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侦探推理 > 多变的两栖动物

多变的两栖动物

作者:雅风斋字数:73898状态:连载

第三章 怪异的蟾类家族

蟾在人们的眼里是幸福的象征。不论是神话中的蟾,还是现实生活中的蟾,都确确实实与人类有密切的关系,它们为人类做了很多好事。它们虽然容颜丑陋,但却是农作物害虫的天敌,其全身也都是宝。
 
蟾蜍的种类
世界上的蟾蜍种类繁多,按照生物学的划分,有滑跖蟾科、盘舌蟾科、负子蟾科、异舌蟾科、锄足蟾科、合附蟾科、细趾蟾科、龟蟾科、塞舌蛙科和沼蟾科十类。
滑跖蟾科被认为是最原始的无尾目,包括新西兰的滑跖蟾和北美洲的尾蟾。滑跖蟾生活在近水的潮湿地区,产卵于潮湿的地面上,当卵孵出的时候,卵已经完成变态,形如有尾的小蛙,在成蛙的背上。尾蟾生活在寒冷的山区激流中,雄性尾蟾身后有形如短尾的交接器。蝌蚪嘴上长有吸盘,这样不会被激流冲走。
盘舌蟾科的蟾的舌头为圆盘状而不能伸出,包括铃蟾和盘舌蟾。
负子蟾科包括南美洲的负子蟾和非洲的3属爪蟾。负子蟾在繁殖的时候,将卵放在背上的小囊中进行孵化,卵完成变态或接近完成变态时离开母体。负子蟾科的成员完全是水生栖,后肢强劲有力并且有发达的蹼,前肢纤细无力而无蹼,没有舌头。
异舌蟾科仅以墨西哥的异舌穴蟾为代表。异舌穴蟾在地下挖洞生活,当遇到危险时将身体膨胀成球状,以此来摆脱危险。
锄足蟾科包括锄足蟾亚科和角蟾亚科,锄足蟾亚科适合挖洞穴居,角蟾亚科多生活在山区。有的生活在海拔很高的地区,靠近水域栖息。
合附蟾科分布在西欧和高加索地区,合附蟾在陆地上生活,不挖洞穴居住,外形和典型的蛙类非常接近。
细趾蟾科是两栖动物中最大的一科,包括外形与蛙和蟾蜍相似的种类。细趾蟾科的众多成员有不同的生活方式,它们的相貌也各不相同,有的像蛙,有的像蟾蜍,有的树栖,和雨蛙很相似,还有的进行穴居。
龟蟾科分布于大洋洲,它们的成员中也有的像蛙、有的像蟾蜍,也有不少是进行穴居的。
塞舌蛙科是小型的陆栖蛙类,卵产于陆地上,卵直接孵化成小蛙,或者将蝌蚪背在背上直到变态成小蛙,而这些附在背上的蝌蚪,没有嘴,不进食。
沼蟾科分布于非洲最南部开普敦一带的山地急流中,成体的沼蟾趾端有吸盘,其蝌蚪的吸盘长在嘴上,吸盘可以附在岩石上,以免被激流冲走。
史前的三燕丽蟾
三燕丽蟾是一种原始的无尾两栖动物,生存于距今约1.25亿年前。
三燕丽蟾的骨骼形态已经与现生无尾两栖动物十分相近,它具有发育的髂骨和伸长的后肢,这表明它已经具有相当的跳跃能力。它的上颌边缘长满了细细的梳状排列的牙齿,这一特征说明三燕丽蟾的舌部捕食机能及身体的运动能力可能还不够强,牙齿在辅助捕食中具有比较重要的作用。
三燕丽蟾不仅时代早,而且化石保存得十分精美,这在蛙类化石中极其罕见。因为蛙类大多生活在温暖潮湿的环境中,同时骨骼又细又弱,所以很难保存为化石。过去我国仅发现了山东临朐的玄武蛙(距今约1600万年前)和山西武乡的榆社蛙(距今约500万年前)等两三块较完整的新生代蛙化石。
无处不在的大蟾蜍
