅士之态,与人交往也非常“手善”,把以和为贵的传统美德继承得淋漓尽致。这本是一个优点,常被长辈称赞。但万物之态,过犹不及,他与人交往也因此而太“秀气”,以至于常常吃亏,甚至有时让人觉得有些“懦弱”和“脆弱”。
注意到这个问题之后,有时候我就教育他作为“男人”也要有一定的霸气,说话做事,要大大咧咧、理直气壮、正气凛然,不可太过于柔弱,不可太过于小心,遇到不平之事要有拍案而起的男人气。我们凡事向善,但对于不善之人、不善之事,也应当“笑而奉还”;凡事可忍,但不可一忍再忍!
2. 男人笑对雨加雪:开朗、乐观
除了周末,我大部分时间都在外地工作,陪儿子的时间不是很多。但凡有机会,我都是乐意陪他步行上学、上街、到户外玩耍。偶尔下雨或者下雪,只要雨雪不是很大,估计对身体影响不是很大,我都是头顶霏霏细雨、肩抗一身雪花,大踏步走在大自然的神赐之中。儿子有时候也学我,收起那一页小伞,面带微笑地与雨雪亲密接触。
“他说风雨中,这点痛,算什么,擦干泪,不要问,为什么……”在激昂的那首《水手》之歌中,父子俩或牵手齐歌,或你追我赶,常成为雨雪中的一道风景。
3. 男人要做男子汉:豁达、宽容
为男人者,必须要豁达、宽容,只要不是原则性的问题,断不可为鸡毛蒜皮之小事而耿耿于怀。这是我为人处事、工作生活的一贯求和原则,也希望儿子能尽量得到我的这个性格遗传。
有时候他和同学同伴闹矛盾了、生气了,或者遗失了什么东西,或者考试不理想,或者被老师批评了,我看到他不开心的样子,就能猜测个八九不离十。那时候,我就诱导他尽量不再去想了,过去的事情就过去了,而最关键的问题是如何吸取教训、寻找方法,争取在以后解决问题或者克服困难。每次看到他重新舒展眉头露出灿烂无邪的笑容,我都知道:咱们家的小小男子汉在挫折中又成长了一些了。
4. 男人有泪不轻弹:坚毅、理智
爱哭不是女孩子的专利,男孩子有时候也是。儿子有时候被父母责骂重了,或者受大孩子欺负了,或者被父母、老师或其他人误解而受委屈,偶尔也会眼圈泛红,甚至泪流满面、号啕大哭。
坦率地说,尽管我一直尽量去做一个民主的父亲,但有时候也会显得有些粗暴甚至“专制”。在儿子哭的时候,我总是立即大声制止,并直接告诉他“男孩子不要随便哭”,要坚毅、理智。我告诉他:若是自己有委屈可以说出来,有道理可以摆出来,如果是父母错怪他了,我们可以向他道歉;如果是别人错了,他也要学会怎么正确处理这种“不公平”的待遇。
5. 男人有爱你就说:爱人、爱己
爱自己、爱父母、爱家人、爱老师、爱同学,这是我们对儿子的博爱教育。我总是对他说,小小男子汉,要敢爱敢恨,而且心中有爱,就尽量地表达出来,用行动或者语言。当我告诉他男子汉的爱不要太含蓄时,他总是高声说“知道,啰唆老爸”。
每年我们过生日的时候,儿子总是用自己稚嫩的小手为我们亲手制作生日贺卡,而且用充满童趣的笔法画上很多有趣的卡通图案、写上一些“爸爸我爱您”、“祝福妈妈更快乐”的祝福话语。在儿子给予我们的爱中,我们慢慢变老,也感受到了为人父母的最大快乐。
当然,以上的这些方面,并不是说我们这个家庭做得非常好,也不是说把孩子已经塑造得很完美了。作为一个父亲,我只是在这些方面加以特别的重视,并有意识地在这些方面努力做得更好!
