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侦探推理 > 诚信与道德

诚信与道德

作者:阮建芳字数:98132状态:连载

第一章 道德规范与道德品质

基本道德
1. 爱国、守法
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爱国守法列为20字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的首要规范,有其深刻内涵和重要意义。“爱国”是最基本的道德标准,是公民遵守各种道德规范的前提和基础;守法是“爱国”规范的延伸。爱国必须守法,守法是爱国的重要表现和必然要求。
“爱国”主要是规范公民与国家的关系,其内涵就是热爱祖国,报效人民,维护国家的统一,捍卫民族的尊严。“爱国”是每个中国公民的义务和责任,它要求所有公民都必须把热爱祖国作为自己的一个神圣的道德义务。维护国家的统一,保卫国家的利益,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而努力奋斗,是每一个公民的光荣责任。
“爱国”作为基本的道德要求,它渗透于公民道德建设的各种规范之中,与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相联系,主要体现在对祖国的强烈责任感上,同时它还必须具体落实到以高度的责任感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做好每一件有利于祖国强盛的事情上。同样,它还必须具体落实到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上。
“守法”规范也主要是公民与国家的关系,其内涵就是学法、知法、用法,自觉维护宪法和法律的权威。
我国社会是法制社会,每个公民必须具备很强的法治意识,有必备的法律知识,认真执行各项法令、法规和各项规章制度,自觉遵守和服从法律,有明确的法治观念,这是现代社会文明教养的基本要求。换句话说,在现代文明社会中,社会成员如果没有基本的法律知识,不遵守法律,不懂得维护宪法的尊严,那就不能说是一个文明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
在我国社会中,社会主义法律和社会主义道德在根本上是一致的,两者紧密结合,相互作用。一般来说,违背法律的行为同时也是违背道德的行为。在有的情况下,违背道德的行为也是一种犯罪行为。所以,自觉地遵守宪法和法律,实质上也是在自觉地遵守社会公德。
2. 明礼、诚信
“明礼”作为公民道德规范,包括两个方面的要求:从狭义上讲,“明礼”就是讲究起码的礼节、礼仪和礼貌、无论是在公共场,还是在职业场所和个人家庭生活中,行为举止都得体、适宜。从广义上讲,“明礼”就是讲文明,特别是注重公共场合中言谈举止的文明,如爱护公共财物、维护公共秩序、遵守交通规则、不随地吐痰,不乱扔垃圾,不大声喧哗等等。讲究文明礼貌是做人的起点,每个人来到世上,学习做人就是从讲文明礼貌开始的。文明礼貌不仅给他人、给社会带来愉快和谐,也能创造充满爱心的环境,给自己带来快乐,带来温馨。如你向同学的一句不经意的问候,一个小小的帮助等等都会使同学感觉友谊的存在。
“诚信”是对“明礼”规范的进一步深化和“升华”,即古人所说的“礼于外,诚于内”。它的基本内容是诚实、诚恳、信用,也就是忠诚老实,诚恳待人,以信用取信于人,对他人给予信任。试想一个习惯于坑蒙拐骗的人能赢得他人的信赖吗?在某大学校园曾发生过这样的一件事,一位需要贷款助学的同学拿着助款银行的宣传单对银行工作人员说:“要是我以后不还怎么办?”弄得银行工作人员面面相觑,不知如何解释是好。诚信是道德赖以维系的前提,它既是市场经济领域中基础性的行为规范,也是个人与社会、个人与个人之间的相互关系的基础道德规范。不管前面这位同学当时是如何想的,但从他的问话中,我们不难看出对当代大学生加强信誉教育,还是十分必要的。
“明礼”、“诚信”作为公民最基本的道德规范之一,在落实到行动中看起来都是一件件小事,但是正所谓“见微知著”,就是这些小事,从另一个侧面能反映出一个人,一座城市,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形象,因此,我们要倍加地重视。
3. 团结、友善
团结友善作为公民基本道德规范,其基本内容是指在追求共同理想目标上,人民通过弘扬集体主义精神和团队精神,形成全民族,全社会的凝聚力。友善是指友好、友谊、善良、善意、与人为善等,体现人们相互之间的亲和力和亲善关系。公民道德建设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要在全社会形成一种良好的人际关系。这种关系包括团结互助、平等友善等,使人类最终实现“以人为本”、“人伦和谐”。
团结友善所包括的内容和范围相当宽泛,大到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整个世界,小到我们每个人的一颦一笑,一言一行,融入于生活的各个方面。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打败了日本帝国主义,赶走了国民党反动派,建立了新中国;98抗洪斗争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党和人民经受了考验,这都是团结所铸就成的辉煌。而当今世界的和平发展,甚至于反恐斗争仍然依靠的是团结的力量。正如人们歌中所唱道的“团结就是力量”,它唱出了人们对团结的理解。而《友谊天长地久》的主题则唱出了人类对友谊的渴望和祝愿。而作为学生,在学好本专业知识的基础上,要培养自己的优良品质,团结帮助,友善待人,有强烈的责任心和集体荣誉感。在学校里,曾发生过很多感人至深的事情。在某大学的外语系,一位学生在回家途中所坐的摩托车与汽车相撞,严重受伤,需要开颅手术,医疗费高达10万元。同学们知道这情况后,纷纷解囊相助。还有一位同学,半夜里胃出血,生命危在旦夕,是团结友爱给予了他第二次生命。在学校这个温暖的家庭里,处处是真情满人间;推而广之在我们当今这个社会之中,也是处处充满了爱心。正如清朝学者辜鸿铭在《中国人的精神》中所描述的那样,中国人过着的是一种心灵的生活。那种心灵就是我们民族的底蕴,正是这种发自内心的友善,使我们的民族和国家赢得了“礼仪之邦”、“文明之邦”的美誉,也正是那种内心的平和,使我们能正确地看待自己,面对生活和世界。
4. 勤俭、自强
勤俭自强作为我国公民基本道德规范是对公民个人道德素质提出的要求。勤俭的基本内容是勤劳、勤奋、勤快、俭朴、节俭;自强的基本内涵是自尊、自立、自励,生命不止,奋斗不息。
勤俭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勤俭可以积沙成塔,集腋成裘。勤劳、勤奋、勤快反映的是个体对待劳动、学习、工作的态度与品质。一个具有正确人生观的人,必然是一个热爱劳动的人,勤奋学习的人,努力工作的人。因为他们懂得,只有用自己的双手才能创造美好生活,只有用辛勤的汗水才能浇灌幸福之花。所谓“聪明在于勤奋”、“勤能补拙”、“天才就是勤奋”等等人们耳熟能详的词句都是对“勤”字的最好诠释。俭朴、节俭折射出人们对待生活消费、劳动果实的态度。古人云:“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俭朴的人在生活消费上量力而行、量入为出,不盲目攀比,不追赶时髦,不片面追求高消费,珍惜劳动果实,做到节俭而不吝惜,大方而不浪费。李嘉诚先生多年荣膺香港首富乃至世界华人首富,但他本人在衣食住行上非常俭朴、简单。他曾说:“衣服和鞋子是什么牌子,我都不怎么讲究,手上戴的手表也是普通的,已经用了好多年。”李嘉诚不抽烟、不喝酒,到工地巡察与工人一样吃盒饭,但为了公益事业却一掷千金。
