钓鱼技巧大全
作者:于砆字数:276042状态:连载
###第二章 好风好水好垂竿
###第二章 好风好水好垂竿 一、天气时令 各地气候不同,鱼的品种、生长速度、吃食规律也不相同。如黑龙江属亚寒地区,就钓不到鲮鱼、罗非鱼、大河鲢等暖水性鱼类;广东、海南属热带地区,就钓不到狗鱼、哲罗鱼、大马哈鱼、鲟鱼等冷水性鱼类;四川省松潘地区的九寨沟,由于海拔在3000米以上,水域虽多,可只生长一种鲤鱼,叫镜鲤,其他鱼类则均钓不到。 气候一般具有相对稳定的特征,但也常发生短暂的气候异常(又称气候反常)现象。如特大洪涝、异常酷暑或严寒等。这种气候异常会危及动植物的正常生长发育,使鱼类惊慌失措,不食不长,甚至大批死亡。此时,是很难甚至钓不到鱼的。下面浅谈天气时令对钓鱼的影响。 1风对钓鱼的影响 风与垂钓也有密切的关系。比如,风会使水面起波浪,扩大水与空气的接触面,有效地增多水中的溶氧;风将陆地、空中的生物吹入水中,使鱼类得到食物。总的来讲,风对鱼类生长和垂钓有好处,但也不能一概而论。 风包括风向和风力两大要素。风向指风的方向,一般用水平方位表示,也可用等分的4、8、16和32方位来表示。垂钓者习惯上采用8方位来表示,即东风、东南风、南风、西南风、西风、西北风、北风和东北风。一般刮东风、南风、西风、北风这四种正向风时,鱼吃钩率均较差;而刮东南风、西北风这两种偏向风时,鱼四季吃钩率皆较高;而刮西南风时,鱼在春、夏、秋三季吃钩率均较差,甚至不吃钩,而冬季严寒季节吹西南风时,天气暖和,鱼吃钩率反而高。当然,冬季吹西南风时,鱼上钩率还与天气的阴晴、气温的高低、水位的深浅有关。 风力即风的强度,常用风级来表示。风级是根据风对地面(或海面)物体影响程度而定出的等级。共分为18个等级。0级风的主要特征为:水面平如镜,陆地烟直上,海上距地面10米高处风速小于1海里/时,陆地风速在0~02米/秒之间;此时适宜海钓,在内陆大水面,如江、湖、水库上垂钓(包括冬钓)亦佳。但春末夏初及初秋晴朗天气时,0级风天气闷热,水面(尤其是小水面)易缺氧,闷热,鱼浮头不食,吃钩率差,尤其是中午前后不宜垂钓。一级风特征为: 距海面10米高处风速1~3海里/时,陆地风速03~15米/秒,水面渔船略觉摇动,烟能表示风向,但风标不能转动;此时适合海钓和内陆大水面垂钓,尤其是春秋季节,鱼吃钩率高,夏日如不是吹西南风,内陆小水面上也可垂钓。二级风特征为:距海面10米高处风速4~6海里/时,陆地风速16~33米/秒,海洋及内陆大水面有波浪,渔船张帆每小时可行2~3千米;此时人可感觉有风,树叶微响,风向标转动,是垂钓的好时机,无论海钓、陆地淡水钓,除特殊情况外,一般鱼吃钩率均高。三级风特征为:距海面10米高处风速7~10海里/时,陆地风速34~54米/秒,渔船颠簸,树叶及小树枝摇动不息,旌旗展开;此时无论海上还是陆地,均为垂钓的好时机。海上船钓可选近岸背风处下钩,海滨迎风处以投钓吃钩率高;内陆各水面(除溪流外)如无水污染、鱼病、水面结冰,以及鱼池底部因天气、水温均热,而使食物残渣与鱼类粪便发酵,而造成水中缺氧等特殊情况,鱼均活跃,食欲旺盛。四级风特征为:距海面10米高处风速11~16海里/时,陆地风速55~79米/秒,海面及内陆大水面波浪哗哗有声,渔船颠簸较厉害,陆地阵风可吹起地面灰尘和纸张,并使树枝摇动,此时海上船钓有危险,宜停止,海滩垂钓应选背风或避风处;在陆上大水面的风尾处难以用手竿垂钓,但背风、侧风处则鱼吃钩率仍高;在池塘小水面及侧风沟渠处垂钓效果也很好。