母子情深
母亲对于一个孩子而言,就是生命的全部。因为母亲不仅孕育了孩子的生命,而且还孕育了孩子的灵魂,孕育着孩子绚丽多彩的未来。母亲影响着孩子的一生,尤其是在孩子的教育中起着举足轻重的或是任何人都无法替代的作用,因为母亲是孩子出生的第一个情感的传递者。有人说过这样一句话:“一个民族的较量就是母亲的较量。”还有人说:“推动摇篮的手也是推动世界的手。”德国著名教育家福禄培尔也曾说:“国民的命运,与其说是在掌权者手中,不如说是掌握在母亲手中。”由此可见,母亲意义之伟大,母亲教育之伟大。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母亲的素质决定着人类和民族的未来。因为几乎所有的人所受到的早期教育都来自母亲。从某种意义上讲,母亲教育是“根”的教育,是“源”的教育;其他的教育则是“苗”的教育,是“流”的教育。
人类的历史和当代教育科学也都证实,母亲在孩子教育中的特殊地位,是其他任何人(包括父亲在内)都难以替代的,尤其是早期教育。因为母亲与子女的关系是基于血缘关系形成的特殊关系。母亲是孩子出生后的第一个知觉对象、第一个模仿原型、第一个情感的传递者、第一任老师,母亲的言行对孩子有着特别重要的影响。可以说,领袖、科学家、英雄人物等每一个伟大人物都是母亲一手养育出来的,是他们的母亲在他们幼年的时候发掘了他们的潜力,给予了他们最基础、最重要的启蒙教育。
作为母亲和家长,你同孩子的父亲(如果他幸运地有一个常在家的父亲)是你儿子最重要的男性和女性榜样。你所传授的价值观和世界观他会深信不疑,你的养育以及深情的教导,将帮助他成长为一个健康、快乐、多姿多彩的人。你要确保他安全,精心喂养他,保持他的仪表整洁,并满足他的各种需要。你的存在使他?以茁壮地成长,如同肥沃的黑土地里生机勃勃的玉米苗。你养育的天性对于家庭生活至关重要,你敏感的呵护不仅可以治愈他破损的膝盖,也能抚慰他受伤的心灵。你温柔的同情心可以慰藉哪怕最严重的背叛所带来的伤痛,你儿子将从你这里学会敏锐、怜悯、理解和关怀他人。
而且,作为男孩的母亲,你对男性的态度(积极的或消极的)可以极大地影响你儿子如何看待自己所属的性别,母亲通过自己的语言和态度的诱导,极大地影响了孩子对男人的看法。母亲如果对男人采取轻蔑的态度,将会令自己的儿子感到非常难堪。对于那些曾受过男人伤害的母亲来说,养育男孩是一件格外挑战的事情。
但是,如果母亲对于健康的男子气概采取尊敬和仰慕的态度,就会令男孩相信自己注定要成就非凡之事。利用母亲的推动力量,你可以将孩子提升到一个难以想象的高度,取得非凡的成就。
在伟大祖国五千年文明史上涌现了很多关于母亲对儿子教导的故事。这些伟大的母亲,虽然没有在史书上留下自己的名字,但是她们的事迹一直为后人所称道。
“三迁择邻,断机教子”——孟母
孟母是孟子的母亲,孟子能够成为中兴儒学的“亚圣”,成为中国封建社会正统思想体系中地位仅次于孔子的人,多得力于这样一位母亲的教育。孟子的父亲孟激是一位怀才不遇的读书人,英年早逝,灾难性的打击没有把她压垮,她从悲伤中昂起头来,下定决心依靠自己的双手把儿子培养成一个有用的人。《列女传》记载,孟家最初的住处靠近一片墓地。游戏、模仿乃是孩子的天性,由于经常看到出殡送葬的人群从附近经过,因此,孟轲与其他孩子就“为墓间之事,踊跃筑埋”。他们模仿送葬的人群,兴致勃勃地玩抬棺材、掩埋死人的游戏。孟母认为这样的环境会影响孩子读书,妨碍孩子正常思想的形成,会让孩子走向不健康的道路。于是孟母决定搬家,毅然带孟轲迁居到远离墓地的庙户营村。
庙户营村位于现在山东省邹城市西北部,当时,这里是一处繁华的集镇。孟轲置身于这人来人往的闹市之中,逐渐又同集镇上的孩子一起玩起做生意的游戏,与同伴们学习商贩叫买吆喝,讨价还价,还学邻居屠夫杀猪宰羊。孟母觉得这里仍然不是培养孩子的理想场所,这样下去,孩子很容易受小商贩的影响而不认真读书。
在这个集镇上刚刚居住了半年的孟母,又一次决定搬迁自己的住处。他们搬到了学宫的旁边。这所学宫位于现在邹城南门崇教门外路东,是孔子之孙即子思设宫讲学的地方,后人称它为“子思书院”。后来子思的学生在此授徒讲学。孟母想,孩子在学宫的附近居住,必然会受到学宫气氛的影响,长大以后读书也方便。母子搬迁到这儿后,天资聪颖的孟轲果然被书院里的琅琅读书声所吸引,常到书院里跟着学习诗书,演习礼仪。孟母很高兴自己终于找到了培养孩子的理想场所,从此就在这里定居下来了。
后来孟母把孟轲送入学宫,随子思的弟子学习,使孟子从此走上学业之路。孟子虽然天性聪颖,但是也有一般孩子的顽皮。到学宫学习了一段时间后,开始的新鲜劲头过去了,贪玩的本性难移,有时就逃学,对母亲谎称是找丢失的东西。
