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侦探推理 > 世界名人之 未解之谜

世界名人之 未解之谜

作者:廉永清字数:74084状态:连载

第一章 外国卷——名人轶事

古往今来,名人多风流韵事和趣闻轶事,这些都是让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这些话题包括他们的婚姻、身份、古怪的行为与性格等。为了究查其理,后人从各个角度分析揣测,以图对他们出现这些举动时的心理和思想,以及怪异举止的来由有合理的解释。当然,也有许多解释虽然比较合情合理,却由于时过境迁,就不能验证这些解释的真假了。伊丽莎白是独身女
伊丽莎白一世于1558年11月17日至1603年3月24日任英国女王,是英都铎王朝的第五位也是最后一位君主。她也是名义上的法国女王,因她终身不嫁,而被称为“童贞女王”。也被称为“荣光女王”,“英明女王”。在原英国殖民地美洲的一个地区(现为美国一个州)就是以她“童贞女王”的称号来命名的“维吉尼亚州”。作为掌握一国无上权力的女王,她拥有常人永远无法得到的东西,但为何伊丽莎白女王对婚姻却如此拒绝呢?伊丽莎白是英国国王亨利八世和宫女的私生女。在她两岁的时候,她的母亲因为没有生下男孩,被亨利八世以不忠的罪名处死了。因此,年幼的伊丽莎白饱受失去母亲和受人嘲笑的痛苦。但是伊丽莎白聪颖好学,她博览群书,通晓意大利、法兰西和西班牙等国语言。1553年,玛丽登上英国王位,她是伊丽莎白同父异母的姐姐,是一个狂热的天主教徒,一上台就致力于恢复天主教的地位,残酷镇压新教教徒。而伊丽莎白一直是玛丽的眼中钉,肉中刺。于是玛丽就以伊丽莎白涉嫌卷入新教运动为名,将她关进伦敦塔囚禁起来。伊丽莎白开始了终日生活在死神阴影下的岁月,但1558年玛丽女王的死改变了她的命运。因为玛丽没有子女,伊丽莎白当晚就在英格兰新兴资产阶级、新贵族和新教徒的拥戴下登上英王宝座。 伊丽莎白登基时才二十五岁。在她登上王位以后,在内确立了英国的国教制度,平稳了政治,积极促进经济的发展;在外,英国取得了海上霸权,在东方不断扩张势力。然而这位创造了无数辉煌成就的女王,却一直没有结婚,这让很多人都百思不得其解。伊丽莎白不是没有人爱上这位女王。最先向她求婚的是西班牙国王腓力二世。腓力二世曾是伊丽莎白的姐夫,也就是玛丽的丈夫。腓力二世在伊丽莎白监禁期间曾给予她特别地关照。但伊丽莎白对是否缔结这桩婚姻非常冷静和慎重,她不会忘记玛丽和腓力的结合给英国带来的动荡政局。她相信腓力向她求婚是为了吞并英国。而当时初登王位的伊丽莎白由于私生女的身份,英格兰女王的合法地位一直得不到国际的承认,西班牙在当时是世界强国,在国际社会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所以伊丽莎白不动声色地利用起腓力二世来,对他的求婚态度暧昧。当她的地位合法化后,便以宗教信仰不同明确拒绝了腓力二世。此后,伊丽莎白多次将自己的婚姻用作进行外交的一种工具。但最终伊丽莎白都拒绝了他们的求婚。她或许根本不打算结婚,然而她严密地隐藏自己的真实想法,从不向各国王侯贵胄关上求婚的大门,而是欲言又止,一直让他们对联姻之事怀有某种希望。1578年,伊丽莎白差点就结婚了。当时,法国国王亨利二世的四弟、年仅二十三岁的安休公爵到英国做客,年龄相差近一倍的两人一见伊丽莎白
