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变的两栖动物
作者:雅风斋字数:73898状态:连载
第六章 两栖动物趣闻
两栖动物因生长发育、生活习性特殊,在它们身上有很多奇特之处,其中有些对于我们人类来说是不可思议的。也许,正是因为这些怪异特点,才使它们从侏罗纪生存到了现在。 冬眠百万年的蟾蜍 据说1783年4月的一天,法国巴黎近郊的一个采石场发生了一件怪事。 当人们从地下四五米深的石灰层里采出一块又一块的大石,送到地面上把它们逐一劈开时,发现其中一块刚刚被劈开的石头里面竟然有四只活着的蟾蜍。 为什么石头里面会有蟾蜍呢?它们究竟是怎么进去的呢?这四只蟾蜍又是什么年代跑进石灰岩层里的呢?一连串的问题,使人们越想越感到莫名其妙。 这时,美国科学家富兰克林正好路过采石场。他亲眼目睹了这件事情,同样感到惊奇,百思莫解。最后他选了其中一只大的带回去,并把它做成标本。 富兰克林和其他科学家一起,经过细致的分析、研究、鉴定,得出了结论:采石场的那块石头是在一百多万年前形成的。这四只蟾蜍是在天气转冷的时候钻进泥洞里冬眠的,那里温度变化不大,水气也跑不出来,于是它们便安稳地睡在里头。 100多万年过去了,地壳发生了变化。蟾蜍冬眠的地方变成了石头,于是四只蟾蜍便度过了世界上最长的一次冬眠。 奇特的青蛙眼睛 青蛙无毒,便于饲养,是医学和生物学研究以及活体试验的上佳物种对象,但它也有一个怪癖,即必须以活物充饥,否则就会绝食。造成这一怪癖的原因并非青蛙挑食,而是它的眼睛。 青蛙的眼睛非常特殊,看活动的东西很敏锐,看静的东西却很迟钝。对于五彩缤纷的大千世界,青蛙却视而不见,就如同坐在出了故障的电视机前一样,只能看到灰蒙蒙的一片。而一旦有活物从青蛙眼前掠过,则休想逃出青蛙的大眼。 当青蛙的祖先在很久以前由水中爬上陆地时,就失去了不断观看世界的视力。再加上它们接收声音和气味信息的器官也未能很好地适应由水中到陆地的环境转换,因此不得不靠视觉功能来获取食物,并且留下了一个“见动不见静”的终生遗憾。 青蛙的眼眶底部没有骨头,眼球与口腔之间只隔着一层薄薄的膜。每次吞咽食物的时候,青蛙的眼肌就会发生收缩,产生这种眨眼的动作;与此同时,眼球就向着口腔而突出,形成一种压力,将食物推进食道。因此我们会发现,每当青蛙在吞食的时候就会常常眨眼睛。 青蛙的眼睛还有一种特殊的本领,可以识别不同的图像。它可以在各种形状的飞动着的小动物里,立即识别出它最喜欢吃的苍蝇,而那些飞动着的小动物静止不动的背景却在青蛙眼里没有任何反应。就是说,蛙眼不像照相机,可以一点不漏地把镜头前的景物统统照下来,它只看到对它有用的景物。 胃中育儿的昆士兰蛙 昆士兰蛙,又称胃育蛙,其身体中等大小,雄蛙体长3~4.4厘米,雌蛙体长4.1~5.4厘米。它们的背部褐色或黄褐色到黑色,通常有暗黑色的斑块。昆士兰蛙的吻部钝或圆,眼晴大且明显突出,彼此靠近,并贴近头的前端;舌头大,鼓膜陷蔽。它们的指间无蹼,趾具满蹼;指趾端有小吸盘;鸣声洪亮。昆士兰蛙从眼后角到前肢肩部有深色条纹,四肢有横纹,指趾及蹼有深色斑点。昆士兰蛙体腹面白色或乳黄色,背面皮肤有痣粒,腹面光滑。 昆士兰蛙为水生性蛙类,离水体几乎不会超过4米。