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侦探推理 > 中国地理未解之谜

中国地理未解之谜

作者:廉永清字数:68899状态:连载

迷雾重重的湖泊

迷雾重重的湖泊
湖泊是指陆地上洼地积水形成的﹑水域比较宽广﹑换流缓慢的水体。我国湖泊面积大于一平方公里的约有2300多个,也有说为2848个。江西的鄱阳湖、湖南的洞庭湖、江苏与浙江之间的太湖、江苏的洪泽湖、安徽的巢湖是我国五大淡水湖,其中面积最大的淡水湖是鄱阳湖。青海湖是我国最大的湖泊,面积有1000多平方公里。白头山上的天池(中国与朝鲜的界湖)是我国最深的湖泊,水深达373米。我国还有众多神奇的湖泊,它们许多的神奇现象至今仍无法解开。阳朔湖泊的生死轮回
湖泊也有生死轮回吗?且每三十年做为一个轮回,即每三十年就失踪一次。这种现象让人百思不得其解。对湖泊生死轮回的研究将成为我们在研究湖泊工作方面的新课题。湖泊也会死而复生吗?这让人听起来感觉匪夷所思,但是这种会死而复生的湖泊的确是存在的。俗话说:“桂林山水甲天下,阳朔山水甲桂林。”在我国广西阳朔县的美女峰下,有一个占地面积为三百亩的犀牛湖,湖面澄碧,鱼蟹游弋。  据村中老翁谈及,清朝同治戊辰(1868)年3月17日水涨一次,为时四天。民国29年(1940年)6月17日,水又暴涨。当天,天气晴朗,水突然由岩穴涌出来,顷刻之间,水涨到三尺深,没到三天,村落田间,一片汪洋,俨如泽国。当时,正值早稻成熟季节,发水之初,村中长老有经验者,知道洪水不会在短期内消退,急令村民抢割稻子。此事曾轰动一时,由各地闻讯来观洪水者,络绎不绝。  然而,1987年9 月30日,湛蓝的湖水却突然全部消失,只留下了湖底的淤泥。人们大惊失色。据当地人回忆,此前一个月,犀牛湖附近地下曾发出“隆隆”之声,湖水水位同时也略有降低,但湖水仍保持两米左右的深度。在1987年9月29日一夜之间湖水突然变得荡然无存。犀牛湖约三十年失踪一次在阳朔县志中早已有过记载。阳朔湖泊风景  那么,湖水奇异的生死轮回现象的奥秘何在呢?据有关人士分析,目前有这样一种解释:桂林山水均由可溶性石灰岩组合而成溶柱、溶峰、溶洞、溶湖和地下暗河纵横交错,密布其间。犀牛湖位于群山环抱之中,是个溶湖,湖水来源于地面流水、天落水和地下水,河水的去路是通过湖底的溶孔流入暗河,另有一部分湖水自然蒸发而消失。每当暴雨之际,湖水夹带着大量泥沙堵塞了溶孔,经年累月积下的大量雨水长期被积压在山中的地下通道,不能顺利流入暗河里,水量越多,压力也越大,而暗河的排水条件受阻,这样,积水受到压力增大的影响,就会突然从洞口猛泄而造成喷泉的现象。而经过一段时间后,当排泄速度加快,而来水不足时,压力便渐趋正常,暗河也就处于正常的流量,泄出的水也就重新迅速归入暗河而向江河中流去。    据分析,水量的积聚,湖底溶孔的被堵,都有一个渐变的过程。同样道理,水的压力减轻和溶孔被疏通,也是渐变的,而这整个过程的完成,大约需要三十年。因此,犀牛湖水的消涨也是大约三十年一次。当然这一现象要受到诸如气象、地面和地下水流及人为等因素的影响,其周期并不是绝对的。有人设想,若将湖底溶孔堵死,湖水或许将永不消失。  阳朔湖泊起死回生、周而复始的现象非常耐人寻味,到目前,科学家们还没有找到其大约三十年一轮回的真正原因。因此,阳朔湖泊生死成为了一个未解之谜,还有待于人们去探讨。阳朔湖泊大明湖成因奥妙何在?
