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侦探推理 > 多变的两栖动物

多变的两栖动物

作者:雅风斋字数:73898状态:连载

第二章 庞大的蛙类家族

蛙类是两栖动物中数量最大的一族,它们栖息在世界的每一处角落,不仅有湖泊、沼泽和其他湿地,而且还有草地、山地甚至沙漠。它们身材大小不一,皮肤颜色各异,具有不同的本领。
 
青蛙的生活
青蛙大部分时间都会安静地躲在暗处,也很少和同类接触。但到了繁殖期,就会成群潜入水里,雄蛙会不分昼夜地鸣叫,到了下雨天时更是兴奋。雄蛙会随着场地的不同而发出不同的声音。
青蛙的叫声相当独特:发音之前,都是雄蛙先吸一口气到肺部,并把肚子鼓起来,然后腹部缩小,把肺部的气体挤压到咽喉,在此震动声带发出声音,然后声音及气体一起被送到位于喉部下方或侧面的鸣囊。由于青蛙有鸣囊作共鸣腔,青蛙的叫声也就格外的洪亮。
但是,并不是所有的青蛙都会发出叫声,不会叫的青蛙没有鸣囊,鼓膜也不明显。一般而言,利用溪流繁殖的青蛙的叫声比较小或者不会叫,因为水流声音太大,往往盖住它们的叫声,迫使溪流产卵的青蛙另寻其他吸引雌性的方法。
青蛙产的卵有很多种形状,有球状、长条状、片状等。反映出它们不同的生存环境。
大部分的青蛙在产卵之后就离开卵块,但有些种类则不这样做,它们在身体背部携带卵粒或蝌蚪,随时保护照顾后代。
青蛙的爱情
每年的春末夏初时分,人们在野外经常能听到青蛙的鸣叫,这些鸣叫的青蛙都是雄蛙。在繁殖季节,雄蛙以鸣叫作为求偶方式。
抱对现象是青蛙在产卵前必不可少的繁殖行为,雄蛙追逐到雌蛙后,就会停止叫声,用前肢紧紧抱住雌蛙的腋下而蹲伏于其背上。抱对可持续6~8小时,甚至长达一天或数日之久。蛙类经过抱对以后,分别将卵细胞和精子排入水中,使二者在水中相遇而受精。
一般来说,在繁殖期间主要是雄蛙在鸣叫,雌蛙的叫声很少。雄蛙会随着场合的不同发出不同的声音,例如建立领地警告其他雄蛙不要接近其领地的叫声,驱逐其他雄蛙或打架时发出的遭遇叫声,吸引雌性的求偶叫声,和雌性接触后的交配叫声,被其他雄蛙或其他种蛙类错抱时的释放叫声,以及被天敌抓住时紧急发出来的求救叫声。
青蛙的绝技
青蛙的后腿通常很有力,用于跳跃。它们用大腿强劲的肌肉伸直后腿,使劲一蹬地推动自己在空中跃过,当它们在地上行走时也用前腿。大多数青蛙的后腿比前腿要长得多。所有的青蛙几乎都以后腿蹬水的方式游泳,它们身体向前伸展,用前腿掌握方向。青蛙后脚趾间的蹼就像潜水员的脚蹼,有助于两栖动物更有效地推动前进。
有些生活在林中的青蛙能在空中短距离滑翔。它们滑翔时展开手指间和脚趾间的蹼,蹼就像小降落伞,使青蛙慢慢下落,在空中停留较长时间,这种蛙就是传说中的飞蛙。
 青蛙身上的“魔术师”
当人们漫步在池塘、溪边时,鸣叫的蛙类突然停止了叫声,仔细寻觅也见不到蛙的踪影。其实,它们很可能就在你的眼前,只不过是它们的体色融入了环境之中,使人难以发现罢了。
青蛙们是变色高手。活跃于池塘的金线蛙和荷叶、浮萍一色;栖身树上并能借助有黏液的吸盘吸着在叶片上的大树蛙、雨蛙,其体色和树叶难分彼此;蹦跳于地上的泽蛙,与土色相仿。这些蛙类就是利用体色的变化来防止敌害、捕捉害虫,保护自己的。
青蛙改变体色的原因是它们皮肤上的“魔术师”──色素细胞玩的把戏。
蛙类皮肤上的色素细胞有黑色或棕色素颗粒的黑色素细胞、黄色素颗粒的黄色素细胞、红色素颗粒的红色素细胞、许多具有反光性的晶体小板的虹色素细胞等多种。
青蛙的白色肚皮也是一种保护色,青蛙肚皮的颜色和天空的颜色非常近似,水下的敌害也很难发现它。
远古的魔鬼蛙
魔鬼蛙是一种已经灭绝的的远古巨蛙,魔鬼蛙的化石是在马达加斯加岛上被发现的。这种巨蛙约4.5千克重,体长40.6厘米,比现存的最大蛙类还要大。化石表明魔鬼蛙嘴巴较大、下颚有力、长有牙齿,其骨头上的起伏则显示它可能有某种骨质“甲胄”。生物学家们推断这种巨蛙生活在约7000万年前的白垩纪后期,和恐龙同时代。
与现代青蛙相似的是,“魔鬼蛙”有一张阔嘴以及强壮的下巴和牙齿。它的头骨异常厚实,身披防护用的凹凸状甲壳。
研究人员推断,魔鬼蛙主要栖息在南非的急流溪水中。年轻的魔鬼蛙长着盘状嘴部,成年的魔鬼蛙长有盘状趾垫,可以攀爬在急湍溪流中的岩石上。
但也有科学家认为,“魔鬼蛙”通常不生活在水生环境中,而是生活在半干旱环境中。它们懂得伪装自己,然后突然跃起捕食猎物。
青蛙中的巨无霸:非洲巨蛙
非洲巨蛙也许是蛙类家族中体型最大的,一只成年雄蛙身长约30厘米,体重有3千克,若是将它的两腿拉开,其身长可达1米多,只有苏里南的“比法马里尼”蟾蜍可与之相比。
非洲巨蛙采用体外受精的方法进行繁殖。成年雌蛙一般每年旱季(12月至次年4月)在陡峭的岩壁和河岸上产卵,然后雄蛙再来给蛙卵受精。这种蛙的弹跳能力很强,可以跳到5米多高。
非洲巨蛙生活在喀麦隆南部以及赤道几内亚北部炎热潮湿的原始森林和大河中。它们的生活环境十分特别,只有在这一地区的森林里才能生存,年平均温度在25~29摄氏度之间。近30年来,由于人们的大肆捕杀,非洲巨蛙正面临灭顶之灾。
嗓门大的牛蛙
牛蛙原产于美国东部数州,后被引进西部各州和其他国家。
牛蛙的体形与一般蛙相同,但个体较大,雌蛙体长达20厘米,雄蛙体长为18厘米,最大个体可达2千克以上。牛蛙身体的肤色会随着生活环境的改变而不同,通常情况下背部和四肢都是绿褐色,背部带有暗褐色斑纹,头部和口周边为鲜绿色,腹部为白色;咽喉下面的颜色是随雌雄而不同的,雌蛙一般为白色、暗灰色或者灰色,雄蛙为金黄色。它的鸣声很大,远闻如牛叫故而得名。
牛蛙喜欢居住在池塘、沼泽地、草丛以及江河边上。它们很喜欢群居,往往少到几只多到几千只共同生活在一起。它们白天会躲藏在潮湿阴凉的池沼等地方,到了晚上则出来四处活动,寻找食物。
它们在蝌蚪阶段,刚孵化出来的蝌蚪的食物是包在卵外的胶状物质;随后,便改成吃蓝藻类;在一个星期之后,就开始吃水生植物和浮游动物。变成蛙形但还处于幼蛙时,它们开始吃甲虫、小鱼、小虾、昆虫、水蚤等;等到成体以后,它们的食物就非常广泛了。
牛蛙一年只能产一次卵,一般每次排卵量达1~2万粒,多的可达3万粒。
 
