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侦探推理 > 中华偏方单方大全

中华偏方单方大全

作者:膳书堂文化字数:136643状态:连载

第七章 五官科

针眼
本病为常见病、多发病,多见于青少年。症见胞睑生小疖肿,形似麦粒,易于溃疡。相当于西医学之麦粒肿。
加减银姻散
【组成】银花15克,连翘10克,薄荷6克,赤芍15克,防风10克,蒲公英25克,黄芩10克,白芷6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功效】祛风清热。
【主治】麦粒肿早期,风热初起,胞睑局部刺痒、疼痛,皮肤硬结稍红。
【来源】成都中医学院眼科名老中医陈达夫验方。
溃疡汤
【组成】穿山甲、皂角刺、银花、连翘、黑山栀、当归、赤芍、天花粉、黄芩各适量。
【用法】水煎服。
【功效】清热解毒,托里排脓。
【主治】眼睑麦粒肿,红肿而痛。
【来源】上海第二医学院附属第三人民医院名老中医陆南山验方。
加减托里消毒饮
【组成】党参15克,黄芪15克,银花15克,连翘10克,防风10克,赤芍15克,白芷6克,川芎6克,皂刺10克,蒲公英25克。
【用法】水煎服。
【功效】扶正祛邪。
【主治】针眼反复发生,终年不愈者。
【来源】成都中医学院眼科名老中医陈达夫验方。
解毒散淤汤
【组成】荆芥3克,桑叶、菊花、忍冬藤、败酱草、蒲公英、赤芍、决明子、白蒺藜、女贞子各9克,蝉蜕6克。
【用法】水煎服。
【主治】双眼针眼(麦粒肿)。
【来源】莫维馨名老中医验方。
杞地膏
【组成】生地、枸杞子各10克。
【用法】烘干(勿磔化)研细末,将麻油调成糊状,涂患处,每日1次。
【主治】针眼。
【来源】蒋立基名老中医验方。
急性结膜炎
急性结膜炎是发病较急、易互相传染,甚至引起广泛流行的一类结膜炎。临床上如急性卡他性结膜炎、流行性出血性结膜炎等均属之。类似于中医的天行赤眼和暴风客热等。
加减桑菊饮
【组成】冬桑叶15克,菊花15克,苏薄荷10克,防风10克,蝉蜕6克,赤芍15克,黄芩10克,甘草6克。
【用法】水煎服。
【功效】疏风清热。
【主治】急性结膜炎风重于热,初起即见胞睑浮肿,痒痛多泪,白睛红赤,眵少。
【来源】成都市中医学院眼科名老中医陈达夫验方。
退眼角红方
【组成】炒栀子6克,知母5克,黄芩5克,桑叶6克,菊花9克,生地15克,薄荷5克(后下)。
【功效】滋阴降火,散风清热。
【主治】火盛伤阴、眦部红赤、涩痒兼作、舌红少津之眦部结膜炎等。
【来源】北京著名老中医韦文贵验方。
赤眼方
【组成】桑叶10克,菊花10克,银花10克,柴胡10克,杭芍10克,草决明10克,防风10克,生地10克,地骨皮10克,厚朴10克,谷精草10克,钩藤、焦楂各10克。
【用法】水煎服,不宜久煎,日3次。
【主治】眼红肿痛、羞明畏火、舌红苔黄、脉弦细。
【来源】贵州名医罗俊儒验方。
退红方
【组成】龙胆草6克,甘菊花6克,生地15克,焦栀子6克,密蒙花6克,夏枯草5克,黄芩3克,连翘6克,桑叶6克,草决明10克。
【用法】水煎服。
【功效】清肝泻火、滋阴清热、退翳明目。
【主治】急性卡他性结膜炎及肝胆火盛之巩膜炎。单纯性角膜溃疡等。
【来源】中医研究院广安门医院名老中医韦文贵验方。
清热祛风汤
【组成】柴胡15克,法半夏9克,沙苑子10克,栀子10克,甘草3克,羌活3克,黄芩10克,芒硝9克(用酒溶化,待煮药煎好后对入药汁内服)。
【用法】分3次服,日服1剂。
【主治】用于风火眼(急性结膜炎)。
【来源】全国名老中医郭贞卿验方。
聚星障
本病是黑晴骤生多个细小星翳的眼病。多单侧为患,亦可双眼同时或先后发生,病程较长,易反复发作,日久互相连缀,排列成树枝状,常伴有抱轮红赤,怕热羞明,流泪疼痛,类似于现代医学之病毒性角膜炎。
聚星决明散
【组成】决明子、蔓荆子、蛇蜕、蝉蜕、白蒺藜、嫩钩藤、黑山栀、连翘、荆芥、防风、谷精草各适量。
【用法】水煎服。
【功效】疏散风热、去翳明目。
【主治】风热上攻,目赤流泪严重,疼痛、黑睛星翳成为聚星障。
【来源】上海第二医院附属第三人民医院名老中医陆南山验方。
加味柴芩四物汤
【组成】生地、赤芍、当归、川芎、柴胡、黄芩、羌活、防风、栀子、连翘、青葙子、木贼草、菊花各适量。
【用法】水煎服。
【功效】祛风清热退翳。
【主治】聚星障早期。
【来源】陕西中医学院老中医张子述副教授验方。
加味四物汤
【组成】熟地、当归、川芎、赤芍、青葙子、草决明、密蒙花、谷精草、蝉蜕、石决明、青皮各适量。
【用法】水煎服。
【功效】养血退翳、调肝宣散。
【主治】聚星障热退邪之后期。
【来源】陕西中医学院老中医张子述副教授验方。
加减明目细辛汤
【组成】细辛3克,羌活10克,防风10克,川芎6克,藁本10克,当归10克,麻黄3克,蔓荆子10克,荆芥10克,甘草6克。
【用法】水煎服。
【功效】祛风散寒,辛温解表。
【主治】聚星障属风寒袭表,上攻于目者。症见羞明流泪,眼睑难,黑晴生翳陷下,头痛鼻塞,恶寒无汗,苔黑润或薄白,脉浮紧或弦紧。
【来源】湖南中医学院张怀安老中医验方。
疏风散结汤
【组成】羌活、防风、荆芥、薄荷、蝉蜕、赤芍、黄苓各1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服上方3剂,症状基本缓解,继上方去羌活,加生地黄20克,知母10克,焦山栀6克。
【主治】聚星障(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连服6剂愈。
【来源】庞赞襄主任医师验方。
加减托里消毒饮
【组成】党参12克,黄芪、银花、大青叶、茯苓各15克,当归、白芷、连翘、赤芍各10克,川芎8克。