钟情,因当时伊丽莎白已经四十五岁。据说伊丽莎白还答应了安休公爵的求婚,但后来似乎是考虑到英国、法国、西班牙之间复杂的国际关系,在将要举行婚礼的前几天,伊丽莎白突然变卦。她郑重地宣布解除婚约,并表示一辈子都不结婚。但是宣言不结婚的伊丽莎白有不少她喜欢的男宠臣,达德利勋爵是其中最令她心仪的人。不过,达德利勋爵早已有妻室。但伊丽莎白对他还是十分宠爱,在1564年还加封他为莱斯特伯爵。有人说伊丽莎白早就有和他结婚的打算。但是后来达德利勋爵的妻子有一天突然命丧九泉,传言说是达德利勋爵为了与女王结婚而故意谋杀自己妻子的。因此,伊丽莎白害怕与达德利勋爵结婚后引来非议,有损王威,终究没有与他共结连理。伊丽莎白女王长得并不丑,而且身材细条,婀娜多姿,又有着王权,为什么她终身不嫁呢?有人猜测说是女王的父亲亨利八世三次杀妻、六娶王后,使伊丽莎白从小就蒙上了一层心理阴影,不信任男人和家庭,患上了“婚姻恐惧症”;而另一些持相反意见的人则说女王有过私生子;还有人认为,各国的王室婚姻一般都是有政治利益的,属于国家政治和国际关系的附属品。伊丽莎白为了防止自己的婚姻成为政治的牺牲品,怕给英国带来不利,所以她宁愿孤独终老,也不愿意生活在利益与交易之中。伊丽莎白女王在位四十五年,随着她的逝世,一切都盖上了封印,人们也就无从得知这位女王不结婚的真正原因了。因为只有伊丽莎白自己知道不结婚的缘由。维多利亚女王是私生女
维多利亚女王是英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君主,她也是第一个以“大不列颠和爱尔兰联合王国女王及印度女皇”名号称呼的英国君主。维多利亚女王的后人有很多都和欧洲各国的王室成员结婚,因此,维多利亚女王被称为“欧洲的祖母”。据官方记载,维多利亚女王是肯特公爵爱德华之女。然而现在却有人说维多利亚女王是私生女。如果是那样,或许整个英国皇帝就不是正宗的皇家成员了。维多利亚女王在位六十三年,是英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一名君主。在她统治时期,也是英国帝国主义最强盛的时期。在那个时代,英国曾被称为“日不落帝国。”然而,威尔逊在他的著作《维多利亚女王》一书中却指出,从调查英国王室的病历档案发现,维多利亚女王可能是她母亲与情人所生,而非“正宗的”王室血脉。如果这一点属实的话,那么具有数百年历史的英国王室将改写其历史了。维多利亚
英国《星期日泰晤士报》报道,该书作者A· N·威尔逊在书中称,维多利亚女王的母亲长期同她的男秘书约翰·康罗伊私通,维多利亚女王是他俩的私生女。据报道,康罗伊出生在爱尔兰。维多利亚女王的伯父威廉四世国王于1837年去世,他没有后嗣,于是由其侄女继位,并被封为维多利亚女王。 具有数百年历史的英国王室竟然是“不合法”的,威尔逊的这一说法立即引起轩然大波。威尔逊列举了几个证据来说明这一观点。证据之一:英国王室很多代以来都患有一种遗传性疾病——卟啉症,该病症状为狂妄偏执。威尔逊说,皇室病历档案没有显示维多利亚女王有这种家族病,而且她的后代也没有。 证据之二:维多利亚女王患有血友病,也是一种家族遗传病。据查阅保存在伦敦的王室家族病历档案,向上一直追溯了十七代,并没发现王室成员有血友病病例。显然,维多利亚女王的母亲没有血友病,那就很可能是康罗伊把血友病传给了维多利亚女王。 但是也有人反对说,维多利亚女王也许是后来才得了这些病,不是遗传的。而威尔逊的这种观点,需要有医学证据,才能说明他的看法是正确的。另外,据说维多利亚女王很讨厌母亲的这位情人,她对康罗伊十分地冷淡。有人说,这是不是从一个侧面反应出他们之间有“血缘”关系呢?希思首相终身不娶
有许多的名人、政客选择终身不结婚,如贝多芬、舒伯特、英女王伊丽沙白、英国第一位平民首相希思等。虽然他们终身没结婚,不过这并没有妨碍他们在事业上的非凡成就。正如希思首相所想:未婚不是罪过,单身汉也要生活。但人们却对名人不结婚背后的原因十分好奇,因为人类都有一个共性:害怕孤独。爱德华·理查德·乔治·希思是英国保守党第一位平民首相。他曾十二次访问中国,使中英关系有了极大地改善。希斯首相爱好音乐,曾经是欧洲交响乐团的指挥,同时还是赛艇高手。但是这位多才多艺的首相却终身不娶,实在让人费解。