大蟾蜍是一种最常见的蟾蜍,俗称癞蛤蟆。它们的皮肤粗糙,背面长满了大大小小的疙瘩,这是皮脂腺。其中最大的一对是位于头侧鼓膜上方的耳后腺。这些腺体分泌的白色毒液,是制作蟾酥的原料。
大蟾蜍在全国各地均有分布。从春末至秋末,它们白天多潜伏在草丛和农作物间,或在住宅四周及旱地的石块下、土洞中,黄昏时常在路旁、草地上爬行觅食。它们多行动缓慢笨拙,不善游泳,多数时间作匍匐爬行,但在有危险的时候也会小步短距离小跳。
白天,大蟾蜍多隐蔽在阴暗的地方,如石下、土洞内或草丛中。傍晚,大蟾蜍则在池塘、沟沿、河岸、田边、菜园、路边或房屋周围等处活动,尤其雨后常集中于干燥地方捕食各种害虫。大蟾蜍冬季多潜伏在水底淤泥里或烂草里,也有在陆上泥土里越冬的。
花背蟾蜍
花背蟾蜍分布在我国的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青海、甘肃、宁夏、陕西、山西、河北和山东等地。
花背蟾蜍体长平均60毫米左右,雌性最大者可达80毫米;头宽大于头长;吻端圆,吻棱显著,颊部向外侧倾斜;鼻间距略小于眼间距,上眼睑宽,略大于眼间距,鼓膜显著,椭圆形。
花背蟾蜍的前肢粗短,指细短,关节下瘤不成对;外掌突大而圆,深棕色,内掌小色浅。后肢短,胫跗关节前达肩或肩后端,左右跟部不相遇,足比胫长,趾短,趾端黑色或深棕色;趾侧均有缘膜,基部相连成半蹼;关节下瘤小而清晰,内跖突较大色深,外跖突很小色浅。
雄性花背蟾蜍的皮肤粗糙,头部、上眼睑及背面密布不等大的疣粒。雌性疣粒较少,耳后腺大而扁,四肢及腹部较平滑。
雄性花背蟾蜍的背面多呈橄榄黄色,有不规则的花斑,疣粒上有红点;雌性花背蟾蜍的背面浅绿色,花斑酱色,疣粒上也有红点;头后背正中常有浅绿色脊线,上颌缘及四肢有深棕色纹。两性腹面均为乳白色,一般无斑点,少数有黑色分散的小斑点。
花背蟾蜍白天时多匿居于草石下或土洞内,黄昏时则出外寻食。它们冬季成群穴居在沙土中。
黑眶蟾蜍
黑眶蟾蜍广泛分布在平地及低海拔地区,是最乐于和人类相处的两栖动物,它们常出现在住宅附近、稻田、空地等处。
黑眶蟾蜍的眼睛周围有一圈黑色突起,好像带黑眶眼镜,所以称之为黑眶蟾蜍。它们的脚趾末端呈黑色,像是擦了黑色指甲油。身体肥胖,大小约6~7厘米。体色变异颇大,有黄棕色、黑褐色及灰黑色,有些具有不规则的棕红色花斑。黑眶蟾蜍的皮肤粗糙,除头顶外全身布满粗糙大小不等的疣粒,疣上都有黑棕色的角质刺。其鼓膜大而显著,在眼后有一对特别大的突起腺体,这是耳后线,也就是它们有名的毒腺。
在春夏夜晚,我们很容易在平地长有水生植物的水池内听到它们一串快速的“咯咯咯咯咯咯……”叫声,一口气可以连续鸣叫一分钟以上;尤其是当雄蟾蜍碰到雌蟾蜍的时候,叫声会变得更加急促。但是当雄蟾蜍被其他雄蟾蜍抱错的时候,叫声则变成短促而尖锐的“嘎、嘎”,好像在警告对方不要碰它。
成体黑眶蟾蜍对环境的适应力很好,在遮蔽性比较好的水池,例如荷花池,不到百平方米的水池可能聚有上百只黑眶蟾蜍。由于每晚出现的雌蟾数目不多,雄性之间的竞争很激烈,也会出现五六只雄蟾同时抱一只雌蟾的现象。雌蟾每次产卵数千颗,成双地排列于长形胶质卵串中,一长串可长达8米以上。蝌蚪亦有毒,身体菱形棕黑色,尾鳍色浅散有细纹。
 
