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侦探推理 > 世界名人之 未解之谜

世界名人之 未解之谜

作者:廉永清字数:74084状态:连载

第五章 中国卷——古今将相在何方

上自尧舜禹,下至当时当代,名将贤相是一支永远不会消失的河流,他们体现了中华五千年的忠君爱国之美德,忠义两全之形象。不管是在朝纲败坏的年代里,还是战乱时节,都会涌现出一大批令人称颂的臣子来,正是由于他们保家护国,才让皇帝坐稳江山。俗语说,明君难出一个朝代,称得上千古一帝的屈指可数,但称得上流芳百世的将相却代代都有,所以中国名臣的故事要远多于帝王。关羽是好色忘义之徒?
关羽历来被看作是正义的代身。唐朝时,关羽被列为古今六十四名将之一,放进武庙配亨姜子牙,宋代以后,关羽便被带上“武圣”的桂冠,被宋徽宗连升三级(从忠惠公再封崇滇君,又封昭烈武安王);清代更是将关羽标榜成“万世人极”,在北京修建帝端,后来关帝庙甚至超过了孔子庙。有人说关公是一种文化,也有人说,关公是一种精神。而到现在,人们才开始思索历史中真实的关公到底是何种人呢?他真的忠义耿直,不近女色吗?关羽在民间传说和《三国演义》中,一直是一个忠义、勇猛、不近女色的化身,也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被江湖人士奉为神明的人。千百年来,关羽被传唱为武艺超群、忠义耿直、不近女色的一个真英雄、真豪杰。千里走单骑、过五关斩六将、华容道、刮骨疗毒等英雄事迹在民间广为传颂。然而,今日许多人都开始争议关羽的真实形象,千百年来是否只是人们为关羽披上的美好品格幻想的外衣,其实历史中的关羽并非如此?纵观今日争议的焦点主要有两个:关羽是否近女色和关羽是否好色忘义。有人说关羽并非不好女色,曾与曹操争过美女。《三国演义》中提到曹操曾经赐予关羽十名美女,他皆毫不动心,全部送去侍奉甘、糜二夫人。但据研究,关羽不但喜欢美女,并且曾经和曹操争过美女。《三国志》的《蜀书》和《魏书》中都记载了这样一个史实:曹操与刘备带领大军在下邳围攻吕布,吕布派出秦宜禄出城向河内太守张杨求救。关羽听说秦宜禄貌美的妻子杜氏还留在下邳城内,便多次请求曹操:“妻无子,下城,乞纳宜禄妻。”就是说他的妻子没有生下儿子,如果攻下城的话,请把秦宜禄的妻子赏赐给他。但曹操出尔反尔,竟自己占有了秦宜禄的妻子。关羽为此事很记恨曹操,想趁刘备与曹操一起打猎之机杀掉曹操,后被刘备制止。因此有人说曹操送关羽美女之事是假;曹操与关羽争美女之事是真的。关羽但也有人认为凭着这个史实还不能判定关羽是好色之徒。 持反对意见的说关羽常年在外征战,妻子又没生孩子,这在他所身处的“无后为大”的封建社会,的确不是一件无足轻重的小事。为此,关羽想纳秦宜禄的妻子为妾,按说也在情理之中。曹操后来出尔反尔,将杜氏据为己有。关羽对此极为不满,甚至一度动了杀机。对一个铁血男人来说,恐怕也只是“一念之差”。然而,就据此说关羽与曹操争风吃醋实在是无稽之谈。认为将历史人物的某些言行从他的生存背景中剥离出来,然后用现代的道德理念去评价本身就是个错误。还有人说关羽并非是忠义之人,而是好色忘义之徒。官渡之战,关羽离开曹操,《三国志》为此事所作的评论:“曹公知羽不留而心嘉其志。去不遣追,以成其义,自非有王霸之度,孰能至于此乎?斯实曹公之休美。”有人认为这件史实表露出了关羽的不忠不义:刘备和曹操是水火不相容的两大仇敌,为何关羽被俘后他就接受了曹操的厚待?关羽明明知道刘备投奔了袁绍,他不但不去帮助刘备,助袁绍一臂之力打败曹操,反而帮助曹操斩杀了刘备的朋友的手下大将颜良,解救了曹军白马之围,也许关羽这样做是为了求得自我心理上的平衡,也就暂时顾不得刘备的厚恩了。因此,有人说关羽应该是一个心机较深、左右逢源的人。也有人称,曹操违背承诺占了杜氏,关羽心中愤恨,因此背弃曹操投奔刘备。《三国演义》将大多数“正面人物”都神话了,如诸葛亮、刘备……而这种神化满足了人们崇拜偶像的心理,在当时的环境下,人们急需找到一位忠义的英雄作为心中的楷模,来实现人们最好品德的心灵慰藉。然而,斯人已逝,关羽更不知今人对他的崇拜。或者说,今日崇拜的关羽只是一个集中国人美好品格的综合化身,真正的关羽恐怕不会那么完美吧。岳飞被葬在哪里?