自古称“济南山水甲齐鲁”,而在趵突泉、大明湖、千佛山这济南三大名胜中,大明湖是很突出的一处。那么大明湖的成因又是什么呢?大明湖是山东省济南市三大名胜之一,是繁华都市中一处难得的天然湖泊,也是泉城重要的风景名胜。它位于市中心偏东北处、旧城区北部。现今湖面46公顷(690亩),公园面积86公顷(1290亩),湖面约占公园面积的53%,平均水深2米左右,最深处约4米。  大明湖景色优美秀丽,湖上鸢飞鱼跃,荷花满塘,画舫穿行,岸边杨柳荫浓,繁花似锦,游人如织,其间又点缀着各色亭、台、楼、阁,远山近水与晴空融为一色,犹如一幅巨大的彩色画卷。大明湖一年四季美景纷呈,尤以天高气爽的秋天最为宜人。春日,湖上暖风吹拂,柳丝轻摇,微波荡漾;夏日,湖中荷浪迷人,葱绿片片,嫣红点点;秋日,湖中芦花飞舞,水鸟翱翔;冬日,湖面虽暂失碧波,但银装素裹,分外妖烧。  大明湖水色澄碧,堤柳夹岸,莲荷叠翠,大明湖
宁榭点缀其间,南面千佛山倒映湖中,形成一幅天然画卷,沿湖的亭台楼阁,水榭长廊参差有致,湖的南面有清宣统年间仿江南园林建造的遐园。遐园内曲桥流水,幽径回廊,假山亭台,十分雅致,被称为“济南第一庭园”。湖边假山上建有浩然亭,登临其上,大明湖的景色一览无余。湖对面北岸高台上有元代建的北格阁,依阁南望,远山近水,楼台烟树,皆成图画。清代书法家铁保留下的“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的名句,绘声绘色地道出了大明湖的佳绝之处。  济南市位于鲁中南山地北部与华北平原的交接带上,北面有黄河流过,南面紧接泰山的前山带。所以这座城市正好处在一个凹陷中,而大明湖正居于凹地的底部。济南自古便是富庶之地,名人荟萃,风物闻名遐迩,充满了厚重的历史美感,大明湖就集中体现了济南的这一魅力。湖畔的许园占据观赏湖景的极好位置,常有名人在此聚会。也正是在这个地方,清代刘鹗看到了千佛山在湖中的倒影,于是把大明湖湖山景色在《老残游记》中写得如此灵秀妩媚。     大明湖在历史上变化很大。北宋以后,由于人类活动频繁,生态有所恶化,古大明湖已逐渐堙塞,现在的大明湖是由古大明湖东西的一片水域,即历水陂演变而来的。在解放前,社会的动荡和贫困使大明湖黯然失色,失修的湖内多为杂乱的湖田,湖边为坍塌的泥岸,岸边道路泥泞不堪。新中国成立后,疏浚了湖底,用石头砌成湖岸,对环湖大道及各种建筑都进行了修整。此外,还添设了新景点、新设施,又恢复了“四面荷花三面柳”的风貌,这样,使这处著名的游览胜地重新焕发出青春的光彩。大明湖风景  大明湖如此多娇,引来无数文人骚客来此游览。那么,在济南市内是怎么形成这个美丽的湖泊的呢?是从什么时候开始逐渐形成现在这样美丽的湖泊的呢?  作为一处天然湖泊,大明湖水来源于城内珍珠泉、濯缨泉、芙蓉泉、王府池等诸泉,有“众泉汇流”之说。这种特殊的成因,在我国还不多见,大概只为济南这样的“泉城”所特有。古时候,济南被称为“泉城”——“齐多甘泉,甲于天下”!这个古来著名的泉城究竟有多少泉水?过去说它的城内外有了两个泉,其实远不止此数。据解放后实地调查,仅在济南市区就有天然泉水108处。诸泉汇聚于地势低下的城北,形成一片广大的水域。今天这片水域的许多部分已填塞成为市街,而大明湖是留下的最大水面。济南为何如此多泉,这同它的水文地质条件有关。  此外,还有许多科学家人为,大明湖的形成可能还与倾斜的岩层也许有关。济南地处石灰岩和岩浆岩这两种不同岩性的构造接触带上,这种地质构造恰好为泉水形成和出露提供了有利条件。济南的南面有绵延的小群山,如千佛山等都是由厚层的石灰构成的,岩层略向北倾。石灰岩层内大小溶洞和裂隙很多。