自强不息表现个体的顽强毅力和不屈不挠的精神风貌。人,是要有一点精神的,一种积极向上、坚韧不拔、勇于拼搏的精神。人生道路不可能一帆风顺,在困难面前、在逆境之中、受挫折以后,自强自立者勇往直前,懦弱自卑者节节败退。青年的楷模、世界五大杰出残疾人张海迪身残志坚,以坚强的意志和惊人的毅力克服常人难以想象的磨难书写着她那美丽的人生。她自幼患高位截瘫,以后又身患癌症,在坐轮椅四十多年的艰难岁月中,无数次的手术、大面积的褥疮、撕心裂肺的疼痛,多少次与死神擦肩而过,但她不仅以灿烂的笑容、诗一般的灵魂顽强地活着,而且活得轰轰烈烈、有滋有味。她写小说、画油画、唱歌、读硕士,一息尚存便要发光发热,不仅充实了自己更奉献了社会。张海迪不愧为自尊、自信、自强、自立的典范。
在社会快速发展的今天,需要我们每一个人踏踏实实、勤勤恳恳地做好本职工作,需要我们每一个人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勤俭节约,反对浪费,更需要我们志存高远,自强不息,为社会和民族的振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5. 敬业、奉献
宋朝朱熹对“敬业”的解释是:“专心致志,以事其业”。即敬业的核心要求是严肃认真、一心一意、精益求精、尽职尽责。古人提倡的这种工作态度今天仍然没有过时,在《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中将“敬业”作为公民道德规范,用来规范公民与职业的道德关系。
“敬业”基本内容是忠于职守、精益求精、德艺双馨、遵守职业道。敬业是社会主义职业道德最基本、最起码的要求,一个人的价值大小就在于他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爱岗敬业,为社会、为祖国作贡献。北京公交车售票员李素丽、南昌某派出所的民警邱娥国,他们都是在平凡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业绩。李素丽、邱娥国以及其他各个战线上的许多楷模的爱岗敬业精神都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当然,要真正做到爱岗敬业并非是一件容易的事。这不是一句空话,它要求每个从业者立足本职,脚踏实地,尽职尽责,造福社会。
奉献就是积极自觉地为社会做贡献,它是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本质特征。社会主义是建立在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经济基础,广大劳动人民当家做主,因此,社会主义职业道德必须把奉献社会作为自己重要的道德规范,作为自己根本的职业目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中将“奉献”作为公民基本道德规范,主要是规范公民与社会的道德关系,并引出公民对待他人的道德责任。
“奉献”作为公民道德规范,其基本内容克己奉公、服务社会,助人为乐、造福于人类。奉献社会是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最高境界,也是做人的最高境界。奉献是无私的付出,像孔繁森同志所说的,“把自己当作泥土吧,让众人把你踩成一条路”,就是这种无私奉献观的最好写照。一个人的生命是有限的,但奉献却是无限的。我们的社会中像雷锋、孔繁森、李润五、徐虎、李国安等同志,之所以受到社会崇敬,就是因为他们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默默地为社会作了无私的奉献。
社会公德
社会公德简称“公德”,是指在人类长期社会实践中逐渐形成的、要求每个社会公民在履行社会义务或涉及社会公众利益的活动中应当遵循的道德准则。社会公德在本质上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或者一个群体,在历史长河中、在社会实践活动中积淀下来的道德准则、文化观念和思想传统。它对维系社会公共生活和调整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具有重要作用。与“私德”相对,这里的“公德”是指与国家、组织、集体、民族、社会等有关的道德;而“私德”则指个人品德、作风、习惯以及个人私生活中的道德。
1. 社会公德的含义及特点
(1)含义
社会公德是指人们在社会交往和公共生活中应该遵守的行为准则,是维护社会成员之间最基本的社会关系秩序、保证社会和谐稳定的最起码的道德要求。
社会公德有广义和狭义的理解。广义的社会公德是指:反映阶级、民族或社会共同利益的道德。它包括一定社会、一定国家特别提倡和实行的道德要求,甚至还以法律规定的形式,使之得以重视和推行。狭义的社会公德是特指人类在长期社会生活实践中逐渐积累起来的、为社会公共生活所必需的、最简单、最起码的公共生活准则。它一般指影响着公共生活的公共秩序、文明礼貌、清洁卫生以及其他影响社会生活的行为规范。社会公德是人类社会生活最基本、最广泛、最一般关系的反映。在阶级社会中,尽管存在各种不同阶级的划分,存在着各种不同的分工,但处于同一时代的同一社会环境里的全体社会成员,为了彼此的交往,维持社会的生活秩序,都应遵守必需的简单生活规则。
(2)特点
社会公德是人类社会文明成果的一种沉淀和积累。它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第一,基础性。社会公德是社会道德体系的基础层次,在每一个社会都被看做是最起码的道德准则,是为维护社会公共生活的正常进行而提出的最基本的道德要求。遵守社会公德,是对社会生活中每个人最低层次的道德要求,在此基础之上还有许多更高的道德标准和道德要求。社会公德水平的高低又昭示着一个社会道德风气好坏的程度。
第二,全民性。社会公德是社会全体成员都必须遵守的道德规范,具有最广泛的群众性和适用范围。在同一社会中,任何社会成员不管属于哪个阶级或从事何种职业,对于社会公共生活的简单规则,都必须遵守,否则就要受到社会舆论谴责,国家、社会团体、机关单位有时甚至可以以国家权力或行政权力、经济权力予以干预。
第三,相对稳定性。社会公德作为多少世纪以来人们就知道的、千百年来在一切行为守则上反复谈到的、起码的公共生活规则,是人类世世代代调整公共生活中最一般关系的经验的结晶。这种最一般的关系,在不同时代、不同社会形态里都存在着,因而,调整这种关系的社会公德在历史上比起其他各种道德分支来,具有更多地稳定性。而且社会公德总是随着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发展,保存和发扬其进步的、合理的方面,剔除其落后的、不合理的部分。
第四,简明性。社会公德大多是生活经验的积累和风俗习惯的提炼,往往不需要做更多的说明就能被人们理解。
2. 社会公德的内容与要求
(1)文明礼貌
我们中国自古以来就有“礼仪之邦”之称,有着悠久的历史,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近年来,虽然我们的生活水平有了进一步提高,但是有的人却不注重文明礼貌了。
