哺乳动物
作者:雅风斋字数:76394状态:连载
第五章
哺乳动物里的为什么 哺乳动物不仅美丽可爱,而且也有很多谜团,等待我们去破解。了解了这些现象的背后故事,不但有利于我们更好的认识这种动物,还可以促进我们人类科技和生活的发展和改善。 骆驼为什么如此耐旱 耐旱的骆驼 骆驼被称作是“沙漠之舟”。在沙漠这样一个极度干旱缺水的地区,很少有动物能够生存下来,即使是像老鼠这样一种生存能力极强的动物也很少。然而,像骆驼这样的庞然大物,却能够在岁月的长河中幸存下来,而且生活得很好,这是为什么呢? 奥妙就在于骆驼背上的驼峰,这也是骆驼最为显著的特征。骆驼有的是单峰,有的是双峰。骆驼能在沙漠中行走,在沙漠中生活,主要靠它很强的耐旱能力和储水能力。骆驼一旦喝足了水以后,可以几天甚至一星期不喝水。 其中的奥妙 研究发现,驼峰中贮存的是沉积脂肪,不是一个水袋。而脂肪被氧化后产生的代谢水可供骆驼生命活动的需要。因此有人认为,驼峰实际存贮的是“固态水”。经测定,1克脂肪氧化后产生1.1克的代谢水,一个45千克的驼峰就相当于50千克的代谢水。但事实上脂肪的代谢不能缺少氧气的参与,而在摄入氧气的呼吸过程中,肺部失水与脂肪代谢水不相上下。因此,骆峰根本就起不到固态水贮存器的作用,而只是一个巨大的能量贮存库,它为骆驼在沙漠中长途跋涉提供了能量消耗的物质保障。 骆驼体内有“水囊”,即骆驼瘤胃被肌肉块分割成的若干个盲囊。有人认为骆驼一次性饮水后胃中贮存了许多水才不会感到口渴。而实际上那些水囊,只能保存5~6升水,而且其中混杂着发酵饲料,呈一种黏稠的绿色汁液。这些绿汁中含盐分的浓度和血液大致相同,骆驼很难利用其胃里的水。而且水囊并不能有效地与瘤胃中的其他部分分开,也因为太小不能构成有效的贮水器。从解剖观察,除了驼峰和胃以外,再没有可供贮水的专门器官。因此可断定,骆驼没有贮水器。 能量贮藏器 一只骆驼,如果不给它喝水,在沙漠中行走8天,体重会减少100千克,这大约相当于这只骆驼体重的22%。处于脱水状态的骆驼,肌肉会起褶皱,全身消瘦。但是尽管失水,它的血量却没有变化,这一点非常重要。也就是说,它失去的水不是来自血液,而是来自储水的组织和器官中的液体。当骆驼一旦有水喝,身体很快就会恢复原状。一头骆驼在20分钟内,能喝入100升以上的水。 海豚为什么那么聪明 可爱的海豚 海豚可以称得上是对人类最友好的动物了。在海洋馆里,我们可以看到它们听从指令,跃出水面去顶上方2、3米的球,还可以载着人在水面飞驰,甚至可以进行简单的算术。 古希腊曾经流传着海豚搭救溺水者的故事:有一次希腊著名的抒情诗人和音乐家阿莱昂参加由一位意大利富商举办的音乐大赛,结果赢得了巨额奖金。他携带这笔财富乘船返回希腊,不料途中却引起船员们的眼红,欲将他杀害。他临死之前要求再能演奏一曲,美妙的音乐引来了一大群海豚,阿莱昂纵身跳入海中,海豚将他负在身上,游至安全的地方,阿莱昂因此脱险。 海豚救人 海豚是一种高智商的动物,它的救人“壮举”是一种自觉的行为。因为在大多数情况下,海豚都是将人推向岸边,而没有推向大海。研究海洋哺乳动物14年的英格里德维塞尔表示,当海豚可能感觉到人类处于危险之中时,就会马上行动起来保护他们。海豚有时甚至为了保护自己和幼仔不惜与鲨鱼“搏斗”。 