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侦探推理 > 钓鱼技巧大全

钓鱼技巧大全

作者:于砆字数:276042状态:连载

###第五章 临场垂钓展技艺

###第五章  临场垂钓展技艺
一、竿线漂钩坠的连接
一辆自行车零件,放在那里是堆废铁,只有请人组装好了,才能为人服务。备齐了垂钓工具的备件,也只有装配起来,才能使用。与自行车不同的是,每次垂钓必须组装和拆卸一次,要不掌握要领,那就不好办了。
1线与竿的连接
(1)钓线的长度
在通常情况下,手竿垂钓的线长与竿长相等,或者钓线稍长于竿30~40厘米,这也就是行内人士常说的“齐竿线”。因为手竿本身很长,钓线过长了,持竿抛线会很困难。但是这也不能一概而论,我国有些地区的休闲垂钓手,手竿的钓线要长于竿1~2倍。这样,钓线就只能用手来投抛。
海竿因为是靠鱼坠远投,又有专门的贮线轮,所以钓线长度可以在十几米到一二百米。
(2)线与竿的连接
海竿因为有绕线轮,所以线是固定在绕线轮上的,线与竿的连接比较简单。由绕线轮输出白线,再通过每一节竿上的过线圈,一直顺到竿尖就是了。
手竿则由竿尖与线连接固定。手竿竿尖上所设置的拴线鼻儿有几种,有的是一截线织的空心带,也有的是独根圆环拴线鼻儿,竹手竿还不一定有拴线鼻儿。
有一截空心带的竹手竿,使用时,可将该带的头拴在竿梢上形成一个小圆环,钓线从环中通过,再缠在鱼竿上。也可以将软带剪去,另用一枚小号别针拴在竿梢上,将别针的圆环朝外。手竿竿梢上的圆环有两个用途:一是钓线从环中通过,再绕在鱼竿上,起到梢尖固定钓线的作用;二是可以通过连接环,将钓线和竿梢连接。使用时,可以根据需要,随时更换不同粗细的钓线或鱼钩,这种拴法更换节省时间,能提高钓鱼效率。
没有拴线鼻儿的竹手竿,应找一节15~2厘米的胶皮套,(胶套可以用塑料眼药水的瓶盖,剪去顶部,变成了一个两头空的小套)用一枚小号别针,或截一段曲别针(回形针)制成小钩,将鱼线从胶皮套中穿过,线头拴在小别针的圆孔中,用一根橡皮筋固定在鱼竿2米处,将带有小别针的线从竿梢,向下缠绕几周后,再插在2米处的橡皮筋上,胶皮套,再套在竿梢上就成了。为了防止断线,可用一段松紧带,约20厘米长,内芯是粗橡皮筋,两头各用一只三角形回形针固定好。将它的一头拴接在竿尖,另一头挂在钓线上,这样在钓到较大的鱼时,松紧带能发挥缓冲作用,溜鱼时既可减少脱钩,也不易折竿断线,十分安全可靠(图31)。
图31钓线与竿的连接2漂和线的连接
(1)手竿鱼漂拴接方法
使用手竿时,大多需要在钓线上配置相应的鱼漂。
①卧漂
卧漂一般根据材料的紧密程度,用钓线穿过漂体,连接固定。市场上有一种内有小孔的塑料球卧漂,它们中间的小孔较大,使用时需在穿过钓线后,再插入细竹或小木条固定位置后,才能正常使用。
②立漂
立漂多为单体形的棒形、球形、辣椒形的鱼漂,为了让它能竖立在水中,漂体的下端都较细。使用时,只要将漂尾插入套在钓线选定位置上的橡胶套中,就行了。
钓线上的小套有两种:一种是渔具商店出售的硬橡胶漂套,规格齐全,固定牢靠,比较适用。还有一种,是自己用自行车气门芯,剪下一小段,穿在钓线上使用。这个方法简单省事,但是因为松紧度不能适合各种鱼漂的尾部粗细度,所以牢固程度稍差。
(2)海竿鱼漂的拴接法
一般情况下,海竿抛线投钓是不用鱼漂的。为了垂钓需要,有时也拴一种“活漂”。活漂的拴法是:在鱼钩、鱼坠以上的钓线上,穿两个有内孔的小型塑料浮球。在两个小球中间,再穿一支尾部有一个小圆环的鱼漂。使塑料浮球和带环的鱼漂,可沿着钓线自由活动。施钓时,根据当地水情,选定由钓钩到固定漂点的水线深度,比如10米。也就是我们想让鱼钩定位在水下10米处。这样,在钓线到鱼钩10米的地方,我们用透明胶丝打一个小结,在投竿抛远时,漂子和小球会自动落到坠子上端(因为它可以自由升降),甩竿十分顺手。投竿后,在坠子、鱼钩落水后的一瞬间,小球和鱼漂,又会沿着水线上升(因为它们有浮力),直至小球遇到钓线上打的小结。受阻后水线也不再继续下落,这时鱼钩正好定位在水下10米处。
3钩和线的连接
拴钩俗称扣钩。看起来把钩和钓线拴接,是件不起眼的小事,但是若方法不对,造成滑钩,使本该钓上的鱼儿,带钩脱逃,实在可惜。所以采用适合的拴法,把单股胶丝,多股尼龙丝或不锈钢丝和鱼钩牢牢地连接起来,就显得十分重要了。钩和线的拴接方法很多,拴接的牢固程度,除了和钩、线本身的质量有直接关系外,最关键的是打结、扣结的方法是否正确。另外,无论哪种钓线,都有一定的伸缩性,在扣结时用力也要适当。太松了,容易脱钩;太紧了又会将线伸长,从而减弱钓线原有的抗拉强度。
(1)单钩结线法
①扁钩结法
用一根20厘米的钓线,先将线弯成一圈,然后将圈置于钩柄处,将线的一头,在钩柄上绕上五六圈,把线头穿入线圈,再将另一头拉紧,最后剪去多余部分,用火柴烧一下断头,一个牢牢的扁钩结就完成了。要注意的是:旋绕和扣结的方向,要朝向钩尖,绕反了容易旋转,鱼也容易挣脱。另外,上出线的打结点,必须在钩柄的内侧,这样会避免对打结点的损伤(图32)。
图32单钩扣(A)
图32单钩扣(B)
②环柄钩结线法
环柄钩多用于海钓,通常有两种结法:一种是直接在钩环内绕缠结线;另一种是先将线结成死套,然后在钩环内套接(图33)。
图33环钩结线
(2)葡萄钩结线法
葡萄钩多用于海竿远点钓,一般由4~6个单钩组成,均匀地挂列在钓线上。结线方法与单钩相同,但横钩的线宜用透明胶丝,脑线以8~12厘米为宜,过长易因钩多把线绕乱。
(3)炸弹钩的结法
炸弹钩多用于海竿远钓,一般由8~10个钩组成。拴钩的线宜用单股胶丝,大约在30厘米左右的钓线两头,各结一个鱼钩,然后把四根两头拴钩的钓线,在1/2处拉成相等,在最上端系一个8字扣,拉紧即成(图34)。
图34葡萄钩、双钩炸弹钩结法
(4)朝天钩拴结法
朝天钩就是将鱼坠焊接在鱼钩钩柄末端,上留有穿线孔。所以朝天钩拴结,采用带鼻子扣钩法最为合适。具体扣法是:
①在穿好鱼漂的鱼线下端,把一小段线回过头来并拢,在双线上打一个死结。死结外边留一个小黄豆粒大的小环。死结上的线头再绕鱼线一周扣紧,便可以齐死结旁剪去多余的线头。
②剪一段16厘米的鼻子线(略粗一点),一端穿进钓线上的小环,然后并拢成双头,一齐从坠孔的小端穿入坠下。
图35朝天钩拴结法
③把鼻孔线向坠孔下方拽紧,在双头并拢处,打一个死结,然后把鼻子线以麻花结扣紧到坠旁的钩柄上。这样,一个朝天钩便牢牢地拴好了(图35)。在拴好的鱼钩上,可以吊上几千克的重物,来校验钩线拴接牢度。只要扣结不松动,就证明拴接达标。
带鼻子的朝天钩,是最灵敏的一种鱼钩,它落底后,钩尖外张向上,不论从哪个方向,都能让鱼灵活地把钩尖部摄入鱼口腔。而当鱼咬住钓钩,捧起鱼漂时,只要一拎钩,整个钩体,迅速调整方位,钩尖锋芒,就能立即刺入鱼上颌,将鱼嘴牢牢钩住。
