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变的两栖动物
作者:雅风斋字数:73898状态:连载
第一章 认识两栖动物
两栖动物是一种靠呼吸空气而生存的陆生脊椎动物。根据化石可以推断,两栖动物出现在3.6亿年前的泥盆纪后期,它们是由鱼类经过漫长的演化而来的。它们的繁殖和幼体发育离不开水,成体之后便可适应陆地生活。让我们一起从生物学角度深入了解两栖动物吧! 两栖动物的起源与进化 两栖动物是地球上最原始的陆生脊椎动物,它们不但能够适应陆地生活,而且也能适应水生生活。 两栖动物是最早长出肺的生物,它们在3.9亿年前的泥盆纪就开始用肺呼吸了。到了石炭纪的时代,它们陆续爬上陆地,开始在陆地上生活。那时大的两栖动物大约1.5米,小的两栖动物在1厘米以下。 据研究表明,最早的两栖动物是出现于古生代泥盆纪晚期的鱼石螈和棘鱼石螈,它们拥有较多鱼类的特征,如还保留有和鱼类一样的尾鳍,未能很好地适应陆地生活。但是专家新近的研究发现,鱼石螈和棘鱼石螈是两栖动物早期进化的一个旁支,并不是其他两栖动物的祖先,而真正最原始的两栖动物尚待我们去研究发现。 鱼石螈和棘鱼石螈组成了迷齿亚纲中的鱼石螈目,鱼石螈目是从泥盆纪晚期开始一直延续到了石炭纪早期,与此同时,迷齿亚纲的另外两个目也已经出现。这两个目分别代表两栖动物的主干类型和两栖动物中向着爬行动物进化的类型。离片椎目是两栖动物的主干类型,在石炭纪和二迭纪时期开始向世界各地扩散,并且在古生代结束时,离片椎目中的一部分成员仍然存活并繁盛了一段时间,它们也就成为了原始两栖动物中唯一延续到中生代的代表。它们这些成员当中,有的甚至奇迹般地到中生代后期才绝迹。 这些中生代的迷齿类动物,分布广泛,体型巨大,如三迭纪的乳齿螈,头骨长度就超过1米,主要生活在水中。向着爬行动物进化的类型是石炭螈目,主要发现于欧洲和北美,它们一直不很繁盛。石炭螈目中最著名的当属二迭纪的蜥螈,蜥螈同时具有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的特征,也是两栖动物。另一类与爬行动物非常相似的两栖动物是阔齿龙类,它们曾经被置于爬行动物的杯龙类,后来发现实际上他们也是两栖动物。 进入石炭纪以后,两栖动物迅速分化,并在古生代的最后两个石炭纪和二叠纪达到极盛。这个时代也因此被称为两栖动物时代。这个时期的两栖动物有些成员相当适应陆地生活,有些则又回到了水中。有些大型的种类可以长到4~8米长,习性颇似现代的鳄鱼,还有不少相貌奇特的种类。与现在的两栖动物不同,这些早期的两栖动物身上多覆盖着鳞甲。在古生代结束后,大多数原始两栖动物灭绝,只有少数延续了下来,而新型的两栖动物则开始出现。 在石炭纪和二迭纪时期,壳椎类两栖动物非常特别,它们体型很小,其中有一些相貌奇特的家族成员。例如石炭纪时期,有的两栖动物没有四肢;二迭纪的笠头螈有着很奇特的三角形的头。壳椎类全部灭绝是在古生代结束时期。 现代类型的两栖动物出现于中生代。现代类型的两栖动物身体表面光滑而没有鳞甲,皮肤裸露而润湿,全身布满黏液腺,故被归入滑体亚纲。