这种蛙局限于雨林中多石的溪流、水塘中,尤其喜欢有枯叶和石头藏身的水塘。在温暖的月份特别活跃。每年10~12月为其繁殖的季节。 昆士兰蛙主要生活在澳大利亚昆士兰北部的一些沼泽,它的生育方式是蛙类王国中独一无二的。因为它在胃中育儿,因此又叫做胃蛙。一到繁殖季节,雌性胃蛙就会和其他青蛙一样,到水中谈情唱歌,抱对交配,然后产卵。所不同的是,雌性胃蛙产卵前尽可能不吃东西,饿瘪肚子,并将自己产下的卵尽可能多地吞进肚子里。之后,它就会躲到茂密的草丛下,用四肢扒出一个浅坑,将自己埋进去,只露出头部和背部,不吃不动,安安静静地趴两个月。 胃蛙不吃东西是为了防止分泌胃酸,以保证卵子不被消化掉。两个月后,胃蛙肚子里开始不断地出现躁动,小蛙们已经长成,再也不愿待在妈妈胃中了。胃蛙经过两个月的静卧消耗,也几乎筋疲力尽,但它仍然会努力爬到沼泽浅水潭里,张开嘴巴,一收肚子,“咕”一声响,吐出三四只小蛙。这些小蛙由于在母体内已经发生变态,因此它们一到水里就能游泳,并能捕食一些膜翅目的小昆虫。 蝌蚪的惊人变形能力 蝌蚪的发育可塑性程度非常惊人。在有蛇侵入的水池中的马略卡产婆蟾的蝌蚪具有更瘦长的身体和更强壮的尾巴,这有助于它们游得更快,从而逃脱饥饿的蛇的追捕。在没有蛇的池塘里,它们的外形比较圆,并且尾巴很短。但当放一个装有蛇的袋子到这些池塘里时,它们在仅仅四周里就能将体形调整为流线形,以应付这种威胁。当蛇袋被移走后,它们同样会很快地变回到原来的形状。 眼睛能喷血的角蜥 自然界中,角蜥有许多天生能够防御敌害的特殊手段。 有些猛兽常常企图用脚爪撕踏角蜥,想把它们弄死后再吃掉。遇到这种情况时,角蜥就会大量地吸气,使身躯迅速膨大,致使眼角边破裂,然后从眼睛里喷出一股鲜血,射程可达一两米。敌人会被这迎面射来的鲜血吓得惊慌失措,角蜥这时就可以趁机逃跑了。 伞蜥的护身宝典 伞蜥是生活在澳大利亚的一种蜥蜴,它们身体的颜色从暗红到褐色变化不一。如果这种蜥蜴被逼得走投无路,它们就会做出惊人的威胁动作。在它们的脖子周围会张开一块亮红色和黄色的斗篷,使亮红色的嘴巴暴露出来。同时,它们摇摆着,发出嘶嘶声,看上去像是要发动进攻,这常常让敌人后退。如果不奏效的话,它们就会收起斗篷,跑到最近的一棵树上。 发光的“蚯蚓” 河南周口市扶沟县吕潭镇胡楼村发生了一件怪事,有一片土地到了夜晚居然会发光,后来人们在土里发现了一种奇特的小蚯蚓。 这种蚯蚓在土壤里缩成一团,只有米粒大小,它体内含有一种带荧光的分泌物。它一受到刺激,就会将这种物质分泌出来,与空气接触后,在土壤周围形成一定的光点。这种分泌物在一定条件下会氧化,氧化后就消失了,所以就会出现光亮一会儿后变暗的情况。 蚯蚓的荧光可起到保护、避害、吸引异性的作用。蚯蚓从背部分泌出一种略显黄色的黏液,黏液中含有荧光素、ATP、氧以及其他成分。与空气接触后,在酶的催化下,发生光电子回归反应,多余的能量以光的形式释放出来。 目前,国外发现的发光蚯蚓有十几种,国内也发现无锡微蠕蚓、赤子爱胜蚓和磷微蠕蚓三种。其中无锡微蠕蚓头尾透明、体态微微发红,长度为1~5厘米,喜欢生活在腐殖物丰富的土壤里;赤子爱胜蚓色泽较重,体长一般在4厘米以上;磷微蠕蚓在草丛中较多见,体长一般只有2厘米。 