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例子,两个骑自行车的人在街上不小心相撞了,竟当众大吵起来,一个人说:“你不长眼呀!我这车可是名牌,撞坏了你赔得起吗!”另一个说:“你骑自行车飞快,不看路,撞坏了活该!”两个人你一言,我一语,像两只斗鸡一样,眼看就要动手。可周围一大堆人,没有一个上来劝架,都站在那里看热闹。
还有一次,一位老奶奶和一个带小孩的妇女同上一辆车。带小孩的妇女眼尖,一上车就看到了两个空座位,她立即带着小孩抢坐在那两个座位上。老奶奶行动慢,上车后没了座位,只好扶着栏杆颤巍巍地站在那儿,可一车的人没有一个起来主动让座。
生活学习中,只要你注意观察,就会发现到处都有不文明的事发生:如在学校有的同学随地吐痰,乱扔果皮纸屑,有的小朋友随地大小便,有的同学上课不注意听讲还大声喧哗,有的同学下课了没等老师出教室就争着往教室外跑。在街上,有的人不走人行横道,乱窜马路,翻越护栏,有的人车子乱停乱放不讲秩序。在商场、超市,有的人买了东西付钱时不排队,有的插队,有的随便品尝超市的食品,甚至有的还偷商场的东西。在家里,来了客人,有的同学不知问好,客人走了,不知说再见;家里买了好吃的东西,只顾自己吃,不知让父母等等。
讲文明,懂礼貌,是一个人具有美好品质的表现,体现了一个人的素质高低。古时候孔融让梨、花木兰替父充军的故事,至今广为传颂。一个具有良好情操,懂礼貌、知礼节的人,处处受欢迎,受尊敬。一个不讲文明礼貌的人,不但受人白眼,而且令人讨厌,让人看不起。
(2)助人为乐
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每个人都应遵守以“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德。在社会公共生活中,每个人都会遇到困难和问题,总有需要他人帮助和关心的时候。因此,在社会公共生活中倡导助人为乐的社会公德,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和原则在社会公共生活领域的体现,也是社会主义人道主义的基本要求。每个人都应该确定自身生存发展与社会的关系,并形成自己关于责任和义务的观念,确立自己的道德理想,自觉地扬善抑恶,明辨荣辱,选择高尚,弃绝卑下,保持社会道德的健康发展。
助人为乐是我国的传统美德,内涵丰富,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生命机体中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精神财富,是我们建设社会主义道德的源泉,这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高社会的思想道德素质具有重要意义。我国自古就有“君子成人之美”、“为善最乐”、“博施济众”等广为流传的格言。有的人用自己的平凡举动,扶贫助困,让许多人感受到社会大家庭的温暖,用爱和付出奏响了社会和谐的主旋律;有的人在死神和灾害面前大义凛然,知险而上,把平安和生机留给别人,用鲜血和生命将灾难和危机化解;有的人把困难留给自己,把幸福送给他人,无怨无悔,彰显了中华民族代代相传的美德。把帮助别人视为自己应做之事,看作是自己的快乐,是每个社会成员应有的社会公德,是有爱心的表现,养成助人为乐的公德和习惯,将是人一生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精神财富,正所谓“赠人玫瑰,手有余香”。在实现现代化的过程中,任何一个国家都面临着如何对待传统道德的问题。世界各国都有各自的道德传统,这是他们在实现现代化的过程中能否保持自己特色,走出自己道路的重要基础。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如果离开对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的继承和发扬,就会失去深厚的历史基础而难以更好地推进。只有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道德传统,才能充分地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精神动力。
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在建设社会主义社会的过程中,不断加强社会的公德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当前,我国遵守社会公德的状况,总体是好的,但也存在着一些不尽如人意甚至令人忧虑的现象。比如,少数人缺乏基本的社会公德意识,利用人们对弱势群体的同情来讹诈钱财。一些人对社会丑恶现象听之任之,“事不关己,高高挂起”。一些人说一套做一套,常常为一己私利而违背社会公德,常利用人们助人为乐的公德讹诈钱财,出现了“假摔”、“碰瓷儿”等等一系列丑恶现象。这些都是与我国的社会公德建设相违背的,严重伤害了中国人民的社会积极性,南京“彭宇案”就给人们敲响了警钟。结果,当一位70多岁的老奶奶摔倒在马路上时,竟然没人敢上前去扶她。出现这种现象是谁的过错呢?人们助人为乐的社会公德何在?这不得不让人们深刻反思。
千百年来,人类在共同生活,相互交往的过程中,形成了共同遵守的公共生活基本准则。如在人际交往中尊重他人,信守承诺,在公共场合注重礼貌,相互谦让助人为乐等。无论在什么社会条件下,无论在什么生活环境中,社会公德都是人们在生活中应当遵守的基本准则。
国家的现代化建设有赖于人民的现代化和公共生活的文明进步。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飞速发展,综合国力显著增强,经济建设取得了举世公认的巨大成就。与此同时,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也取得了显著成绩,人们在公共生活领域的文明程度和公德意识有了很大的提高,这是社会文明发展的重要表现。但也应当看到,在今天的公共生活中依然存在一些公德缺失的不文明现象:随地吐痰,排队加塞,不爱护公物,过马路闯红灯,在公共场合大声喧哗等等。这些违背社会公德建设的现象如果得不到及时有效的纠正,必然会损害社会的公共生活秩序和文明和谐风尚,进而影响整个社会的文明进步。
就拿日常经常出现的“假摔碰瓷”来说,已经在人们的心中留下了挥之不去的烙印,助人为乐却又害怕被人讹诈,这必将给社会公德建设带来负面影响。结果,当真的有老人摔倒时,竟然出现无人帮助的尴尬场面。
仔细想想那些利用公民助人为乐精神来讹诈钱财的人,他们也是家庭极度困难,没有工作,自己的生存也成了问题,不得已才走上了这条道路,这说明这些人的就业问题还没有解决。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就业再就业工作也取得了明显成效,但就业形势依然严峻。当前,我国的就业压力较大。我国人口基数大,需要就业的人员多,旧的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仍然存在,用人机制还不健全,人才流动机制还有待完善,劳动力市场发育不完善,劳动力配置不够优化。这些都是摆在执政者面前的难题,解决不好将会影响社会的全面建设与发展。解决这类人的就业问题,也是消除这些人利用人们助人为乐的公德来骗取钱财的行为。当然,解决这些人的就业问题是一项十分复杂的社会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这不紧要化解各种客观矛盾的制约,还需要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作为劳动者尽可能地自主就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给予特殊人群优惠政策,通过扩大内需,调整产业结构,完善社会法律体系,并千方百计的采取各种有效措施,扩大就业规模,给这类人群创造就业机会,让他们有固定的收入,从根本上消除他们骗钱的念头。