这种皮肤可以辅助呼吸,有的两栖动物没有肺,只能靠皮肤来进行呼吸。 三叠纪的原蛙类是最早的滑体两栖类,比如三叠尾蛙,它与现代的蛙很相似,但是有很短的尾巴。一般来说,有尾目和无足目出现得要稍晚一些:有尾目出现于侏罗纪时期,而无足目直到在新生代初期才有了相对可靠的记录,但是无足目的特征较为原始,可能起源会更早。 有人认为,现代两栖动物起源于迷齿类的是无尾目,而起源于壳椎类的是有尾目和无足目;也有人认为它们三者有着共同的起源,判别依据便是它们三者有很多共性。现代两栖动物的起源直到现在还没有定论。 两栖动物的种类 在地球上出现过的所有两栖动物一共有三个类型,即迷齿亚纲、壳椎亚纲和滑体亚纲。 迷齿亚纲两栖动物是最古老的两栖动物,是一类很典型的从鱼到两栖动物的过渡型动物。它们生存在泥盆纪到白垩纪时期,爬行动物的祖先也包括其中。 迷齿亚纲的两栖动物身体的长度大约为1米,其头骨的长度大约是20厘米,呈现出高而窄的态势,它们的身体表面有细小的鳞片,身体后部拖有一条鱼形的尾鳍。 它们牙齿的特征和脊椎的形态等都非常相似。它们还出现了四肢,在脊椎上长出了叫关节突的东西,能弯曲活动。肩带与头骨间不再固定于一块,它们已经开始可以适应陆地生活。 壳椎亚纲的两栖动物的种类繁多,它们存活在石炭纪和二迭纪时期之间。它们是一种非常古老的早期爬行动物,它们的椎骨是直接由围绕在脊索周围的、线轴状的硬质圆柱体构成的,经常与神经弧愈合在一起。 它们的身体分小型和扁平型(笠头螈)两种形态。小型的两栖动物生活在沼泽和水边地洞中。目前在我国还没有发现壳椎类的两栖动物化石。 滑体亚纲的两栖动物起源于三叠纪时期,一直延续到现在,是两栖动物中唯一的一群存活至今的动物。它们的头部骨片偏少,包括无足目中的蚓螈、有尾目中的蝾螈和无尾目中的青蛙与蟾蜍等。 现存的两栖动物的种类 生存到现在的两栖动物是滑体亚纲两栖动物,它们的数量繁多,其种类共有三种,包括无足目、有尾目和无尾目。 无足目也称为蚓螈,它们没有四肢,是现今唯一一种没有四肢的两栖动物,形似蚯蚓,身上有很多环褶,有极其短小的尾巴。蚓螈有一部分是卵胎生,一部分为卵生。大多数的蚓螈喜欢生活于湿润的土壤中,这和蚯蚓很类似。它们的视力并不好,隐藏于皮下或被薄骨覆盖,在鼻子和眼睛之间长有可供伸缩的触突,起到嗅觉作用。蚓螈也是现代两栖动物中唯一有皮鳞的代表。它们属于肉食动物,以土壤中的蚯蚓和昆虫为食物。 有尾目两栖动物出现于侏罗纪时期,是终生有尾的两栖动物,它们大多数有四肢。它们的幼体和成体区别不大,包括各种鲵和蝾螈。现在主要分布于北半球,特别是北美洲一带。有尾目的生活环境包括水生、陆生和树栖三种。有尾目的个体差异是两栖动物中最大的。最大的有尾目两栖动物是中国大鲵,其身长可达1.8米;体型最小的是墨西哥的一些索里螈,身长不到3厘米。 无尾目两栖动物出现于三迭纪时期,现代绝大多数两栖动物均属此类。它们的繁殖离不开水,卵(蝌蚪)需要在水中变态才能生长,成体后尾巴渐渐消失。蝌蚪用腮呼吸,经过变态,成体主要用肺呼吸,但多数成体的皮肤也有部分呼吸功能,包括蟾蜍和蛙。