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侦探推理 > 恐龙与史前生命

恐龙与史前生命

作者:雅风斋字数:74404状态:连载

第三章 称霸地球的恐龙家族

侏罗纪的气候温暖、潮湿,使地表布满大型森林,裸子植物也相当多样化;同时动物种类也有所增多。这就为恐龙家族的繁盛提供了空间和环境优势。
这一时期圆顶龙、迷惑龙、梁龙、腕龙等大型蜥脚下目恐龙开始兴盛,它们以草原上的蕨类、大型苏铁、本内苏铁目为食;鸟臀目的数量较蜥臀目恐龙少,但剑龙下目与小型鸟脚下目恐龙占据着中到小型的草食性恐龙生态位。
侏罗纪时期的大型掠食者主要包括角鼻龙、斑龙、蛮龙、异特龙等。
 
有屋顶的蜥蜴——剑龙
剑龙是一类草食性四足动物,是装甲亚目、剑龙下目中的一个属。剑龙是最知名的恐龙之一,因其特殊的骨板与尾刺闻名。
剑龙生活在侏罗纪晚期,大约距今1.5~1.45亿年的启莫里阶至提通阶早期。剑龙与一些巨型蜥脚类恐龙,如梁龙、圆顶龙等优势草食性恐龙,生存于相同时代、相同地区。在美国与加拿大西部的莫里逊组地层中,大约已经挖掘出80具剑龙属的遗骸,其中至少有3个物种可辨识。过去人们认为剑龙只分布于现在的北美洲地区,到了2006年,葡萄牙境内也发现了新的剑龙属标本,这显示了欧洲也有剑龙化石的存在。
剑龙的身体庞大且沉重,是所有剑龙下目之中最大的,剑龙的高度大约4米。它们的背部曲线呈弓状弯曲,后肢比前肢长;头部靠近地面,而硬挺的尾部则常平举于空中。剑龙有4只脚,前脚有5个脚趾,后脚有3个脚趾,前脚只有内侧两趾具有蹄状趾;剑龙的后脚比前脚更长,也更强壮,使它们身体姿态变得前低后高(它们的尾部明显高于地面许多,其头部则相对地较为贴近地面,离地不超过1米)。
狭长的颅骨在整个剑龙身体中只占一小部分。与大多数的恐龙不同,在剑龙的眼睛与鼻子之间,并没有一个称为眶前孔的洞口。这种特征出现在大多主龙类动物中,其中现存的鳄鱼已经失去了这个特征。剑龙的前上颌骨牙齿消失,取而代之的是角质的喙状结构,这也显示了它们的食性。剑龙的牙齿较小,并且呈三角形,因为平坦的研磨面,所以这些牙齿可以用来进行研磨。此外,剑龙的牙齿在颌部的排列方式显示出剑龙拥有颊部,可以在进食时将食物置于两侧的颊部咀嚼。
剑龙的脑容量不比狗的脑容大,因此与整个身体相比之下便显得相当渺小。奥斯尼尔·查尔斯·马什曾经在1880年代获得一具保存完善的颅骨,显示出剑龙的脑容量非常小,可能是所有恐龙中最小的一个。事实上,当动物的体重大于4.5公吨时,其脑部重量将不会超过80公克。这个现象使过去的人们认为恐龙是相当愚笨的动物。
 剑龙的命名
剑龙最早是被奥斯尼尔·查尔斯·马什在1877年所命名的。在19世纪后期,马什与另一位考古学家爱德华·德林克·柯普之间有俗称为“骨头大战”的竞争,而剑龙是首先被收集与描述的众多恐龙之一。其化石的发现地点是莫里逊组的北部,这些最早出土的化石成为了装甲剑龙的正式模式标本。剑龙属名“Stegosaurus”的意义,源自“有屋顶的蜥蜴”,这是因为马什一开始以为剑龙身上的板状构造,是有如屋瓦一般地覆盖在整个背上的。
 独具特色的板状结构
剑龙身上最容易辨认的特色之一就是其背部由17块分离的平坦骨板所排列而成的板状构造。这是一种高度特化的皮内成骨,与现代鳄鱼与蜥蜴身上的一些构造相似。这类构造并不与剑龙的骨架直接相连,而是长在皮肤上。过去的一些古生物学家曾经推测这些板状物能够改变角度,但并未得到普遍的认同。最大的板状物位在剑龙的臀部上方,高度与宽度皆约为60厘米。剑龙身上板状物的排列方式仍有争议,但是大多数的古生物学家都同意它们是以互相交错的方式平行排列于剑龙背部的中线上的。
这些板状物的作用经历了更多的争论。
一开始人们认为这是某种装甲,但是很显然其易脆的特点使其无法完成御敌这一“使命”;另外这些板状物所在位置也脱离了身体的两侧真正需要防卫的位置。
后来又有研究者指出,这些板状物也许能够帮助剑龙调节身体温度。就如同棘龙、盘龙目的类似构造,或是大象与兔子的耳朵一般。他们认为剑龙的这些构造上含有一些血管会经过的凹槽,当空气从周围流过时,便能使血液的温度降低。
而一些科学家根据板状物的巨大尺寸,推论出其具有威吓和炫耀的作用。这些科学家指出,剑龙身上的这些板状物就相当于孔雀身上的尾羽,能够吸引异性、威吓敌人。
2005年发表的一项研究中显示,这些构造可以用来作为辨识种类的依据,研究者认为其他许多类恐龙的特殊解剖构造,可能也具有相同作用。
 