山地降水渗入地下,积蓄在其中,积蓄的水多了就会顶着倾斜的岩层和裂隙向北流动,当流到济南北面时,遇到了组成北面丘陵的不透水岩浆岩的阻挡,便停滞下来,成为承压水,它一遇上面地层薄弱的部分,便冒出地面,成为大小的涌泉。而大明湖所在地正是济南北部最低洼处,众泉汇聚所以成为湖泊。这种观点看似也有一定的道理。  那么,大明湖的成因究竟是什么呢?我们所做的解释也仅仅是猜测,并没有找到更加合理的科学依据来证明这一点。因此,大明湖成因之谜还需要科学家们经过更加努力的研究后方能解开。太湖成因之谜
美丽的太湖号称“三万六千顷,周围八百里”。历代文人墨客更是为之陶醉,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句。但是,太湖的成因一直以来都是人们所研究与探讨的话题。美丽的太湖位于风景如画的江苏无锡,是我国长江中下游五大淡水湖之一,湖南岸为典型的圆弧形岸线,东北岸曲折多湾,湖岬、湖荡相间分布,以湖岸计算的湖泊面积24278平方公里。太湖实际水面面积为23381平方公里,湖岸线总线405公里。平均水深189米,从湖底地形可见湖盆的地势是由东向西倾斜,湖盆形态呈浅碟形。太湖是平原水网区的大型浅水湖泊,湖区号称有48岛、72峰,湖光山色,相映生辉,其有不带雕琢的自然美,有“太湖天下秀”之称。  太湖的水域形态宛如佛手,作为江南的水中心,以其蕴藏丰富的资源孕育了流域内人们的繁衍生息,自古被誉为“包孕吴越”。历代文人墨客更是为之陶醉,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句。太湖风光秀丽,物产富饶。附近的长江三角洲向来是中国的鱼米之乡。这里河网纵横,湖泊星罗棋布。春天到来,菜花金黄,稻身透绿太湖一景
,小舟在河湖荡漾,采桑姑娘在桑园里忙着采摘桑叶,一幢幢粉墙灰瓦的房舍掩映在茂林修竹之间,到处一片生机。然而,就是这样一个全国闻名的太湖,关于它的成因,一直到今天还争论不休。关于太湖的形成有很多说法,首先有一个是孙悟空大闹蟠桃会的传说。在很久很久以前,王母娘娘要做寿了,玉皇大帝就叫四大金刚抬去了一份厚礼。王母娘娘看见后,高兴得连嘴都合不拢了。原来玉皇大帝送的是一个大银盆,里面有七十二颗特大的翡翠,而且还有千姿百态的各种五色玉石雕凿的飞禽走兽,简直是个聚宝盆!为了这聚宝盆,王母娘娘决定开个蟠桃寿会,邀请各路神仙来开开眼,热闹一番;果不其然,前来祝寿的神仙们都对银盆赞不绝口。恰在此时,弼马温不请自来——由于王母娘娘的不屑一顾,齐天大圣孙悟空发了脾气,大闹天宫。他见一样打一样,当他看见玉帝送的这只大银盘时,也不管三七二十一,一棒打了下去。银盆便从天上落下来,跌到地上砸个大洞,银盘便化做白花花的水,形成了三万六千顷的湖。因为此湖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天”字的上面一横就落在下面成为一点,也就是“太”字,所以此湖就叫做“太湖”。七十二颗大翡翠就成了七十二座山峰,散布在太湖中。玉石雕刻的飞禽走兽,则变成了鱼类、虾类、螃蟹等水产以及鸳鸯、野鸭、天鹅、鸥鹭等水太湖一景
鸟。本来天上的大银盘是圆的,因为挨了齐天大圣的一棒,变了形,这就是现在太湖为什么不圆的原因。  当然,传说毕竟是传说,不具有科学的真实性。近年来,随着对太湖地区地质、地貌、水文、考古和文献资料等方面的不断研究,对太湖成因的探究已经又有了新的发展。有人对泻湖论中所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质疑,认为在海水深入古陆腹地的过程中,虽然一边冲刷,一边沉积,但这种情况对于整个古陆地来说是不平衡的,有的地方确有泻湖地貌的沉积,但它不具有整体意义。可是人们在翻阅一本叫《吴中水利记》的北宋时期的太湖一景