有人评论说岳飞的死是中国历史八大经典之死,其他七位屈原、关羽、诸葛亮、绿珠、李师师、文天祥、谭嗣同和岳飞一样,因为死而成为人们心目中的一座丰碑。岳飞死后,据史料记载,他的尸体被一个狱卒连夜偷出安葬在杭州的九曲丛祠北面,但古人却对九曲丛祠在哪里意见不同,这也引发了对岳飞墓地的争论。岳飞岳飞墓
大多数人小的时候都读过岳母在岳飞的背上刺“精忠报国”四个大字的故事以此来激励岳飞报效国家的信念。岳飞作为南宋抗金的民族英雄,因为一直主张抗金而被秦桧陷害,南宋绍兴十一年十二月二十九日(公元1142年1月27日),岳飞及儿子岳云、部下张宪等以“莫须有”的罪名被抓进狱中并且都被杀害了。为了替岳飞惩罚凶手,人们在雕刻的岳飞像前专门雕刻了跪着的秦桧等奸人,让他们永远都要向岳飞认罪忏悔。今天人们大多认为杭州众安桥下十七号(栖霞岭)是埋葬岳飞处。此地是南宋临安城中比较繁华的地方,紧靠御街,是1833年清杭州府司狱吴廷康确定的岳飞埋葬之地,而且他还营建了岳飞墓和岳飞庙,对后世影响颇大。之所以认定这个地方,是因为很多史籍都说当年岳飞在大理寺监狱被害后,有个叫隗顺的狱卒连夜将他的尸体偷偷背出,一口气背到了钱塘门外,安葬在九曲丛祠北面。宋代钱塘门一带的城墙,弯弯曲曲的,因此被称为九曲城。吴廷康认为岳飞初葬在九曲丛祠,也就是现在的众安桥一带。岳飞
但是据杭州的宋史专家朱祥林考证,吴廷康的推论是错误的。九曲丛祠真正的位置是在现在的少年宫北面。这是因为:一、宋代众安桥一带南有北瓦,东有御街,北面则面临着钱塘路,都是繁华的街市,怎么可能是荒野埋尸的地方呢?二、在众安桥西不远的地方,有军队驻守。如果有人在这里掩埋、植树、立碑,守军不可能不知道。而且宋时的临安城远比现在的杭州城小,根据史料记载,隗顺背着岳飞的尸体“越城”而走,众安桥在城内。如果真是初葬在这里,就不存在越城的说法。那么栖霞岭不就是一个空墓了?但是这也没有依据。因为相传,隗顺在岳飞初葬地种了两棵橘树当作标记。隗顺死前,把这件事告诉了他的儿子,希望等到岳飞平反后,能将他的遗体好好安葬。二十一年后,宋孝宗即位,岳飞冤案昭雪,隗顺的儿子才将秘密说了出来。很快,朝廷将岳飞迁葬到栖霞岭,也就是今天的岳坟。此乃传说,并不足信,而又无真实的资料,也许有一天发现了岳飞的尸骨,才能断定出来了吧。岳飞墓千古黑锅:张飞是个
能书善画的美男子?现代文学上形成一种潮流,许多史学家对人们心中的历史人物形象存有不同看法,因为有许多证据表明有些人物的真正形象与人们所认同的观点大相径庭,如人们称包拯为“铁面包公”,但其塑像却是个白面书生。张飞也被大部分人认为是一个莽夫,但学者却发现张飞能书能画,还是一个美男子,按现代话来说还是一个长得“帅”的人。张飞是造诣很高的书画家?《三国演义》中张飞被描述成“身高长八尺,豹头环眼,燕颌虎须,声若巨雷,势如奔马”的莽夫形象,也说他是一个脾气火爆,没有文化修养的人。他怎么会和高雅的书画有关系,还是一个让后世评价很高的书画家呢?有关张飞书法的记载,最早是在南北朝时代梁朝陶宏影的《刀剑录》里:“张飞初拜新亭侯,自命匠炼赤山铁,为一刀。铭曰:新亭侯,蜀大将也。后被范疆杀之,将此刀入于吴。”但是可惜的是那把大刀已经不知所踪。明代《丹铅总录》也曾记载:“涪陵有张飞刁斗铭,其方案甚工,飞所书也。张士环诗云:‘天下英雄只豫州,阿瞒不共戴天仇。山河割据三分国,宇庙威名丈八矛。江山祠堂严剑佩,人间刁斗见银钩。空余诸葛秦川表,左袒何人复为刘!’” 在明代时期,人们于四川流江县八蒙头发现了一个摩崖石刻——《张飞立马铭》。《三国志》载,建安二十三年,刘备与曹操争夺汉中,曹操命张郃领兵三万进犯巴州。刘备令张飞率卒万人迎击于八蒙山。张飞以少胜多,把名将张郃打得大败而逃。当时他非常高兴,便以张飞石代纸以矛作笔,在八蒙山石壁上,刺凿下“汉将军飞,率精卒万人,大破贼首张郃于八蒙,立马勒铭”。以示纪功勉励将士并兼羞曹军。但由于年代久远,山石裂崩,刻文因此被损毁。到了清末, 四川灌县望族胡升猷家中富藏,精于鉴古。其依家藏原拓将“立马铭” 重新凿刻于八蒙石壁上。但是现在也不存在了。在陕西岐山现存一通碑刻,是清光绪七年任陕西岐山知县胡升猷时依拓本重新刻碑,铭上了张飞在八蒙山的题字。细看碑文,笔画丰满遒劲,气势刚健凝重,结体浑朴敦实。又因为是按照旧拓所刻,笔画漫连,不失原风。后人多认为此碑上的字就是张飞所刻。在阆中桓侯祠张飞塑像旁有一幅对联:“园谢红桃,大哥玄德二哥羽;国留青史,三分鼎势八分书。”这对联是诗人流沙河有感而发写下的,评价张飞是个文武兼备的英雄,对联讲到“八分书”就是指当年张飞镇守阆中时留下的书法佳话(在汉朝是,隶书又称为“八分”)。 