被错认成鳄鱼的鲸龙
鲸龙是蜥脚下目恐龙的一属,生存于侏罗纪中至晚期的英国及摩洛哥地区,距今约1.81~1.69亿年。它们的身体约长16米,体重约48吨。其学名的意思是由古希腊文的“κητοζ”(意即“海怪”,衍生出鲸鱼一词)与“σαυροζ”(意为蜥蜴)而来,是因其发现者理查·欧文原本认为它是海中的巨大鳄鱼。
鲸龙是四足的草食性恐龙,颈长、头小。鲸龙的尾巴包含有最少40节尾椎,它的背椎非常重且较为原始,它的桡骨与肱骨几乎一样长。鲸龙与其他早期蜥脚类恐龙的脊椎几乎是实心的,这是原始恐龙的特征。随着蜥脚类恐龙的演化,它们的脊椎骨开始有了空腔,这可减轻它们的重量。
鲸龙是首种被发现、命名的蜥脚下目,也是第一种发现于英国的蜥脚类恐龙。目前已在英国及摩纳哥发现鲸龙的化石。在英国怀特岛郡发现的有一节脊椎、肋骨及前肢骨头,由英国生物学家、比较解剖学家及古生物学家理查·欧文于1841年(他命名恐龙的前一年)所命名。在1840年代末及1868年,分别发现更多的四肢骨头及另一个接近完整的骨骼。欧文认为它有鳄鱼的特征。直到汤玛斯·亨利·赫胥黎于1869年将鲸龙归类于恐龙后,鲸龙才被真正了解。
身似吊桥的梁龙
梁龙是蜥脚下目梁龙科下的一属恐龙,它的第一具化石是由塞缪尔·温德尔·威利斯顿所发现。它的属名是由奥斯尼尔·查尔斯·马什于1877年所命名,是从古希腊文的“διπλóοζ”(意即“一双”)及“δοκóζ”(意即“横梁”)衍生的新拉丁语而来。这是因它在尾巴下侧有双叉形的人字骨。这些骨头最初被认为是梁龙独有的特征,但是之后在其他梁龙科及非梁龙科(如马门溪龙)恐龙身上也有发现。
梁龙生活于侏罗纪末期的北美洲西部。它是在莫里逊组上层最为常见的化石之一,可追溯至距今约1.5~1.47亿年的启莫里阶至提通阶。根据目前已经发现的化石纪录,莫里逊组当时曾存活着数种巨大的蜥脚下目恐龙,如圆顶龙、重龙、迷惑龙、腕龙。
梁龙是最容易辨识的恐龙之一,它是巨大的四足恐龙,有着长颈及像鞭子的长尾巴。它的前肢略短于后肢,形成大致水平的姿势。可以用吊桥来比喻梁龙的体型结构。很多年来,它被一般大众认为是最长的恐龙。
梁龙的尾巴极长,由约80节尾椎所组成,几乎是一些早期的蜥脚下目尾椎数目的两倍(如蜀龙的尾巴就只有43节)。关于梁龙长尾巴的功能,过去曾有许多假设,例如实际防卫或制造声响。大部分人都认同梁龙的尾巴可能是用作平衡颈部的说法。尾巴中央部分有双叉型的人字骨,可能是支撑脊椎或是在尾巴压在地面时保护血管免受破损的。
 梁龙的食性
与其他蜥脚下目相比,梁龙的牙齿相当特别。其齿冠修长、横切面呈椭圆形、齿尖形成钝的三角点。磨损最明显的地方是在齿尖(这点与其他的蜥脚下目不同),可见梁龙的磨蚀面是在上下牙齿的颊侧。这显示梁龙有不同于其他蜥脚下目的摄食习惯,梁龙似乎是在单一方向剥去树枝的。当在单一方面剥去树枝时,梁龙的其中一排牙齿需要用来从树干上剥去叶子,而另一排则固定、稳定树枝。梁龙头颅骨的眶前部分(口鼻部)较长,一次可以咬下较多的树枝。别外,梁龙下颌的后移动作可以帮助其增大口腔空间及微调牙齿的位置,以容许梁龙顺畅地完成摄食动作。
如果梁龙的颈部可以向两侧或上下灵活运动,加上使用尾巴及以双脚站立的可能性,它是有能力可以到达由地面至约10米的高度。颈部运动也可以帮助它吃低于身体的食物,故有研究推测梁龙也有摄取水中植物的可能。
“驼背”的弯龙
弯龙意为“可弯曲的蜥蜴”,是一种草食性、喙状嘴的恐龙,生活于晚侏罗纪至下白垩纪的北美洲与英国。由于当弯龙以四足站立时,它的身体形成一个拱形,故取此名。
弯龙的平均身长为6米,平均体重为785~874公斤。最大的成年弯龙长7.9米以上,臀部达2.0米高,体重约2吨。弯龙属很可能是禽龙科及鸭嘴龙科祖先的近亲,体型比同时代的橡树龙、德林克龙、奥斯尼尔洛龙更大。与莫里逊组的其他鸟脚类恐龙相比,弯龙的牙齿排列更为紧密。其牙齿的两侧、锯齿边缘有明显的棱脊,比橡树龙的更明显。
科学家根据弯龙牙齿上的大面积磨损情况,推断它们主要以坚硬的植物为食。它们可能以鹦鹉般的喙嘴来吃苏铁科植物。弯龙的叶状牙齿位于嘴部后段,拥有骨质次生颚,使它们进食的同时可以保持呼吸的顺畅。弯龙灵动的颌部关节使颊部可前后移动,上下颊齿可产生研磨的动作。眼窝中有块眼睑骨罕见地横突着。
弯龙的身体属于重型,由其足迹化石来判断,它们除了以四肢步行外,还能够以双足步行。如同其他鸟脚类恐龙,弯龙脊椎骨神经棘侧边的筋腱呈交错型态,可协助强化脊柱并使背部硬挺。荐椎有五六节,弯龙与禽龙的每节荐椎间都有特殊的桩窝关节,可进一步强化脊柱。骨盘下部的骨头朝后,可容纳更大的肠道。
弯龙的前肢有5趾,前三根有指爪;拇趾最后一节是马刺状的尖状结构,与禽龙的笔直尖爪不同。从化石足迹显示,弯龙的趾间没有肉垫相连,这点与禽龙不同。数根腕骨互相固定,可强化前肢结构以支撑重量。弯龙的第一趾爪小型,向后反转不触地。科学家参考其他禽龙类,推测弯龙的行走速度约为25千米/时。
 
化石的分类与命名
1879年,奥斯尼尔·查尔斯·马什原先命名弯龙为“Camptonotus”,意为“可弯曲的背”。但因此名已被一种蟋蟀所有,故于1885年才更名为“弯龙(Camptosaurus)”。
1879年,马什从怀俄明州科摩崖附近的13号矿场中所得的化石,命名了模式种的全异弯龙及C.amplus。在19世纪的80~90年代,他继续从13号矿场发现了标本,并命名了另外两个物种:C.medius及侏儒弯龙。查尔斯·怀特尼·吉尔摩尔在1909年重新描述马什的化石时,再额外地命名了两个物种,称为布朗氏弯龙及扁平弯龙。莫里逊组发现的弯龙化石,都集中于第2到第6地层带。犹他州的恐龙国家保护区发现一个弯龙的胚胎,也来自莫里逊组。
1980年,彼得·加尔东等在重新描述普莱斯特维奇弯龙的时候,认为侏儒弯龙、布朗氏弯龙等,其实是全异弯龙的不同生长阶段或不同性别,最终认为只有全异弯龙是有效种。
1800年代末至1900年代初期,当马什在描述北美洲的弯龙物种时,在欧洲也有大量的被认为是弯龙的物种出现并被描述,这其中包括有:霍格氏弯龙(在2009年,霍格氏禽龙被建立为新属——欧文齿龙。)、利氏禽龙、凡登弯龙(于1977年被建立为新属——荒漠龙)等。
 