古书时,发现书中记载着:在北宋神宗八年(1075 年),太湖地区发生大旱,太湖水位下降到了以往从来没有过的位置。这时人们发现,湖边数米干涸的湖底上,竟然露出了古代居民留下的坟墓和村庄的街道,一根根已经近于腐烂的树桩仍然立在湖中。人们还在太湖的湖底找到距今六千年至一万年前古人类石器时代的遗址。于是,又一种假说出现了。人们推测,大约在六千年到一万年前,太湖地区是一片低平的平原,人们曾经在这里生活和居住过。由于地势较低,终于积水成湖,人们还没有来得及搬走他们的家当,就被洪水淹没了。最近,一批年轻的地质工作者用全新的观点解释了太湖的形成。他们大胆地假设,可能是在遥远的古代,曾有一颗巨大无比的陨石自天外飞来,正好落在太湖的位置上。也就是说,偌大的太湖竟然是陨石砸出来的!他们估计,这颗陨石对地壳造成的强大冲击力,其能量可能达到几十亿吨的炸药爆炸产生的能量,或者等于一千万颗在日本广岛上空爆炸的原子弹的能量。   另外,还有人提出“泻湖说”,这种说法一直占据着主导地位。早在20 世纪初,我国地理学家丁文江与外国学者登施丹就著文认为,是大江淤积导致了太湖的形成。著名的地理学家竺可桢与汪湖桢等则提出了泻湖成因论,即以后广为流传的太湖经“海湾—泻湖—湖泊水网平原”的演变模式而成。这一学说认为,六千年前长江口还在镇江,海岸线还在奔牛、溧阳、宜兴、吴兴一带,以后由于长江南岸沙嘴、钱塘江北岸沙嘴和东部海岸沙堤合围封淤,出现“泻湖”,才逐渐形成了碟形的太湖平原。然而,泻湖说虽然可以解释太湖平原的地形、地质上的海相沉积,却无论如何不能解释另一个更重要的事实:太湖平原上的一百多处新石器文化遗址,如果是分布在半咸水的“泻湖”之中的话,那么当初先民们又是怎么生活的呢?     “三山岛人”的发现,推翻了这一说法,在客观上有力地支持了“非泻湖说”。“非泻湖说”认为,东、北、南三面为沙冈和沙嘴所包围的太湖平原,是一块古陆,而不是一个海湾泻湖。近年来历史地理学研究的进展和一系列新的考古发掘,为此提供了越来越多的证据。 三山岛旧石器遗址的发现,就进一步证实了这一判断:三山岛以石灰岩为主,是三亿到二亿五千年以前海底沉积的水成岩,含有多种古生物化石等,以后约在六千年前,被海洋泥沙沉积包围,淡化水质而泻成湖泊。 三山清风岭旧石器遗址位于岛的湖滨,相对湖面高程不过一米左右,含石制品的文化层就在表土层下,据初步估计石器年代为距今一至二万年之间。现在太湖湖底高程为-025米。一万年前即使更低些,也绝不可能是一个后来被封淤合围成泻湖的海湾。三山的化石动物群也证明当时的气候要比现在寒冷,而且三山周围环境呈疏林草原地貌,因此一万年前三山、西山、东山等都应和陆地连成一片,也许在最洼处会有一些积水,但绝不会有浩淼的太湖。三山遗址的发现再一次证明关于太湖成因的泻湖说是不能成立的。太湖平原是一块古陆。早在大陆冰期就已成陆地并有人类在这里生活了。 距今一万至七千年间,太湖地区气温继续升高,但年平均温度仍比现在低1℃~2℃,气候温凉略干,海平面继续上升,在距今八千年时达到今海平面下二十米左右,沙冈和沙嘴也尚未形成,因此可以断定,古太湖这时还没有形成,太湖古陆不可能是一个海湾,更不会是一个泻湖。  目前对于太湖的成因还没有形成统一的认识,但所有这些不同的观点,均有助于推动人们作进一步的调查和研究。随着不断的深入研究,人们最终一定能揭开扑朔迷离的太湖成因之谜。鄱阳湖是中国的
“魔鬼三角”吗?