另一方面,要提高这类人群的社会公德觉悟。众所周知,社会公德是每个社会成员都应遵守的最起码的道德准则,是社会为维护公共生活而提出的最基本的道德要求,是生活经验的积累和风俗习惯的提炼,往往不需要作更多的说明就能被人们理解,以“好逸恶劳为耻”,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不为一己私利而做出违背社会公德的事。然而,这些人因为一时被金钱冲昏头脑,或者是在别人的怂恿下做出违背社会公德的事。于是,应该在他们中继续培养公德意识,进一步养成遵守社会公德的良好行为习惯,使公德意识深入人心,并长时间的在维护社会公共秩序方面发挥突出作用。经过公德意识的熏陶和润泽,能够内化为个人价值选择和判断的准则,不断丰富他们的精神世界,完善他们的人格和道德品质,确立社会主义道德观念,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加强他们的道德修养,使他们也能够助人为乐,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推进力量。当然,社会公德觉悟的提高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人们在社会实践活动活动中不断增强社会公德意识,不断提高履行社会公德要求的自觉性,广泛倡导和遵守社会公德,让他们积极参与各种形式的社会公德建设实践活动,通过实践活动培养他们的公德意识和责任意识,拓展工作能力,这同时也可以增加他们的就业机会。
社会公德的境界就是在这些一举手一投足的实践活动中慢慢升华的。总有一天,当我国公民的公德意识足够高时,我们的公共生活会安定有序,公共场所秩序井然,环境优美干净,道路整洁畅通,社会风气健康向上,人民安居乐业,助人为乐的公德意识会再度深入人心。
(3)爱护公物
当早晨的第一缕阳光悄悄撒落大地,降临校园时,我们常常伴随耳边吹过的阵阵微风,尽情享受难以形容的惬意,舒心地背诵英语单词,快乐地吟唱诗词美文。在优美的环境里,校园的一切显得那么明快。被阳光照射得闪亮的窗里传来朗朗读书声,多么像一组组跳跃进的音符,这些构成了一幅美丽、和谐的图画。然而我们之中的少数人却丝毫不懂得珍惜和爱护,有意或无意地破坏了它们:
绿化带被随意践踏;浪费水电的现象颇为严重;教室里也开始了不雅的课桌文化,许多公物也没有幸免让人心痛不已。
爱护公物是一个人高尚品质的体现,是一个人美好心灵的写照;爱护公物能显示一个人的道德水准,体现一个团队的素质修养;爱护公物也是荣辱观的体现,社会主义荣辱观涵盖了爱国主义以及中国人民应有的行为规范和道德准则。在全社会道德水平提高的同时,我们每个人都应增强主人翁意识,以具体的行动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
“人无德而不立,国无德而不兴”。从大处看,公民道德的好坏体现了一个民族的精神状况,影响着一个民族的事业兴衰。一个人的言行往往体现出个人素质的高低,进而影响整个集体的素质状况,也反映了一个国家的文明程度。在颁布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中提出“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德。作为中国公民应该按这个要求规范自己的行为。一个人只有在为社会、为人民、为集体利益而努力的过程中才能真正实现自己的价值。从小处说,爱护公物是每个人培养品行的最具体体现,是我们每个人追求“从小事做起”要求的最具体体现。
(4)保护环境
环境保护是指人类为解决现实的或潜在的环境问题,协调人类与环境的关系,保障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而采取的各种行动的总称。
环境保护(简称环保)是由于工业发展导致环境污染问题过于严重,首先引起工业化国家的重视而产生的,利用国家法律法规和舆论宣传而使全社会重视和处理污染问题。
1962年美国生物学家蕾切尔·卡逊出版了一本名为《寂静的春天》的书,书中阐释了农药杀虫剂DDT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作用,由于该书的警示,美国政府开始对剧毒杀虫剂问题进行调查,并于1970年成立了环境保护局,各州也相继通过禁止生产和使用剧毒杀虫剂的法律。由于此事,该书被认为是20世纪环境生态学的标志性起点。
1972年6月5日至16日由联合国发起,在瑞典斯德哥尔摩召开“第一届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提出了著名的《人类环境宣言》,是环境保护事业正式引起世界各国政府重视的开端。中国政府也参加了这个会议。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环境保护事业也是从1972年开始起步。
环境保护它应该包含至少三个层面的意思:
第一,对自然环境的保护,防止自然环境的恶化,包括对青山、绿水、蓝天、大海的保护。这里就涉及了不能私采滥伐、不能乱排乱放、不能过度放牧、不能过度开荒、不能过度开发自然资源、不能破坏自然界的生态平衡等等。
第二,对人类居住、生活环境的保护,使之更适合人类工作和劳动的需要。这就涉及人们的衣、食、住、行、玩的方方面面,都要符合科学、卫生、健康、绿色的要求。
第三,对地球生物的保护,物种的保全,植物植被的养护,动物的回归,生物多样性,转基因的合理、慎用,濒临灭绝生物的特别、特殊保护,灭绝物种的恢复,栖息地的扩大,人类与生物的和谐共处,不欺负其他物种等等。
作为公民来说,我们对于居住、生活环境的保护,就是间接或直接地保护了自然环境;我们破坏了居住、生活的环境,就会直接或间接地破坏自然环境。
作为政府来说,既要着眼于宏观的保护,又要从微观入手,发动群众、教育群众,使环境保护成为公民的自觉行动。
改革开放近二十年来,我国在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逐步形成了环境保护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的良好局面。
但是,我们也应清楚地看到,我国环境保护的形势还相当严峻,有些地方还存在以下令人担忧的现象,生态平衡被破坏,大气、水体被污染,地下资源被掠夺性开发,稀有珍贵动、植物被滥捕、滥伐……
大自然绝不是一个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库”,人类只有一个地球,我们的子孙后代还要生活在这个地球上,人们在向大自然获取物质果实的时候,也应该懂得爱惜和保护大自然。