有人说是由于希思的父亲风流成性,曾经娶过三位妻子,最小的一位妻子比希思还小五岁,这可能给希思带来的了负面影响,让他与父亲截然相反。也有人说希思对女性存有根深蒂固的偏见让他不屑于结婚。希思从小就是一个性格孤僻的人,甚至对最好的朋友也保持一定的距离。他反对男女同校。在他担任牛津大学巴利奥尔学院乐团秘书时, 不许女生参加音乐会, 这种轻视女生的做法, 直至希思辞去秘书职务为止。这种偏见即使在大选的时候,他也丝毫不加以掩饰。因此使仰慕他的女性望而生畏,不敢靠近他。尤其在1975年的大选中,希思被铁娘子撒切尔夫人所击败,他简直无法忍受,还表示不会在内阁里担任任何职务。希思虽然如此,希思还是有过一段爱情经历。因为音乐的爱好,让他认识了雷文一家,并且爱上雷文的女儿凯。希思对她一直不错,两人的交往曾持续了十五年之久。这是希思和女性交往中唯一的例外。但是希思一直没有向凯求婚,甚至没有向她直接表露过爱情。十几年的等待让凯心灰意冷,她便听从了家人的劝说,与希思分了手,嫁给了别人。为什么希思十五年都不向凯求婚呢?有人认为希思可能是觉得条件还不够成熟,不能冒失地求婚。况且他坚信,与凯十五年的爱情是牢不可破的。但是凯却等不及了。也有人认为希思害怕套上婚姻的枷锁,自认为无法胜任丈夫的职责。所以与凯保持若即若离的状态,既不谈结婚,也不说分手。甚至还有人谣传他是一个同性恋者。但这是没有依据之说。虽然希思首相迟迟都没有结婚,但是这并没有妨碍他登上英国首相的宝座。也许对希思来说,结不结婚并不重要。正如他所想的:未婚不是罪过,单身汉也要生活。摩西率领犹太人
出埃及只是神话所有的传说都有其渊源,追溯神话的过去,它是否就是真实的历史呢?据《圣经》中记载,犹太人的先知摩西于公元前13世纪时按照上帝的指示,到埃及去“解救”在那里过着奴隶生活的犹太人。摩西带领犹太人离开埃及流浪了四十年,到达上帝所说的流着奶与蜜的地方——迦南(约旦河与死海的西岸一带)。这一故事在整个基督教世界广泛流传。但埃及考古学家却表示,目前并无足够史料证明这段故事是史实。摩西
传说三千三百多年前,犹太人迁移到埃及后,在数百年间人口暴增。根据《圣经》的记载,埃及的法老并不喜欢犹太人,觉得犹太人暴增会带来各种问题。因此,犹太人都受到了埃及人的虐待,最后沦落为埃及人的奴隶。犹太人因为无法忍受长时间被逼做苦工,他们开始请求上帝的救赎。到了公元前14世纪,摩西诞生在尼罗河,被埃及法老的女儿收养。四十岁时,他开始关注犹太人的命运,后来他在米甸得到了上帝的启示——拯救犹太人。摩西返回埃及后,通过自己的哥哥向法老转达了上帝的旨意:若不释放犹太人,埃及境内将爆发十大灾祸。后来,埃及果真爆发了一场大灾难,但是埃及人并不相信这是上帝的旨意,开始报复犹太人。于是,摩西就带领犹太人逃出埃及。在去迦南的路上,摩西还得到了上帝所颁布的《十诫》,即《摩西十诫》。因为这个故事出自《圣经》,所以人们对于这件事情一直深信不疑。有许多人曾不远千里来寻找摩西率领犹太人走过的路线。但据相关报道说,埃及考古学家在埃及西奈山和摩西可能经过的地区挖掘多年,至今未发现任何证据能证明这段历史真的发生过,而且目前能证明埃及曾经有犹太人生活的证据也没有多少。最近有一批考古学家从希腊圣托里尼群岛的火山熔岩发现证据,宣称在埃及北方六百多公里的圣托里尼火山于公元前1500年爆发,当时熔岩四处流窜,毁灭了埃及、巴勒斯坦和阿拉伯半岛的许多村庄,造成35万人丧生。有人据此推论,圣托里尼火山爆发导致埃及发生一连串的天灾就是上帝所说的“十灾”。但它毕竟只是推论,更何况圣托里尼火山爆发于公元前1500年,比摩西带领以色列人逃出埃及早了大约两百年。 此外,人们还在西奈半岛北部发现一处疑似古埃及军事碉堡的遗迹,它有四个长方形的尖塔,学者怀疑它可能是古埃及军事道路上最早的一座碉堡。这个发现让外界十分兴奋,以为可能和摩西有关,但最后被证明只是空欢喜一场。摩西的故事究竟是神话还是史实,还有待人们进一步去考察。究竟是谁发现了新大陆?