人们都知道大西洋上有一个“百慕大三角”,你可知道我国鄱阳湖也有个“魔三角”吗?科研人员将带您走进鄱阳湖,了解“中国魔三角”之谜。鄱阳湖是中国最大的淡水湖。古称彭蠡泽、彭泽或彭湖,在江西省北部。汇集赣江、修水、鄱江、信江、抚江等水经湖口注入长江。湖盆由地壳陷落、不断淤积而成。形似葫芦,南北长110公里,东西宽50公里~70公里,北部狭窄仅5公里~15公里。在平水位(14米~15米)时湖水面积为3050平方公里,高水位(21米)时为3583平方公里。但低水位(12米)时仅500平方公里,以致“夏秋一水连天,冬春荒滩无边”,使数百万亩湖滩地不能大量耕种,还易孳生草滩钉螺。      鄱阳美丽的鄱阳湖
湖在雨季来临的时候,碧波千顷,天水相连,渺无边际。在它的北部,有一处令当地渔民船工闻风丧胆的神秘三角地带,这便是被称为“魔鬼三角区”的老爷庙水域。    老爷庙水域位于鄱阳湖区的江西省都昌县,南起松门山,北至星子县城,全长24公里。在湖东岸上有一座破旧的庙宇,称老爷庙——水域由此得名。相传元末年间,朱元璋与陈友谅在鄱阳湖展开决战。一次,朱元璋遭受困顿逃亡,遇上一老神仙。老神仙便派遣一只乌龟将朱元璋救至老爷庙处。朱元璋从此时来运转,后来终于打败了陈友谅,当上了皇帝。当地的老百姓为了感谢救人命的乌龟,便在湖岸边一高地建起一座庙宇,称“老爷庙”。也有另一种传说:在元代时,这里有只巨龟经常兴风作浪,掀翻过往船只。为求平安,人们在湖旁建了一座庙宇,就是老爷庙。然而几百年来在这里葬身鱼腹的生命却不计其数,仅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该水域已有一百多条船只神秘般地葬身湖底,数十位船工的生命被狂暴的浊水吞噬。仅1985年就有20多条船只遇难,死伤40余人,因此人们把该处称为“魔三角”。     自从老爷庙建起以来,船行此地,渔民们便站立船头,遥望着老爷庙,宰杀随船带来的公鸡,用鸡血滴于湖水之中,以祭乌龟。不宰杀公鸡或不烧香拜佛者,将遭到船没人亡之灾,从历史上就形成习俗。然而烧香磕头、宰杀公鸡等并未改变渔民们的悲惨命运,沉船翻舟之事依然从未间断过,而且日趋频繁,老爷庙水域对渔民来说简直就是“鬼门关”。有一起意外事件引起了人们的注意。20世纪70年代中期,曾有人在鄱阳湖西部地区黄昏时,目睹一块呈圆盘状的美丽的鄱阳湖
发光体在天空游动,长达八九分钟之久。当地曾将此情况报告上级有关部门,而有关部门亦未做出清楚的解释。    有人猜测,是因为“飞碟”降临了老爷庙水域,像幽灵般在湖底运动,导致沉船不断。问题似乎越变越令人不可捉摸,令人费解。然而,“魔鬼三角”之谜究竟是什么?湖水底下到底有何种鬼怪出没?已成为亟待解开的谜团。   究竟为何这里多灾多难呢?难道真的是飞碟降临?还是湖底下面有水怪在作怪?为解开这个奥秘,许多气象、地质科研人员亲自来到此地进行实地勘察与研究,希望解开潘阳湖魔三角之谜。     经过对鄱阳湖的气象观测,对得到的气象资料进行研究发现,在历史上这块水域的大风就十分频繁。这与20世纪70年代“飞碟”的传说没有关系。那么,老爷庙水域的大风何以如此之大,且持续时间长?          于是有人认为,鄱阳湖就类似于传说中的魔三角的形成原因即可能是大风导致的。“老爷庙”水域位于鄱阳湖咽喉要道,中等水位时,水面约350平方公里,该水域上方,是星子到湖口之间长40多公里、宽仅3公里~5公里的狭长水道,西北面是与水道平行、连绵起伏的庐山诸峰,东西两旁及南部,为高低起伏的沙丘,植物稀少,地面开阔,“老爷庙”水域好似一个喇叭口。“老爷庙”全年的大风(≥8级)日数就有163天,平均两天多有一天大风,而且每年都会出现龙卷风。无风不起浪。波浪的冲击力是强大的。经计算,鄱阳湖水面刮6级大风时,也就是属大风日,波浪高达2米。而此时每平方米的船体将遭到6吨冲压力的冲击。也就是说,一艘载重量20吨的船舶,其船侧面积按20平方米计算,波浪对其的冲击力则达到120吨,超出船重量的5倍。在水陆交界处,由于湖面与陆地的热力差异常在水域周围形成积雨云。在陆地上形成的积雨云移到湖边时,也大多沿着湖边移动,因此有不少停泊在港内的船只被雷雨大风打翻。     也有人认为,可能是由于特殊的水文状况导致的灾难。潘阳湖水域的水文情况也相当复杂。赣江、修河等几股强大的水流在“老爷庙”水域交汇,水流紊乱,形成旋涡。“老爷庙”水域是鄱阳湖咽喉要道,赣、修、信、抚、饶五大水系都要经过这里,注入长江。到了“老爷庙”水域后,水道骤然狭窄,造成水流的狭管作用,使流速逐步增大到154米/秒~200米/秒,且在主槽带还产生涡流,这就更增加了该水域的危险性。     那么,究竟哪个是导致潘阳湖屡屡出现翻船灾难的主要原因呢?在没有搞清楚之前,大自然的神秘莫测之处让每个人不禁生畏。西湖是如何形成的?
