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侦探推理 > 中华良方验方大全

中华良方验方大全

作者:膳书堂文化字数:153680状态:连载

第六章 耳鼻喉科

耳炎灵治外耳道炎
【组成】枯矾8克,黄柏2克,黄连、猪胆汁粉各1.5克,冰片0.2克。
【用法】上药研为极细末,装入广口瓶中,紫外线照射45分钟备用。使前用3%双氧水清洁外耳道,拭干后将药末撒于患处,隔天1次
【临床】此方治疗外耳道炎症186例,全部治愈。一般3~5次可愈。
【来源】吕韶光等,《陕西中医》。
芩柏滴耳液治外耳道炎
【组成】黄芩、黄柏12克,枯矾6克,冰片3克,麻油500毫升。
【用法】将黄芩、黄柏放入麻油中浸泡24小时,置入铁锅煎炸变为黑黄色,取出后研末,与枯矾、冰片细末同时放入麻油煮沸,过滤装瓶备用。使用时用棉签蘸药液局部涂抹或入塞外耳道,每天1~2次。
【临床】此方治疗外耳道炎96例,痊愈93例,无效3例。
【病例】朱×,男,3岁。1天前无明显原因出现右耳检查疼痛,夜间烦躁哭闹不能入睡,右耳廓牵拉痛,外耳道急性充血、肿胀。鼓膜边缘充血。以此方治3疗次后症状消失,检查外耳道皮肤正常。
【来源】谷志平,《辽宁中医杂志》。
桑叶滴耳剂治中耳炎
【组成】新鲜桑叶数片。
【用法】上药洗净捣烂取汁,每次将桑叶汁滴入耳内1~2滴,每天3次。
【临床】此方治疗化脓性中耳炎,一般2~3天即愈。
【病例】朱×,男,3岁。患儿耳内发炎,有脓液流出20天。诊为脓性中耳炎。经此药滴入耳内,3天即愈。
【来源】朱培忠等,《四川中医》。
中耳炎方
【组成】鲜蒲公英全草适量。
【用法】上药用清水洗净晾干,剪成碎片,捣成糊状,用双层消毒纱布裹住用力拧挤取汁,干净器皿盛接。每天早、午、晚用滴管吸取药汁滴入耳孔。滴药前,先将耳道脓血消除干净。3~5岁每天用鲜蒲公英3株,6~10岁每天用5株,10岁以上每天用7株。
【临床】此方治疗化脓性中耳炎5例,全部治愈。
【病例】张××,女,17岁,患者从7月初双耳道疼痛,继之流脓,伴头痛、听力减退、口苦、小便黄赤。检查双耳道周围红肿,耳孔满是脓血,面色红赤,舌苔黄厚、边尖赤,脉弦数;颈部可触及2~3个淋巴肿块。以此方治疗6天后痊愈。
【来源】谷下本,《中医杂志》。
葱蜜滴耳液治中耳炎
【组成】葱白5根,蜂蜜20毫升。
【用法】将葱白捣烂用蜂蜜浸泡半天,用一层纱布滤过,药液装瓶备用。使用前用双氧水冲洗患耳外耳道,用消毒干棉签揩干,用小玻璃管或麦秆吸上药滴入3~4滴,每天2~3次。滴药后用手轻轻按压患耳屏。
【临床】此方治疗急慢性化脓性中耳炎伴疼痛者有较好的疗效。
【病例】刘××,男,8岁,右耳患脓耳,虽打针服药而痛不止,改用此方治疗2次后病除。
【来源】黄宇康,《四川中医》。
止聋方治耳聋
【组成】新鲜连根仙鹤草150克。
【用法】每日1剂,加水浓煎频饮。
【临床】此方治疗肌肉注射链霉素致耳失聪者,收效满意。
【病例】段××,女,42岁。患者因浸润性肺结核,每天肌肉注射硫酸链霉素1克,连续1个月,耳渐失聪,近日加剧,听觉丧失。停用硫酸链霉素,以此方治疗,连服10剂,听力复常。
【来源】陈寿永,《中医杂志》。菖蒲甘草汤治耳鸣
【组成】石菖蒲60克,生甘草10克。
【用法】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病久者同时服六味地黄丸或汤剂。
【临床】此方治疗耳鸣者26例,均获愈。