有一次孟子又早早地跑回了家,孟母正在织布,知道他又逃学了。孟母把孟子叫到跟前,把织了一半的布全部割断。孟子问为什么要这样,孟母回答说:“子之废学,若吾断斯织也!”,教育孟轲,学习就像织布,靠一丝一线长期的积累。只有持之以恒,坚持不懈,才能获得渊博的知识,才能成才,不可半途而废。逃学就如同断机,线断了,布就织不成了,常常逃学,必然学无所成。孟轲幡然大悟,从此勤学苦读,没有辜负母亲的期望,终于成了一位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
“亲临授教,外傅佳堂”——孔母
孔子母亲颜征在的教子故事,鲜为人知。孔子三岁的时候,其父叔梁纥病故,母亲带他离开鄹邑,到国都曲阜的阙里居住,当时家境相当贫苦。颜征在的父亲是个饱学之士,他非常开明,亲自教女儿识字识礼,父亲的直接传授,使征在不仅仅积累了丰厚的识见和学养,在教育和礼上也有很高的修养。她把父亲家的全部书籍,都搬运到自己的新家,选三间房子的一间作书房,准备在孔子满五岁的时候教他念书。她先收了五个小孩子,在自己家教发蒙的书,得到每位学生家的学资,五斗小米和一担干柴,足以养活母子两人。
颜征在教孩子们习字、算数和唱歌三门功课,同时也教孩子们学习礼仪。孔子不到六岁就开始跟班学习,不到十岁的小孔丘,已经学完全部发蒙功课,并经常帮他母亲辅导其他学生。因他爱琢磨,肯用脑子想问题,记忆力出众,喜欢帮助别人,成为同窗学习的佼佼者。
按照当时的规矩,童子十岁就要外傅(跟别的老师去念书)。孔母关闭了她的学堂,把小孔丘送到城内最好的学堂,学习诗歌、典籍、历史等功课,即被后世称为《诗》、《书》、《礼》、《乐》的内容。当时学堂称为“庠”,属于官办学府,集中了鲁国最优秀的老师,实施非常严格的教育。因颜氏家族与鲁国国君是同宗关系,孔子仍以一个贵族子弟的身份,在学堂里受到贵族式教育。
孔母作为一个年轻守寡的女人,能够择良定居、亲临授教、外傅佳堂,成就了中国最伟大的教育家、思想家。一代圣人的身后,是因为站着一位伟大的母亲。
“荻草当笔,铺沙当纸”——欧母
欧阳修是我国北宋时期的著名学者,杰出的文学家、史学家、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母亲郑氏出生于一个贫苦的家庭,只读过几天书,但却是一位有毅力、有见识、又肯吃苦的母亲。她的教子方法归纳起来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明事理。在欧阳修幼年的时候,她注重给欧阳修讲如何做人的故事,每讲一个故事就做一个总结,让欧阳修明白做人的很多道理。她教导孩子最多的就是做人不可随声附和,不要随波逐流。二是培养孩子读书的兴趣。欧阳修稍大些以后,郑氏想方设法教他认字写字,先是教他读唐代诗人周朴、郑谷及当时的九僧诗。尽管欧阳修对这些诗一知半解,却增强了读书的兴趣。三是以荻草秆当笔,铺沙当纸,开始教欧阳修练字。欧阳修到上学的年龄了,郑氏一心想让儿子读书,可是家里穷,买不起纸笔。有一次她看到屋前的池塘边长着荻草,突发奇想,用这些荻草秆在地上写字不是也很好吗?她就用荻草秆当笔,铺沙当纸,开始教欧阳修练字。欧阳修学着母亲在地上一笔一划地练习写字,反反复复地练,错了再写,直到写对写工整为止,一丝不苟。这就是后人传为佳话的“画荻教子”。在母亲的教育下,他很快爱上了诗书。每天写读,积累越来越多,很小时就已能过目成诵。10岁的时候,母亲就带他经常到附近藏书多的人家去借书读,因为自己没有,她就让他把借来的书抄录下来。四是教育儿子对父母要尽孝,对穷人要仁义。欧阳修的父亲生前曾在道州、泰州做过管理行政事务和司法的小官。他父亲关心民间疾苦,正直廉洁,为百姓所爱戴。欧阳修长大做了官以后,母亲还经常不断地将他父亲为官的事绩讲给他听。她对儿子说:你父亲做司法官的时候,常在夜间处理案件,对于涉及到平民百姓的案宗,他都十分慎重,翻来覆去地看。凡是能够从轻的,都从轻判处;而对于那些实在不能从轻的,往往深表同情,叹息不止。她还说:你父亲做官,廉洁奉公,不谋私利,而且经常以财物接济别人,喜欢交结宾朋。他的官俸虽然不多,却常常不让有剩余。他常常说不要把金钱变成累赘。所以他去世后,没有留下一间房,没有留下一垄地。她告诫儿子,对于父母的奉养不一定要十分丰盛,重要的是要有一个孝心。自己的财物虽然不能布施到穷人身上,但一定是心存仁义。我没有能力教导你,只要你能记住你父亲的教诲,我就放心了。母亲的这些语重心长的教诲,深深地印在欧阳修脑海里。欧阳修的母亲一身正气,她的言传身教影响了欧阳修的一生,使欧阳修一生光明磊落,敢说敢为,受到后人的尊敬。