4鱼坠的连接及坠与鱼漂的配合
鱼坠在钓线上的位置,和钩的关系最密切,钩和坠除朝天钩是焊在一起外,一般都有一段距离。钩与坠之间的钓线,俗称“脑线”。“脑线”的长短,在垂钓中很有讲究:脑线过长,鱼漂的反应会不灵敏,因为鱼吃钩上食饵时,鱼钩虽然动了,但坠子迟迟不动,鱼漂也就静止不动,因此会导致垂钓者错过提竿时机。脑线过短呢,鱼去吞饵时会碰着鱼坠,常常是即刻逃离。可见坠的配置并不是一件小事。
根据一般规律,是小钩、小坠、短脑线,脑线长为1~3厘米。这种配置,适合在小水面里钓小型鱼类。要是大钩,大坠就要配3厘米左右的长脑线,这适合在大水面里钓大鱼。
在进行手竿钓时,垂钓手根据需要,或许希望鱼钩立在水层一定位置,进行“立钓”,也可能希望鱼钩平卧水底,实行“卧钓”。要达到这两种预期要求,就必须认真配置好鱼坠和鱼漂的大小比例,因为计算很复杂,所以通常还是采取实际试验法:
先把插在胶管套内的鱼漂,沿着钓线下落到靠近鱼坠的上端,然后放入水桶中。使鱼钩鱼坠悬于水中,如鱼漂露出水面,即说明鱼坠太轻,应该加大坠子重量;如果鱼漂下沉,未露出水面,则表示坠子太重。这样反复试验多次,直至鱼漂的顶端与水面完全在一个水平面上,而鱼钩、鱼坠又悬浮于水中时,说明坠、钩的重量与鱼漂的浮力相等,鱼钩能悬浮在水层中。垂钓时,再根据水层深度,把鱼漂固定在适当位置,只要鱼漂露出水面,就表示鱼钩已经立在一定水层,这样一个“立钩”便下好了。如果想下“卧钩”,那么也要反复试验,鱼钩沉底时,鱼漂与钩、坠的合理配置,直到满意为止。
有些垂钓者喜欢用双钩,下面介绍一下双钩坠的安装。
(1)双立钩坠的安装
双立钩的鱼坠,可以安在钩的上方,然后再在坠的上方1厘米处,拴一个鱼钩。挂钩的短线长约2厘米以上,再将短线拴在主线上。双钩的钓线以胶丝为宜,这样主、支线不易缠绕。一般支线应比主线粗一些,这样可以避免两个鱼钩相互碰撞,达到双钩上鱼的佳绩。另外,双立钩坠还有一种方法是:在线端拴上一个鱼钩,再在钩端上方3~4厘米处加坠,然后再在鱼坠上方4~6厘米处,另拴一个鱼钩,这样的好处,是上钩钩尖朝上,只要鱼咬住了鱼钩,就脱不了钩,同时鱼漂的反应也比较灵敏。
(2)双卧钩坠的安装
双卧钩的钩和坠均沉底,主线上系左右两根支线,在支线上分别装钩。也应以单股胶丝作主、支线,而且支线要比主线粗,以免鱼钩与主线缠住(图36)。
图36双立钩坠与双卧钩坠的安装
(3)双钩双坠法
为了使双钩垂钓时,鱼漂的反应更加灵敏,可以把一个鱼坠,平均分成两鱼坠。再把每个小坠固定在两条脑线上。这样,当一条鱼咬钩时,只需负担原坠一半的重量,把鱼漂反应的灵敏度提高一倍,可以提高提竿成功率(图37)。
图37双钩、双坠
1主线2坠3连接环
(4)克服双钩缠绕坠和钩的拴接法
①用铅封饼做坠的双钩
取一段04毫米粗的尼龙线,先拴一个钩,找一个大小适合的电表的铅封,使没有拴钩的一头,从下面的一个孔向上面的孔穿出,然后再向下面另一孔穿回。在调整好脑线长度(一般为25~35毫米)后,再拴上另一鱼钩。线在铅封上面留一个小环,供与主线连接。全部拴妥后,再以钳子夹扁铅封坠,把线固定在铅封各个部位(图38)。
另外,还可以舍弃铅封坠下面的两个孔不用,在铅封侧面中间,用小钉冲两个小孔连通里面,和主线连接时,可用小型连接环,也可以在主线前拴一个大环,从坠上小环穿过,套过双钩再拉紧。
图38克服双钩缠绕坠钩的拴结法
②平挂双钩
在一根长10~12厘米的脑线两端,各拴一个鱼钩,脑线中间穿一根4厘米长的细塑料管,把脑线撑开,再把主线拴在脑线中间的塑料管上,铅坠可封死在主线和脑线连接处(图39)。
图39平挂双钩三式
(5)单钩的两种特殊安装法
下面这两种单钩的拴法都呈三角形,钩子斜躺在泥面上,其中一个坠子系在钩柄上,另一个是系在脑线上或主线上(图40)。
图40单钩的两种特殊安装法
(6)多钩组合法
多钩组合和装双钩的原理一样,只是钩子多了一些。一般多钩组合,是3~6个鱼钩,可以靠近水底平放;也可以在鱼线的上下左右错开排列。其最大优点是不仅钓着底层鱼,也可钓着中、上层鱼。有时一提竿,一根鱼线上同时挂着好几条活鱼,无疑这是很刺激的。
(7)卧钩鱼坠的改进
卧钩最突出的弱点是钩尖往往随地一卧,不便于游鱼咬钩。为此,可以用直径1毫米的保险丝,均匀紧密地缠在鱼线上,因为保险丝很软,又可以随时截短,所以将它上下移动,便能调节脑线的长度,还能随意增减重量。钓线与坠(保险丝),可以以摩擦力,来保持相对稳定。钓线以直径0.2毫米,有一定支撑弹性和反旋转弹性的尼龙线为宜。坠与钩的距离为15~2厘米(图41)。
临钓时,再将坠子沿钩的正内侧,弯成弧形,再配以合适的鱼漂,一个改进的卧钩便成功了,它的优点是钩尖朝上,灵敏度高,形态舒展,隐蔽性好。图41卧钩鱼坠的改进
5其他几种常用线结方法和常用扣
(1)几种扣扣法(图42)。
(2)几种钓线连接法(图43)。
图42几种扣扣法
1固定扣2拴牛扣3字扣4.猪蹄扣5重复扣
6螺旋扣7活节8双活节9死节10双死节11单环套节
图43几种钓线连接法
1断线的连接2在主线上结支线的方法3钓线和钓环的连接
6竿线连接四法
很简单的一个技术细节,不就是把鱼线拴到竿尖上吗?但处理不好,却往往吃亏(断线、断竿、跑鱼)。较为专业的连接方法有以下4种:
(1)“猪蹄扣”连接法
也是最常用的连接法,鱼线的“猪蹄扣”往竿梢的“缨子”上挂、钓完鱼时只要拉动猪蹄结,即可从竿梢“缨子”上解下钓线(图44)。
图44
(2)气门芯连接法
将钓线一头回折约10厘米打结,从折线处穿入一截气门芯,钓线即成一个活套;将活套套入竿梢的“缨子”,拉紧气门芯,竿线连接即成。收竿时,下推气门芯即可(图45)。
图45
(3)太空豆连接法
将钓线一头回折约10厘米,从折线处穿入一粒“太空豆”,钓线即成一个活套;将活套套入竿梢的“缨子”,拉紧“太空豆”(图46)。
图46
(4)挂钩连接法
买回竿后,将竿梢“缨子”折回用细鱼线缠绕并点上502胶,竿梢形成一个缨子环,而线上拴结返捻环挂钩,使用时将挂钩挂到缨子环上即可,取用最为方便(图47)。这种方法是“无结扣”连接法,鱼线从头到尾不系一个疙瘩(为最大多数钓者采用的猪蹄扣连接法则是非系疙瘩不可)。实践证明,凡断线跑鱼,绝大多数是从鱼线系结疙瘩的地方断掉。
图47
这里尤须提及的是,自渔具店购回的鱼竿(尤其中低档竿),竿尖的“缨子”大都并未粘接得十分牢固,因此,无论用上述4种方法中的哪一种,都须事先自己以502胶将缨子加固,方可放心使用,以免上鱼后拔走缨子。
7漂坠调校的技术指标