【病例】邱×,男,45岁。2年来耳内常闻蝉鸣之声,由微渐重,以致虚烦不眠,听力减退,头晕目眩,腰膝酸软,遗精,食欲不振,舌偏红、少苔,脉细弱。症属肾精亏损,耳窍失养。初以六味地黄汤加五味子煎剂服5天,耳鸣未见减轻,即服此方药10剂而愈,随访2年未见复发。
【来源】李孝君,《陕西中医》。止晕方治美尼尔氏综合征
【组成】生姜10克。
【用法】上药嚼后咽下。
【临床】此方治疗脾胃虚寒型眩晕(美尼尔氏综合征)有效。
【病例】董×,女,43岁。原有内耳眩晕史,因劳累突发眩晕呕吐,频繁发作,投西药降脑压、脱水、镇静止呕无效。诊见:呕吐10分钟左右1次,饮水即吐即止,眩晕不能起床,行立则欲仆地,舌淡、苔白,脉沉迟弱。遂用此药嚼后咽下,服后呕吐,眩晕顿减,3天后晕未再发作。
【来源】任大昌,《四川中医》。白姜散治美尼尔氏综合征
【组成】白果仁60克,干姜12克。
【用法】上药焙干研细末,分成8份,每份9克。每天饭后以红枣12克,黄芪20克,煎水早、晚各服1份。体虚不甚者,用温开水送服也可。
【临床】此方治疗美尼尔氏综合征有效。
【病例】肖××,女,38岁。有眩晕史5年,经常反复发作。此次2天前发病。曾服西药治疗不显。诊见:头目眩晕,如坐舟船,耳鸣如潮;目不敢睁,睁目则旋转尤甚,闭目卧床症稍轻,但头身不能随意转侧,转侧则呕吐;行走站立不稳,胸闷,恶心;血压比发作前低,微汗出,神倦无力,舌淡、苔白滑。诊为内耳性眩晕症,经此方治疗4天获愈。随访1年末再发作。
【来源】汤平,《江西中医药》。
参萸止晕汤治美尼尔氏综合征
【组成】党参、生姜各12克,吴茱萸10克,大枣4枚。
【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伴恶寒、四肢不温者加炮附子、桂枝各10克;伴呕甚、多痰涎者加代赭石15~30克,法半夏10~15克;气虚甚者加黄芪30克。
【临床】此方治疗美尼氏综合征6例,取得满意效果。
【病例】李××,女,40岁。患者眩晕症3年,每到年底发作1次,既往进中药效不显,诊见:双目紧闭,不敢言动,蜷卧于床,如坐舟车,干呕频作,时吐痰延,伴耳鸣、恶寒、四肢欠温,舌淡胖,边有齿痕,苔白微腻,脉沉迟。以此方加炮附10克,法半夏12克,服4剂呕吐眩晕止,随访3年未复发。
【来源】聂峰,《江西中医药》。
杏仁散治鼻疮
【组成】杏仁适量。
【用法】上药研末,乳汁和敷患处。
【临床】此方治疗鼻中生疮10余例,均1~2次即愈。
【来源】马新风,《浙江中医杂志》。
黄连膏治鼻疮
【组成】黄连、黄柏、姜黄、黄蜡各10克,当归17克,生地33克,麻油40克。
【用法】除黄蜡外,余药用麻油文火炸枯,过滤去渣,加黄蜡微火熔化尽,待冷装瓶备用,使用前以温开水擦净鼻腔后,用消毒棉签蘸膏少许外涂,每天3~4次。
【临床】以此方治疗鼻前庭炎30例,痊愈25例,好转4例,无效1例。
【病例】解××,女,46岁,感冒3天,鼻塞流涕,涕止后鼻腔干燥,灼热痛难忍。检查鼻前庭皮肤弥漫性红肿。诊断为鼻前庭炎。用此膏外涂3天,症状消失而痊愈。
【来源】谢美兰,《浙江中医杂志》。芪术苍辛汤治过敏性鼻炎
【组成】黄芪20克,白术10克,苍耳子9克,防风、辛荑各6克,炙甘草5克。
【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伴头痛者加白芷5克,蔓荆子9克。
【临床】此方治疗过敏性鼻炎130例,痊愈47例,好转65例,无效18例。总有效率为86.5%。