元吴镇《张翼德祠》也诗作云:“关侯讽左氏,车骑更工书。文武趣虽别,古人尝有余。横矛思腕力,繇像恐难如。”车骑便是张飞,他于章武元年拜车骑将军。吴镇的意思是,张飞的书法很有造诣,连三国时著名书法家——魏国钟繇、吴国皇像也恐怕比不上他。这是对张飞书法艺术的高度评价。 据说张飞还会写诗作赋,在打败张郃后,他率部巡游真多山,不禁诗兴大发,写下了《真多山游记》:“王方平采药此山,重子歌玉泸山涧。雪,住宿方行。”明代卓尔昌的《画髓元诠》载:“张飞喜画美人,擅草书。” 清代《历代画征录》记载:“张飞,涿州人,善画美人。”据说涿州鼓楼北墙上的《女娲补天图》是张飞所画,张飞故里附近房树村万佛阁的壁画,据说也出自张飞笔下。慈眉善目、惊鸿翩翩美男子?据有关报道,人们在四川简阳张飞营山上发现了张飞的石像,此石像和我们心目中的张飞形象有很大差距。这个石像高约四五米,宽约三米,只有头部。值得惊奇的是,此“张飞”长得慈眉善目,耳长唇厚,脸上竟没有一根胡须。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曾专门为头像做过测量和鉴定,称此石像刻于唐朝。但它究竟是不是张飞,考古专家没有结论。根据当地传说,这是唐代工匠为纪念“五虎上将”张飞凭一人之力喝断当阳桥、震慑万千敌军,而在张飞扎寨处专门修建的。这个石像的发现使人们对历史上的张飞的真实面容不得不重新审视和定位。张飞的容貌究竟长得怎么样?我们不得而知。但史书上记载他的两个女儿先后都嫁给了蜀后主刘禅。在选妃时容貌甚至是首位的古代,想必张飞的女儿也应该是绝代佳人。古言“有其父必有其女”,从现代看来,张飞的容貌也不至于像小说中所言长相可怕吧,应该有些文人的素养和气质。是历史跟我们开了一个天大的玩笑吗?真实的张飞并非一个骁勇威猛、有勇无谋的大将,而是一个集骁勇多谋、能书擅画、写诗作赋于一身的文武兼备的美男子?那么,历史上真实的张飞就真的被古代小说家扭曲了吗?关羽有没有后代?
公元264年,蜀汉投降的第二年,蜀后主刘禅、文武大臣及他们的儿女被魏国司马昭下令,迁移并软禁在京都洛阳,以防他们生乱起事。在这迁徙的队伍中,有刘禅和皇后张氏、诸葛亮的孙子诸葛京、张飞的次子张绍、将军廖化、宗预等。在蜀国亡国投降的花名册中,可以说已经记述完整。但是却缺了关羽的后代。也就是说在这些人中没有关羽的子孙。关羽像
关羽是刘关张结义中的老二,一生对刘备忠心耿耿。他是死于刘备做皇帝前。因为兴师讨伐东吴战死沙场。关羽死后,被刘备追谥为“壮缪”,子孙世袭。从《三国志·关羽传》看, 他至少有两子。长子关平随关羽讨伐东吴时,被孙权派遣的将领斩杀于临沮(今湖北远安)。在史料中并没有关于关平有后代的记录。次子关兴在二十多岁的时候就病死了,他的儿子关统后来被刘禅招为女婿,但没几年也病逝了。因为没有儿子接爵, 就由庶兄弟关彝袭爵。不过,有人说在战乱中关彝一家也都死了。据说关羽之所以子孙尽死都是当年关羽水淹七军擒杀的魏将庞德儿子庞会公报私仇。《蜀记》:“庞德子会随钟、邓伐蜀, 蜀破, 尽灭关氏家。”所以在《三国演义》中记载为“汉寿亭侯关彝, 皆被魏兵所杀”。但是后人都认为关羽有后代。在我国西南地区至今仍流传有所谓关羽第三子关索的故事,《三国志演义》还穿插着关索曾随诸葛亮南征, 担任先锋的故事。据说在四川广元乡间,至今能找到关索妻子鲍三娘的墓碑。据记载鲍三娘世居夔州鲍家庄, 与关索成亲,后随关索同扶汉室。由此分析,关羽还尚存一脉。但有学者说,关索仅在民间传说中出现。在《三国志》等史书中并没有此记载,所以他们认为关索是虚构的人物。在《水浒传》中,大刀关胜就被称为关羽的后代。而关胜也确有其人,是北宋末期镇守济南, 坚决抗金的宋将关胜, 在《坚瓠秘集》中记载他是“壮缪后”。而在《水浒》中记载关胜使用关羽的宝刀——青龙偃月刀,后人多认为是小说家的艺术构思,并不能作为关胜就是关羽后代的证据。在近代以及现代也有不少人自称是关羽的后代。台湾学者彭桂芳说: “自关羽之后, 关羽家族的盛誉, 也千古长传。他们的子孙在光荣的传统下, 世世代代人才辈出, 表现杰出卓越, 令人对这个家庭更增敬意。”彭桂芳认为南北朝刘宋的关康之和后魏大学者关朗都是关羽的后代,因为他们都是山西解县人。无论从乡缘和血缘, 他们和关羽是同脉的。但是这种说法并无依据,后人更无法考证他们是不是关羽的后代。现代有学者经过姓氏研究,称关羽、关兴的后代居住在信都。但是此说还有待研究。关羽是否有后代,他的后代是否还延续到现在,因为缺乏史料,至今也无法说清。有人曾经发出感慨,关羽是受人崇拜的英雄,今人却找不到他的后代,真是可悲可叹啊!石达开为何投降清朝?