漂与坠的搭配是至关重要的。搭配合适的漂坠,浮漂灵敏度高,因而上钩率也高。初学钓鱼的人往往不注意这一点。漂坠搭配不当,一种是漂大坠轻,鱼钩不能沉底,随着水流或风漂动,钩在水中不能固定。另一种是漂小坠重,鱼儿咬钩,浮漂不能反应或反应迟钝,影响钓效。常能听到一些刚学钓鱼的人讲:“看到旁边的人频频提竿上鱼,而自己的鱼漂动也不动,有时提竿一看,钓饵却没有了。”究其原因,大都是由于漂坠搭配不当造成的。
正确的漂坠调配应当是坠的重量略小于漂的浮力,上饵入水后,加上饵团的重量钩至水底一贴地就能停住,铅坠半浮半沉。
漂坠配比最好是出钓前自己在家中的鱼缸或水缸中调试好。若到钓场现调,方法如下:首先,在钓线上加上铅坠(卷铅丝或卷铅片均可),然后将钩抛入水中,若浮漂沉没没影了,说明铅坠过重,用剪刀剪下少量铅坠,再试……直至钩坠悬浮时浮漂尖少量露出水面为止(平水或露出1目左右均可)。
漂坠配比调配停当,下一步则是根据钓点水深调校“水线”。所谓“水线”,就是鱼钩落底后,鱼钩至浮漂这段在水中的鱼线,(从浮漂到竿尖这段叫“风线”)。水线的长度其实就是钓点水深的直接表现。水线的调校方法是这样的:先记住未上饵时浮漂露出水面的高度,以露1目为例,然后将浮漂往上撸一些。将钩抛入钓点,若漂还是只露1目,说明水线还是短,钩未到底。将漂往上撸一些再试……直至浮漂露出水面多于1目了,说明钩已到底。露1目半至2目即可,不要将漂调得过高,调得高会降低灵敏度。所以,露出太多时,应将浮漂再向下撸回一点。还有一种方法是上饵后调校,未上饵时露漂1目,装上饵团抛钩入水,若浮漂沉没没影,说明水线短,将漂往上撸,加长水线再试……直至露出1目或略多于1目,说明水线调校好了,便可垂钓。
二、装钩
奇特的装钩方法
在传统垂钓方法中,除了强调垂钓技法之外,对钓饵的制作与应用十分讲究,其中仅以装钩的方法来说,就有许多种,的确新奇有趣,是钓者的创新之作。但是这些方法,绝不是凭空臆想出来的,而是钓友们在长期垂钓的实践中创造出来,并经众多钓友使用,证明确有效果的,才能继承和留传下来。这些特殊装钩的方法,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实用性,而且效果都不错。现介绍几种供钓友参考。
(1)炸弹钩
炸弹钩,有的地方称爆炸钩,其实就是一种并列组钩。它是用锦纶软线拴钩,一般每组6~8钩,脑线长度为14~16厘米。
炸弹钩的奥秘在饵不在钩,它主要用松散性的原料,如豆饼、麸皮和米糠等,掺一些黏性较大的面粉、玉米面等,调湿后以挤不出水为宜,捏成鸡蛋大的饵团,将脑线夹在饵团之中,钩从饵团底部翻上来,钩尖朝内。均匀地插入饵团四周,捏紧后即可使用。饵团入水经浸泡,3分钟左右会慢慢散开,就好似炸弹爆炸开花,并由此而得名。
此钩的特点是饵团散开后,钩仍埋藏于饵料堆中,鱼过来“喝”饵时,将钩吸入口中。由于钩子未被饵团裹着,这种裸钩进入鱼嘴后,钩尖很容易扎入鱼体,鱼儿不能吐钩。所以只要鱼摄食,吃必中钩。又由于钩多,未进入鱼口的钩子,在鱼头四周乱晃,有时竟有数只钩同时钩着鱼头鱼鳍,再凶猛的鱼,也难逃厄运,所以用炸弹钩钓鱼,鱼越大越显出其优越性。
做炸弹钩的钓饵,有一定难度,过干过松,抛投时可能出现空中开花,或入水时为水所拍散,造成钩饵分离,使空钩入水。有一小窍门,可将饵团捏紧,即饵团在装钩之后,用一块较结实的塑料布(其他结实的布也可以),裹住饵团使劲拧紧,饵团会非常结实,入水后经水浸泡,亦会照样散开。如饵团黏性太大,下水后化不开,变成一只不会炸开的面疙瘩,鱼咬不开饵团,中不了钩。这些制作方法,不论文字如何作细致介绍,新钓手仍只有通过自己亲手制作,反复实践,才能找到窍门。
(2)葡萄珠钩和面饼钩
用装炸弹钩的软脑线并列组钩,改装面食,可装成面饼钩和葡萄珠钩。
取玉米面调湿蒸熟,搓揉至软似人的耳坠。做面饼钩时,取核桃大小一团,将脑线夹于面团中央,而后将面团捏扁,变成直线约3厘米的面饼,钩则由下向上翻,钩尖向内,均匀地扎入面饼四周。此种钓饵适宜钓底层鲤鱼、鲫鱼。
用同样的钩和同样的饵料,可以装成并列葡萄珠钩。
将面团捏成小球,如钓鲫鱼等小型鱼,可以装成一钩一球。如钓鲤鱼等大型鱼,可以两钩合装一球。
这两种饵料适宜在较硬的水底使用,效果不错。如在淤泥较厚的地方垂钓,钩饵有可能沉入泥层,鱼儿不易发现饵料。
(3)飞钩
“飞钩”,就是装饵时不使鱼钩镶嵌在饵团之中,而是散于饵团之外,使钩、饵分离,这是现在使用广泛的一种装钩方法。组装飞钩必须用硬脑线(锦纶单丝)拴钩,这种硬线挺拔,使钩子能向饵团四周支出不耷拉,像一只刺猬,外形有几分凶狠。有人顾虑鱼钩明摆在饵团之外,鱼儿看得见,它还会咬钩吗?通过众多钓友的长年使用,证明鱼儿尚无此等智力,它只认饵料,不惧飞钩。
飞钩绝不是“锚钩”,锚钩虽然也是不装钓饵,但它是由钓手将空钩投入水中,而后用力扯动钓线使钩子在水中快速划行,碰着鱼后将鱼搭挂上来,是钩子主动钩鱼,而鱼则是被动挨挂。用飞钩钓鱼呢,则是鱼在摄食中将钩子吸入嘴中,虽然这是鱼儿一种送命的误食,但毕竟是鱼儿主动咬钩。
飞钩最大的优点是裸钩易为鱼儿咬中,而且这种裸钩一旦进入鱼口,钩尖极易扎入鱼的口腔,吐不出来。
飞钩最有名的是的鲢鳙的硬饵飞钩,将酸臭饵捏成鸡蛋大小,装成飞钩,既可钓底,也可钓浮,堪称钓鲢一绝。现在有的钓友用同样的方法,改变配料方法,如用香甜饵料钓其他鱼,也获得良好效果。
(4)豆饼飞钩
豆饼,含有较多的脂肪和蛋白质,它散发出浓郁的清香,这种香味鱼儿特别感兴趣。钓友们使用豆饼做钓饵时,总是先将豆饼砸碎碾成粉,掺入一些黏性大的粮食,如面粉、玉米面等做钓饵。能不能不将它砸碎,而用小块豆饼做钓饵呢?能,但由于豆饼块坚硬无比,无法装钩,于是钓友们就设计出这种奇妙的装钩方法,这就是我国东北地区久负盛名的“豆饼飞钩”。
直接用豆饼块装钩做钓饵,它特别耐水浸泡,经久不化,一小块豆饼使用一天不会散开。用豆饼块钓饵兼有诱饵的作用。
豆饼块装钩由于豆饼坚硬,无法装钩,只能采用飞钩的装饵方法。飞钩垂钓又有上鱼快、不易跟鱼的特点。东北地区钓友使用豆饼飞钩,不少是采用拉砣方式垂钓。如采用硬尖粗海竿配豆饼飞钩,亦甚为方便。
豆饼飞钩的组装方法:先找一块直径3厘米长的圆薄铁片,在它的四周均匀地钻6~8个小孔,作拴钩用,中心亦钻一小孔,作连接钓线用。用锦纶单丝(硬脑线)拴钩,脑线长3厘米,而后将脑线与钩盘四周的小孔目连接。另取一直径3厘米长较厚的圆金属片,重量在50克左右,中心钻孔,作坠子用。之后,将整块豆饼用钢锯锯成5~6厘米的正方形小豆饼块。豆饼块有厚薄之分,做钓饵时,其厚薄可随原豆饼块,不必改动。将锯好的豆饼块中间用电钻打一小孔,以便穿线连接。取一略粗于主线的锦纶单丝作连接线,它长约20厘米,先与钩盘中心孔连接,拴成死扣,再穿过豆饼块的中心孔,最后穿过铁片坠,将线头略为抻紧,结死扣但必须留线圈,以便和卡子连接,卡子又与主线连接。至此,豆饼飞钩全部组装完毕。