灭绝的金蟾蜍
环眼蟾蜍,是美洲蟾蜍的一种,它们曾经栖息于哥斯达黎加蒙特维多云雾森林中一片狭小的热带雨林地带,其雄性个体全身呈金黄色,因此也被称作金蟾蜍。
成年雄金蟾蜍体长为3.9~4.8厘米,全身为金黄色,皮肤光泽明亮,与普通蟾蜍有很大不同;雌金蟾蜍个头略大,体长为4.2~5.6厘米,外形与雄金蟾蜍有很大不同,皮肤为黑底伴有深红色大型板块并镶有黄边。
金蟾蜍主要生活在地下,仅在交配季节现身到雨林中来,交配季节一般在干燥季节过后,降水量略有升高的4月份,持续数周的时间,此时,雄蟾蜍会大量聚集在地面上的水洼中,等待雌蟾蜍的到来,雄蟾蜍会相互争斗以获得交配的机会,直到交配季节的结束,此后,雄蟾蜍会重新隐蔽到地下,雌蟾蜍会将卵产在季节性的水洼中,每次产卵平均228只。两个月后卵会自动孵化成为蝌蚪。
金蟾蜍于1966年由爬虫学者杰伊·萨维奇发现并正式命名,1989年以后,金蟾蜍再没有被发现。
 
中国树蟾
中国树蟾的身材细长,吻端平直向下,头宽大于头长。鼓膜圆而清晰。从吻端经眼睛、鼓膜到肩上方有一条深棕色眼罩。颞褶斜直明显。背部草绿色,皮肤光滑。
中国树蟾的体侧白色略带黄色,散布一些大小不一的黑色斑点。它们的腹部为白色,密布扁平疣。它们的前肢的背面为绿色,指端有吸盘及横沟,指间有微蹼,掌部有小疣粒,后肢背面为绿色,股部内侧为黄色,有一些小黑点,趾端也有吸盘,趾间有半蹼。内跖突卵圆形,无外跖突。
 
透明的金项齿突蟾
金项齿突蟾主要分布于我国的四川西部和南部、云南西北部、贵州北部和湖北的利川等地。
金项齿突蟾的雄蟾胸部有一对刺团,繁殖季节后多脱落;股部多有股腺,瞳孔纵置,舌后端有缺刻,上颌有齿,背面皮肤多粗糙。
金项齿突蟾的成体以陆栖为主,多生活在树木丛生的山溪附近。齿蟾白天常隐蔽在溪边朽木下、有苔藓腐叶的泥洞或石隙间。夜出活动,多爬行,行动缓慢。繁殖季节进入溪流内。蝌蚪底栖在溪流水荡石下,以水藻等为食。
金项齿突蟾的蝌蚪全长可达120毫米,在洞内长期无光条件下生活,皮肤颜色透明,内部器官清晰可见。
贡山齿突蟾
贡山齿突蟾分布于我国的云南贡山、福贡等地,主要生活在海拔2500~3500米有泉水的沼泽地,周围有冷杉林和蕨类植物的地方。
贡山齿突蟾的体形较肥,雌蟾体长比雄蟾长,雄蟾体长为5.2厘米,雌蟾体长为5.5厘米。贡山齿突蟾的体背部散布扁平圆疣,腹面光滑,四肢短;头体及四肢背面青灰色,腹面浅灰,散有深色云状斑纹。下颌缘具黑刺。
目前,贡山齿突蟾的分布狭窄,数量极少。
高山掌突蟾
高山掌突蟾是我国的特有种类,分布在云南景东地区。它们长年生活在河流和溪流中。
高山掌突蟾普遍很小,雄蟾的体长为25.3~26.8毫米,雌蟾的体长为33.7毫米左右。它们两眼之间有褐色三角形斑,肩上方有“W”形斑,胸部有褐色斑点,腹侧白色腺体呈纵行,身体背部皮肤较光滑,体侧具有少数细肤棱和疣粒。
 