石达开是家喻户晓的英雄人物,无论当初他带领数万人离开太平天国国都天京,还是在大渡河被清军打败,最后被清政府凌迟处死,他都无愧于英雄的称号。但在他被困于大渡河时,却发生了让史学家甚为困惑的事情:石达开曾“释兵表降”,史学家不清楚石达开投降清朝这一举动是诈降还是真心呢?石达开是清末太平天国运动的著名领袖。他在道光二十九年(公元1849年)加入拜上帝会,第二年就和洪秀全在金田起事,建立太平天国后,被封为翼王、五千岁。但是这个农民政权建立以后,各王之间就争斗不断,尤其是东王杨秀清被杀以后,虽然石达开因此被天王洪秀全委以重任,但是却遭到了韦昌辉的排挤,石达开负气离开天京,率领太平军的精锐部队转战西北一带。同治二年三月(公元1863年),石达开被清军围歼于大渡河边,最终被杀。但是其中有一个重要的历史事件发生了,就是在大渡河南岸的紫打地,石达开曾经“释兵表降”。有人说他是诈降,还有人说他是真的想投降,但不管怎样,石达开缴械投降后,还是被无信无义的清朝凌迟处死了,真是英雄末路的悲哀啊。第一种看法认为石达开是真心想投降清朝,但是这里又分两种意见:一种认为石达开是贪生怕死,另一种认为他是为了救出自己的部下,不想让他们做无谓的牺牲。根据清朝所记录的石达开口供记载:“达开正欲投河自尽,因想真心投诚,或可侥幸免死。达开想救众人,俱令弃械投诚。”根据这些,有人才认为石达开因为怕死,想苟延残喘于人世,才投降清朝的。当时四川总督骆秉章在杀害石达开后给清政府的奏报中也提到,清军参将杨应刚奉命在位于洗马姑清朝军营竖立“投诚免死”的大旗。石达开见到以后,带着五岁的小儿子和宰辅曾仕和、中丞黄再忠、恩丞相韦普成到洗马姑乞请投降。但有人分析了当时的情况。因为石达开在大渡河的位置十分地不利,石达开的军队前面是大渡河,左面是松林河,右面是老鸦漩河,他们被迫困守于大渡河南岸的紫打地。因为地理位置的限制,在一个多月中,石达开虽然左冲右突,仍然没有办法渡过大渡河、松林河。军粮也逐渐枯竭,起初还有马可以宰来吃,但是后来弹尽粮绝,竟然到了吃人肉的地步。在这样的形势下,石达开写诗道:“大军乏食乞谁籴,纵死投江定不降。”他激励众将士说:“今不幸受土司诳骗,陷入绝地,重烦诸君血战出险,毋徒束手受缚为天下笑。”很多人从这样坚决的言辞中可以看出石达开不是真心想投降,但是大军的惨状让他不忍目睹,于是他才投降了清朝,表现出了“舍命以全三军”的王者风范。石达开给四川总督骆秉章的信中说:“死若可以安境全军,何惜一死?”他要求骆秉章“宥我将士,赦免杀戳”,“则达开愿一人而自刎,全三军以投安。”人们评论说他“其心可佩,其志可嘉,其情可悯,其果可悲”。第二种看法是石达开是被诱降的。清军参将杨应刚劝石达开归降,一起来商量他们归顺后的事宜,当石达开骑马往前走的时候,杨应刚却在凉桥设了埋伏,石达开就被擒获了。《唐公年谱》中提到诱降的主意出自唐友耕,“唐提督商令汉土各营设计诱降,遂生擒石逆”;光绪《越厅全志》卷六中的记载却说诱降的主意出自越巂厅同知周歧源,说周歧源向王松林授以密计,王松林与杨应刚两人对着石达开指天发誓,许诺“待以不死”,“石达开信之,与之订盟。”第三种说法是说石达开是诈降的。1945年9月《新中华杂志》发表了许亮儒的《翼王石达开溅江被困死难纪实》,根据这份材料,不少学者认为石达开是诈降;当时石达开被困于老鸦漩河,军师曹伟人主张背水一战,不能取胜集体自杀;而宰辅曾仕和则主张到凉桥诈降,然后伺机渡河劫粮。石达开权衡之后,采用了宰辅曾仕和的办法,命令曹伟人写诈降书。曹伟人违心从命,写完降表后,当夜就投江自尽了。第二天,太平军遭到清将王应元的围攻,被追到穷途末路,石达开正要自杀时,王应元果断停止了进攻,石达开于是“释兵表降”。但清军也不是白痴,他们料到石达开有诈降的可能。《黎雅纪行记》中记载:“骆公虑其伪降以缓我师,乘懈而逸。”许亮儒在《翼王石达开溅江被困死难纪实》中写道:“五月一日,友耕(即指清重庆镇总兵唐友耕)复面达开,亦诳抚之。惟达开见所部阻渡,诈降计绌,阴甚悔恨。”在《代刘蓉致骆秉章禀称》中认为石达开及其余部“皆迫于无奈,亦非真有投诚反正之心”。还有史料记载,石达开被押送到成都后,见到骆秉章时,只是长揖,并不下拜。骆秉章问他:“你愿投降吗?”石达开回答说:“我来乞死,兼为士卒请命。”这么看石达开又是诈降的。“释兵表降”究竟在怎样的背景下出现的,也许只有清政府和石达开本人才知道吧。石达开作为太平天国运动的领导者之一,无论结局怎样,他都是一位不折不扣的英雄。戚继光斩了违反军纪的儿子吗?