所有的历史观点,都是根据当时一定的历史环境所决定的,但是,史实可能并非如此。而真相往往成为永远不会有答案的谜题,人们只能依然沿着过去的认知看待过去。现在世界普遍认为是哥伦布在西班牙国王的支持下,于1492年发现了美洲大陆,但是有不少的学者都开始怀疑不是哥伦布首先发现了美洲大陆。现代更有人将“发现”改为“偶遇”,认为哥伦布偶遇新大陆更贴切。英国学者加文·孟席斯在《1421年中国发现世界》著作中称中国明朝时代的郑和才是第一个发现美洲的人,比哥伦布早七十一年。加文·孟席斯认为郑和在1405年到1433年间七次带领船队出海远航,先后到过亚,非,澳,南、北美洲等三十多个国家,在这些国家留下了许多的遗迹,并建立了殖民地。郑和远航时都会详细绘制出所到地方的地图和海图。孟席斯认为1421年11月,郑和船队的三支分船队穿过印度洋,绕过非洲南端好望角。沿着非洲西海岸航行,到达大西洋佛得角群岛,再利用大西洋赤道洋流向西航行,抵达美洲加勒比海。郑和也绘制出了美洲地图,后来这些古地图由来中国的外国人带去了欧洲。孟席斯由此推断欧洲探险家和航海家如哥伦布、麦哲伦的航海地图来源于中国的郑和航海图。这些古地图的精确度极高。孟席斯说,古人绘制世界地图,需要数百艘航船航行数百万平方公里才能绘制得十分精确,纵观当时的世界,只有中国才有这样的船队和能力。经过孟席斯考证,哥伦布到达美洲之前已有许多中国移民点散布在美洲各地,在秘鲁两个村子里居住的几乎都是中国人,他们都说汉语。他认为中国人在美洲至少开发了六个移民地,有的移民地多达一万人以上。据说哥伦布到达美洲时发现当地居民的语言中有大量的汉语词汇。麦哲伦到达香料岛时,发现中国人用陶器与那里的人交换香料和胡椒。但是也有人反对这种看法,有两位葡萄牙籍华裔学者通过用葡萄牙文和阿拉伯文分别与郑和下西洋时期的中文史料进行对照,得出了结论:郑和远航有史料证明的最远到达地点为非洲东海岸,约在莫桑比克一带的索法拉,在现在的坦桑尼亚以南。地图专家对孟席斯列举的用于证明郑和船队绕过好望角的关键——毛罗地图也进行了分析后认为,由于毛罗地图上标的地方并不能确认就是好望角和属于美洲的岛屿,因此这张地图并不能证明郑和到达过美洲。而另一张古地图只显示了亚洲、非洲及大西洋的亚速尔群岛。而且专家认为此地图在郑和下西洋之前就完成了,自然也不能说明郑和的船队曾经到达过这些地方。为了证明是郑和首先发现了美洲大陆,孟席斯说他们在加拿大临北大西洋的一处半岛上发现了郑和船队曾驻扎的基地。半岛上还残存着修筑的城墙,并且有水利工程设施存在,同时有大量佛教徒与回民的坟墓,坟墓中留存有中国的汉字。但是具体年代还在考证之中。更有人说发现了忽必烈汗曾经绘制过包括美洲在内的全球海图,这就是说在忽必烈时期,中国人就发现了美洲大陆。然而这些说法到目前为止还没有确切让人信服的证据。正如有人说,如果找到郑和比哥伦布先发现美洲大陆的证据,那么世界历史有可能重写。谁才是登上太空的第一人?