它们的颈部都不明显,没有肋骨。前肢的尺骨与桡骨愈合,后肢的胫骨与腓骨愈合,爪不能灵活转动,但四肢肌肉相当发达。 无尾目两栖动物的种类及特征 无尾目的成员统称蛙和蟾蜍,一般来说,皮肤比较光滑、身体比较苗条且善于跳跃的称为蛙,而皮肤比较粗糙、身体比较臃肿且不善跳跃的称为蟾蜍,实际上有些科同时具有这两类成员。一般在描述无尾目的成员时,多数可以统称为蛙。 无尾目两栖动物可分为以下六科: 滑蹠蟾科,是最原始的无尾目,均体型很小,比如新西兰的滑蹠蟾。 盘舌蟾科,其成员的舌为圆盘状而不能伸出,分为盘舌蟾属、铃蟾属、产婆蟾属、巴蟾属。 负子蟾科,包括南美洲的负子蟾和非洲的三属爪蟾。负子蟾科的成员完全属于水生性,后肢强劲而有发达的蹼,前肢纤细而无蹼,没有舌头。负子蟾生殖方式是将卵放在背部的小囊中孵化,卵在完成变态或接近完成变态时离开母体。三属爪蟾趾端有似爪的角质结构,因此有时被单列为爪蟾科。 异舌蟾科,仅以异舌穴蟾为代表,分布于得克萨斯到哥斯达黎加一带。异舌穴蟾在地下挖洞生活,遇到危险时会将身体膨胀成球状以吓退敌害。 锄足蟾科,分成锄足蟾亚科和角蟾亚科两个不同的亚科。锄足蟾亚科的蹠突发达,适合挖洞穴居。角蟾亚科分布于亚洲东部、南部和东南部,多生活于山区,有些甚至会出现在海拔很高的地区。但角蟾亚科一般是不挖洞穴居而常生活在水域附近的。 合附蟾科,为陆生性蛙类,形象似典型的蛙类,也不挖洞穴居。 蚓螈的种类及分布 蚓螈是现存唯一完全没有四肢的两栖动物,身上有很多环褶,也基本无尾或仅有极短的尾,看起来与蚯蚓非常相似,并且大部分蚓螈也像蚯蚓一样穴居,在湿润的土壤中生活。 蚓螈可以分成以下六个科: 吻蚓科,分布在南美洲的北部地区。吻蚓科拥有最多的原始特征,如保留有尾部、头骨数量多、眼相对比较大、触突与眼相连、口开在头的前方、鳞很多、身上的环褶上又有很多小的褶子等。 鱼螈科,分布在亚洲热带地区。鱼螈也有很多类似吻蚓的原始特征,但其触突已经位于眼的前方等特征比吻蚓略微进步些。 盲尾蚓科,分布只限于印度。盲尾蚓同时具备一些原始和进步的特征,其原始的特征有鳞片较多、头骨多、有短尾等;进步的特征有嘴位于头部下方、触突远离眼睛、身上的环褶不再进一步分褶等。 蠕蚓科,分布于赤道东非和西非。蠕蚓是进步的蚓螈,嘴位于头部下方,头骨减少,没有鳞片和尾巴。日常情况下蠕蚓的眼睛是被薄骨覆盖的,但是触突伸出的时候眼睛就会显露出来。 真蚓科,分布于热带美洲、赤道非洲、印度和印度洋中的塞舌尔群岛,是蚓螈目种类最多、分布最广的一科。真蚓科是一类进步的蚓螈,拥有很多进步的特征,但是也有少数种类具有一些原始的特征。 盲游蚓科,分布遍及南美洲的热带和亚热带地区。盲游蚓科是唯一的水生蚓螈,其中比较原始的成员为半水生性,而进步的成员如泅盲游蚓等为完全水生。盲游蚓没有尾巴、肺和鳞片。水生盲游蚓的成员背后有皮肤皱褶形成的鳍,身体后端侧扁,看起来像尾巴一样。 蝾螈亚目的种类及特征 蝾螈亚目是两栖动物中比较进步的一类,它们的受精方式均为体内受精,其中有些成员为胎生或卵胎生,有部分成员终生保持幼体形态。