鼻孔“置顶”的腕龙
腕龙是蜥脚下目腕龙科的一种四足草食性恐龙,生活于晚侏罗纪的北美洲,据推测在白垩纪早期的北非或有出现。
腕龙有着长颈部、长尾巴,脑部相当小。不同于蜥脚下目的其他科,腕龙的身体结构像长颈鹿,有着长前肢,颈部高举。腕龙的牙齿是凿状牙齿,适合咬碎植物。它的头颅骨有很多大型洞孔,可以帮助减轻头部重量。前肢的第一趾及后脚的前三趾,具有趾爪。
长久而来,因其头颅骨上相对应的鼻部洞孔,腕龙的鼻孔被认为是在其头顶。在过往几十年间,科学家认为腕龙的鼻孔就像潜水用的呼吸管,当腕龙潜入水中以支撑其体重的时候,这样的鼻孔就成了最好呼吸辅助器。但最近的研究指出腕龙其实是陆地上的动物,水压反而会妨碍它们的呼吸。而它们的四脚过于狭窄,不适合在水中移动。再者,有学者认为腕龙的鼻孔在高于眼睛的头顶上,但鼻孔依然位于口鼻部前端。在同一份研究中,也提出了腕龙的头顶隆起,容纳某种肉质的共鸣腔室。
腕龙的模式种高胸腕龙的正模标本包含了七节后段背椎、荐椎、尾椎的近端、鸟喙骨、肱骨、股骨及肋骨。腕龙的正模标本没有颈椎,但某些腕龙科的颈椎可能属于腕龙,若将这些颈椎列入评估,腕龙的颈部长度就将接近于长颈巨龙。
腕龙是侏罗纪时代最巨大的恐龙之一。它们生活于充满蕨类、苏铁目及木贼属的草原,并广布于大量松科、苏铁科、树蕨及银杏的树林中。与腕龙生存于同时代相同区域的恐龙有:剑龙、橡树龙、迷惑龙、梁龙等。有研究推测小型的腕龙会成群地进行活动;而完全成长的腕龙因其体型巨大,则较为勇猛,并不很惧惮当时的大型捕猎动物——异特龙及蛮龙等。
腕龙的科学研究大多来自于东非的布氏腕龙,但目前布氏腕龙已被正式独立为新属——长颈巨龙。在2009年,Michael Taylor发表一项高胸腕龙、长颈巨龙的比较研究,确定东非的长颈巨龙是独立的属,而北美洲的高胸腕龙是个亚成年体,会成长至更长、更重的体型。这使得大部分所谓腕龙的科学研究与资料,最终都归属于长颈巨龙。
巨大的蜥蜴——斑龙
斑龙又名巨龙、巨齿龙,其属名在希腊文中意为“巨大的蜥蜴”。斑龙是一种大型肉食性恐龙,生存于距今约1.66亿年的中侏罗纪巴通阶的欧洲(英国南部、法国、葡萄牙)。斑龙是第一种以科学方式叙述和命名的恐龙。
由于已经发掘的斑龙的化石非常破碎,里面可能还混杂其他兽脚类骨骼的破片化石。
1676年,英国牛津市附近的一处石灰岩采石场中,人们发现了一个部分骨头化石。这些骨头碎片被交给牛津大学的化学教授兼阿什莫尔博物馆的馆长罗伯特·波尔蒂。在经过研究分析后,罗伯特·波尔蒂于1676年在《Natural History of Oxfordshire》中发表了对于这些骨头的叙述。他正确地将这些骨头描述为一只大型动物的股骨最下端。波尔蒂认为这些骨头过大,所以并不属于任何已知物种;他指出这骨头来自于某种巨大动物的大腿。这些骨头之后保管不慎遗失了,但仍留下足够的叙述,得以确认它们属于斑龙的股骨。
1763年,理查德·布鲁克斯对这个骨头进行了再次叙述。他将这些骨头命名为“Scrotum humanum”,因为它们看起来类似人类的一对睾丸。在当时,这名称被认为并不适合用在仍有争论的动物上,而且并未在后来的科学文献中被使用。“Scrotum humanum”是在双名法开始采用后公布的,根据国际动物命名委员会的规定,理论上应该比“斑龙”的命名还具有优先权,但国际动物名委员会宣称如果一个分类名词在公布后遭到废弃达到50年,这一名词将不再拥有优先权。因此,“Scrotum humanum”成了一个遗失名。
双冠蜥蜴——双脊龙
双脊龙又名双棘龙、双嵴龙或双冠龙,是一属兽脚亚目恐龙,生活于早侏罗纪。它的学名是来自古希腊文的“双冠蜥蜴”,因它的头顶有两个冠状物。第一个标本是在1954年被叙述,但直到十几年后才被命名为双脊龙。双脊龙是已知年代最早的侏罗纪恐龙之一,但是相关研究十分少。
双脊龙身长约6米,体重可达半吨。双脊龙最明显的特征是头颅骨顶端有一对圆形头冠,这些圆冠相当脆弱,无法作为武器来使用,所以可能是种视觉辨识物。在一份2001年的相关研究中,指出双脊龙头顶的圆冠大小与两性异形有关。
双脊龙头颅骨的另一个特征是前上颌骨与上颌骨之间有个凹陷区段,形成前上颌骨牙齿与上颌骨牙齿之间的缺口,类似棘龙科、鳄鱼。它们的牙齿虽然很长,但齿根短。早期的假说根据这些牙齿特征,而推测双脊龙是食腐动物,因为其前段牙齿不足以杀死猎物、咬起肉块。其他腔骨龙超科的上颌也有相似的凹处。
双脊龙的第一个标本是由古生物学家塞缪尔·保罗·韦尔斯在1943年夏天发现的。这个标本被送到加州大学柏克莱分校清理并架设,当时被认为是斑龙的一个种,魏氏斑龙。
在1970年,塞缪尔·保罗·韦尔斯重回化石发现处并测定该地的年代,并发现了一个新的标本。这个新标本具有明显的两个冠饰,被确认是独立的一个属,被命名为Dilophosaurus wetherelli,中文译为“月面谷双脊龙”。之后在1984年,他再次完整地重新描述双脊龙。
第二个命名种是中国双脊龙,目前并不确定是否属于双脊龙。由于它的颧骨前端并未接触眶前孔边缘,且它的上颌骨牙齿是完全在眼眶前面并在泪骨垂直线前结尾,所以更类似于南极洲的冰脊龙。这个物种在1987被年被发现于中国的云南省,与原蜥脚下目的云南龙一同被发现,并于1993年由胡绍锦描述及命名。
第三个种是奇特双脊龙,是由塞缪尔·保罗·韦尔斯等人在1999年叙述、命名。由于双脊龙的第一个标本没有头冠,因此塞缪尔·保罗·韦尔斯等人认为这个有头冠的新标本是不同的新种。塞缪尔·保罗·韦尔斯在发表研究前逝世,由其他人完成研究与命名。大多数的古生物学家不认为这是个有效种。
“发型”高耸的冰脊龙
冰脊龙又名冰棘龙或冻角龙,是一类大型的双足兽脚亚目恐龙,在其头部有一个像西班牙梳的奇异冠状物。由于它的头冠像1950年代埃尔维斯·皮礼士利的高耸发型,所以还有一个非正式的昵称“Elvisaurus”。
1991年,William Hammer博士在南极洲的早侏罗纪地层中发现冰脊龙的化石。它是首个在南极洲被发现的肉食性恐龙,且是首个被正式命名的南极洲恐龙。它的生存年代可追溯至早侏罗纪的普林斯巴赫阶,是最早的坚尾龙类恐龙。后来的研究认为冰脊龙与双脊龙科可能是近亲。
冰脊龙的身长约6.5米,体重约465公斤。冰脊龙的化石是一个高及窄的头颅骨,约65厘米长。它那独特的鼻冠位在眼睛之上方,垂直于头颅骨且横向排列。头冠有绉折,外观很像梳。双脊龙的头冠是从头颅骨向外延伸,在泪管附近与两侧眼窝的角愈合。其他有冠的兽脚亚目,如单脊龙,它们的冠多是沿头颅骨纵向长出,而非横向的。这个头冠若用在打斗上是很易碎的,故被认为是作为求偶用的。
由于冰脊龙同时有着原始及衍生的特征,所以对其分类变得非常困难。冰脊龙的股骨有着早期兽脚亚目的特色,而头颅骨则更像较后期的物种(如中国的中华盗龙及永川龙)。因冰脊龙的特征趋向较进化的坚尾龙类,所以最初被认为是属于角鼻龙下目或早期的阿贝力龙超科。经过更为深层的分析研究后,人们发现冰脊龙更为原始,较接近双脊龙的腔骨龙超科。虽然这个想法后来引发了一系列的置疑,但是大部分的学者依然相信冰脊龙是较早期及原始的坚尾龙类恐龙。
在1991年,地质学家在比尔德莫尔冰川展开挖掘工作。其中一队在离南极650千米的海拔4000米处发现化石,这个发现吸引了人们的注意。在接下来几周,他们相继挖出了两三吨重的带有化石的岩块,共挖出超过约100个骨头,其中就包含冰脊龙的化石。化石包括部分压碎的头颅骨、一个齿骨、30节脊椎、肠骨、坐骨、耻骨、股骨、腓骨、胫跗骨及蹠骨。头颅骨部分被比尔德莫尔冰川压碎,但该部分已经被重组。1994年这些化石被正式描述、命名为冰脊龙,并在《科学》期刊上发表。
2003年,发掘队伍回到原来的地方发现了更多的化石,并在更高处发现了第二个挖掘地点。除了发掘了冰脊龙化石以外,该地还有大型的原蜥脚下目、小型的翼龙目、似哺乳爬行动物的三瘤齿兽(是合弓类的一种,约老鼠大小)及另一头不明的兽脚亚目。在2米以外的范围亦有硅化木。
 
