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侦探推理 > 肝病怎么吃速查手册

肝病怎么吃速查手册

作者:刘建桥字数:138303状态:连载

第三章 药取专长祛病恙

第三章〓药取专长祛病恙
茵陈——必不可少第一药
茵陈是治疗肝胆病最重要的药物之一,并且无疑是“退黄第一药”。绝大多数医家治黄疸必用茵陈,使用率接近100%;此外,肝胆病证属湿热重而未见黄疸者也多用,单独统计此类用法,使用率也远高于572%。
味苦、辛,性微寒。归脾、胃、肝、胆经。功效利湿退黄,解毒疗疮。
本品苦泄下降,性寒清热,善清利脾胃肝胆湿热,使之从小便而出,为治黄疸之要药。现代研究显示本品有显著利胆作用,并有解热、保肝、抗肿瘤和降压作用;有一定抗病毒作用。
茵陈治肝炎时用量以30克为主;另有部分医家建议治疗黄疸或湿重证型时,可用50~100克。茵陈治疗脂肪肝、肝硬化、胆囊炎和胆结石,用量相对较小,绝大多数医家使用15克左右。
1施今墨经验茵陈、金钱草,主治急、慢性肝炎,证属湿热为患者;尤善治疗胆石症、胆囊炎。
2张锡纯经验茵陈、麦芽,舒肝气,益肝木之性。益肝木之性使之不抑郁,又不至过于升提,有其独到之功。
3王文正经验茵陈、赤小豆,主治病毒性肝炎。对各型病毒性肝炎、肝功能失常、ALT升高,无论有无黄疸,均可大量应用。
粥汤——茵陈竹叶粥
【原料】粳米100克,茵陈15克,淡竹叶20克,冰糖适量。
【制法】将茵陈、淡竹叶入锅,加3000毫升清水,煎煮约30分钟,去渣取汁,再将淘净的粳米与药汁混合,小火煮粥,待粥汁稠黏时调入冰糖,溶化后即成。
【功效】清热利湿。适宜用于治疗肝胆湿热型慢性肝炎;还可用于慢性肝炎伴有高血压、冠心病等。
荤食——茵陈红枣煲蚌肉
【原料】茵陈10克,红枣50克,蚌肉、西兰花各100克,姜、葱、精盐各5克,蒜10克,植物油30毫升。
【制法】将茵陈用加水100毫升,熬取汁液,去茵陈,待用;红枣去核、洗净,蚌肉洗净,切4厘米见方的薄片;西兰花洗净,撕成小花朵,姜切片,葱切段,蒜去皮切片。将炒锅置大火上烧热,加入植物油,六成熟时,加入姜、葱、蒜爆香,随即下入蚌肉、西兰花、精盐,炒匀,加入茵陈药液、红枣及清水200毫升。用小火煲30分钟即成。每天1次,每次吃蚌肉50克。
【功效】滋阴补血,益肝补肾。适宜用于肝肾阴虚,血虚者。
芍药——养肝滋阴用处多
在治疗肝胆病的方剂中,“芍药”使用率极高,多数方剂非“白”即“赤”,必有芍药;部分医家则以赤白芍配伍入药。笔者统计,治疗肝胆病的方剂中686%使用了白芍或赤芍。这一比例接近七成,意味着本药在实际的临床使用中很少受到病证的分型限制。
【白芍】味苦、酸、甘,性微寒。归肝、脾经。功效养血调经,柔肝止痛,敛阴止汗,平抑肝阳。
【赤芍】味苦,性微寒。归肝经。功效清热凉血,散瘀止痛。本品味苦性寒,入肝经,走血分,长于活血,消肿祛痰止痛之力较强。
欲其平肝、敛阴多生用;用以养血调经多炒用或酒炒用;阳衰虚寒之证不宜单独应用;反藜芦。
【赤芍】治疗肝炎用量以30克居多;也有不少医家用量更大,尤其在治疗黄疸时,个别医家甚至用到80~90克。在治疗脂肪肝、肝硬化时,以15~20克为主。
【白芍】在不同的肝胆病证中,用量没有显著差别,均以10~15克为主。
1施今墨经验赤芍、白芍。主治血分有热,低热久久不退者;阴虚津亏,口干舌燥,目赤而痛,而有余热未清者;胸胁疼痛,腹痛坚积诸症。
2陈伯咸经验白芍、柴胡、茵陈。三药相须为用,疏中有柔,补中有清,疏柔清利,相辅相成,降酶保肝,是治疗慢性肝炎、胆囊炎的极佳药对。
粥汤——杞地白芍汤
【原料】枸杞子、熟地黄各30克,白芍15克,大枣50克,生姜10克,陈皮6克。
【制法】生姜拍烂,备用;全部用料放入锅内,加适量水,小火煮2小时,调味食用。
【功效】滋补肝肾。适宜用于慢性肝炎,以及肝肾阴虚型慢性肝炎。
粥汤——佛手茯苓牛肉汤
【原料】佛手、生姜各10克,茯苓25克,白芍15克,陈皮5克,牛肉150克,大枣50克,精盐适量。
【制法】将牛肉洗净,斩成小块;其余用料洗净,生姜拍烂,备用;全部用料放入锅内,加适量水,小火煮3小时,加精盐调味即成。佐餐食用。
【功效】补脾柔肝,祛湿止泻。适宜用于急性无黄疸型肝炎患者。柴胡——肝经胆经之圣药
柴胡主要入肝、胆经,善解少阳之邪。统计使用率为625%,是绝大多数医家临床必用之品。
味苦、辛,性微寒。归肝、胆经。功效疏散退热,疏肝解郁,升阳举陷。生用或醋炙用。
本品芳香透达,尤善于疏散少阳半表半里之邪。入厥阴,走肝经,能条达肝气,疏肝解郁;治肝失疏泄,又治肝郁血虚。
现代研究显示,柴胡有镇静、镇痛、解热、镇咳等广泛的中枢抑制作用;还有抗炎、保肝、利胆、降转氨酶、降血脂、抗菌、抗病毒、增强机体免疫等作用。
大多数医家使用10克,个别医家用到20克。和解退热宜生用,疏散肝郁宜醋炙,骨蒸劳热当用鳖血拌炒。使用注意时注意,柴胡性升散,古人有“柴胡劫肝阴”之说,若肝阳上亢,肝风内动,阴虚火旺及气机上逆者忌用或慎用。
1焦树德经验柴胡、黄芩。黄芩协同柴胡,清解郁结之热。二药伍用,柴胡升清阳,黄芩降浊阴,能调理阴阳升降之枢机。
2刘继祖经验柴胡、延胡索。同为疏肝行气药,通治三焦气机,常用于肝胆胁痛、少腹疼痛、胸腹胀痛属气滞者。
茶饮——柴胡二皮蜜饮
【原料】柴胡10克,青皮6克,陈皮12克,蜂蜜30毫升。
【制法】将柴胡、青皮、陈皮用冷水浸泡20分钟后入锅,加适量水,煎煮30分钟,去渣取汁,待药汁转温后调入蜂蜜即成。上下午分服。
【功效】疏肝理气,解郁。适用于肝郁气滞型急性无黄疸型肝炎。
茶饮——茵茅柴胡鸡蛋方
【原料】茵陈15克,白茅根18克,柴胡5克,鸡蛋100克。
【制法】将上4味料冲洗干净同置锅内加适量清水煮沸至蛋熟,除去药渣和蛋壳,再将鸡蛋入药汁中煮5分钟即成。每天1剂,分次早晚喝汤吃蛋,连用5天。
【功效】清热利湿,滋阴达表。茵陈、白茅根、柴胡与鸡蛋同煮食,适宜用于湿热蕴结、热重于湿型急性黄疸型肝炎。丹参——治血全能是冠军
丹参为活血化瘀之要药,肝胆病从血瘀论治,多以本品作为君药或臣药组方;临床另有治法虽然不以活血化瘀为主,但兼见气滞血瘀证候者,也往往应用丹参作为重要补充。肝炎、黄疸、脂肪肝、肝硬化,丹参的使用率高达723%,超过七成处方使用了丹参。
味苦,性微寒。归心、肝经。入心肝血分,功能活血化瘀,有“一味丹参,功同四物”之说(“四物”即中医名方“四物汤”)。可单用,也可与红花、桃仁同用,增强疗效。
治疗肝病,丹参用量以15~30克为主,在此范围内酌情增减。活血化瘀宜酒炙用。使用时注意,本品反藜芦。
1关幼波经验丹参、泽兰。二药合用,祛瘀行水活血,水血并调,平和中正,不伤气血。常用于治慢性肝炎、肝硬化腹水。
2施今墨经验丹参、茜草。二药伍用,活血化瘀,祛瘀生新之力增强。主治由慢性肝炎、肝硬化导致的肝脾肿大等病证。