眼似猫的胸腺猫眼蟾
胸腺猫眼蟾在我国分布于西藏、云南、四川、青海等地,生活在海拔2800~4100米的高原河谷的泉水源头。胸腺猫眼蟾个体较大,但是数量不多,身体肥硕,头很宽也比较大,吻宽圆,吻鳞钝,没有鼓膜,上颌与犁骨无犁,臀后圆形。它们的体背呈橄榄色,布满了许多平疣,但是腹面光滑,腋腺明显,股外侧有米黄色小颗粒。它们的眼间呈“三角形”斑;咽喉为肉色,腹部为蜡色;瞳孔纵置,虹彩密布黄点。
胸腺猫眼蟾的雄蛙比雌蛙的身体长,雄蛙体长一般为61~85毫米,雌蟾的体长约63~81毫米。它们的卵呈环状,蝌蚪体长在73毫米左右。蝌蚪的身体背部为浅棕色,尾巴为黑灰色。
贡山猫眼蟾
贡山猫眼蟾只分布在我国的云南一带,生活在海拔2500~3000米的沼泽地中。
贡山猫眼蟾的雄蟾体长为47~57毫米,雌蟾体长为49~60毫米。它们很肥硕,头宽,吻钝圆,吻棱显著,瞳孔纵置,没有鼓膜,没有犁骨齿,舌头厚而圆,趾间无蹼,背部粗糙,分散布满很多的圆疣。下颌地方有黑刺。一般情况下,贡山猫眼蟾的背部为清灰色,有三条褐色纵纹;腹面浅灰色,有云状深色斑。
贡山猫眼蟾在每年6月份的繁殖时期会发出“咯——”的鸣叫声,借此声音吸引异性的注意。
 
眼色不同的沙巴拟髭蟾
沙巴拟髭蟾常栖息在海拔1000~1900米的热带和亚热带的山区小溪旁的草丛或灌丛中。沙巴拟髭蟾头扁平,吻呈弧状,吻棱极显。瞳孔纵置,眼球上半部蓝色,下半部棕色;鼓膜隐约可见,颞褶弱,具上颌齿,无犁骨齿,舌后缺刻深;胫跗关节前伸达鼓膜,趾间具蹼迹。它们的皮肤光滑,但背部有网状肤棱,四肢具纵肤棱。通体紫黑,散有小黑斑,体侧色浅,具乳白色花斑,吻棱和颞褶下缘棕黑,四肢有横纹,腹面密布深色细点。
哀牢蟾蜍
哀牢蟾蜍生长在我国云南双柏丘家坝的海拔2550米的竹林及2600米的水沟里。
哀牢蟾蜍的身体在一般情况下为黄绿色,腹面呈现浅黄色,雌性喉部色浅,雄性多少稍带雾状暗斑,其余胸腹和四肢腹面有暗色斑纹约占1/3。指趾端颜色很浅,掌突和蹠突的颜色也很浅。哀牢蟾蜍的头宽,吻端钝圆,鼻孔高,位近吻端;头顶平坦;眼间距大于鼻间距;没有鼓膜,没有耳柱骨和咽鼓管;没有犁骨齿;舌头窄长,后端较宽圆。哀牢蟾蜍的四肢细弱,指细长。哀牢蟾蜍身体的背面密布疣粒,其问散布小瘰粒。哀牢蟾蜍的耳后腺侧下有不太明显的暗色斑纹2~3个或连成细线状。哀牢蟾蜍的颌缘有不明显的暗色斑纹。
哀牢蟾蜍的雌性身长大于雄性,雌性体长为52~55毫米,雄性体长为40毫米左右。它们主要吞吃各种昆虫。
非洲胎生蟾蜍
非洲胎生蟾蜍是仅分布于非洲坦桑尼亚奇罕西河谷瀑布两侧的胎生蟾。全世界蛙类仅有蟾蜍科胎生蟾属的三种胎生蟾有此胎生习性,所以又称为非洲胎生蟾蜍。它们虽然没有特殊的交配构造,但却可以体内受精,而且卵在雌蟾的体内发育,最后生出小蟾蜍。
胎生蟾在交配的时候,雌雄个体的泄殖腔口非常接近,方便雌蟾受精。雌蟾的两条输卵管末端愈合形成类似子宫及胎盘的构造,130余颗受精卵在此发育成小蟾蜍。小蟾蜍在9个月的发育过程中,就以输卵管分泌物为食。并且小蟾蜍的尾端和输卵管壁接触,藉此经由扩散作用获得氧气。
当小蟾蜍要出生的时候,雌蟾的肚子鼓气涨大,然后用力将小蟾蜍挤出泄殖腔口外。
 