顾炎武曾经说过,“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真正检验我们对环境保护的贡献不是言辞,而是行动。首先,要增强环保意识,有些人误认为,现在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是把经济搞上去,环境治理以后再说。岂不知环境问题已成为我们发展经济的一大制约因素,况且环境污染所造成的危害已远远超出污染企业所产生的“效益”。据有关部门测算,治理太湖至少需要2000亿。
虽然人们的环保意识在不断增强,但是仍有少数人认为,天空那么大,排点烟算什么;江河这么多,排点污水算什么;天地这么广阔,有点噪音算什么。我们每个公民都必须明白,“我们只有一个地球,在经济发展中,我们不仅要“金山银山”,还要“绿水青山”。我们一定要树立“保护环境,人人有责”的观念,从自己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努力养成有利于环境保护的生活习惯和行为方式,如自觉节约能源,反对浪费,不乱倒垃圾污水,不损坏各类环境卫生设施等。此外,更重要的是还要积极参加植树造林,保护绿化成果。
(5)遵纪守法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对一个公民来说,是否自觉维护公共场所秩序,纪律观念、法制意识强不强,体现着他的精神道德风貌。遵纪守法同时也是保护社会健康、有序发展的基础。
遵纪守法,首先要知法。随着“三五”、“四五”普法活动的不断深入,公民的法制意识普遍提高,但是,普法工作还要进行。
在这些社会公德要求的背后,我们看到的,却是违反社会公德的,甚至是违反法律的现象,如一些人常常出言不逊、恶语伤人,失礼不道歉,无理凶三分,骑车撞倒人后扬长而去,乘车争先恐后,在公共汽车上见老人或抱小孩的妇女不让座……这些是不文明,不礼貌的。而在别人身处困境,甚至是生命垂危时,有能力却不出手相救,这便没有做到助人为乐。在公共设施上乱涂乱画,在公园里折花踩草,这就属于没有爱护公物。最普遍的还是乱丢垃圾,破坏环境和浪费的现象。最近出现的多起恶伤儿童事件,严重违反了遵纪守法这一规定,并严重违反了我国法律,给社会带来了严重危害。如此种种,都在告诉我们,我们做得还不够,还差很远。
当然,我们不能只看到这些阴暗面,在这方面,人性的善良在许多人的身上得以体现,我们的小学生在上课下课以及平时见到老师总是问声“老师好”;汶川地震,西南干旱,玉树灾难,我们的国人都伸出了援助之手,这些大家有目共睹;大学生志愿者在周末去公园等公共场所去擦健身器材,去海边或是旅游景点捡垃圾;而生活中违法乱纪的只是少数人,大部分的公民都是遵纪守法的……
社会公德不是一个人的力量所能维护的,它需要我们每个人都时刻铭记在心,并付诸实践。在日常生活中,从点点滴滴的小事做起,为他人树立榜样,并鼓励他人去做,这样,一个人带动一个群体,一个群体带动一个社会,就这样发展下去,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们会生活在一个更加美好、和谐的社会中。

网络道德
当前,人们都在关注网络道德建设。要想建设网络道德,首先要分析互联网道德的特征。
从网络道德规范的内容看,它属于职业道德的范畴。网络道德规范的主要内容:尊重和保护知识产权;维护信息与网络的安全;保证电子商务及网络应有的信誉;网络技术和产品对消费者和社会承担相应的责任等。
由于互联网是一个特殊领域,它的信息网络是全球共用的,它的信息资源是全球共享的,所以不论出于何种动机和目的,以何种身份出现在这个虚拟空间都必须使自己的行为符合互联网道德规范的要求。从道德与法律的关系看,互联网道德承担着部分法律的责任。从目前计算机和互联网的技术条件看,网络违法、犯罪行为,不论是技术上,还是法律上都难以制止和惩治。如黑客的袭击,病毒的破坏,软件的侵权,黄色、反动站的传播等等,法律无法保护互联网的安全与可靠性。在现实社会中,法律对道德起着保护和促进作用,而在互联网世界,道德与法律的作用却变成严重的倒置,这是网络道德建设必须克服的一大难题。
从道德内容的社会共性看,网络道德具有高度的共同性。由于互联网具有全世界互联互动,资源共享的特点,因此,牵一发而动全球,这不仅要求技术上操作上须共同遵守职业道德,承担职业责任,而且要求在社会意识形态方面,不同的国家、民族必须加强沟通、交流与合作。在善与恶、美与丑、是与非方面达成共识,共同创造人类的精神文明。
网络道德作为一种实践精神,是人们对网络持有的意识态度、网上行为规范、评价选择等构成的价值体系,是一种用来正确处理、调节网络社会关系和秩序的准则。网络道德的目的是按照善的法则创造性地完善社会关系和自身,其社会需要除了规范人们的网络行为之外,还有提升和发展自己内在精神的需要。“网络社会”生活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生活,正是它的特殊性决定了“网络社会”生活中的道德具有不同于现实社会生活中的道德的新的特点与发展趋势。
1. 自主性
自主性,即与现实社会的道德相比,“网络社会”的道德呈现出一种更少依赖性、更多自主性的特点与趋势。
因特网本来是人们基于一定的利益与需要自觉自愿地互联而形成的,在这里,每一个人都既是参与者,又是组织者;或者说既是演员,又是导演。也正因为网络是人们自主自愿建立起来的,人们必须自己确定自己干什么、怎么干,自发地“自己对自己负责”、“自己为自己做主”、“自己管理自己”,自觉地做网络的主人。在网络建设之初,信息贫乏且杂乱无章,此时就有许多网络人无私地大量上载信息,并为那些杂乱无章的信息资源建立管理程序、编制各种实用软件,以方便网络用户特别是那些不太熟悉网络的人访问和运用网上资源;网络建立起来以后,为维持网络的正常秩序,网络人又自觉地订立规范,当发现不道德行为时,又都自发站出来扶正袪邪。“网络社会”的道德规范不是根据权威的意愿建立起来的,而是网络人自发自觉的行为的结果。由于网络道德规范是人们根据自己的利益与需要制定的,因此增强了人们遵守这些道德规范的自觉性。
此外,网络道德环境与道德监督机制的新特点,也要求人们的道德行为具有较高的自律性。在那种失去了某些强制和他律因素的“自由时空”、“自主社会”中,或许最初人们还不太适应,然而这种社会必将是人们的主体意识,特别是权利、责任与义务意识逐步觉醒的社会,一个主体的意志与品格得到更充分锤炼的社会,一个真正的道德主体地位得以确立的社会,一个人们自主自愿进行活动和管理的社会。如果说传统社会的道德主要是一种依赖型道德,那么随着“网络社会”的到来,人们建立起来的应该是一种自主型的新道德。
2. 开放性
开放性,即与现实社会的道德相比,“网络社会”的道德呈现出一种不同的道德意识、道德观念和道德行为之间经常性的冲突、碰撞和融合的特点与趋势。时空,一直是限制人们之间交往的主要障碍。美国网络专家威廉·奥尔曼说:信息革命带来的最基本的变化是,它有能力以甚至十年前还不可想象的方式,使人们紧密联系,消除“这里”和“那里”的界限。正如几十年前铁路和高速公路使地理距离缩短,人们有可能异地交往,有可能住在远离工作地点的城市郊区一样,信息技术带来的传播方式的现代化,特别是信息高速公路的建设,使得地理距离暂时“消失”了。我们居住的星球正在变成一个“小村庄”,正在或将要创造出一个一个“电子社区”,人们即使居住在不同的州、时区、国家,也可以“在一起”工作、娱乐。甚至那些穷乡僻壤也能与世界上其他地区的人们方便地交往、合作乃至打成一片。这样,人们之间便可以不受时空的限制而交往,人们之间不同的道德意识、道德观念和道德行为的冲突、碰撞和融合也就变得可能了。