蝾螈亚目分为鳗螈科、两栖鲵科、洞螈科、钝口螈科、陆巨螈科、无肺螈科和蝾螈科,它们主要集中分布在北美洲。 鳗螈科分布于美国东南部和墨西哥东北部,其中大鳗螈身长接近一米,小鳗螈身长约70厘米,而拟鳗螈身长只有25厘米。鳗螈是有尾目中最奇特的一类,身体细长,没有后肢,外形长得介鳗鱼,终生有外鳃,并可能是体外受精,其中大鳗螈和小鳗螈有三对鳃裂,四个手指,而拟鳗螈只有一对鳃裂,三个手指。鳗螈终生生活在流动缓慢的浅水中。有时上岸,在干旱时身体分泌黏液形成与非洲肺鱼类似的硬茧。 两栖鲵科为终生水生的大型蝾螈,终生有鳃或者鳃裂,身体细长,长得像鳗鱼因此被称为刚果鳗螈,四肢微小而不容易被人察觉。两栖鲵科仅分布于美国东南部。 洞螈科是终生保持幼体形态的水生蝾螈,长有外鳃。洞螈身长不到30厘米,由于长期生活于洞穴中,身体呈粉红色,眼睛则隐藏在皮肤下,如果离开洞穴受到阳光照射身体就会变成黑色,而回到洞穴中则恢复成浅色。泥螈中的斑泥螈身长可以超过40厘米,而其他4种泥螈身长不到28厘米。 钝口螈科的分布几乎遍及从阿拉斯加到墨西哥的整个北美洲。钝口螈中的有些种类终生保持幼体特征而生活于水中。成体一般穴居于地下,只有在繁殖期才会返回水中。 陆巨螈科特产于美国西北部。陆巨螈穴居于地下,只有繁殖期返回水中。有些种类也会终生保持幼体形态。 无肺螈科的成员完全无肺只能用皮肤呼吸。主要分布于北美洲南部地区。无肺螈科的成员适应多种生存环境,陆栖、水栖、树栖和穴居的都有代表,体形相差也比较大。大型的如贝利涓螈身长超过30厘米,小型的如索里螈身长不到3厘米。 蝾螈科是蝾螈亚目的进步成员,陆生的分布于欧洲、北非和中东,水生的广泛分布于北半球的温带地区。其中有少数种类进入了亚洲的热带、亚热带地区,是有尾目中分布最广的一类。 蝾螈科多数成员在水中产卵,但是也有少数为胎生或卵胎生。蝾螈科有不少种具有毒素,如分布于中国西南以及邻近的东南亚地区的红瘰疣螈。 两栖动物的外形 一般来说,两栖动物的外型有三种:一是蝾螈型。水栖类两栖动物有长的身体和发达的尾部,前、后肢的发育大致相同,如大鲵等。二是蛙型。半水栖类两栖动物身体粗短,后肢长而强大有力,没有尾部,如各种蛙类。三是蠕虫型。穴居类的两栖动物身长似蚯蚓,四肢退化,几乎没有尾部,如蚓螈等。 现代型的两栖动物皮肤通透性强,裸露而且湿润,起调控水分、交换气体的作用;两栖动物的皮肤布满了多细胞黏液腺,和表皮下的内微血管在湿润状态下成为肺的辅助器官。 现代型的两栖动物头颅扁平而短,眼眶与颞部相通,枕部短于面部。它们没有胸廓,主要由鼻瓣和口腔的动作将空气压入肺内。 现代型的两栖动物有内鼻孔,连接内外鼻孔的鼻道,除了关乎嗅觉外,还是肺呼吸必备的关键性结构;它们还生有保护眼睛的眼睑和泪腺,有捕猎食物的肉质舌以及湿润舌面的颌间腺。它们有中耳,通过中耳可将声波传导到内耳。此外,现代型两栖动物还生成了一种独特的“防身武器”——毒腺。 两栖动物的骨骼 两栖动物相比于鱼类,具有更大坚韧性和灵活性的骨骼系统,其骨骼主要由硬骨构成,也有部分是由软骨构成的。 