【用法】水煎服。
【功效】扶正祛邪。
【主治】聚星障。
【来源】广州中医学院附属院眼科赖锦端教授验方。
加减柴芍六君汤
【组成】柴胡、陈皮、蝉蜕各6克,白术、白芍、法半夏、钩藤、木贼各10克,西党参12克,土茯苓20克,甘草3克,白蒺藜15克,防风5克。
【用法】第一、二煎混合分服,第三煎熏洗患眼,每日2次。
【功效】扶脾抑肝、退翳明目。
【主治】聚星障。
【来源】中医眼科名家陈达夫教授验方。
培土舒肝汤
【组成】制苍术、神曲、胡黄连各6克,云茯苓、麦芽各10克,炒山栀8克,焙鸡内金、荆芥、防风各4克,甘草3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功效】扶脾抑木。
【主治】聚星障。
【来源】安徽中医学院附院赵经梅验方。
角膜溃疡
角膜溃疡包括细菌所致的角膜溃疡,病毒性角膜溃疡、真菌性角膜溃疡等。中医根据病损形态特征,给予不同的名称:有花翳白陷、凝脂翳、黄液上冲、蟹睛等。
双解汤
【组成】金银花、蒲公英各15克,桑白皮、天花粉、黄芩、荆芥、防风、龙胆草各9克,甘草3克,枳壳6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主治】肝胆内热、外受风邪之角膜溃疡。
【来源】庞赞襄主任医师验方。
红肿翳障方
【组成】生地15克,赤芍10克,蒙花10克,白芷6克,石决明(先煎)25克,赤石脂10克,焦冬术6克,夏枯草10克,细辛3克,川芎6克,黄芩10克,甘草5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功效】祛风清热、滋阴活血、退翳明目。
【主治】肝肺风热壅盛,羞明、流泪、疼痛等刺激症状明显的角膜炎和角膜溃疡。
【来源】中医研究院广安门医院名老中医韦文贵验方。
加减龙胆泻肝汤
【组成】龙胆草6克,柴胡10克,黄芩10克,栀子10克,生地15克,当归10克,前仁10克,蒲公英25克,羚羊角粉06克(冲服)。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功效】凉肝熄风、泻火解毒。
【主治】肝胆火邪炽盛、热在气分之角膜溃疡。
【来源】陈达夫教授验方。
眼珠灌脓方
【组成】生锦纹12克(后下),枳实6克,玄明粉9克(冲服),瓜蒌仁9克,银花10克,黄芩6克,生石膏12克(先煎),夏枯草6克,天花粉6克,淡竹叶6克,甘草3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主治】应用于大便燥结、小便短赤之角膜溃疡所致前房积脓者。
【来源】韦文贵名老中医验方。
除风明目汤
【组成】密蒙花、当归、刺蒺藜、地骨皮、瓜蒌仁各9克,蝉衣、薄荷、川芎各3克,木贼草、川楝子各6克,石决明25克,生地15克,白菊花、羌活各45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主治】角膜溃疡后期,风熄热退,严睛留有翳障者。
【来源】韦文贵名老中医验方。
清热养阴汤
【组成】生地、胆草、大黄各15克,赤芍、当归、黄芩、枳壳、羌活、桑皮、前仁、紫胡各10克,鱼腥草、金银花各30克,连翘2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主治】谷芒刺伤致角膜溃疡。
【来源】文日新名老中医验方。
急性鼻炎
急性鼻炎又称伤风,临床极为常见。相当于中医学之伤风鼻塞,以鼻塞、鼻痒、打喷嚏等局部症状特征,可有全身不适、畏寒发热、头痛等症。
群芳煎
【组成】金银花20克,夏枯草20克,野菊花15克,辛夷花12克,玉簪花6克,黄芩12克,苦参15克,苍耳子12克,白蒺藜12克。
另加药引:每月一花,正月用迎春花9克,二月加白玉兰花9克,三月加白桃花9克,四月加白芍药花9克,五月加石榴花9克,六月加白凤仙花6克,七月加白荷花9克,八月加银桂花9克,九月加白菊花9克,十月加白鸡冠花9克,十一月加白芙蓉9克,十二月加素心腊梅花9克(或绿萼梅花亦可)。
【功效】轻清上透,芳香宣窍。
【主治】鼻渊。
【来源】重庆市第三人民医院主任医师王建孚验方。
加减川芎茶调散
【组成】柴胡10克,防风6克,白芷10克,细辛3克,苍耳子10克,羌活6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功效】辛温解表,宣肺通窍。
【主治】风寒袭表之急性鼻炎。症见鼻塞声重,时流清涕,喷嚏频作,恶寒发热,头痛身楚。
【来源】北京中医学院名中医徐鸿庆验方。
清气泻热通窍汤。
【组成】桑叶10克,菊花10克,黄芩10克,生栀子10克,苍耳子10克,白芷10克,金银花10克,蔓荆子6克,芦根12克。
【用法】水煎服。
【功效】清气泄热,宣肺通窍。
【主治】风寒束表,日久郁而化热,由表而里。症见发热加重、鼻塞、头胀痛、流黄脓涕等。
【来源】北京著名老中医徐鸿庆验方。
御风健鼻汤
【组成】苍耳子6克,蝉衣6克,防风10克,白蒺藜10克,肥玉竹10克,炙甘草45克,薏苡仁12克,百合12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主治】用于鼻炎。
【来源】全国名老中医耿鉴庭验方。
慢性鼻炎
本病为一种常见病,分单纯性与肥厚性两种,是鼻黏膜及其下层组织的非特异性慢性炎症。类似于中医的彝窒,以鼻塞时轻时重、或双侧鼻腔交替堵塞、反复发作,经久不愈,甚则嗅觉失灵为特征。
清气肃鼻汤