生物学家初步判断,在周口发现的发光蚯蚓很可能是无锡微蠕蚓。 啃食母亲的蚓螈 蚓螈是一种像蚯蚓一样的两栖动物,雌蚓螈在产卵后,皮肤上就会形成一种营养丰富的脂肪外层。当小蚓螈破壳而出时,它们就用牙齿撕咬这层脂肪。雌蚓螈一般可以生2~9个孩子。研究发现,在小蚓螈孵出后的一周时间里,蚓螈妈妈会失去七分之一的体重。这部分体重就是它们皮肤上的脂肪层,被孩子们当作食物吃掉了。 在此之前,科学家只知道另一种出生后就有牙齿的蚓螈,出生之前便吃妈妈输卵管的内壁。其实,其他的两栖动物,比如青蛙、火蜥蜴等,有时也会吃掉自己所蜕掉的皮。而蚓螈这种奇特的行为,科学家解释为:它们这是为了再利用自身的营养物质。 至于蚓螈妈妈为什么甘愿让孩子们吃掉自己身上的皮肤,科学家认为,在它们的皮肤上形成脂肪层可能要比使卵子产生卵黄付出的代价更小一些。因为如果有一个小蚓螈死去,大蚓螈在这个卵上的“投资”就浪费了,但她可能因此会省下养分形成身上的皮肤,再次利用它。 迄今为止,还没有人通过研究得知这层脂肪层里究竟含有哪些成分,幼小的蚓螈怎么知道何时停止吃妈妈的皮肤才不会杀死妈妈?这一发现所引出的问题比找到的答案还多。 青蛙大吵夏威夷 诗句“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描绘出了一幅惬意之景。如果青蛙的叫声达到震耳欲聋、久不停歇的程度时,蛙鸣给人的感觉就不再那么美妙了。 在美丽的夏威夷大岛上就发生了这样一件棘手的事情:有一种只有一元硬币大小的青蛙居然能发出震耳欲聋的鸣叫声,严重干扰了岛上居民的正常生活,尤其是晚上。 这种青蛙原产波多黎各,深受当地人的喜爱。早在1900年,这种小青蛙随着一艘运送热带植物的船只来到了夏威夷,夏威夷大岛的夜晚从此便再无安宁之日了。现在,这种小青蛙已经遍布全岛150多个社区。这种蛙类除了恼人的叫声,还同本地的鸟类及其他动物争食蜘蛛和昆虫。同时,这种青蛙适应能力强,繁殖速度非常快。 由于这种青蛙的叫声实在太大,当地居民已经对其深恶痛绝,忍无可忍了。早在2004年4月,夏威夷市长就已公布全岛进入紧急状态以对付这些青蛙。但因为当时州政府一直希望获得美国联邦政府的财政援助,所以一直迟迟没有采取行动。 大岛四周的瓦胡岛和考爱岛由于提前喷射了大量的柠檬酸,使得这种青蛙的数量已经大为减少。而大岛由于喷的柠檬酸太少,没有取得显著效果,青蛙依然叫个不停,使大岛上的居民仍然不得不忍受噪声的干扰。 蛙战之谜 1970年,在马来西亚森吉西普的泥潭里发生了一场奇怪的蛙战。泥潭里有大大小小上万只青蛙,青蛙的颜色有很多种,有淡绿色、黄绿色、深绿色、黄褐色、深褐色等。它们之中有的在拼命鼓叫,有的在拼命厮咬,身体互相叠压着,还有些死蛙。蛙声震耳欲聋,“战斗”非常激烈。 动物学家经过对蛙战场考察后认为:青蛙是喜水的两栖动物,森吉西普一带因久旱无雨,致使一场大雨后附近的青蛙向有水的泥潭靠近,泥潭周围的青蛙越聚越多。它们发出的震耳欲聋的叫声,其实并非是它们的厮杀吼叫声,而是它们求偶的欢叫声。青蛙的叫声引来了很多蟾蜍,由于蟾蜍皮肤能分泌一种毒素,致使很多青蛙在与蟾蜍的厮咬时中毒而死。也有可能是因为雌蛙怀卵体笨,被数只雄蛙抱着窒息而死。还有一种可能是有些青蛙的体质较弱,交配产卵时力竭而死。