现代两栖动物的头骨宽而扁平,脑腔狭小,骨化程度不高,还有很多部分处于软骨阶段。它们头骨顶部覆盖的膜骨由前至后为成对的鼻骨、额骨、顶骨和鳞骨。有尾类两栖动物的脑上方有些地方没有硬骨覆盖;无尾类的额骨和顶骨则已经愈合成一对额顶骨。 两栖动物头骨与枕踝、颈椎相连形成活动关节。这是所有陆生脊椎动物的共同特征。软骨性硬骨在头骨的后面有两块外枕骨,每一块外枕骨都有一个关节突,叫枕踝。在它们的听囊区每侧有一个骨化的前耳骨。而在眼眶前通常有一块骨化的环形蝶筛骨,环绕着眼部,并向前伸展成鼻腔的长形骨管。脑颅腹面的膜骨还包括有额顶骨、鼻骨、副蝶骨、犁骨等。 现存两栖动物的牙齿一般都很小甚至没有,它们的牙齿通常生在前颌骨、上颌骨、颚骨、犁骨、副蝶骨和齿骨上。颌弓由颚方软骨和麦克尔氏软骨构成。 两栖动物的脊柱分化为颈椎、躯干椎、荐椎和尾椎四部分。低等两栖动物为双凹型,与鱼类相似。高等两栖动物椎体间的接触面增大,提高了支持体重的能力,加强了脊椎的牢固性和灵活性。两栖动物脊椎骨的数目从10枚到200枚不等。 两栖动物拥有颈椎一枚,略呈环状,故又名环椎,荐椎也仅一枚,具有长的横突,与腰带的骼骨联结,使后肢得到支持,增加了其身体的稳定性。陆栖种类的两栖动物的脊椎一般进化规律是趋向变短,但也有特例,比如蛙类的脊椎极度缩短,最后一个椎骨变为长形的尾杆骨,此为特化现象,是为适应陆地跳跃运动的结果。 大多数两栖动物都生有胸骨,胸骨为陆生脊椎动物所特有的结构。两栖动物由于肋骨不发达,胸骨的两侧与肩带密切关联,形成一个由硬骨和软骨组成的弧形结构。膜性硬骨在水生种类已消失,陆生种类尚有锁骨。腰带由骼骨、坐骨及耻骨构成骨盆,这三块骨头的联结处叫髋臼,与后肢相关节。 两栖动物的两对附肢,为五指型结构。由于无尾类两栖动物为跳跃的运动方式,肢骨构造发生了一些次生性的变化,如两根前臂骨和两根小腿骨各合并为以根,腕骨和跗骨也有愈合现象。 两栖动物的肌肉 因各种两栖动物的运动方式和特性不同,它们自身的肌肉各有不同的特点。水生两栖动物的躯干肌肉特化不太明显,还保留着分节的特点。陆生两栖动物的原始分节现象已不存在,变为纵行或斜行的长肌肉群。各肌纤维层走向的不同,也使陆生四足两栖动物的内脏得到了有力的支撑。两栖动物还有比鱼类发达得多的四肢肌肉,以增强运动的功能。节制头骨及脊椎运动,腹侧肌多成片状,并有分层现象,分有外斜肌、内斜肌和横肌。 两栖动物的头部肌肉分为头部腹面、背面及侧面肌肉、眼球周围的肌肉、面部肌肉。变态后的鳃退化,少数鳃肌节制咀嚼、舌和喉的运动。 两栖动物的神经 两栖动物的大脑比鱼类的大脑分化明显,它的顶壁出现了一些零散的神经细胞,开始形成原脑皮,主要管的是嗅觉功能。两栖动物的大脑一共分为五部分,即大脑、间脑、中脑、小脑和延脑,它们依次排列在一个平面上,与鱼类无显著的区别。两栖动物的中脑比较发达,构成了高级神经中枢。小脑不发达,其能动性是自发而短暂的,运动方式较简单。延脑是其生命活动和听觉的重要中枢。10对脑神经和脊神经联合构成周围神经系统,脊神经的对数随种类不同而异。两栖动物的交感神经(植物性神经)由位于脊柱两旁的特殊神经节构成两条交感神经链,副交感神经很不发达。