【组成】近根丝瓜藤15克(切断晒干,微炒),黄芩12克,金银花10克,甘草6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功效】散风通络活血,清肺与大肠。
【主治】慢性单纯性鼻炎,轻度肥厚性鼻炎和慢性上颌窦炎。
【来源】中国中医研究院耿鉴庭验方。
鼻炎灵
【组成】苍耳子、白芷、辛夷各60克,冰片粉6克,薄荷霜5克,麻油500毫升,液状石蜡1000毫升。
【用法】将麻油、苍耳子、白芷、辛荑同放锅内浸泡24小时后加热待苍耳子、白芷、辛荑炸成黑色捞出,再下冰片粉、薄荷霜、液状石蜡,搅匀,冷却后过滤,分装眼药水瓶内,用时仰头滴鼻,每次滴1~2滴,日滴1~2次。
【功效】通鼻窍,疗鼻炎。
【主治】慢性鼻炎、萎缩性鼻炎、过敏性鼻炎、鼻窦炎。
【来源】河南中医学院教授蔡福养验方。
蠲痹通窍方
【组成】苍耳子、赤茯苓、白芷、菖蒲、辛荑、甘草、黄芩、黄连、薏苡仁、通草、藿香、丝瓜藤各适量。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功效】清化湿热,调理脾胃,蠲痹通窍。
【主治】脾胃蕴湿积热,湿热循经脉上注之慢性鼻炎。
【来源】河南中医学院教授蔡福养验方。
通窍化浊汤
【组成】升麻3克,柴胡3克,桃仁10克,红花6克,泽兰6克,菖蒲6克,路路通10克,辛荑6克,白芷6克,鸡苏散15克(包煎)。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功效】化浊通窍。
【主治】慢性鼻炎。
【来源】南京中医院干祖望名老中医验方。
萎缩性鼻炎
本病为一种常见的鼻腔疾病,主要表现为鼻腔黏膜、骨膜及骨质的萎缩性病变。以鼻内干燥出血、鼻塞、嗅觉减退、鼻腔恶臭、鼻腔宽大为特征。
滋阴益肾汤
【组成】生熟地、玄参、桑葚子、山萸肉、制首乌、黑芝麻、女贞子、百合、知母、黄柏、龟板、鳖甲、鹿角胶、猪脊髓各适量。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功效】滋阴益肾。
【主治】萎缩性鼻炎。属肾虚水涸者。
【来源】南京中医学院教授干祖望验方。
柔肝生津汤
【组成】绿萼梅6克,菊花9克,干地黄12克,经霜桑叶9克,天门冬9克。
【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7日为1个疗程,需2个疗程。
【功效】柔肝清热、滋肾生津。
【主治】肾阴虚肝火旺型萎缩性鼻炎
【来源】中国中医研究院西苑医院耿鉴庭验方。
益气通窍汤
【组成】生黄芪、炒党参各12克,炒白术、当归、焦神曲、赤芍、藿香、郁金、丹参各10克,丝瓜络、青皮、陈皮各6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功效】益气化浊、通窍。
【主治】萎缩性鼻炎。
【来源】朱祥成副教授验方。
变态反应性鼻炎
变态反应性鼻炎可分常年性和季节性两种,常年性变态反应性鼻炎的典型症状是阵发性发作,鼻内发痒,连续喷嚏,大量清水样鼻涕,且有鼻塞和嗅觉减退等。季节性变态反应性鼻炎的症状比常年性者严重,多在花粉季节发生,症状呈持续性,除鼻部症状外。尚有眼痒、流泪、咽喉痒、哮喘等。本病类似中医学之鼻鼽。
益气固表汤
【组成】黄芪、防风、白术、党参、当归、柴胡、五味子、乌梅各适量。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功效】补气固表。
【主治】变态反应性鼻炎。
【来源】天津市中西医结合耳鼻喉科名老中医林文森验方。
加味过敏煎
【组成】防风、银柴胡、乌梅、五味子、白芷、菖蒲、辛荑、菊花、细辛、生地、苍耳子、葛根各适量。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主治】过敏性鼻炎(变态反应性鼻炎)。
【来源】全国名老中医祝谌予教授验方。
加味桂枝汤
【组成】桂枝、甘草、蝉蜕各3克,徐长卿10克,白芍、荜澄茄各6克,生姜3片,红枣4枚。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主治】用治过敏性鼻炎。
【来源】全国名老中医干祖望验方。
固表温肺饮
【组成】生黄芪30克,炒白术、防风、干姜各10克,炙甘草20克。
【用法】开水冲服,日3次。
【功效】益气固表、温肺散寒。
【主治】过敏性鼻炎。症属肺虚寒型。症见清晨或遇风寒则喷嚏连作,鼻流涕似水,就温得暖则减,面色白、手足欠温、神乏气短等。
【来源】南通医学院附属医院周维镕名验方。
过敏煎剂
【组成】银柴胡10克,防风10克,乌梅10克,五味子10克,甘草5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主治】过敏性鼻炎。
【来源】祝谌予副研究员验方。
鼻窦炎
本病为临床常见病,可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类。急性鼻窦炎是鼻窦黏膜的急性炎症,多继发于急性鼻炎,以鼻塞、流脓涕和头痛为主要症状;慢性鼻窦炎多因急性鼻窦炎迁延不愈转化而来,主要症状是鼻塞、流涕、头痛及嗅觉障碍等。本病类似于中医学之鼻渊。
升麻解毒汤
【组成】升麻6克,葛根15克,赤芍、黄芩、鱼腥草各12克,蒲公英20克,桔梗、白芷、苍耳子各10克,生甘草6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功效】清解阳明热毒,排脓畅窦。
【主治】急性鼻窦炎。
【来源】湖南中医学院附属二院老中医谭敬书验方。
鼻渊方