使用时由于豆饼块下有坠片,投出后钩盘朝上,鱼咬豆饼时易中钩。但有时因水浅或其他原因,有可能出现钩盘下扣的情况,解决的方法一般是待钩饵入水后,将钓线回抻40~50厘米,可使下扣的钩盘翻转过来。
(5)“猴顶珠”
“猴顶珠”是最老的叫法,它是一种非常独特的装钩方法:用小号钩,先在钩上装蚯蚓,选小的红蚯蚓,将钩条穿满,露出钩尖,再在钩尖上装一粒如胡椒大小的玉米面软饵。此种装钩的意图是:蚯蚓既能钓鱼,又可起诱鱼作用,遇上大鱼咬蚯蚓时,将整个钩子吸入嘴中,所以它可以钓大鱼;如果遇上小鲫鱼吃钩尖上的软面饵时,也能将小鱼钓上来。所以这是一种钓大小鱼两宜的装钩方法。
现在这种装钩方法,从名称到内容,都有较大变化,如原来叫“猴顶珠”,是因为蚯蚓装在钩上,随钩条弯曲,宛若一只蹲着的小猴,再者钩尖上装一粒小面球,恰似一粒珠子顶在猴头上,因此得名为猴顶珠。
现在不少钓友称其为“龙顶珠”,在我国民间将蛇称作“小龙”,长长的蚯蚓似蛇称龙,非常贴切。在我国古老的神话中,又有龙戏珠之说,所以改称“龙顶珠”,名称古色古香,将它移植到钓鱼技艺之中,给我国传统的渔文化增添风韵。
使用的原料也在发生变化,原来使用的玉米面球,现在不少钓友改用泡沫塑料的小球:发泡塑料由一个个小珠组成,这些小球又能一个个地掰下来,将这些小粒塑料球,或用曲酒浸泡,或喷洒一些其他香料,这是一种时尚钓饵,钓鲫鱼的效果不错,既可与蚯蚓混合用,也可单用它装钩钓鲫鱼。这种泡沫塑料,乃废弃之物,俯拾即得,用它作钓饵,变废为饵,大可提倡。
现在还有人用“珍珠梅”的花骨朵代替面球。珍珠梅为一种观赏植物,夏季开小白花,花苞开放前为一粒粒比胡椒还小的小圆豆,有淡淡清香,有些钓友用它钓鲫鱼,效果也不错,将它与蚯蚓配合用,取代面球。
用珍珠梅花骨朵做钓饵,虽有一定钓效,但如果摘取城市中人工种植的珍珠梅做钓饵,有损花木,甚是不妥。
(6)蘸饵
蘸饵,是以粮食产品为主要原料,也有人掺以鱼、虾、蚕蛹粉或其他动物干粉作辅料,加工成细粉。使用时备一杯清水,一罐蘸饵粉,先将空钩在水中蘸一下,将湿钩放在蘸饵粉罐中摇几下,使空钩蘸上饵粉,又投入水杯中蘸水,再放到饵粉罐中蘸饵,如此重复几次,钩上的饵已蘸成所需的大小饵团,即可投入水中垂钓。
此种蘸饵的特点是入水溶解快,钓饵中的香甜味能迅速在水中传播,因此,诱鱼的效果很好。也不必担心饵在钩上呆不住,蘸饵附着于钩上之后,随钩而动,不会脱落,饵团也不板结。鱼儿吸饵时,碰饵见钩,因此中鱼率比较高。湖广地区的钓友,有不少就喜欢使用这种蘸饵。
蘸饵的种类有许多,有的还富有地区特色,在一些地方,有的钓友喜欢用这种,有的喜欢用另一种,这说明蘸饵的品种多,当然,这其中也有经验和习惯的问题。
蘸饵也和使用其他钓饵一样,不能一种钓饵四季通用,要根据季节、气候和所钓水域的肥瘦等客观条件去选定钓饵。
常用蘸饵有蚕豆粉蘸饵,制作方法是:选新鲜的干蚕豆,用文火慢炒,熟后去掉豆皮,而后用粉碎机或用石磨将豆磨成精细豆粉,收藏于密封的容器内,用时取少许装于小瓶内,有人还在豆粉中加入白糖等。还有豌豆粉蘸饵,既可单用豌豆,也可掺一些黄豆,制作使用方法同前。还有人用豆类、大米等,经酒及丁香、山柰等带香味的中药浸泡,晾干后磨成粉。更有人用蚕蛹粉、干蚯蚓粉及虾粉等混入一道使用。有的单用一种豆粉,有的人则将数种豆粉及其他粉料混合使用。钓手如有兴趣使用蘸饵,建议先使用蚕豆粉蘸饵,待取得经验后,再扩大用料范围,不过一定要注重实效,不去空图新奇。
蘸饵中还有一种“有核”蘸饵,所谓有核,就是先在钩上装饵为核,后蘸粉饵。作核的钓饵也是多种多样的,有以面饵为主者,也有用蚯蚓等活物为核,它们各具特色,各有千秋。
(7)沾饵
还有一种饵料,叫“沾饵”,它是一种液体添加剂。使用的方法是将各种钓饵如软玉米面饵、颗粒饲料、青玉米粒和米饭粒等,在装钩之后,连钩一道投入沾饵液中蘸一下,再入水垂钓。使用沾饵的目的,就是给钓饵增添香甜味,强化诱鱼效果。这些液体沾在钓饵上,入水后散发快,由于它是沾在钓饵上,鱼儿会循香味而来,直扑钓饵,迅速咬钩,所以使用沾饵时,如味道对路,上鱼特快。
能做沾饵的原料很多,可以这么说,凡具有香甜味道的液体,当然,它必须是无毒无污染的原料,均可做沾饵。我们常用的沾饵有用曲酒浸泡的丁香、山柰酒、稀释的食用香精等,如使用得当,有明显的效果。笔者用红虫钓鱼。将红虫捆把装钩后,在丁香、山柰酒中蘸一下再用,结果获得意想不到的效果。后分析:红虫只具有诱鱼的“形”,并不具备诱鱼的气味,蘸香酒的红虫呢,则可谓色香俱全,自然就增强了诱鱼的作用。笔者还用过颗粒饲料蘸香酒,效果也不错。
随着垂钓活动的进一步开展,沾饵将会有新的发展,钓友们在谈论中提出许多新问题,如有的提出现在市场上销售的装袋饵能不能做沾饵?使用沾饵时不用水,改用其他带香甜味的液体行不行等。总之,沾饵将会得到不断的发展,有更多更好的原料等待钓友们去开发利用。
(8)包食
包食,有的称“双层饵”,是一种集诱、钓饵于一体的饵料,具体做法是:先将入水不易散化的钓饵装在钩上,作为“核”,后将入水易化的诱饵包在钓饵之外,故称“包食”。外层诱饵,入水后很快就溶化散开,形成一个窝点,而钓饵正好摆在诱饵当中。由于诱饵发出浓烈的香味,鱼儿会循味前来摄食,但这时诱饵已散开,只闻其味,而不见其形,见到的只有钓饵,鱼儿自然会直奔钓饵,因此,这种诱、钓合一的包食,上鱼率是比较高的。包食最适合在水面较大而鱼儿又比较稀少的地方使用。
诱饵的原料,要求轻漂,入水易化,并带有浓烈的香味。可用麸皮、米糠和豆饼粉等,将这些原料炒香,适量地加入一些黏合性饵料,如面粉等,但不宜多加,能保持到饵团入水一两分钟化开为最好。为了增加诱鱼的效果,在诱饵中可添加香酒和各种香料。钓饵可用蒸熟的玉米面作成软饵,总之,平时钓鱼所用的各种钓饵,只要不易散化的,均可作为包食的内核。根据钓什么鱼,调制什么样的钓、诱饵,如诱饵可做成香甜型、酸甜型和酸臭型等,钓饵一般应与诱饵相匹配。钓饵的大小如花生米,外层包食加内核似核桃大小即可,它适于手竿垂钓,亦可用做海竿加漂的钓饵。
(9)填馅
它与包食不同,包食是入水后外层化开,露出内核钓饵,而填馅是在做好的饵团中填入具有浓烈味道的物质。装钩投入水中之后,这些浓味饵料,在饵中会慢慢往外渗透,使久泡的钓饵,仍能长时间保持着诱鱼的香、臭味。如果将这些浓味物直接掺入到钓饵中,开始时气味太大,鱼不爱吃,如放得少,诱鱼的效果不明显,而且不论刚入水时其香甜或酸臭味有多大,随着时间的延长,其味道总会逐步消减,直到最后消失。而填馅饵则可改变这种局面,只要外层饵团存在,里面的浓味就会不断地向外渗出,这些浓烈的味道渗出后,经与水的中和淡化,又正好适合鱼儿的胃口。