3赵炯恒经验丹参、五味子。主治慢性肝炎、急性肝炎恢复期、神经衰弱等属于阴血不足患者的不寐证。
粥汤——丹参大枣粥
【原料】丹参30克,大枣15克,粳米50克,冰糖适量。
【制法】将丹参洗净,放入砂锅中,加适量清水;先用大火煮沸,再用小火煮30分钟,滤去药渣;加入粳米、大枣,小火煮至米烂粥稠,调入冰糖即成。早晚分次食用。
【功效】活血化瘀。适宜用于治疗瘀血阻络型慢性肝炎等。
面点——丹参鸡汁面
【原料】丹参9克,鸡汤600毫升,面条100克,精盐3克,葱花15克。
【制法】将丹参润透、洗净,切片;葱切花;面粉用清水合成面团,用擀面杖擀成薄皮,切成面条待用;鸡汤放入锅内,加入丹参片,再煮25分钟;后除去丹参片不用烧沸;加入葱花、精盐、面条,煮熟即成。每天1次。
【功效】补益气血,滋养五脏,活血化瘀。适宜用于慢性肝炎,伴有气血虚损、血瘀患者。白术——效比人参更对证
白术在中药学中被归入补气药,与人参同属一类。在其他很多疾病的治疗中,比如失眠、冠心病等,对于补气药的应用都以人参、党参为主,白术的使用率远不如人参。但在肝胆病治疗中,这一现象恰好反过来,白术的使用率超过半数,而人参则远低于此。究其原因,可能是肝胆病以痰湿为主,气虚证普遍较少或较轻,白术补气的同时又有燥湿化痰之功,恰当重用。所以取代了人参的重要位置。
味苦、甘,性温。归脾、胃经。功效补气健脾,燥湿利水,固表止汗。生用或土炒、麸炒用。
本品甘温苦燥,能和中益气,健运脾胃,为治脾虚之要药。肝胆病多有肝郁脾虚之证,因此白术为常用的重点药物之一。
本品既可补气健脾,又能燥湿利水,为治痰饮、水肿之良药。肝胆病痰湿证,白术也属常用。
肝硬化用量变化较大,多数医家使用10~15克;但有部分医家根据病情加大用量,用到30~40克;另有医家,进一步加大用量,用到60~80克。其他肝病,多数医家使用10~15克。
燥湿利水宜生用;补气健脾宜炒用;健脾止泻宜炒焦用。使用时注意,阴虚内热或津液亏耗燥渴者慎用;气滞胀闷者忌用。
周通池经验:白术、老鹳草。对肝硬化腹水,周氏以老鹳草伍大剂量生白术治之。力专祛湿利水,兼清肝活血。
面点——大枣肉桂糕
【原料】白术10克,干姜15克,大枣30克,肉桂6克,面粉500克,白糖150克,发面、碱水各适量。
【制法】将白术、干姜、大枣、肉桂同放入砂锅内;大火烧沸后,转用小火煮20分钟,去渣留汁;再将面粉、白糖、发面放入盆内,加药汁和清水,揉成面团;面团发酵后,加碱水,试好酸碱,做成糕坯;将糕坯上笼用大火蒸30分钟即成。早餐食用。
【功效】健脾温肾,和胃益气。适宜用于治疗脾肾阳虚、脾胃阳虚型慢性肝炎。香附——血中气药最难得
味辛、微苦、微甘,性平。归肝、脾、三焦经。功效疏肝解郁,调经止痛。
本品主入肝经,芳香辛散,善解肝气之郁结,味苦疏泄以平肝气之横逆。现代研究发现,香附可明显增加胆汁流量,保护肝细胞。
煎服,6~9克。醋炙止痛力增强。
木香与香附:两者均有理气止痛之功,治疗脾胃气滞、脘腹胀痛、胁肋痛、疝气痛等;亦常相须为用。但木香温燥,行气止痛力强;主入脾胃。香附药性平和,行气力缓;主入肝经,以疏肝解郁见长,主治肝气郁结之胁肋胀痛。
史沛棠经验:木香与香附,两药均是辛香行气之药。但木香纯属气分之药,专理肝脾之气郁。而香附及血中之气药,能理气又兼行血,故能治一切气滞血瘀之证,其功用之广,是木香不能相及矣。由此可见,用药治病,若不明归经,盲目选用,就不能发挥药物应有的作用。
粥汤——香附豆腐汤
【原料】香附9克,豆腐200克,姜、葱、精盐各5克,植物油30克。
【制法】将香附洗净,去杂质;豆腐洗净,切成5厘米见方的块,姜切片,葱切段;将炒锅置大火上烧热,加入植物油烧至六成熟时,放入葱、姜爆香,注入清水600毫升,加香附,烧沸,放入豆腐、精盐,煮5分钟即成。每天1次。
【功效】行气健脾,清热解毒。适用于急性病毒性肝炎表现以肝郁气滞为主的患者。
荤食——陈皮香附蒸乳鸽
【原料】陈皮6克,香附9克,乳鸽1只(500克左右),姜、葱、精盐各5克,黄酒10毫升。
【制法】将陈皮润软,切丝;制香附洗净,去杂质,乳鸽宰杀后去毛、内脏及爪;姜切片,葱切段;乳鸽、姜、葱、精盐、黄酒、陈皮、香附放入蒸杯内,加水250毫升;蒸杯放入蒸笼内,用大火、大汽蒸40分钟即成。每天2次,每次半只乳鸽,喝汤100毫升。
【功效】行气健脾,疏肝解郁。适用于急性病毒性肝炎肝郁气滞患者食用。枳壳——次水果是好药材
为芸香科植物酸橙及其栽培变种的接近成熟的果实(去瓤),生用或麸炒用。虽然作为水果,直接食用难以入口,通常用做提取橙味浓缩果汁;但其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比普通柑橘高出许多。药店的中药饮片柜台出售者,通常称为枳壳。
味苦、辛、酸,性温。归脾、胃、大肠经。性味、归经、功用与枳实同;功效破气消积,化痰除痞;但作用较缓和,长于行气开胸,宽中除胀。
酸橙果实内果汁含量高达43%,且果汁氨基酸含量高为柑橘类水果之首。
煎服,3~9克,大量可用至30克。用法用量同枳实,孕妇慎用。
1董建华经验枳壳、大腹皮(棕榈科植物槟榔的干燥果皮),主治腹胀大如鼓、腹水或湿热夹滞者。
2王自立经验重用白芍、枳壳,取其理气宽中、缓急止痛之功。现代药理研究表明:白芍、枳壳有松弛奥狄括约肌、收缩胆囊、促进胆汁分泌排泄之功。
荤食——枳壳砂仁炖猪肚
【原料】枳壳9克,砂仁3克,赤小豆30克,猪肚1只,姜、葱、蒜各10克,精盐、黄酒各5克。
【制法】将枳壳润透,切丝;砂仁烘干打成粉;赤小豆洗净,去杂质;猪肚洗净,姜、切片,葱切段。将赤小豆、枳壳、砂仁粉,放入猪肚内,然后放炖锅内;加入姜、葱、精盐、蒜,注入清水1500毫升。将炖锅置大火烧沸,再用小火炖煮1小时即成。每天1次,每次吃猪肚50克。
【功效】补虚损,健脾胃,止胀满。适用于肝硬化腹水,脘腹胀满,疲乏无力,气短消瘦者。泽兰——水瘀互结此为先
苦、辛,微温。归肝、脾经。活血祛瘀,利水消肿。
本品能活血祛瘀,消肿止痛;单用捣碎,也可与当归、红花等药同用,如泽兰汤。本品又能利水消肿,对瘀血阻滞、水瘀互结之水肿尤为适宜;配白术、茯苓等药,可治腹水、水肿。
煎服,10~15克。无瘀滞者慎服。
1关幼波经验黄芪、泽兰。二药合用益气活血利水,通行肝脾血循环。常用以治肝硬化、肝脾大、腹水,有改善门静脉循环、改善肝功能、消腹水、消肿等作用。
2邹良材经验泽兰、黑料豆、路路通、楮实子,乃“兰豆枫楮汤”;主治阴虚型肝硬化腹水。
粥汤——兰豆枫楮汤
【原料】泽兰、黑料豆、路路通、楮实子。
【制法】可按照通常中药汤剂的煎煮法。如果口味不够好,可以加入适量蜂蜜调味。
【功效】数药相合,共奏滋肾养阴、活血利水之功。是方一般可加入沙参、芦根、茅根、薏苡仁、冬瓜皮、车前草、玉米须等甘寒养阴、利水消肿之品;若阴伤较著,可加生地黄、麦门冬、枸杞子、何首乌之类。从临床使用情况看来,对阴虚型或有阴伤倾向之肝硬化腹水,兰豆枫楮汤不失为一简洁、有效的基础方。豆蔻——芳香宜人祛秽湿