杭州西湖以秀丽清雅的湖光山色与璀璨丰蕴的文物古迹和文化艺术闻名于世。著名的西湖十景是:苏堤春晓、曲苑风荷、平湖秋月、断桥残雪、柳浪闻莺、花港观鱼、雷峰夕照、双峰插云、南屏晚钟、三潭印月。杭州西湖位于浙江省杭州市西面,它以秀丽的湖光山色和众多的名胜古迹而闻名中外,是我国著名的旅游胜地,也被誉为“人间天堂”。西湖古代称为钱塘湖,又名西子湖,诗人苏轼曾赞叹它说:“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西湖的水面面积约566平方公里,湖岸周长15公里。水的平均深度在15米左右,最深处在28米左右,最浅处不到1米。苏堤和白堤将湖面分成里湖、外湖、岳湖、西里湖和小南湖五个部分。1982年西湖被确定为国家风景名胜区,1985年被选为“全国十大风景名胜”。  但是这美丽如画的西湖究竟是怎样形成的,至今仍然众说纷纭。  第一种说法是筑塘成湖。西湖本与海相通,在刘宋文帝时钱唐县令刘道真在《钱唐记》中记载,东汉时钱唐郡议曹华信为防止海水侵入,即招募城中士民兴筑了“防海大塘”,及成,“县境蒙利”,因此连钱塘县也搬来于此,这是杭州市的前身,西湖也从此与海隔绝成为湖泊。    第二种说法是1909年日本石井八万次郎先生提出的,他认为西湖是火山爆发,岩浆阻塞海湾而形成的。碧波荡漾的西湖   第三种观点是由我国著名科学家竺可桢先生经过认真调查提出,西湖原来是一个泻湖。这一说法认为距今两千多年前,西湖是一个浅海湾,除一些山岭外全部淹没在海水之中。随着海水的冲刷,海湾四周的岩石逐渐变成泥沙沉积,使海湾变浅,钱塘江也带来泥沙,在入海口沉积。泥沙越积越多,最终将海水截断,内侧的海水就形成了一个湖。这种现象在地质学上称为“泻湖”。起初,泻湖还随着潮水出没。后来,经过多次筑海塘阻拦海水,再加上海平面下降,西湖才正式形成。     这种观点也得到了章鸿钊先生、朱庭祜先生的认可。但是有学者根据《史记·秦始皇本纪》中记载,公元前210年秦始皇东巡会稽,“至钱唐, 临浙江, 水波恶, 西百二十里从狭中渡”,认为秦汉时期西湖仍是海湾,杭州市区也没有形成,因此刘道真在《钱塘记》中所载的信筑大塘,西湖从此与大海隔绝之事应该是史实。不过,有学者对西湖是因筑塘而形成的说法提出不同观点,认为“防海大塘”的主要功能是防御海潮冲击吞没陆地,这说明在东汉华信筑防海大塘时,内侧地带早已成陆,但因常受潮水的祸患,所以就在海潮冲击要害处建塘,而不应理解为华信在吴山与宝石山之间,筑起一条拦洪蓄水大坝从而促成西湖的形成。他们认为西湖在东汉之前早已形成。   而吴维棠先生根据在西湖地下取得的钻孔采样认为,西湖早在春秋时代就已经沼泽化。在疏浚西湖时还发现一些石器和战国至汉代的铁斧,很可能是古人从事渔猎生产活动丢下的。所以他认为在西汉前, 杭州并不是海湾,就连海湾成陆后遗留下的残迹湖 (西湖) 都已沼泽化。这也就能解释为什么在《史记》、《汉书》、《越绝书》等古籍中,只记及钱塘县和别的湖泊,而没有古西湖的记载了。    也有学者认为西湖在春秋时代并不是海湾,而是已经形成了内陆湖。西湖早在春秋时期已经大面积沼泽化,后来的西湖乃是人工修建而成。  总之对于西湖的成因说法很多。秀美的西湖,曾经是否“沧海变桑田”,还需要人们的进一步证实。五彩湖为什么水色美丽斑斓?