填馅的添加饵,有酸臭型和香甜型,前者用于钓鲢鱼、鳙鱼,后者可钓鲤鱼、草鱼。酸臭型的原料有臭豆腐、中药阿魏和发酵过度的酸饵等;香甜物可用食用香精,中草药中的丁香、山柰等。具体操作方法是,先做好外面的大饵团,用指头在饵团上戳一大洞,填入浓味的添加饵,再将洞口捏死装钩,此法由于饵团大,只适用于海竿垂钓。酸臭型一般用做硬饵团的填馅,装飞钩钓鲢鱼、鳙鱼,钓浮、钓底均可。香甜型填馅饵,可填入面饵团中,用6~8枚的组钩,脑线夹入饵团中央,钩从底部抻出,而后向四周均匀地反钩上来,并将饵团略为捏扁,使之成为软面饼钩,这种装钩法一般用于钓底。
包食和填馅饵,现尚在不断地发展和改进中,如有的在包食中装蚯蚓、鲜嫩玉米粒,甚至装袋装钓饵。填馅饵有的仅将液体抹入饵团洞中,有的则调成软食塞入洞中等。钓友们在使用这些装钩方法时,一定要注重实效,不断总结经验。
(10)气门芯套颗粒
现在使用颗粒饲料喂鱼,已发展得比较普遍。凡吃惯这种饵料的鱼,大多不同程度地养成偏食习惯,只认颗粒。用别的钓饵,效果均不理想。于是钓友们想方设法用颗粒钓饵,但由于颗粒饲料又干又硬,无法装钩,有的钓友便将颗粒泡湿后揉成团装钩,这当然费时费事,而且也改变了颗粒的原样。能不能用原样颗粒装钩呢?聪明的钓友终于设计出了用气门芯套颗粒的办法装钩。具体操作方法是:先将一根自行车用的气门芯条,剪成05~1毫米宽的皮筋圈,找一个帽口粗于颗粒的铜笔帽,将皮筋圈从笔帽的尖端套上,并推至笔帽口处,再将颗粒饲料的一端塞入笔帽口,留出半截在笔帽外,这时将皮筋自笔帽口推下,正好箍在颗粒饲料的当中,也就是说给颗粒系上了一条皮腰带。垂钓时将鱼钩钩在皮筋上即可,这实际上也是飞钩的另一种形式。此法操作简单方便,深受钓友欢迎,故流行甚广。
现在渔具店已有套好的颗料卖,更加方便,但由于做成颗粒的原料不同,有的鱼塘的鱼,只认原来喂它的那种。钓友们在垂钓时,不妨带上笔帽和皮筋,进行对比试验。
(11)管钩
管内装线虫,管外挂飞钩,是一种比较新奇的钓具。
线虫,也叫水丝蚓,它长约3~4厘米,粗约1毫米。生长在淤泥中,夏天它将身体的大部分露在泥外,在水中摆动,这时只见水中一片通红。
线虫是作为观赏鱼的饵料,喂鱼的方法也很特殊。找一只破乒乓球,在上面剪口,作装虫用;在下面扎许多小孔,用一根线作提梁,能挂起来。将线虫装进乒乓球内,将球悬垂于鱼缸的水中,这时线虫遇水会从乒乓球的小孔中钻出半个身子,在水中摆动,鱼儿游过来,像吃面条一样,一根根扯出来吃。
从以上得出两点启示:第一,线虫在容器孔中只钻出半个身子,不会完全跟出来;第二,鱼爱吃线虫。以前我们用线虫钓鱼时,是将它砸碎掺于面食中用。活线虫身呈暗红,在水中摆动,会出现红彤彤一团,这是非常好的诱饵。能不能用它直接当钓饵呢?我们做了一种直接用线虫当钓饵的钓具,姑且叫它“管钩”,制作的方法是:找一根直径1~15厘米、长约10~12厘米的透明塑料管(软硬管均可),在管壁四周钻许多小孔,两头为木塞头,并在木塞当中钻孔,上面木塞的孔应大—些,以便穿过多条钓线:另找一根16厘米长的钢丝,从两个木塞中穿过,上下贯通,并在钢丝的两端各窝出一个圈,用045毫米粗的单股鱼线拴10~14只钩,与钢丝上圈连接,脑线穿过管壁,钩子散布在管的四周,管外脑线留出3~4厘米长即可。
装线虫时,将上面的木塞上推,在管内装满线虫,即可投入水中垂钓。此法适宜于用海竿,装大漂不使管钩沉入水底,线虫接触水底后,就会钻入泥中。
管钩入水后,线虫就会钻出半截身子于管外摆动,钩子混迹于线虫之间,胖头鱼见到此等美食,不会放过,咬线虫的时候,将钩子也吃入嘴中;故此法最适合钓鳙鱼,那些游在水中的草鱼,也免不了光顾一口。这些线虫也爱招小杂鱼,所以看漂时不见大的动作不提竿。
这种新的装饵方法,还在不断的改进之中,有些设想尚待试验,如能否在管钩的最下端装一只锚钩,在管壁四周能否多装一些钩子,在管内装一些具有浓烈酸臭味的东西,如阿魏、酸食等,既有线虫诱鱼的色,又有阿魏、酸食等诱鱼的味,色味俱全,诱鱼效果更佳。
(12)快速装饵
现在盛行的竞技性钓鲫比赛,一改休闲垂钓时那种温文尔雅的态势,其操作之快,上鱼率之高,实在令人惊讶,在当今钓鲫比赛中,平均1小时上60条鱼已不是什么新闻,有的竟能在1小时内钓起100多条。这么高的上鱼速度,要求装饵、出竿、钩坠入水、鱼咬钩后的提竿及摘鱼等一系列动作环环紧扣,不能有任何浪费时间的多余动作。有人说这种垂钓比赛是操作技巧的竞速比赛,所以钓手们都千方百计地缩短每个动作的时间,如以前介绍的快速摘钩法就是一例。
过去人们垂钓时为了缩短上饵时间,常将面食捏成许多饵球放在一旁待用。有的钓手为了快速取饵,还将饵球咬在嘴唇边;有时口中特意吃着香甜糖果,以便将香甜味喷到饵球上,求得高上鱼率。但这些方法远远不能适应垂钓比赛的速度要求,钓手们在竞赛时双手都在不停的操作,根本无暇去准备饵球,再说即使准备了也未必能节省时间,所以只能现捏现装钩。
快速装饵的具体操作方法是:在摘完钩上的鱼之后,迅速将一只手伸进摆在钓手面前的饵料盆内,用拇指、食指和中指抠起相当于两个钓饵的一团饵料;随即用三指将饵料一捻,使它成条状;再用拇指的指甲从中一掐,将饵团一分为二,一半随拇指上翘粘在指甲盖上(它并不影响手指的活动),另一半饵料仍在三指中间;这时握竿的手已将鱼竿放下(也有的不放下竿),手中捏着鱼钩,有的钓友用握竿手装饵虽不用倒手,但竿柄易被钓饵弄脏,迅速将三指中间的饵团装上一个鱼钩,钓鲫比赛一般都采用双钩,而后用食指将拇指指甲盖上的饵团刮下来,又用三指迅速将饵团装上第二个鱼钩。如此,即完成了双钩装饵的动作。从手伸进料盆抓料到装上第二个钩饵,动作熟练的钓手仅需3秒钟左右即可完成。这手绝活,只有经多次反复练习才能练就。
(13)线虫海绵团装钩
线虫喜聚集成团,可利用它的这一特点,设计出一种线虫海绵饵:
取广口小瓶、小碗或胶卷盒若干个,内注少许清水。再取海绵,剪成1~15厘米见方的小块,或剪成长条状亦可,将它放在瓶(碗)底上。而后抓一些线虫分别放进海绵之上,不多时,它们就会钻进海绵之中,成为一粒线虫海绵饵,将它装在钩上即可垂钓。
用线虫装钩,还有些简便的方法,如用红线捆扎成把,再用钩挂在线上。还可将它砸成酱,拌入到面食中,使面食变成红饵。
此饵钓鲤鱼效果甚好。只是在垂钓时,应将钩提离水底10厘米左右。如果将此种线虫饵贴近泥层时,线虫即会钻入到泥中去。
(14)“盒饭”
“盒饭”,这是最近兴起的一种海竿装钩的方法。它用人的方便食品“盒饭”寓名。
自从这种装钩方法问世之后,不少钓友采用和仿效,并且在原有基础上又有发展和改进,以装线的方法来说,就有三四种之多。在这里将用得较广的两种介绍如后。