又名白豆蔻。按产地不同分为“原豆蔻”和“印尼白蔻”。
味辛,性温。归肺、脾、胃经。功效化湿行气,温中止呕。本品可化湿行气,常与藿香、陈皮等同用。
豆蔻、砂仁同为化湿药,常相须为用,用治湿阻中焦及脾胃气滞证。但豆蔻之力偏中上焦,温中偏在胃而善止呕;砂仁偏中下焦,温中重在脾而善止泻。
煎服,3~6克;入汤剂宜后下。阴虚血燥者慎用。
王文正经验:紫苏叶、黄连、白豆蔻。对急慢性肝炎、脂肪肝、胆囊炎及急慢性胃炎,在病程中表现为腹胀、纳呆、厌油腻、恶心呕吐、苔厚腻,证属湿热蕴结中焦者用之更宜。
面点——荷叶药汁八宝饭
【原料】薏苡仁50克,莲子15克,粳米250克,鲜荷叶3张,扁豆30克,白豆蔻10克,杏仁20克,胡萝卜150克,白糖、小葱、青红丝各适量。
【制法】将薏苡仁、莲子、扁豆、白豆蔻、杏仁分别用清水洗净,备用;胡萝卜洗净切丝;再将淘净的粳米放入砂锅中煮至七成熟,捞入盆内,拌入白糖,搅匀;将上述药物摆在荷叶上,再将粳米饭摊放在药上,用荷叶包好,上笼蒸熟,取出扣入盆中,再撒上胡萝卜丝、小葱、青红丝即成。每次100克,每天1次。
【功效】健脾燥湿。本方中薏苡仁、白豆蔻、莲子、扁豆、荷叶、粳米健脾除湿,加少量的杏仁理上焦气机,全方健脾力量较强,适宜用于脾气虚弱、湿邪蕴结的肝炎患者。
荤食——豆蔻鲫鱼
【原料】白豆蔻3克,鲫鱼500克,陈皮5克,黄酒、胡椒粉、味精、生姜、葱、猪油各适量。
【制法】将鱼刮去鳞鳃及内脏,洗净;白豆蔻研成细末;陈皮、生姜洗净,切成斜片;将豆蔻末分放在两条鱼肚内,装入大盘,鱼下放陈皮,上面撒胡椒粉、精盐、味精、生姜、葱、浇上猪油,上笼蒸约20分钟取出,拣去姜、葱即成。当菜佐餐。
【功效】健脾和胃。适宜用于肝郁脾虚型慢性肝炎患者身体虚弱、脾气不足、不思饮食、消化不良等症。鲫鱼与温中行气化湿的白豆蔻,以及理气除湿的陈皮同用,使其补虚而不滞涩,行气而不伤正。本方补益效果较好,可长期服用,无毒副作用。
郁金——专治肝经气血通
味辛、苦,性寒。归肝、胆、心经。功效活血行气止痛,解郁清心,利胆退黄,凉血。
本品味辛能行能散,既能活血,又能行气解郁而止痛。常用治胸腹胁肋胀痛、刺痛。又能清利肝胆湿热,常用治湿热黄疸。且能行气降火,凉血止血。
郁金含挥发油、姜黄素、淀粉,脂肪油等。能降血脂、促进胆汁分泌和排泄、镇痛、保肝、抗炎。
煎服,5~12克;研末服,2~5克。不宜与丁香同用。
1甘聚珊经验鸡血藤、郁金,主治病毒性肝炎,以肝区疼痛为主要症状者。
2周通池经验老鹳草、柴胡、郁金,治疗胆囊炎。以老鹳草清利湿热合柴胡、郁金疏泄肝胆,治疗胆囊炎收效甚捷。
3吕景山经验枳壳、郁金。主治肝郁气滞,气血不和,以致胁肋胀痛、刺痛,心下逆满,食后不消等症;慢性肝炎、肝硬化所引起的肝区疼痛(右胁肋胀痛、刺痛)等症;急性胆囊炎、慢性胆囊炎、胆结石所引起的胁肋疼痛等。吕景山每遇慢性肝炎,见胁肋疼痛,以刺痛为主,胃脘不适之症外,尚有瘀血指征者(如面色青暗,舌质紫,且有瘀点、瘀斑,或舌下静脉瘀滞等),枳壳、郁金用之甚效。
粥汤——佛手郁金粥
【原料】佛手15克,郁金10克,粳米60克,冰糖适量。
【制法】将佛手、郁金洗净,放入砂锅内,加清水适量,大火煮沸后,用小火煮成稀汁,去渣留汁,放入淘净粳米,继续用小火煮至米烂粥稠,食用前也可略加冰糖调味。分次食用。
【功效】疏肝解郁,理气健胃。适宜用于急性无黄疸型肝炎。
荤食——车前草郁金煮水鸭
【原料】车前草20克,郁金9克,水鸭1只(1000克左右),姜、精盐各5克,葱12克,黄酒10毫升。
【制法】将车前草洗净,切成5厘米的段,郁金洗净;同用纱布袋装好,扎紧口;水鸭宰杀后,去毛、内脏及爪;姜拍松,葱切段;水鸭放入炖锅内,加入黄酒、精盐、姜、葱;药包放入鸭腹内,注入清水1500毫升;炖锅置大火上用大火烧沸,再用小火炖煮1小时即成。每天1次,吃水鸭肉喝汤。
【功效】清热祛湿,利水消肿,补益脾胃。适宜急性病毒性肝炎,湿热交阻,小便赤黄患者。人参——分辨品种很重要
野生者称为“山参”,栽培者称为“园参”,朝鲜产者称为“高丽参”。我国以东北三省产者历史悠久,品质优良。鲜园参用硫黄熏后置阳光下晒干,即为“生晒参”;鲜参蒸制后取出烘干或晒干,即为“红参”;鲜参焯烫浸糖后干燥者称“糖参”或“白参”;鲜山参晒干后即“生晒山参”。
味甘、微苦,性微温。归心、肺、脾经。有大补元气,补脾益肺,生津,安神的功效。主治慢性病毒性肝炎、慢性肝病血清蛋白异常、肝癌、化疗毒副反应、慢性胆囊炎、胆结石等。
入汤剂,5~10克;用于危重症,剂量可酌增为15~30克。宜文火另煎兑服。研末吞服,每次15~2克。
人参甘而微温,有助火壅滞敛邪之弊,凡骨蒸劳热、血热吐衄、肝阳上亢、目赤头眩等一切实证、火郁之证均不宜使用。人参反藜芦,畏五灵脂,不宜与莱菔子同用,不宜同吃萝卜或喝茶,以免影响补力。
1甘聚珊经验人参、黄精、鸡血藤,主治病毒性肝炎肝区疼痛日久不愈者。三药相伍,气血双补,阴生阳长,补中有通,补而不滞。
2王现图经验大补元气唯人参为上品,临床实践证明,它确有益气健身、防止衰老之效。但非百病尽宜,且价格昂贵,非轻易妄投之品。早年初行医时,吾师曾训“人参虽补,妄投则可杀人;大黄虽泻,巧用则可起死回生。”师训铭记,每用人参时,总是三思而后行。
面点——清宫八仙糕
【原料】茯苓、山药、莲子、薏苡仁各100克,生晒参15克,粳米粉、糯米粉150克,砂糖适量。
【制法】将茯苓、人参、山药、莲子、薏苡仁共磨成细粉,与粳米粉、糯米粉、砂糖同食,加水适量,拌匀。压成米粉饼约50块,入蒸笼蒸熟。佐餐食用。
【功效】补肾安神,利水去湿,养血健脾。适宜用于脾胃虚弱、不思饮食等症。
荤食——人参山鸡片
【原料】鸡脯肉200克,鲜白参10克,冬笋、黄瓜各25克,鸡蛋50克,精盐、味精、黄酒、芡粉、葱、生姜、香菜梗、鸡汤、植物油、猪油、麻油各适量。
【制法】将鸡脯切成4厘米长、1厘米宽的片;白参洗净斜切成片;葱、姜切成丝;香菜梗切成2厘米长的段;鸡片用精盐、味精腌渍5分钟,再放入蛋清、芡粉上浆;炒锅内放植物油,烧至五成热时,放鸡片,用炒勺划散,捞出沥去油;用鸡汤、精盐、味精、黄酒兑成汁水;炒锅内放猪油,烧至六成热时,放葱丝、姜丝、笋片、白参片煸炒,再下黄瓜片、菜梗、鸡片,烹上兑成的汁水,翻炒数次,淋入麻油即成。当菜佐餐,随意食用。
【功效】大补元气。适宜用于肝郁脾虚型慢性肝炎患者,元气不足所致的脏腑功能衰退等证候,表现为气短、懒言、精神疲倦、肢体无力、面色白、舌淡、脉虚弱等。鸡肉有补中益气,益肝明目的作用;加入白参,加强其补益元气的作用。党参——提高身体免疫力
味甘,性平,归脾、肺经。能补中益气,生津。主治气血不足、劳倦乏力、食少便溏、血虚萎黄、便血、崩漏等症。