“军令如山”,“违令者一律斩首”,从古到今军令都重于一切,尤其是在战斗中。古代出兵打仗,违命者一般性命不保,有的是要以正军法,有的是为杀鸡敬猴,而为严明军纪斩了自己儿子的大将却不多见。有的即使有心,要杀最终也会“听从”部下请求,让自己的孩子戴罪立功,而有的虽然记载了杀了违反命令的儿子,但后世却难辨真假。如著名抗倭将领戚继光斩子的故事,许多人都认为只是个传说而已。戚继光(1528~1587年)是明代著名抗倭将领、民族英雄、军事家、武术家。字元敬,号南塘,又号孟渚。山东登州(今山东蓬莱)人。原籍安徽定远。生于山东济宁。于闽、浙、粤沿海诸地抗击来犯倭寇,历十余年,大小八十余战,终于扫平倭寇之患。戚继光
戚继光以严于治军,不徇私情而著称。民间广泛流传着戚继光为正军纪,斩了违犯军令的儿子戚印。但是,这是真的吗?明代沈德符在《万历野获篇》卷二十八《戮子》条记载:“本朝大将戚继光之斩其子,则以败绩,此军法所不贷,不得已也。”这个记载是有权威性的。清代《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所录戚继光《纪效新书》条说:“第四篇中一条云:‘若犯军令,便是我的亲子侄,也要依法施行。’厥后竟以临阵回顾,斩其长子。可谓不愧所言矣。”然而,郭沫若认为戚继光斩子的传说是“后人捏造的”(见《青铜时代·述吴起》)。武慰萱曾指出这个故事的真实性大可怀疑。首先,这件事情在戚继光的传记中并没有明确记载。明代汪道昆的《孟诸戚公墓志铭》、董承诏(戚大将军孟诸公小传》和《明史》、《罪惟录》、《明书》、《闽书》中《戚继光传》对此事均无记载。戚继光的长子戚祚国等编纂的《戚少保年谱耆编》,对戚继光事迹几乎有闻必录,也没有关于此事的任何记载。此外,戚继光斩子只有三个可以斩子的时机,时间应是1561年和1562年后。根据《年谱》,戚继光在1545年与王氏结婚,如次年得子,到这时已十六七岁,随父出征是有可能的。但是,戚继光的长子戚祚国是1567出生。戚继光在闽浙抗倭于1566年基本结束,1567年12月动身北上。戚继光在南方抗倭的时候,是没有儿子的。戚继光共有五个儿子,都是庶出,皆为戚继光四十岁(1567年)以后所生。因此,戚继光有没有斩子还是一个未解之谜。民族英雄邓世昌殉国真情
邓世昌(1849年~1894年),原名永昌,字正卿,祖籍广东番禺。中国近代著名海军将领,民族英雄。1894年9月17日,在甲午战争黄海大战中,他率领致远舰驰骋海面,临危不惧,与日军舰队顽强作战,最后与全舰官兵壮烈牺牲。然而,邓世昌殉难时具体情形如何?世人一直众说纷纭。比较流行的说法,似有如下三种:
一、在中日海战中,“致远”舰不幸被敌舰围攻,日本炮弹接二连三地炸过来,管带邓世昌临危不惧,沉着指挥,号召部下“从公卫国”、“置生命于度外”,“有死而已”,下令“鼓快车”,直冲日本舰队指挥舰“吉野”号,准备与之同归于尽。“吉野”号见势不妙,慌忙躲避。“致远”舰在日方快炮的密集进攻中,不幸又中鱼雷,致使舰身破裂,大量进水,“顷刻沉没”。邓世昌与全舰官兵壮烈殉国。邓世昌
二、当“致远”舰冲向“吉野”时,被“吉野”向“定远”发射的一枚鱼雷击中,致使锅炉迸裂,舰体下沉,邓世昌和二百五十名官兵同时落入黄海之中。临难之时,“有讽以自免者”,邓世昌却感慨地说:“吾志靖敌氛,今死于海,义也。何求生为!”(池仲祐《海军纪实·邓壮节公事略》)舰入水后,他还立在水中怒骂敌寇。侍从刘杰把浮水艇(救生用具)向他投去,他拒不接受,铿锵有力地表示“阖船俱尽,义不独生”。他的随身爱犬游到身边,衔住他的胳膊,不让他下沉,也被他毅然推开。爱犬不忍离去,又衔住他的辫发。他望着血染的大海,发出长声的叹息,扼住犬首,一起沉入海底。此说以池仲祐《海军纪实·邓壮节公事略》和《清史稿·邓世昌传》为依据。三、此说法较为离奇。邓世昌坠海之后,侍从刘忠用浮水艇援救,被他拒绝,后又被别舰将士奋力救起。但他目睹全舰沉没、官兵都身葬大海的惨状,悲痛欲绝,义不独生。于是复投大海,壮烈牺牲。此说以1894年10月5日直隶总督李鸿章上皇帝《奏请优恤大东沟海军阵亡各员折》、曹和济《律门奉使纪闻》和《番禺县续志》为依据。此三说哪一个更准确,难以确定,但都歌颂了邓世昌为国捐躯的伟大精神和英雄行为。方伯谦是贪生怕死之人吗?