同时,由于人们的宗教信仰、价值观念、风俗习惯和生活方式的不同,致使人们的交往受到了极大地限制。一方面,人们之间不能相互理解,另一方面,也缺乏相互交往的方式与手段。而因特网的全球化,把不同国家和所有这些方面均为不同的人们都联结起来,它既可以将不同的宗教信仰、价值观念、风俗习惯和生活方式频繁而清晰地呈现在世人面前,各种独特的行为和各种奇风异俗都必须接受人们目光的洗礼,同时也为他们提供了交往的有效方式和手段。这样,一方面可以使宗教信仰、价值观念、风俗习惯和生活方式不同的人们,通过学习、交往、教育和阅读等各种方式,增进相互之间的沟通和理解,从而更宽容、更通情达理;另一方面也使各种文化冲突日益表面化和尖锐化。落后的、无聊的、非人性的和反社会的道德意识、道德规范和道德行为,与先进的、合理的、代表时代发展趋势的道德意识、道德规范和道德行为并存,它们之间的冲突、碰撞与融合也就表面化、现实化了。因此,因特网的全球化,将使网络道德的开放性由可能转化为现实。
3. 多元性
多元性,即与传统社会的道德相比,“网络社会”的道德呈现出一种多元化、多层次化的特点与趋势。在现实社会中,虽然道德因生产关系的多层次性而有不同的存在形式,但每一个特定社会却只能有一种道德居于主导地位,其他道德则只能处于从属的、被支配的地位,因此现实社会的道德是单一的、一元的。然而在“网络社会”中,既存在关涉社会每一个成员的切身利益和“网络社会”的正常秩序、属于“网络社会”共同性的主导道德规范,如不应该制作和传送不健康的信息、不应该利用电子邮件做商业广告、禁止非法闯入加密系统,等等;也存在各网络成员自身所特具的多元化道德规范,如各个国家、民族、地区的独特道德风俗习惯等。随着彼此交往的增多,这些处于经常性冲突和碰撞之中的多元化道德规范,一方面使相互之间增进了理解和同情,从而在经历了冲突和碰撞之后达到了融合,另一方面即便彼此无法融合,冲突和碰撞仍旧,也由于彼此并无实质性的利害关系而能够求同存异、并行不悖。
“网络社会”多元化道德规范同时并存有其理论与现实根据。与现实社会相比,“网络社会”更多地具有自主性,它是网络成员自主自愿互联而成的,其成员之间的需求与偏好更多地具有共同性,他们一开始就是抱着同一个目的串连起来的。因此,彼此之间行为的共同点就是“求同”,除了为此必须遵守的共同的道德之外,他们不需要、也不强求具有类似于现实社会中的那种统一的道德。也就是说,只要其网络行为不违背“网络社会”的主导道德,他们并不需要为加入因特网而改变自己原有的道德意识、道德观念和道德行为。或者说,在遵守网络主导道德的前提下,他们仍然可以按照他们自己的道德从事网络行为、进入网络生活。净化网络语言,优化网络环境,必须从网络道德抓起。网络道德是人性道德的折射。诚然,在现实社会中,世风不济,道德滑坡,这是人性道德低下的根本原因之所在。因此,要加强网络道德建设不仅要出台相应网络法规、网络道德守则,更要在全社会范围内加强道德文化和道德教育的实施。因为中华民族的复兴,有待于道德复兴;国家的崛起,有待于道德崛起;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更需要加强社会主义道德教育。一个没有道德的民族,是一个可怜的动物群体;一个不断追求高尚道德的民族,才是一个有希望的民族。
总之,在“网络社会”中,人们的需要和个性有可能得到更充分的尊重与满足。自主自愿形成的“网络社会”,以其独特的生产方式、管理方式和生活方式,终将建立起一个各国家、各地区、各民族的具有不同信仰、习俗和个性的人们互相尊重、互相理解并互相促进的多元道德并存的社会。当然,技术的进步只是为道德进步提供了前提和条件;道德是属人的范畴,一切“事在人为”。道德进步是否能够真正产生,一个更高水平的道德社会是否能够真正建成,还有赖于网民们自我塑造的意愿、能力,以及现实的努力程度。
从道德发展的历史继承性看,网络道德不能简单地承袭传统的道德内容和形式。互联网具有高度的独立性、极强的隐蔽性和巨大的破坏性,我们不能简单地把现实社会道德的建设移植到互联网上,必须加强理论上的研究和探索,用新的价值观念、新的道德标准和新的建设模式来建立互联网道德。
据此,互联网道德建设必须抓好以下两个环节的工作。
首先,要从职业道德的高度,创造良好的互联网道德建设的环境。第一,在计算机、互联网有关教材、书籍的前言部分阐明互联网道德规范的内容,引起警觉和重视;在计算机互联网课程的教育和普及过程中,把职业道德的内容纳入教育和考试范围内,以达到教书育德的作用。第二,建立互联网道德建设的专门网站,并与其他网站链接。
其次,要遵循道德发展的客观规律,努力在人们的心灵构筑成一道道德“防火”墙。第一,提高道德认识。互联网当前存在的道德问题,不仅是难以监督、劝阻、评价等,而且还在于对互联网道德认识的严重滞后。互联网道德的普及应与计算机互联网知识的普及同步进行,并驾齐驱,才能取得良好效果。第二,渲染道德情感。对互联网上发生的道德与不道德的行为作出评价,表明爱好和憎恶的态度,才能促进和强化良好的道德认识。这种渲染可借助于网络本身的魅力达到大量、快速地传播,利用网站设置的点击率栏目来评价网站的公众形象,逐渐把网民、网虫们对互联网的喜爱之情迁移到对互联网道德的热爱上来。第三,培养道德意志,确立道德信念。要长期、不断地唤醒人们对互联网应尽的道德义务和责任,坚持宣传、教育、评价和激励,达到强化人们的道德意志。
职业道德
职业道德,就是同人们的职业活动紧密联系的符合职业特点所要求的道德准则、道德情操与道德品质的总和,它既是对本职人员在职业活动中行为的要求,同时又是职业对社会所负的道德责任与义务。职业道德是指人们在职业生活中应遵循的基本道德,即一般社会道德在职业生活中的具体体现,是职业品德、职业纪律、专业胜任能力及职业责任等的总称,属于自律范围,它通过公约、守则等对职业生活中的某些方面加以规范。职业道德既是本行业人员在职业活动中的行为规范,又是行业对社会所负的道德责任和义务。
1. 职业道德的含义与特点
(1)职业道德具有适用范围的有限性
每种职业都担负着一种特定的职业责任和职业义务。由于各种职业的职业责任和义务不同,从而形成各自特定的职业道德的具体规范。
(2)职业道德具有发展的历史继承性。
由于职业具有不断发展和世代延续的特征,不仅其技术世代延续,其管理员工的方法、与服务对象打交道的方法,也有一定历史继承性。如“有教无类”、“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从古至今始终是教师的职业道德。
(3)职业道德表达形式多种多样
由于各种职业道德的要求都较为具体、细致,因此其表达形式多种多样。
(4)职业道德兼有强烈的纪律性。
纪律也是一种行为规范,但它是介于法律和道德之间的一种特殊的规范。它既要求人们能自觉遵守,又带有一定的强制性。就前者而言,它具有道德色彩;就后者而言,又带有一定的法律的色彩。就是说,一方面遵守纪律是一种美德,另一方面,遵守纪律又带有强制性,具有法令的要求。例如,工人必须执行操作规程和安全规定;军人要有严明的纪律等等。因此,职业道德有时又以制度、章程、条例的形式表达,让从业人员认识到职业道德又具有纪律的规范性。
2. 职业道德的内容与要求
概括而言,职业道德主要应包含以下几方面的内容:忠于职守,乐于奉献;实事求是,不弄虚作假;依法行事,严守秘密;公正透明,服务社会。
(1)忠于职守,乐于奉献
尊职敬业,是从业人员应该具备的一种崇高精神,是做到求真务实、优质服务、勤奋奉献的前提和基础。从业人员,首先要安心工作、热爱工作、献身所从的行业,把自己远大的理想和追求落到工作实处,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做出非凡的贡献。从业人员有了尊职敬业的精神,就能在实际工作中积极进取,忘我工作,把好工作质量关;对工作认真负责和核实,把工作中所得出的成果,作为自己的天职和莫大的荣幸;同时认真进行分析工作的不足和积累经验。