现代研究显示,党参可使巨噬细胞的数量增加,细胞体积增大,吞噬能力增强,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
煎汤,6~15克;或熬膏,入丸、散。生津、养血宜生用;补脾益肺宜炙用。
阴虚阳亢及实邪热盛者忌用,反藜芦。党参属补益之品,适用于体虚者。无病进补或峻补会出现头晕、胸闷、烦躁、口干等不良反应,另外,阴虚火旺、邪气实、表证未解者不宜服用。
董建华经验:乙型肝炎,以正气亏虚为主因,又常以饮食不洁、劳倦过度或情志不遂为诱因,常相兼为患。临床表现多为右胁部或两胁疼痛,腹胀,纳差,呕吐,倦怠乏力,乃至出现黄疸之症。用健脾益气扶正法:党参、黄芪、仙鹤草、十大功劳叶各10克,茯苓15克,白术6克。方中党参、黄芪益气健脾;茯苓、白术健脾渗湿;合用健脾益气,使脾运而精微化生,鼓舞正气,祛邪于外。
粥汤——党参粟米粥
【原料】扁豆30克,党参10克,粟米50克,麦芽15克。
【制法】将扁豆、党参洗净;与麦芽同放入砂锅中,加适量清水;用大火煮开,小火煎20分钟,去渣取汁;然后放入淘净的粟米,可酌加适量水,煮粥即可。早晚分次食用。
【功效】健脾暖胃,除湿止泻。用于治疗慢性肝炎患者脾胃虚弱所致的消化不良症。
荤食——芪党鸽
【原料】大白鸽1只(750克左右),黄芪15克,党参5克,淮山药30克,猪瘦肉100克,精盐、味精各适量。
【制法】将白鸽宰杀清洗干净;连同黄芪、党参、淮山药、猪瘦肉同放入砂锅内,加入适量清水;用大火煮沸,再用小火煮2小时左右,直至鸽肉熟烂为止;加入精盐、味精,再煮沸即成。当菜佐餐,随意食用。
【功效】补中益气,调和脾胃,固肾益精。适用于肝郁脾虚型慢性肝炎患者,见身体虚弱、肾元亏虚、食欲不佳、胃下垂等症。
当归——煎煮方法要记清
味甘、辛,性温。归心、肝、脾经。能补血和血,调经止痛,润燥滑肠。
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当归对急性肝损伤的肝细胞膜和肝线粒体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可改善肝细胞内质网损害的组织化学改变。抗肝糖原的减少,还能减少组织胶原的分量,使肝硬化程度減轻。同时又能增加肝组织核分裂相指数,具有促进肝再生作用。临床用来治疗慢性肝炎。
煎服,5~15克。
用量过大偶有疲倦、嗜睡等反应,停药后可消失。阴虚内热、大便溏泄者均不宜服用。用药不当会加重出血、腹泻等症状。
张子琳经验:当归,临床常用之药,既能补血,又能活血止痛,血分病用之,总该有益无损吧!事实并非如此,用之不当,亦能为病人造成不堪忍受之痛苦。关键在于煎药方法。一般说,用于活血止痛,宜短煎,不可久熬;用于补血、养血、通便,则当久煎。
茶饮——当归郁金楂橘饮
【原料】当归、郁金各12克,山楂、橘饼各25克。
【制法】将上述4味同加水煎煮取汁,代茶饮。
【功效】活血调肝,健脾降脂。适用于脂肪肝的预防和食疗。
荤食——汽锅乌鸡
【原料】乌骨鸡1只,冬虫夏草、党参各10克,黄精、当归、熟地黄各5克,玉兰片、冬菇、黄酒、精盐各适量。
【制法】乌骨鸡洗净、切块,与上述药物以及玉兰片、冬菇、黄酒、精盐均放入蒸锅内,加适量清汤。用布将两锅之间的缝隙堵严,蒸2小时,即可食用。佐餐食用。
【功效】滋补肝肾。适宜用于肝硬化肝肾阴虚者。黄芪——补气护肝抗病毒
味甘,性微温。归肺、脾经。能补气固表,利尿排毒。
现代药理学实验研究证明,黄芪具有抗炎、增强机体免疫功能、抗病毒、强心、降压、护肝、利尿和增强记忆等作用。黄芪的抗氧化及稳定肝细胞膜的作用,能促进胆红素代谢,减少肝细胞坏死,促进肝细胞再生。临床用黄芪治疗黄疸型肝炎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
煎服,9~30克。蜜炙可增强其补中益气作用。
表实邪盛,气滞湿阻,食积内停,阴虚阳亢,热毒疮肿等均不宜使用。实证、阳证及阴虚阳亢者不宜。黄芪用量过大会引起剧烈腹痛、呕吐。
邓铁涛经验:补气必须行气。邓老强调在运用补气药时,需佐以少量之陈皮或枳壳行气。因补则气滞,反佐行气可防止此弊。但行气之药量宜轻不宜重,重则耗气,反于病无补;故陈皮用量不过3克,仅为黄芪用量之1/40~1/20。
茶饮——葫芦黄芪饮
【原料】黄芪20克,白茅根、葫芦各10克。
【制法】上述3药加水煎服。每天1剂,煎2次,上、下午分服。
【功效】补气利水,清热消肿。适宜用于气虚、水肿伴发热者。
荤食——芪蒸鹌鹑
【原料】鹌鹑100克,黄芪20克,生姜10克,葱白5克,胡椒粉2克,精盐3克,鸡汤250毫升。
【制法】将鹌鹑宰杀,冲洗干净;再放入沸水中汆约3分钟捞起待用;将生姜、葱白、黄芪放入鹌鹑腹中;并把鹌鹑放入碗内,加鸡汤,上笼蒸约30分钟,取出盛鹌鹑碗沥汁;加入精盐、胡椒粉;再将鹌鹑扣入汤碗内,加原汤即成。佐餐食用。
【功效】益气补脾,利水消肿。适宜用于慢性肝炎脾肾两虚,尤偏于脾虚者;以及脾肾阳虚型慢性肝炎。三七——改善肝脏微循环
味甘、微苦,性温。归肝、胃经。有化瘀止血,活血定痛的功效。
长期小剂量给药,可改善肝脏微循环,促进肝组织修复、再生和抗肝纤维化的作用。主治肝炎、慢性肝炎肝纤维化、肝硬化、高胆固醇及高脂血症、冠心病等。
多研末服,每次1~15克;亦可入煎剂,3~10克。孕妇忌服,血虚吐衄、血热妄行者禁用。
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可配伍丹参、党参、黄芪、虎杖、珍珠草。治疗脂肪肝可配伍丹参、虎杖、白术、山楂。
1朱良春经验三七、鸡内金,主治慢性肝炎、肝硬化。二药合用,治疗慢性肝炎、肝硬化,可改善症状,增进食欲,并改善肝功能。常用量:三七3克(研吞),鸡内金10克。
2陈伯咸经验茵陈、紫河车、三七,主治早期肝硬化之肝脾大。茵陈与紫河车、三七为伍,集补益肝肾、利胆降酶、化瘀散结于一体,用于早期肝硬化之肝脾大,白蛋白、球蛋白比值异常等,效果理想。
粥汤——山楂大枣三七粥 
【原料】山楂20克,大枣12克,三七粉3克,粳米100克,蜂蜜适量。
【制法】先将粳米洗净,同山楂、大枣放入锅内加水适量煮成稠粥,待粥至熟时,调入三七粉、蜂蜜即可食用。每天早餐温热食用。
【功效】健脾开胃,止血化瘀。适宜用于肝硬化肝脾血瘀者。
荤食——三七藕蛋羹
【原料】鲜藕汁400克,三七粉5克,鸡蛋1个,麻油、精盐各适量。
【制法】将鲜藕汁加水适量煮沸,三七粉与鸡蛋调匀入沸汤中,加麻油、精盐即成。每天1杯。
【功效】止血活血。适应于肝硬化有出血倾向者。黄精——道藏养生神仙方
黄精,又名老虎姜、鸡头参。为百合科植物滇黄精、黄精或多花黄精的干燥根茎。
味甘,性平。归脾、肺、肾经。有补脾润肺,养阴生津的功效。
黄精具有降血压、降血糖、降血脂,防止动脉粥样硬化及肝脏脂肪浸润,延缓衰老和抗菌等作用;黄精多糖具有免疫激活作用。