“刺字教儿,尽忠报国”——岳母
岳飞身处北宋时期,北方金国兴起大势南侵。北宋朝廷腐败无能,无力抵抗,被金兵占了都城汴梁(今开封),皇帝钦宗、太上皇徽宗也被掳到北国。一天,岳飞正与母亲在家中说话,有人前来叩门。岳飞把那人接到屋中,谈话中才知道来人是洞庭湖杨么起义军的部将王佐,因杨么久慕岳飞文武全才,特差王佐前来聘请前去相助。当下王佐拿出许多金银珠宝作为聘礼。岳飞正色说道:“岳飞生是宋朝人,死是宋朝鬼!”坚辞不收。王佐无可奈何,最后只得收拾起聘礼回山去了。
王佐走后,岳飞进去将这些细细说与母亲。岳母听罢,沉思了一会,就让岳飞去中堂摆下香案,端正香烛,随后带媳妇一同出来,焚香点烛,拜过天地祖宗。又叫岳飞跪在地上,媳妇研墨。岳母说道:“孩儿,做娘的见你甘守清贫,不贪富贵,是极好的了。但恐我死之后,又有些不肖之徒前来勾引,倘我儿一时失志,做出些不忠之事,岂不把半世芳名丧于一旦?故我今日祝告天地祖宗,要在你背上刺下‘尽忠报国’四字,愿你做个忠臣,尽忠报国,流芳百世,我就含笑于九泉了!”岳飞听罢,说道:“母亲说得有理,就与孩儿刺字罢。”便将衣服脱下半边。岳母取过笔来,先在岳飞背上写了“尽忠报国”,然后将绣花针拿在手中,在他背上一刺,只见岳飞的肉一耸,岳母问:“我儿痛么?”岳飞道:“母亲刺也不曾刺,怎么问孩儿痛不痛?”岳母流泪道:“孩儿,你怕娘的手软,故说不痛。”说罢,咬着牙根刺起来。刺完,将醋墨涂上,使永远不褪色了。岳飞起来,叩谢了母亲训子之恩。
这时,宋康王在金陵(今南京)继位,为高宗。这就是南宋。朝廷传下圣旨,聘召岳飞进京受职,率兵讨贼,图复中兴,报仇雪恨。岳飞接了圣旨,即刻收拾停当。岳母叮咛孩儿,勿忘“尽忠报国”。岳飞拜别母亲进京上任去了。这以后,岳飞领兵几次大败金兵,力图恢复中原,不料朝廷奸臣宰相秦桧一伙,私通金国,陷害忠良。他们把岳飞骗进京,诬他谋反,下在狱中。审讯中,岳飞脱下上衣,露出背上“尽忠报国”四个赫然大字,凛凛正气,贯冲斗牛。但邪恶猖獗一时,岳飞终被害死于风波亭。可是,岳母训子报国的故事和岳飞尽忠报国的美名却千古流传。

妈妈的贴心小棉袄
有句俗话说:“女儿是妈妈的贴心小棉袄”,意思是说女孩温柔体贴,与母亲心灵相同。女孩温柔体贴,与母亲心心相印,母亲能读懂女儿的每一个眼神,每一种情绪。同时,在女儿嘟着小嘴撒娇的那一刻,母亲也体会到了亲情的温暖、被依靠的满足感和温馨母女情的甜蜜。这很有趣:同父子关系相比,母女关系往往看起来更为亲密。事实上,这种亲密的关系对女孩的成长是十分有益的——亲密的母女关系带给女孩沟通、交流的经验,有利于发展女孩的亲密感和感受性,使她感受到更多的情感支持。这种对女孩心理需求的满足,还有谁会比母亲做得更好?正是女孩与母亲的共性,使女孩有了借鉴的榜样,并从中发展了自我。
现实生活中有很多母亲都成为自己女儿模仿的对象。就像妈妈喜欢的东西,女儿也会跟着喜欢。所以母亲一定要注意自己的形象,把女儿引向正确的方向。小女生很喜欢模仿大人,特别是自己的妈妈。她把妈妈当做偶像,总会有意或无意去模仿妈妈的行为。冉冉的妈妈长期节食,无形中会对冉冉产生一种心理误导,以为女生越瘦越美,渐渐地也变得不爱吃饭,最后发展成了厌食症。而且,像冉冉这样年龄的女生,正处于发育的关键时期(12~15岁),家庭环境对女生的心理发育和性格形成,以及成年后的个性特征有着极重要的影响,所以父母一定要给女生提供一个健康成长的良好家庭环境。
女儿就像是妈妈的翻版。温文尔雅、知书达理的妈妈养育出的女生也会像妈妈一样温柔;孝敬父母的妈妈养育出的女生也一定会懂得尊敬长辈;牢骚满腹的妈妈养育出的女生会对生活充满了不满;贪财势利的妈妈养育出的女生也会唯利是图……
一个家庭,哪怕穷的家徒四壁,只要有一个善良、节俭、乐观和整洁的女人在料理,这样的家庭仍是心灵的圣堂与快乐力量的源泉。母亲为了社会贡献的最主要的产品就是你的孩子,除了自发的爱以外,母亲必须学习教育的艺术,否则,任何教育改革都将是徒然。母亲的形象自始至终都会影响每一个人的人生,也许很多人不会认真地思考和承认这个问题,但是这确实是一个不能否认的真理!
冰心曾经说,“世界上若没有女人,这世界至少要失去十分之五的‘真’、十分之六的‘善’、十分之七的‘美’”。
的确,在家长们看来,女儿是由糖、香料和所有美好的东西做成的,然而拥有女儿并不仅仅意味着欢欣和兴奋,还意味着责任和担忧。女儿就像一朵小花,或美丽,或娇弱,或妩媚,或敏感,或细腻,她们各具魅力,但她们的成长都需要父母,尤其是母亲更贴心的关怀。
正如父亲会对男孩承担起“男性榜样”的任务,母亲也需要承担起对女孩的任务,即教会女孩:我是谁?什么是女人?怎样做一个女人?该如何将自己的女性潜能发挥出来?