海豚十分聪明伶俐,因为它有一个发达的大脑,而且沟回很多,沟回越多,智力便越发达。一头成年海豚的脑均重为1.6千克,人的脑均重约为1.5千克,而猩猩的脑均重尚不足0.25千克。从绝对质量看,海豚为第一位,但从脑重与体重之比看,人脑占体重的2.1%,海豚占1.17%,猩猩只占0.7%。 长颈鹿如何能够保证血液的顺利流通 长颈鹿属偶蹄目、长颈鹿科、长颈鹿属。它们有着长长的脖子,长长的腿,最高的雄长颈鹿身高可达6米,因此是陆地上最高的动物。我们不禁担心,当长颈鹿伸直脖子去够高树的叶子时,它的血液如何能够达到脑部;而如果它低下头颅去吃下面的树叶,它又如何能够不使血液聚集,导致头晕呢? 原来,长颈鹿并不是通过虹吸的方式向脑部供应血液的,而是通过心脏泵血和高于人类两倍多的血压来向脑部供血。 长颈鹿的心脏很大,大约12千克重,每次都能泵出大量的新鲜血液供给大脑。当长颈鹿站立着的时候,它脑部的血压能够达到200毫米汞柱。 而当它低下头的时候,静脉周围肌肉就会对静脉产生挤压作用,让血液迅速回到心脏,此时长颈鹿的脑部血压反而降低为175毫米汞柱。 这就是长颈鹿不会头晕的秘密,我们也不必担心长颈鹿会得高血压。 不过,即使长颈鹿在低头的时候不用担心自己的血压,但也是一件很危险的事情。因为它的个子太高了,每次饮水时,它们都必须把前面的两条腿尽量叉开,或者干脆跪在地上,这样就十分吃力。所以每一次的饮水过程它们都要起身4~6次来休息,同时还要观察四周是否有敌人逼近,因为狮子常常会在这个时候进行突然袭击。因此,群居在水边的长颈鹿通常不会同时喝水,这样,就有了伙伴的及时报警。 为什么河狸会筑坝 河狸是中国啮齿动物中最大的一种。它是半水栖生活,体型肥壮,头短而钝、眼睛很小、耳小及颈短。 河狸是过着水陆两栖生活的哺乳动物,它的后脚有蹼,尾部扁平而宽阔,能够在水里自由游泳。 河狸有一个独特的本领,能够在河边用树枝、石子和淤泥修一个堤坝,然后在堤内造巢。修坝时,河狸用锐利的门牙将树根咬断,事先选择好方向,让树枝倒向河里,然后利用水流把树枝运到围堤地方,把粗树枝垂直地插进土里,当作木桩,再用细的树枝、石子、淤泥堆成堤坝,最长的堤坝有180米长、6米宽、3米高。堤坝把河水堵住,使坝内变成浅滩,然后在沿岸的地方筑巢。 有的时候,为了将岸上筑坝用的建筑材料搬运至截流坝里,河狸不惜开挖长达百米的运河。河狸在陆地上行动缓慢而笨拙,不远离水边活动。其自卫能力很弱,胆小,喜欢安静的环境,一遇惊吓和危险即跳入水中,并用尾有力地拍打水面,以警告同类。 河狸的巢设计得很巧妙,有两个出口,一个通地面,另一个由一条隧道通水下,以便自己在水下或陆上都能自由自在地生活,还可躲避陆地上食肉兽类的袭击。 河狸堪称哺乳动物里的“建筑师”。 鲸为什么总喜欢喷水柱 我们经常看到鲸在浮出水面的时候,会喷出美丽的水柱,有的时候在阳光的折射下,更显露出五彩斑斓的景色,令人赞叹。 那么,鲸喷水柱是不是仅仅是玩乐取闹呢?不是的。 鲸是哺乳动物,也是靠肺呼吸的,鲸没有鼻壳,鼻孔直接长在头顶上,这是长期进化的结果。 鲸在水面以下活动一定时间后,需要浮到水面呼吸,由于鲸的呼吸通道口在其头部上侧,所以它呼吸时的大量气流,会将其头部覆盖的水分带起,成为水气柱。