黄精的水或乙醇提取液能显著降低血三酰甘油和总胆固醇水平,对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则无明显影响。
煎服,10~30克。凡脾虚有湿,咳嗽痰多及中寒泄泻者忌用。
王琦经验:黄精得坤土之粹,土为万物之母,母得其养,则水火既济,木金交合,而精髓自充。古人多将其视为延年益寿上品,常将其载于神仙方中,如《太平圣惠方》中即有“神仙服黄精十一法”,《道藏》中关于黄精的用法则更多。因为古人将黄精视为神仙保健之品,在治病时用之并不多。所以今人以为其效不如黄芪,多用黄芪而少用黄精。现代研究证明,黄精含糖类、赖氨酸等11种氨基酸、人体必需的8种微量元素及黄酮类等有效成分,能促进机体蛋白及能量合成、提高免疫功能、改善微循环、抗衰老等。
荤食——精芪桃仁煨乳鸽
【原料】乳鸽1只,黄芪20克,黄精15克,败酱草15克,桃仁12克。
【制法】将乳鸽去毛弃肠洗净后,切成数块待用;将药物洗净放于烧锅内,加水适量煮沸,再用小火煎20分钟,去渣存汁,将乳鸽放入锅中,加精盐、葱、姜、酒适量,煮酥即可食用。佐餐食用。
【功效】疏肝理气,活血化瘀。适宜用于肝硬化气滞血瘀者。
甘草——调和药食不能少
味甘,性平。归脾、胃、心、肺经。主要功能为补脾益气,清热解毒。
甘草酸是甘草中最重要的有效成分。现代医学研究表明,甘草酸具有抗炎、抗病毒、抗动脉粥样硬化、保护肝脏和增强免疫功能等作用。甘草还可减轻肝细胞变性和坏死程度,降低血清转氨酶活力,提高肝细胞内的糖原和DNA含量,促进肝细胞再生,对肝炎病毒有抑制作用。临床上可用于治疗病毒性肝炎、预防动脉粥样硬化和肝癌。
煎服,15~9克。生用性微寒,可清热解毒;蜜炙药性微温,并可增强补益心脾之气和润肺止咳作用。
腹部胀满者忌用。忌与海藻、大戟、甘遂、芫花、羊栖菜同时食用。
孙朝宗经验:若欲使药专力宏,直取其效,或意在猛进直追者,万不可加之。若欲使药力延长缓久,则又必加之,可使药力持续久长。甘草譬如炉灶中炉盖的作用,能使炉中之火持久燃烧又不致太烈。
面点——理中烙饼
【原料】党参12克,白术12克,炮姜6克,炙甘草6克,标准粉400克,植物油、食盐各适量。
【制法】先将前4味中药研为细面,同面粉一起和好,烙成面饼2~4张。
【功效】益气温中。适用于肝胆病证属中焦虚寒、阴湿寒阻者。
粥汤——银花甘草绿豆羹
【原料】金银花30克,甘草5克,绿豆100克。
【制法】将金银花、甘草洗净,同放入锅内,加水适量煎煮,过滤取汁;以汁煮绿豆成羹。早晚分次食用。
【功效】清热化湿。用于治疗慢性迁延性及慢性活动性肝炎患者。地黄——保肝抗炎抗放射
1生地黄生地黄为玄参科植物地黄的干燥块根,也称“干地黄”。味甘,性寒。归心、肝、肾经。主要功能清热凉血,养阴,生津。现代医学认为,地黄煎剂和醇浸剂具有保肝、止血、利尿、抗炎、抗放射作用,另有延缓肝细胞对皮质醇的分解代谢的效应。
2熟地黄玄参科植物地黄的块根经加工蒸晒而成。味甘,性微温。归肝、肾经。功能补血调经,滋阴益精。主治血虚萎黄,眩晕心悸,肝肾阴亏,潮热盗汗,阳痿遗精,腰膝酸软,消渴,头目昏花,须发早白,肾虚喘促等。
煎汤,10~30克,或熬膏,鲜品可捣汁。脾虚腹泻,胃虚食欲不佳者忌用。忌与萝卜、葱白等同时食用。忌用铜铁器皿煎煮。
1刘含堂经验熟地黄为滋肾养血要药,但其性黏腻,容易妨碍脾胃功能。前人有以砂仁拌熟地黄同炒而为熟地炭而用之临床者。熟地黄用炭确实减轻了熟地黄的黏腻,使其副作用明显减轻。然而据临床观察,患者如属脾胃功能欠佳,或中焦有湿(脾虚者多聚湿),用熟地炭仍不能完全免除其副作用,此时如加入苍术、厚朴,则可完全消除熟地黄的黏腻,免去其副作用。
2范准成经验唐代以前,只有干地黄与生地黄;唐代以后才有熟地黄。现代所称的“生地黄”即古之“干地黄”;古之“生地黄”,现谓“鲜生地”。张仲景在补肝肾时用干地黄,补心时用生地黄,而且用量都较大。
粥汤——生地黄粥
【原料】鲜地黄汁50毫升(或干地黄60克),粳米100克,枣仁10克,姜2 片。
【制法】用新鲜生地黄适量,洗净后切段,每次榨取生地黄汁约50毫升,或用于地黄60克,煎取药汁。先用粳米加水煮粥,煮沸后加入地黄汁、枣仁和姜,煮成稀粥食用。每天1次。
【功效】滋补阴血。适宜用于肝硬化肝肾阴虚者。
粥汤——杞地白芍猪肉汤
【原料】枸杞子、熟地黄各30克,白芍15克,猪瘦肉150克,大枣50克,生姜10克,陈皮6克,精盐适量。
【制法】将猪瘦肉洗净,斩成小块;其余用料洗净,生姜拍烂,备用;全部用料放入锅内,加适量水,小火煮2小时,加精盐调味食用。佐餐食用。
【功效】滋补肝肾。适宜用于慢性肝炎,尤适于肝肾阴虚型慢性肝炎。山药——大补中焦淮药奇
味甘、性平。归脾、肺、肾经。有益气养阴,补脾肺肾,固精止带的功效。
山药味甘入脾,性平不燥,治脾虚证,常单味大量研末服或作药膳长期服用。在肝胆病治疗中,山药与鸡内金是常用药对,用于慢性肝病肝脾大、脾功能亢进、肝胆结石及肝源性糖尿病的治疗;对小儿肝脾大,疗效尤佳。
水煎服,10~30克,大量60~250克。研末吞服,每次6~10克。补阴生津宜生用,健脾止泻宜炒用。
本品养阴能助湿,故湿盛中满及有积滞者不宜。
王文正经验:鸡内金、山药,主治慢性肝病肝脾大。用于慢性肝病肝脾大、脾功能亢进、肝胆结石及肝源性糖尿病的治疗,尤其对小儿肝脾大,疗效尤佳。
粥汤——扁豆山药粥
【原料】扁豆、淮山药各60克,粳米50克,陈皮5克。
【制法】将扁豆放入铁锅中炒至三成熟;将上述用料全部放入砂锅中,加适量水;煮至米烂粥熟即成。早晚分次食用。
【功效】理气和胃。扁豆功能健脾和中、消暑化湿。山药与扁豆共同补脾和胃,加入少量陈皮,理气和胃。适宜用于肝炎兼有脾胃虚弱、食少乏力、纳呆腹胀等症患者食用。
荤食——红花山药肉麻丸
【原料】红花6克,山药粉、黑芝麻各45克,五花猪肉400克,植物油50毫升,生粉40克,白糖25克,鸡蛋2个,精盐3克。
【制法】将猪肉洗净,放入锅内煮熟,捞出放入凉水内浸透,放入盘内。将鸡蛋的蛋清、蛋黄分开打入2个碗内;先将蛋清加生粉、红花、山药粉混合均匀;再加入蛋黄调成稠糊。猪肉切成1厘米见方的丁,放入沸锅内焯透,捞出放入盘内晾凉;然后用蛋糊挂浆。锅置大火上烧热,加入植物油,用筷子夹着蘸糊猪肉丁,逐个放入油锅内炸,炸至金黄色熟透捞出。锅内放入水、白糖,用小火熬至糖呈金黄色时;加入炸好猪肉丁,将炒锅端起,离开火口,不断地铲动;随即加入黑芝麻,炒至黑芝麻都贴在猪肉丁上,倒入盘内晾凉即成。
【功效】活血祛瘀,补肾益精。适宜用于慢性肝炎伴血瘀、肺燥等患者食用。杜仲——补肝强肾调免疫
味甘微辛,性温。归肝肾经。能补肝肾,强筋骨,安胎。
药理研究显示,杜仲具有持久的降压调脂、利尿、安神、增强机体免疫功能、滋补强壮、抗肿瘤等多方面作用。
煎汤,15~25克;浸酒或入丸、散。阴虚火旺者慎服。