盘古蟾蜍
盘古蟾蜍广泛地分布于台湾全岛各地,从平地到海拔3000米的高山,都有它们的踪迹。
盘古蟾蜍个体之间的体型差异很大,从5厘米到20厘米不等,雌蟾明显比雄蟾大很多。它们身体背部的颜色及花纹也变化多端。体色有红色、褐色或黑褐色;花纹则有些个体在体侧有黑色纵纹,有些个体有黄色背中线,有些个体则素素净净、没有任何斑纹。但不论如何多变,它们的身上都有大大小小的疣,眼后还有一对大型突出的耳后腺。
盘古蟾蜍喜欢晚上守候在步道、空地、路灯等比较亮、虫比较多的地方觅食。到每年的9~12月才会迁移到溪流、水池等水域进行生殖活动。
雄蟾不会主动发出叫声,只有在被其他雄蟾误抱的时候,才会发出“勾、勾、勾”释放叫声。盘古蟾蜍卵一般是串成长条型,蝌蚪黑色有毒。
最大的蟾——海蟾
海蟾是世界上最大的蟾蜍,它们生活在中南美的热带地区。最大的海蟾体长达到了25厘米,因此它又被称为大蟾和巨蟾。
海蟾满身的疙瘩能分泌一种有毒的液体,凡是吃它的动物,只要咬上一口,马上就会产生火辣辣的灼伤感觉,不得不将它吐出来。对于大多数的动物来说,如果吞吃了它们的卵、蝌蚪或者成体,差不多立刻会引起心力衰竭而死。
海蟾会随着它们生活环境的不断变迁而不断改变自己,比如它们的腿长比20世纪30年代时增加了25%左右,而且行进的速度也比以前快了5倍。
海蟾是两栖动物中产卵最多的一种,一只雌海蟾每年能产卵38000枚左右。但有趣的是,它们的蝌蚪却仅一厘米长,但蝌蚪成熟得相当快,而且毒性也很强,即使它们很小,也不会被其他生物吞食。
海蟾不仅体型大,胃口也特别好。它们常在成片的甘蔗田里捕食各种害虫,世界许多产糖地区都让它们去消灭甘蔗的害虫。
 
产 婆 蟾
产婆蟾主要分布于欧洲西部的法国、比利时、瑞士等地。产婆蟾体形较小,长约5厘米,显得略为肥壮。它们的体色为深灰色,皮肤有疣。其舌头呈盘状,周围与口腔黏膜相连,不能自由伸缩。
产婆蟾行动迟缓,经常隐藏于石块或洞穴中。它们在春夏季节繁殖,在陆地上交配。生殖期间,雌蟾产两串卵,大约有50~60枚。卵受精后,由雄蟾将念珠状卵带缠绕于后肢上,然后返回地洞。带卵雄蟾通常夜出寻食,约20天入水一次,将卵浸湿。3个月后幼体破卵壳而出时,雄蟾又将其带入水中,随即离去。蝌蚪在水中生长发育,经变态为成体。
 
峨眉角蟾
峨眉角蟾分布在我国的云南、四川一带,栖息在滇中及海拔1650~2400米的亚热带绿阔叶林中小山溪旁。
峨眉角蟾的体型中等,雄蟾体长为48~57毫米,雌蟾体长为55~67毫米。
峨眉角蟾头宽大于头长;吻棱显著;颊部内斜至颌缘;鼻孔位于吻棱下方,距眼近,距吻端远;眼睛的直径要短于吻长;鼓膜表层的皮肤上,有很多的小疣分布,可看见其圆形轮廓,颗褶细,后端膨大,鼓膜上方弯曲成角;犁骨棱细长,末端有粗齿3~5粒;舌宽,牙齿无缺刻。前肢健壮,指有些扁平;身体背部的皮肤比较光滑,但有一个由角质颗粒组成的“V”形图案;背部及头侧散布有角质颗粒。
白颌大角蟾
白颌大角蟾分布在我国的云南、四川等地,生活在海拔1400~2100米的中山阔叶林山溪中。
白颌大角蟾雌蟾的体长大于雄蟾,雄蟾体长为58~68毫米,雌蟾体长为74~80毫米。雄蟾能发出宏亮的“咯—咯—咯”声,雌蟾则不能。它们喜欢夜间静伏在溪旁石块上,跳跃能力极强。
白颌大角蟾背面皮肤光滑,有极小的痣粒分布其中,痣粒顶部有白色或黑色角质颗粒;背部的痣纹是棕色;体侧腺疣多为鲜黄色,或前缘或后缘为棕黑色,肛下至股外侧下半部、胫外侧多呈云状斑纹,斑纹边缘界限清晰;跗足底部为棕黑色。下颌缘有许多以浅色为核心、以灰黑色镶边的斑纹;咽喉部位、胸部、腹前部散布灰黑色斑纹;后腹部、股腹面是肉红色,或是浅黄色。
白颌大角蟾头部长,而且头的宽度明显比头的长度大,鼻孔位于吻棱下方吻眼之中点上;眼大,眼径略短于吻长;鼓膜呈椭圆;犁骨齿2小团,间距大;舌宽圆,后端微缺。
 