敬业奉献是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的内在要求。随着市场经济市场的发展,对从业人员的职业观念、态度、技能、纪律和作风都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职业作为认识和管理社会的基础性工作,可谓默默无闻、枯燥烦琐,没有无私奉献的道德品质和“不唯上、不唯书、只为实”的求实精神,是很难出色地完成任务的。为此,我们要求广大从业人员要有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热爱工作,献身事业,树立崇高的职业荣誉感;要克服任务繁重、条件艰苦、生活清苦等困难,勤勤恳恳,任劳任怨,甘于寂寞,乐于奉献;要适应新形势的变化,刻苦钻研;加强个人的道德修养,处理好个人、集体、国家三者关系,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把继承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与弘扬时代精神结合起来,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勇于创新,淡泊名利、无私奉献。
(2)实事求是
实事求是,不仅是思想路线和认识路线的问题,也是一个道德,而且是统计职业道德的核心。求,就是深入实际,调查研究;是,有两层涵义,一为是真不是假,二为社会经济现象数量关系的必然联系即规律性。为此,我们必须办实事,求实效,坚决反对和制止工作上弄虚作假,这就需要有心底无私的职业良心和无私无畏的职业作风与职业态度。如果夹杂着个私心杂念,为了满足自己的私利或迎合某些人的私欲需要,弄虚作假、虚报浮夸就在所难免,也就会背离实事求是原则这一最本的职业道德。
作为一个工作者,必须有对国家对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把实事求是作为履行责任和义务的最基本的道德要求,坚持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从业人员要特别注意调查研究,经过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表及里,由此及彼的分析,按照事物本来面貌如实反映,有一说一,有二说二,有喜报喜,有忧报忧,不随波逐,不看眼行事。
(3)依法行事,严守秘密
坚持依法行事和以德行事“两手抓”。一方面,要抓住目前大力推进国家法治建设的有利时机,进一步加大执法力度,严厉打击各种违法乱纪的现象,依靠法律的强制力量消除腐败滋生的土壤。另一方面,要通过劝导和教育,启迪人们的良知,提高人们的道德自觉性,把职业道德渗透到工作的各个环节,融于工作的全过程,增强人们以德的意识,从根本上消除腐败现象。严守秘密是统计职业道德必须的重要准则就是要保守国家、企业和个人的秘密。
(4)公正透明,服务社会
优质服务是职业道德所追求的最终目标,优质服务是职业生命力的延伸。
3. 加强职业道德建设的重要意义
(1)加强职业道德建设,是把“以人为本”的思想与各行各业业务工作有机结合起来的重要途径。职业道德建设要把共同理想同各行各业、各个单位的发展目标结合起来,同个人的职业理想和岗位职责结合起来,这样才能增强员工的职业观念、职业事业心和职业责任感。干一行,爱一行,脚踏实地干事业,才是真正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职业道德要求员工在本职工作中不怕艰苦,勤奋工作,既讲团结协作,又争个人贡献;既讲经济效益,又讲社会效益。在我们的社会里,各行各业都有它的地位和作用,也都有自己的责任和职权。但有些人凭借职权钻空子,谋私利,这是缺乏职业道德的表现。加强职业道德建设,就要紧密联系本行业本单位的实际,以“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为准绳,查优质服务的现状,查不正之风的表现,有针对性地解决存在的问题。比如,建筑行业要针对高估多算,转包工程从中渔利等不正之风,重点解决好提高质量、降低消耗、缩短工期、杜绝敲诈勒索和拖欠农民工工资等问题;商业系统要针对以经营商品谋利,以次充好,以假乱真和虚假广告等不正之风,重点解决好全心全意为顾客服务的问题;运输行业要针对野蛮装卸,以车谋私和违章超载等不正之风,重点解决好人民交通为人民的问题。
总之,各行各业都要针对本行业在现实中存在的问题,抓住重点,以人为本,卓有成效地进行职业责任、职业理想、职业纪律的教育和技能训练,把职业道德化为具体的行为准则,做到以人为本,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相互关心、公正诚实,形成道德新风尚。
(2)加强职业道德建设是构建和谐社会的迫切要求
和谐社会的构建不是少数人、少数企业能够完成的,必须有全民族、全社会各行各业的广泛参与,必须从各行各业的职业道德基础抓起。现阶段的企业,在人财物、产供销方面都有极大的自主权,但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在建设、生产、流通等各个领域,突出表现为管理水平低、物资消耗高、科技含量低、资金周转慢、经济效益差,新旧经济体制的转变已进入到了交替的胶着状态,旧经济体制在许多方面失去了效应,而新经济体制还没有完全建立起来。同时,人们在认识上还缺乏科学的发展观,缺乏可持续的发展观。解决这些问题,当然要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进一步完善经济、法制、行政的调节机制,但运用道德手段来调节和规范企业及员工的经济行为也是合乎民心的极其重要的工作。因此,随着改革的深入,人们的道德责任感应当加强而不是削弱。现在,各行各业从宏观到微观都建立了经济责任制,并与企业、个人的经济利益挂钩,从业者的竞争观念、效益观念、信息观念、时间观念、物质利益观念、效率观念都很强,这使得各行各业产生了新的生机和活力。但另一方面,由于社会观念相对转弱,又往往会产生只顾小集体利益,不顾大集体利益;只顾本企业利益,不顾国家利益;只顾个人利益,不顾他人利益;只顾眼前利益,不顾长远利益等问题。因此,加强职业道德建设,教育员工顾大局、识大体,正确处理国家、集体和个人三者利益之间的关系,防止各种旧思想、旧道德对员工的腐蚀就显得尤为重要。要促进企业内部党政之间、上下级之间、干群之间团结协作,使企业真正成为一个具有社会主义精神风貌的和谐集体。
(3)加强职业道德建设,有利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可持续发展
当前市场竞争激烈,各行各业都讲经济效益,这就促使企业的经营者在竞争中不断开拓创新,才能生存发展,这是极大的好事。但行业之间为了自身的利益,会产生很多新的矛盾,形成自我力量的抵消,使一些企业的经营者在竞争中单纯追求利润、产值,不求质量,或者以次充好,以假乱真,不顾社会效益,损害国家、人民和消费者的利益。这不仅影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可持续健康发展,违反了科学的发展观,而且还带来了不安定、不稳定的因素。用职业道德来规范各行各业、各从业者的行为,使他们从思想、感情、作风、意识和行为方面按照国家有关政策办事,既能保持科学的发展观,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可持续健康发展,又能正确处理好职业外部的各种关系,构建和谐社会。