李时珍:杜仲,古方只知滋肾,唯王好古言是肝经气分药,润肝燥,补肝虚,发昔人所未发也。盖肝主筋,肾主骨,肾充则骨强,肝充则筋健,屈伸利用,皆属于筋。杜仲色紫而润,味甘微辛,其气温平,甘温能补,微辛能润,故能入肝而补肾,子能令母实也。
荤菜——杜仲腰花
【原料】杜仲12克,猪腰子250克,黄酒、葱、味精、精盐、酱油、醋、大蒜、生姜、白糖、花椒、猪油、植物油、水淀粉各适量。
【制法】猪腰子对剖两半,片去腰臊筋膜,切成腰花;杜仲放锅内,加清水适量,熬成药液50毫升;姜切片,葱切段。用药液汁的一半,加黄酒、水淀粉和食盐,拌入腰花内,再加白糖,调料混匀。锅放在旺火上烧热,倒入猪油和植物油,至八成热时,放入花椒,投入腰花、葱、生姜、蒜,快速炒散,放入另一半药液及味精,翻炒即成。佐餐食用。
【功效】滋补肝肾。适宜用于肝硬化肝肾阴虚者。
荤菜——杜仲酱鹅
【原料】鹅1只,黄酱250克,杜仲20克,丁香、砂仁、大茴香各3克,甘草2克,冰糖适量。
【制法】鹅洗净,切成数块,用清水煮2小时。将其余食料混合均匀。捞出煮过的鹅肉块放入诸料中,继续用微火煮2小时(要随时翻动)。临起锅时,放少量冰糖,使鹅肉不仅皮色光亮,且味道鲜美。待凉后切成小块即可。佐餐食用。
【功效】温补脾肾。适宜用于肝硬化脾肾阳虚者。龟甲——培补阴血退虚热
龟甲为龟科动物乌龟的背甲及腹甲。
味咸、甘,性平。归肝、肾、心经。主治肾阴不足,骨蒸劳热,吐血出血,阴虚风动等。
现代医学研究发现,乌龟的腹甲提取液对小鼠肉瘤、艾氏腹水癌、腹水型肝癌等均有抑制作用;龟甲还能提高机体免疫功能。
9~24克,水煎服。舌苔腻,食欲不振,脾肾虚寒者忌服;孕妇慎用。据前人经验,不宜与猪肉、菰米、瓜、苋菜同时食用。
王芳经验:鳖甲、龟甲、牡蛎,滋阴潜阳,软坚散结。三甲同用见于《温病条辨》中的三甲复脉汤等方。三甲同用,滋阴潜阳,软坚散结;据现代药理研究具有抗肝纤维化的作用,故适用于阴虚火旺、肝风内动之证,及慢性肝病、肝脾大、肝纤维化者。
粥汤——三甲复脉汤
【原料】炙甘草18克,干地黄18克,生白芍18克,麦门冬(不去心)15克,阿胶9克,麻仁9克,生牡蛎(先煎)15克,生鳖甲(先煎)24克,生龟板(先煎)30克。
【制法】上药用水1600毫升,煮取600毫升,分三次服。
【功效】滋阴潜阳。主治温邪深入下焦。以镇肾气、补任脉、通阴维之龟板止心痛,合入肝搜邪之二甲,相济成功也。鳖甲——软坚散结滋阴血
鳖甲为鳖科动物中华鳖的背甲。
味咸,性微寒,归肝、肾经。有养阴清热,平肝息风,软坚散结,滋阴退热的功效。
现代医学研究认为,本品能抑制结缔组织增生,并具有增加血浆蛋白的作用,可用于肝病所致的贫血。并具有抗肿瘤的作用,能抑制肝癌、胃癌,对急性淋巴性白血病细胞亦能起抑制作用。此外,鳖血能提高白细胞数量,可用于治疗肝炎后肝硬化等。
煎汤,10~30克,先煎,熬膏,或入丸、散。
脾胃虚寒、食少便溏、孕妇均忌服。据前人经验,不宜与桃子、苋菜、马齿苋、鸡蛋、猪肉、兔肉、鸭肉、薄荷同时食用。
任继学经验:麦芽、鳖甲,主治肝硬化。用生麦芽、生鳖甲相互配伍,疏肝和胃,化瘀软坚,使中土健运以灌溉四旁,凝瘀软化以条达肝气,故治疗肝硬化疗效显著。
粥汤——大枣鳖甲汤
【原料】鳖甲15克,大枣10枚,醋5毫升,白糖适量。
【制法】将鳖甲拍碎,大枣洗净;二者共放入锅中,加水适量,置于小火上慢炖1小时,加入白糖、食醋稍炖即成。佐餐食用。
【功效】滋阴润阳,软坚散结。适合于肝硬化初期患者食用。
荤菜——三七鳖甲炖瘦肉
【原料】猪瘦肉120克,三七10克,鳖甲30克,大枣8个,精盐、大葱、生姜、花椒、胡椒、酱油等适量。
【制法】将三七、鳖甲、大枣洗净;猪瘦肉洗净、切块;大葱切段,生姜切片。将全部用料一同放入锅内,加清水适量,武火烧开,文火慢炖,至肉熟烂即可食用。
【功效】软坚化结、活血化瘀。猪瘦肉的作用有二:一是加强营养,补充蛋白质;二是防止三七、鳖甲消散太过而伤正。诸药合用,共奏软坚化结、活血化瘀之功效。百合——爽口美味也防癌
味甘,性微寒。归肺、心经。功效养阴,清心。
本品所含秋水仙碱具雌激素样作用,可以抑制癌细胞有丝分裂,阻止癌细胞的增殖。百合含的多种生物碱,对白细胞减少症有预防作用,能升高血细胞,对化疗及放射性治疗后细胞减少症有治疗作用。百合在体内还能促进和增强单核细胞系统吞噬功能,提高机体的体液免疫能力,因此对多种癌症均有较好的防治效果。
煎服,10~30克。风寒咳嗽及中寒便溏者忌服。另有服食百合可引起心烦心悸、面色潮红、坐卧不安、全身有蚁行感,以头部为甚的过敏反应的报道,大量服食时宜慎。
夏应堂云:“胃病治肝,本是成法……但治肝应知肝为刚脏,内寄风火,若一味刚燥理气,则肝木愈横,胃更受伤矣。”清代医家陈修园在变治胃脘痛方“百合汤”时指出:“久病原来郁气凝,若投辛热痛频增。”故拟“肝胃百合汤”:柴胡10克,黄芩10克,百合15克,丹参15克,乌药10克,川楝子10克,郁金10克。疏肝理气,清胃活血。
粥汤——苡仁百合粥
【原料】薏苡仁200克,百合50克,冰糖适量。
【制法】将薏苡仁、百合洗净,然后将薏苡仁用清水浸泡1小时;两者放入砂锅,加适量水,用大火煮沸,小火煮1小时左右,米烂粥成即成。早晚分次食用。
【功效】健脾除温,清心安神。适宜用于肝郁脾虚证偏于脾虚者,百合、薏苡仁合用,效果大增。
粥汤——二冬甲鱼汤
【原料】甲鱼1只,天门冬、麦门冬各15克,枸杞子5克,百合10克,火腿50克,黄酒、葱、姜适量。
【制法】甲鱼去头及内脏、爪、尾等,洗净放入锅中,兑水煮沸后,小火烧20 分钟,取出剔去上壳和腹甲,切成3厘米段。将甲鱼段和上述原料均放锅里,加适量清汤炖煮,至甲鱼熟透。饮汤食肉。
【功效】滋补肝肾。适宜用于肝硬化肝肾阴虚者。栀子——清热利胆除烦闷
味苦,性寒。归心、肝、肺、胃、三焦经。功效泻火除烦,清热利湿,凉血解毒,消肿止痛。
本品苦寒清降,长于清泄三焦之火。热毒炽盛者,常与黄芩、黄连配伍,即著名方剂“黄连解毒汤”。
本品能清利肝胆湿热而退黄疸。入心肝,走血分,又能清血分热而凉血止血。
现代研究显示含栀子素、栀子苷、去羟栀子苷等;煎剂及醇提取液有利胆作用,能促进胆汁分泌,并能降低血中胆红素,可促进血液中胆红素迅速排泄。
煎服,3~10克。栀子皮(果皮)偏于达表而去肌肤之热;栀子仁(种子)偏于走里而清里热。生用走气分而泻火;炒黑则入血分而止血。苦寒伤胃,脾虚便溏者不宜用。
栀子配淡豆豉:两药合用,清散郁热除烦力强,治温病初起胸中烦闷及虚烦不眠。
栀子配茵陈:两药合用,清热利湿退黄力强,尤宜于湿热黄疸。
1甘聚珊经验胆南星、栀子,主治病毒性肝炎见有表邪入里化热者。少用胆南星2~3克清泻肝火、解毒。配栀子、柴胡舒肝解郁,清热除烦,以达表里两解。诸药合伍,能清,能利,能解,凉而不伤正,寒而不凝滞。