毒性最大的箭毒蛙
箭毒蛙是一种体型很小的蛙,它们的身体最长不会超过6厘米,最小的箭毒蛙只有1.5厘米左右。
箭毒蛙分布在美洲的尼加拉瓜到巴西东南部和玻利维亚一带。它们可以算是世界上毒性最大的两栖动物,它们也是蛙类种族中最漂亮的一族。它们成员的身体里面都是有毒的,但毒性的大小会有不同的差异。
它们的身体里有许多腺体,分泌出来的毒素可以湿润它们的身体,也可以保护它们自己的生命安全。它们的毒性很大,取其一克毒液的十万分之一就可以毒死一个人,取其一克毒液的五百分之一就可以毒死一只老鼠。如果有动物要吃它们,只要舌头沾上一点毒液就会中毒,很快便会死亡。
在美洲的一些地区,箭毒蛙分泌出来的毒液被当地部落的人涂抹在自制的弓箭上端,以便能更好捕捉到猎物。这些部落的人把尖锐的木棒插入箭毒蛙的嘴里,直到箭毒蛙释放出一种有毒生物碱的泡沫为止。据说,一只箭毒蛙能够提供50支矛所需要的毒液,而且有效期在一年左右。
生活在哥伦比亚的艳黄色的红背箭毒,是箭毒蛙中最毒的一种,人们仅仅接触一下它就可以受伤。叶毒蛙的毒液可以被未破的皮肤所吸收,导致严重的过敏、中毒迹象。所以,当地人很少招惹它们。
它们在一年的任何一个季节都可以繁殖。雌蛙在地上产下的卵团后,就会悄然离开,留下雄蛙悉心照料下一代。卵发育成蝌蚪之后,雄蛙就会把蝌蚪分别背到不同的地方,把它们的孩子分开来抚育,因为蝌蚪是食肉的,两个蝌蚪在一起就会自相残杀。
有些箭毒蛙的寿命很长,可以活15年左右。我们在下文中将重点讲解几种箭素蛙。
 
幽灵箭毒蛙
幽灵箭毒蛙,又称三色箭毒蛙,分布于厄瓜多尔西南部及秘鲁内部区域。它们栖息在海拔150~1700米各类型森林中。
幽灵箭毒蛙喜欢潮湿凉爽的通风环境,因此在原生栖地中,它们多数时间活动于积水的叶下环境,或是离地有稍稍高度的凤梨科植物叶片间。幽灵箭毒蛙生性羞怯,大多数时间都躲藏于茂密的植栽环境中。
幽灵箭毒蛙的体色以红底及其上分布白色线条为主。成熟雌体一次可以产下15~40粒卵。其雄性个体在繁殖季节不但会有明显用于求偶的鸣叫声,同时雄性间也会相互占领地盘,藉由叫声驱赶闯入地盘者并在领地中等待雌蛙的出现。
金色箭毒蛙
金色箭毒蛙在箭毒蛙家族中属于体型较大者。它们仅分布在南美洲哥伦比亚西北部,它们全身是鲜明的黄色或橘红色。它们体长大约为3.5厘米,金色箭毒蛙是毒性最强的箭毒蛙,比一般箭毒蛙强20倍。一只金色箭毒蛙所含有的生物碱毒素约2毫克,此剂量可以杀死2万只实验用的老鼠。而人类的血液中只要含0.2毫克金色箭毒蛙毒素,就足以失掉性命。
 
蓝色箭毒蛙
蓝色箭毒蛙主要分布在南美洲东北部热带雨林,是陆栖型的蛙类。它们体长为3~5厘米,有着艳丽靛蓝色的外表,夹杂黑色的斑点,用来警告侵略者它身怀剧毒。
蓝色箭毒蛙的雌蛙每次产下5~13枚卵于树林里的落叶堆。雄蛙同时照顾几窝蝌蚪,当孵化后,蝌蚪爬到雄蛙的背部,一次携带一两只蝌蚪到菠萝科的叶子积水处或树洞里。
草莓箭毒蛙
草莓箭毒蛙主要分布在尼加拉瓜、哥斯达黎加与巴拿马地区。
草莓箭毒蛙的前脚细长,指端有吸盘。体长为2~2.5厘米,背部的颜色除一般典型红色以外,还有橘、黄、绿或褐色等颜色,甚至还具有水滴状或地图等模样的变异。
草莓箭毒蛙的雌蛙通常会一次性产4~6个卵于落叶堆。当卵孵化后,蝌蚪爬到雌蛙的背部,雌蛙将它们带至满水的树洞或菠萝科植物上,一只蝌蚪一个洞。此后,雌蛙会定期回去产出未受精卵给蝌蚪吃。大约六周之后,蝌蚪就变成了小蛙。
耐盐的海蛙
海蛙又叫海陆蛙,在我国主要分布于台湾、广东、澳门、海南和广西地区,在国外则分布于菲律宾、中南半岛、印度尼西亚及东帝汶。海蛙体长约60~78毫米。头长等于或略大于头宽;吻端钝尖,吻棱圆,不很显著;鼓膜大而明显;犁骨齿极强;前肢较短,后肢粗壮而短。其背面皮肤较粗糙,呈褐黄色,背面及体侧有黑褐色斑纹,上下唇缘有6~8条深色纵纹。
海蛙一般生活在近海边的咸水或半咸水地区,其活动范围一般不超出咸水环境50~100米之外,故称“海蛙”。由于它们主要以蟹类为食,又名食蟹蛙。海蛙白天多隐蔽在洞穴或红树林根系之间,傍晚则到海滩觅食。
海蛙体内的生理机构很特殊,体内的水分不但不会向外渗透,海水里的水分还会通过皮肤渗入体内,使体内维持较高的渗透压,能耐受2.8%的含盐浓度。而一般蛙类在盐浓度超过1%的海水中就不能生存,所以海蛙能在海水里自如地生活。
海蛙在繁殖季节常常因地制宜地在海水洼塘里产卵,直晒的阳光使海水洼塘温度升高到40摄氏度以上。然而,海蛙的卵和蝌蚪都能忍受高温照晒,这在蛙类王国中也是绝无仅有的。不仅如此,海蛙蝌蚪幼体的耐盐性比海蛙还强,在含80%氯化钠的海水中生活12个小时后,死亡率只有30%。
会滑翔的飞蛙
飞蛙分布于印尼爪哇和菲律宾群岛,是世界上唯一具有滑翔能力的两栖动物。飞蛙生活在树林里,夜间以捕捉蚱蜢为食。
飞蛙的体长为7厘米左右。四足明显扩大,长趾间有发达的蹼膜,张开可达20平方厘米。飞蛙一般是弹射到空中,张开网状的脚趾来滑翔,在滑翔的过程中它还能收缩腹部,增添升力。这样,飞蛙一次就能滑翔15米。
飞蛙的趾端扩大成吸盘状,能将身体牢固地吸附在大树叶上。如果把它摔在一块玻璃上,它就会牢牢地黏在上面。
飞蛙不是在水中产卵,而是在积水的卷曲树叶上产卵。它们的卵连同一种被称为“蛋白”的物质一起产出后,成年蛙会把它们敲打成一种泡沫团。不久,这种泡沫团就变得外壳坚硬,里面却仍能保持湿润。蛙卵及其以后变成的蝌蚪就安全地呆在里面,一直等到雨水到来时把它们冲进池塘里。
 
拥有猫爪的壮发蛙
壮发蛙是一种怪异、多毛青蛙,它们长着像猫一样锋利的爪子。壮发蛙的后腿上存在大量结缔组织,有很强的膨大和缩小的能力,它们的爪就藏在其中。
当壮发蛙受到攻击时,会紧缩脚掌肌肉,爪子的尖端就会刺穿脚趾肉垫,从下方凸现出来,看起来就像一只猫爪。但不同的是,壮发蛙的爪子只是骨头,上面没有角蛋白覆盖。壮发蛙的脚掌内部似乎没有回收肌肉,因此当放松肌肉后,爪子就会自动滑回脚趾中。
雄性壮发蛙一般可以长到11厘米长,交配季节到来时,它们两侧的皮肤上会长出毛发,毛发可以让它们通过皮肤吸入更多的氧气。
黄腿山蛙
黄腿蛙属于赤蛙科,主要分布在墨西哥,美国的加利福尼亚,俄勒冈的沿海、山脉山麓小丘森林地带。在繁殖期间,黄腿山蛙会将蛙卵产在浅水、小河边,附在小河床石头上。
黄腿山蛙的后腿和腹部下面的皮肤为黄色,背部呈灰色或棕色,带红色或橄榄色。
黄腿山蛙通常会在冰雪覆盖的地下生活9个月后钻出地面,在内华达山脉间发出刺耳的鸣叫。
黄腿山蛙种群密度曾经非常大,其蝌蚪甚至使浅水泛起了泡沫,在岸边每走一步都得小心翼翼才能避免踩到它们,但现在这种蛙的数量少得可怜。
 
屏边泛树蛙
屏边泛树蛙在我国分布在云南屏边县大围山海拔1950米的亚热带雨林中。它们的身体扁平,雄蛙的长度约为63毫米,雌蛙的长度约为70毫米。屏边泛树蛙的身体颜色在不同时期是不一样的:在正常生活中,它们的背部以草绿色为主,间或有些棕色斑点和白色以及浅色斑点,有的棕色斑点中央色淡。
每年的3~6月是它们的生殖期,产卵的场所一般在水塘的周围,不论是白天还是黑夜,都能听见它们的叫声,特别是在进入5月份的繁殖高潮期,当夜幕降临时,成群结队的屏边泛树蛙从水塘四周的山上、丛林中,向水塘边沿的阔叶植被上乃至地上迁移,抱对之后则爬向周围的树丛等地方,选择垂向水池一边的枝叶,雌蛙用后肢将阔叶卷起,在雄蛙后肢的搅动下将泡沫卵产于其中。
 