恋爱婚姻家庭道德
1. 爱情的本质与恋爱的道德
要了解和遵守恋爱、婚姻和家庭道德,不能不首先了解什么是爱情。千百年来,人们对爱情的探究一直没有停止过。不同阶级,不同道德境界的人们,对这个问题曾经作出了各种不同的回答。这说明现实生活中人们对爱情理解受其时代、阶级、民族,以至不同的道德境界的影响。现代社会生活中,爱情是男女双基于一定的客观现实基础和共同的生活理想,在各自内心形成的真挚的彼此倾慕、互相爱悦,并温希望对方成为自己的终身伴侣的最强烈持久、纯洁专一的感情。正确的理解爱情应把握以下几个基本特征:
(1)平等互爱性
爱情是男女双方发自内心的、自觉自愿的、基于一定的客观现实基础上的自主选择。爱恋中的男女不存在依附,不存在占有,而表现为一种平等互爱的关系。基于一定的客观现实基础和共同生活理想的对等是指二者人格地位的完全平等,没有客观现实基础的爱情在现实生活中是不存在的。
(2)专一排他性
发生在男女两性之间,双方以追求和维持性结合基础上的爱情,必须是专一的、排他的。爱情是一个男子与一个女子之间相互爱慕的关系,容不得第三者插足。
(3)强烈持久性
男女双方的真诚互爱,渴望对方成为自己的终身伴侣是一种极为强烈持久的情感关系。强烈情感是爱情持久稳定的基础之一,爱情的持久稳定贯穿着人的一生。
(4)纯洁严肃性
爱情是纯洁的,道德的纯洁性是爱情最本质的同义语。爱情就是双方彼此用自己的生活对对方的生活作出完全的承诺的决定,终生对爱侣承担责任,因此爱情是人类特有的现象,是人高度文明的体现。爱情把人的自然本质和社会本质联结在一起,是生物关系和社会关系、生理因素和心理因素的综合体,具有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且爱情内蕴涵着的丰富社会属性,即一系列思想、文化、道德等因素,是最本质的属性。爱情的本质是基于一定自然基础之上,并受制于社会物质和文化因素的互相爱慕精神。
2. 恋爱的道德要求
美好的爱情要经历一个产生、发展、成熟的过程,爱情的产生和发展通常表现为恋爱。恋爱是发生和存在于相爱的男女两性之间,以异性的结合为目的,区别于一般友谊的感情关系。恋爱的过程是相爱的异性双方互相了解、建立和发展爱情的过程,还经常被当作婚前生活的一个相互考察的预备阶段。恋爱包括恋爱对象的选择、恋爱标准的选择、恋爱方式的选择以及爱情的维系。由于人已经远离了动物界而成为社会化的人,人类的恋爱也就不只是个人的现象,而且也是社会的现象了。男女双方的恋爱行为,客观上是对社会负有相应的道德责任的行为。恋爱的基础往往影响当事人双方的人格再造,影响着当事人的婚姻关系和家庭生活,并对社会秩序和社会进步产生一定的影响,所以男女恋爱也是有道德要求的。
男女恋爱中的基本道德要求大致可包括以下几方面:
(1)恋爱应是以寻找爱情、培养爱情为目的。因此男女任何一方在选择恋爱对象时,要注重对方的内在美,把对方的品德、情操是否与自己有共同的生活理想放在首位,这是恋爱中道德性的显著标志。恋爱中起着主导作用的,应当是人的精神世界和道德面貌。正确的爱情观是恋爱成功的基础,是婚姻幸福的保障。
(2)恋爱应尊重对方的情感和人格,平等履行道德义务。恋爱过程是建立和培养爱情的过程,恋爱中不能有欺骗、强暴或其他违背爱情基本要素的行为。恋爱自由是必须遵守的道德准则,男女双方首先应彼此尊重对方的情感。每个人都有爱和被爱的权利,有选择各自爱人的权利。在当事人确立恋爱关系时,必须出于双方共同的意愿,彼此相爱。任何一方都不能强迫或诱骗另一方接受自己的爱,即使这种爱慕是纯洁的,也不能强求对方违心地接受。
(3)恋爱过程中要有高尚的情趣和健康的交往方式。男女双方在恋爱关系确定后,无疑要通过较多的交往来培养爱情,恋爱双方的交往应当文明端庄,持之以度。
3. 婚姻和家庭美德
婚姻在男女两性的关系上是比恋爱更为严肃重要的事情。如果说恋爱还只是婚姻意识的萌发及缔结婚姻的考察和准备阶段,那么,婚姻就已经到了实行两性结合组成家庭的阶段。婚姻的基本要求是婚姻自主,就是指要使婚姻真正经过当事者双方不受干扰地互相考察和培养,形成共同的理想与志趣,具有互信、互敬、互谅而又互相支持对方事业的诚意,从而真正建立在爱情的基础上,成为稳定、持久的一夫一妻制婚姻。这就是不能满足形式上和法律上的一夫一妻制,而应当成为真正建立在爱情基础上的一夫一妻制。
婚姻是产生家庭的前提,家庭是婚姻缔结的结果。婚姻是一种社会关系,家庭更是一种社会生活的共同体。一般说来,家庭关系包含着婚姻关系。家庭是由婚姻、血缘或收养关系形成的人们进行社会生活的基本单位,体现着一定社会的经济关系,构成社会经济基础的重要部分。家庭道德是社会或阶级根据其总的道德要求制定的,调节人们在家庭生活方面的关系和行为的道德准则。家庭的稳定状况和道德建设直接关系到社会整体的稳定状况和文明程度。家庭美德建设既是家庭生活质量的保障,又是形成良好社会道德风尚的根基。家庭美德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1)尊老爱幼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一种普遍的社会要求。
家庭生活中赡养和尊敬父母老人是子女的应尽之责,父母曾为养育子女辛勤操劳,为人之子女,不能忘记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当父母丧失劳动能力时,子女赡养父母既是应有的责任,也是必须履行的社会义务。老年是一个完整人生必经的阶段,那些反感老人,甚至遗弃老人的思想和行为是不道德和不合法的。对老人的尊敬、体谅和爱护,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尊敬爱护老人的内容是多方面的。总之,要尽力使老人幸福地安度晚年。
婚姻的缔结,家庭的建立不仅牵涉到男女两个人,而且会产生新的生命,这是人类生命延续的必须。组成婚姻家庭的男女双方共同对新的生命负有道德责任,这就是抚养和教育子女的义务。家庭是个体生长的摇篮,为人之父母,应该精心地抚养子女,科学地教育子女。在家庭教育中,应从小培养孩子的好习惯、好思想、好品德,及时地开发孩子的智力、能力和创造力,发展个性和特长,因材施教。注意身心的全面发展,使孩子有理想、有抱负、有爱心,爱学习、爱劳动,友爱善良、不怕困难、坚毅顽强,是每个家庭的美德,
(2)男女平等
男女平等是社会进步的标志。在我们的社会里,男女不仅在社会上应有平等的地位,在家庭中也应有平等的地位。在家庭中男女地位的平等是在社会上男女地位平等的基础。男女平等是家庭美德中最基本的要求,即要求男女在家庭地位、人格尊严、道德权利、道德义务、政治、法律、经济以及文化教育等方面的平等。每个社会成员都应树立男女平等的观念,尊重客观的性别生理差异,消除性别歧视、重男轻女。
(3)夫妻和睦
男女因相爱而缔结婚约、建立家庭成为夫妻,必然要求夫妻互敬互爱、互助互信,这是夫妻之间最基本的道德要求。夫妻在共同的生活中,应有共同的理想、志趣和在事业上的互相支持;应互相关心体贴,交流真诚坦率

(<-快捷键)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目录

阅读设置

背景色:

字体大小: 14px

页面宽度: 1200px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