【组成】粉葛根9克,嫩桂枝6克,净麻黄12克,杭赤芍9克,苦桔梗9克,生薏苡仁15克,生甘草45克,生姜3片,大枣4枚。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主治】风寒内闭之鼻渊,效良。
【来源】贵州名老中医王聘贤验方。
鼻窦炎方
【组成】牛黄、麝香各05克,菊花心、雄黄各1.5克,鹅不食草15克,冰片适量。
【用法】将鹅不食草、菊花心轧成极细面,然后用乳钵将群药研细调匀,装入磁瓶封严备用。治疗时蘸药少许鼻,每日3~4次。
【主治】头痛、鼻塞、流黄绿色脓涕。
【来源】河北中医学院附院中医田乃庚名验方。
慢性鼻窦炎方
【组成】蒲公英30克,野菊花12克,黄芩15克,鱼腥草15克,败酱草15克,板蓝根10克,白芷15克,辛荑15克,苍耳子10克,蔓荆子10克,赤芍10克,川芎6克,桔梗10克,藁本6克,生甘草3克。
【用法】每日1剂,水煎2次,分2次饭后1小时服。
【功效】清热解毒、排脓止痛,活血消肿。
【主治】慢性鼻窦炎。
【来源】全国名老中医谭慧珍验方。
加味小柴胡汤
【组成】柴胡12克,黄芩、桂枝、白芍各9克,生姜、半夏各10克,党参、炙甘草各6克,大枣5枚。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主治】用于慢性鼻窦炎。
【来源】全国名老中医刘渡舟教授验方。
慢鼻汤
【组成】荆芥穗6克,青防风、蔓荆子、杭菊花、金银花、连翘各9克,苍耳子、白桔梗、生甘草、芙蓉花各45克,川芎3克。
【用法】水煎服。外用冰硼散1小瓶,每日鼻2~3次。
【主治】用于慢性副鼻窦炎。
【来源】全国名老中医张赞臣教授验方。
鼻息肉
鼻息肉系鼻腔及鼻窦因慢性炎症分泌物长期刺激或因过敏性鼻炎所引起,多见于成年人。中西医同名,以鼻塞、黏脓涕为本病的主要症状。可见鼻腔内有单个或多个息肉。
温肺散结汤
【组成】生黄芪12克,茯苓10克,细辛3克,丁香6克,苍术12克,三棱10克,红花10克,生牡蛎15克,昆布12克,辛荑1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功效】温肺益气,化痰散结。
【主治】鼻息肉伴体弱易倦、怕冷喜暖,鼻黏膜色泽灰淡,水肿明显,属虚寒者。
【来源】北京中医学院著名老中医徐鸿庆验方。
益气透窍汤
【组成】黄芪30克,白术、党参、当归各10克,升麻、柴胡、陈皮、炙甘草各6克,苍耳子、白芷辛荑各10克,薄荷6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功效】健脾益肺,升清降浊,芳香,透窍。
【主治】鼻息肉,症属肺脾气虚,清阳不升,浊气上结所致。药服16剂而痊愈。
【来源】全国著名老中医蔡福养验方。
祛息灵
【组成】辛荑、黄芩、山栀、麦门冬、枇杷叶、石膏、升麻(鼻内干燥出血加茅根)各适量。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主治】鼻息肉。
【来源】四川刘月生验方。
息肉消化散
【组成】狗头骨灰50克,乌梅肉炭25克,入指甲炭9克,硼砂末6克。
【用法】将狗头骨(去净肉,不见生水)放在瓦上,另用一瓦盖住并置炭火中焙焦,凉后取焦骨研末;乌梅肉及人指甲亦如法分别焙焦研末,各药共为极细末贮瓶备用。取本药少许均匀吹在鼻息肉上,每小时1~2次,10日为1个疗程。
【主治】鼻息肉。
【来源】程爵堂名中医验方。
鼻衄
鼻衄即鼻出血,是多种疾病的常见症状。轻者仅涕中带血迹,重者可因出血过多引起休克而危及生命。
羚羊止衄汤
【组成】羚羊角粉、生石决明、珍珠母、钩藤、白蒺藜各适量。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主治】肝阳上亢之鼻衄。
【来源】上海老中医朱宗云验方。
益气养血方
【组成】大红参6克,黄芪15克,白术9克,白芍12克,当归9克,生地炭12克,荆芥炭9克,茯神9克,远志肉6克,阿胶9克(另烊),龙眼肉9克,广木香6克,黑姜6克,大枣3克,甘草3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功效】补益心脾。
【主治】心脾两虚、气血不足之鼻衄。
【来源】四川李斯炽教授验方。
清热止衄汤
【组成】银柴胡5克,炙鳖甲24克(先煎),阿胶珠9克,青蒿9克,白芍9克,大生地15克,侧柏炭9克,女贞子9克,旱莲草9克,仙鹤草12克,白茅根3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功效】滋阴清热、凉血止血。
【主治】肺胃虚热之鼻衄。
【来源】全国名老中医章次公验方。
凉血止衄汤
【组成】野荠菜30克,白茅根20克,水牛角20克(先煎),生地黄15克,藕节12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主治】肺胃蕴热、逼血妄行之鼻衄。
【来源】江西瑞金县老中医陈验方。
清肺调血汤
【组成】生石膏20克(先煎),肥知母、黄芩、菊花、侧柏叶、藕节炭、当归、仙鹤草、焦山楂各10克,白芍6克,生甘草3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功效】清泻肺热,凉血止血。
【主治】肺热鼻衄。
【来源】全国著名老中医干祖望教授验方。
张氏止血汤
【组成】生地24克,生白芍10克,炒栀子10克,白茅根30克,仙鹤草15克,藕节15克,丹皮10克,黑柏叶10克,白糖参5克,牛膝10克,阿胶10克(冲服)。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功效】补气养血、凉血止血。