五级风的特征为:距海面10米高处风速17~21海里/时,陆地风速8~107米/秒,渔船缩帆,颠簸厉害;此时海上船钓应停止,海滩背风处尚可垂钓,但鱼吃钩率差;在内陆中、小水面上也仍可垂钓,但举竿困难,钩砣难以抛入垂钓点,且波浪起伏,难以看清浮标,而风力会使线及浮标不断移位,鱼吃钩率差。五级以上的风称之为大风,一般停止垂钓。八级以上的风称为风暴,如龙卷风、台风、寒潮等。十二级台风的风速可达64海里/时,所到之处鱼类及水生动物惊慌失措、纷纷避难。但因风暴大都伴有降水过程,除寒潮外,其他风暴过后皆是垂钓的好时机。 2.晴天钓和雨天钓 晴天,指天空中低云量不到一成,或高云量不到三成,云层对透过阳光很少有影响的天气状况。雨天,指天空乌云密布并伴有降水的天气状况。就钓鱼方便与情趣来说,晴天较雨天为好;但就钓鱼效果而言,对具体情况需作具体分析。晴天,当气温、水温为10~25℃时,一般水域氧气充足,鱼儿食欲旺盛,生长快。夏秋时连续晴天,则水分蒸发快,气温、水温在25℃以上,甚至超过30℃,在烈日曝晒下,水中反而缺氧,鱼或浮头,或避入深水中低于25℃处不食。冬日晴天,无风或一二级风,气温、水温在10℃以下、4℃以上时,鲫鱼、鲤鱼,甚至鳊鱼、草鱼仍贪吃;如风力为三、四级时,鱼吃钩率则大大降低。如气温在0℃以下,底层水温在10℃左右,无风或一二级风,在中午及下午四时半时冰钓甚佳。如晴天,风力大于四级,气温在0℃以下,冰下水底温度虽在10℃左右,但鱼吃钩率却甚差。夏日、秋日时,如吹西南风加晴天,则闷热难当,白天是很难钓到鱼的。 雨天钓鱼比晴天复杂。下雨过程一般可分为间歇性雨、连续性雨和阵性雨三类;按雨量大小又可分为小雨、中雨、大雨、暴雨和雷雨五种,局部地区还得加上梅雨和雨季两种特殊情况。就下雨过程来说,在下间歇性雨的间歇时间内,鱼吃钩率高。阵雨前因气压低,鱼浮头不食,不可垂钓;阵雨之后大量新水带着氧气和食物进入水中,使鱼活跃,食欲增强,是垂钓的好时机。在刚下连续性雨时,鱼吃钩率低,须待几个小时以后,水里新水增多,使鱼活跃,皆趋近水边觅食,此时在雨中垂钓效果很好;当阵雨过后,钓鱼效果也不错。 就雨量大小而言,小雨指1小时内雨量少于25毫米,或24小时内雨量在10毫米以下。下小雨时,雨点清晰可辨,但屋檐只有滴水,不形成水柱。下小雨后期,鱼儿食欲增强,一些大鱼也近水边抢食,此时穿着雨衣垂钓效果好。中雨指1小时的雨量在25~8毫米,或24小时内雨量在101~25毫米,雨落如线,落到硬地和瓦上会四溅,地面低处会很快形成水潭,屋顶上雨声沥沥。此时垂钓效果好;雨后突晴,则垂钓效果更佳。大雨指1小时的雨量在81~16毫米,24小时内的雨量在251~50毫米,雨滴冲击水面响声大,屋檐水流如注。由于响声大,除鲶鱼、黄颡等野鱼外,一般鱼类不肯进食,垂钓者也看不清浮标,难以掌握提竿时机,且雨大身上穿的雨具多,不灵活,故不宜垂钓;但雨后如水色不太浑浊、水流速不太快,则可垂钓。暴雨指1小时雨量超过10毫米,24小时内雨量在50毫米以上,一般雨中不可垂钓。雷雨也称雷阵雨,此时易遭雷击,禁止垂钓;但雷雨一过,天晴气压高,水中溶氧丰富,鱼类食欲旺盛,倒是垂钓的好时机。