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侦探推理 > 诚信与道德

诚信与道德

作者:阮建芳字数:98132状态:连载

第六章 诚信道德与人生幸福

道德与人生
每次谈到人生都感到一种沉重,人生于世,长于斯,人的生命比之于宇宙,比之于星辰,是何等的卑微,无异于蚍蜉比之于大树。时间、空间,无极、无边,人就在宇宙的漩涡中空灵地飘摇。太阳依旧从东方升起,日月星辰从来不会为任何人停驻,曾经沧海,如今丘墟,行走是时间永远不变的旋律。潮起潮涌,日出日落,原来人如此的渺小,不过是世上匆匆一过客。人的一生如果要用历史来丈量或许只是某个平凡的瞬间,某个不经意的时刻。无论在台上如何辉煌,或是在地上何等堕落,死亡必定在某个未知的转角等待我们。造物主的刻意安排不禁让我们像曹操一样苦叹一句“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既然生命诚可贵,如果人生长在世上只是为了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得过且过,只是为了行尸走肉,那么生命就失去了意义。那我们该用怎样的躬行才能诠释生命的意义,成就生命的绿洲?帕斯卡尔在《思想论》中说:“人不过是一根会思考的芦苇”,“人的全部尊严就在于思考”。会思考的人生才是一个完整的人生。学会了思考我们就懂得明辨是非善恶,学会看清真假美丑,同时树立起正确的价值观。于是,我们懂得了人生于世上,不仅要遵守各种各样受法律强制执行的金科律例,还需要信行一定的道德准则。或许道德带有一定的自觉倾向,即使你不遵守也不会受入狱鞭杖之行。可是一个缺乏道德的人生必然是一个黑白的人生,没有道德相伴的人生,从未为国分忧,从未为民谋福,只是想到“各人自扫门前雪,哪管他人地上霜”,这样的生命是不值得庆贺的,也是不值得度过的。只有拥有了道德的人生才是一个充实的人生。由此观之,我们的人生决不可摈弃道德,人一生的最高追求应是道德,止于至善,上善若水。
弟子三千,贤人七十的孔子作为万圣师表,他用他的一生践行道德,并且也言传身教了无数修身行道的准则。“君子有所为,有所不为”。君子者,至于仁,行于礼,发于心,践于善,道德是君子一生追求的目标。“物格而后知至,知之而后意诚,已成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这是儒家思想中一贯强调的格物致知、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最高道德追求。儒家思想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在人生道德准则方面给予了我们大量的参考,其中论语作为孔子对弟子讲学的语录,多次提到了道德之重要性和为人者该如何践行道德。如《论语》中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等,在今天依然具有现实意义。孔子用他的一生教化世人要追求道德,行善积德,同时也用自己的一生去亲行道德之仁。孔曰成仁,孟曰取义。《孟子》中说人有四心:恻隐之心孔,羞恶之心,恭敬之心,是非之心。此四心可解释为道德上的准则,即要求我们要保住清白洁操,关注苍生疾苦,极尽孝道礼仪,辨清是非善恶。另外,当“鱼与熊掌不可兼得时”,我们要舍生取义,成就生命的道德殿堂。人生的最初道德是良知,人生的最高道德则是为家国利益奉献小我利益。孔孟教导我们:人生存于世上,只有把生命赋予道德,博爱容人,“国事家事天下事事事关心”,拒绝乌流浊众,坚持君子之举,生命才会充满灵动,才富有意义。