脊椎反转的扭椎龙
扭椎龙又被称为优椎龙,是兽脚亚目斑龙超科的一个属,其属名“Streptospondylus”意为“反转的脊椎骨”。扭椎龙生存于距今约1.5亿年的侏罗纪中期的英格兰,一直是欧洲最著名的大型肉食性恐龙。
扭椎龙的身体比早期具骨板的鸟臀目恐龙要长得多。它的身体结构和斑龙类似,头很长,长长的上下颌中满是锯齿状的牙齿。其前肢生有3趾,后肢长且粗壮,不仅能支撑起身体的重量,还能够敏捷地追赶猎物。
同大多数兽脚类恐龙一样,扭椎龙的脚也是由3根趾头构成的,而且整体构造和现代的鸟类的脚类似。它的3根趾骨长度几乎相当,中间的那根从上往下逐渐变细。这反映了在兽脚类恐龙的演化过程中,趾骨在不断地发生变化。
扭椎龙是一种大型的肉食性恐龙,它能积极快速地奔跑着追逐猎物。有可能成为其猎物的恐龙有鲸龙、棱齿龙、剑龙等。也有一部分专家认为扭椎龙也可能是一种食腐动物,即使是相邻的岛上的腐尸,也能吸引它把尾巴作为平衡舵,从这个岛游到另一个岛。
扭椎龙的化石是19世纪50年代在牛津乌尔沃哥特附近发现的。这具化石出现在海洋的沉积岩中。古生物学家们推测扭椎龙生前可能生活在河岸边,在它死后被河水冲到大海中。虽然这具骨骼化石并不十分完整,但它仍是迄今为止保存最完好的肉食性恐龙的遗骸。这也是目前世界上已经发现的仅存的扭椎龙化石。
扭椎龙起初被叙述成鳄类,曾经有5个已命名种,但其中3个可能属于禽龙。扭椎龙的模式种是阿尔特多弗扭椎龙,是由克莉斯汀·艾瑞克·赫尔曼·汪迈尔在1832年叙述、命名的。
脊椎中有“空室”的圆顶龙
圆顶龙是蜥脚下目恐龙的一属,是一种四足的草食性恐龙。生活于距今约1.55~1.45亿年的晚侏罗纪时期。圆顶龙的学名意为“有空室的蜥蜴”,其中的“καμαρα”是古希腊文的“圆顶室”或“拱形盖”的意思,意指它们脊椎中的空室。
它们是北美洲最常见的大型蜥脚类恐龙,其成年体型约18米长、体重约36吨。在一个发现于犹他州恐龙国家保护区的圆顶龙骨盆上曾发现异特龙的齿痕。
圆顶龙的拱形头颅骨也是其名字的由来之一。它的头颅骨短而高,呈较为显著的方形,而钝的鼻端有大型洞孔。古生物学家已经发现很多完好的标本。眼眶位于头部后方,在眼睛前有巨大的鼻孔。头颅骨的洞孔之间隔着细细的骨棒,颌部骨头厚实。
圆顶龙的牙齿长约19厘米,形状像凿子,整齐地分布在颌部上。其牙齿的强度显示圆顶龙可能比拥有细长牙齿的梁龙科更适合吞食较为粗糙的植物(这显示两种动物如果居住在同一环境,也不会竞争相同的食物来源),但幼年圆顶龙可能是以嫩叶为食。由于颈部不灵活,圆顶龙可能以高度不超过肩膀的植物为食。另外,圆顶龙可能有胃石来帮助碾碎胃部的食物,待食物平滑后再进行反刍。在经常发现圆顶龙的莫里逊组,就发现大量独立的圆滑小石子。
如同许多后期蜥脚类恐龙,圆顶龙的一些脊椎是空心的,可以减轻它们的体重。其颈椎有12节,颈部肋骨互相重叠,使颈部更为硬挺;背椎有12节、荐椎5节,与髋骨固定;尾椎有53节。就像现今的象,圆顶龙的脚跟似乎都有着楔形的海绵状组织,以协助支撑巨大体重。与类似体型的蜥脚下目相比,圆顶龙的颈部及尾巴较短。
圆顶龙每只脚都有5趾,最内侧的脚趾有利爪,可用作自卫。就像大部分的蜥脚下目恐龙一样,圆顶龙的前肢比后肢短,但肩膀的高位置显示背部并不过斜。在一些蜥脚下目中,每一节脊椎都有向上的长神经棘,但圆顶龙并没有,可见它并不能以后肢站立。
化石的发现和命名
1877年,Oramel W.Lucas在科罗拉多州发现一些零碎脊椎。之后不久,这些骨头被爱德华·德林克·柯普买了下来,以与奥斯尼尔·查尔斯·马什竞争恐龙的发现与命名(即“骨头大战”),并于同年将之命名为圆顶龙。后来马什将他发现的一些化石命名为鲁钝龙,但大部分古生物学家都认为这是圆顶龙的一种。
1925年,查尔斯·怀特尼·吉尔摩尔发现第一个完整的圆顶龙幼年个体骨骼,这一化石的发现,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影响了人们对圆顶龙体型大小的估计。
1997~1998年,美国堪萨斯大学自然历史博物馆与生物多样性研究中心在怀俄明州发现两个圆顶龙的成年标本、一个是长12.2米的幼年标本,年代属于距今约1.5亿年的晚侏罗纪时期。此外,曾经发现成行排列的圆顶龙蛋巢,不像其他恐龙的整齐排列蛋巢,显示圆顶龙可能没有照顾幼年个体的行为。
“偷鸟者”——嗜鸟龙
嗜鸟龙是一种小型兽脚亚目恐龙,生存于晚侏罗纪的劳亚大陆西部(约为现在的北美洲),其属名“Ornitholestes”意为“偷鸟者”。
人们对于嗜鸟龙的了解几乎都来自单一的化石,该化石在1900年被发现于怀俄明州的科莫崖附近,并由于1903年被叙述、命名。