斑腿泛树蛙
斑腿泛树蛙分布在印度、印度尼西亚一带,在我国分布在秦岭以南的各个省份。它们生活在海拔80~1600米的山区灌丛、丘陵地带、稻田或者水塘杂草等环境当中。
雄蛙的体长小于雌蛙的体长,雌蛙体长为60毫米左右,雄蛙有内声囊。
斑腿泛树蛙的身体颜色会随栖息环境的不同而改变。平常情况下,斑腿泛树蛙的背面为浅棕色,无背侧褶,背部有纵纹或成“X”形斑;股后有网状斑,腹面白色。
斑腿泛树蛙的皮肤光滑,头的长度与宽度几乎是相等的,吻端略尖圆,突出于下颌,吻棱明显;鼻孔近吻端;鼓膜大而显著,距眼后角近;犁骨齿强。指、趾端均有吸盘和横沟,外侧指尖无蹼。
斑腿泛树蛙白天晚上都会出来活动,它们的主要食物是各种昆虫和幼虫。
黑点泛树蛙
黑点泛树蛙分布在我国的云南、安徽、贵州一带,生活在海拔600~2134米的山区、水坑、小灌木丛和水塘之中。
黑点泛树蛙的体型较小,雄蛙的体长一般没有雌蛙的长,雌蛙的长度在45毫米左右,雄蛙有单咽下内声囊及雄性腺。黑点泛树蛙的头的长和宽几乎相等;吻端斜尖,超出下颌,吻棱明显;鼓膜圆形,犁骨齿细弱,略向后倾斜;舌后缺刻深。皮肤光滑,平常情况下,背部是绿色,有很少的小黄点杂布其间,体侧及股前后方有圆形或长形黑斑,腹部是灰白色,咽喉部是灰黑色。蝌蚪背面几乎都是黑色,腹面白色。
黑点泛树蛙的繁殖季节是每年的5~6月份,卵泡白色,黏附在水塘边坎上的植物根部。卵浅黄色,卵径1.8毫米。
黑点泛树蛙靠捕食一些有害昆虫为食。
会变色的佩龙树蛙
佩龙树蛙,又叫做“发笑树蛙”,它们生活在澳大利亚,其显著特征是能够发出尖锐的叫声,同时它们也擅长于皮肤变色,能在短短一个小时之内将身体变成灰色、褐色、黄白色,还能将腿部变成黑色,并带有绿色斑点。它们并不担心人们会发现它们,通常它们生活的自然环境,有时会很接近人类生活区,但由于完美的体色伪装,使得它们的群体数量并未减少。
棕褶树蛙
棕褶树蛙分布在我国的云南地区和缅甸一带。它们生活在海拔1000米左右的山区、半山区地带。
棕褶树蛙的体型很大,有的雌体长度能达到116毫米。其头顶是平的,头长和头宽相等;吻端略尖圆,超出下颌,吻棱显著;鼓膜明显,犁骨齿发达,略呈弧状。皮肤较粗糙。指、趾末端有吸盘及横沟,指蹼极发达,趾间布满蹼。
在正常生活状态下,棕褶树蛙身体背部和指的背面呈暗绿色,头顶及头后夹杂有棕色斑点,体背及体侧无斑点;腹部为褐色并有一些深褐色斑纹。遇到天气寒冷的时候,它们就从树上下来,在水边活动。它们常在山溪旁的空心树上产卵。其鸣声似“嘟、嘟、嘟”声。
黑眼睑小树蛙
黑眼睑小树蛙分布在我国的云南地区和越南一带。它们的体型较小,而且雄蛙的体型小于雌蛙,雌蛙的身长一般约39毫米。雄蛙有单咽下内声囊。
它们的背部都有一“×”形背斑,头长和宽几乎相等,吻端尖,吻棱明显;鼻孔位于吻棱下方;鼓膜清晰;舌卵圆形,后端较宽,缺刻深;指间没有蹼,趾间有蹼。
白斑小树蛙
白斑小树蛙在我国分布于广西和西藏一带,生活在海拔850~1350米的山地、阴冷潮湿的林下灌木丛中或者是在水域边缘。
它们一般体型较小,有的雄蛙可以达到33毫米左右。它们背部的白色和黑色相间的斑纹比较明显。它们的前肢短,不到体长的一半;后肢相对于前肢比较粗壮;指、趾膨大成吸盘。它们头的长稍微要大于头的宽度;吻端高,吻棱不显;鼓膜圆形;舌前端狭窄,后端缺刻深;身体背部的皮肤比较光滑,没有小痣粒,不过有一些孔状的小点;下体的胸部、腹部以及股部都布满了平疣。
 
牛 奶 蛙
牛奶蛙属于大型的树蛙,生活在南美洲的热带雨林区域中。因其背上布满了白色疙瘩,它在遭受威胁时就会分泌出乳白色类似牛奶的微毒液体,吓阻掠食者的攻击,所以被命名为牛奶蛙。
牛奶蛙是夜行性的蛙类,食量很大,只要是能吞得下的活体食物,如蟋蟀、蟑螂、面包虫等,都是照单全收。
灰 树 蛙
灰树蛙的分布范围相当广泛,在美国东部,即西至得克萨斯州中部的大部分地区都可以找到它们;在加拿大的安大略省、曼尼托巴和新伯伦瑞克也有它们的踪迹。
灰树蛙的体型较小,一般不超过4~5厘米,皮肤粗糙,表面有疣,身体颜色呈浅灰色或深灰色,或是浅灰色再加上深灰色、黑色、黄色、绿色的斑纹,因此得名灰树蛙。
它们的后腿上分布有橙色的斑点,雄蛙的颈部呈黑色或灰色,而雌蛙的颈部的颜色比雄蛙要略浅。
灰树蛙蝌蚪的身体较为滚圆,在变态时,小灰树蛙通常会有一两天呈绿颜色,在度过绿色时期之后,它们才能正式的变为灰色,成为名副其实的灰树蛙。
灰树蛙是夜行性动物,主要的食物为昆虫,而这些昆虫通常都是它们有能力捕捉的小型节肢动物。春夏季节是它们的繁殖季节,人们常常可以在下雨天的晚上听到灰树蛙的鸣叫声。
 
红蹼树蛙
红蹼树蛙在我国分布于广西、云南、海南、西藏等地,它们生活在海拔80~2100米的热带地区,经常活动在草丛、茶树、灌木丛、小乔木上,在水塘、水沟等地方也能见到它们。
红蹼树蛙的蝌蚪全长47毫米左右,头长18毫米左右,尾长29毫米左右,反肢长9.2毫米左右。成体的雄蛙体长大约34毫米,雌蛙大约为48毫米。
红蹼树蛙体型扁平,头长大于头的宽度,胯细,舌头很窄,瞳孔横置,指端有吸盘和横沟。背部皮肤光滑,一般情况下背部颜色是红棕色,上有不明显的深色斑纹,并有一深棕色“×”斑。四肢有深色横纹;趾间蹼为猩红色;腹面是黄色。红蹼树蛙的成体腋部及体侧各存一对黑斑。体背棕褐色,体腹面浅灰棕色,尾肌浅棕色,尾鳍透明,体侧、尾肌及尾鳍上有棕黑色细斑。
红蹼树蛙以瓢虫、蝶类等的幼虫为食。
 