自古以来,多少仁人志士为了践行道德,舍利取义,舍小家为大家,抛头颅洒热血。屈子投江,王安石被贬,苏武牧羊,杜甫颠沛。“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目观“山河破碎风飘絮”,夜来“铁马冰河入梦来”。古代先贤用他们的青春热血去谱写一曲人生高歌,去履行人性大义。可能他们没有那些受尽统治者恩宠的王侯将相的珠光宝气,可是他们的人性光辉载入史册,万世流芳。当年文天祥“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正是“身世浮沉雨打萍”。面对敌国的万钟利诱,生死威逼,依旧保持凛然大义,奋笔疾书“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昔时英雄踪影早已无处可觅,只剩荒冢一堆,杂草四处,可是,在人们心中,他们永远存活,永垂不朽,他们用生命成就了人性道德,他们让自己的人生熠熠生辉。人的一生不过白驹过隙,岁月无声消逝,所有的一切终将殊途同归。我们可以给予这个世界的只是有一分光就发一分热,就是在遵守法律规范的前提下,履行道德要求,除了赡养双亲,抚育儿女外,还应该以天下为己任,“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尽己所能奉献一生,尽瘁为民,促进社会和谐,推动人类发展。没有道德的人只是一个沉默的羔羊,没有道德的人生无异于过眼浮云、驿外清风,只有贯注了道德的人生才拥有了存在的意义,人的生命也才富有了价值。
岁月如歌,庭前花开花落,世上人聚人散,生命依旧如此匆匆,谁为谁青梅煮酒,谁为谁梅子雨冷,又是谁为谁披尽金戈铁马誓死赴黄沙。看到了初升的太阳,看到了落日的余晖,于是一天过去了;看到了初升的太阳,看不到落日的余晖,于是一辈子过去了。人生苦短,可是丈量生命质量的从来都不是长度,而是深度。当我们把生命赋予道德的含义,肩负道德的职责时,我们才能挖掘生命的深度,我们的生命才会拥有不一样的体验,我们才能活出自己的价值。背上道德的行囊,然后去远方追逐你生命中的理想吧,要相信,下一个转角的风景一定很美,要知道,在日暮殆尽之时,你将会收获一个美丽的黄昏。
道德与幸福
什么是幸福?这也是一个众说纷纭的概念。这里主要从伦理学范畴来考察。如果按照人们现在达成的比较理性的、具有比较完整意义的共识,对幸福的概念应当作如下的表述:所谓幸福,是“人们在社会的一定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中,由于感受或意识到自己预定的目标和理想的实现或接近而引起的一种内心满足。”
在这个定义里,至少有几点需要注意:
一是幸福首先是个体的一种“内心满足”,是一种主观感受。因此,幸福的价值意义,不仅是个体的一种主观意图,重要的是某种意图得以实践之后的感受。
二是幸福的发生是建立在个体对幸福的预期的基础上的,在某种幸福感发生之前,是因为他心中有预定的目标和理想。只是这种目标和理想的实现或接近才引发了幸福的感受。
三是幸福关涉的实质内容包括物质生活领域和精神生活领域两个方面。当然,物质生活的幸福与精神生活的幸福是否始终需要保持强烈的一致性,二者可不可以背离,是需要具体探讨的。即精神生活的幸福可不可以建立在物质生活的不幸福基础之上?仅有物质生活的幸福,但同时遭受着精神生活的不幸福,这到底是不是真正的幸福?历史上,确实引发了许多的思考。
具体的生活实践中,人们不可能按图索骥般地按照如上所述的幸福涵义去追求对幸福的把握,人们没有这样的耐心。显然,人们对幸福的认识与把握很早就出现了,由此所形成的幸福观也是精彩纷呈的。
在西方伦理学史上,最早对幸福做理论上探讨的是古希腊思想家梭伦。他认为幸福不是由财富决定的,还需要有德行。梭伦明确地告诉了我们:幸福不是单纯的物质生活领域的幸福感,还需要与社会道德伦理要求相符合。而道德伦理上的满足更在精神领域,所以,幸福应当是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的统一。
在中国伦理学史上,对幸福的理解与把握,一如中国哲学思想的思维传统,重在人们的情感与感受,缺少理论上的逻辑推理与严密的体系。幸福的涵义主要表现为个体对现实生活的主观感受,它可能是物质生活上的,也可能是精神生活上的;可能有明确的伦理道德指向,也可能自始至终就没有伦理道德的思考。