常听见人们评论,“你简直像你的母亲一样!”人们经常这样对女孩说。女孩是天生的模仿专家,而大多数的女孩都会把母亲作为模仿对象。如果母亲自信、果断,她的女儿也往往会有同样的品质;如果母亲脾气暴躁、性格恶劣,女儿的脾气可能也好不到哪儿去。事实上,不管母亲是女孩的良师益友,还是让人讨厌的阴影,母亲的影响都将贯穿女孩的一生。
女孩就像一朵小花,或美丽、或娇弱、或妩媚、或敏感、或细腻,她们各具魅力,但她们的成长离不开母亲的关爱和理解。由于母亲和女儿具有同样的女性基因,要经历同样的生理和心理历程,因此,母亲贴心的关怀会让女儿更加成熟。“富养女孩”,要求母亲付出更多的爱与理解。
有着同样的女性基因使得母女之间有着很多类似的地方,比如慈善,比如温柔,对于自己的女儿,所有的母亲给予最多的恐怕就是柔情。同时,母女之间也是息息相通的,即使没有完全相同的经历,心理和生理发展过程也有相似之处,因此,母亲很容易理解女儿的心理,而女儿,也非常希望得到母亲的理解和关爱。
亲密的母女关系有利于发展女儿的亲密感和感受性,使她感受到更多的社会支持和友谊。对于女孩来说,女性基因赋予她们的是用“关系中的自我”来解释社会,她们喜欢交往,并注重发展亲密的友谊。她们对人更感兴趣,在摇篮里就表现出愿与人交流的倾向性。交流使她们感觉到支持。先交流后行动是女孩习惯的方式。女儿同母亲的联系则给了女孩最直接的关系解释,女儿会从与母亲的交流中,找到一种与社会其他人交流的最佳方式。
女儿的确需要建立独立的自我,但这种自我是在日益复杂的关系中,特别是与母亲的关系中实现的。她们与母亲具有共性,这种共性有利于在家庭生活中解决不可避免的冲突、纠纷和误解。
女孩从小就在注视着母亲的一举一动,母亲的行为将女儿带入了女性世界,从母亲身上,女孩开始知道做女性应当是什么样子。无论女儿将来是否真正仿效母亲,做同母亲一样的女性,母亲对她的影响都是随处可见的。
一个自信的女儿通常会有一个自信的母亲。而能够恰到好处地对待女儿的母亲往往是比较自信的母亲,她有明确的个人生活目标,有吸引自己注意力的理想,最难能可贵的是,她们不需让女儿为自己完成未实现的幻想,也不需在女儿身上倾注所有情感的、理想的寄托。她们的爱是单纯的。
母女之间的关系发展需要经历不同的阶段,在童年,女儿需要母亲理解和支持她发现属于她自己的世界。但是进入少年阶段,母亲通常会开始重新找回自己可能在孩子小的时候失落的能力、影响和魅力,这时候女儿就迫切地想要知道母亲在外面的工作和活动。在青春期,女儿得到最深刻的锻炼,这时期发展起来的母女关系可以持续终生,即使在女儿成年后,母女之间仍会保持密切的关系。当女儿加入到母亲的行列中来时,她们就从母女关系转变成了更为平等的朋友关系。
总之,母亲能体会女儿的心理,并按自己的理解给予指导。这样的母女很容易形成朋友关系,保持终生友谊。
一些母亲主动陪女儿逛街,一起选衣服,甚至选择与女儿相同风格的衣服,这样的母女关系在别人眼里是很好的朋友关系。许多母亲为了加强亲子关系,喜欢和女儿交朋友,但事实上,和孩子过于亲近,会让孩子感到无所适从,令她们在成长过程中无法体会真正意义上的母女关系,成为心理上的“孤儿”。
我们常说亲子沟通要做孩子的朋友,这个朋友的尺度,是需要把握的。过于亲密,甚至返老还童般与孩子一起玩乐,投其所好,而失去母亲的角色,反而让孩子觉得没有安全感。
母女关系中,母亲的角色和示范作用更为重要。母亲应该给女儿可信任和被保护的感觉,也就是说母亲是掌握女儿心理、生理成长的主舵手。
母亲要在女儿面前摆正自己的位置,保持适度的威严。在孩子面前你是一个成年人,需要给孩子足够的安全感和信任感。
母亲要善于用自己的阅历来引导女儿的思想成长。当然她不仅仅需要直接对女儿说,你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而更重要的是通过平时交流对事物的看法而让女儿了解自己的想法和处世方法,让女儿从小就感觉到妈妈的言传身教。
比如当女儿对母亲吐露成长过程中令人困惑的感受时,多数情况下,母亲可能不能马上给女儿有效的建议,但她可以经常说:“我能够理解你的意思,虽然我也不知道怎么办,但是我们可以一起来想办法。”这样既肯定了少女体验的现实性,同时又和她一起建立了母女之间的可靠联盟。这是少女健康成长的重要基础。