【主治】鼻衄之气血两亏者。
【来源】山西名老中医张子琳验方。
滋阴解热止衄汤
【组成】生地12克,玄参12克,白茅根12克,炒白芍9克,炒栀仁6克,生牡蛎24克(先煎),生龟板12克(先煎),陈皮24克,生甘草6克(先煎)。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主治】用于鼻衄。
【来源】全国名老中医许寿仁验方。
清泻止衄汤
【组成】大黄、芒硝(冲服)各20克,厚朴、枳实各10克,栀子炭30克,生石膏25克,玄参、白茅根各15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主治】用于鼻衄。服上方3剂随加减而愈。
【来源】全国名老中医伍开裕老中医验方。
养阴止衄汤
【组成】生地12克,熟地12克,玄参10克,桑白皮12克,黄芩丹皮各6克,白茅根12克,荆芥炭、藕节炭、侧柏炭、血余炭(包)各10克,黄芩9克,甘草3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功效】养阴清热。
【主治】适用于阴虚鼻衄。
【来源】全国名老中医干祖望教授验方。
耳鸣、耳聋
耳鸣、耳聋都是听觉异常的症状。以病人自觉耳内鸣响,如闻潮声,或细或暴,妨碍听觉的称耳鸣;听力减退、妨碍交谈,甚至听觉丧失而不闻外声的称为耳聋。
耳聋方
【组成】磁石60克,葛根45~60克,骨碎补30~60克,山药30克,白芍15克,川芎15克,石菖蒲9克,酒大黄15~18克,甘草12克,大枣15克。
【用法】每日1剂,水煎2次,分2次口服。
【主治】突发性耳聋。
【来源】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老中医孙爱华验方。
聪耳汤
【组成】生白芍、炒当归、丹皮、丹参、白蒺藜、枸杞子各9克,炙远志45~6克,石菖蒲3~45克,耳聋左慈丸12克(包煎)。
【用法】每日1剂,分2汁煎服。
【功效】调肝和营、益气通窍。
【主治】治各种耳聋。
【来源】全国名老中医张赞臣教授验方。
升举清阳汤
【组成】升麻、柴胡、葛根、路路通、菖蒲、马兜铃各适量。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功效】升举清阳。
【主治】清阳不升,耳窍被蒙之耳鸣耳闭,对药物中毒性耳聋有一定疗效。
【来源】南京中医学院名老中医干祖望教授验方。
活络通窍汤
【组成】归尾、葛根、桃仁各10克,赤芍、红花、泽兰各6克,乳香、没药各3克,乌药5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主治】用于耳鸣。
【来源】名老中医干祖望验方。
脓耳
脓耳是指耳膜穿孔,耳内流脓为主要表现的疾病。为常见病、多发病,多发于夏热季节。相当于西医学之急性和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等。
柴胡渗湿汤
【组成】柴胡、半夏、黄芪、人参、甘草、生姜、茯苓、前仁、木通、泽泻、白术各适量。
【用法】水煎服。
【功效】疏解少阳,兼行渗湿。
【主治】急性化脓性中耳炎,鼓室积脓或流脓量多者。
【来源】广州中医学院林先智教授验方。
耳疳散
【组成】已出蛾蚕茧10个,冰片015克。
【用法】将蚕茧剪碎,置瓦上煅存性,加入冰片,共研极细末,贮瓶备用。用药前先以棉签蘸浓度20%黄柏水或浓度3%双氧水清洗耳道,然后取耳疳散少许,均匀吹布药粉于耳中,1日2次。
【功效】清热消疮。
【主治】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单纯型。症见耳内长期流脓不愈,鼓膜有中等大穿孔,症属肝肾阴虚者。
【来源】南京中医学院附属医院名老中医许履和验方。
柴胡清泻汤
【组成】柴胡、黄芩、半夏、甘草、生姜、龙胆草、山栀子、夏枯草、大青叶各适量。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功效】清泻肝胆火热。
【主治】急性化脓性中耳炎酿脓期,耳部炎症剧烈,红肿痛俱者。
【来源】广州中医学院林先智教授验方。
清肺化浊汤
【组成】黄芩10克,芦根15克,金银花12克,苍耳子10克,紫苏10克,白芷0克,辛荑10克,石菖蒲6克,生甘草1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功效】清肺化浊、行气通窍。
【主治】慢性化脓性中耳炎耳内流脓,色白或清或微黄,时轻时重,质黏如涕,无臭,伴鼻塞流涕,平素易感冒者。
【来源】全国著名老中医徐鸿庆验方。
耳炎灵
【组成】大黄、黄芩、黄连、黄柏、苦参各20克,冰片面6克,麻油500毫升,液体石蜡1000毫升。
【用法】先将前5味药放入麻油锅内浸泡24小时,然后加热炸至药枯成黑黄色时,滤净药渣,再加石蜡、冰片面,搅匀过滤,分装于眼药水瓶内备用。用前以棉签拭净耳内积脓,然后滴入1~2滴药液,每日1次。
【主治】脓耳。
【来源】河南中医学院蔡福养教授验方。
耳炎净
【组成】全蝎(带尾)6克,白矾60克,冰片3克。
【用法】先将白矾盛铝勺煅制,研为细末;焙干全褐,与白矾、冰片混合,再研细末置瓶备用。先用双氧水清洗患耳,以棉球拭干然后药粉吹入耳道内。每日2次。
【主治】化脓性中耳炎。
【来源】李星朗名老中医验方。
急性喉炎
急性喉炎是指喉部黏膜的急性炎症。其主要临床症状为声音嘶哑。本病一般发病较急,可有畏寒、发热及周身不适,局部检查见声带红肿。与中医学之急性喉炎相类似。
清肺开音汤