第一种,具体的组装方法为:取一直径5厘米、高2厘米左右的塑料盖,也可取装洗发水的塑料瓶,截去上部,留下后底。总之,取大小近似的塑料容器均可。在它的底部固定一个坠子,用得最多的是找一重量在50克左右的厚铁片,大小与盒底相同,小于盒底亦可。在铁片与盒底的当中打孔,用螺栓连接和固定。也有人将普通铅坠用铁丝绑于盒底,也可打孔与盒底连接。在盒子的边壁上打一孔,孔径以能宽松地通过主线即可。以软脑线拴成并列组钩(即炸弹钩),每组6~8钩,脑线长约10厘米左右即可。另用一条30厘米长的连接线,线径与主线粗细相同。下端穿入盒边的线孔,在盒内加小卡子与组钩连接,连接线的上端加卡子与主线连接,盒饭钓具即全部组装完毕。此钓具粗略看,好像在组钩上吊着一只盒子。
使用时将较黏的钓饵填入盒内,将盒填满,将钩插于黏饵的最上面,横躺竖插均可。
第二种方法:所用的钩坠线盒等材料完全相同,只是在饭盒的边上均匀地钻8只穿线孔,将8条带钩的脑线自外向内穿进去,钩留在盒外,将盒内8根脑线并列拴齐,再将主线引入盒内,加卡子与脑线连接,即全部组装完毕。
此法装钩的优点是:脑线分别从饭盒四周的边沿上散开,脑线短,不易相互缠绕。尤其是钓鲫鱼时,一般都是采用较细的脑线,更易缠绕。采用此法,即可解决脑线缠绕的矛盾。它的不足是因为脑线短,鱼咬钩后,主动牵线不会太长,因此,其灵敏度不如前者。
这种“盒饭”钓具,是根据钓场水底不干净而设计的。如水底有水草、烂树叶等,饭盒入水之后,因底部有坠子,一般总是盒底朝下,压在水草烂叶之上,钓饵不为水下脏物所覆盖。如果用普通炸弹钩,钓饵入水散开之后,尽沉于水草杂物之下,鱼儿找不到钓饵,而且极易造成钩、饵分离,钩于还易于挂底,采用此法,以上诸矛盾均可解决,而且节约用饵,上鱼效果颇佳。
此钓具原为钓鲫鱼设计,现有人加大盒子,用于钓其他鱼。
三、钓位选择
选好钓位,是垂钓过程中极为重要的一环。尽管是初登钓场的新手,钓技尚不熟练,若选到好的钓位,也可满意而归。相反,假如没有选到好的钓位,即使他垂钓技艺高超,诱饵、钓饵良好,也可能一无所获。怎样才能选好最佳钓位?涉及问题比较多,且错综复杂。这就要求垂钓者把平时掌握的天文、地理、气象、水文、鱼类学等有关知识,运用于垂钓现场,进行综合分析,探求钓什么鱼、选什么钓位的最佳方案。所谓最佳钓位,不是不变的,它也随着气候变化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变化。正因为如此,有的时候也遇到过没有人能看上的钓位,却获得了意想不到的丰收。两方面的实践说明,选择钓位,必须依据季节、时间、气象等具体条件而定。
1根据季节变化选择钓位
谚语云:“春钓滩,夏钓潭,秋钓阴,冬钓阳。”这生动说明了季节变换对钓位选择的重要性,所以它一直是垂钓者选择钓位遵循的一条准则。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四季的划分在不同的地区有很大的差异。立春,意味着春天的来临,在南方已是郁郁葱葱,鸟语花香,而在北疆则仍是千里冰封,银装素裹。同样,立夏、立秋和立冬,东西南北中各地气候也多是与季节错位的。据有关气象资料介绍,每候(5天)的平均气温在22℃左右,为夏季;低于10℃以下,为冬季;介于二者之间为春季或秋季。依照这条标准,只有在珠江以南的地区,春天伴立春而降临大地。以此向北推移,每距100公里,春季大约要推迟3天到来,最后推到黑龙江的北疆边陲,过了立夏这节气以后,春天才姗姗而来。故又有钓谚云:“春钓桃花水,夏钓大深潭,秋钓阴凉处,冬钓背风向阳钻冰眼”,“春钓雨雾,夏钓早,秋钓黄昏,冬钓草”等,也进一步阐明了按季节变化选择钓位的要诀。
2根据时间变化选择钓位
“一日三迁,早晚钓边”,“早钓近,午钓远”,“夕阳西下,钓鱼最佳”。这是说,在一天之内,各种鱼都有自己的活动规律和范围,有一事实上的觅食和栖息地点,选择钓位时,必须熟悉各种鱼的生活习性。“钓鱼怕参观,避免马路边。”为了防止干扰,除了“避”还要坚持“上午钓西,下午钓东”。
3根据不同地形地貌选择钓位
“钓鱼不钓草,等于瞎胡跑。”有草的水域不仅饵料多,而且比较安全,鱼类家族中的多数成员都愿在水草丛中栖息、觅食、生儿育女。对垂钓者来说,水草虽然挂钩绕线,增加垂钓难度,但仍不失为钓鱼的理想场地。其他诸如“选铧尖,钓半岛,陡坡下面钓鱼好”,“桥墩旁,是渔场”,“方钓角,长钓腰,不方不正把洄涡找”,“洗菜处,淘米点”,“进水口、出水道位必须善于观察和占据有利地形”。如果水库有网箱养鱼场,或有发电厂排放热水的温水区,则网箱外围及温水区的临岸处,也都是理想的钓位。若是养鱼塘,还要看是精养鱼塘、粗养鱼塘,还是拦河汊养鱼塘或“卖鱼场”式的售票垂钓鱼塘?不同的鱼塘,有不同的地形地貌,应灵活掌握。
4根据水文、风向、阴晴变化选择钓位
“雨后放晴,钓鱼早行”,“溪水响动,鱼跃活动”,“涨水钓河口,落水钓深潭”,“雨天鱼靠边,且莫甩长线”,“宁钓下风,不钓平静”,“和风细雨,鱼儿贪食”,“夜钓寒冷,劝君莫等”。这些谚语说明,在小风吹拂、细雨蒙蒙的天气,特别是涨水、流水处,水中含氧量充足,是鱼儿最活跃的场所,钓位适宜选在河口处和下风处。另外,还要注意观察垂钓水域是否受工业废水污染,若发现被污染,应及时另选场地。
以上有关选择钓位的谚语,只是别人经验的总结,垂钓者还应结合具体情况和自己的经验,灵活运用,切忌生搬硬套。
5适宜打窝子的地方
以下地方适宜打窝子:
(1)有水、树木,岸边有菜园、谷场的地方。
(2)人们经常洗衣服、洗菜的地方和牛经常卧水、饮水的地方。
(3)进水口和出水口处,活水更佳。
(4)桥洞口、石洞口附近,有船只停泊的地方。
(5)岸边向水中突出的部位。
(6)戽水站附近。
(7)下风口。
(8)深水塘选在较浅处,浅水塘选在较深处。
(9)长方形的大塘选在中间处。
(10)深水与浅水的结合部,两块草丛之间的连接部。
(11)草丛中间的少草处、草洞处(无草处)。草稀打草密,草密打草稀,不稀不密最适宜。
(12)冬季打向阳,夏季打阴凉。
(13)大水域中(如水库)有网箱养鱼的附近。
(14)堤堰、河沟的上游浅水区、狭窄处。
(15)岸边被人踩过、有人垂钓过的地方。因多次有人打窝,鱼儿习惯来此觅食。
6.相关谚语
(1)宽钓窄
在面积较大的水域垂钓,把窝子定在相对狭窄的地方,是理想选择。原因有二:
①狭窄处,鱼的密度相对要大些。狭窄地带是鱼们南来北往的必经通道。
②鱼类的感觉器官虽然发达,但仍限制在一定的范围之内。在狭窄处打窝下饵,能便于它们尽快发现摄食目标。
(2)窄钓宽
如水面窄小,择位就恰恰相反,要找相对宽敞的地方才能事半功倍,喜获丰收。原因有三:
①狭窄处大都较浅,鱼儿易受惊扰。
②浅水受热快,骄阳下不适合鱼类的栖存。
③宽敞处一般处于低洼地势,水容量大,氧气充足,冬暖夏凉,沉积物多,是鱼儿(特别是大鱼)密集的地方。
(3)不宽不窄钓中间
不宽不窄的水域,中间离岸较远,水位最深,清静安全,是“藏龙卧虎”的地方,是为黄金钓点。
(4)浅找深