【病例】张××,女,35岁。鼻塞、鼻痒、流清涕、打嚏、头痛头晕已2年余,曾经多种方法治疗效果不显。检查鼻黏膜呈灰白色,双下鼻道有水样分泌物。诊断为过敏性鼻炎。以此方加白芷、蔓荆子,服药8剂,诸症减轻,再服8剂而愈。随访半年病未复发。
【来源】陈仁华,《浙江中医杂志》。
止涕散治鼻窦炎
【组成】丝瓜藤近根处适量。
【用法】上药烧存性,研细为末,每次服10克,黄酒送服,每天2~3次。
【临床】此方治疗鼻窦炎有良效。临症时可含服市售藿胆丸或用金莲药配伍,疗效尤著。
【来源】耿鉴庭,《浙江中医杂志》。
塞鼻止涕方治鼻窦炎
【组成】新鲜青苔适量(以能填塞一侧鼻腔为度)。
【用法】上药用清水洗净,用1小纱布包好,塞入鼻腔,12~24小时后另换新鲜青苔。单侧者塞单侧,双侧者交替使用。单侧以5次为疗程,双侧以10次为1个疗程,即每侧各5次。
【临床】此方治疗鼻窦炎169例,痊愈154例,好转9例,无效6例。
【来源】张敏,《浙江中医杂志》。
麻黄酒治酒糟鼻
【组成】生麻黄节、生麻黄根各80克,白酒1500毫升。
【用法】前2味药切碎,用水冲洗干净,放入干净铝壶中,加入白酒,加盖,即用武火煎30分钟后,置于阴凉处3小时,用纱布过滤,滤液装瓶备用,早、晚各服25毫升,10天为1个疗程。
【临床】此方治疗酒糟鼻18例,治愈15例,好转3例。一般服药5~8天后,患部出现黄白色分泌物,随后结痂、脱落,局部变成红色,20~30天后皮肤逐渐变为正常,其他症状随之消失。
【病例】周×,男,42岁。患酒糟鼻8年。鼻尖、鼻翼及面颊部潮红,伴毛细血管扩张,并有红色粟粒大之丘疹。夏季常见脓疮,痒感突出,曾外用肤轻松软膏、硫磺洗剂并配合内服维生素类治疗,疗效仍不明显。又服中药30余剂仍未效。改服本方3天后,鼻翼、鼻尖部出现白色分泌物,8天后患部痒感消失,1个疗程后结痂,15天后结痂脱落,患处皮肤变为红色。1个月后,皮色复常,其他症状亦消失。2年后随访正常。
【来源】张和平,《湖北中医杂志》。
枫核蓖仁泥治小儿冻疮
【组成】大枫仁、核桃仁、蓖麻仁、杏仁各20克,水银8克。
【用法】水银用唾沫研开,与药共捣成泥状,用两层纱布包好备用。每天涂擦患处4~5次。
【临床】此方治疗小儿冻疮,一般用药15~20天即愈。
【来源】薛维振,《河北中医》。乌梅肉散治鼻息肉
【组成】上等乌梅、冰片少许。
【用法】将乌梅用清水浸透,把肉剥下,焙干研为极细末,加冰片混匀贮瓶备用。用时以消毒棉签或棉球蘸药末敷撒患处,每天3~4次,致息肉脱落为止。
【临床】此方治疗鼻息肉有疗效。
【病例】陈××,女,28岁。右侧鼻腔内有一息肉已3年,曾做3次切除,但术后不久又长出。检查右侧鼻腔有一如黄豆大、表面光滑、呈灰白色的半透明体,触之柔软,可移动,无压痛,不出血,自感阻塞鼻腔,呼吸不畅,以此方治疗7天后,息肉自动脱落,无不适感。3年后随访未复发。
【来源】郭炎林等,《医论坛》。
止衄剂治鼻衄
【组成】白茅根适量。
【用法】上药研末,用米泔水调匀,药棉蘸药末填塞出血鼻腔。
并用白茅根40克(鲜者150克),栀子20克,水煎服,每日1剂。
【临床】此方治疗鼻衄疗效满意。
【病例】文××,男,30岁。15天来鼻衄20多次,出血量1200毫升,血如涌,血色鲜红。出血前自觉有一股热气上冲,面部烘热,目赤,口苦,心烦,尿黄,舌质暗红、苔黄,脉弦细数。症属肝火上炎,灼伤肺窍。治宜泻肝清火,宁络止血。以上方治疗,3剂而愈。
【来源】钟兰桂,《湖南中医杂志》。
地骨皮茶治鼻衄
【组成】地骨皮50克。