五彩湖宛如人间的一道五色彩虹,把大自然装点得更加美丽动人,在浩海茫茫的大自然中竟然有如此奇观,实在叫人对自然奇观称赞不已。那么,是什么造就了如此美丽的五彩湖呢?在我国,有许多美丽的五彩湖,这些五彩湖的神奇之处吸引了许多旅游观光者以及气象、地质学家好奇的眼球。  沿藏新公路西进,从拉孜往西走210公里,在21道班再向北走约130公里,翻过一个山口,眼前豁然开朗,闯入你视野的是一个开阔的直径约有40公里的山间小平原。对面山下,在晃晃的云气中,若隐若现,犹如山脚的一条白色条带,飘飘荡荡与白云相连,这一幕幕变幻着的壮观景象都来自五彩湖。若是红日高照,阳光灿烂,景色便更加迷人。远看五彩湖,色彩分明,白、黄、红、绿、蓝,层带清楚,越到近处越明显,偶尔白云缭绕,仿佛仙境一般。  那么,是什么造就了如此美丽的五彩湖呢?有关人员认为,形成五彩湖的原因可能是由于阳光透过林梢洒向湖面,湖水明澈如镜,倒映出林梢的绚丽色彩;加上湖底的石灰岩层次高低不同,有深有浅,本身颜色有别;再加上水里的水藻,反射上来,就形成了极为丰富的色彩。  有人认为,西藏高原是世界上最高的高原——青藏高原的一部分。高原上植被稀少,人烟寥寥。太阳辐射强度大,大气格外清新,能见度十分高,天晴干旱日多;天空又总是蔚蓝色的,故从40公里远处就能清楚地看到五彩湖,在酷阳强烈曝晒下的湖面,水蒸气上升;尤其是湖畔的石膏和盐层,在耀眼的阳光反射下,远看五彩湖就像笼罩在白色的云雾之中。  还有人认为,以上这种奇特的五彩湖景观,完全可以从西藏的地质、地貌、地层等地理状况去解释。青藏高原五彩湖过去是大海,欧亚板块和印度板块多次激烈地碰撞后,隆升和断陷了该地区,形成内陆的构造湖。因此,在湖畔周围不仅有代表第三纪的红土层,还有代表第四纪的黄色土和因长期干旱强烈蒸发后的石膏和盐层;由于板块碰撞大地变形后断裂和构造凹陷形成的构造湖,又产生因水深浅的绿色和蓝色,于是就形成了美丽的五彩湖。     此外,四川西北部的岷山,绵亘千里,雪山和森林之间,镶嵌着许多秀丽的“明珠”。有的湖泊,湖水泛映出红、橙、黄、绿、蓝等五种色彩,十分绚丽,仿佛是个童话世界。  岷山北坡南坪的九寨沟,被两边雪山和原始森林夹峙着,那雪水汇成的清溪,顺着台阶般的岩沟,层迭流泻,时而奔腾飞溅,时而汩汩流淌,把九寨沟108处断崖洼地连成了一长串彩色明珠和一道道瀑布。108个湖泊有大有小,最大的长七公里,宽三百米。湖水都很清澈,雪峰和翠林的倒影,交相掩映,大小游鱼,历历可数。  岷山南坡松潘黄龙寺风景区的五彩湖,就更奇特了。从山腰到山麓,有一条宽几米、长七公里多的岩沟,溪水沿着山坡婉蜒而下,在阳光映照下,仿佛一条金黄色的彩带在漂动,两端都有成串明珠般的五彩湖。湖床是乳色和米黄色的石灰岩,宛如精美玲珑的玉石雕刻。它们形状千姿百态,有的像葫芦,有的像壶、盆、钟、鼎,有的像莲瓣、菱角,水色五彩纷呈,滢红、漾绿、泼墨、拖黄,艳丽如锦。人们用手捧水,又变得无色而透明了。  五彩湖,水色变幻多端。从山腰俯瞰,仿佛一个色彩斑斓的水晶宫。水面上,有的地方显露出海蓝色,有的地方呈现着翠绿色,有的地方辉映成橙黄色。人们以石击水,那荡漾起的涟漪,反射出粉红色和雪青双色波光,向四周扩散开去,宛如一道道美丽的彩虹。     五彩湖到底成因如何呢?哪个原因是其形成的最根本原因呢?期待着科研人员对五彩湖进行进一步研究,早日解开五彩湖形成之谜。哈纳斯湖怪究竟为何物?