黑蹼树蛙
黑蹼树蛙分布在我国的广西、云南等地,它们栖息在海拔1000米的热带雨林中,在旱季时会到森林中生活,到了雨季则会出现在水塘附近的灌木丛、草丛中。
黑蹼树蛙成体细长而有些扁平,雄蛙的长度要小于雌蛙的长度,雄蛙体长在69毫米左右,雌蛙约83毫米。头宽,鼓膜圆,舌梨形,后端缺刻深;瞳孔平置。前肢较长,体背皮肤平滑,体侧、胸腹及股后满布小圆疣,股腹面小圆疣间杂以较大的圆疣;四肢有绿色横纹,瞳孔暗褐色。
每年的6月份是它们的繁殖季节,主要在女贞树以及其他阔叶树上能看到它们的卵泡。
白颔树蛙
白颔树蛙是大型的树蛙,最大可达7厘米。它们的上唇为白色,身体为褐色,背部有2~4条深褐色纵带条纹或斑点,大腿内侧及体侧有黑色网纹,好像穿着网纹丝袜。所以又有个俗名叫斑腿树蛙。
白颔树蛙平常栖息在树上,繁殖期时常聚集在水边的植物体上或者地面遮蔽物底下鸣叫。它们主要在春天及夏天繁殖,每年四五月的春雨和梅雨季是它们最喜爱的季节,在水边的植物体上常聚集形成上百只青蛙的大合唱。它们的叫声像连珠炮般的“嗒、嗒、嗒”,听起来常有置身靶场的错觉,颇具有震撼效果。
在雌雄数目悬殊的情况下,常会出现一只雌蛙和多只雄蛙交配共同产卵的现象,因而产生同母异父的子代,雄蛙藉此可以提高它们交配的机会。它们产黄色泡沫型卵块,常常好几个卵块聚成一大团高挂在树上,每个卵块内有400~500颗白色的卵粒。卵块常常会被苍蝇产卵寄生并长蛆,无法发育成蝌蚪。
宝兴泛树蛙
宝兴泛树蛙分布在我国的湖南、云南、四川一带,生活在海拔2000~3000米的高山静水坑等地。
宝兴泛树蛙的身体肥硕,头较宽,雌蛙体长67毫米左右,雄蛙略小于雌蛙的体长。雌蛙的吻端高而圆,雄蛙吻端斜尖,它们的鼓膜很小但可以很明显地看见。它们的皮肤有些粗糙,背部皮肤颜色是绿色,上有不规则的棕色小斑点;腹面是乳白色或者有一些很不规则的黑点。
每年的4~6月是它们的繁殖季节,卵泡是乳白色,隐藏在草皮或石头下。蝌蚪灰棕绿色,杂有金黄色小点,口角两侧各有一条乳黄色条纹。
 
白颊小树蛙
白颊小树蛙在我国分布于云南地区,栖息在海拔1040米的浅水池塘旁边的树枝上。白颊小树蛙的独特之处是眼下方颊部有银白色宽常纹。它们体型小且纤细,一般体长在26.8毫米左右。白颊小树蛙在晚上的叫声就像弹琴的声音,非常优雅。
白颊小树蛙的头部较长;指较长而扁;舌较窄长;吻尖长,呈三角形;没有犁骨齿;皮肤背面光滑,背部有很小的小黑点;上眼睑有少数较大疣粒;颞褶细而清晰,一直达到肩上方;四肢有细微的小痣粒;前后肢的背面有较大的黑点,全身大部分区域被深棕色浅纹所覆盖;腹面是白色。白颊小树蛙产下的卵以堆状分布。
锯腿小树蛙
锯腿小树蛙在我国分布于广西、海南、贵州、云南、西藏等地,它们生活在海拔800~1500米的山区灌木丛中的树叶上或者草丛中,以捕捉林间的害虫为食物,雄蛙的体长大约32毫米。
锯腿小树蛙的显著特征是前臂的皮肤有锯齿状突起。它们身体小,头长和宽几乎相等,舌头小,呈椭圆形,皮肤粗糙。它们身体的背面有大小不同的痣粒或疣粒;在平常情况下,身体背面是棕褐色或者橄榄褐色,侧面为绿色,有黑褐色的斑纹,腹面灰白色,四肢的背面有黑褐色的横纹,两眼之间也有一道深色横纹。锯腿小树蛙蝌蚪体背灰棕色,腹面灰色。
金秀小树蛙
金秀小树蛙在我国分布地区于湖南、广西一带,它们生活在海拔1300米茂密的树林间。雄蛙的体长要小于雌蛙的体长,雌蛙的体长大约30毫米。体型较小的金秀小树蛙很粗壮,头的宽度和长度几乎相等。舌头较大,后端缺刻深,没有犁骨齿。皮肤粗糙,全身各部分几乎都分布不均匀的疣粒,背面颜色是棕褐色,肛部有矩形黑棕色大斑,腹面浅灰棕色。
贡山树蛙
贡山树蛙是云南的特有蛙种,仅分布于云南西部和西北部高黎贡山地区。因其首先被发现于贡山独龙江地区,故名贡山树蛙。
贡山树蛙是体形较大的树蛙,雄性体长可达7厘米,雌性可达8厘米以上。该树蛙体背为亮绿色,散布有少量棕色小斑点,眼后有金黄色斑纹。雄蛙有一对咽侧下内声囊,鸣声低沉,间隔较长。常栖息于水塘边的灌丛和草丛中,也喜居于小的沼泽中。
侧条跳树蛙
侧条跳树蛙分布在东南亚地区,在我国分布于广西、西藏、福建、海南、云南等地。它们栖息于海拔1300米左右的水塘附近的芭蕉叶、香蕉叶等树叶上。
侧条跳树蛙头长大于头宽,吻端钝尖,鼻孔略近吻端,舌头很大,后端缺刻深,眼间距大于鼻间距,鼓膜紧接眼后,不甚显著,但轮廓清晰;没有犁骨齿;背部颜色由深绿到浅黄,满布均匀的棕色小细点;体侧有一浅黄色纵纹,上面有极稀疏的细点;自吻端沿吻棱至浅黄线下方为深棕色纵纹;颌线及体侧亮黄色,腹面白色。
雄蛙的体长不及雌蛙,雄蛙的体长在23毫米左右,雌蛙的体长在25.7毫米左右。它们的鸣叫声相当的尖锐而且高亢、短促。在繁殖季节,它们把卵产在芭蕉叶上。
背条跳树蛙
背条跳树蛙在国外分布于缅甸一带,在我国分布于海南、云南一带。它们生活在海拔1050~1620米的芭蕉树下、稻草边、草丛中以及山边的草地上。
背条跳树蛙的皮肤很光滑,有很少的细痣粒。它们头的长度稍微要大于头的宽度;吻短而钝,吻棱明显;舌头较大,后端缺刻深;没有犁骨齿;鼓膜小而显著。背条跳树蛙身体为红棕色,背部及体侧有五条深色纵纹,前臂及股胫部有黑横纹,腹部为白色。
雄性背条跳树蛙的身体长度没有雌蛙的长,有的雌蛙的长度达28毫米左右。雄蛙有单咽下外声囊,有雄性腺。雄性蝌蚪背部没有斑点,尾巴末端尖细而修长。
面天树蛙
面天树蛙分布在我国台湾省的中、低海拔山区,是台湾的特有种。面天树蛙体长约2~5厘米,身上有些颗粒,乍看像一只小蟾蜍。
面天树蛙体色多变,以灰褐色为主,会随着环境变成淡褐色或深褐色。
白天雄蛙很喜欢静静的平贴在芒草叶上作日光浴,此时身体颜色会变得很淡,很容易被观察到。夜晚雄蛙常趴在小草上面或者躲在树林底层或土堆中鸣叫,也会积极四处走动寻找雌蛙交配。
人们几乎整年都可听到它们的叫声。生殖期间,雄蛙会在夜晚聚集到水边的植物体上或地上鸣叫。单独一只鸣叫时,叫声是有规律而从容的“逼、逼、逼”。但许多只雄蛙一起合唱的时候,由于雄蛙之间互相较劲,叫声会变成杂乱而且急促。它们的卵很大(卵径约2.4厘米),产的卵一粒粒分散在地面上,常因沾有沙粒而呈土褐色,好像不小心打翻一地的小汤圆。
老爷树蛙
老爷树蛙,即白氏树蛙。它们的身体颜色可以由暗淡的灰色以至鲜艳的青蓝绿色不等,其生命力强。它们的皮肤会分泌一些含有微毒的液体,一般不足以伤害人类,但可能会对皮肤敏感者有所影响。
老爷树蛙有一双又大又黑的眼睛和一个大口,腹部呈米黄色,一般体形肥胖,成年时更甚,有时会用四肢爬行。它们喜欢居住在潮湿的树林里,部分更扩至人类居住的郊区,人们可在洗手间、浴室等较潮湿的地方发现它们。
老爷树蛙以多种昆虫为食,能塞进口中的幼小动物也会吃,包括内类的幼体。
卢氏小树蛙
卢氏小树蛙是香港特有的,并只在大屿山、南丫岛、蒲台岛及以前的赤蜡角被人发现。它们的生存环境通常是一些附近的小河或其他水源的林地。因为卢氏小树蛙多数都栖息于地面或枯叶堆里,所以它们背部颜色及其斑纹,便会与其周围环境的颜色相近,从而产生保护作用。
卢氏小树蛙是蛙类最细小的,它的平均身长只有1.5~2厘米。卢氏小树蛙的手指和脚趾上均长有细小的吸盘,可供其吸附树枝及树叶之用。它们的背部是棕啡色,并有交叉斑纹。
 