【组成】射干3克,马兜铃6克,冬瓜仁9克,蝉衣3克,生牛蒡子9克,胖大海9克,空沙参9克,生甘草3克,枇杷叶9克,川贝母3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功效】清肺开胸膈,宣气开音。
【主治】外感风热、咳嗽、音哑,或小儿麻疹肺气未清,音哑或咽喉作痛,脉滑舌红。
【来源】浙江中医院名老中医魏长春主任医师验方。
咽喉消肿八味汤
【组成】前胡、炙僵蚕、牛蒡子、杏仁各9克,生甘草3~5克,土牛膝根、野菊花各9~15克,鲜芦根3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主治】急性咽喉病。
【来源】上海第一人民医院耳鼻喉科倪合也验方。
清肺蠲腐汤
【组成】连翘15克,金银花15克,菊花20克,牛蒡子10克,芦根15克,黄芩10克,生地20克,玄参15克,寸冬15克,竹茹15克,栀子10克。
【用法】水煎服,每5小时服1次,可连续服用,至痧透热解。
【主治】用于烂喉丹痧。
【来源】全国名老中医高仲山教授验方。
加减养阴清肺汤
【组成】生地12克,元参10克,麦门冬10克,天花粉10克,瓜蒌15克,马勃3克,葛根6克,天门冬10克,海蛤粉20克,甘草3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功效】滋阴清炎。
【主治】用于阴虚所致的喉痹。
【来源】全国名老中医干祖望教授验方。
加味阳和汤
【组成】熟地、鹿角胶、白芥子、肉桂、炮姜、麻黄、甘草、细辛、射干、桔梗各适量。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主治】急性喉炎、喉壁水肿。
【来源】全国名老中医胡翘武验方。
慢性喉炎
慢性喉炎是喉部黏膜的慢性炎症,多发生于成年人,是最常见的喉病,可分为单纯性慢性喉炎、肥厚性慢性喉炎、声带小结或息肉。临床以声音嘶哑为其主要症状,类似于中医学之慢性喉炎。
增损响声破笛丸
【组成】生诃子9克,木蝴蝶12克,虫退6克,桔梗9克,薄荷6克,川芎6克,连翘9克,甘草6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主治】失音。
【来源】云南名老中医来春茂验方。
疏肝化痰汤
【组成】柴胡、白芍、当归、白术、薄荷、生姜、茯苓、桔梗、川贝、天竺黄、硼砂、海浮石、僵蚕、蝉衣、孩儿茶、昆布、海藻各适量。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功效】疏肝和胃,利气化痰。
【主治】声带小结之痰气郁结者。临床表现为声嘶逐渐加重,咽喉部常觉憋闷不适。喉部常觉有憋闷不舒堵塞,有时咯出块状顽痰,声带小结颜色灰白等。
【来源】甘肃中医学院名老中医华良才教授验方。
慢咽汤
【组成】熟地20克,当归10克,法半夏12克,茯苓15克,桔梗15克,大力子10克,陈皮10克,皂刺12克,重楼15克,甘草10克。
【用法】每日1剂,分3次煎服。
【功效】养阴凉血、清热祛痰。
【主治】虚火喉痹。
【来源】昆明市中医学院名中医刘崇达验方。
咽痹汤
【组成】龙须草、人参叶、金果、榄荔枝草、柿霜、通天草、无花果各9克,桔梗5克,炙甘草3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功效】祛风清热。
【主治】慢性咽喉炎。
【来源】上海中医学院名老中医周光英验方。
急性扁桃体炎
本病为一种常见病,尤多发生于儿童和青壮年患者,类似于中医之风热乳蛾。主要表现为咽喉部疼痛,扁桃体肿大,表面可有脓性渗出物或黄白色脓点,常伴发热等。
咽喉消肿八味汤
【组成】前胡、炙僵蚕、牛蒡子、杏仁各9克,生甘草3~5克,土牛膝根、野菊花各9~15克,鲜芦根3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主治】急性咽喉病(包括急性咽喉炎、急性扁桃体炎、扁桃体周围脓肿等喉科常见病)。
【来源】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老中医倪合也验方。
贴喉丸
【组成】乳香5克,没药5克,血竭5克,全蝎5克,冰片5克,玄参5克,斑蝥16个,麝香1克,山豆根5克。
【用法】上药除冰片、麝香外,共为细末,加冰麝研匀,用生蜜少许为丸,如黄豆粒大,装瓶备用。用时取1粒用手揉捏发软,贴喉结凹陷处(甲状软骨切迹),胶布固定,5~8小时取下,以发泡为度。水泡用消毒针刺破,盖以无菌纱布即可。
【主治】急、慢性扁桃体炎、咽炎、喉炎。
【来源】辽宁省名老中医郑宝善验方。
去腐珍珠散
【组成】淡溺白90克,淡秋石80克,飞滑石30克,珍珠粉5克,薄荷6克,生甘草、青黛、侧柏各4克,冰片少许。
【用法】各研末和匀备用,用时将药粉吹于患部。
【主治】咽喉腐烂。
【来源】吴兴西阳查氏外治验方。
篱栏汤
【组成】篱栏(又名过天芒)、生石膏、岗梅根、生地黄各30克,玄参15克,倒扣草9克。
【用法】日进2剂,早、晚分服。
【主治】乳蛾(扁桃体炎)。
【来源】名老中医刘瑞霖验方。
利咽解毒汤
【组成】钩藤、僵蚕、黄芩各6克,山豆根、苦桔梗、生甘草各3克,板蓝根10克,牛蒡子5克,薄荷叶05克。
【功效】疏风清热,解毒利咽。
【主治】扁桃体炎,服药后3剂而愈。
【来源】湖南长沙市中医院唐建伟验方。
慢性扁桃体炎
本病多由急性扁桃体炎转变成。平时有咽部不适、刺激性咳嗽、口臭或轻微疼痛、疲乏。检查局部暗红充血,扁桃体大小不定,上有黄白色脓点或有脓样物被挤出。类似于中医学之虚火乳蛾或慢性乳蛾。
山豆金莲汤