如在都是1米左右的浅水区找到了一块一米二三的略深地方,此地必是鱼儿喜欢聚集、觅食的地方。
(5)深找浅
如果周围都是2米左右的深水区,在某一处找到一块15米左右的浅水地方,此处必是水底的凸包,水在凸包的周围会形成很小的涡流,鱼儿也喜欢在这里逗留、觅食。
(6)找坑洼
如果在水深1米左右平底的池底,突然出现一块比周围深一二十厘米的坑洼,这是最理想的“鱼窝”。因为,鲫鱼、鲤鱼都有这样习性:它们喜欢在比较松软的塘底,用嘴撬、鳍划、尾扇,将平坦的地方的泥沙掀到四周做个柄窝,找到这样的“鱼窝”,就丰收在望了。
(7)找坡沿
因为鲫鱼、鲤鱼都喜欢动,它们常常频繁地往来于深水与浅水交界的坡沿处,侧着身体游动。垂钓时,如果花一点工夫找到这样深浅交界的坡沿,必可赢得高分。
(8)找杂乱
在水底找到杂乱的环境,如乱石、树根、草根、杂物多的地方,由于环境错综复杂,昆虫多,鱼儿亦天生喜欢这类隐蔽的处所。
(9)钓鱼不钓草多半是白跑
这是一条流传甚广的垂钓谚语。钓鱼时之所以要找水草,是因为水草周围的饵料丰富、氧气充足、水流平稳、昼夜温差小,水草能遮光挡风,热时可乘凉,冷时能取暖,是鱼儿觅食戏水、交配产卵、集聚栖息的场所。所以,有人总结了钓鱼要“一年四季不离草”的经验,这是很有道理的。
(10)茅中选透透中选茅
在满塘水草的水域,钓窝应选在局部无草或少草的空旷点、带状间隙处。这类空当处不仅是鱼类栖息场地或洄游通道,而且视野开阔,饵钩目标显赫可多钓鱼;如无水草间隙可取,则需人工除草造窝,开辟草洞,同时,要把诱饵撒到窝子里,新窝开好后约半小时待水清静了便可施钓。在那大面积净光、只局部长草的少草水域,钓窝应选在草的边缘或两束水草之间。这里是鱼类进出之地,较易钓获。
(11)无草塘中选凸凹
在光塘钓鱼,应选择底貌凸凹不平和沟坎之处做钓窝。这类地方常是鱼儿聚居洄游之地。
(12)猪栏附近莫怕臭
假如你垂钓的水塘边有一座猪栏(或鸡、鸭棚),千万莫因怕臭而轻易放弃。因为那里有机物多,有利于水生物的大量繁殖。另外,畜生的剩余饲料、谷物、蛆虫时有掉入水中,直接为鱼儿提供食料,在那里垂钓不仅钓得多,且可望钓得大鱼。
四、垂钓地点的选择
垂钓地点的选择是关系到每次外出钓鱼能否有所收获最关键的环节。再高明的钓家,在一个无鱼或鱼很少的水域也不会钓到鱼;反之,一个初学钓鱼的爱好者,遇到鱼多的水域也会钓到鱼。垂钓者除非有目的地去某处(最熟悉的地点)或到养鱼池塘钓鱼,多半是在不熟悉的野外找塘钓鱼,塘里是否有鱼,全靠垂钓者主观判断,凭经验丰富与否。我们常常见到有些钓鱼者由于不善于判断和选择钓鱼场所,见了水面就打窝子,10分钟、20分钟以后没鱼上钩就走,另外又找塘打窝子,结果奔走一上午一无所获。下午遇到有鱼上钩了,可惜天色已晚,得赶忙收竿回家了,劳累了一天,才后悔不该盲目地乱跑乱打窝子。
垂钓者若是来到一个陌生地方,首要问题,是如何选择垂钓水域。必须先来一番“侦察”,切不可见水就往里面打窝子。再说,垂钓者多半利用休息日、假日外出活动,时间短暂而宝贵,如果在一个没有鱼或鱼很少的水域垂钓,肯定会徒劳无获,扫兴而归。因此,正确选择垂钓地点,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怎样选择垂钓地点呢?概括起来有五个字:看、闻、问、试、听。
1看
看地形。如是湖泊、水库,不能选在宽水面处垂钓,而要选择港汊、狭窄水域、有水草的地方或洄水湾内。如是塘口,就要看一看周围是否有进水处(不是死水塘),有没有人照管(无人照管的野塘,打捞者多,垂钓不会有收获)。
看水面。水中是否有草和藻类植物,水质如何,有没有鱼儿游动,有没有水草、菱角叶被鱼咬食而残缺的现象,有没有水泡,岸边有没有人捞草和捕鱼时带上来的泥浆等杂物。如有,则可垂钓。
看水的颜色。一般是水浑浊有鱼(过分浑浊也不行,因为即使有鱼,因水浑浊鱼也看不见钓饵)。水呈黄橙色,说明鲤鱼多;水呈淡黄色,青鱼、草鱼多。在塘的下风口(迎风处),仔细看看有没有一条条墨绿色的鱼粪浮在水面上,还要看水中有没有鱼儿游动的波纹和浪花。如有,则表明鱼多。
2闻
鱼多的水塘会有一股鱼腥味,鱼越多,腥味越浓。可以站在下风处,从鱼腥味的浓淡,判断塘中鱼儿的多少。
3问
向附近的群众询问。主要了解塘口近两年是否干涸过,塘中多是什么鱼,个头大小,是否经常有人来垂钓。方法是与群众多拉家常,互相熟悉了,才能问到真实情况。特别要注意多向老年人和儿童打听情况,获得的信息比较准确。有的人怕你白钓他的鱼,可能不愿讲真话,因此要适当多找一些人询问。
4试
用钓线上的钩和线试一试水的深浅。水深不足50厘米或超过2米的,都不适宜垂钓。水深在1~2米,是垂钓比较理想的地方。
还可以在钓鱼的前一天先到垂钓处用饼(豆饼、芝麻饼均可)05~1千克,或者用肉骨头丢到准备垂钓的地点,第二天上午再来垂钓,若有鱼,立即会上钩。
5听
鱼在水中觅食,特别是咬草、拱草根、拱草丛,都会发出声音。若声音大,范围广,声音密度高,说明鱼多;若什么声音也听不到,一潭死水,鱼肯定稀少。
五、垂钓方法
1.做鱼窝
做鱼窝又叫打窝子、打塘子,其目的就是用诱饵,把鱼儿诱集到垂钓的既定水域,起到把四面八方的鱼儿“邀请”过来的作用。
一般说来,鱼窝有两种:一种称自然鱼窝,也就是不用撒饵,鱼儿自然集中的地方。自然窝也就不必人为的去做了,而要靠“看、找、问、试”四个字来确定。自然窝大多在水深、向阳、避风、冬暖夏凉的地方。所以自然鱼窝多在河的转角、流水缓慢的向阳深水处。也有一些垂钓老手,在夏季天暖和时,有意在湖塘向阳岸边附近,将底泥挖深,这样到了冬天,这里也就自然成了鱼儿过冬的安乐窝,鱼儿哪里知道这是休闲垂钓者为它们制造的“墓地”呢!鱼儿也有以嘴或尾,自己在水底掘成盆状的鱼窝的习性。如果探寻到自然鱼窝,先要测试一下水深,然后再撒诱饵,隔一些时间便可下钩了,很快鱼儿会上当咬钩。在一个水域,最好多找几个天然鱼窝,然后撒诱饵,这样便可以在几处下钩,巡回提竿,充分体验垂钓之乐。
大多数情况下,还是要自己去做窝。这就是第二种——人工鱼窝。人工鱼窝在做以前,要反复观察对比,最后才确定做在哪里,这完全凭自己的技巧,来诱集“八方宾客”。做窝时,必须保持安静,一定要用打窝器,把诱饵轻轻地送到窝位,再慢慢地放入水底,目的是不惊扰游鱼。千万不能用抛撒式做窝,那样非但请不来“客人”,还会把原来的“主人”也吓走了。
从人工鱼窝的形式看,有以诱饵打的,有以草做的,也有泥窝和活动窝等好几种。
以诱饵在开阔地做鱼窝,先要用钓线试一下水的深浅和水底平坦情况,再根据水面的大小、季节的不同,决定打窝的远、近、深、浅。一般来说,大水面窝子要做得远一些;小水面窝子做得近些。从季节上看,春天在近岸浅水区打窝,夏天要在阴凉的深水区打窝,秋天窝打在较远的深水区,冬天则打在背风向阳的北坡,另外,晴天要迎着太阳打窝,阴天要在深水处打窝。