而且,在寒冷地区,呼出气体中的水分遇冷就会形成水蒸气,就像我们冬天的呼吸一样,这样,水柱就生成了。 每当鲸鱼上浮水面呼吸时,蓝色的海面就会形成壮丽的水柱,这是自然界中的难得一见的景色。每年,都有数以万计的游客来到新西兰,坐船出海来观赏鲸鱼的这种景观,这也为保护鲸鱼提供了资金,使人们得以更好的保护这种日见灭绝的动物。 海象的长牙有何用途 说起长牙,每个人马上就会想起大象那对著名的长牙。不过,大象的长牙纯粹是装饰用途,没有任何意义。 海象是寒冷北极周围海域特有的海洋哺乳动物,海象外形的主要特点是有长长的牙,长达30~90厘米,重2千克左右。海象长着一对长牙,可不是单纯的装饰,它的长牙可有着大用途。 海象的长牙不仅是它与白熊和海豹搏斗的武器,以及凿开冰洞、翻耕海底觅食贝类的工具,还是它在冰天雪地北极冰面爬行的“滑雪杖”。 海象可利用长长的大牙齿爬到坚硬的冰上:海象先将它们身体的1/3移到冰块上,接着用力把牙齿插到冰块里,全身质量都集中到长牙上后,紧缩颈部肌肉以便使一只鳍脚攀到冰上,将身体拖向前去。多次重复这一动作,最后在冰块上站定下来。 树懒为什么那么懒 极懒的树懒 树懒是一种非常可爱的动物,共有2科2属6种。形状略似猴,产于热带森林中。动作迟缓,常用爪倒挂在树枝上数小时不移动,故称之为树懒。树懒是唯一身上长有植物的野生动物,它虽然有脚但是却不能走路,靠的是前肢拖动身体前行。 树懒比乌龟爬得还要慢。树懒生活在南美洲茂密的热带森林中,一生不见阳光,从不下树,以树叶、嫩芽和果实为食,吃饱了就倒吊在树枝上睡懒觉,可以说是以树为家。 树懒是一种懒得出奇的哺乳动物,什么事都懒得做,甚至懒得去吃,懒得去玩耍,能耐饥一个月以上,非得活动不可时,动作也是懒洋洋的极其迟缓。就连被人追赶、捕捉时,也好像若无其事似的,慢吞吞地爬行。像这样,面临危险的时刻,其逃跑的速度还超不过0.2米/秒。 从运动速度来说,陆地上几乎任何一种食肉性动物都可以轻而易举地捉到它美餐一顿。但是,为什么树懒还能生存到今天而没有遭到灭绝的厄运呢? 奥妙之处 原来它也有极巧妙的办法躲避敌害的侵扰。它栖息在人迹罕见的潮湿的热带丛林中,刚出生不久的小树懒,体毛呈灰褐色,与树皮的颜色相近,又由于它奇懒无比,使得一种地衣植物寄生在它的身上,这种地衣植物依靠它的体温和呼出的二氧化碳,长得很繁茂,以至于像一件绿色的外衣,把它的身体包缠起来,使人类和动物很难发现它。 另外,它一生大部分时间一动不动地倒挂在树上,即使运动其动作也极慢,这样也可以极少惊动敌人。加之,它的身体不重,可以爬上细小的树枝,吃它的肉食类动物上不了这种细枝,因此使它一直存活了下来。 为什么人们要说“狡猾的狐狸” 狐狸的“杀过” 当我们形容一个人聪明、奸诈的时候,都爱用“像狐狸一样狡猾”来形容。看来,狡猾这个词既表示钦佩,也有些无奈。那么,狐狸到底有什么特性,招致人们这样又爱又恨的评价呢? 狐狸,食肉目犬科动物。属于一般所说的狐狸,又叫红狐、赤狐和草狐。 狐狸生活在森林、草原、半沙漠、丘陵地带,居住于树洞或土穴中,傍晚出外觅食,到天亮才回家。由于它的嗅觉和听觉极好,加上行动敏捷,所以能捕食各种老鼠、野兔、小鸟、鱼、蛙、蜥蜴、昆虫和蠕虫等,也食一些野果。因为它主要吃鼠,偶尔才袭击家禽,所以是一种益多害少的动物。