【用法】每日1剂,以沸水冲泡代茶饮用。
【临床】此方治疗热鼻衄有效。
【病例】李××,男,48岁。服此方1个月前不慎受凉,恶寒发热,咳嗽,经治疗后热已退,咳嗽仍发作,3天前始鼻衄,量不多,色鲜红,用止血剂效不佳。诊见:鼻衄量不多,色鲜红,伴咳嗽。咯吐少量黄痰,口干欲饮,大便已5天未行。舌红、苔薄黄,脉弦数,以此方泡茶饮,第2天鼻衄止,大便亦通,咳嗽减轻。坚持饮用10天,以巩固疗效。随访半年,鼻衄未发作。
【来源】张宏俊等,《浙江中医杂志》。
凉血利咽剂治咽喉炎
【组成】藕节1枚。
【用法】将生藕节去毛洗净,放入食盐里贮存2周以上备用,用时取出藕节,以开水冲洗后放入口中含服。每天2次,每次1枚。
【临床】此方治疗急性咽喉炎26例,均痊愈。少则含1枚,多则含4枚病愈。
【病例】邓×,男,24岁。咽喉疼痛2天,吞咽时加重,声音嘶哑。检查见咽喉黏膜充血、肿胀。用上方治疗1次痊愈。
【来源】覃志柳,《广西中医药》。
利咽冲剂治咽喉炎
【组成】青果2枚,菊花、麦门冬、沙参、板蓝根各6克,木蝴蝶、生甘草各3克。
【用法】每日1剂,用开水冲泡代茶饮,10天为1个疗程。
【临床】此方治疗慢性咽炎135例,痊愈34例,显效68例,好转27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96.4%。
【病例】王××,女,45岁。反复咽痒咽干,咽部如觉烟熏火灼感2年,2月前因食辣椒后出现咽痛,咽部瘙痒,朝轻暮重,有刺激性咳嗽,声音微嘶哑,咽干喜冷饮,大便稍干;检查咽部,咽后壁充血,淋巴滤泡增生,以此方10剂后,痊愈。随访1年无复发。
【来源】马建伟等,《浙江中医杂志》。
蝉蜕饮治失音(音哑)
【组成】蝉蜕18克,冰糖少许。
【用法】将蝉蜕拣净去足、头,与冰糖加白开水泡之代茶饮,每日1剂。
【临床】此方治疗因外感、情志郁怒等所致猝然失音或声音嘶哑,一般服2~3即愈。
【病例】张×,男,57岁。某晚与邻居争吵后又饮酒数杯,次日晨起即欲言无音,而以此方3剂频饮。3天后音亮如常,后以清肝泻火、润肺开音以资巩固。
【来源】亢泽奋,《四川中医》。
咽喉消肿汤治扁桃体炎
【组成】金银花15~30克,山豆根9~15克,生甘草9克,硼砂(冲)1.5克。
【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同时配合锡类散吹患处。
【临床】此方治疗急性扁桃体炎187例,痊愈151例,显效27例,有效5例,无效4例。
【病例】刘××,女,33岁。咽喉两侧红肿疼痛,汤水难咽,体温38.5℃,头痛,苔黄,脉浮数。症属外感风热与肺胃蕴热相搏,上壅咽喉。以此方加荷薄治疗。2剂后热退肿消;二诊上方去薄荷再服1剂,痊愈。
【来源】程项文,《浙江中医杂志》。
烧盐散治悬雍垂水肿
【组成】枯矾2克,冰片1克,精盐5克。
【用法】取精盐放在铁锅中炒去水分,再与枯矾、冰片共研极细末,装瓶备用。使用时用消毒棉签蘸上药末适量,涂搽于患处,涂搽后吐出痰涎,一般涂搽2~3次见效。
【临床】此方治疗悬雍垂水肿获效。
【来源】郭培康,《福建中医药》。
梅核药枣治梅核气
【组成】玄参125克,香橼65克,大枣1千克。
【用法】上药入砂锅,加水适量,文火煎者至水挥发尽,取大枣晾干即成药枣。每天服3次,每次5~7个药枣,或不定时随便服用,但每天不超过30个为宜。
【临床】此方治疗梅核气疗效甚佳,一般轻者1剂即愈,重者2剂,最多服3剂。
【来源】李起轩,《山东中医杂志》。口 腔 科丁香粉治牙痛