1894年9月17日,中日甲午战争中的黄海海战爆发。海战持续了近五个小时,清北洋水师损失五艘军舰,死伤千人,日死伤六百人,黄海海战后,北洋水师退回旅顺、威海,“避战保船”不再出战,日本海军掌握了黄海制海权。海战结束后,9月有24日,济远舰管带方伯谦被以“首先逃走,致使船伍牵乱,实属临阵退缩,著即行正法”罪名处死。但对方伯谦的评价,史界至今有争议。20世纪90年代以来,方伯谦家乡福建省还出现了为方伯谦翻案的热朝。方伯谦是清末时期北洋海军的将领。光绪二十年(1894年)六月,他率领济远号与广乙号、操江号共同护送高升号运兵船开赴朝鲜,但二十三日(7月25日)他们却在丰岛海面遭遇日本舰队袭击,广乙号还击,遭到日舰重创后撞向海滩分会。操江号被掳,高升号九百余名官兵誓死不降,被日舰用鱼雷击沉,只有二百多人生还外。方伯谦在的济远舰经激战,因敌不过日舰,升起白旗,但济远号此后仍有力地打击了追来的日舰,并返回中国港口。八月十八日(9月17日),中日海军在鸭绿江口外的大东沟海面相遇,展开一场恶战,这就是黄海海战。激战三小时后,方伯谦的济远舰西驶撤离战场。激战近五小时后,日本舰队撤离,北洋舰队也驶回旅顺。光绪二十年八月二十五日(1894年9月24日)早晨,方伯谦在旅顺口被清政府正法。清政府给方伯谦定的罪名是:“首先逃走,致使船伍牵乱,实属临阵退缩,著即行正法。”清廷定罪的依据,主要是根据海军提督丁汝昌给清政府的报告。报告指责方伯谦在海战中首先逃回,牵乱队伍,撞坏扬威舰,导致海战失利。此后许多人都认为方伯谦有罪。他们指出丰岛海战中,方伯谦躲在船舱内,命令升上白旗,请求投降。黄海海战中,方伯谦让人用巨锤击坏舰上大炮,伺机逃遁,并误将扬威舰撞沉。方伯谦济远舰在海战中率先逃回旅顺军港四个多小时,而海战一共才四小时四十分钟。方伯谦是一个贪生怕死之人。但也有为方伯谦鸣冤叫屈的。他们说方伯谦在海战中战功显著,是有理想的爱国将军,他的被杀是清政府犯的一个严重错误。在丰岛海战中,方伯谦面对日本舰队的突然袭击,一直在望台坚守,指挥战斗,后来望台中炮,大副沈寿昌被炸死,而方伯谦与沈寿昌相离不远,他也险些被炸死。到了后来,济远号还重创了日本舰队,但毕竟寡不敌众,济远号中弹太多,人员伤亡惨重。如果再有炮弹打过来,则绝无生还希望。在这样的困境下,方伯谦便决定保舰归去。但日舰一心想俘获济远号,据《中日战争》丛刊资料载:济远虽悬挂白旗和日本海军旗,但没有停船。午刻,日舰吉野将追及济远,济远停炮诈敌,日舰靠近拟虏济远,济远猝发后炮,一弹击中日舰将台,二弹毁其船头,三弹中其船中,黑烟升腾。吉野于是退遁,济远发第四弹,炮力已不够了。吉野号悬挂白旗和大清龙旗逃走,济远无力追击,向威海卫驶去。到此,历时四个小时的丰岛海战才告结束。黄海海战时,济远号在方伯谦指挥下,颇为勇敢顽强,但不幸遭到了敌人炮火的猛烈袭击,“炮械全坏”,伤亡惨重,已失去继续攻击的能力,但仍有四艘日舰攻击济远舰,企图将它一举击沉。在此战况不利的情况下,主动退出,保护剩余之人的生命是正确的选择。另据记载,首先逃离海战的不是济远舰,而是广甲舰。济远舰二副守备陈天德撰《冤海述闻》称:“广甲自午开仗,约一点钟时,即离队。”可见,说方伯谦率济远舰“首先逃走”并不成立。此外,激战时,由于阵形忽变,造成阵势散乱,给日舰以乘势嵌进的机会,而这时“督船帅旗于第三次排炮时即被敌击落,便不再升。……督船不升,各船耳目无所系属。督船忽左忽右,亦无旗令,而阵势益散漫”。在不利形势下,日舰更加猖狂地进攻,清海军陷入被动境地。日方记载也显示,丁汝昌以犄角雁行阵与日舰队接战是错误的,造成清海军队形散乱。所以,“船伍牵乱”之罪不可能只在方伯谦身上,而应主要由海军提督丁汝昌负责。还有,扬威舰被毁的根本原因,是日舰攻击,“敌弹入机舱”,起火焚烧,且当时扬威朝大鹿岛方向退去,而济远“保船西驶”,两舰行驶方向相反,距离遥远,又怎能撞到一起?可见济远撞坏扬威是无中生有。那么,杀方伯谦的真正原因是什么呢?