因为青蛙太多并且太集中,人们就误认为是青蛙在打架。 会弹琴的青蛙 在我国四川秀丽的峨眉山区生活着一种奇特的青蛙,它们称得上是“天才的音乐家”。 这种青蛙的叫声十分悦耳,时常能发出“135”、“135”的乐曲,就像是乐师在练琴,因而当地人称它为弹琴蛙。 弹琴蛙之所以能够“弹奏”出乐曲,是因为它有自己独特的“共鸣箱”。“共鸣箱”是它用泥巴在水草间构筑成的,上方有一个圆圆的小洞,可以跳进跳出。当弹琴蛙在“箱”内鸣叫时,就产生了共鸣,会发出一种悠扬动听的琴声。但它一旦离开了“共鸣箱”,它的鸣声也就相当普通了。 认得故乡的蟾蜍 蟾蜍不仅是捕食昆虫的能手,而且还有非凡的记忆能力。 蟾蜍每当进入繁殖期,就会集体向原先生活过的池塘进发,其征途可达几百米。即使蟾蜍在进发途中遇到了其他池塘,也不会跳入这些池塘就近产卵,还会照样向既定的池塘爬去。它们要到达的池塘是它们前辈的产卵地。 科学家曾经在雌性蟾蜍的背部做上记号,以观察它们是如何向繁殖池塘进发的,产卵后又是如何返回的。实验结果表明,它们的往返路线几乎是一致的。即使是刚长出四肢的小蟾蜍也会以同样的路线离开池塘爬向陆地。这种现象表明,它们体内存在着某种特殊的记忆生理机制。 科学界通过进一步的研究发现,蟾蜍的记忆是依靠特定的池塘的特殊气味来定位,从而找到故乡的。 蛙类奇特的生育形式 两栖动物一般在水中精卵结合以后便顺其自然孵出幼子,可是有的两栖动物的生儿育女的形式非常奇特。 在巴西有一种雨蛙,在生殖季节时,雌蛙背部周围的皮褶便形成一个盘状构造,雄蛙就把精子产在盘子里,让受精卵在盘子里发育。雌蛙背着这些卵一直到孵出小蝌蚪后,才肯让小蝌蚪进入水中慢慢长大。 还有一种负子蟾,每当雌蟾到了生殖期,在它的背部皮肤上就会形成许多小窝。雄蟾抱着雌蟾将受精的卵卷附到雌蟾背上,并把卵压入小窝内,一窝一卵。蟾卵在窝内发育,直到变成蝌蚪时才离开小窝。雌蟾背上的这些小窝会随之慢慢消失。 还有一种囊蛙,它的生育办法也很奇怪。雌性囊蛙的背部两边的皱壁在生殖期会逐渐形成一个育儿囊。在育儿囊的中间留有一条小裂缝,当雌、雄蛙的精卵结合后,雄蛙便马上靠自己的后肢协助将卵纳入囊中。在育儿阶段,雌蛙一般不走动,知道小蛙顺利出世后,才会外出觅食。 产于智利的达尔文蛙则是由雄蛙负责育儿的。当胚胎在卵内开始活动时,雄蛙就把它们纳入声囊里面,让胚胎在父蛙的声囊中继续发育。当胚胎发育成熟以后,这些小蝌蚪就会被父蛙从嘴里往外喷出。 丹池的青蛙不叫 在号称“天下四绝”的湖北省当阳县玉泉寺内有个丹池。无论天气怎样炎热,池内的青蛙就是不叫。奇怪的是,如果把丹池中的青蛙抓到寺外,它便“呱呱呱”地叫开了,而且比其他的青蛙叫得更为热烈。相反,如果把寺外的青蛙抓到丹池内,它也会不吭一声。 这其中的奥秘何在?在当地有个传说:从前有个书生在京城赶考,途中到玉泉寺投宿。当晚,月朗星稀,书生不顾旅途劳累,坐在丹池边攻读诗文。时值农历三月,丹池内蛙叫不断,书生无法读书,便怒吼道:“畜牲,只要一时不叫,让我安心读书!”青蛙受了惊吓,果然不叫了,而且从此再也不鼓噪了。原来,它们把“一时不叫”错听为“一世不叫”了。 这个传说当然毫无科学根据。据科学家研究,水温至少要在23℃以上,青蛙才会叫,而丹池水常年恒温在18~20℃之间,低温是不适于青蛙配偶的。