雨季指低纬度热带地区在一年中降雨比较集中的时期,在此期间,水温适宜鱼类生长,当雨停歇以及雨较小时,皆为垂钓的好时机。 3季节气候与钓鱼的关系 钓鱼是个季节性极强的活动,不同季节垂钓效果有明显差异。在一个明水期内,有两个上鱼高峰:以北方为例,一是以5月为中心形成一个小高峰,二是以8~9月份为中心形成一个大高峰,可谓两个黄金季节。第一个高峰期是鱼产卵季节,并且开冰不久,腹中营养奇缺,又是水温已升到至可以大量摄食的阶段。第二个高峰期,是高温伏天已过,又到了最适宜鱼类大量摄食的阶段,另外,鱼也需要利用适温季节抓紧摄食以备过冬。这个季节上鱼率大。当然,北方也有“天太热,鱼大务吃”的说法,上鱼的高峰基本上以8月份为中心。如何因季施钓,中国天南地北的钓友似乎都熟知这一句垂钓谚语:春钓滩,夏钓潭,秋钓荫,冬钓阳。下面我们逐一加以解析: (1)春钓滩 天气转暖,地气上升。浅水区各种水生虫类、微生物及植物在此先行复苏生长。水温、饵料产卵环境诸项俱备,难怪蛰伏一冬、饥肠辘辘的鱼儿会趋“滩”若鹜了——“春钓滩”这句垂钓谚语即由此而来。 “春钓滩”垂钓的对象包括所有鱼种,但数鲫鱼的上钩率最高,其次是鲤鱼和草鱼。如长时间不见漂动,就需改换钓位。因水浅,走动要注意隐蔽,摘鱼、挂饵不要采用站立姿势,以免使鱼受惊逃逸。以海竿钓鲤鱼、草鱼,投掷位置一般在浅滩前的深浅分界地段,这种位置大都为大鱼活动的地方。值得注意的是“春钓滩”只是春天钓鱼的一般规律,并且纵然是“钓滩”,盲目地逮个滩便钓,恐怕还难保春钓成功。具体事物要具体分析,具体对待,同样是滩,滩与滩差别大矣。 首先,来看看“大漫滩”。水库的“河头”(上游区)大都是成片的浅水区,方圆几里、十几里。甚至几十里俱为大片浅水滩,有的涉水几十米尚深不赢尺。这样的浅水区在光照下固然升温快、升幅大,但夜晚一旦失去光照,水温同样亦会下降快、降幅大,使鱼儿向相对恒温的深水区趋避。此等大漫滩,“早出晚归”的鱼儿因洄游距离过远,最终会放弃对漫滩的光顾。实践证明,在此类滩区“春钓”,效果不佳,结论不言而喻:“春钓滩”的滩,应是与深水毗邻的浅水区。请注意,“毗邻深水区的浅滩”并非指深水区的岸边浅水带,而是指相对独立的真正意义上的浅滩区。明确了这一点,下面就如何选择钓点再作进一步的具体分析。鱼儿奔滩,乃趋暖、索饵、寻水草产卵,这三项条件并不是任何临渊之滩都能提供的。砂质底乱石底,夏秋可能是好钓点,春天则因其难以衍生虫类、微生物和水草,而难得鱼儿垂青。泥质水底就不同了,虽然夏秋季节因太阳暴晒、微生物过早繁殖以及水草腐烂而生沼气,使水体缺氧、鱼儿难留,若在春季,它却会以宜人的温度、丰沛的饵料和适宜产卵的水草成为鱼儿竞相麇集的理想处所。 (2)夏钓潭 烈日当空,盛夏炎热,这时,深水区域则成了鱼儿消夏避暑的“胜地”,只有把钓位定在深水区,才能丰收在握,满载而归。一般来说,水库的大坝,江河的洄水湾、大桥下,呈锅底状的池塘中间,都属深水区域,是夏钓的佳位。 (3)秋钓荫 为了增加脂肪以过冬,金秋时节鱼儿择食非常活跃,即通常所说的“抓膘”,荤素不拒,频频上钩。秋天水温虽然下降,但鱼类刚刚经历过高温的夏天,仍不愿四处游荡消耗体能,而乐于在树荫之下或背阳的地方觅食安歇,养精蓄锐。所以有“秋钓荫”之说。若在水库之类大水面垂钓,鱼儿以对水温变化的敏感,不停地向自己体温所适应的水温层转移。可以说一星期前的下钩地点,一星期后已经没鱼光顾了。