有的史书说在战前,方伯谦与丁汝昌结怨,所以丁汝昌就借故杀了方伯谦。但更多史学家认为是丁汝昌、李鸿章为了逃脱黄海之战的责任而杀了方伯谦。因为北洋舰队是李鸿章维护自己势力、往上爬的资本。如果丁汝昌被杀,李鸿章不但失去一个亲信,更严重的是北洋舰队将落入外人之手,关系到李鸿章在清政府中地位的稳固与否。所以,他精心策划,让方伯谦做了替罪羊,以保全海战失败的主帅丁汝昌。李鸿章在处理方伯谦时,十分地迅速,八月二十三日(9月22日)向清政府要求严惩方伯谦,二十五日清晨就将方伯谦杀了,不让方伯谦有辩驳的机会。《冤海述闻》曰:方伯谦是在“不察情形,不经审讯,强加罪名”的情况下被“置于死地”的;《海军大事记》说:“济远管带方伯谦被谗以逃军,军前正法,军中冤之。”方伯谦究竟是贪生怕死还是海战英雄,至今都是意见不一致。在清末后期,慈禧就是一个一味求和的统治者,在她的手下,大多数也都是这样的人,方伯谦会不会也是如此呢?这还需历史学家继续考证,才能还方伯谦一个真实的面目。吴三桂投降清朝了吗?
许多人都称吴三桂是“汉奸”,是因为他引清兵入关,帮助满族人夺得汉族天下。明末,由于李自成闯入北京,明崇祯帝自缢于煤山,满族势力对中原虎视眈眈,当时天下大乱,吴三桂自然也想一争天下。本来他与李自成合作共同抗击清军,但吴三桂却突然反水,与清朝一起对抗李自成,从这一刻,他就被看成是清朝的降臣。但以现代史学角度分析,说吴三桂与清合作就是投降清朝,有很多的证据明显不足。明崇祯十七年(公元1644年),李自成率领农民起义军攻陷北京,迫使崇祯皇帝自缢于煤山。前来增援的山海关总兵吴三桂闻讯后,便仓皇逃回山海关。李自成为逼吴三桂投降,亲率大军开赴山海关。吴三桂害怕被李自成打败,便请清军援助。当李自成和吴三桂两军在山海关前展开血战之时,清朝的精骑突然杀出,农民军毫无防备,惨败而归,从此一蹶不振。由此事件,人们都认为吴三桂投降了清朝。但是近些年来,有人认为,吴三桂引清军入关并不是表明他投降了清朝,并提出了种种证据。这一说法使似乎让本已定论的问题重新又成为历史谜团。认为吴三桂投降清朝的人列举了两点理由:①清朝统治者认为吴三桂投降了。清摄政王多尔衮曾把吴三桂当作部下来驱使,“命三桂兵各白布系肩为号”,“命三桂军先锋”……清朝廷为表彰吴三桂的功绩,还授予了他“三桂平西王勒印”。②吴三桂入关后的所作所为也表明他已降清,吴三桂曾打着为明王朝复仇的旗号引清入关,但是在南明王朝多次拉拢吴三桂时,他却断然拒绝。他还亲自出兵缅甸追杀南明永历王。由此可以看出,吴三桂降清之意很明显。否认吴三桂“降清”的人则认为,北京失守后,形成了三股较强的政治、军事势力并存的局面,即吴三桂、李自成、清王朝。而夹在这两股势力中间的吴三桂势力最弱,因此他只能选抗清或联合清朝镇压农民军。而在此前,吴三桂的父亲曾被李自成的军队扣押、家产被抄、爱妾陈圆圆也被农民军将领侮辱。吴三桂即使有想联合李自成抗击清军之心也早已被仇恨取代。因此,吴三桂选择了联合清朝的道路,但这并不能说明他投降清朝。因为吴三桂一贯抗清的态度决定了他不会轻易降清。在任辽东宁远总兵期间,吴三桂曾多次参加抗清斗争,甚至在明清松锦战役后,明军明显处于下风的情况下,他的态度仍很坚决。而且吴三桂对明朝降清的劝降函都“答书不从”。山海关战后发表的檄文也证明其未降。清军与吴三桂乘胜追击,吴三桂提出了“周命未改,汉德可恩”、“试看赤县之归心,仍是朱家之正统”的口号,如吴三桂已降,也不会发布这样的檄文,清廷也不会允许他这样做。在山海关一役后,在攻陷北京前后,吴三桂欲立朱明太子的行动证明其未降。但由于“多尔衮命其西行追贼”的策略打乱了吴三桂的如意算盘,吴三桂因其势力太弱,只得听从了多尔衮。而吴三桂是否降清这一历史问题、已不能用后来的进程说明了。历史上真的有