加之玉泉寺林密温度高,蛇多,青蛙乱叫,势必招来杀身之祸。为保护自己,丹池蛙只好忍气吞声了。 大明湖“哑蛙”之谜 在济南大明湖里,人们从来见不到水蛇,而里面的青蛙也从来不会叫。但是,离大明湖不远的湾塘稻田里,蛙声吵成一片,而湖中的青蛙却寂然无声。偶尔有青蛙跳到碧绿的荷叶上,头仰着,肚子一鼓一鼓的,就是发不出声来,所以当地百姓中又流传一句俗语:“大明湖的蛤蟆干鼓肚。” 大明湖的青蛙为什么不会鸣叫呢? 有人认为,大明湖的湖水是地下水形成的,水中富含矿物质,很可能在这些矿物质中,有一种物质会影响到青蛙的声带,使得它们无法鸣叫。也有人认为,青蛙喜欢在浅水里鸣叫,而大明湖是个深水湖,这种环境不适合青蛙鸣叫。 众所周知,青蛙属于两栖类动物,喜欢阴凉,一般情况下只有发情期间才会鸣叫,其余时间大多在自己的领地内捕食,很少发出声音。青蛙发声依靠的是嘴巴两侧的气囊,而不是声带。青蛙产卵也需在水里进行,产卵时青蛙是会叫的。因此,“矿物质说”和“浅水说”是不成立的。 大明湖的青蛙年年发情产卵,在这个阶段,人们仍没听见蛙鸣。 据生物学家分析,大明湖的“哑蛙”可能与湖中水温有关。青蛙到了发情期,只要温度适宜,外界条件具备,在哪里都是要叫的。青蛙繁殖的最佳温度是23摄氏度以上,大明湖是由众多泉水汇聚而成,泉水温度较低,在青蛙发情季节,大明湖湖水温度年均只有20摄氏度左右。专家们认定,大明湖的青蛙一旦离开大明湖,随着水温的升高、外界条件的具备,就会鸣叫。 这种说法不过是推测而已,大明湖“哑蛙”之谜仍有待科学家们继续研究和探索。 蟾蜍斗败大公鸡 在广州市郊发生一件蟾蜍勇斗大公鸡的趣事。一天,一只拳头般大小的蟾蜍正趴在稀疏的草丛中休息。这时,一只长着鲜红冠子的大公鸡,昂首阔步向这边走来。突然,它发现了蟾蜍,立即收住脚步,两眼紧紧盯着它。蟾蜍也不示弱,它鼓起像小鼓似的肚皮,气呼呼地凝视着公鸡。对峙了十多分钟后,突然各自退回了几步,摆出了一副跃跃欲扑的架势。大公鸡威武地鸣啼了一声,首先扑过去用它那坚硬而锐利的嘴在蟾蜍头上、身上一阵乱啄。蟾蜍没有武器,只有东躲西闪。可它把嘴张得大大的,直对着大公鸡喷气,它的头部和身上都渗出了乳白色的浆液。不到3分钟,蟾蜍已被公鸡啄得血迹斑斑,伤痕累累。围观的群众以为大公鸡已稳操胜券,正准备离开。不料,形势急转直下,只见大公鸡攻势越来越缓慢,像个醉汉一样,栽倒在地,昏迷不醒。 蟾蜍为什么能斗败大公鸡呢?原来蟾蜍的耳后腺和皮肤能分泌出乳白色的毒液浆——蟾酥。大公鸡在猛啄蟾蜍时,就吃了蟾蜍皮肤上的毒液浆。大公鸡吃得越多,中毒就越快。小小的蟾蜍就这样斗败了大公鸡 毒蔗蟾蜍肆虐澳洲 毒蔗蟾蜍有20.5厘米长,重达0.84千克,为普通蟾蜍重量的两倍,相貌丑陋,不讨人喜欢。 目前在澳大利亚,蔗蟾蜍的数量多达数百万只。它们是1955年从中美洲“进口”到澳洲的,初衷原本是用来对付在甘蔗田里肆虐的甲壳虫的,谁知后来它们把“领地”推进到农田以外,直至扩张到整个澳洲东北部沿海,并继而蔓延到南部的新南威尔士州。人们发现,被毒蔗蟾蜍毒死的不仅是甲壳虫,许多野生动物也遭了殃,诸如虎鼬之类的一些濒临灭绝的有袋动物也成了癞蛤蟆的牺牲品。 近40年来,澳大利亚的科学家们一直致力于寻找合适的方法,以根除这种有害的动物。