随着两栖动物四肢的出现,其肩部和腰部的脊神经聚成神经丛。 两栖动物的体温 两栖动物的体温不恒定,体温随着周围环境温度变化而改变,能变得同周围环境温度相近。当两栖动物感到冷时,需从外界取暖。它们会呆在阳光下取暖,一旦暖和了就又回到阴凉处。 在寒冷的冬季,如果两栖动物不能得到足够的热量保持活跃,它们就会寻找一个地方躲避低温,这时的两栖动物就进入了冬眠状态。两栖动物在冬眠期间,它们的心脏跳动缓慢,体温也会变得很低,会停止用肺呼吸而通过皮肤得到生存所需要的全部的氧。但也有几种生活在北美洲的青蛙能在十分寒冷的条件下生存,虽然这些青蛙体内的大部分水分在寒冷时会结成冰,但它们还活着。 两栖动物的呼吸 两栖动物的呼吸方式很特别,它们通过呼吸,既可以吸进空气中的氧气,又可以吸进水中的氧气。它们的血管上有很薄的一层潮湿表层,氧气正是穿过这层薄面进入血液。然后血液载着氧气流遍全身,到达其身体每一个需要氧气的部位。 在变为成体之前,多数两栖动物的幼体在水中生活。开始时它们没有肺,只能通过羽状鳃呼吸。鳃中有大量的小血管,能从水中吸取氧气。两栖动物成年后多数只用肺呼吸。肺就像是它们体内一个很薄的囊,与微小的血管相连。当两栖动物把空气吸入肺的时候,氧气就能够进入血管。两栖动物不仅能用肺呼吸,还能通过皮肤呼吸。它们的皮肤很薄,光滑且湿润,上面覆盖一层黏液,它们表皮下还有许多血管。氧气在黏液外衣中溶解,并从这里进入皮下血管。 两栖动物还能通过嘴里湿润的衬层呼吸。空气通过皮肤进入口内,里面排列着许多血管。在这里氧气被皮肤以与肺部同样的方式被吸入,空气中的氧气进入血液。 两栖动物的生殖发育 两栖动物采用体外受精的生殖方式,受精卵在水中发育,幼体经过变态才能发育为成体。比如,蛙类的受精卵必须在水中孵化成蝌蚪。蝌蚪的形态结构类似鱼,具有侧线和膜质的尾鳍,以在水中游泳为主要生活方式。蝌蚪用鳃呼吸,消化道长而盘曲,有发达的脊索,心脏也是一心房一心室、单循环系统等,具有与鱼相同的特征。 蝌蚪发育到一定程度就开始发生变态,幼体一方面不停地成长,另一方面其内脏器官也会发生一系列变化。比如:成对的附肢出现,尾部逐渐萎缩,肠也相应缩短,由素食改为肉食性;鳃逐渐萎缩,由肺取代,心房内出现间隔,被分为两个完全独立的心房,第六对鳃动脉弓发育成肺动脉,形成不完善的双循环。蝌蚪开始到水边活动,待其尾部完全消失、发育为成体后,即可到陆地上生活。 两栖动物的舌头 两栖动物的舌头是一个敏感的分析仪器。它们的舌头终端分叉,机动灵活,能伸出口腔很远的距离。其舌头不断地伸出又缩回,是为了尝试味道。只要获取极微量的物质,两栖动物就能对此进行“微量分析”,探实猎物的踪迹、水源以及在发情期找准伴侣。 两栖动物的舌头除了能辨别食物味道以外,还有捕食的功能。比如,青蛙的舌头根部着生在口腔底部的前端,舌尖分叉,表面布满黏液。平时,它将舌头卷曲在口腔里面,当见到食物时,舌头就会像子弹一样弹射而出,迅速地把食物卷进口内。 两栖动物的耳朵 为了适应环境,两栖动物的内耳球状囊的后壁已开始分化出雏形的瓶状囊,起到了感受音波的作用。