2董国立经验茵陈、栀子,用于肝病退黄。实践证明,茵陈配伍栀子,其退黄最速。正如《本草正》所云:“茵陈,用此者用利湿除热……专治黄疸,宜佐栀子。”
素食——干烧冬笋
【原料】冬笋300克,枸杞子10克,麦门冬10克,鲜菊花5克,生栀子2克,料酒、酱油、白糖、味精、清汤适量。
【制法】将冬笋切成梭子块,入油锅低温炸成金黄色,捞出控油,再放一空锅中,放入清汤、调料和上述4种中药材;旺火烧开后移至小火,至卤汁干,即可。
【功效】利胆清肝。适于慢性肝炎和胆石症排石治疗。
粥汤——栀子竹茹汤
【原料】山栀9克,陈皮6克,竹茹5克。
【制法】水煎,去渣,加姜汁冲服。
【功效】清热和胃,化湿止呕。适于肝胆病湿热熏蒸中焦,需除胃热化痰湿的患者。紫草——保肝清胆抗病毒
味甘,性寒。归心、肝经。功效凉血活血,解毒透疹。
紫草可有效地防止四氯化碳引起的血清SALT活力加强和减少血清胆红素含量,具有抗肝细胞损伤、保肝、恢复肝功能的作用。
煎服,5~10克。外用适量,熬膏或用植物油浸泡涂搽。本品有滑肠作用,脾胃虚,便滑者忌用。
邹良材经验:紫草、土茯苓,清热除湿,化瘀解毒,相得益彰;二者均以15克左右为宜。乙型肝炎多系湿热蕴结日久,瘀毒留恋,血分不清所致。此二药配伍使用,收效甚好。
粥汤——紫草绿豆汤
【原料】紫草15克,绿豆30克,白糖少许,清水适量。
【制法】将紫草加水煎汤,煮沸10分钟滤去头汁,再加水煎沸15分钟,滤取二汁。将头汁、二汁混合,放入绿豆同煎煮,待绿豆熟烂时,加白糖少许调味。 
【功效】解毒凉血,活血透邪。用于急慢性肝炎、胆囊炎。
粥汤——紫草猪骨汤
【原料】紫草30克,猪骨200克,鸡蛋4个,肉汤500克,酱油、细盐、味精各少许。
【制法】将猪骨砸开,与紫草同煎40分钟,去渣留汁成紫草猪骨汁。将肉汤与紫草猪骨汁混合后滚沸5分钟,将鸡蛋逐个打破后下入锅内。待鸡蛋熟后,加入酱油、细盐、味精等调味即成。
【功效】凉血祛热,滋补肝肾。
茯苓——健脾渗湿且安神
味甘、淡,性平。归心、脾、肺、肾经。功效利水渗湿,健脾补中,宁心安神。
茯苓中的主要成分为茯苓聚糖,含量很高。对多种细菌有抑制作用;对肝损伤有明显的保护作用;有抗肿瘤的作用;能多方面对免疫功能进行调节;能使化疗所致白细胞减少加速回升;并有镇静的作用。
用量6~12克。久服会损人肾气,减弱视力。
张锡纯:茯苓,若入煎剂,其切作块者,终日煎之不透,必须切薄片,或捣为末,方能煎透。
粥汤——白茯苓粥
【原料】白茯苓15克,粳米50克,精盐适量。
【制法】将白茯苓洗净,磨粉备用;淘洗干净粳米放入砂锅中;加适量清水煮粥,见粥将好时;加入白茯苓粉、精盐稍煮,拌匀后即可食用。每天2次,分早晚温热服用。
【功效】健脾除湿。凡属脾虚及水湿内滞者均可食用,尤其适宜用于慢性肝炎患者肝郁脾虚湿盛等证。茯苓是滋补强壮药品,分赤白2种;常用白茯苓,偏于湿热者可用赤茯苓;与粳米为粥,既可扶正健脾,又可利湿消肿。
荤食——茯苓清蒸鳜鱼
【原料】茯苓15克,鳜鱼150克,姜、葱、蒜、精盐各适量。
【制法】将二者加水,以及调料同蒸至熟烂,即可食用。吃鱼喝汤。
【功效】健脾利湿,益气补血。适宜用于水湿内阻者。
陈皮——补泻升降多功能
味苦、辛,性温。归脾、肺经。功效理气健脾,燥湿化痰。
陈皮含有挥发油、橙皮苷、维生素C、维生素B1等成分。橙皮苷可拮抗肾上腺素引起血管收缩。同时,陈皮还具有抗炎、抗溃疡、利胆作用。
煎汤内服或制成药膳食用。对于舌赤少津、内有实热者要慎用。
1李时珍其治百病总是取其理气燥湿之功,同补药则补,同泻药则泻,同升药则升,同降药则降。脾乃元气之母,肺乃摄气之要,故橘皮为二经气分之药,但随所配而补泻升降也。
2《本草经疏》“中气虚,气不归元者,忌与耗气药同用;胃虚有火呕吐,不宜与温热香燥药同用;阴虚咳嗽生痰,不宜与半夏、南星等同用;疟非寒甚者,亦勿使。”
粥汤——陈皮赤豆汤
【原料】陈皮10克,赤小豆、绿豆、黑豆各50克,白糖适量。
【制法】将陈皮、赤小豆、绿豆、黑豆洗净;同放入锅中,加适量水,煮烂后加入白糖溶化即成。
【功效】健脾利湿。用于肝炎、脂肪肝、肝硬化等各种肝病,属于湿阻脾胃者。
粥汤——陈皮瘦肉粥
【原料】陈皮9克,猪瘦肉50克,粳米100克,精盐3克。
【制法】将陈皮润透切片;猪瘦肉洗净,切成颗粒状;粳米淘洗干净;粳米放入锅内,加入陈皮注入清水800毫升,用大火烧沸,加入猪瘦肉、精盐,再用小火煮45分钟即成。每天1次。
【功效】行气健脾,补气补血。适宜用于急性病毒性肝炎肝郁气滞者。红花——入血分一专多能
为菊科植物红花的筒状花冠。主产于河南、浙江、四川等地。此品区别于藏红花,用量用法需加注意,不要混淆。藏红花又名西红花、番红花,主要分布于欧洲南部、地中海地区、小亚细亚和伊朗;是非常名贵的中药材,价格高出普通红花许多倍;通常认为藏红花的功效与红花近似,但药力高出许多,因此用量宜小。
辛,温。归心、肝经。功效活血通经,祛瘀止痛。
本品能通畅血脉,功善活血祛瘀止痛,为治癥瘕积聚、心腹瘀阻疼痛的常用之品。入心肝血分,能活血通脉。
桃仁、红花配伍,活血祛瘀力强,尤宜于治疗瘀血证。
煎服,3~9克;外用适量。孕妇忌服,有出血倾向者不宜多用。
史纪经验:红花,辛甘微温而气香。辛香散行,甘温和畅,入心肝二经而走血分,可行一身之血脉,散留滞之秽邪瘀浊。能随不同的主辅佐使专注于不同的脏腑经络,而有不同的功效。
粥汤——苡仁红花粥
【原料】薏苡仁30克,红花6克,粳米100克,白糖10克。
【制法】将薏苡仁洗净,去杂质;红花洗净;粳米淘洗干净;将粳米、薏苡仁同放入锅内,加水600毫升,置大火上烧沸;用小火熬煮至八成熟时,加入红花、白糖搅匀,煮至粥熟即成。每天1次。
【功效】祛瘀养血,除湿解热。适用于各种慢性肝炎,伴有血瘀、湿热、水肿、肌肉酸痛者。
面点——红花鸡肝饼
【原料】红花6克,鸡肝50克,面粉200克,精盐、葱各5克,植物油500毫升。
【制法】将鸡肝除去苦胆,洗净,剁成末;加入食盐,红花拌匀;倒入面粉中,加水适量,揉成面团,搓成直径3厘米粗的面条,切成4厘米长的小团,用擀面杖擀成小饼;炒锅置大火上烧热,加入植物油,烧至六成熟时,放入鸡肝饼生坯,炸至黄色翻个,再炸另面;两面均成金黄色时捞起,沥干油即成。每天1次,每次吃50克。
【功效】补肝明目,养血祛瘀。适于各种类型的慢性肝炎患者。桃仁——桃红四物总相宜
味苦、甘,性平,有小毒。归心、肝、大肠经。功效活血祛瘀,润肠通便。本品入心肝,走血分,善泄血滞,祛瘀力较强,有破血之功。
本品能改善血流动力学状况,延长出血和凝血时间,促进胆汁分泌,润滑肠道,镇痛,抗炎,抗菌,抗过敏,镇咳和抗肝纤维化。
煎服,5~10克,宜捣碎入煎。孕妇忌服;便溏者慎用。有毒,不可过量。