越是水浅的地方越容易受到气温变化的影响,鱼也好像知道这一点,一天一天向深水处转移。向深水处转移的同时,当白天气温回升时也到浅水处游玩、觅食,给身体增加些营养,以便严冬到来时在深水处“猫冬”。 (4)冬钓暖 当气温降到10℃以下,便是寒冬季节了。鱼类新陈代谢逐渐滞缓,摄食渐少。但真正的钓迷冬天也不甘寂寞,“冬钓暖”是保证出钓收获的秘诀。“暖”有两种含义: 一是指冬季晴朗无风的天气;二是指垂钓水域某个相对暖和的地方。第一种“暖”可以从天气预报中预知,也可以在当天感觉出来;第二种“暖”则需要凭丰富的冬钓经验,进行科学、细致、准确的判断和选择。一般来说,水塘的深处,背风的角落,有枯草、洞穴的地方,都是鱼类过冬的“温床”,是冬钓的理想钓位。不过,在初冬季节如遇上太阳高照的晴朗天气,在上午10时至下午3时这段时间,就应该把钓位定在水位较浅的地方,下午3时后才逐渐向深处移动。另外,俗语讲:人要住房,鸟要做窝。鱼到冬天也要寻找水深、向阳、避风、暖和的地方过冬。有的钓迷在夏天挖塘泥时,有意在向阳的塘边挖深一些,有些甚至挖得比塘中间还深,造出人工窝,便于冬天钓鱼。 4时令时辰与钓鱼的关系 钓鱼不仅季节性强,而且一天内的时辰性也很强,两者相比较,时辰性更为明显。一天中有早钓、午前钓、午钓、午后钓、晚钓和夜钓之分。实践证明,时辰不同,其效果大不一样。所谓“早钓鱼,晚钓虾,中午钓个癞蛤蟆”的渔谚,典型地说明了钓鱼的时辰性。一日之内有两个上鱼高峰,早钓和日落前二三个小时。有两个低潮,午钓为最,太阳暴晒、气温太高,有俗语说:“神仙难钓午时鱼”;午夜至凌晨4时次之。关于按时辰施钓,也有句流传甚广的谚语:“上午钓东,下午钓西;早晚钓边,中午钓远”。道理就不一一细解了,一想便知。 5风霜雨雾对钓鱼的影响 常钓鱼的人都懂得,钓鱼和天气的关系极为密切,即使是同一个钓者在同一钓点垂钓,由于天气不同,收获也截然不同。因此,天气选择是整个钓鱼活动的关键环节。古往今来,人们在长期的垂钓实践中不断地探索、总结各种天气对钓鱼的影响,形成了许多渔谚,如“夜钓寒准,切勿空等”,“雨后放光,钓鱼辰光”,“霜下东南,赶快回转”,等等。仅这几句渔谚而言,就典型地道出了阴、晴、风、雨、霜、雾、冷、暖等对钓鱼产生的极大影响。就程度而言,其中阴、晴、风、雨天气对钓鱼影响较大。比如,晴朗的小风天气里,由于水温较高且含氧多,各种鱼都比较爱咬钩,而淫雨刮风天气是反之。又如,在盛夏的阴或连阴天气里,由于水温适宜,各种避暑鱼类比较爱咬钩,酷热天气则相反。再如,有的特殊天气,如雾天,气压低水中含氧少,鱼不爱咬钩,雾消即爱咬;同理,雷雨前气压急剧下降,含氧少,鱼不爱咬钩,而雨后初霁就特别爱咬。 另外,不同种类的鱼爱咬钩的天气也是各不相同的。鲤科鱼类一般在晴朗天气爱咬,而穴居鱼类则在阴雨天气爱咬。钓鱼与天气的关系极为复杂,目前,还是绝少有人能拿出系统和精确的答案来,应该说这是垂钓中最难琢磨的一门学问。 以风向而论,有人说上鱼量以西南风为最,南风次之,其余则是偏北的风向,上鱼量越小,所谓“钓翁钓翁,勿钓北风”。但有时,在很多人中又有“不钓南风”之说,在某一个北风天反而钓得很好。当然,钓鱼的天气选择,不能只考虑某一单一的个别条件,要对诸多因素作综合分析和判别。比如,东北风鱼不爱咬钩,但是时值酷暑季节,日照好,久旱不雨,东北风也能收到较好的效果。 