大花角蟾
大花角蟾是我国特有的珍稀物种,主要分布于云南,它们栖居于海拔2100~2400米草木茂密的山溪缓流处。当气温在11~12℃及水温8℃左右时,则隐居于溪流石下。
大花角蟾的雌性体长大于雄性,雄性体长为90毫米左右,雌性体长为110毫米左右。大花角蟾的头顶部略凹,头宽大于头长;吻钝圆,吻棱明显;舌头很大,后端有缺刻;前臂及手长不到体长之半;后肢长而壮。
大花角蟾的背面皮肤光滑,体侧有少数圆疣;肛门周围有小疣粒;咽部有许多深色痣粒,背面为紫棕色,头后有不规则的棕红色斑纹;体侧呈灰黄色;腹面灰黑,胸腹部的斑点较大,周围有浅色边缘,且腹部后端无大斑点。
 
淡肩角蟾
淡肩角蟾主要分布在我国的四川、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广东和广西等地区。它们生活在海拔600米左右的山溪附近的杂草灌木丛中及土质潮湿的碎石隙中。
淡肩角蟾的头部较为扁平,宽与长几乎相等;吻端钝圆,吻棱明显;颊部垂直,鼓膜明显;上颌有齿,舌后端圆;无犁骨齿。四肢细长。前肢指间无蹼;后肢左右跟部相遇,趾细长,趾侧有缘膜,且基部残存蹼迹。
淡肩角蟾的皮肤较为光滑,背部分布有小疣粒;须部有一对白色疣粒;胸部两侧各有一胸疣;体背呈黄褐色,指趾端为肉红色,腹面为灰褐色。雌蟾身体较大,皮肤较光滑。雄蟾身体较小,背与腹侧疣粒较多。
小 角 蟾
小角蟾分布在我国的广东、广西、湖南、江西、湖北、安徽、云南、贵州、西藏、四川、甘肃、陕西等地,它们生活在海拔550~2400米的山林溪流的石缝和草丛中。
小角蟾的雌蟾的体长要比雄蟾的长,雌蟾为36~49毫米,雄蟾为25~31毫米。雄蟾第一、二指背面有灰色婚垫,内有生囊;全身皮肤比较粗糙,散布有角质颗粒;体侧有许多小圆疣;腹部的皮肤比较光滑。平常生活中,小角蟾全身为棕红色,鼓膜为棕色,腹面有大小不等的圆斑;头的宽度稍微要小于头的长度,吻端为盾状,向前突出;吻棱为角状;颊部稍微有些凹入;鼓膜圆;无犁骨齿;舌后端微缺;瞳孔椭圆纵置。
小角蟾的蝌蚪身体上密布着雀斑,位于头顶部的唇是漏斗状。
小口拟角蟾
小口拟角蟾在我国分布于云南、广西一带,生活在海拔220~1200米山林旁边的短灌木丛上。
小口拟角蟾身长为28~36毫米。吻短,口小,鼓膜又圆又大,瞳孔横置;上颌和犁骨都没有牙齿,舌头呈犁状、吻棱角状,颊部内斜;后肢有些纤细;背部皮肤为浅棕色,较光滑,有小痣粒。痣粒顶部有角质颗粒。
小口拟角蟾在每年5月份进行繁殖,蝌蚪呈漏斗状,没有唇齿和角质颌。
 