如《尚书·洪范》中提出幸福的5个方面的内容:“一曰寿,二曰富,三曰康宁,四曰攸好德,五曰终命。”这样的幸福,你能说没有物质上满足,没有精神上的感受,没有道德的考量吗?所以,中国人的感觉向来是很直接、很周全的。
马克思主义的幸福观是我们必须大力弘扬的。马克思主义的幸福观是建立在物质决定论基础上的,认为人们对幸福的看法,既与他们对人生目的和意义的理解分不开,也是由一定社会的经济关系和生活条件决定的。共产主义道德学说中的幸福观与以往其他的幸福观存在本质的区别:
一是强调个体幸福与集体幸福的对立统一。集体幸福内含着个体幸福,个人幸福的实现依赖一定的社会条件;
二是坚持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的辩证统一。物质生活的幸福是幸福生活的必要条件,但离开精神生活的幸福,一切幸福就失去了保障;
三是注重幸福与道德的有机统一。幸福是在道德的生活实践中实现的,背离道德的生活实践,产生不了真正的幸福。
这里思考的重点是幸福与道德的关系。从逻辑思维上看,道德与幸福的关联有4种可能的情况:一是道德与幸福完全一致;二是道德与幸福毫无关联;三是道德高于幸福,幸福成为道德的偶然性附属物;四是幸福高于道德,道德成为谋取幸福的工具之一。
如果说道德的深层含意,就是遵道守德。那么,其浅层含意,就是规范人类的行为,使之沿袭正确的准则,以互利性为基础,或者是以利他性为基点,处理人们之间的关系。在利他性前提基础上的所作所为,其实,也是给自己奠定了未来幸福的基础。这是从这个角度讲,换一个角度讲,遵守道德也是获取幸福的必要条件。
理解了《道德经》、《易经》、《论语》的含义以后,感触最深的就是——德是万福之源!然而,什么才是真正的幸福?幸福在哪里?世俗中有许多人认为金钱能给人带来幸福,所以穷其一生都在拼命地追求金钱。在生活中使尽了损人利己的手段,却始终都与金钱无缘,一生都在贫困潦倒中挣扎;也有许多人通过投机取巧、欺诈隐瞒等不正当的手段得到了金钱,但是却无法摆脱生老病死、天理良心的折磨,金钱在给人带来了短暂的快乐之后也给人带来了无尽的是非与烦恼,它并没有给人们带来真正的幸福。由此看来,即使拥有了物质财富,也并不意味着就拥有快乐与幸福。
其实,人的幸福与物质财富无关,却与人的道德具有不可分割的关系。中国五千年辉煌的传统文化都与道德有关,中华文化就是道德文化,道德修养才是做人的根本。不论是儒家、道家,还是佛家,其各自的文化都是建立在道德之上。“德”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它和“道”字组成一个整体,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本质。
孔子的儒家思想提出了“德润身”、“大德必得其寿”、“仁者寿”、“修以道,修道以仁”等观点。所言“仁者”,意即道德高尚之士。“寿”则有两层含意:其一是指人的实际寿命;其二是“死而不亡谓之寿”。也就是说,有些人他们的实际寿命也许并不很长,但他们的业绩和英名却可以传之久远,其寿可以远超过常人。道家的老子则主张“少私念,去贪心”,认为“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一个在物欲上贪得无厌的人,必然会得陇望蜀,想入非非,甚至损人利己,自己也会终日神不守舍,因心理负担过重损害健康而与幸福和快乐无缘。老子的经典著作以《道德经》命名,可见道德也是道家思想的精华。
人世间的大善莫过于修德。能保持心性善良的人,必能得到大家的帮助和信赖,必能遇难成祥,德是万福之源。而德行不好的人,必遭大家唾弃,遇到困难也没有人帮助,必会郁闷而终。自古以来,道德一体,修道就是修德,修德就是修道。只有大德之士才能拥有大智慧,大智慧是对宇宙真理的认识和把握,没有大德,永远不可能达到大智,这是人的思想境界所决定的。