不同天气的各种因素之间的交叉关系极为复杂。老钓客们一靠经验,二靠科学的预测,把两者紧密地结合起来,在实践中留心,就当日当时当地的水温、水位、风向、雨量等情况坚持在钓鱼日记中积累,经年作综合分析,有了丰富而可靠的经验,就有利于做出正确的估计,正如一句钓谚所说:“看天钓鱼鱼满篓。” 下面,我们看看不正常天气对钓鱼的直接影响:闷热天气时无风气压低,鱼儿感到轻度窒息,如若浮头,那么即使将饵递到它们嘴边,也不屑一顾。此时,水底无鱼,若继续使用常规底钓法,自然钓不到鱼了。这时,要果断采取应变措施,改底钓为“离底钓”或“半水钓”才能奏效。确定钓棚深浅,必须用分层探钓探明。不过,探明后可能在钓上了几条鱼之后又不咬钩了,这是由于鱼的泳层又发生了变化(原因可能是天气变好了,气压缓解,有些风了等),此时鱼已回到水底,要立刻随机应变。春夏秋冬四季有不同的风,正常情况下只要风力不大(四五级内),不但对钓鱼没有影响,反而有利。这是因为水波粼粼改善了水中溶氧状况,鱼儿活跃。有时,在肥水塘风力甚至超过5级,强风劲吹,水波滚滚,漂都拉不住,鱼却格外活跃,在下风处近岸二三米的风浪最大处,往往投钩就咬,还净是大的。因此雨、雾、霜、雪算不算不正常天气、对钓鱼是否有影响?不可一概而论。要视不同季节天气、水温、气压等具体情况而定。 (1)雨和气压、水温 下雨本身对钓鱼并不会有明显的影响。关键是下雨时的气压和水温的变化,对鱼的摄食有决定性的作用。不同季节,情况也不相同。 春雨。春天下雨,气压并不急剧下降。所以,春天下雨,池塘里的鲤鱼和鲫鱼更喜爱活动,满塘游弋。春天雨后钓鱼,上钩率较高。 夏雨。夏天雨前一般都天气燥热、气压低,水中严重缺氧,都难钓到鱼。只有等雨过天晴才好些。 秋雨。初秋气温还很高,下雨前也会明显气压低,须待雨后垂钓;深秋雨前气压并不下降,钓之无百。下雨以后,水温却明显降低,雨后水寒,鱼儿极少咬钩。所以,深秋雨后,及早收竿。 冬雨。冬雨天气骤冷、水温剧降,很难钓到鱼。 (2)雾霜雪和水温 寒凉气候才降霜雪。不论下霜、下雪,气压都不下降,所以和气压的关系不大。主要是霜雪之后,水温急剧下降,对钓鱼造成影响。但不同情况,也有区别。 雾:不论哪个季节下雾,都是水面一片雾气茫茫,水中没有光线透过,鱼潜水底不动,不会咬钩。只有等雾散以后,才能钓鱼。 霜雪:谚云:“霜前冷,雪后寒。”下霜前和降霜后水温都很低,钓不到鱼。须待上午10时以后光照变强,气温回升,方可下钩。雪前万里雕云、田野乌蒙,雪后白雪皑皑,覆盖冰面,气温骤然下降,都不宜垂钓。 既然季节、天气对鱼类活动影响如此之大,垂钓中就要遵循鱼类摄食的明显规律,因时施钓。 二、外界环境 1气候与季节对鱼的影响 气候的变化、季节的更替,都会对鱼类的生活习性产生直接影响。不同的气候,不同的季节,鱼的活动机能和摄食状况会出现明显的差异。 一般说来,春秋两季是垂钓的“黄金季节”。春季,大多数鱼类繁殖生育,产卵前后十分活跃,因而食欲旺盛;秋季温度适宜,鱼儿活动频繁,摄食量大;秋末鱼儿准备越冬,需要在体内储存足够的养料,非常贪吃;而夏冬两季则属于垂钓的淡季了。夏季除少数喜热性鱼类食欲旺盛外,大多数成鱼食量减少;至于冬季就更不待说了,绝大多数鱼处于少吃少动或不吃不动的冬眠或半冬眠状态。 春季大约从惊蛰开始,气候逐渐变暖,水温相应上升。在水中煎熬了一个冬天的鱼儿,开始活动觅食。