饰纹姬蛙
饰纹姬蛙在我国主要分布于南方各省,生活在水田、水塘、低山、丘陵以及平原地带。
饰纹姬蛙的雄蛙要小于雌蛙的长度,雌蛙体长22~29毫米。它们头的长度和宽度几乎相同,吻长而尖圆,吻棱不明显;鼻孔靠近吻端,颊区斜达颌缘;眼小,鼓膜不明显,没有犁骨齿前肢细弱;指端圆;皮肤比较光滑,背部有分散的小疣粒;体色为灰棕色或土灰色,有对称的深棕色斜花纹,头及体两侧沿吻棱、眼后方及胯部有若断若续的黑色线纹,下方有深色小斑点;四肢背面有横纹;腹面一般是白色,没有斑纹。
在每年的夏季,它们开始繁殖,产的卵比较小,直径不足一毫米,成片成片的卵在水面上漂浮,直到完成了变态。蝌蚪头背平扁;口位于吻端,没有唇齿和角质颌,尾鳍发达,下尾鳍宽于上尾鳍,尾末端尖细。生活时身体呈草绿色,略透明,尾鳍色淡,尾末端没有颜色。
它们以白蚁、蚁、小型鞘翅目昆虫以及一些对农、林有害的虫子为主要食物。
 
丽红眼蛙
丽红眼蛙主要分布在中美洲的雨林中,是一种喜欢在晚上活动的树蛙。丽红眼蛙一般体长为7~8厘米,体色为黄绿色而腹部为白色,腹部两侧则是蓝底上有相间的乳白色条纹。
它们的脚掌是橘色的,眼睛呈鲜红色,瞳孔呈纵向细长型,很像猫眼,它的名字就来自于这双独特的眼睛。
 
巴拿马金蛙
巴拿马金蛙,又被称作泽氏斑蟾,栖息于热带雨林中。它们一般体长为4~5.5厘米,吻很尖,鼓膜不明显。
巴拿马金蛙有苗条的身躯和修长的四肢,内侧及外侧手指或脚趾特别短。皮肤光滑,体色呈鲜艳的黄色或橘色,有明显的黑色斑点,具有警告敌人有毒的功能。
春季与夏季是它们的繁殖期,它们将卵产于雨水造成的暂时性积水或泛滥区,卵和蝌蚪的成长都很快,卵孵化成蝌蚪仅需24小时。以对农、林有害的虫子为主要食物。
 
金色曼蛙
金色曼蛙,又称马达加斯加金曼蛙,生活在马达加斯加东南的雨林及其他潮湿地区,它们喜欢那些围绕在低洼、泥泞的沼塘边,由断枝落叶堆起的小垛。不同于其他一些曼蛙的是,金色曼蛙更倾向于陆地,它们把窝建在陆地上。
金色曼蛙的皮肤色彩艳丽,它们拥有明亮的橙色、红色或黄色皮肤,幼蛙呈绿色及黑色,有毒性。金色曼蛙的眼睛是黑色的,具有水平瞳孔,吻端略尖,身体细长。它们的前腿纤细,有些金色曼蛙的后腿内侧还有红色标记。金色曼蛙手指和脚趾上均带有吸盘的腿很短,且没有蹼。
金色曼蛙是群居动物,雄雌比率大约是2比1。它们在日间活动,并且花费大量的时间寻找食物。金色曼蛙以昆虫为食,食物通常包括白蚁、蚂蚁、果蝇,它们会吃任何能塞得进嘴的昆虫。
在繁殖的季节里,雄性曼蛙变得非常具有攻击性,将会与任何闯入其领地的同类发生争斗。繁殖期间,雄蛙在地上鸣叫吸引雌蛙,经过体内受精后,雌性曼蛙通常会在水塘边岩石下潮湿的青苔上产下12~30枚白色的卵,这些卵在2~6天内孵化,孵出的蝌蚪随雨水冲入小池塘中。蝌蚪主要以海藻和岩屑中的草为食物。6~8星期后,蝌蚪完全变为成蛙。它们的身体大约为2~3厘米。金色曼蛙是长寿的动物,其寿命可达25年左右。
 
黑 耳 蛙
黑耳蛙在国外分布于菲律宾一带,在我国分布于海南、广东、广西和云南一带。黑耳蛙生活在湍急的水沟之中。
雌蛙体长为61~65毫米,雄蛙有生囊。黑耳蛙身体细长,头长大于头宽,吻端钝圆而略尖,吻棱明显;鼻孔近吻端;指端吸盘扁平,吸盘上的横沟不明显;趾端都有吸盘,横沟清晰。
黑耳蛙的蝌蚪吻部略尖圆,眼睛在头的背面,尾鳍薄而透明;皮肤光滑,背侧褶细直;口角后端颌腺明显;后肢背部小痣粒排列成行;背面浅棕灰色,鼓膜处有极显著的黑棕色三角形斑;腹面白色,胸部两侧具有不明显的成团小黑点。
 
凹耳吴蛙
凹耳吴蛙是我国特有种,数量稀少。这是一种体形娇小,色彩娇艳的小型蛙种。一般雌蛙个头较大,雄蛙体长约为3~4厘米。凹耳吴蛙背部成土黄色或者黄绿色,并夹杂有些许黑斑。它们白天一般隐藏在小溪边的小洞或石头下,活动隐蔽。
这种蛙与众不同,其最大的特点就是鼓膜凹陷,尤其是雄蛙的凹陷呈浅洞状,形似“外耳道”。假如将雄凹耳吴蛙的吻端对着光亮处,就可以清晰地看到透亮的外耳道和凹陷的鼓膜,故将其命名为“凹耳吴蛙”。
凹耳吴蛙雌雄有别的鼓膜特点也表明其在听觉结构上有着迥异于其他蛙类的特殊性。由于这种蛙行踪诡秘,芳影难寻,因此至今仍未有人观察到它们繁殖交配的行为。
好吃懒动的喀喀湖蛙
南美洲的喀喀湖坐落在海拔3800米的安底斯山上,这片湖里“装”满了青蛙。据估计,数量可达10亿只。不止水上到处是蛙,就是从湖面直到100米以下的湖底,处处都有蛙的行踪。不过,喀喀湖蛙从不到岸上来,而是在水里过着严格的水栖生活。
喀喀湖蛙之所以完全能够在水下呼吸,是因为它们具备另一个特别的呼吸途径——靠皮肤来呼吸,水里的氧通过布满表皮的微血管进入血液。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有更多的皮肤与水接触才行,所以喀喀湖蛙周身上下“挂”满了大大小小的皮肤皱褶,尤其是其大腿部位的皮褶更多,为的就是能够更多的接触水。
除了从来不出湖以外,喀喀湖蛙由于长年生活在水中,不用像其他陆上的同类那样用灵巧的舌头来捕捉飞虫,所以嘴里的舌头、牙齿都已退化消失了。而湖里丰富的食物和舒适环境又使得它们成为养尊处优、好吃懒动的家伙。
威 宁 蛙
威宁蛙分布于我国的贵州、四川和云南一带。它们生活在海拔1700~2950米的溪流、岸边草丛中以及树木叶子下面。它们体型较小,雌蛙的体长要比雄蛙的长,雌蛙体长40毫米左右。皮肤光滑,没有生囊,平常情况下,背面及体侧一般是橄榄色。鼓膜圆形;指端膨大,趾端稍微膨大有些像吸盘,有马蹄形横沟,趾间蹼缺刻深。
 