【组成】山豆根4克,金莲花9克,马勃5克,浙贝母10克,甘草4克,玄参10克,橄榄12克,陈萝卜樱12克。
【用法】加水400毫升,煎至200毫升,待稍凉时徐徐服下,6小时后服2煎。
【功效】降浮火、清浮热、消僵肿。
【主治】乳蛾一侧或两侧,僵肿不消,时有疼痛或常常急性发作者。
【来源】中国中医研究院耿鉴庭研究员验方。
凉血清气限蛾退热汤
【组成】软白薇10克,地骨皮10克,粉丹皮6克,肥知母6克,甘草5克,金莲花9克,紫草6克。
【用法】加水400毫升,如法煎汤煎至200毫升,并服2煎,频服。
【主治】体虚儿童,乳蛾频频发作,有时高热,但长期有断续低烧,往往不过半度,舌绛少苔、脉数,肌瘦,观其外形,呈质弱不健康现象者。
【来源】中国中医研究院耿鉴庭研究员验方。
化痰散结汤
【组成】当归10克,川芎6克,制香附10克,川贝母10克,山慈姑10克,僵蚕10克,昆布12克,桔梗1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功效】行气解郁、化痰散结。
【主治】慢性乳蛾属气郁痰结者,特点为双侧扁桃体明显肥大,但色泽不红甚至略现苍白,质地实而不柔,表面亦多光滑,无明显疼痛。
【来源】北京中医医院名中医徐鸿庆验方。
银花石膏汤
【组成】石膏(先煎)30克,板蓝根、龙胆草、瓜蒌皮、升麻各3克,马勃、马兜铃各9克,水牛角(先煎)24克,腊梅花、生地、赤芍、黄芩、红条紫草各12克,银花15克,岗稔根18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主治】慢性扁桃体炎。
【来源】王香石名老中医验方。
喉痈
喉痈是发生于咽喉间及其附近部位的痈肿之总称,以喉关痈为多见,其生于喉关,相当于扁桃腺周围脓肿;生于喉底的叫里喉痈,相当于咽后壁脓肿,生于颌下的叫颌下痈,相当于咽旁脓肿;生于上腭者,称上腭痈,又称外喉痈。本病发展迅速、咽部疼痛剧烈、张口困难,患处红肿高突,伴高热恶寒等,可致吞咽呼吸受影响。
荆贝甘休汤
【组成】紫荆皮10克,浙贝母10克,郁金10克,蚤休10克,防风9克,甘草4克,木芙蓉叶10克。
【用法】取水400毫升,先将紫荆皮、郁金、蚤休3味浸泡2小时,然后入诸药,煎成200毫升,顿服。2煎则加水300毫升,煎成200毫升,相距6小时再服。
【功效】消散凝结。
【主治】喉痈初起,红肿僵硬,身发寒热,有化脓之势者。
【来源】中国中医研究院研究员耿鉴庭验方。
茅皂决痈汤
【组成】茅针10克,皂角刺10克,连翘10克,甘草节5克,紫花地丁10克,七叶一枝花10克,磨金果榄5克(冲服)。
【用法】加水400毫升,煎至200毫升,待稍凉服,并服2煎。
【功效】排托穿透。
【主治】喉痈发病4~7日,脓将成熟,壅肿并未聚头。
【来源】中国中医研究院研究员耿鉴庭。
泻脓汤
【组成】象贝母、皂角刺、炙山甲、银花、连翘、焦山栀、板蓝根、炒僵蚕、黄芩、天花粉、山豆根、芦根各适量。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功效】清热解毒,破淤消肿。
【主治】急性扁桃体炎和扁桃体周围脓肿,无论脓肿形成与否,均可使用。
【来源】上海老中医朱宗玄验方。
益气养阴汤
【组成】党参10克,生黄芪10克,生山药12克,天花粉10克,金银花10克,石斛12克,生甘草1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功效】益气养阴,托毒生肌。
【主治】喉痈脓溃泄毒期。
【来源】北京著名老中医徐鸿庆验方。
喉痈散
【组成】制马钱子12克,青木香15克,白僵蚕30克,炮山甲15克,山豆根15克。
【用法】共研细末,过筛,贮瓶备用。每服1~15克,每日2次。
【主治】喉痈,服药5天可愈。
【来源】山东省莘县名老中医谭之彬验方。
喉症散
【组成】寒水石30克,人中白30克,白矾15克,西月石10克,川雅连、西中黄、青黛、冰片各5克,蜒蛐数条。
【用法】将前6味药共研末,与蜒蛐拌和,捶捣如泥,置烈日曝晒干透,研细过筛,再放入乳钵内与青黛,冰片共研,至无声为度封闭于瓶内备用。喉病者将药吹入咽部,外疡者将药撒点疮面,再以消毒敷料覆盖。
【主治】治白喉、喉痈、鹅口疮、痈疽发背等。
【来源】全国名老中医王道平验方。
白喉
白喉是由白喉杆菌引起的急性传染病。成人和青少年儿童的白喉绝大多数是咽白喉;喉白喉、鼻白喉和其他黏膜上的白喉较多见于幼儿患者,临床表现有发热、疼痛、咽物困难,其病变部位多是在咽喉等黏膜处形成白色假膜,不易和黏膜下组织分离,若遇外毒素侵袭可引起中毒症状,严重者可致心肌炎和神经瘫痪。
养阴润燥清咽汤
【组成】生地黄12克,玄参10克,麦门冬10克,白芍7克,川贝母10克,磨金果榄5克(和服),甘草4克,陈萝卜樱12克。
【用法】加水400毫升泡20分钟,用芦柴微火缓煎,沸后煎至200毫升,入磨药和匀,重煎一二沸,以布挤汁,待稍冷缓缓服。
【功效】养阴润燥清咽。
【主治】白喉,白腐生于咽部,里热重、现津液受灼之象,而无风痰哮吼等现象者。
【来源】中国中医研究院研究员耿鉴庭验方。
龙牡射干汤
【组成】黄厚、附片(先煎)9克,牡蛎、龙骨各30克(均先煎),黑锡丹(包煎)巴戟天、黄芪皮各12克,射干、马勃(包煎)、甘草各3克,木蝴蝶21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主治】白喉。
【来源】近代名医徐小圃验方。
白喉汤
【组成】天门冬、甘草各10克,黄芩、连翘各12克,玄参、生地各15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功效】清咽解毒、养阴润燥。