不过这时的气温还低,鱼儿活动的范围较小,一般只在中午前后的几个小时,在向阳、较深的水域活动。到了清明前后,气温明显转暖,水体中的水草丛生,水生物大量生长繁殖,这时鱼儿纷纷游向水草丛生、1米左右的浅水区域觅食,并准备产卵,此时是一年当中的第一个垂钓旺季,从早到晚全天都可以钓。但在北方,由于气候与季节错位的原因,春天姗姗来迟,这个旺季大约要比长江以南滞后1个月到1个半月左右。 夏季日照强烈,气温高,中上层水温也高,鱼类大多潜入深水层或荫凉处活动,摄食量也相应减少。这是因为,一方面鱼儿在春季已完成交配产卵的任务,产卵后又大吃了一阵子,身体已经复原,吃得比较肥壮;另一方面深水植物生长繁茂,水域中天然饵食增多,故对食物的需求量也相对减少,一般进食不多。这时成鱼处于繁殖后的休养生息时期,比较喜欢摄食一些鲜嫩草茎,“换换口味”。但刚刚孵化出来的幼鱼,情况却不同。他们需要长身体,故不停的摄食。所以,钓上来的多是这类中小型鱼。此外一些游动性鱼类例如鳗鱼、鲈鱼、梭鱼等,此时正大量涌进与江河、湖泊相连的小水体之中,食欲正旺。 总的来讲,夏季仍属于垂钓淡季,钓获量少得多,尤其是中等以上的大鱼不大容易钓到。但在初夏,少数鱼还在产卵,仍有利于垂钓。且初夏气温多在15~28℃之间波动,这个温度对鱼类还是很适宜的,尤其是早晚,气候凉爽宜人,鱼儿游动觅食活跃,适合垂钓。但初夏中午气温偏高,鱼儿大多躲进深水层栖息,除少数鱼类如鲤鱼、鲢鱼外,很少吃饵。 秋季,天高气爽,鱼儿渡过了炎热的夏天,食欲逐渐旺盛。特别是秋分一过,深秋时节,水生植物的茎叶老化,水草枯萎,浮游生物数量顿减,随着气温的明显下降,鱼儿预感到寒冷的冬季即将来临,便大量摄食,积蓄养料准备越冬。这时对于人工投放的饵料特别爱吃,摄食量很大,这是鱼类一年之中第二个摄食高峰期,同时也是钓鱼的第二个旺季。 严寒的冬季,北方天冷地冻,水凉草枯,鱼儿大多潜入深潭或泥层洞穴,少吃少动或不吃不动,处于休眠状态。要是在北方,垂钓则只有适时破冰了。但在南方,此时气温仍不算太低。在风平浪静的中午,鱼儿仍会游至阳光充足、水深15~2米左右的水域寻找食物,只是吃食的动作比较轻微而已。 2气温与水温对鱼的影响 我们知道,鱼是变温动物,其体温随水温的变化而变化。因此水温与鱼的生长、发育、繁殖、活动和觅食,有着密切的关系。 炎热的夏季,水温30℃以上,除少数喜热性鱼类(例如草鱼、鲢鱼等)外绝大多数鱼类都藏在深水层或荫凉处“避暑”,无心觅食。严寒的冬季,水表温度很低,而水底温度相对较高,故鱼儿都进入深潭或泥层洞穴之中,处于冬眠状态,不思进食。 同时,不同的鱼类,其新陈代谢的功能存在着差异,因此不同种类的鱼,都有一个与自身新陈代谢功能相适的适温层。如鲫鱼的适温层为15~25℃;鲤鱼和鲶鱼为20~25℃;鳊鱼为15~30℃;鲢鱼为22~32℃;罗非鱼为20~35℃;甲鱼为17~32℃。在这个适宜的水温范围内,鱼的活动机能最强,食欲旺盛,摄食量大。当水温超过或低于这个适温层时,鱼的活动机能减弱,摄食量相应下降。一般说来,淡水鱼适宜的水温在15~25℃者为多数,在这个温度范围内,鱼儿大多数喜欢在浅水或中深水层活动。当水温降到5℃以下时,多数鱼类游动缓慢,食量很小或停止摄食。如若水温再降低,鱼儿便潜入深水底层,处于休眠或半休眠状态。 3风力与风向对鱼的影响 风力对鱼的活动和摄食有直接的影响。