故事中的狐狸形象,绝不能和狐狸的行为等同起来。 狐狸有一个奇怪的行为:一只狐狸跳进鸡舍,把12只小鸡全部咬死,最后仅叼走一只。狐狸还常常在暴风雨之夜,闯入黑头鸥的栖息地,把数十只鸟全部杀死,竟一只不吃,一只不带,空“手”而归。这种行为叫做“杀过”。 狐狸平时单独生活,生殖时才结小群。每年2~5月产仔,一般每胎3~6只。它的警惕性很高,如果谁发现了它窝里的小狐,它会在当天晚上“搬家”,以防不测。 狐和狸的区别 狐、狸其实是两种动物,我们通常所说的“狐狸”就是指狐,而狸另有其动物。 狐是肉食性动物,主要以鼠类、鱼、蛙、蚌、虾、蟹、蚯蚓、鸟类及其卵、昆虫以及健康动物的尸体为食。在人工饲养条件下,以配食饲料为主,在重要饲养阶段,补饲一些动物肉杂碎如肠、胃、头、骨等作为饲料,即可基本满足狐的需要。 狐狸分布很广,我国几乎各省区都产。狐狸皮是我国传统的名贵裘皮原料。 动物学家发现,狐狸的主要食物是昆虫、野兔和老鼠等,而这些小动物几乎都是危害庄稼的坏家伙,狐狸吃了它们,等于是帮了农民的大忙。所以说,狐狸应该属于对人类有益的动物。 狐狸的种类 银狐全称银黑狐,原产北美北部,西伯利亚东部地区,是目前主要饲养狐种之一。银黑狐因其部分针毛呈白色,而另一些针毛毛根与毛尖是黑色,针毛中部呈银白色面而得名。银狐嘴尖、眼圆、耳长,四肢细长,尾巴蓬松且长。 蓝狐也称北极狐,原产于亚洲、欧洲、北美洲北部高纬度地区,北冰洋与西伯利亚南部均有分布。蓝狐形似银黑狐,但体型略小,喙短,耳宽,嘴圆长,四肢短小,体态圆胖,被毛丰厚。体色有两种,一种是浅蓝色,且常年保持这种颜色;另一种是冬季呈白色,其他季节颜色较深。 在中国古代的传说中,狐狸常常被形容为一种“成精”的动物,所谓“狐狸精”、或“狐仙”,描述狐狸经过修炼成人出来迷惑众生。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狐狸的机智和狡猾。 真的有“大象墓地”吗 长期以来,在非洲就流传着一个古老的传说:那些预先知道自己已经走到生命尽头的老年大象,会离开象群,独自在密林深处的某一处隐秘的地方,默默的死去,而且,所有的老年大象都能本能的寻找到这个地方,因此,这个地方也被称作“大象墓地”。 半个世纪以前,有这样一则轰动世界的新闻:有个探险队在非洲的深山密林当中,发现了一个洞窟,洞里面堆满了象牙和象的残骸,人们相信,终于找到了传说中的“大象墓地”。 此后,不少冒险家为了寻找“大象墓地”以获取象牙,竟然将大象打成重伤,想让它挣扎着走向自己的“归宿”,然而,尽管他们紧跟着大象后面,穿密林,过草地,却没有一个人找到传说中的地方。 有动物学家认为,所谓“大象墓地”不过是那些偷猎者编造出来的谎言,他们为了掩盖自己盗猎大象的罪责,借此说明象牙的来源。但是,也有学者坚持认为“大象墓地”是存在的,因为他们发现,大象在临死前确实情况异常,它们会离开象群,不知所踪。而且,在动物保护区内,人们能够找到的大象尸体非常之少,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事实的存在。 小熊猫是一种熊猫吗 大熊猫举世闻名,还有一种小熊猫,可能很多人没有听说过。