“三顾茅庐”吗?据说,“三顾茅庐”只是罗贯中构思出来的情节,并不存在。也就是说没有刘备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这一历史事件,这是真的吗?三顾茅庐,请出诸葛亮才成就刘备一代帝业,这已经是妇孺皆知的历史典故。但三顾茅庐只是罗贯中根据陈寿《三国志·诸葛亮传》中的记载,加以艺术构思而创作的。历史中刘备是否真的曾经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仍是众说纷纭。 《三国志》中记载的是:刘备带领军队驻扎新野时,徐庶对刘备说:“诸葛孔明被称为卧龙先生,将军愿意见他吗?”刘备说:“你带他来吧。”徐庶说:“须主动登门求见,不能让他来拜见您。”可见,是刘备亲自到诸葛亮那里去请求拜见、赐教。共三次前往,才得以相见。但没有写关公、张飞同往,也没有说明是在茅庐中相见。 诸葛亮自己写的《出师表》中也说:“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这几句话,言之凿凿。陈寿在《三国志》中写到了《隆中对》,对刘备三次前往拜访以及诸葛亮论天下形势的内容记载得颇为详细。刘备“三顾茅庐”一直被当作礼贤下士、重视人才的典范案例。刘备当时困难重重,急需人才,从情理上看,“三顾茅庐”是极有可能的,所以历代没有人对此事的真实性有过怀疑。然而,三国人鱼豢写的《魏略》与西晋司马彪《九州春秋》,也曾提到刘、诸葛二人第一次相见的情景。刘备屯兵于樊城时,曹操一方已统一黄河以北,诸葛亮预见曹操马上就要对荆州发动进攻。荆州刘表性情懦弱,不晓军事,难以抵抗。诸葛亮于是北行见刘备。刘备因为诸葛亮年纪小,根本不重视他。诸葛亮通过谈论对当今政局的对策,才使刘备逐渐信任他。最后,刘备才“以上客礼之”。 这种说法明显地和诸葛亮《出师表》相异,但从刘备的角度来看,刘备虽然急需人才献计献策,但是他要的一群人为他尽心尽力地出谋划策,而非一个人。而诸葛亮是位胸有宏图大略之士,需要的是可以赏识他的人,能让他施展抱负,一展宏图,刘备正是这个“明君”。那么诸葛亮的选择范围就变得很窄小,以当时乱世中“有宏图大业,能将大权交与属下”之寥寥数主,刘备就成了诸葛亮的不二人选。再者以诸葛亮的敏锐,他发现刘备应该比刘备发现他早。机会对于诸葛亮来说应实属不易,他又岂肯在隆中坐等“三顾”?何况当时形势急如燃眉,哪里还有在隆中摆架子的时间?而当时的诸葛亮只有二十七岁,刘备则是个有声望的皇叔,对诸葛亮怎能那样低声下气地苦求?虽然有《隆中对》作为证据,但当时,曹操几十万南征大军正威胁着刘备,《隆中对》不提这个紧迫的现实问题,是不合乎情理的。同时,刘备第一次见诸葛亮,不会安排现场记录。所谓《隆中对》,很有可能是后人附会《出师表》而杜撰的。据此,“三顾茅庐”之说就不可信了。有人则调和了这两种说法之间的冲突,认为“三顾茅庐”与诸葛亮的樊城自请相见都是真实可信的。清代学者洪颐煊在《诸史考异》中说诸葛亮初见刘备于樊城,刘备虽以上客待之,但没有特别器重他。等到徐庶举荐时,刘备再次相见,才逐渐有了一定的了解。并指出:在建安十二年初见,再次相见是在建安十三年。诸葛亮后来非常感激,因而记入了《出师表》中。 究竟是三见,还是一见,只能等待历史的答卷慢慢回答出来了。名 人 奇 事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发生了无数让后人真伪难辨的事情,由于古代没有像现代一样的条件,可以留下多种资料的方式,只能靠毛笔记载一些传闻事件,而这些经过作者的揉合和编写,有的已经没有多少参考价值。而历史上真正可靠的史料也并不多,这就给史学家对过去的历史做去伪存真工作增加了难度,有时即使据某一事实得出结论,也会引起别人的反驳,因此,古人的历史很多是说不清、道不明的。

(<-快捷键)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目录

阅读设置

背景色:

字体大小: 14px

页面宽度: 1200px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