遥远的太空,自加加林第一次冲破大气层阻绕地球一周时,人类太空遨游就不是幻想。然而历史总是喜欢制造谜团,一份解密的前苏联档案表示加加林不是登上太空的第一人。1961年4月12日是人类对太空探索从遥远的遐想变成现实的特殊时间。上午9点7分,人类第一艘宇宙飞船“东方号”载着一个叫尤里·加加林的宇航员升上太空,成功地环绕地球一周,虽然这次太空航行仅持续了1小时18分,但是却震惊了全世界。同时,尤里·加加林的名字传遍大街小巷。他不仅一夜之间成为苏联人民的偶像,更被世界誉为“宇宙雄鹰”。然而随着苏联的解体,大量的保密档案都被公布。人们开始对加加林登上太空这件事情产生怀疑,加加林真的是当年第一个进入太空的人吗?1945年,二战的硝烟还没有散尽的时候,另一场较量却拉开序幕,人们都称它为“冷战”。就是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和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之间进行各方面的比拼,尤其是科技和军事方面,两个阵营都费尽心思想要赶超对方。因此,苏联加紧步伐研制载人宇宙飞船,想提前美国登上太空。在苏联进行太空人员选拔的时候,一名叫弗拉基米尔·伊柳什的飞行员成为当时最热门的人选之一。弗拉基米尔是一名出色的飞机设计师和飞行员,他曾保持十多项飞行记录。在1959年时,他驾驶战斗机创下了三万米的飞行高度记录,并由此获得了苏联最高的勋章。无疑,他是进入太空的最合适人选。因此,弗拉基米尔进行刻苦训练。有一次,一张弗拉基米尔身穿太空服的照片被登在了西方报纸上,苏联官方立刻出面否认正在进行载人太空飞行的计划,因为政府需要的是绝对的保密和成功。这些似乎都在暗示弗拉基米尔已经是确定的太空人选了。在苏联解体后公开的档案中也清楚地记载着,1961年4月7日,弗拉基米尔踏入宇宙飞船,开始了他的太空之旅。一切都进行得很顺利,但是,在返回地面时出现了一些问题。太空舱本来预计从第一或第七轨道着陆在苏联境内的,而实际上弗拉基米尔却从第三轨道着陆在中国境内。另外,他也没有按照设计好的方式从太空舱里被弹射出来,而是随着飞船一起在地面上硬着陆。不过幸运的是,弗拉基米尔没有死亡,但是受了很重的伤,这样他就不能面对民众和回答记者的采访了。对苏联政府来说,他们不能让对立阵营看到这样的结果。因此,苏联政府立即做出决定,将这次宇宙飞行和结果严格封存起来,所有参与或了解这一计划的人都被命令不准对外宣扬。弗拉基米尔也被苏联宣布他由于车祸在中国养病。但是后来人们就发现了漏洞,官方先说弗拉基米尔在1960年遇到车祸,但在1961年公布的授勋仪式的照片中居然出现了弗拉基米尔的身影。苏联马上又说弗拉基米尔是在1961年发生车祸,连在中国的养病地点也是变来变去。五天以后,苏联就对外宣布加加林是飞入太空的第一人。如果这个档案是真实的话,那么苏联就对世界撒了一个弥天大谎。有人说加加林成为英雄后一些行为很反常,他开始经常酗酒,还曾发表了不合时宜的言论。人们据此推测,加加林是由于知道自己所得到的荣誉是假的,因此无法承受对世界的欺骗的愧疚心理而自暴自弃。后来,加加林意外坠机身亡,档案所记载的历史也被蒙上了一层迷雾。至于弗拉基米尔则对此事一直保持沉默,使这一历史之谜还不能真正地被完全解开。有人说虽然那是苏联的保密档案,但是它记录的真实性让人怀疑。也有人说当时知道真相的人一定不在少数,只要问一下曾经参与的相关人员就可以确定谁是登上太空的第一人。总之,真相只离我们有一步之遥,或许,那一天并不遥远了。
歌王舒伯特为何终身不结婚?