刮风天气,风吹动水面,水体上下产生对流,水中溶氧量增加,鱼儿感觉舒服,显得异常活跃,食欲好,吃饵勤。 风力不能太大,以3级左右为最佳。鱼谚有云:“和风细雨,鱼儿欢喜。”如果风力很大,必然是风浪拍岸、波涛汹涌,不仅难以观察鱼讯反应,而且这时的鱼,由于感到不适和惊慌,大都伏于水底不动,无心觅食。在南方,风力达到4级,已难进行垂钓,但在北方,5级以下的风,并不影响钓鱼,再大就不行了。 当然,风丝皆无的天气,水面平静如镜,也不利于垂钓。因为一点风没有,空气难以对流,水中溶氧不足,鱼儿或者潜伏水底懒得游动,或者由于憋闷难忍而纷纷浮出水面张嘴吸氧,根本无食欲。 风向对鱼类的活动与摄食,有不可忽视的作用。我国常刮东风、东南风、东北风,日夜均有利于垂钓。一般而言,春季刮东风、东南风,往往带来喜雨,既有微风,又有霏霏细雨,鱼儿欢腾活跃,食欲也好;夏季刮东风、东南风,空气湿润,人有舒适感,鱼也同样感到舒适,异常活跃,很爱吃饵;秋季是多风季节,刮东风和东南风时,水温适宜,鱼儿吃钩率高,刮南风和西南风也可以;冬季刮南风和西南风,气温较高,对促进鱼儿活动有利。 不利于鱼儿活动与觅食的风向,是春、夏季的西南风。特别是夏季刮西南风,气温高,又燥又热,不仅人感到燥热,水中的鱼儿也感觉不舒服,不爱活动,食欲也差劲,大多潜藏于水底或水草隐蔽处,懒得动弹。秋天刮西风、北风和西北风,说明天气变冷,对垂钓也是不利的。 4水质对鱼的影响 水体的清浊,是由含泥沙的程度来决定的;水体的肥瘦,则主要取决于浮游生物的多寡。这两者都对鱼类的摄食状态构成重要因素。 一场大雨过后,陆地上的泥沙与杂物冲进水体,使水体变得浑浊起来。如果水色浑而不浊,呈现淡黄色、橙黄色、青黄色、白黄色或是黄绿色、深青色,表明水色良好、肥瘦适中。鱼儿在这样的水体中感觉舒适,十分活跃,食欲也好。 如果水体呈褐色泥浆,表明过于浑浊。这样的水体,鱼儿视觉受阻,难以发现食物。大多数鱼类(主要依靠触觉与嗅觉器官觅食的如鲶鱼等除外),不习惯这种环境,便会逃往与此相连接的其他水域之中。 如果水体绿褐色,说明水质太肥,水体中有机物含量太高,浮游生物太多。尤其是投放人畜粪的池塘,水质过肥,微生物大量繁殖,水色变得青绿或墨绿,水面上漂浮一层黑乎乎的东西。几乎隔断了空气中的氧溶于水的路。故水质过肥的池塘大都缺氧,尤以入夏以后更为突出。水中缺氧,鱼儿憋闷难受,不想吃食。在肥水中钓鱼,饵食必须对路,且优质上乘,还要选择适宜的天气与时间,否则难以奏效。 如若水体呈黑紫色,腥臭气熏天,水面上漂浮着一层黑色的油脂,说明污染严重,鱼儿性命朝不保夕,不可能有胃口。如若水色过清,一眼望见水底,说明水质太瘦,水体中藻类植物与微生物含量很少。太瘦的水域鱼也不会很多,况且水过清,人影竿影会把鱼儿吓跑,不敢上前索饵。 综上所述,凡纯净的水质、浑如泥浆的水体、清澈见底的水体、绿褐色的水体以及污染严重的黑紫色的水体均不适宜垂钓。 5水体状况对鱼的影响 水的涨落,对鱼的游动、觅食有很大的影响。鱼类的本性决定鱼对水位的变化异常敏感。当水位上涨时,造成水体中原有某些食物的流失,引起鱼类的恐慌,便纷纷游向岸边觅食,生怕饿肚。同时也因为涨水使新水注入水体,水中溶氧增加,鱼儿越发显得活跃。 当水位跌落时,鱼有一种“怕搁浅”的恐惧感,便纷纷游回深水区。跌速越快,游得越快,生怕跑得慢了被“浅住”,哪里还顾得上觅食。鱼越大,这种预感越强烈,逃得越快。