【组成】公丁香10粒。
【用法】上药研细末贮瓶备用。牙痛时将药末纳入龋齿内或牙隙处。
【临床】此方治疗各种牙痛,一般数秒钟即止痛,重者可连续使用2~3次。
【来源】沈吉义,《四川中医》。
牙痛漱口剂治牙痛
【组成】露蜂房20克。
【用法】煎浓汁含漱口,每天数次。
【临床】以此方治疗风火牙痛,一般漱口几次即愈。
【病例】严××,男,50岁。多年来反复牙痛,时有牙龈红肿疼痛,影响寝食,经用此方漱口几次即愈,几年来未见复发。
【来源】田业珍,《四川中医》。
牙痛散治牙痛
【组成】芒硝50克,樟脑10克,冰片5丸。
【用法】上药经乳钵研细末,过90目筛后混匀,装瓶密封备用。使用前先用棉签蘸盐水清理病灶,遇牙石过硬可用光刀刮净后,取棉签蘸药末涂患处。若有溃疡面,可直接涂药;有化脓灶或红肿,三棱针点刺放血或排脓后再涂药。
【临床】此方治疗各类牙痛105例,有效率达90%。
【来源】郭云庆,《辽宁中医杂志》。
冰樟散治牙痛
【组成】冰片、樟脑各适量。
【用法】上药混合研细末,入瓶内贮存备用。在患牙处放入少许药末,令患者吸气,敏感者即可止痛。
【临床】此方治疗早期风火、虚火牙痛210例,除32例无效外,其余均获效。多数患者得用药1次即止痛。
【病例】江×,男,18岁。自幼牙痛,曾经中西药治疗乏效。改用此方治疗1次痊愈。随访近4年未复发。
【来源】钟辉刚,《广西中医药》。月黄散治牙周炎
【组成】老月黄10克,雄黄5克。
【用法】上药共研细末,装瓶备用。在患处搽少许即可。
【临床】此方治疗牙周炎有效。
【病例】张×,男,30岁。患齿龈出血,牙龈肿胀,不能刷牙,刷时流血,时有隐痛,经西医诊断为牙周炎。虽经治疗未愈,已延1年多。以此散搽之,出血止,齿龈肿凸渐收缩,1周后痊愈。
【来源】戴祖铭,《浙江中医杂志》。
冰辛花散治牙周脓肿
【组成】冰片、细辛、花椒等量。
【用法】上药研末,置器具中加热,取盖内表面升华粉末备用,使用前用3%过氧化氢(H2O2)冲洗患牙周脓肿的牙周袋,取探针蘸少许丁麻油,再沾上药散,送牙周中,可以重复放置。
【临床】此方治疗牙周脓肿31例,用药1~4次,均告痊愈。
【病例】刘×,男,59岁。左下靠后牙肿痛3天,未作任何治疗。检查左颊侧牙龈肿胀、充血,牙周袋深6毫米且溢脓,叩痛(+),轻微松动,用上法局部治疗1次痊愈。
【来源】敬建重等,《陕西中医》。
柏子茶治口腔炎
【组成】新鲜柏子30克。
【用法】上药洗净,用开水冲泡当茶饮服,直至液汁色淡为止。可连数天。
【临床】此方治疗口疮66例,服药2~4次均获效。
【来源】徐承庆,《江苏中医》。
板蓝根汤治口腔炎
【组成】板蓝根50克。
【用法】每日1剂,加水700毫升,煎至450毫升。取2/3药液分次含漱,每天5~6次;其余1/3药液浓缩为50毫升,涂搽患处。
【临床】上方治疗口腔溃疡15例,大多数患者3~4天痊愈;个别患者溃疡面缩小,疼痛减轻;1例未按时用药,疗效不佳。
【病例】吴×,女,54岁。患者口腔唇舌有大小不等5处溃疡面,疼痛灼热,口干苦,大便秘结,小便黄,舌红、苔薄黄,脉细数有力。曾服中西药物疗效不显。改用上法治疗,配合番泻叶10克,开水浸泡当茶饮。第2天大便通畅,口腔痛减轻;上方去番泻叶连用3天,口腔黏膜破溃面愈合,水肿消失而愈。
【来源】王莲芳,《陕西中医》。
眼科秦皮汤治结膜炎
【组成】秦皮250克。
【用法】上药加水500毫升,分煎2次,合2次药液再熬成250毫升,用滤纸过滤。将滤液灌注空眼药瓶内,每支10毫升,滴眼。
【临床】此方治疗眼结膜炎有效。