小熊猫并不是大熊猫的幼仔,而是完全不同的一个物种。 小熊猫又名红熊猫、红猫熊、小猫熊,有时候在中文里也叫火狐,英文“FireFox”即是对其的直接译名,它是一种哺乳动物,属于食肉目、小熊猫科。它究竟应该列在熊科或浣熊科是多年来一直争论的问题,经过基因分析,它应该同美洲浣熊亲缘关系最近。 小熊猫体形肥胖,体长40~60厘米,体重约6千克。小熊猫的外形非常的敦厚,猫脸熊身,似猫非猫,似熊非熊。全身红褐色。最好看的是一条蓬松的长尾巴,其棕色和白色相间的九节环纹,非常惹人喜爱,因此又有“九节狼”的别名。 小熊猫在我国主要生活在西南地区,海拔2000~3000米的亚高山丛林中,平日里数只结成小群活动,虽然动作比较迟缓,但是攀爬技术高超,能够稳当的上树顶,然后悠然的睡觉。 小熊猫是杂食动物,以植物为主,多食嫩叶、果实、竹笋、竹子的嫩叶,但是并不吃竹干,有时候也捕食小鸟和鸟蛋。 “老马识途”的传说 我们都听说过“老马识途”的传说。有匹马在矿井下拉车有10年之久,这段时间它从未离开过地面,后来由于衰老了,它被主人送出了矿井。当它达到地面后,立刻就奔向了幼年时呆过的饲养场,不出任何差错。 人类饲养的猫和狗也具有同样的能力。有的人将宠物猫狗抛弃到很远的地方,自己回家了。然而,过了几天,那些宠物就又跑回来了。反复数次都是这个结果。 关于这些事情的原由,还是个谜。人们认为,可能是这些动物经常受到食肉动物的攻击,因此在长期的自然选择中,练就了敏锐的视觉、灵敏的听觉和发达的嗅觉,这些动物靠的就是这“三觉”。 北极旅鼠自杀之谜 北极旅鼠是一种极其普通、可爱的小动物,它们常年居住在北极地区,体形椭圆,四肢短小,比普通老鼠要小一些。 北极旅鼠的繁殖能力极强。一只母旅鼠一年可生产6~7窝,新生的小旅鼠出生后30天便可以交配,然后再过20天,即可再生下一窝小旅鼠,每窝可生11个。据此速度,一只母鼠一年可生成千上万只后代,令人惊叹。 这么多的老鼠,自然要食物,于是,草根、草茎之类的就被它们无情的扫荡了。因此,人们戏称它们为“收割机“。 这么可怕的旅鼠大军,会把地球淹没的。但是,大自然也有其奇妙之处。每年,待到旅鼠繁殖到一定程度的时候,旅鼠开始了自杀行径,令人既困惑又庆幸。 首先,它们会主动进攻天敌。平日里胆小怕事的旅鼠,到了这个时候,见到任何天敌都毫不畏惧,主动上前去送死。 其次,它们的毛皮突然从隐蔽的灰黑色变成了明显的橘红色,更加加大了它们被捕食的危险。 而且,它们还表现出了强烈的迁徙意识。它们聚集成了庞大的大军,沿着一个方向出发,赶往大海,然后扑向大海当中淹死。于是,海面上便漂浮着数以万记的旅鼠尸体。 有趣的是,每当这个时候,总有一些少量的同类在看家,并且分担起传宗接代的任务,使其不至于绝种。似乎一切都是上天精密安排好的。 这一切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到现在还是个谜。旅鼠这种牺牲自我来维持生态平衡的做法很不可思议,科学家们提出了很多观点,却都没有说服力,所以,这个谜还将继续下去。
字体大小: 14px
页面宽度: 1200px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