倒是有些小鱼儿,涉世不深,缺乏经验,边游边吃。所以落水时,特别跌落速度较快时,能钓上的也是些小鱼,大鱼极少咬钩。 水的流速快慢与鱼类的活动也有密切的关系。在江河、湖泊与大的水库中,鱼一般在流速05~1米/秒的水域中活动,流速过大或过小,鱼儿都不愿呆。在江河之中,如果流速很大时,鱼儿通常在支流或河湾处游弋觅食;流速较小时,则在主流的中下游一带活动。 6水生植物对鱼的影响 水草、芦苇、浮萍、藻类等水生植物,与鱼类的生存活动,关系极为密切。水生植物白天在阳光照射下,经过光合作用,放出氧气,供鱼类需要,同时吸收水中的二氧化碳;夜间光合作用停止,又大量吸收水中的氧气,并放出二氧化碳。这就是说,鱼类离不开水生植物,但水生植物又会夺去一部分鱼类生存所必需的氧。我们时常可以看到入夏以后,水草茂密的池塘在黎明之前出现鱼儿浮头的情况,当太阳出来以后,这种情况又逐渐减少。这就是水生植物在夜间大量吸收水中的氧,致使整个池塘缺氧造成的。 水生植物本身是鱼类喜吃的饲料,同时在它的周围还有许许多多的虫、蛾类饵食,更是鱼儿的美味佳肴。 水草等水生植物还是鱼类生育繁殖的“天然产床”。同时也是鱼儿的“避风港”;冷天到此取暖,热天来此“纳凉”;受到惊扰或袭击时,躲藏于此当掩护。此外,水生植物还有调节水温的作用,水草处昼夜温差相对要小一些,适合鱼类的需要。总之,鱼类离不开水生植物,与之有“不解之缘”。 7时间变化对鱼的影响 鱼类的饮食起居、活动范围,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在正常情况下,鱼儿一天当中的“作息时间表”大致如下:零点至天亮前的1小时,为“休息”时间,基本不活动;从天亮前1个小时至日出前后,“进早餐”,这时钓浅、钓边效果强于钓中;尔后随着太阳的升高,上中层水温随之升高,鱼由浅入深逐渐向深水区回游,这期间近岸咬钩渐疏;大约于10点左右(冬天除外)潜至较深水域逗留,大约一两个小时,这段时间活动范围缩小,这期间钓中、钓深强于钓边、钓浅;12点前后二三个小时,很少活动,算是“午休”;午休过后,再由深水区逐渐向浅水的岸边游动,边游边玩,碰上可口的食物也吃,但基本属于“吃零嘴儿”;到了日落前后,才是正式“进晚餐”,大吃一顿,吃饱了好回深水处休息。所以日落前后的二三个小时,是最“拿食”的时候,垂钓效果最佳;晚餐后大多数鱼逐渐由边向里收缩,直至到达深水区。如若“晚餐”未饱,收缩进程便会放慢,或者再由深水区返回近岸索食。也就是说,日落前后的上鱼高峰期过去之后,上半夜仍有钓到鱼的机会;后半夜里,绝大多数鱼类则处于“夜休”状态,少吃少动,基本不咬钩。 8外界干扰对鱼的影响 鱼类大多数害怕惊扰,一有动静,便逃散。鱼类的听觉器官相当灵敏,岸边人的走动、喧哗,往水里抛东西,机械震动的声响,凶猛鱼类的骚扰等等,都会引起鱼群的无序迁徙,“危险”消失后,隔上一段时间,又可回复原处。还有岸边众多人影和竿影晃动,通过光的折射映入水中,也会吓跑鱼群。此外,同伙被钓或脱钩逃走,鱼运用自身的侧线发出信号“通知”伙伴赶快逃离险境。钓场上常常出现“一鱼被钓,群鱼皆逃”的局面,恐怕就是这个缘故。
目录
字体大小: 14px
页面宽度: 1200px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