哈纳斯湖是一个充满神秘色彩的地方,这里景色宜人,到处充满了神秘感,哈纳斯湖水怪就是一个十分饶人兴趣的话题。横亘在新疆北部的阿尔泰山雄伟壮观,其主峰友谊峰终年被冰雪覆盖,是我国海拔最低的现代冰川之一,哈纳斯湖就位于风景秀丽的友谊峰南坡,面积约25万平方公顷的哈纳斯国家保护区内。  哈纳斯湖起源于友谊峰冰川,曾经历过三次大的古冰川作用。冰川留下了大量的积水,形成了哈纳斯湖,并留下了数以千计的湖群。哈纳斯湖呈弯月状,湖区四周群山环绕,东西两岸陡峭处是浩瀚的原始泰加林海,北端入湖三角地带是沼泽草甸,天鹅、大雁、黑颈鹤等珍禽游乐于此。哈纳斯湖水随一天中光线角度不同,颜色不断变化,一年中随季节不同也会出现水质变化引起变色现象,因此又被称为“变色湖”。哈纳斯湖最令世人关注的并非因为它的颜色变化,而是湖中的“湖怪”。      图瓦是当地的一个民族,这个民族世代以来尽管从小在湖边长大,却从不敢到湖中捕鱼、游泳和划船。据当地图瓦人的民间传说,哈哈纳斯湖
纳斯湖中有巨大的怪兽,能喷雾行云,常常吞食岸边的牛羊马匹,这类传说,从古到今,绵延不短。近年来,有众多的游客和科学考察人员从山顶亲眼观察到巨型大鱼,成群结队、掀波作浪、长达数十米的黑色物体在湖中慢游,一时间把“湖怪”传得沸沸扬扬,神乎其神,又为美丽的哈纳斯湖增加了几分神秘的色彩。     据说,早在1931年,就有一位牧民看到有十几条硕大的鱼形怪物在湖面上下翻腾。19世纪末,还有个俄罗斯人在湖中捕获到一条巨鱼,有几吨重,十几米长。  难道,这里的“湖怪”和英国尼斯湖的“湖怪”类似吗?  1987年7月,新疆环保科研所派出一只考察队来到了哈纳斯湖,在此之前新疆大学的一支考察队也已来到此地。据新疆大学考察队的有些队员说,他们在湖里发现了一条有北京212吉普车那样大的巨鱼。7月24日,新疆环保所考察队员登上了湖边的骆驼峰,从峰顶上的一个八角亭向湖面上望去,湖面突然像有一团团的红褐色水藻漂浮着,一个拿着望远镜的队员喊道:“那是大鱼!”队长连忙接过望远镜仔细观察,原来,那些看似红褐色的水藻团的东西真是大鱼。在望远镜中,鱼头上巨大的眼睛清晰可见,到了中午,这些巨鱼竟然聚集了六十多条。据他们估算,鱼头宽度大约有1米至15米,鱼体长10米以上,最大的鱼有15米长,重量约在两吨左右。这次发现极大地振奋了考察队员的情绪。为了捕捉巨鱼,他们专门做了两个巨型鱼钩,放上羊腿和活鸭,企图能捉到实物,但没有成功。哈纳斯湖  哈纳斯湖水中生长哲罗鲑、细鳞鲑、江鳕、阿尔泰鲟、西伯利亚斜鳊等珍稀鱼类。特别是著名的哲罗鲑,体长可达两至三米,重达几百公斤,因鱼体呈淡红色而被俗称大红鱼。大红鱼是典型的淡水冷水性食肉性鱼类,性情十分凶猛,人们曾在六千克重的大红鱼腹中发现过两只野鸭。这种鱼可长得很大,1984年曾捕到一条重达三十八千克的大红鱼。这样大的鱼在高纬度的高山湖泊中存在,在世界上实属罕见。哈纳斯湖中巨型鱼的发现,引起了国内外从事鱼类研究的科学家们的关注,也引起了人们的极大兴趣。  据一些专家经过考察推断,所谓湖怪其实是那些喜欢成群结队活动的大红鱼。大红鱼就是巨型的哲罗鲑。这是一种生长在深冷湖水中的“长寿鱼”,其寿命最长可达二百岁以上,而且行踪诡秘,没有经验的人是很难捕捉到它的。当地的图瓦人并不相信这种说法,在他们的传说中,湖怪能吃掉整头牛。但湖怪到底长什么样,谁也说不清。他们的前辈还有过两次捕捉湖怪的尝试,但都以失败而告终。所以至今图瓦人不到湖里打鱼,也不在湖边放牧。    但是,有关人员又提出了异议,他们认为哲罗鲑一般身体不过两三米,据历史记载最大的体长也不过373米,体重最多为500多公斤。而考察队员看到的湖中巨鱼比这种鱼的正常体积大了好多倍。因此,水怪就是大红鱼的可能性就这样被排除了。  那么,这个可怕而神秘的水怪不是哲罗鲑又会是什么呢?这个问题给科考人员带来了很大的迷惑,因此,哈纳斯湖水怪至今仍然是一个难以解开的谜。

(<-快捷键)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目录

阅读设置

背景色:

字体大小: 14px

页面宽度: 1200px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