祖孙之间乐趣多
由于心理上的变化,老年人一般都有返老还童的心理状态。由于血缘关系,老年人对孙子女都有隔代亲、忘年交的心理和表现。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给孩子的感觉是与爸爸妈妈不同的。与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一起度过的愉快时光,将成为孩子终生难忘的记忆。
孩子与祖父母或外祖父母有密切的关系,从老人家那里有形或无形地受到良好思想和行为的感染,他们长大后,多数是诚实善良的,在道德水准方面都较好。在家庭中,祖父母对孩子有极强的感染力,如果父母都有工作,家中只剩下老人和孩子,老人的举动对孩子就有极大的影响。专家统计过,有祖父母或外祖父母的家庭,青少年犯罪率很低。事实很明显,如果父母都外出工作,祖母代替了母亲的职位,她和孩子谈天、讲故事、做游戏、讲述自己过去的生活故事,使孩子增广见识。每个身为祖父母者,都疼爱孙儿,他们把孙儿视为晚年生活中最亲密的人,最特殊的“朋友”,他们对孙儿的亲切关怀是最无私的。
当然,父亲没有白疼儿子,儿子对父亲也感情极深。小时候整天缠身绕膝、满嘴“爷爷长爷爷短”地弄得父亲通体舒坦(父亲语)不说,他的第一笔收入(毕业实习所得)的第一笔开支就是给父亲买了一条烟。父亲点上烟,吸一口,半天才徐徐吐出,说了四个字:“此生足矣!”脸上的神情用无比幸福来形容,绝不为过。那年,父亲病重住院,极度虚弱,几乎不能说话了。我们子女轮流陪护,儿子一定要参加,他说觉得能为爷爷做点什么的机会可能不多了。那天深夜,我带儿子值班,见到儿子,父亲无力地对他挥了挥手,微弱地吐了几个字:“回学校,读书去。”当儿子笨手笨脚却小心翼翼地为父亲换尿布的时候,我看见父亲的眼角有一滴泪,慢慢地流向耳边……
儿子一直珍藏着父亲给他的中学毕业礼物:一副象棋、一方徽砚和一套狼毫笔。我想,大概父亲希望儿子棋艺更加精湛,也希望他喜欢书法。然而,儿子现在喜欢的却是围棋和摄影。一次和儿子聊天,我说,爷爷希望你喜欢的,你都不喜欢,爷爷在天之灵一定觉得遗憾。儿子毫不犹豫地说:“不会。他给我笔砚,是怕我将来喜欢书法了,他却不在了,预先给我备着,但不要不喜欢硬去学。爷爷再三说,兴趣也好爱好也罢,就是择业,也不必受大人索缚,一定要做自己喜欢的事。爷爷如果看我现在的照片,肯定会高兴的。”
我想,父亲是对的,儿子也是对的。

女婿就是半个儿
女婿,或简称婿,是一种称谓,一般指女儿的丈夫,有时“婿”也能指丈夫。在中华文化中,女婿为半子,意指半个儿子,有时亦可直接称儿子。
传统的说法:一个女婿半个儿。言外之意,女婿毕竟不是自己的儿子,只是半个儿子而已。现实的方方面面,多少有些片面性。不过,婆说婆有理,公说公有理。按传统的观念,子承父业。至于女婿,至今还没有任何的说法和解释。旧的观念,实质是把自己的女婿已经排除之外。能把女婿当做半个儿子,按字面分析,应该还算是不错的。不知你是否能把女婿当做自己的儿子去对待,目前能占到百分之三十那已经是相当的不错啦。
最主要的是否有以下两点:
1. 女婿本身。女婿自认为,自己毕竟是外父的一门客,饮食起居,既礼貌又客气。至于老人的后事,那是他们儿子的事。本身自己已经把自己当做半个去看待。倘若在自己的家里,在自己的父母面前,那会是这样吗?至于岳父母的家业,本身根本没有继承的奢望。基于此种原因,那不是半个才怪哪。
2. 老人。子承父业,乃是多年的旧俗,能让自己的女儿继承自己家业的,同样能占到百分之三十,那已经是天文数字啦。故对自己的女婿不可能像要求儿子一样的去苛求。这就是人们常说的,人贵有自知之明,用到这里,恰如其分。内心老年人的心理,望儿子养老的毕竟还是大多数。这就是自觉不自觉的心理障碍。
国家的法律规定,儿女有赡养老人的义务,同样有继承父业的权利。倘若能把女婿真正当作一个儿子去看待,去对待,那就要彻底改变自己的世俗观,换位思考,换位对待。人心都是肉长的,你如果把自己的女婿同样按自己的儿子同等的去对待,我就不信他不是一个儿。一个女婿半个儿,那是人为的,心毕竟可以换心。但愿和自己的女婿融入一家人,家和万事兴。你好我好,大家好,皆大欢喜是最好的结局!