【主治】白喉。
【来源】广州市传染病医院刘芹验方。
口疮
口疮是指口腔肌膜上发生的表浅、如豆大小的溃疡点。又称口疳。临床上分为实证与虚证两大类。与西医学阿弗他口炎(即复发性口疮)相类似。
养阴清热汤
【组成】生地15克,熟地15克,白芍12克,天门冬10克,麦门冬10克,黄芩12克,丹皮12克,玄参12克,栀子10克,桔梗12克,山药12克,地骨皮12克,女贞子12克,生甘草10克。
【功效】滋阴清热。
【主治】复发性口疮、扁平苔藓、干燥综合征、白塞氏综合征等疾病阴虚火旺型患者。
【来源】北京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教授徐治鸿验方。
复方连术汤
【组成】川连30克,苍术30克,胡黄连10克,人中黄10克,生甘草1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功效】清热化温、泻火解毒、健脾护中。
【主治】复发性口疮。
【来源】浙江省余姚市中医院赵炯恒主任医师验方。
清热降火汤
【组成】生甘草5克,桔梗3克,黄芩10克,元参10克,薄荷5克,生石膏18克,芦根30克,连翘10克,竹叶10克,瓜蒌仁12克,生大黄6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主治】复发性口疮炎急性发作期,症见口腔内黏膜、上腭、牙龈及舌体糜烂、灼热疼痛、难以饮食等。
【来源】江苏省中医院名老中医许履和验方。
口疮方
【组成】煅炉甘石2克,人中白(煅)1克,青黛2克,冰片03克,枯矾05克。
【用法】上药共为极细末,放瓶中收贮,盖严勿受潮湿。治疗时将药末搽于患处,每日1次。
【功效】燥湿收敛,化腐生肌,清热止痛。
【主治】口腔溃疡。
【来源】山东中医学院著名老中医张玲玉教授验方。
口炎灵
【组成】生石膏30克,银花10克,山豆根10克,生甘草10克,当归10克,沙参15克,麦门冬30克,元参3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功效】清热解毒、滋阴隆火。
【主治】急性感染性口炎。其中包括浆液性、卡他性、葡萄球菌、肺炎球菌、链球菌性口炎,急性舌炎、疱疹性口炎、雪口病和战壕口等。
【来源】北京市口腔医院名医许姜泽验方。
滋阴解热汤
【组成】生地20克,熟地20克,生首乌15克,玄参20克,射干9克,山豆根6克,甘中黄6克,蝉衣6克,肉桂末6克。
【用法】上药共为细末,每服6克,1日2次。
【功效】滋阴补肾、引火归元。
【主治】口腔糜烂。
【来源】上海中医学院副教授凌耀星验方。
温中除火汤
【组成】生黄芪30克,党参20克,白术15克,茯苓12克,炙甘草6克,肉桂3克,土茯苓2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功效】补中益气,温中除火。
【主治】元气亏虚,阴火上炎之口疮。
【来源】宁波市第一医院名老中医黄志强验方。
口疮散
【组成】绿豆7粒白矾3克,硼砂2克,青黛、冰片各05克。
【用法】先将绿豆、白矾、硼砂装入一个蚕茧内,用镊子夹住,置麻油灯上燃烧,以蚕茧焦黑,白矾开花为度,掺入青黛、冰片。共研细末,贮于瓶内备用。用时将上药吹于溃处,每日3~4次,1~2日后可见效。
【主治】治口角、颊腭及舌面等处之口疮。
【来源】张鹳一验方。
牙痛
牙痛,是牙齿疼痛的简称。无论是牙体或牙周组织的病变均可引起该症,其仅是口腔科疾病的一种。
牙痛方
【组成】生石膏(研末)30克,薄荷叶6克,生赭石30克,淮牛膝9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主治】牙痛、龈肿之属火热上冲者。
【来源】贵阳中医学院黄树曾验方。
牙痛灵
【组成】金银花45克,双钩藤6克,粉丹皮15克,丝瓜络9克,连翘壳6克,生柏叶45克,生甘草15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功效】清热解毒、凉血祛风。
【主治】风热牙痛。
【来源】贵州省名老中医王聘贤验方。
加味滋肾丸
【组成】知母15克,黄柏15克,肉桂5克,淮牛膝30克,骨碎补30克,地骨皮3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早、晚分服。
【主治】肾精亏损,虚火上炎之齿松龈痛等症。
【来源】自贡市第一人民医院名中医彭志聪验方。
牙痛安
【组成】升麻3克,葛根3克,生甘草15克,赤芍3克。
【用法】用清水煎汤约300毫升,日服2次
【功效】清热宣散消肿。
【主治】牙痛及牙龈肿胀等症。
【来源】上海中医学院教授张赞臣验方。
齿灵汤
【组成】生地12克,丹皮10克,青皮6克,石膏12克,荆芥6克,防风6克,甘草6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功效】清肝泻火、凉血疏风。
【主治】对虚实牙痛、龋齿疼痛皆有效果。
【来源】此方系名老中医苗守章验方。
清解止痛汤
【组成】细辛9克,麻黄12克,白芷4克,石膏94克,枯芩24克,粉草12克,粉丹12克,淮牛膝125克(另包先煎),老姜为引。
【主治】牙痛。
【来源】邵春林名老中医验方。

(<-快捷键)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目录

阅读设置

背景色:

字体大小: 14px

页面宽度: 1200px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