嗜鸟龙是种虚骨龙类恐龙,有许多地方与美颌龙相似,但体型稍大。嗜鸟龙的身长约2米;头部相当小,与其他小型兽脚类恐龙(如美颌龙、虚骨龙)相比,嗜鸟龙的头部较坚壮,因此它们的咬合力较大。嗜鸟龙的尾巴很长,能够起到平衡身体的功能。
有人曾认为嗜鸟龙的口鼻部上有类似原角鼻龙的小型角,但这一论点后来受到卡彭特等人的反驳,他们指出这突起物应该是断掉的鼻部骨头。
嗜鸟龙是肉食性动物,拥有小型、锐利的牙齿,但古生物学界对它们以何种动物为食仍存在争议。有些生物学家认为嗜鸟龙的前肢较长,可以迅速地抓住较为敏捷的动物,因此提出嗜鸟龙可能以鸟类为食。但这一观点很快被推翻了。1917年,生物学家重新研究嗜鸟龙,认为它们的手部不能做出这种动作。之后,罗伯特·巴克根据嗜鸟龙的嘴部大小,提出它们可能以小型哺乳类为食。
“易碎”的双腔龙
双腔龙是蜥脚下目梁龙科下的一个属,当中包括了已知体型最大的恐龙——易碎双腔龙。双腔龙的名字是由古希腊文的“amphi”(意即“两面”)及“koilos”(意即“空腔”或“空洞”)而来。
古生物学家根据唯一的双腔龙化石,估计易碎双腔龙体长可达40~60米,而体重可能达244吨,约为蓝鲸体长的两倍,体重的2/3。但在1870年代描述这种恐龙后不久,这块唯一的骨头就遗失了,存有的证据就只有一些插图及纪录。
双腔龙的模式种是高双腔龙,是由爱德华·德林克·柯普于1877年12月根据一个不完整的骨骼化石所命名,化石包含了2节脊椎、一个耻骨及一个股骨。之后亨利·费尔费尔德·奥斯本等将一块肩胛骨、一块鸟喙骨、尺骨及一颗牙齿编入于高双腔龙。这些化石显示了双腔龙与梁龙在高度上的相似性及少数的主要差异(如双腔龙的前肢在比例上较梁龙为长)。双腔龙的股骨异常的修长,且横切面呈圆形(圆形横切面曾一度是双腔龙的独有特征),后来在一些梁龙标本中也有出现。
双腔龙的第二个种易碎双腔龙(A.fragillimus),只是一个高1.5米的不完整神经弓,位于背部脊椎的倒数第一或倒数第二节。古生物学家推测,在易碎双腔龙生前这部分骨头应有2.7米长。除了这部分脊椎,柯普的纪录中也有一块“股骨的末端”,位于该巨大脊椎数十米之外,而这个没有被描述的股骨也被认为是来自于同一个体。易碎双腔龙是由古生物学家爱德华·德林克·柯普所聘请的化石收藏家Oramel Lucas于1877年所挖掘的。他于1878年把这个标本运送给柯普,而柯普以此作为新种易碎双腔龙的正模标本,并于同年8月公布。它的种名是由古希腊文的“fragillimus”而来,即“非常易碎”,意指易碎双腔龙的神经弓椎板非常薄。从柯普的发掘纪录中我们可以得知,这个标本是在发现圆顶龙的矿场南面的山上被发现的。柯普指该位置是属于达科他组,年代为白垩纪中期,而在同一地层的圆顶龙则是属于莫里逊组,年代可追溯至晚侏罗纪的提通阶。一块巨大的股骨化石也在附近被发现,并被估计可能也是属于易碎双腔龙。
剑龙的近亲——钉状龙
钉状龙又名肯氏龙,为剑龙科恐龙的一属,生存于距今1.55~1.50亿年的晚侏罗纪启莫里阶。
钉状龙与北美洲的剑龙属是近亲,但是它们与剑龙在体型大小、身体灵活度与防御用的板甲形状上有所不同。钉状龙的后背到尾巴分布着尖刺,而非板甲。肩膀或臀部两侧可能有尖刺。钉状龙可能曾被类似异特龙与角鼻龙的兽脚类恐龙所猎食。钉状龙可左右挥动它们有尖刺的尾巴来避免被攻击。而钉状龙臀部两侧的尖刺也可保护它们免受攻击。
钉状龙体型较剑龙属小,身长约4米,体重约320公斤。钉状龙是草食性恐龙,颊齿呈独特的铲状,齿冠不对称,牙齿边缘只有7个小齿突起。由于禾本科植物直到白垩纪才演化出现,所以钉状龙不可能以草为食。过去曾有理论认为,钉状龙可能是以低矮的植物叶子、水果为食;另一种说法是,钉状龙能够以后肢站立,来取食较高的树枝、树叶。
钉状龙的化石发现于坦桑尼亚的敦达古鲁组,目前已发现两个骨骼,以及一些零散的骨头,分别来自于成年与幼年个体。
1909~1912年,一个德国挖掘团队在东非发现了数种新恐龙化石,钉状龙是其中最重要的种类之一,它显示了敦达克鲁组与莫里逊组两地在较早期曾经非常接近。钉状龙于1915年被描述、命名。
钉状龙的已发现化石包含:一个接近完整的尾巴、骨盆、数节背椎。德国古生物学家沃纳·詹尼斯利用这些化石,重建出一个钉状龙的骨架模型,在柏林自然史博物馆展出。2006~2007年间,博物馆将这个骨架拆除,并组架出新的骨架模型。另外,还有一个颅骨与尖刺化石曾存放在柏林洪堡大学的洪堡博物馆,但洪堡博物馆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遭到轰炸,而这些化石一度被认为已经遗失了,近年在博物馆的地下储藏室,人们惊喜地发现了颅骨部分。
 