爸爸妈妈都是疼爱自己的孩子的,谁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有一个幸福的未来,尤其是对于家里的女孩子。大多数的女孩子在出嫁前,都是父母疼爱的“公主”,爸爸妈妈手心里的宝贝。可以任性,可以偷懒,可以撒娇,可以偶尔跟父母顶个嘴。但是出嫁之后,这种情况就变了,不能再把自己当成是小公主了,难免会有心理落差和不适应。女儿成了别人家的媳妇,父母总会担心自己的孩子受委屈。作为女婿,岳父母把自己的宝贝交给你,就是希望你疼她爱她。同时,你“夺走”了曾经一直陪伴他们的宝贝,也会让他们感到孤单和寂寞,所以,女婿一定要跟自己的岳父岳母处好感情。他们给了你一个人生的伴侣,你也应该给他们一个幸福的晚年。
要培养与岳父岳母的感情,首先就要好好爱他们的女儿,这也是他们最在意的问题所在。看着自己的女儿多一份爱,看着自己女儿幸福的笑容,老人也会开心,不自觉地就会对女婿增加一份情感。其次就是要尊重他们,就如同尊重自己的爸爸妈妈一样。人与人之间的情感,建立在互相尊重的关系之上。尤其是在遇到分歧的时候,需要跟他们好好协商,了解他们的想法、尊重他们的意见,能够做到合理解决。当然,这也是需要一定的智慧的。一定不要在岳父岳母面前表现出对自己父母的偏爱。
除此之外,还要做到:
1. 要勤快
俗话说:“一个女婿半个儿。”现在一个家庭一般只有一个孩子,尤其是单女儿家庭,人家把女儿嫁给你,你一定要尽到“半个儿”的责任。平时以及逢年过节要多到岳母家那儿替他们做做家务,尤其是岳父岳母上了年纪干不动的活,要尽量包下来,使他们感到离不了你。
2. 要夫妻和睦恩爱
“丈母娘为了女儿疼女婿”。小两口如果不和睦,不恩爱,整日家务矛盾不断,甚至搞分居,闹离婚。这样的女婿丈母娘要是喜欢才怪呢!
3. 要做“顺毛驴”
老丈人、丈母娘年纪大了,思想观念可能还是老一套,老脑筋接受新事物可能慢一些,说话行事跟不上形式,有时也可能说错话,办错事(当然不是原则性问题)。这时乖巧懂事的女婿不会当场揭穿,或者当时就戗着老人说话,硬来纠正。而是事后在适当时机予以引导,或事后忘却。
4. 要利用“时空美”
心理学家研究发现,时间和空间产生美。人们常说的“小别胜新婚”,实际上就是指夫妻间的时空美。女婿与岳父母间的时空美,可以理解为双方在时间和空间上保持适当的距离(在一起生活者除外)。就是说,女婿到岳父母家,或是岳父母到女婿家,有事的时候可去得多一些,反之应该少一些。但是要注意不能走极端。“赶不走”和“请不来”都不好。
5. 要不断学习,拓宽知识面
文学历史、天文地理,不求精通,但需广泛涉猎。一个人知识面宽泛,讲出话来才能有根有据,有板有眼,使人百听不厌。尤其是同老年人(包括岳父母)思想沟通,要找准话题的切入点,寻求彼此都能接受的共同语言,没有真才实学是办不到的。
6. 要学有专长
或接人待物,或琴棋书画,或生产技术,或领导才能,等等。能有一技之长,又兴趣爱好广泛,自然能博得岳父母的欢心。
7. 要有孝心
要从精神和物质两方面关心体贴老人(尤其是对上了年纪的岳父母)。要做到经常亲自前往探望老人,陪其聊聊天,散散心,使其心情舒畅。若是工作忙碌无时间,不要紧,现在通讯如此发达,打个电话问候一下也可以。同时,当其经济遇到困难时,要力所能及给予帮助。平时可根据岳父母的兴趣爱好,有针对性地选择一些适合的礼物馈赠。大家要注意,选择礼品的种类很重要。一般而言,吃的不如穿的,穿的不如用的,用的最好是延年益寿的(如体育健身用品)。礼物选择对路,对于增进双方感情,将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现实生活中,好女婿大有人在。他们对自己的岳父岳母投入当成自己的亲生父母,投入了真挚的感情,也为自己赢得了良好的名声。我们来听一下这些女婿的故事。
古语说:“好女婿胜过半个儿。”而我这个女婿胜过一个好儿子,我的女婿张成玉用他的行动对这句话作了最好的诠释。

儿媳真不能当“别人”
很多刚结婚的女人,到婆家之后很不习惯。处处要小心,处处要谨慎,完全没有在自己父母家里那么随便。所以,很多人都对婆家有一种陌生感,总觉得自己是一个客人,以至于不能很好地融入到新的生活。但是,要知道,将来的人生,你是要在这个家里度过的。所以,要想有一个幸福的生活,就要对这个家投入真实的情感,而不是还把自己当成
嫁人了,就意味着拥有两个家。一个娘家,一个婆家。两个家同样重要,不能偏颇。然而,现实中不偏颇的很少,多是重娘家轻婆家。