【病例】饶××,男,成人。两目白睛红赤,眼珠、头额刺痛,迎风流泪,眼眵稠黏,口苦而干,小便黄短,纳差,睡眠不安,苔黄,脉弦数。以此法滴眼,辅以秦皮汤外洗而愈。
【来源】高国成,《湖北中医杂志》。
三草汤治结膜炎
【组成】金钱草、夏枯草、龙胆草各30克,菊花100克。
【用法】每日1剂,将前3药水煎成500毫升,分早、晚2次服。另用菊花煎水500毫升每晚熏洗患眼。
【临床】此方治疗急性结膜炎90例,一般用药3天即可痊愈。
【来源】杜连生等,《山东中医杂志》。
青叶金银花汤治结膜炎
【组成】大青叶40克,金银花、菊花、蛇床子各20克。
【用法】水煎滤渣后,用毛巾浸药液热敷双眼,每天2次,每次20分钟。敷后避风。同时口服黄连上清丸,每天服2次,每次1丸。
【临床】此方治疗红眼病23例,痊愈22例,无效1例。
【病例】范××,男,14岁。每逢春季则发生卡他性结膜炎。诊见:目痒红赤如虫行,畏光惧风流泪,经西药治疗乏效。改用上方治疗5次即愈,随访2年未再复发。
【来源】郝斌锋,《四川中医》。
三七散治霰粒肿
【组成】三七适量。
【用法】上药研细末,每天服1次,每次1.6克冲服。另取三七粉3克,用小纱布包裹,滴少许温开水浸湿,敷于患处,上面放暖水袋维持温度(不宜过烫),每次温敷2~3小时,每天1次,儿童患者可在睡觉时温敷。
【临床】此方内服外敷治疗霰粒肿,收到较好的疗效。
【病例】李××,男,1岁半。患儿因右眼不适,时时揉眼,心烦吵闹。检查右眼上睑皮下可见一黄豆大圆形肿块,皮色未变,触之发硬,推之移动,与皮肤无粘连。翻转眼睑,睑内可见局限性紫色隆起结节。诊断为霰粒肿。以此治疗3天,囊肿明显缩小,5天后完全消散。随访2年未复发。
【来源】徐云虹,《四川中医》。
黄连粉治睑缘炎
【组成】黄连9克,麻油适量。
【用法】上药研细末后与麻油调敷患处,每天3次。
【临床】此方治疗睑缘炎,一般2天即愈。
【来源】薛维振,《四川中医》。
丝瓜络糊剂治眼部带状疱疹
【组成】丝瓜络、白酒、麻油各适量。
【用法】取丝瓜络煅存性,研成细末,加白酒、麻油调成糊状,涂敷患部。糊剂干燥后重新涂上糊剂,用至痊愈为止。
【临床】此方治疗眼部带状疱疹及其并发症,效果尚佳。
【病例】××,女,39岁。患眼部带状疱疹。检查见:眼睑眉弓部及额部有10多颗散在性带状疱疹,其周围皮肤充血、水肿,头痛剧烈,夜间尤甚。涂丝瓜络糊剂后疼痛即减轻,1周后告愈。
【来源】谷雄霖,《浙江中医杂志》。
板蓝根液治急、慢性泪囊炎
【组成】板蓝根20克。
【用法】上药加水500毫升,用文火煎40分钟,放冷至30℃,沉淀,用纱布过滤,配成4%溶液,盛入无菌瓶内备用。使用期为3天,过期则重新配制。用注射器抽入上药液5毫升,换上6号无尖针头,按一般常规泪道冲洗法冲洗,至泪道内无脓血性分泌时为止,冲洗完后在结膜内滴上药2~3滴。如鼻泪管不通时,先行常规探通,置探针20~30分钟后拔针,再冲洗,每天冲洗1次。7天为1个疗程。每次治疗后静坐5分钟方可离去。
【临床】此方治疗急慢性泪囊炎100例,显效82例,有效15例,无效3例。
【来源】翟淑宜等,《中医杂志》。
清肝复明汤治病毒性角膜炎
【组成】板蓝根、珍珠母各30克,草决明、青葙子、当归各15克,菊花、防风、龙胆草、山栀子、生地、生大黄各10克,蝉蜕6克。
【用法】每日1剂,水煎取500毫升,分早、晚2次服。药渣加水煎成1500毫升,滤去渣,稍凉后用,干净纱布蘸药液外敷双眼,每次约30分钟,每天外敷2次。