为了适应陆地上的声波传递,它们进化产生出了中耳,中耳腔内有一枚耳柱骨,两端分别紧贴内耳外壁的椭圆窗和鼓膜内面的中央,将鼓膜所感受到的声波传入内耳,通过听神经传到脑部,产生听觉。它的口腔内有一对耳咽管与中耳腔相通并进入空气,维持鼓膜内外气压的平衡,以避免鼓膜被突然又剧烈的声波震破。 另外,两栖动物中的无足目和有尾目是没有中耳腔的。虽然它们没有中耳腔,却生有发达的耳柱骨,其外端与鳞骨相关联,通过颌骨可以将声波的震动传到内耳。 两栖动物的眼睛 两栖动物的视觉器官具有以下特征:水生两栖动物的眼球角膜呈凸形,没入水中时变成扁平形。陆生两栖动物的晶状体呈双凸透镜状的扁圆形,晶状体与角膜之间的距离比鱼类稍远,有助于把较远的物体聚焦,而扩大视物范围,看到更多的物体。水晶体牵引肌又能将水晶体前拉聚光,有利于看近物,同时在眼的脉络膜与晶状体之间尚有一些辐射排列的肌肉,协助晶状体牵引肌的调节,相当于高等脊椎动物的睫状肌;虹膜具环状肌和辐射状肌调节瞳孔的大小,控制眼球内进光的多少。 两栖动物还开始出现了不发达的泪腺和瞬膜腺,瞬膜腺会分泌一种油状分泌物,减少其眼球表面水分的蒸发,与泪腺共同对眼睛起保护作用。 两栖动物的鼻子 两栖动物的鼻腔里平坦的嗅黏膜位于鼻腔背面,发育不完善,神经纤维靠嗅黏膜连接大脑,当嗅黏膜感知外来气味后,就会立即通过神经纤维传到大脑。另外,嗅黏膜的一部分伸长变形成为味觉感受器——犁鼻器。有尾类的犁鼻器仅为鼻囊外侧的一个沟,开口在内鼻孔与口腔的交界处。无尾目与无足目的犁鼻器已趋于独立,与鼻囊分开。仅水生两栖类和幼体,以及少数无尾类具有侧线器官,能感觉水压变化,有助于对方向和有关物体大小的鉴别。 两栖动物的皮肤 大多数两栖动物的皮肤最显著的特征是裸露而富有腺体,只有少数无足目动物的皮下还残存有鳞片。 两栖动物的皮肤由表皮和真皮组成,表皮的角质层不发达,水栖两栖动物只有角质薄膜。陆栖两栖动物由于要适应较干燥的环境,因此其角质层在不断脱落的过程中,由生发层增生细胞补充,角质层的角化程度稍高。两栖动物的真皮层由纤维结缔组织构成,外层为疏松层,内层为致密层。两栖类皮肤的表皮和真皮相接部分有成层分布的色素细胞,能防止光线过量的射入,以及起警戒保护的作用。 两栖动物的真皮内具有大量多细胞腺,常见的是黏液腺和毒腺。黏液腺除了能保证皮肤的湿润度以及水和空气的可透性之外,还能通过经常性的水分蒸发而调节体温,使两栖动物的体温始终低于其所处环境的温度。两栖动物的黏液腺遍布全身,分泌的黏滑液体由输出管通向体表,以防止皮肤干燥和体外水分过多的侵入。还有些两栖动物的身体和四肢背部分布有毒腺,可以防止食肉动物的吞食。它们的真皮层中还分布有丰富的血管与淋巴管。 由于两栖动物的真皮中有丰富的血管和大量的黏液腺,因此能够进行气体交换的皮肤就成为它们的辅助呼吸器官。这对于某些水生和具冬眠期的两栖动物尤为重要,因为它们几乎全靠皮肤呼吸。
字体大小: 14px
页面宽度: 1200px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