沙坪角蟾
沙坪角蟾是我国特有的蛙类,仅分布在四川西部高山区,栖息在海拔2000~3200米的山溪旁或隐蔽于溪边石下。
沙坪角蟾的体形较大,体长为77~99毫米。其头部扁平,前肢较粗壮。身体背面有许多痣粒,后部为分散的圆疣,背部有痣粒组成的肤棱。沙坪角蟾身上有非常多的颜色,头部和肩部为红棕色或绿黄色,背面为绿灰色,头、背部有黑褐色花斑,咽部为灰棕色,腹部呈橘黄色并有红色小点。
沙坪角蟾以昆虫的成虫和幼虫为食,捕食危害林、牧业的害虫。
铃 蟾
铃蟾是一种比较原始的蛙类,分布于欧洲和亚洲东部,从寒温带至热带北缘,呈断裂分布。它们多栖息于山溪、沼泽及其附近。在繁殖季节进入水塘或泥坑。成蟾行动迟缓,多爬行。
铃蟾的肩带呈弧胸型,有三对短肋,椎体后凹型。铃蟾的舌呈圆盘状;蝌蚪口部周围有唇乳突,有角质齿,每排由2~3行小齿组成,出水孔位于腹中部,属于有角齿腹孔型。铃蟾的背面皮肤极粗糙。吻端圆而高,瞳孔心形或圆形。
铃蟾的整个腹面为橘红或橘黄与黑色相间,掌部橘红色。当受惊扰或遇敌害攻击时,铃蟾会将头和四肢向背面翘起,显露出醒目的橘红和黑色斑块,作假死状,2~3分钟后恢复原态逃逸。
东方铃蟾的卵产于山溪水涵内石下;大蹼铃蟾的卵产于沼泽地水凼或泥塘内,卵群成串悬于水内枯枝或水草上,有的单粒沉于水底。蝌蚪适于底栖,头体短圆,尾弱,尾鳍高。欧洲产的红腹铃蟾可存活20年。
朝鲜铃蟾
朝鲜铃蟾一般分布在中国东北部、俄罗斯沿海各州、朝鲜半岛等地区。主要栖息于山地或平地间,尤其是靠近河川或沼地等水边区域,以昆虫为食。
朝鲜铃蟾体长为40~50毫米。它们的背部呈绿色,并有暗褐色或茶色斑点。其腹部为红色,且有不规则的斑点。它们会利用挺起四肢及身体的方式将其艳丽的颜色示敌。
朝鲜铃蟾的繁殖期为每年的3月上旬至4月中旬,雌蛙每胎可在水草上产下300颗卵。
 
大蹼铃蟾
大蹼铃蟾分布在我国的云南、贵州、四川一带,生活在云贵高原2500~3600米海拔高度的中山及亚高山环境中,尤其与山溪相连的静水坑内。
大蹼铃蟾身体肥硕而笨拙,雄性一般体长为45~72毫米,雌性体长为49~63毫米。大蹼铃蟾的头宽略大于头长;吻圆,不明显地突出于下颌;吻棱不显,颊区斜达颌缘;眼小;没有鼓膜也没有耳柱骨;犁骨齿有两短行,横置于内鼻孔内侧后方,彼此相距较近;舌端是圆盘状。前肢粗壮;体背及四肢背面腺质疣粒大,其间有众多小疣,耳后褶皱大而纵长;通身背面生着小黑刺粒。它们的腹面皮肤光滑。
崇安髭蟾
崇安髭蟾是我国的特有种,仅分布在我国。崇安髭蟾喜欢生活在海拔700~1800米的茂密树林以及山区。它们白天很少出来活动,藏在石头的缝隙、土洞、杂草或者树根底下。到了晚上出来觅食,其捕食对象是叩头虫、蟋蟀、蝽象等。
崇安髭蟾的雄性上唇有两枚锥状角质大黑刺,似胡须,故名髭蟾。肩带弧胸型,头部很宽且扁,口大、舌头大、眼睛大;上颌有齿;瞳孔纵置;身体背面的皮肤有小细疣粒,构成网状细肤棱;四肢背面多成纵行,指、趾腹面有粗的纵肤棱;胯部大部分会有月牙形的浅色花纹。其后背与尾根部交界处,一般均有醒目的浅色的Y字形斑。
崇安髭蟾的蝌蚪体型很大且粗壮,全长可达到100毫米以上。它们变态需要的时间比较长一些,一般1~2年才能完成变态。
科罗澳拟蟾
科罗澳拟蟾,俗名澳洲夜宴蛙,又叫作欢蛙。科罗澳拟蟾主要分布在澳大利亚东南部一带,栖息在海拔较高的草地、林地、沼泽等地带。它们喜欢躲在阴凉的地方,例如岩石、草堆中。科罗澳拟蟾以甲虫、臭虫、蚂蚁等昆虫为主要食物。
科罗澳拟蟾雌性的长度约为24~30毫米。它们的皮肤有少量疣粒,身体背面、四肢和肋部主要是明黄色或黄绿色,有黑色不规则斑纹,腹面是黑色、白色或黑色、黄色。它们没有鼓膜,有耳后腺,四肢短小。
科罗澳拟蟾为了适应夏天高山的风天和热天,以及冬季寒冷的气候,演化出特殊的繁殖方式来保护自己。它们在夏天繁殖,一般雄性在地上负责筑巢或者利用以前的老巢,雌性在巢的凹陷处产下10~38个卵。大约4个星期形成蝌蚪,但是它们并不会马上出来,而是要在卵果冻内大约待6~7个月的时间。冬天,在数米深的积雪下,蝌蚪在果冻般的物质中不会结冰。直到春天来临、冰雪消融或者春季降雨,它们被冲到附近的池塘里面,外部果冻溶化,6毫米左右的蝌蚪便游到水中。蝌蚪在来年的夏天才能变成蟾,幼蟾要变成成体需要4年时间。
 