对于人来讲,最可怕的莫过于心灵成为顽石,一颗只能听懂私欲召唤的心,乃是万恶之源。因此,我们在教书育人的过程中,要重视对职业道德的学习,要重视我们自身的道德修养,要教育我们的孩子重视自己的内心体验,重视精神的愉悦,重视自身道德的修养。人的幸福与道德的关系是理论和实践领域中的古老问题,其核心在于如何解决道德与人的幸福的不一致问题,尤其是二者之间的冲突,即德福冲突问题。它在本质上是一个公正问题,是一个应该按照德行分配或享有幸福的问题。
综观先哲们的论述及基于现实生活的思考,得出幸福的涵义:幸福是在一定社会经济关系和历史环境中,在创造物质生活条件和精神生活条件的实践中,对一生具有重要意义的需要、欲望、目的得到实现的心理体验。依照需要、欲望、目的的类型,把幸福划分为物质幸福、社会幸福、精神幸福、利己幸福、利他幸福、过程幸福、结果幸福等。
幸福不是一种天赋的观念,也不是人们的意识和情感所固有的,其观念来源于社会生活,实现条件是由社会的经济关系所提供的。每个人都生活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要使社会安定,秩序正常,除法制手段外,还有道德手段,从古今中外道德的发展变化中得出伦理学界较为接受的道德定义:道德是人们在社会生活实践中形成的关于善恶是非的观念、情感和行为习惯,并依靠社会舆论和良心指导人格完善与调节人与人、人与自然关系的规范体系。道德规范和德性是道德的两种基本形式。人的幸福与道德的关系并不存在一一对应的线性关系。
具体来说,道德与幸福可以因为幸福的内容、德性、痛苦、偶然性以及环境等因素而在一定条件下一致。二者冲突的原因很多,可以分为直接冲突和间接冲突两种类型。道德与人的幸福之间存在的一致与冲突的两种关系,可以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这为尽可能地使道德与人的幸福的一致提供了可能性。通过社会制度的优化,以及公民的教育与自我教育而使公民获得以公正为核心和基础的德性等因素,是解决道德与幸福不一致问题的基础和条件,利用这些条件和机制,经过长期的、反复的实践,人类必定可以凭借自身的力量解决德福冲突这一古老的问题。
一个人的内心深处如果常常感到道德在约束着他,就说明他是一个有道德的人。但是道德的作用远不止于给人约束,道德又是一个人真正幸福的源泉。当一个人做了一件有益于他人、有益于社会的事后,他内心的愉快是没有别的东西可以替代的。一切观感上的快乐,都有达到饱和的时候,正像山珍海味吃得多了也会腻一样,如果天天吃山珍海味,说不定还会得肥胖病、高血脂或者消化不良。而且一切观感的享受都有伴之而来的副作用,开始时观感的快乐大于副作用,随着快感的滥用,副作用终于超过了正作用。此时的人不但没有快乐可以享受,反而堕入了痛苦之中。唯有德行给予人的愉快是没有任何副作用的,你越是沐浴在道德的光辉下,你就越是远离了一切烦恼。
道德是人生幸福的源泉
圣人云:“人无德,天灾人祸;地无德,万物凋落;天无道,地裂天崩,苍穹尽空。”
老子的《道德经》,短短五千言,却世代传诵影响至今。“缺德”、“损德”、“积德”等,老人总是用这样的理念教育自己的子孙,我们哪个不是在这样的传统氛围下成长的?但不知从何时起,周围的人热衷于金钱,一切都用金钱来衡量,谈论起道德,也是说那“德”值多少钱。人与人之间的真诚、善良和宽容日渐冷漠,真是“人人相见如敌,事事都难如意”,有的人甚至以“人不为己,天诛地灭”作为自己的座右铭。
如今,不能说我们的物质生活不丰富,可以说,只要有钱,可以尽情地享受、放纵自己,但这样就幸福吗?问过许多人,答案是否定的。仅仅能满足自己的一时欲望,却满足不了内心那份渴望宁静、祥和与爱的感受。面对日益激烈的竞争社会,面对层出不穷的生活烦恼,面对尔虞我诈的勾心斗角,现代人在享受物质的同时,在心灵上承受着前所未有的压力。何去何从?是金钱第一,还是诚信重要?是手段第一,还是道德重要?