【临床】此方治疗病毒性角膜炎15例,一般治疗4~6天内症状消失,视力恢复正常。
【病例】阎×,女,61岁。15天前觉双目磨痛,流泪伴视物模糊,眼科诊断为病毒性角膜炎,外用病毒唑眼药水治疗无效。改服此方1剂后症状减轻,连用5剂后痊愈。
【来源】郭瑞林,《陕西中医》。
莶草散治夜盲症
【组成】豨莶草适量,猪肝(或鸡肝)15克。
【用法】将豨莶草焙干研细末,每天服3克与猪肝共蒸服。
【临床】此方治疗夜盲症20余例,一般轻症服3次,重症服7次即愈。
【来源】彭世松,《湖南中医杂志》。车前子汤治青光眼
【组成】车前子60克。
【用法】上药加水300毫升,1次煎服。
【临床】此方治疗青光眼,有良好的疗效。
【病例】陈××,女,39岁。急性充血性青光眼,起病3天,诊见:头痛,双目胀痛,痛甚则呕吐,视物不清,伴口干、尿赤、便秘3天未行,舌红、苔薄黄,脉滑数;检查:巩膜充血,瞳孔散大色绿,视感满眼云雾。症属绿障,乃肝胆火热炽盛,痰湿郁于目轮。治宜清热泻火利水湿。服此方1剂后,小便增多,大便泻下2次,头痛目胀减轻,翌晨目能识人辨物。继服2剂后,瞳孔收缩正常,视力增加,后改用一贯煎加减善后。
【来源】严学群,《浙江中医杂志》。
菊花猪心汤治眼底病
【组成】菊花30克,猪心1具。
【用法】将菊花塞入猪心内,加水适量,用文火煲熟透,吃肉喝汤,每3天1次。
【临床】此方治疗中心性视网膜脉络膜炎多例,一般3~5次可愈。
【病例】殷××,男,27岁。以腰腿痛住医院,并伴右眼视物模糊月余。眼科诊为中心性视网膜脉络膜炎,用西药治疗50天无改善,后以上方服3次痊愈。随访至今无复发。
【来源】钟国城,《新中医》。
睛明饮治飞蚊症
【组成】生地、茯苓、当归、青葙子、夜明砂各15克,山茱萸肉10克。
【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
【临床】此方治疗飞蚊症22例,治愈21例,无效1例。
【病例】倪××,女,15岁。自述2年来左目视区外侧,有一黄豆大之阴影上下移动。诊见:面红目赤,溲黄秘,舌红、苔黄,脉弦有力。治宜滋肝阴、泻相火。以上方加山栀子6克,牛膝9克,大黄15克,服11剂后,阴影缩小大半,目赤消失,二便如常,舌淡、苔薄,脉缓。再以上方加杞子10克滋养肝肾,服10剂后病愈。
【来源】熊德先,《湖北中医杂志》。
祛脓散治前房积脓
【组成】玄明粉3克。
【用法】上药烊化内服,每天1次。
【临床】此方治疗前房积脓(黄液上冲,多为凝脂翳、瞳神紧小、外伤等并发症,属眼科急重症,甚至导致失明)有一定效果。
【病例】××患者,男,15岁。角膜外伤后感染致前房积脓,液平约3毫米,曾以激素、抗生素、全身及局部用药治疗1周无效。以此方药烊化内服,每天1次。2次后前房积脓消退。
【来源】贾万程,《浙江中医杂志》。田蒲茅根散治外伤性前房出血
【组成】生田七粉6~9克,蒲黄、白茅根各25克。
【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
【临床】此方治疗外伤性前房出血50例,显效40例,好转8例,无效2例。
【来源】熊棣华,《湖南中医杂志》。

(<-快捷键)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目录

阅读设置

背景色:

字体大小: 14px

页面宽度: 1200px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