如用板球棒、高尔夫球杆或其他的球拍打癞蛤蟆的头,或将它们成批送入冷冻室“冻死”,更有甚者用红色、蓝色移动光线进行诱捕,但一直以来都收效甚微。 善变的避役 避役,是生活在非洲茂密丛林中的一种树栖蜥蜴。它擅长变色,能与周边环境迅即变得浑然一体,它趴在绿叶上就通体碧绿,而攀缘树干上则又立即呈黄褐色。这一奇特本领自然引起了动物学家的极大兴趣,几经研究才发现,原来这种蜥蜴的中枢神经能在光、温度的变化下或在其他反射作用的刺激下,自动支配真皮下的颗粒细胞与色素细胞迅速改变位置,于是屡屡变色。人们在惊叹之余,便赐给这个小动物一个好听的名字——变色龙。 避役的体长约为15~25厘米,身体略微侧扁,背部有脊椎,头上的枕部有钝三角形突起。避役四肢很长,指和趾合并分为相对的两组,前肢前三指形成内组,四、五指形成外组;后肢一、二趾形成内组,奇特三趾形成外组,这样的特征使它能够非常稳妥地握住树枝,避役的尾巴很长,能缠卷树枝,并且拥有很长很灵敏的舌,伸出来要超过它本身的体长。这条长长的舌头的舌尖上有丰富的腺体,能分泌大量黏液黏住昆虫,为它捕捉昆虫提供了很好的工具。 避役的一双眼睛十分奇特,眼帘很厚,呈环形,两只眼球突出,上下左右转动自如。不仅如此,它的左右眼可以各自单独活动,不协调一致,这种现象在动物中是罕见的:双眼各自分工前后注视,既有利于捕食,又能及时发现后面的敌害。避役用长舌捕食是闪电式的,只需1/25秒便可以完成,这在动物界也是非常罕见的。 雄性避役过半数会将暗黑的保护色变成明亮的颜色,以警告其他避役离开自己的领地;还有些避役会将平静时的绿色变成红色来威胁敌人,目的是为了保护自己,避免遭袭击,使自己生存下来。 避役的主要食物是昆虫,但多数避役会对单一食物产生厌食,有时甚至会拒绝进食直至死亡。 童第周和青蛙的故事 童第周,是我国实验胚胎学的主要创始人,被誉为克隆第一人。他有一段和青蛙有关的故事。 在生物学界有这样一句戏言:“你想体验什么是高难度吗,那就去学童第周做青蛙卵剥离手术吧。”这个实验操作起来非常难,一不小心就会前功尽弃。青蛙卵是像小米粒那么大的小黑籽,外面还有透明的胶质膜,遇水即膨胀,且彼此相连,结成一大团卵块;胶质膜具有保护卵的作用,又能使卵有较为良好的发育条件。柔韧的胶质膜是对机械性刺激的最好缓冲物,特别当卵黏成大团时,还可以避免被动物吞食;胶质膜也阻碍卵与卵之间的接近,因而使卵有更充分的氧气条件;透明的胶质膜可以聚集阳光的热量,提高了卵孵化时的温度。 1930年,童第周留学比利时,当时生物界正在研究青蛙卵,却无人能把青蛙卵的模型完整地剥开,研究被迫停止。这时,童第周决定做青蛙卵的剥离手术。 在极其简陋的实验室中,他用一把尖利的钢镊将青蛙卵钳到玻璃盘中,然后用一根钢针在卵细胞上刺了一个小洞,当看到胀鼓鼓的卵细胞松弛下来——由球状变成扁圆形时,再操起两把钢镊,用细尖的镊尖夹住细胞的中央,均匀地向左右一撕,卵膜马上被剥离得干干净净。 他凭着自己的胆识和才能,终于完成了青蛙卵的剥离手术,在当时轰动了整个生物界。
字体大小: 14px
页面宽度: 1200px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