有这样一样故事很有含义:
有一次,一个印度人看见一只蝎子掉进水中团团转,他当即就决定帮它。他伸出他的手指捉它,想把它捞到岸上来。可就在他的手刚够到蝎子的时候,蝎子猛然蜇了他一下。但这个人还是想救它,他再次伸出手去试图把蝎子捞出水面,但蝎子再次蜇了他。
旁边一个人对他说:“它老这么蜇你,你还救它干什么?”
这个印度人说:“蜇人是蝎子的天性,而爱是我的天性。我怎么能因为蝎子有蜇人的天性就放弃我的天性呢?”
不要放弃爱,不要放弃你的美德,哪怕你周围的人都要“蛰”你!
也许很多人会觉得那个印度人未免有些傻,那是因为他们只看到了事物的一面,只看到了眼前的利益得失,然而当人人都因为别人的不义而放弃或降低道德的底线时,我们每个人从这个越来越没有诚信的社会环境里得到的回报将会是什么呢?
我们左右不了别人,但能够改变自己。如果一生中因为我们每个人的善良而改变了曾经交往过的十个人的话,那么那十个人又用自己的善行影响十个人,那么这个世界能不变得美好吗?我们来到这个世界上,就应该把她变得更美好,只有信守心灵中的那份善良才会给我们带来真正的光明,只要遵守道德才会给我们带来真正的幸福。
也许我们没有金钱,也许我们没有财产,也许我们没有学问,也许我们没有权势,但只要我们拥有高尚的灵魂,拥有精神财富——真诚、善良、宽容、尽职尽责,无论是谁,都能赢得人们的尊重,都能拥有幸福的人生,古往今来,莫不如此。

幸福社会需要更多“道德储蓄”
“这是我送给女儿的‘道德储蓄罐’,她每做一件好事,我就往里塞一枚硬币,有12枚了。”一个母亲对她的朋友说道。进行道德储蓄,是提升个人道德的重要方式之一。宋代名相文彦博每做一件好事或错事,就分别放粒红豆或黑豆在罐子里,以此砥砺自己的品行。这位母亲用道德储蓄罐教育自己的女儿,其异曲同工之处,就是他们知晓道德需要自律,需要一点一滴的积累,聚沙成塔,集腋成裘,不断提升个人的道德境界。
而社会的道德构建,需要个人的自律与参与。一边感叹“道德冷漠”,痛心于女童被碾无人施救、老人跌倒没人肯扶之类的“道德寒流”,一边却拒绝主动伸出援手,把营造道德善境的希望寄托在他人身上;习惯沉湎于“道德怀旧”,念叨着往日“夜不闭户路不拾遗”的温暖,却甘愿做一名看客,当道德的接力棒传到自己手上时无所作为……长此以往,社会道德的构建将会成为纸上画饼。
只有人人参与,从自己做起,从小事做起,在道德的储蓄罐攒下一枚枚善行的硬币,道德空气才能越来越好。
道德储蓄的本质是激励。每做一件好事,就存一枚硬币,这是一种自我肯定与激励。社会道德的构建同样需要激励,必须旗帜鲜明地奖善惩恶,让好人不吃亏、好人有好报,让一个个“最美草根”得到社会的尊敬,获得应有的精神与物质褒奖,道德储蓄才能蔚然成风。相反,如果英雄流血又流泪、做了好事还得担心被反咬一口,社会的向善、从善之心就会越来越冷,道德储蓄也更会被漠视。构建机制,奖善惩恶,把好人有好报变成永恒的承诺,是营造向善之风的当务之急。
人是道德的参与者,也是道德的观察者。道德楷模、先进典型是公众观照社会道德的重要窗口,传播学有种观点认为,身份决定影响力,社会精英的道德言行有时比普通人有更大的示范效应,在道德的储蓄罐里,他们应该作出更大努力,存进更多“硬币”,助推公众道德信心的确立和自觉储蓄道德这一习惯的养成。