川北齿蟾
川北齿蟾的成体以陆栖为主,多生活在树木丛生的山溪附近。它们白天常隐蔽在溪边朽木下、有苔藓腐叶的泥洞或石隙间。夜出活动,多爬行,行动缓慢。它们在繁殖季节则进入溪流内。
川北齿蟾的雄蟾胸部有一对刺团,繁殖季节后多脱落。股部多有股腺。瞳孔纵置,舌后端有缺刻,上颌有齿,背面皮肤多粗糙。
川北齿蟾的蝌蚪底栖在溪流水荡石下,以水藻等为食,要经1~2年后才能完成变态。
乡城齿蟾
乡城齿蟾分布在我国的四川、云南一带,生活在海拔2000~3000米的中甸高原水溪中。
它们的体型偏小,雄蟾的体长小于雌蟾,雄蟾体长为43~55毫米,雌蟾体长为50~60毫米。它们的吻钝圆,吻棱不显著;没有鼓膜;上颌有齿,没有犁骨齿。皮肤粗糙,布满疣粒,而且还很大;肛下疣粒显著,腋腺为浅黄色,股腺大而圆。腹面相对光滑并且没有斑点。通体灰棕黄,四肢有窄横纹。
 
非洲爪蟾——金蛙
金蛙是非洲爪蟾的白化品系,主要分布于非洲东南部。金蛙的幼体全透明,可清楚地看见其身体内部结构,成体呈粉红色。金蛙成体体长6~13厘米,雌性较雄性略大,体长一般约为12.5厘米,而雄性体长只有雌性的一半。金蛙的身体扁平,呈流线型,眼睛小而朝上,虹膜红色,没有眼睑和舌头,鼓膜不明显。金蛙的前腿较小,有细长的指,后腿粗而强壮,内侧三个趾的前端有黑色的角质爪。
金蛙的主要特点是幼体和变态后的成体都生活在水中。虽然它们有强壮且肌肉发达的后腿,但由于趾间有全蹼,并且四肢对躯体支撑能力有限,所以金蛙只善于游泳而不善于陆地跳跃生活。
金蛙通常以小鱼、虾、蟹、昆虫为食,特别能消灭蚊子的卵和孑孓。金蛙在每年的早春或夏末产卵,一年产卵多达1~1.5万粒,卵通常黏附于水草之上。金蛙的蝌蚪幼体头扁,无角质颌和角质齿,摄食浮游生物。
雷山髭蟾
雷山髭蟾仅分布于我国贵州的雷公山中,是我国的特有物种。它们一般会生活于山地溪流附近的草丛﹑树洞﹑石缝等处,栖息于海拔1100~1500米的山溪附近阔叶林中,以昆虫为食。
雷山髭蟾体长为69~93毫米,体肥壮;头扁平,头宽大于头长;吻宽圆,略突出下唇;吻棱明显;雄蟾上唇缘每侧各有2枚粗壮黑色角质刺,繁殖季节后角质刺逐渐脱落;鼓膜略显;上颌有齿,无犁骨齿;舌宽大,后端缺刻深;前臂及手长超过体长之半,指细长而末端圆。后肢短,胫跗关节向前达肩部,左右跟部不相遇;生活时体背蓝棕色,散布大小黑斑;四肢有黑横纹;眼球上半呈浅绿色,下半为深棕色。
每年11月间,成蟾常集中在水流平缓、石块很多的环境中抱对产卵,雌蟾产卵后离水营陆地生活。卵群圆环状或片状,黏连在石上。蝌蚪底栖,约2~3年后变成幼蟾。

(<-快捷键)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目录

阅读设置

背景色:

字体大小: 14px

页面宽度: 1200px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