叫声如犬的虎纹蛙
虎纹蛙生活在我国南方稻田中,它们的体型较大,雌蛙最大有15厘米长,体重可达250克。它们身上布满不规则的深色斑纹,四肢上的斑纹尤为清晰明显,犹如老虎身上的斑纹,因此而得名。
虎纹蛙的皮肤较粗糙,背部黄绿色略带棕色,有十几行纵形长疣,其间还散布有大小不一的疣粒。
虎纹蛙生性羞怯,喜欢躲在池边草丛或水草中,发出急促响亮的“汪-汪-汪”的叫声,有点像犬吠。除了捕捉昆虫等无脊椎动物之外,虎纹蛙能吃下金线蛙等中小型蛙类,年幼时(蝌蚪)还常会吃掉鱼苗,因此它们十分不受渔场主的欢迎。
浑身带刺的棘蛙
棘蛙在我国分布于四川、云南、贵州、湖北、湖南、江西、广西、甘肃、陕西、西藏等省区。
棘蛙浑身带刺,所谓的“刺”,只不过是皮肤肉疣上生长的黑色棘刺。棘蛙有好几种,咽喉及胸部长满疣刺的是棘胸蛙,胸腹部满布大小黑刺疣的是棘腹蛙,胸部有两团对称刺疣的是双团棘胸蛙。
棘蛙体大而肥壮,体长约有9~12厘米,体色较为暗淡,杂以不规则的黑色斑纹。它们的皮肤较粗糙,背面有成行排列的窄长疣,眼间常有一条暗色横纹。雄蛙体型比雌蛙大,而且只有雄蛙身上才有刺。
棘蛙多栖息于山区的溪岩边,夜间活动,捕食各种昆虫及小型无脊椎动物。
双团棘胸蛙
双团棘胸蛙,俗称“石蛙”,在我国分布于湖南、湖北、四川、贵州等省区。
双团棘胸蛙的体长可达12厘米,粗壮肥硕,后肢肌肉尤为发达而强壮。雄性的前肢明显比雌性发达,并且内侧有黑色角质刺,胸部有成片的黑色角质刺,成左右两团,统称婚刺,双团棘胸蛙因此得名。
双团棘胸蛙的成体一般喜居于海拔1500~2400米的水沟或山间溪流内,白天隐伏石下,夜晚在岸边或石上活动捕食。双团棘胸蛙将卵产于水淹没的石下,黏连成串,一端附于石块上,另一端悬于水中。卵的直径为4毫米左右。
夜行石蛙
夜行石蛙一般栖息在自然石洞或土洞中,洞穴多在溪流岸边靠近水面或者洞口有一半在水面之下。
夜行石蛙白天一般不出现,而是潜伏在洞口或草丛、砂砾和石片空隙间,伺机捕捉附近的食物。如果一旦遇到水蛇、老鼠等敌害或是人走近洞口时,夜行石蛙就会迅速退到洞内,或沉入水底。夜行石蛙喜在傍晚时爬出洞穴觅食、嬉戏,其活动范围一般不大,深夜时分便返回洞穴。
夜行石蛙一般在霜降后开始冬眠。冬眠时,夜行石蛙喜好栖居于山溪的深水潭内或溪边有泥土的洞穴内。
夜行石蛙的视力较差,它们只能捕食活动着的活饵料,即便是把死的食物送到它们嘴边,它们也不会摄取。但是一旦被它们发现活动的食物目标时,它们就会猛然跳起,甩出带黏液的舌头把食物逮住,迅速卷入口中。
夜行石蛙胃容量较大,以动物性食物为主,其中又以昆虫及其幼体占大多数。
黑 带 蛙
黑带蛙分布在泰国、越南、缅甸等地,在我国分布于云南西双版纳丘陵地区的小溪岸边、枯枝烂树叶下或草丛中。
黑带蛙最显著的外形特征是身体侧面自吻端至胯部有一条黑色宽带纹,一般情况下,黑带蛙的背面为红棕色或灰棕色,有小黑点分布背上;上颌缘色浅;由吻端或鼻孔处始,经上眼睑外缘、鼓膜上方、沿背侧褶至肟部有一条黑色带,不间断地向后延伸;身体的侧面为浅灰棕色,上面布满黑色花斑;四肢背面的颜色与背部的颜色相同,但是相对来说很浅,也有黑横纹;股外侧布满了黑色云斑;腹部的颜色要比背部的颜色深,在咽喉部、胸部有黑灰色大斑点。黑带蛙的蝌蚪身体宽度大于身体高度;吻端圆,眼位于头背侧,出水孔位于左侧。
黑带蛙的身体略呈扁平,雄蛙体长42毫米左右,雌蛙体长47毫米左右。蝌蚪体全长43毫米左右,尾长22.5毫米左右,后肢芽4.6毫米左右。
黑带蛙的头长大于头宽,鼻孔位吻眼之间;眼睛之间的间距要小于眼和鼻之间的间距;鼓膜明显,要小于眼睛,自找骨齿短,位内鼻孔中间后方。黑带蛙的指较细长,皮肤较光滑,背部有许多痣粒和少数小疣,体侧疣大且较多。
黑带蛙的卵呈片状,可黏在水草上。
猪 蛙
猪蛙的鸣叫声因像猪叫声而得名,分布在美国南部、东南部一带,栖息于气候温暖地区的湖岸、沼泽、水坑、河沟以及水草繁茂的静水水域。
猪蛙是大型水栖性蛙类,体长为8~18厘米。它们的外观与牛蛙相似,不过本种猪蛙的后肢脚蹼可长至趾端部位。猪蛙的背面皮肤较光滑,橄榄色或黑褐色,腹面多有色斑,头窄而吻部较尖,趾间满蹼,蹼均达趾端,第四趾略长于第三、五趾。
猪蛙成体除繁殖季节集群生活以外,一般分散在水域活动。猪蛙性胆怯,易受惊逃避,跳跃能力强。雄性浮于水面,鸣叫声似猪的呼噜声。
猪蛙成体食性广泛,食量较大。主要捕食昆虫及其他无脊椎动物,有时也吃小型脊椎动物。
绿点湍蛙
绿点湍蛙分布在我国的云南地区,生活在海拔400~2340米的热带、亚热带山区,喜欢附在小瀑布旁边的石头上。
绿点湍蛙体型大,头宽,颊面内陷,眼间距小于上眼睑宽;鼓膜小但很明显;舌头大,呈长圆形,后端深缺。背面皮肤光滑,无背侧褶,褶明显,眼下、鼓膜下方及口角有疣粒,腹面及股后疣粒较多。它们的体背、四肢背面是红褐色,上有绿色圆点,四肢背面有绿色横斑;腹面及四肢腹面是灰褐色。
棕点湍蛙
棕点湍蛙在我国的分布地是四川,喜欢生活在2100~3200米的山溪内。
棕点湍蛙的体型一般,雌蛙的体长为74毫米左右,雄蛙的体长稍微小于雌蛙长。头的长、宽几乎相等,鼓膜很小,鼻孔位于吻眼之间;没有犁骨齿;趾间全蹼;皮肤比较光滑,身体的颜色一般为深绿色,分布着大小不等的棕色斑点,斑点的周围镶有浅绿色的细边;体侧有不规则棕红色小斑点;四肢有棕色横纹;腹面灰黄色。
 
潜伏高手:紫蛙
紫蛙的体表皮肤呈亮紫色,嘴巴和小猪嘴非常相似,看起来像一个饱满的李子。这种紫蛙不仅是早先未曾发现的蛙类,而且还隶属于一个未知蛙科。
紫蛙是潜伏高手,它一年中多数时间都是躲在地下4米深的环境中,独特的生活习性导致这种生活在印度西部喀拉拉邦的青蛙直到2003年才被发现。虽然当地人知道这种奇特的紫色青蛙已有多年,但是科学家们却对此持怀疑态度。部分原因是因为紫蛙非常难被发现,它们通常只会在湿润的雨季爬到地面繁衍后代,时间仅为两星期左右,可以说非常低调。
 
狭 口 蛙
狭口蛙的体型圆滚滚的,其大部分的种类如小雨蛙、西蒙希氏小雨蛙、巴氏小雨蛙、史丹吉氏小雨蛙,体长2~3厘米,像一粒小蕃茄;但也有的花狭口蛙体长可达8厘米,像一个黑蕃茄。但不论大小,它们的嘴巴都很小,因此常吃的食物就是蚂蚁、白蚁等小虫。
狭口蛙科的青蛙小头小嘴,身体圆胖,四肢短小。它们常在下雨之后鸣叫,又被称为小雨蛙。有些种类的体型很娇小,因此有人称它们为姬蛙。它们是挖洞高手,喜欢躲在土堆里。
 
花狭口蛙
花狭口蛙分布在我国的福建、海南、广东、广西、云南等地。它们善于挖掘,一般生活在土穴或者树洞中,叫声高亢有力,身体一般长70毫米左右。
一般情况下,花狭口蛙身体的背部颜色是棕色,呈三角形状,在三角形的外边有一条深色带纹,两者之间是镶以黑线纹的浅黄棕色带纹,腹面为黄白色,密布棕色小斑点。它们的体型肥硕粗大,头的宽度要大于头的长度,吻端钝圆,吻棱不显,鼻孔靠近吻端,鼓膜不显,上下颌没有牙齿,也没有犁骨齿,嘴大,舌后端宽无缺刻。
在繁殖季节,它们把卵产在临近的水源,卵浮于水面上,一直等到变态完成。
 
云南小狭口蛙
云南小狭口蛙分布在我国的四川、贵州、云南一带,生活在山区靠近水源的地方。
云南小狭口蛙群体的数量很多,雨后鸣叫声相当大。雌蛙体长为48毫米左右,雄蛙的体长小些。
它们平时生活中背部为土棕色,且有米黄色细边的深棕色斑纹对称分布,到了两眼之间,呈倒置三角状,后端在枕部分叉,向两侧余行至胯部,体侧各有一条与之平行的深色斜纵纹;胯部有一对醒目的深色眼点状斑;四肢都有横纹;腹面全为不规则云状斑,咽部色深。
云南小狭口蛙的蝌蚪身体扁平。它们的前肢长;眼睛很小,位于头部两极侧;口位于吻端,无唇齿或角质颌,口缘膜状;鼻孔黑点状,相距很近;舌圆形,吻短而圆,不超出下颌;皮肤光滑。
在每年的繁殖季节,它们把卵产在水塘岸边的水草上或者水塘内的树枝上,单行或者成片地黏连在一起。
身材娇小的雨蛙
雨蛙大多数种类分布在美洲,而欧洲、亚洲、北非的分布种类则相对少很多。在亚洲的大部分热带地区没有雨蛙。
雨蛙肩带弧胸型,椎体为前凹型。非常适于树栖,指、趾末端多膨大成吸盘,末两骨节间有一间介软骨,是随着时间演化的一个例子。
中国的雨蛙体型较小。雨蛙的背面皮肤光滑,颜色为绿色;多生活在灌丛、芦苇、高秆作物上,在塘边、稻田及其附近的杂草上也能见到它们。它们白天匍匐隐藏在叶片上,到了黄昏或黎明时则频繁活动。它们喜食蝽象、金龟子、叶甲虫、象鼻虫、蚁类昆虫。
雨蛙鸣叫时,常常由一只先叫几声,然后众蛙齐鸣,声音很响亮,特别是在下过雨以后。
 