一个幸福的社会,不仅要有先进的物质文明,而且要有高度的精神文明。每一个公民乃至整个社会重视道德建设,有意识地养成道德储蓄的习惯,社会道德水平才能不断提高,百姓的归属感和幸福感才能更加强烈。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幸福社会,需要更多的“道德储蓄”。

诚实守信是个人成功的关键
参天大树挺拔耸立,离不开深扎大地的根默默支撑;高楼大厦的屹立,需要厚重坚硬的基石支撑;那么,我们人,又是靠什么来成就无比辉煌的事业呢?那就是诚信。诚信是一个人的立身之本,是一个人的品行和人格魅力的闪光点,也是赢得他人信赖和尊重最重要的条件,因此也是孕育、奠基并成就事业的基石。
我们都知道“狼来了”的故事,为什么男孩放养的羊被狼吃了呢?究其原因,无非是他三番五次地戏弄了人们的善良。其后果,往往是自取灭亡。
无论做一件大事或一件小事,诚信是人生存的道德底线,亦是人类几千年来的行为规则。如果没有诚信的约束,人与人之间就会缺乏基本的信任,然后就会怀疑一切,最后也就会影响彼此感情,彼此形同陌路。
有句古语说得好:“骗得一时,骗不了一世。”当一个人以贱卖诚信为代价,虽然获得了眼前利益,但终归不会长久。如果失去诚信,就会众叛亲离,遭到鄙视,所造成的恶果就是离失败的人生不远了。
对于每一个人来说,可能都希望别人能够对自己诚实,对自己守信用,都不愿被人欺骗,因为在人的心里,都存在着对“真、善、美”永恒的追求。精诚所至,金石为开。诚能化万物,也就是所谓的“诚则灵”,这正说明了诚信的重要性。
虽然,一个人的成功天赋、运气、机遇、智力等因素非常重要。但是,我们如果仅仅有这些条件却没有诚信的品德,是不会成功的。
吴晶,是一名幼儿园教师,曾被评选为十佳教师、模范班主任、优秀教师等。这些荣誉背后,是她多年如一日始终践行着“诚实守信、以质量求生存”诺言的结果。
作为一个幼儿教师,她将自己事业发展的中心理念定位于——以诚立业,以信兴业。她认为,只有对家长、对幼儿讲诚信,家长才会放心把生命中最宝贵的孩子交给别人去教育,而幼儿教育事业发展的路才会越走越宽。
因此,她认为孩子们的淘气、不听话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孩子对自己失去信任,领导和家长对自己失去信心。因此,要取得大家的支持和信任,就要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
十几年前,初为人师,她就时刻严谨教学,严格遵守教育法规和教师道德标准,教学内容无论大小,为确保所有幼儿都能达到最佳学习状态,她每天刻苦钻研教育教学方法,严把课堂教学关,几乎利用了所有的时间,把自己负责的教学范畴研究透彻。
她的业务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很快就在园内成为了教学骨干,无论是实际教学还是理论都走在前沿。尤其是她把握了网络研修这条自我专业成长的道路,更使得家长、老师和孩子们对她的教学给予充分的认可。
同时,她还积极主动地和家长、孩子做最为诚实守信的朋友。她最擅长和孩子约定,如果孩子们有进步,她就会奖励孩子们,或是一朵小红花,或是一段批注,都诠释着她对孩子们诚信,孩子也特别信任她,会把自己的零花钱存放在她的口袋里,有时会把自己最宝贵的东西都交给老师保管。