“五最”禄丰龙
禄丰龙是原蜥脚下目恐龙的一个属,生存于晚三叠纪至早侏罗纪的中国西南部,以发现的地点名称来命名。它们是第一具在中国出土的较完整的恐龙骨骼化石,中国曾在1958年发行了禄丰龙纪念邮票。
禄丰龙是一种中等大小的恐龙,它的个子不算很高,即使是直立地站起来,也不过2米高;禄丰龙身体的长度约为6米;它的脖子虽然很长,但是脖子上脊椎骨的构造极为简单,这表明了它们的脖子并不灵活;头小而呈三角形,还没有脖子粗大;嘴里的牙齿参差不齐,尖而扁平,齿缘有起伏的“锯齿”形微波,这样的牙齿便于吞食植物。
禄丰龙的后肢粗壮有力;前肢短小,大约只有后肢的1/3;脚5趾,趾端有粗大的爪。科学家推测,禄丰龙可能主要是用两条后腿行走,且行动比较敏捷。
禄丰龙喜欢生活在湖泊和沼泽岸边,以吞食植物的嫩枝叶为生;如果遇到肉食恐龙前来侵害,禄丰龙会迅速逃跑。不过禄丰龙也不是任敌欺侮的“弱者”,它也可挥动粗大的尾巴,把张牙舞爪的“进攻”者打昏或者置于死地。
 化石的发现
禄丰是中国云南省的一个县。1938年,当几位古生物学家来到这个县的沙湾附近考察时,在这里的三叠纪晚期“红层”中找到了著名的禄丰龙化石。从此,禄丰这块地方也伴随着禄丰龙的发现而闻名世界。
就目前世界已发现的许许多多恐龙化石来看,绝大多数都是保存在侏罗纪和白垩纪的地层中,而禄丰龙却保存在三叠纪晚期地层中,它与欧洲和南非的板龙一样,是一其种出现得比较早、较为原始的恐龙。目前我国发现的禄丰龙化石多达数十个,其中有一条名叫“许氏禄丰龙”的骨架非常完整,从头到尾巴尖端的骨头几乎没有缺失。像这样完整的化石,在全世界范围内也不多见,尤其是在恐龙还未兴盛的三叠纪地层中发掘的,因此这样完整的化石就显得尤为宝贵了。
亚洲第一龙——马门溪龙
马门溪龙为蜥臀目蜥脚下目恐龙的一属,属于马门溪龙科。生活在侏罗纪晚期,广泛分布在东亚地区。
马门溪龙的体长可达22~26米。头部类似梁龙,牙齿呈匙状,但与梁龙不同的是它们的牙齿布满嘴里,而梁龙的牙齿仅分布于嘴部前端。马门溪龙具有很长的颈部,长度约在8~11米左右;颈部下方有很长的肋骨,颈椎数目在19节左右,远超越其他蜥脚类的颈椎数目;马门溪龙的颈椎长而细,但颈部并不灵活,主要借由与头部、肩部的关节来动作、弯曲。马门溪龙曾经是生活在地球上的脖子最长的动物。它也是亚洲最具知名度的大型草食恐龙。
马门溪龙的第一具化石是在1952年于四川省宜宾的马鸣溪渡口旁的公路建设工地上发现的。该部分骨骸化石在1954年被中国古生物学家杨钟健命名为马鸣溪龙。但由于研究人员的口音问题,被误作为马门溪龙。又因为马门溪龙的化石是在建设工地中出土的,因此杨钟健将其模式种命名为建设马门溪龙。
化石的分类及命名
马门溪龙的大部分物种的化石都发现于四川省的沙溪庙组,地质年代为晚侏罗纪牛津阶至提通阶,约1.6~1.45亿年前。它们被认为与其他多种草食性恐龙生活在同一地区,例如蜥脚下目的峨嵋龙、剑龙类的沱江龙、重庆龙与嘉陵龙。同一地区的掠食性动物则有兽脚亚目的永川龙、四川龙。
中加马门溪龙的化石则是发现于中国西北部的石树沟组,这里发现的其他恐龙还包含:大型肉食龙下目中华盗龙、原始的暴龙超科五彩冠龙、角鼻龙下目的泥潭龙、阿瓦拉慈龙超科的简手龙、剑龙下目的将军龙以及基础角龙下目的隐龙。
在1972年发现了第二个种——合川马门溪龙,包含4个部分骨骸化石,颈部可达9.5米。
在1993年命名的中加马门溪龙的身长可能达到26米。其颈肋长达41厘米,长于波塞东龙的34.2厘米,是目前蜥脚下目中最长的。
1989年,在中国四川省自贡市又挖出一个马门溪龙的化石。1996年,这个化石被命名为杨氏马门溪龙。杨氏马门溪龙的身长约16米,颈部长约6.5米,是一种较小型的马门溪龙。
1976年,中国科学院考古学家侯连海等人将发现于四川省自贡市的一个部分头骨与部分身体骨骼,命名为釜溪自贡龙。1996年,其他科学家将釜溪自贡龙改归类为釜溪马门溪龙。
2006年,在中国新疆奇台县挖出一个长达35米的化石,发现地点位于中加马门溪龙附近,这个化石被归类于马门溪龙,已经取代中加马门溪龙而成为新的“亚洲第一龙”。
趣 味 阅 读
公认存在的剑龙物种
1.装甲剑龙,意思是“附装甲的有屋顶蜥蜴”,是最早发现的物种。已发现的化石包含两具不完全的骨骼,两个部分头骨以及至少30件零碎的个体。化石发现于科罗拉多州、怀俄明州、犹他州的莫里逊组。装甲剑龙拥有4支水平的尾部尖刺,以及相对较小的板状物。另外,其身长为9米,是剑龙属中最长的一种。
2.狭脸剑龙,意思是“脸部狭窄的有屋顶蜥蜴”。其正模式标本是1886年由马修·费克收集于科罗拉多州甘农城北方的的花园公园。此物种是剑龙属中受研究最多的一种,因为它的化石包括了至少一具状态完好的完整骨架。狭脸剑龙拥有长且宽的板状物与4支尖刺,研究结果是来自至少50具不完整的幼体与成体骨架、一具完整颅骨,以及4具不完整的颅骨。化石同样发现于科罗拉多州、怀俄明州、犹他州的莫里逊组。狭脸剑龙的身长短于装甲剑龙,约7米。