世界上有很多的音乐家和艺术名人为了事业终身不嫁或不娶,比如舒伯特。但也许他内心同样迸发过爱情的火焰。舒伯特是奥地利著名的作曲家,被称为“歌曲之王”。他的经典传世之作至今流传不衰,如常常在音乐会上演唱的《魔王》、《死神与少女》等。然而,舒伯特只活到三十一岁便溘然长逝了。在他如此短暂的生命中,也只有几个女性曾经闯入他的生活,然后又迅速地退出。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舒伯特终身不娶呢?为了音乐事业还是某种理想主义呢?舒伯特从小就具有极高的音乐天赋。后来,仅1815年这一年他就创作了140多首歌曲。他一生一共创作了约有1500首的作品,遍及所有的音乐题材和形式,其中包括634首艺术歌曲。这位天才音乐家具有诗人的性格,丰富的想象力,他的作品也充满了浪漫主义的气息,因而有人说他对爱情也应该更加敏感才对,然而他真正迸发出爱情火焰的只有一次。他曾把《少年时期的梦》献给泰蕾莎·格罗普,可是她却轻松地甩掉了舒伯特,嫁给了一位面包师,以确保她的生活;另外一个女歌手也与舒伯特有过交往,她也嫁给了一位身份较高的人。为什么舒伯特这么难以赢得女孩儿的欢心呢?歌王舒伯特
有人认为是相貌的问题。舒伯特身材矮小,皮肤黝黑,被维也纳人叫做“黑蘑菇”,可以想象我们这位大师的相貌有点儿“对不起大众”。而舒伯特的性格羞怯内向,自然也很难招来女性。还有人说是经济问题。舒伯特一生穷困潦倒,在当时靠作曲维生的人都很艰难,更没有地位。也正是这一点让舒伯特与父亲一度终止了父子关系。虽然他曾卖出过上千份作品,但是每次得到的仅仅够一顿饭的钱。如名曲《摇篮曲》,舒伯特也只换了一盘烤土豆。又因为舒伯特不是演奏家,他没有长期固定的工作,只能靠朋友的救济度日,这种艰难悲惨的生活一直延续到他的生命结束。即使他死后,也只留下一些衣物和旧乐谱。这样的境况或许就让舒伯特看到了生活的艰难和结婚后的贫穷生活,所以他才从未考虑过结婚的事情。另外,舒伯特也可能是受了他的偶像贝多芬的影响。舒伯特甚至将一生不娶的贝多芬当作神一样崇拜,他临死前唯一的要求就是想和贝多芬葬在一起,这个愿望在他死后的六十年得以实现。可见贝多芬在舒伯特的生命中占有多么重要的位置。而贝多芬终身未婚在舒伯特的心中始终有一种神秘主义的色彩,也许就是这种偶像的力量让舒伯特不想提到结婚。舒伯特曾经写道:“不论给予我的是爱情还是友情,全是一种痛苦。”这也说明,舒伯特对婚姻有恐惧感。他曾暗恋过他的学生,但是因为他压抑的性格,并没有让这段感情有美好的结局。然而出乎意料的是,从未结过婚的舒伯特却在1822年染上了性病。这件事情也为他为什么一生不结婚覆盖上了一层更加神秘的面纱,使人们至今仍无法解开这个谜。元 首 谜 团世界上目前有224个国家和地区,每一个国家都有自己的元首,这就构成了一个十分庞大的元首数量,若依时间轴进行前推,也许全球到底出现过多少位元首已经数不清了。每一位元首都有非凡的人生经历感悟,加在他们身上的秘密或许是最多的。因为他们与国家政治、经济、社会、外交……都有密切的关系。这也是引起人们关注的地方。

(<-快捷键)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目录

阅读设置

背景色:

字体大小: 14px

页面宽度: 1200px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