在一些人看来这些可能是不值得一提的事情,可她却从来都没有当小事情看过,把孩子们的信任看得很重很重。因为她爱孩子,爱幼儿教育事业。这份爱使她常常慷慨解囊,在自己并不宽裕的情况下拿出资金捐助给幼儿园特困家庭的孩子,或是一顿午餐,或是一双袜子,或是一件衣服,或是一支铅笔。她用自己的爱和行动诠释着一个合格幼儿教师的诚信品质。
在家长眼中,她也是个热心肠的人。要是哪个家长晚来接孩子,孩子生病需要照顾,或者临时有幼儿教育相关的事情,都喜欢打电话和她沟通。每每家长需要帮助的时候,她总是点头承诺:“把孩子交给我,忙你的去吧,请你放心,我会照顾好他的”。每个小承诺得以实现的时候,她总是感到很满足。
她总说:“做人要踏踏实实,做事要诚实守信,无论做什么,我觉得都要对得起自己的良心。”掷地有声的话语彰显了她淳朴、真诚、坦荡的人格。
十多年来,她一直用诚信来面对每一个同事、每一个家长、每一个幼儿,尽心竭力为孩子、为家长、为同事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尽管没有轰轰烈烈的大事,但在平凡的事迹中却透着点点感动,温暖着身边的每一个人。
在现实生活中,你可能由于说老实话而失去某些东西,但在漫长的人生旅途中,把诚实信用的品格放在第一位会使你有很大的收获。
马国林是一名普通农民,他虽然文化不高,但是做事挺有自己的准则。他常说的一句话就是:“做人要有良心,诚信才有朋友。”他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
2005年,马国林的大哥因病突然去世,并且留下了60多万元债务和一个几乎倒闭的砖厂。嫂子因为丈夫猝然离去深受打击,人也变得茶饭不思,三个年幼的孩子无人照顾。
看着哥哥留下的一贫如洗的家,看着痛不欲生的亲人,看着几个还在上学的侄儿,看着债主们手上的欠条,马国林除了感到无比悲痛,更有一种强烈的责任。他觉得,钱虽然是哥哥欠下的,但是自己有责任挑起还债这个重担。于是,他下定决心要替哥哥还清债务,帮助嫂子一家人过上好日子。
马国林记下了哥哥所欠的每笔债务,向债主承诺尽快偿还。为了不致砖厂被信用联社清盘,他首先将自己的大货车卖了,还清了信用联社的10万元贷款。他的这一举动让信用联社的负责人也感到意外:“真没想到国林这么守信用,会拿着自己的钱替他哥还贷款。”
之后,他又借了20万元,领着全家人重新启动了哥哥留下的、已经资不抵债的砖厂,开始了再次创业、替兄还债之路。
创业之初,各种意想不到的困难接连而来。一方面因为没有资本,只能靠他们一家几口人和几个乡亲一起苦干实干;二来自己的专业技术欠缺,难以保证砖的质量。面对困难,他没有畏缩,他每天都吃住在砖厂里,手上的血泡磨破了一个又一个,但是他都毫无怨言。为了保证砖的质量,他又狠下心以高价请来了技术员进行专业指导。
靠着诚信和勤奋,砖厂很快打开了销路,而且供不应求,销量稳步上升。2008年,马国林只用了三年的时间,就还清了大哥生前欠下的所有债务。他说:“虽然我哥去世的时候留下了60万元债务,但我已经替他还清了,将来不管有多苦,我也要继续坚持下去,要帮助我嫂子和侄子过上好日子!”