3.长刺剑龙,意思是“拥有长尖刺的有屋顶蜥蜴”,命名者是查尔斯·怀特尼·吉尔摩尔。发现于怀俄明州的莫里逊组,已知有一具不完整骨架。此外,犹他州也发现可能的化石。这个物种的特色在于4支较长的尖刺,有些人认为这个物种其实属于钉状龙属。长刺剑龙的身长与狭脸剑龙差不多,大约为7米。
趣 味 阅 读
恐龙中的“智者”
虽然人们所熟悉的恐龙,如马门溪龙、雷龙、梁龙、剑龙、甲龙等,都是身躯大、脑袋小,给人傻乎乎的感觉。但是并不是所有的恐龙都是蠢笨的。
一般恐龙中的蜥脚类恐龙的脑量商最低,只有0.2~0.35。
甲龙和剑龙的脑量商为0.52~0.56,它们虽说不上有多聪明,但却不像蜥脚类恐龙那样蠢笨低能。食肉龙来犯时,它们能甩动长有骨刺或尾锤的尾巴给敌人一点颜色看看。
大型食肉龙——霸王龙和它的同类,脑量商达到1~2,显示出肉食动物天生比植食动物聪明。
在素食恐龙中,有一种依靠自己的“聪明才智”与强大的肉食恐龙——霸王龙周旋了一代又一代的恐龙,即鸭嘴龙。鸭嘴龙的脑商量为0.85~1.50,是非常有智慧的素食恐龙,它们虽没有能够打击敌人的武器,但嗅觉灵敏、视力强、非常机警,能及时发现敌情迅速躲避。
另外,小型肉食龙中的恐爪龙脑量商超过5,比霸王龙大3~4倍,尽管它个子比霸王龙小得多,但却比霸王龙机敏灵巧,杀起植食龙来也格外凶猛、神速。它的后裔窄爪龙的脑量商又高了一个档次。窄爪龙比恐爪龙个子还小,但在恐龙家族中却是“高智商”。
趣 味 阅读
中生代“高寿”的地球王者
担任了多年赫尔辛基动物园园长的芬兰人凯维斯托,对动物的年龄颇有研究。他为我们提供了一些动物最高寿命的材料:
哺乳类:象75岁,马55岁,河马54岁,黑猩猩51岁,熊47岁,海豹42岁,大猩猩40岁,猩猩37岁,狒狒33岁,豹31岁,狮子29岁,长颈鹿28岁,大蝙蝠25岁。
鱼类:鲶鱼60岁,狗鱼50岁,鲤鱼50岁,鳕鱼25岁。
鸟类:白鹦鹉69岁,渡鸦69岁,巨角枭68岁,秃鹰65岁,鸵鸟60岁,鹈鹕52岁,鹰46岁。
爬虫类:生活在马达加斯加岛和加拉帕戈斯群岛上的龟200多岁,美洲钝吻鳄58岁,蛇蜥54岁,大蟒34岁,南美蟒蛇32岁。
从动物平均寿命中我们可以发现,恐龙的爬行类亲戚(主要是龟)寿命之长超过了所有其他动物。而与恐龙一脉相承的鸟类,也属于高寿的类群之一。一些古生物学家在对某些恐龙骨骼的生长环境进行了仔细的研究之后得出结论,这些恐龙死亡时的年龄大约为120岁。但120岁在恐龙家族里并不算“高寿”。
很多恐龙并不是自然老死的,它们常常死于事故。恐龙上了年纪后就像人类一样,行动和反应力就会开始变得迟缓、体弱多病。这时候的它们常常无法安心地“颐养天年”,因为那些身强力壮的肉食恐龙是不会放弃攻击它们的机会的。也就是说,在中生代时期,过了百岁的恐龙常常是因为外界的威胁才无法继续存活的。
科学工作者推论认为,某些种类的恐龙如果在不受到威胁的情况下生存,活100~200岁是完全没有问题的。因此说它们是除龟以外,寿命最长的动物。
当然了,并不是所有的恐龙都能长命百岁,植食恐龙可能比肉食恐龙寿命长,大型恐龙可能比小型恐龙寿命长。庞大的梁龙、雷龙大概能活到200岁以上,一些小型恐龙则顶多能活几十年。
趣 味 链 接
查尔斯·惠特尼·吉尔摩(1874~ 1954年),美国古生物学家。
查尔斯·惠特尼·吉尔摩先后为许多出土于北美洲与蒙古的恐龙化石作了分类与命名。其中主要的有阿拉莫龙、古似鸟龙等等。
趣味链接
阿什莫尔博物馆(Ashmolean Museum),被公认是英语世界中第一个成立的大学博物馆,也是第一个公众博物馆。
阿什莫尔博物馆至今有300余年历史,为永久性非盈利博物馆,其馆内藏品主要是经由私人捐赠。
趣 味 链 接
在1997年,英国牛津市东北20千米处的阿德利石灰岩采石场发现了一个著名的足迹化石。这些化石被认为大部分属于斑龙,一小部分属于鲸龙。这些足迹化石部分被复制下来,并送到牛津大学自然历史博物馆展示。
趣 味 链 接
双名法,又称二名法,是依照生物学上对生物种类的命名规则,所给定的学名形式。
双名法自林奈《植物种志》(1753年)后,成为种的学名形式。正如“双名”字面的意涵,每个物种学名都由两个部分构成:属名和种加词(种小名),并于其后附上命名者。属名字首字母须大写,种加词则否。
趣 味 链 接
双脊龙曾多次出现在大众文化之中,最著名的是在电影《侏罗纪公园》(Jurassic Park)中被描述为会喷毒液的恐龙。此外还在众多的电玩游戏中登场。但这些作品中的双脊龙形象跟现实中有很大的出入。
趣 味 阅读
冰脊龙的化石在距南极约650千米的地方被发现,但在它们生存的时期,这个地方距离南极点约1000千米或更为偏北的地区,因此冰脊龙并不会遇上极夜。
挖掘地点在早侏罗纪时是冈瓦那大陆南岸的一条河床。这就支持了一个理论,早侏罗纪的南极洲纵然在纬度较高的地方,至少沿岸地区仍有着森林,并生存着多样性的物种。虽然当时的世界较现在为暖和,而南极洲当时是较接近赤道,南极洲的气候仍然是属于温带气候。最近的侏罗纪气流模型研究显示,虽然内陆地区有极端的气候环境,但海岸地区并未过于严寒。可见当时恐龙可以抵受相对较凉的环境及可能在下雪时仍可生存。