桃红四物:当归、川芎、熟地黄、白芍药,便是著名方剂“四物汤”;功效补血和血。四物汤是血证基础方,临床几乎一切补血、和血、活血法都可以此方为基础,加减用之。如果治疗时侧重于化瘀血,可在“芎归地芍”的基础上,配入桃仁、红花,白芍改为赤芍,此谓“桃红四物汤”,活血祛瘀之力陡增;如有营分热证,也可将熟地黄改为生地黄。肝病属气滞血瘀者,无论汤药还是食疗,桃红四物都是很好的选择。
粥汤——芝麻桃仁粥
【原料】黑芝麻、桃仁各6克,冰糖20克,粳米100克。
【制法】将黑芝麻放入炒锅,用小火炒香;桃仁去杂质洗净;粳米淘洗干净;冰糖打碎;将粳米放入锅内,加水600毫升,置大火上烧沸,再用小火熬煮八成熟;放入黑芝麻、冰糖,搅匀后煮至粥熟即成。每天1次。
【功效】补肝益肾,壮筋祛瘀。适宜用于各种慢性肝炎兼血瘀、便秘者。
荤食——丹参桃仁炖鳖鱼
【原料】丹参、桃仁各6克,鳖鱼1只(500克左右),黄酒20毫升,姜、葱各10克,精盐2克。
【制法】将丹参润透切片,桃仁洗净去杂质。鳖鱼宰杀后去头尾及内脏和爪。姜切片,葱切段。将鳖鱼、丹参、桃仁同放入锅内,放入黄酒、精盐、姜、葱,注入清水800毫升;将炖锅置大火上烧沸,再用小火炖煮50分钟即成。
【功效】祛瘀活血,通经疏络。适宜用于各种类型的慢性肝炎患者。川芎——活血清除自由基
性辛,温。归肝、胆、心包经。功效活血行气,祛风止痛。
本品所含川芎嗪能降低血清转氨酶,维持和提高肝组织中活性;清除氧自由基,减少其毒性,具有良好的抗脂质过氧化损伤作用,且显示有抗肝纤维化作用。
煎服,3~9克。阴虚火旺,多汗,热盛及无瘀之出血证和孕妇慎用。
1《本草正》川芎,其性善散,又走肝经,气中之血药也。
2张翼经验香附、川芎,既理气解郁,又活血止痛,治气郁、血滞之胁痛,肝气郁结之痛经。
茶饮——芎附茶
【原料】香附、川芎、茶叶各3克。
【制法】将香附、川芎润透,切薄片;川芎、香附、茶叶放入炖杯内,加水250毫升;炖杯置大火上烧沸,用小火煎煮10分钟即成。代茶饮用。
【功效】疏肝理气,调和肝胃。适宜用于慢性肝炎,见肝胃不和、气郁不舒、胸胁脘腹胀痛等症食用。
荤食——川芎鸭
【原料】鸭半只,老姜40克,川芎12克。 辅料:酒1大匙,盐1小匙,酱油1小匙,糖1小匙。
【制法】鸭肉洗净,剁块备用。锅内烧热油,爆香老姜,接着放入鸭块略炒焦,加水1 200毫升、川芎和调味料,盖上锅盖,以慢火炖1小时即可。姜先爆香炒过,才会出味,不可使用嫩姜,不入味也没功效。
【功效】补血活血。适用于肝病属肝肾阴虚者。姜黄——气血兼理止肝疼
味辛、苦,性温。归肝、脾经。功效活血行气,通经止痛。
本品含有姜黄素,能有效抑制肝细胞微粒体细胞色素酶和谷胱甘肽转移酶的活性,又能抑制胶原合成和肝星状细胞活性而抗肝纤维化。有研究显示,姜黄醇提物能抑制癌细胞生长。
煎服,3~10克。血虚无气滞血瘀者慎用,孕妇忌用。
陈藏器:此药辛少苦多,性气过于郁金,破血立通,下气最速。凡一切结气积气,癥瘕瘀血,血闭痈疽,并皆有效,以其气血兼理耳。
素食——济生姜黄散
【原料】片姜黄(洗)15克,枳壳(去瓤,麸炒)15克,桂心(去粗皮,不见火)15克,甘草(炙)6克。(《济生方》)
【制法】上为细末(可请药店代为打粉),每服6克。姜汤或热酒调服,不拘时候。
【功效】理气活血,主治各种肝病之右肋疼痛、胀满不食。肉苁蓉——西北名药补元气
味甘、咸,性温,无毒。归肾、大肠经。功效补肾阳,益精血,润肠道。
肉苁蓉含有D-甘露醇、壳甾醇、胡萝卜素等成分,具有保肝、助阳和增强活力的作用。现代医学研究表明,肉苁蓉具有提高性功能、调节神经内分泌、提高机体免疫功能、抗氧化、促进物质代谢、增强体力和抗疲劳、保肝、抗肿瘤、抗辐射、通便、抗动脉粥样硬化、延长动物寿命和抗衰老等多种作用。
煎汤,10~15克;或入丸、散;或浸酒。
胃弱便溏,相火旺者忌服。忌经铁器。肉苁蓉性温助阳,凡属阴虚火旺、阳热亢盛、阳强而精不固、外感热病者均不宜使用。
赵国岑经验:赵老师用肉苁蓉单方治肾虚型白带,效果奇佳。但赵氏论及肉苁蓉用法指出:肉苁蓉是专治肾虚型白带的有效单方,至于脾虚、湿毒型的白带,需分别以健脾利湿、清热解毒之法治之。
此法对于其他疾病也有借鉴意义,如肝病属肝肾虚损型可用,而脾虚、湿毒者,则应慎重选择。
粥汤—复元粥
【原料】淮山药50克,肉苁蓉20克,菟丝子10克,核桃仁8克,羊瘦肉500克,羊脊骨1 00克,粳米100克,葱白12克,生姜、花椒、大茴香、黄酒、胡椒粉、精盐、味精各适量。
【制法】将羊脊骨剁成数段,用清水洗净。羊肉洗净后入沸水锅中焯去血水,切成5厘米长的条块。山药、肉苁蓉、菟丝子、核桃仁分别洗净,同装入纱布袋内系好。生姜、葱白拍碎。粳米淘净,连同羊脊骨、羊肉块、药袋、生姜、葱白同放入砂锅内,注入适量清水。大火烧沸,撤去浮沫,再放入花椒、大茴香、黄酒,改用小火炖至肉烂粥稠为止。食前用胡椒粉、精盐、味精调味。
【功效】温补肾阳。适宜用于慢性肝炎患者因肾阳不足,肾精亏损而耳鸣眼花、腰膝无力、阳痿早泄、四肢怕冷等症;温补肾阳效果较好。
粥汤——鸡苁粥
组成:鸡肉250克,肉苁蓉30克(或鲜肉苁蓉50克)。
【制法】将鸡去毛及内脏,切块,与肉苁蓉共用水炖,待肉热后即可食用。可加少量盐调味。
【功效】补肾助阳益气。用于治疗慢性肝病脾肾阳虚所致的阳痿、耳鸣、水肿、小便频数、夜尿多、大便秘结等。
枸杞子——促进肝细胞再生
味甘,性平。归肝、肾经。功效补肾,益精,养肝,明目,延年益寿。主治肝肾不足之慢性肝炎、糖尿病等。
现代药理研究显示,枸杞子有保护肝脏、抑制脂肪肝、促进肝细胞再生,以及提高机体免疫功能、抗恶性肿瘤的效果。
煎汤、浸酒、入丸散或配制药膳食用。用治肝病每次10~15克,可用以煮粥、制作菜肴,亦可冲泡代茶常饮。
张文阁经验:某些患有阴虚阳盛所致的阴虚(火旺)证患者服用枸杞子,可使其阳益盛,阴尤虚,以致阳加于阴,热扰于内,心液外泄而盗汗。俗语说:“离家千里,勿食枸杞(子)。”即主要指枸杞子有补肾兴阳的作用。此外,临床亦有服食枸杞子而致咽燥口干欲饮,甚至出现鼻衄者,机理当亦如上。可见,枸杞子并非纯补阴血之品,实有补阳之功,属阴阳并补之品。
粥汤——菊花枸杞粥
【原料】鲜枸杞子200克,菊花10克,粳米100克,猪肉末50克,豆豉汁、精盐、味精、麻油、红糖各适量。
【制法】将枸杞子拣洗干净备用;粳米淘净放入砂锅中,加适量清水,用小火煮至米粒开花,加入猪肉末、豆豉汁、枸杞子、菊花、精盐、味精、麻油,稍煮后便可食用,食时可调入红糖。早晚分次食用。
【功效】益肾养肝,降压明目。适宜用于慢性肝炎患者因肝肾阴虚而见视物模糊、夜盲等症。
粥汤——参归羊肉汤
【原料】党参、枸杞子各15克,羊肉150克,当归、生姜各10克,大枣10枚,

(<-快捷键)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目录

阅读设置

背景色:

字体大小: 14px

页面宽度: 1200px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