华西雨蛙
华西雨蛙分布在我国的四川、广西、贵州、云南一带,生活在海拔750~2470米的静水水域或稻田附近的草丛甚至树叶上。
华西雨蛙是一种小型的蛙类,雄蛙的体长只有28~36毫米,雌性体长34.5~40毫米。
华西雨蛙的头较宽,吻棱明显,鼻孔近吻端;眼间距大于鼻间距或上眼睑之宽;鼓膜很圆,舌较圆而厚;后端微有缺刻,犁骨齿两小团。前肢细长,指端有吸盘及横沟。
生活中的华西雨蛙的背部颜色一般为绿色或者暗绿色,并有紫灰色略带金黄的线纹贯穿全身,体侧、股侧后方及胫跗内侧有极为醒目的黑色斑点;胯部线为橘黄色;腕、掌、指、胫、足各部的外侧均为金黄色或紫灰色;腹面乳白色;雄性咽部灰黑,雌蛙是金黄色,头侧线纹为棕色;手足等部分为浅棕灰色,前臂及胫外侧有白色纹线。
巴氏小雨蛙
巴氏小雨蛙主要零散分布于我国中南部低海拔山区,平常栖息在底层落叶间,繁殖时则出现在水边的草丛或水沟落叶堆中。
巴氏小雨蛙的皮肤粗糙,所以又称为粗皮姬蛙。体长约2~2.5厘米,背部灰色,有大块深色镶浅色边的花斑。体侧各有一行黑色斑点,和背部大块花斑平行。它们的繁殖期以春、夏两季为主,在雨天的时候比较活跃,雄蛙叫声如同鸭子叫声,非常嘈杂聒噪。
 
西蒙希氏小雨蛙
西蒙希氏小雨蛙身体较小,呈三角形,在背中线中央有一“()”状的黑色斑纹,身体两侧至吻端开始,经过眼睛,一直到后脚的股部外侧有一宽阔的黑色纵带,且越靠近背部颜色越深,靠近腹部则颜色变浅,整个表皮平滑,体色由黄褐色到红褐色都有,腹部为灰白色。
西蒙希氏小雨蛙主要栖息于森林底层落叶层厚的水池旁、耕地边或草丛中的水池中,它们喜爱在偏干旱的森林底层或灌丛中活动,亲体往往将卵下在永久性或临时性的小水域,蝌蚪呈透明状,具有保护的作用。
 
史丹吉氏小雨蛙
史丹吉氏小雨蛙在狭口蛙科家族中属身材较修长之种类,但仍稍显肥胖,体型小,体色多变,斑纹之变化颇多,在吻端经眼至腹侧有一不太明显之黑带。
史丹吉氏小雨蛙常在森林底层出现,躲藏在石下或落叶堆中,叫声尖细,像虫叫。常在大雨或台风后大量出现繁殖,隔夜又全数不见。
 
孵卵的达尔文蛙
达尔文蛙即智利豹蛙,生活在南美洲的大部分地区,主要产于阿根廷、智利,是罕有的具有孵卵习性的蛙类。
每到繁殖季节,当雌蛙产下20~30个卵之后,雄蛙就伏在卵上,等到蝌蚪快要孵化出来的时候,就用舌头将它们咽下去。卵会落到它喉咙和腹部下面的一个大囊里(声囊)继续生长。小蝌蚪在雄蛙的声囊里主要靠吃卵黄生存,卵黄是原来蛙卵的一部分。
当蝌蚪长到大约1厘米长、只剩一条小尾巴的时候,雄蛙就会张开嘴,让它们跳出去自谋生路。
由雄蛙来抚育幼蛙成长,这在两栖类世界里是非常罕见的。雄性达尔文蛙抚育的蝌蚪也并不一定是它亲生的。在繁殖期,许多雌蛙会聚在一起产卵,而雄蛙则会捡起离它最近的卵进行孵化。
青 铜 蛙
青铜蛙主要分布在美国,栖息于流速平缓的各种水域,极不易接近。
青铜蛙的体长大约为5~10厘米,雄性有突出的振动膜,喉部为黄色,雌性的喉部为白色,耳膜较小,背外侧脊突出。鸣叫声犹如五弦琴的音色般,因而又叫五弦琴蛙。
青铜蛙颜色区别很大,随生长区域不同呈现出青铜色、棕色和浅绿色,某些稀少物种为蓝色。
中国林蛙
林蛙广泛分布于我国北部地区,俄罗斯、蒙古、日本、朝鲜也有分布。
中国林蛙的雌蛙体长约6~8厘米,雄蛙较小,头体和四肢细长,行动敏捷,跳跃力强,鼓膜部位明显并有三角形黑褐色斑。雄蛙有一对声囊。
林蛙以陆栖为主,常常在没有强烈光照、潮湿凉爽的环境中生活。它们以多种昆虫为食。每年的9月下旬至10月初,林蛙会从山坡林区迁到河沟附近陆续进入水底冬眠,次年清明节前后复苏。每到4月中旬至5月初是林蛙的繁殖季节。这时候,雄蛙鸣叫,雌蛙闻声而至,抱对者多于黎明前在浅水处产卵。
会变色的昭觉林蛙
昭觉林蛙分布在我国的山西、江西、贵州、云南、四川等地,栖息于海拔1150~3340米的山岭地带近水域等地。昭觉林蛙的体型中等,雄蛙的体长为56毫米左右,雌蛙为59毫米左右。昭觉林蛙的蝌蚪体长为52毫米左右,头部长为18毫米左右,尾长约34毫米,后肢长18毫米。
昭觉林蛙的头长要大于头宽;颊区下凹,颊面向外倾斜;鼻孔位于吻眼之间,鼓膜大,差不多为眼径的2/3;犁骨齿团呈椭圆形,位于鼻孔内后方;舌是梨形,后端缺刻深,皮肤平滑。
在生活中,昭觉林蛙身体的颜色会有变异,背面一般是黄棕色、棕色或深棕色,偶尔布满一些橘红小点;两侧褶间有不规则斑纹;两眼间有横纹;体侧为蓝灰色,疣粒上布满黑色不规则的小斑点;腹面为乳白色或乳黄色,靠近胯部的地方为橘红或橘黄色。
无指盘臭蛙
无指盘臭蛙分布在我国的云南、四川、贵州等地,一般栖息在云南海拔720~3200米的小溪之中,小溪旁边一般有草丛。它们白天躲藏在石头缝隙或者草丛中,有的则呆在小溪的岸边。若受到惊吓,它们就会马上回到水中或者躲藏在洞穴中。
无指盘臭蛙的头顶扁平,头的长宽几乎相等;鼻子和眼睛之间的间距很大,鼻孔位于吻眼之间或近眼;鼓膜较大;前肢粗壮,前臂和手不到头体的一半;身体背面皮肤光滑,有凹凸不平的细颗粒成网状,有的是扁平疣粒;在身体的其他部位,比如是头侧、体侧等部位,有疣粒分布。雄蛙的疣上有成丛的小白刺;雌蛙的刺少,相对来说比较光滑,其身体颜色随着环境的变化而变化,一般情况下为浅棕色,背面有暗绿色网状斑纹,或“之”字花斑。腹面颜色浅黄、灰黄色或灰褐色;四肢腹面有灰褐色斑。
一般来说,它们的体型较大,雌蛙的体长要大于雄蛙。它们产卵的地方一般在静水塘内,卵黏在水塘的壁上,卵呈块状,卵被胶囊包裹,雌雄蛙在卵堆附近活动。
 