最好是在同一个水域,同时要打2~3个鱼窝,最好是在钓区范围内,呈扇形或三角形排开。窝做在什么地方,不加注意往往会忘掉,所以要学会以岸边和对岸的树木、泥石块和竿长、钓线长度以及自己所在的钓位,这些固定不变的参照物,把窝位标定好,以免垂钓时偏离窝位。几个窝位间距不宜太远,以相间一米左右为宜,这样便于形成一个较大的集鱼区,对垂钓十分有益。
若是在草丛中做窝,效果比开阔地要好,但技巧也要更高。因为水草茂盛的地方,水会很清,在草丛中做窝,一定要“口子”小(即水面部分小),底子大(水底面积大),需要用割草器直上直下,把水底下的草清除干净,而水面的草多保留下来。这样鱼竿伸举,人的走动对窝中的鱼儿干扰就小得多,因为小“口子”起到了遮挡作用。
打窝子,诱饵的用量要适当,既不能喧宾夺主,让鱼儿一下子吃个饱,又不能撒诱饵太少,令鱼泛味。掌握得当,虚虚实实,以虚为主。大水面,水较深,窝食的质量差一些时,可以投一个馒头大小的窝食。水面小,水较浅时,很好的诱饵,投乒乓球大小的一团也就行了。一般情况下,一次投饵可维持3~4小时,天气冷时可延续5~6小时。在垂钓过程中,要不断地续窝,以保持窝中老有集聚的鱼可钓。也可以将诱饵包裹在钓钩或鱼坠上,轻轻地送到钓位来续窝,因为每次用量不多,所以叫下小窝,其效果同样也是很好的。
在做窝时,可以确定一个“主窝”,这里作为撒饵的主体。在“主窝”周围,还可以造一条窝路,具体做法是在主窝的前、后、左、右四个方向,呈散碎状,星星点点地撒下一些同样的窝食。这样,可以诱惑更多的鱼儿,较快地游向主窝。从而使窝子发得又快又好。
做窝通常是在垂钓当天,也可以提前一天做。必须用成团的块状诱饵,比如以豆饼、花生饼为主体制作的。由于诱饵坚实,鱼儿闻其味香,却又啃它不动,可以维持3~4天,令鱼儿恋恋不舍,形成一个较持久的人工鱼窝。
垂钓时,有时也会出现鱼儿只吃诱饵,不去咬钩的现象,这可能是诱饵太“实”,主次关系没调配得当。为此,有一种泥窝和移动窝,可以解决这类麻烦。所谓泥窝,就是用钓位附近的湿土,拌以香精或用酒泡过的米粒、谷粒、麸皮或糟食,用力揉成一个较大一些的韧性很强的泥团。然后用撒窝器将泥团送入钓位(窝点)。它的特点是香味浓郁,窝子大,迷惑性也大。由于食物埋没在泥团中,或根本没有食物(香精),所以鱼儿闻香而来,无食可吃,焦急中频频咬钩,上钩率必然较高。其缺点是发窝时间较慢,要耽误不少时间。
移动窝和泥窝一样,也是突出了诱饵以虚为主的特点。具体办法是:用一块网眼大一点的旧纱布做一个口袋,将一种或几种诱饵装入口袋,并加一块石头,扎紧袋口后,用3~4米长的尼龙绳拴住,将其送入钓位,绳的末端拴在岸边。这样,移动窝中的诱饵散发出的香味和漏出的细沫,会把鱼儿很快诱集过来,却又吃不到多少东西,这时在窝点抛钩,效果极佳。移动窝可以随时移动,机动灵活,还可以重复多次使用,是可以一试的做人工窝的好办法。
在洁净的塘河中垂钓,还可以将稍大一些的青草、水草、瓜菜、藤蔓或树的枝叶扎成束,用绳子在草把的下部系一块重物,慢慢送入钓位,同样也能起到诱集鱼儿的效果,这就是草窝。在草窝附近垂钓,咬钩上钓率同样很高。
2.鱼星和识别鱼星的方法
鱼星,是指鱼儿摄食时,从嘴中吐出的串串气泡。有经验的休闲垂钓者,往往很注重鱼星,他们从水中有没有鱼星、鱼星的大小、形状就能判断出水中有没有鱼,或是鱼儿的大小和品种。几乎可以以鱼星替代人们的眼睛,来洞察鱼情。
关于鱼星的由来,有许多不同的说法,比较多的老钓手认为,鱼儿在用鳃呼吸时,产生的碳酸气,一般是由鳃盖处排出。当鱼儿在吃食时,大多数情况是必须先把鳃盖关闭,然后才张嘴。此时呼吸产生的碳酸气,便从嘴中释放出来,形成一个个圆形的气泡冒出水面。钓手们在天然或人工鱼窝中,见着一串串气泡,便明白“客人”来聚会了。在鱼儿聚集很多时,窝点像开锅的米粥一样,一个劲地冒泡,这就叫发窝。所以有人说:见着鱼星,就是见着鱼儿,由于不同鱼儿的吃食习惯不一样,所以鱼星也各有所别,下面就一些主要垂钓鱼儿的鱼星式样,作一简介:
(1)鲤鱼星
气泡大而密,呈开锅状。由于鲤鱼是一边吃食,一边拱泥,所以气泡上升时,有混浊现象。每次有20~50个成串的泡团,稍有大小,片状分布。5千克重的大鲤鱼,鱼星有脸盆大那么一片,蔚为壮观。
(2)鲫鱼星
气泡稍有大小,不成串,每次仅喷出一大一小两个气泡。受惊时鲫鱼也能吐出成串气泡,但数量和大小,要比鲤鱼差得多。
(3)草鱼星
气泡大而疏,不成串。每次喷出10~20个大小兼有的气泡,片状不明显。若气泡大而多,该鱼可能在5千克以上。
(4)青鱼星
气泡密而小,呈细珠状。泡大小相兼,数量很多,所以有经验的钓手,称青鱼星为碎星。
(5)乌鳢、鲶鱼星
它们吐出的气泡,像红铁淬火一样,泡沫小而密集,上升迅速,呈长条形,瞬息即逝,不会重复出现。
(6)鳝鱼星
鳝鱼星是其将头伸出水面呼吸空气后吐出的。泡的个体较大,如豌豆那么大,一次三四个不等。
3.炸弹钩与糟食的安装
糟食是集诱饵和主饵为一体的一类钓饵。以糟食垂钓时,必须配以炸弹式组钩,否则无法施钓。炸弹组钩的具体拴法是这样的:
取6根直径为025~06毫米、长36厘米的尼龙胶丝为脑线,在线的两端各拴一个伊势尼6~9号鱼钩。将鱼线对折,在中间15厘米处打一个死结,结的上方为套扣,以连接环与主线(见图59)。伊势尼钩钩尖锋利,刺鱼有力,便于各种常见淡水鱼吞食咬钩。在出钓时,可以预先多拴几组不同型号伊势尼炸弹式组钩,以便根据情况随时变更组钩型号。比如,有咬钩信号,却提竿无鱼,很可能是钩号太大了,应该更换小一些的鱼钩;要是提竿时拽不上鱼来肯定是鱼钩太小了,应更换大一些的才行。
炸弹钩的装饵方法有两种。一种是将糟食捏成梨形大小的食团,然后再一掰为二。把理顺的炸弹钩脑线,直接勒入,以手攥紧成卵圆形。另一种是不将食团掰开,而将脑线索直接勒入糟团。这时糟团上露套环,下露12根鱼钩,这便完成了第一步工作。接下来,要把每一个钩尖,对准糟团的中心插入,使钩柄在外,像一个剥了皮的橘子。然后一手握住糟食团,另一手抓住套扣,用力缓缓地往上拉,把12个鱼钩都拉入糟食团中,让鱼钩均匀地落在糟食团的中心处。最后,再用力攥紧组钩,这样一个炸弹钩装钩工作即告完成。每一个糟食组钩团重在15~20克左右。垂钓前,可以多制作几个不同钩型号的组钩团,以备使用。
这里要着重指出的是,糟食团不能水分太大,质地过于松软;同时它也不能太干,太干容易散。糟食组钩团入

(<-快捷键)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目录

阅读设置

背景色:

字体大小: 14px

页面宽度: 1200px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