在个人生活或事业上,你可能由于说老实话而一时失去某些东西。但是,在漫长的人生旅途中,一次两次的挫败算什么?如果你建立起信誉,树立起正直诚实的声誉,你就能得到别人的信赖,就能获得自己期望的成功。
诚实守信,是基本的做人准则。对于我们青少年来说,现在正是人格的塑造时期,也是自己的理想、信念、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慢慢形成和定型阶段,如果我们在这个阶段能养成诚信的品质,那么将来在事业上才能有所成就,才会让自己过上幸福的生活,才能给国家作出应有的贡献。
诚信使人更具人格魅力
诚信就是待人真诚,信守诺言。一个讲诚信的人,不欺骗自己也不欺骗别人,任何时候都不掩盖事实真相,努力做到实事求是;一个讲诚信的人,从来不表里不一,背信弃义,总是能在需要的时候站出来维护正义,维护自己的原则;一个诚信的人,从不算计他人,当人有困难时,反而会及时伸出援助之手,真心诚意地帮助人渡过难关。而这种援助,是“施恩不图报”的;一个诚信的人,不会轻易许诺,而一旦允诺了,就会千方百计地去克服困难、创造条件,实现诺言。诚信就是诚实真实;诚信就是正直无私;诚信就是说到做到。诚信乃立身之本。诚信使人更具人格魅力。
信用是立身之本,守信用就是守住人品,守住人格。一个人如果不讲诚信,他将得不到他人的尊重和信任;一个企业如果不讲诚信,它将无法在商界立足;一个国家或政府不讲诚信,它将无法获得人民的支持拥护。诚实可信就是确立了自己为人的基本准则,就是确立了一个集体的立足之根。我们用诚信对待他人,必将获得他人的诚心相待。
然而令人遗憾的是,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诚信在消退,“拜金”在滋长。“利益”取代了美德,诚信让位于欺诈。且不说商场上尔虞我诈、风谲云诡;且不说市场内小贩们短斤缺两、以次充好;也不必说自来水掺甲醇、黑心米贩、地沟油、有毒奶粉、有毒胶囊……就说生活中,你走在街上不小心看到一个钱包不敢捡,看到老人小孩摔倒不敢扶,甚至连陌生人问路都要小心,很有可能就有麻烦惹身。人们心中渴望的诚信怎么会远离我们而去呢?我百思不得其解。周幽王烽火戏诸侯的故事,难道不令人警醒吗?曾子杀猪的故事早已经成了老生常谈,但诚信的光芒却历经千年而不衰,刺透了整个历史的脉搏,源源不断地输送到我们这些想跟“诚信”说永别的人的血液里。
诚信,是立国之本,立业之本,立身之本。信,是中国古代社会人际关系的精神纽带,也是人际关系的最高原则,它不与仁、义、里、礼、智四德并列,而是这四德的综合体现。信德之重要,表现在孔子对弟子子贡所说的一段话:子贡问:“怎样去治理政事?”孔子回答:“要使粮食充足,要使军备充足,百姓就会相信政府了。”子贡又问:“如果迫不得已要在这三项中去掉一项,先去掉哪一项呢?”孔子说:“先去掉军备。”子贡又问:“如果再迫不得已要在食与信之中一定要去掉一项,先去掉哪一项?”孔子的回答简直是斩钉截铁:“去掉粮食。因为没有粮食吃,不过是死亡,而自古以来谁都免不了死亡。如果百姓对政府才相信了,国家就无法确立了。”古人都知道诚信的重要,何况是今人呢?
我有一种强烈的预感,在可望更可及的不久的未来,诚信将回归到市场,回归到社会,回归到你我身上。她像一股活水,逐渐浸润、深入人心;她像一缕春风,吹过田野,吹开人们的心扉;她像一只贝壳,躺在海滩上,海浪抹不去它五光十色的缤纷。在那里,到那时,诚信取代了伪饰,有序取代了无序,简单取代了复杂,温情取代了冷漠,人们沐浴在诚信的晨晖中,全都受益不浅。
诚信是中华民族之魂。华夏礼仪之邦,诚信成为高尚道德的尺度、美丽灵魂的砝码。诚信者,人必敬重。诚信使人更具人格魅力。我们大家一起行动起来,做一个讲诚信的人。

(<-快捷键)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目录

阅读设置

背景色:

字体大小: 14px

页面宽度: 1200px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