俗话说:“两好才能搁一好。”所以,良好的感情关系,是需要双方都努力去维持的。所谓:“一个巴掌拍不响。”只有大家共同去努力,才能去构建一个和谐的家庭环境。“初来乍到”的儿媳妇,说话行事处处小心翼翼,生怕得罪婆家的每一个人。随都想有一个幸福的家庭,最为婆家人,也应该了解到媳妇的心理。做到相互理解,相互包容,凡事能够协商解决。只有这样,才能加深彼此之间的感情,才能使家庭融合。
听别人讲故事:
自从结婚后,我就和婆婆生活在了一起。老公常年在外做生意,一年之中难得回几次家,大部分时间我都不得不与婆婆面对面地相处。说实在的,之前我一直担心和婆婆处不好关系,因为老公曾说,婆婆是一个挑剔、好强、严厉、近乎苛刻的人。老公在临别时还特别叮嘱我,让我凡事多让着婆婆,如果遇到什么解决不了的事情,就及时跟他汇报,他来调停。我深知爱屋及乌的道理,爱老公,就得爱婆婆,就得像自己的亲生母亲那样来侍奉。进婆家的第一天,为了给婆婆留下一个好印象,无论什么事我都争着抢着去做。然而,毕竟我是“80后”,在父母的宠爱下长大,又是高校毕业的大学生,家务那一套根本就不懂。尽管我十分卖力,但还是弄得一塌糊涂。饭煮糊了,菜放咸了,汤烧干了,手也被烫伤了。
见此,婆婆略带责备地说:“看你笨手笨脚的,还是让我来吧,你去客厅里休息。”婆婆说话的语气很生硬,但眼里却闪现出一丝不易察觉的关切。我明白,在婆婆的心里,还是很心疼我这个媳妇的,她只是想给我一个下马威,以确立她在家庭中的地位。我乖乖地站在一旁,看婆婆切菜,炒菜,放调料,起锅。婆婆的厨艺真的很好,动作干练娴熟,做的饭菜鲜香可口,色味俱佳。饭桌上,我啧啧地赞叹说:“真好吃!妈,您是怎么做的,我要跟您学习。”婆婆听后,严肃的脸上有了丝丝笑容,亲切地说:“行啊,年轻人好学是件好事,我正想找一个人接班呢。”
婆婆是一个太极爱好者,每天早上和傍晚,都要去公园里练太极。平常,她也很喜欢跟我唠叨这些。可是我对太极一无所知,也毫无兴趣,每次我都只能点头微笑,以此敷衍婆婆。然而,为了拉近与婆婆之间的距离,我还是决定学习太极。先在网上下载了很多有关太极的资料,熟记于心后,我请求婆婆做我的老师。当时婆婆已经学完了杨式太极24式。婆婆听说我要练太极,开始有些吃惊,但随后像找到知音一样高兴。婆婆一改往日的严肃和冷漠,变得随和、亲近、无话不谈了。在婆婆悉心的讲解和示范下,我一招一式认真地学着。有一个周末,我跟着婆婆去公园练习,有一个认识婆婆的人问:“这年轻人是谁呀?”婆婆自豪地回答说:“是我媳妇。”再后来有人问起,婆婆马上改口说:“是我女儿。”半年后,老公从外地回来,他以为家中的两个女人一定闹得天翻地覆,不可开交。谁知回到家里一瞧,我和婆婆亲密得如同亲母女一般。他欣慰地说:“看来婆婆遇到媳妇,并非都是战争,也可以有和平。”婆婆接过话茬说:“媳妇也是半个女儿,哪有不爱的呢?”
一个网友称,她的婆婆要到她家里住上一个月,之前她来住过一段时间,闹得很不愉快。主要原因是这位婆婆大人经常挑唆她和老公的关系,甚至跑到小区里四处讲她的坏话。而老公很盲从母亲,甚至一些很离谱的话都相信。
比如婆婆逢人便说她在媳妇家连水果都不敢吃,老公就会跑过来对她说,你能不能对妈好一点。他们的关系曾一落千丈。现在在她的努力之下,情况至少表面上看起来都在好转,但是婆婆最近又一次较长期的逗留使她很害怕婆婆会再次搬弄是非,挑拨离间,先生再和她吵架然后重蹈覆辙。网友下定决心这次面对婆婆大人的时候尽力做到毕恭毕敬。
1. 向婆婆请教
在婆婆来家里的时候,积极地向她请教她擅长和得意的东西。比如一道菜怎么做,打毛衣时遇到的难题,一个方言的意思,抬高她的地位突出她的重要性。以后也别忘了感谢,
要是没有她你可能一辈子都不明白。对于喜欢抬高自己身份的人,就利用她的爱好适当抬高她的身份,让她觉得儿媳妇乖巧懂事对你没有任何害处的。
2. 请教她老公以前的事情
在婆婆来家里的时候,找时间亲密的问问她儿子小时候的事情以及上学时的事情。听她念叨她养这个儿子如何不易,显示她比你更了解老公,你也趁机了解老公。她当妈的自豪感在你这里得到满足了,和你的关系自然会缓和。
3. 利用孩子
婆婆虽然有做得不合适的地方,但是绝对不要在孩子面前说婆婆的坏话。你平时对婆婆的态度会被孩子看到眼里,无意中反映到言行中。婆婆心里不开心就会故意找茬训斥你,或者到处去说你的坏话。坏婆婆不一定是坏奶奶,如果孩子愿意和奶奶亲近的话,利用孩子多缠着她,走到哪里跟到哪里,有一个让

(<-快捷键)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目录

阅读设置

背景色:

字体大小: 14px

页面宽度: 1200px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