花 臭 蛙
花臭蛙生活在海拔1000米以上的山溪中,黄昏时喜在长有苔藓植物的石块或岩壁上。稍有惊动,即跃入深潭里,可在水中长时间潜伏。
花臭蛙的雄蛙体长为43~47毫米,雌蛙体长为78~85毫米。头顶扁平,头长宽几乎相等;吻端钝圆,略突出于下颌;鼓膜明显,犁骨齿二斜行很强,舌后端有缺刻;指末端膨大成扁平吸盘,趾间全蹼;花臭蛙皮肤光滑,体背布满细而弯曲的线纹。花臭蛙生活时背部绿色,有棕褐色大斑点。花臭蛙颌缘及体侧黄绿,有黑棕色斑点,沿体侧的斑点排列成直行。花臭蛙四肢棕色,股后方云斑状。
 
云南臭蛙
云南臭蛙是我国所特有的蛙种,主要分布于广西、四川、贵州和云南等地,云南除滇北和滇西北之外都有分布。因为人们在捕捉它们时常会闻到它们皮肤上所分泌的黏液散发出难闻的气味,因此给它取名为臭蛙。
云南臭蛙是体形较大的蛙类,雌雄的体形大小差异显著,雄性体长7厘米左右,雌性可达10厘米以上。
云南臭蛙常常会潜伏在山间溪流边的石头上或草丛里,受到惊扰时则会立即跳进水里逃逸。
竹叶臭蛙
竹叶臭蛙在我国分布于广东、广西、安徽、浙江、福建、海南、贵州、福建等地区。它们生活在海拔350~1260米的瀑布或者山区溪流附近,经常隐藏在长满苔藓的岩石上,很像枯叶,常以有害昆虫为食物。
竹叶臭蛙中雄蛙的体长要小于雌蛙,雌蛙体长约为77毫米,蝌蚪时的体形细而长,尾部有细小的棕色斑点。在平常,它们背部的颜色是以棕色或者绿色为主,不过体色以及斑纹经常会有一些变异。咽喉下侧有一对内生囊。它们的头体扁平,头的长度要大于头的宽度;吻盾状,吻棱明显;鼓膜小而圆。它们的指、趾端有吸盘和横沟,胫比足长,趾间全蹼。它们的皮肤比较光滑,背侧褶平直而明显。
竹叶臭蛙的产卵期依据所在的地域而不同:生长在贵州的竹叶臭蛙3月就开始产卵,而生活在海南的竹叶臭蛙,5月才是它们的产卵季节。它们的卵为乳白色,卵径约3~3.5毫米。
不忌食的红斑蛙
红斑蛙是一种中型地栖蛙类,体型最大可以长到15厘米。它们具有一般蛙类罕见的通体红斑,改变环境会因为不习惯而呈现黯淡模糊的体色,只要习惯环境后就会展现鲜艳的红黑二色漂亮的斑纹,映在奶油色的底色上十分特殊。虽然也很类似箭毒蛙的体色,但它们是无毒的。
红斑蛙白天大都在雨林底层活动觅食,夜间则栖息在啮齿类动物弃置的洞穴中。红斑蛙的食性很杂,鸟类、蝙蝠、老鼠、昆虫,甚至是自己同类,只要塞得进嘴巴都绝不放过。它们在食性和食量上其实与牛蛙相差不多。
泽 蛙
泽蛙的分布广,数量多。在国外主要分布于泰国、缅甸、尼泊尔、印度、马来半岛、菲律宾、婆罗洲、斯里兰卡及日本南部。在我国主要分布在山东、河南、陕西、甘肃、西藏、四川、云南、贵州及长江流域以南地区,台湾和海南也有分布。
泽蛙体长为40~55毫米,雄蛙略小,吻钝尖。雄蛙咽喉部有一外声囊。体背有不规则长短不一的纵肤褶,无背侧褶。上下颌缘有6~8条深色纵纹,前肢肩部有一“W”形或正反两个“Y”形的黑斑。
泽蛙适应性强,主要生活在稻田区,大多夜间活动,凌晨前和黄昏后为觅食高潮。泽蛙一年中多次产卵,将卵产于静水环境中。
 
滇侧褶蛙
滇侧褶蛙分布在我国的四川、贵州、云南等地,在云南分布于滇中、滇西、滇西北、滇东等地区。生活在海拔1150~2300米的山区低洼地、稻田以及水塘等处。
滇侧褶蛙的体背皮肤光滑,有明显的疣粒。一般情况下,其背面为橄榄绿色和带黄色,斑纹变异大;腹面的颜色很浅且无斑,少数有网状纹。它们的蝌蚪头窄而体肥硕,身体背部是草绿色。成体的头长大于头宽;吻钝圆而略尖,吻棱不显;犁骨齿列两团;舌后缺刻深。
雌性的体长最长可达66毫米,雄蛙的体长小于雌蛙。
黑斑侧褶蛙
黑斑侧褶蛙分布在俄罗斯、日本、朝鲜一带,在我国除了海南、新疆、台湾、西藏、云南等地区外,其他各省都有分布。黑斑侧褶蛙喜欢生活在沼泽、水塘、稻田等地,体长一般为60~80毫米。
生活中,它们身体的颜色变化很大,背面是黄绿、深绿或带棕灰色,上面有大小不等的黑斑,四肢背面有黑色横斑。它们的头长;皮肤很光滑,但身体上有一些长短不一的肤棱;眼间距很窄,鼓膜大;犁骨齿两小团;舌头大。
 
胃 溪 蛙
胃溪蛙只分布在澳洲东部,生活在水温大约20℃的干净溪流周围以及山区森林。
胃溪蛙的体长约4~5厘米,眼睛突出,瞳孔垂直,鼓膜不明显。它们的体型粗壮,身体的颜色如为深橄榄绿,上面则会有一些不太显著的花斑纹;有的成员身体为黑色,腹部为白色。
胃溪蛙是用胃来孵化新生命的。雌蛙将受精的卵吞入胃中,此时胃腺消失,胃液的分泌停止,因此胃的消化功能暂停,从而成为提供蝌蚪发育的很好的育儿袋;当蝌蚪变成了小娃,雌蛙将它们从嘴里吐出来之后,雌蛙的胃又恢复了以前的消化功能。
尖吻扩角蛙
尖吻扩角蛙,又叫盔甲头树蛙,分布于厄瓜多尔地区,是一种外形独特的蛙类。
尖吻扩角蛙的外形看起来很像一片落叶,其身体颜色以咖啡色为主,夹杂着一些黑斑,是一种绝佳的保护色。它们的体长约为4~6厘米,头呈三角形,吻端及上眼睑有些颗粒状突起,头骨后方两侧有角状突起,好像戴着一顶盔甲,具有保护作用。
尖吻扩角蛙主要栖息于热带雨林底层,以其他蛙类为主食。
 
华丽角蛙
华丽角蛙是特产于南美洲的蛙种,主要生活在乌拉圭、巴西以及阿根廷北部地区。它们长着巨大的嘴巴,非常贪吃,因而有时也被称作吃豆蛙。华丽角蛙的体长可达15厘米。
从外形上看,华丽角蛙像是一个没有生命力的针毡。其实,这是它诱捕食物的良好伪装。当蜥蜴、小型啮齿类动物、鸟类或者其他蛙类经过它身旁时,华丽角蛙会迅速向前猛扑,从而得到一顿美餐。
终生睡眠的司可尼蛙
丹麦的“司可尼蛙”,俗称“眠蛙”,它一生中的绝大部分时间都是在睡眠中度过的。终其一生,眠蛙只醒三四次。
眠蛙和人的手掌一般大小,头大体壮,四肢特别发达。因为它很少行走,所以长得体肥肢壮。这种蛙从出生起,一生中只有在寻觅配偶、交配产子,或寻觅食物时才醒来。而且即使是醒过来,它的一行一动也非常迟钝缓慢。
眠蛙由于很少醒来,因此也很少进食,平均一生中只吃食两次。那么为什么它还能长得膘肥体壮呢?原来,这种蛙的皮肤和四肢的皮质都能从地面、空气中获取养料,供它消耗。它的皮肤上有黏性的皮表层,能将飞虫的躯体黏住、溶化、吸收。所以,就算它们长睡不醒,躯体也能照样增长。
 
大阜瀛石鸡
“大阜瀛石鸡”为“黄山石鸡”中的上品,产于休宁县流口镇大阜瀛村一带深涧峡谷之间属蛙类。它们喜欢在背山清凉的地方穴居,夏天时,它们到高山溪流之畔的岩石下面栖息。因其肉味鲜美,好似鸡肉,被当地人称为“石鸡”。
“大阜瀛石鸡”是卵生两栖动物,冬季休眠,春末夏初交配后,产卵于浅水中,卵附着于石壁或水草上,像葡萄一样晶莹透明,一段时间后卵变成小石鸡,三年后雏鸡才长成300克左右,大的能长至500克。
“大阜瀛石鸡”昼隐夜出,以蝉、毛虫、甲壳虫、金龟子、蚂蚁等昆虫为食物。

(<-快捷键)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目录

阅读设置

背景色:

字体大小: 14px

页面宽度: 1200px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