趣味链接
圆顶龙的脊髓在臀部附近扩大。古生物学家最初认为这可能是圆顶龙,用来调节身体动作的第二个脑部。现今的理论认为这个位置可能有着很多的反射神经,但并不是脑部。与头颅骨内的脑部相比,圆顶龙臀部脊髓的扩大区域大很多。
趣 味 链 接
沿着洛矶山脉东边的莫里逊组,是个化石丰富的晚侏罗纪岩层。人们在这个地层中发现了大量的恐龙化石,圆顶龙是这个地层中最常见的恐龙之一。其中还有圆顶龙的近亲梁龙、迷惑龙、腕龙等。
莫里逊组的圆顶龙化石,发现于第二到第六地层带。目前在科罗拉多州、新墨西哥州、犹他州及怀俄明州发现数个完整的骨骼。
趣 味 阅读
为何包括双腔龙在内的蜥脚下目恐龙会有着如此巨大的体型?
美国古生物学家肯尼思·卡彭特指出这种体型是在蜥脚类恐龙的早期演化阶段出现的,而在晚三叠纪时期就已存在着巨大的物种,显示蜥脚类恐龙的祖先有着巨大化的演化压力。很多数据都显示巨大的草食性动物会有较高的消化效率,由于大型的动物有较长的消化系统,食物会留在身体里的时间也会延长,这就满足了它们在低营养价值的食物来源下生存的要求。食物在大型动物的小肠内也会有大量的发酵室,容许微生物积聚及发酵植物、协助消化。
在其演化的历史中,蜥脚下目主要都是在半干燥及干燥的环境中生存,而在旱季有着季节性的食物就会出现营养价值下降的情况。
双腔龙生活的莫里逊组环境类似现今的大草原,由于草要到上白垩纪才出现,蕨类可能是莫里逊组的主要植物及双腔龙的食物来源。虽然有研究指出低卡路里的蕨类不适合作为食物,但是蜥脚下目恐龙的消化系统是适合大量处理这些低营养价值食物的。同时这些恐龙的巨大体型显示,在其生活的区域内应有达20~30米高的巨大树木食物来源,这又与大草原环境有所矛盾。于是有人指出,由于巨大的树木需要更多的水分,所以它们可能只有很少的数量,并且仅分布于沿河流及小峡谷地带。而更有研究指出,双腔龙是以这些树木作为日间的“遮阳伞”的。
趣 味 链 接
钉状龙和剑龙的区别
钉状龙的板甲与剑龙属的板甲有着明显的差别。钉状龙有许多小型板甲沿着颈部与肩膀排列;而背部后方与尾巴通常有6对尖刺,每个尖刺长度约33厘米。如同其他剑龙类恐龙,钉状龙另有一对尖刺从臀部往后延伸。剑龙属的骨板可能作为体温调节作用,而钉状龙的尖刺可能仅具有自我防卫的功能。
钉状龙与剑龙属最主要的差别在于,剑龙属缺乏臀部与尾巴连接处附近的一对显著的尖刺。钉状龙的股骨长度与腿的其他部分相比,显示它们是种缓慢而不活跃的恐龙。钉状龙可能用后腿直立起来以接触树叶、树枝,但正常的状态应该是完全四足状态。
趣味链接
柏林洪堡大学,德国首都柏林最古老的大学,于1809年由普鲁士教育改革者及语言学家威廉·冯·洪堡及弟弟亚历山大·冯·洪堡所创立,是第一所新制的大学,拥有十分辉煌的历史,对于欧洲乃至于全世界的影响都相当深远。
趣 味 链 接
禄丰龙创造的世界“五最”
1.当今世界最原始、最古老的脊椎动物化石群;
2.禄丰恐龙化石的种类是世界上最多的;
3.禄丰恐龙化石保存的数量在世界上最多;
4.禄丰恐龙化石埋藏的密度居世界之最;
5.禄丰龙化石的完整性居世界首位。
趣 味 链 接
杨钟健(1897~1979年),中国古生物学家、地层学家、第四纪地质学家、地质教育家。他曾经于1920年组织领导了中国第一个地质学术团体——北京大学地质研究会,是中国古生物学会的主要创始人,也是中国古脊椎动物学的奠基人。领导了周口店北京猿人遗址的发掘,有“禄丰龙”“马门溪龙”等许多爬行动物的研究成果,为中国第四纪地质学研究奠定了基础。是最早倡导“黄土风成说”的中国学者,在地质教育、科学博物馆事业及国际有关学术交流方面均有很大贡献。
由杨钟健撰写的《中国北方啮齿类化石》是中国学者第一部古脊椎动物学专著。
趣 味 阅读
中国“五世同堂”的蜥脚类恐龙
我国发现的蜥脚类恐龙,最著名的有禄丰龙、蜀龙和马门溪龙。虽然它们都是生活在侏罗纪时的植食恐龙,但是其“辈分”却是大不相同的。
禄丰龙是它们之中最为古老的种类,生活于距今约2亿年的晚三叠纪至侏罗纪早期,是蜥脚类恐龙的祖先类型,因此叫“原蜥脚类”。
蜀龙比禄丰龙进步,比马门溪龙原始,生活于距今约1.7亿年的侏罗纪中期。
马门溪龙“辈分”更小,也是最进步的蜥脚类恐龙,生活于距今约1.4亿年的侏罗纪晚期。蜥脚类祖孙三代都是在我国最早发现的,我们可以从它们身上看出蜥脚类恐龙演化和迁移的过程。
据相关报道,近年来我国又发现了“辈分”更小的两种蜥脚类恐龙:一个是在内蒙古地区发现的生存于白垩纪早期的查干诺尔龙,一个是在山西天镇发现的白垩纪晚期的不寻常华北龙。其中,后者是我国现已发现的最晚期的蜥脚类恐龙。
这五类蜥脚类恐龙,在我国形成了“五世同堂”的奇观。

(<-快捷键)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目录

阅读设置

背景色:

字体大小: 14px

页面宽度: 1200px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