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侦探推理 > 中华神医药方

中华神医药方

作者:膳书堂文化字数:196886状态:连载

二、外感病症

二、外感病症
感冒
一柴胡饮
【来源】《景岳全书》卷五十一。
【主治】外感四时不正之气,或发热,或寒热,或妇人热入血室,或产后冒风,以致寒热如疟,但外有邪而内兼火者。
【组成】柴胡6克,黄芩5克,芍药6克,生地5克,陈皮5克,甘草2克。
【用法】水煎,分2次温服。
【加减】内热甚,加连翘6克;外邪甚,加防风3克;邪结在胸痞满者,去生地,加枳实6克;热结阳明而渴者,轻加花粉或葛根6克,重加知母、石膏。
荆防败毒散
【来源】《摄生众妙方》卷八。
【功用】疏风解表,败毒消肿。
【主治】风寒感冒初起,恶寒发热,头疼身痛,苔白,脉浮者;疮肿初起,见表寒证者。
【组成】羌活、独活、柴胡、前胡、枳壳、茯苓、防风、荆芥、桔梗、川芎各45克,甘草15克。
【用法】上药用水300毫升,煎至240毫升,温服。
菊叶汤
【来源】《宣明论方》卷三。
【异名】菊花散(《证治准绳·类方》卷五)。
【主治】外感风邪,头目昏眩,呕吐,面目浮肿。
【组成】菊花(去梗)、羌活、独活、旋复花、牛蒡子、甘草各等分。
【用法】上药共研为细末。每服6克,以水150毫升,加生姜3片,同煎至100毫升,去滓温服。
防风冲和汤
【来源】《医学入门》卷四。
【主治】伤风有汗,脉浮缓。
【组成】防风、白术、生地各45克,羌活、黄芩、白芷、甘草各3克,川芎15克。
【用法】水煎,温服。
【加减】汗未止,加黄芪、芍药。
百解散
【来源】《活幼心书》卷下。
【主治】小儿外感风寒,鼻流清涕,头痛发热,昼轻夜重。
【组成】干葛75克,升麻、赤芍药各60克,黄芩30克,麻黄225克,薄桂(去粗皮)75克,甘草45克。
【用法】上药咀。每服6克,用水150毫升,加生姜3片,葱1根,煎至100毫升,温服。
【加减】风热盛者,加薄荷。
通气防风汤
【来源】《内外伤辨》卷中。
【主治】风热外乘,肺气郁甚,肩背痛,汗出,小便数而少。
【组成】防风、羌活、陈皮、人参、甘草各15克,藁本、青皮各09克,白豆蔻、黄柏各06克,升麻、柴胡、黄芪各3克。
【用法】上咀,都作1服。用水300毫升,煎至150毫升,空腹时去滓温服。
【禁忌】如面白脱色,气短者,不可服。
防风散
【来源】《太平圣惠方》卷二十。
【主治】外感风热,头痛掣动。
【组成】防风30克(去芦头),川升麻30克,黄芩30克,赤芍药30克,蔓荆子30克,石膏30克,葛根30克(锉),甘草15克(炙微赤,锉)。
【用法】上药捣粗罗为散。每服12克,以水170毫升,煎至100毫升,去滓,入淡竹沥30毫升,再煎一二沸,温服,不拘时候。
冲和散
【来源】《百一选方》卷七。
【异名】苍荆散(《医学入门》卷八)。
【主治】外感风寒挟湿,身体沉重,肢节酸疼,项背拘急,头目不清,鼻塞声重,伸欠泪出,气壅上盛,咽渴不利,胸膈凝滞,饮食不入。
【组成】苍术18千克,荆芥穗900克,甘草375克。
【用法】上药共研为粗末。每服9克,用水230毫升,煎至180毫升,去滓热服,不拘时候;药滓再煎。
柴胡半夏汤
【来源】《医学入门》卷四。
【主治】伤风发热恶寒,头痛无汗而咳嗽,或胁热自痢;兼治一切痰症,状似伤寒。
【组成】柴胡、半夏各3克,黄芩、白术、陈皮、麦门冬各3克,甘草15克,姜3片,大枣2枚。
【用法】水煎,温服。
【加减】小便不利,加茯苓;冬月无汗,加麻黄;三时无汗,加苏叶;冬月有汗,加桂枝;三时有汗,加防风;咽喉痛,加桔梗;喘嗽,去白术,加杏仁、桑白皮;酒热,加黄连;食积,加山楂、神曲;痰伏胁下作痛,加白芥子;痰甚喉中如牵锯,加竹沥、姜汁;痰稠如胶,加金沸草、前胡;胸膈痞闷,加枳壳。
四柴胡饮
【来源】《景岳全书》卷五十一。
【功用】扶正解表。
【主治】元气不足,或忍饥劳倦,而外感风寒;或六脉紧数微细,正不胜邪者。
【组成】柴胡3~9克,炙甘草3克,生姜3~7片,当归6~9克(泻者少用),人参6~9克或15~21克。
【用法】用水40毫升,煎至200毫升,温服。
【加减】胸膈滞闷者,加陈皮3克。
羌活胜湿汤
【来源】《内外伤辨》卷中。
【异名】通气防风汤(《医学发明》卷五)。
【功用】祛风胜湿。
【主治】风湿在表,头痛项强,腰背重痛,一身尽痛,难以转侧,恶寒发热,脉浮。
【组成】羌活、独活各3克,藁本、防风、甘草(炙)、川芎各15克,蔓荆子09克。
【用法】上药咀,都作一服。用水300毫升,煎至150毫升,去滓,食后大温服。
【加减】如经中有寒湿,身重,腰沉沉然,加酒洗汉防己15克;轻者,附子15克;重者,川乌15克。
【附注】方中羌活、独活祛风湿,利关节;防风、藁本祛风除湿,发汗止痛;川芎活血,祛风止痛;蔓荆子治头风疼痛;炙甘草调和诸药。合用具有祛风胜湿之效。
正柴胡饮
【来源】《景岳全书》卷五十一。
【功用】平散风寒。
【主治】外感风寒,发热恶寒,头疼身痛,阂疟初起。
【组成】柴胡3~9克,防风3克,陈皮45克,芍药6克,甘草3克,生姜3~5片。
【用法】用水300毫升,煎至200毫升,热服。
【加减】如头疼者,加川芎3克;热而兼渴者,加葛根3~6克;呕恶者,加半夏45克;湿胜者,加苍术3克;胸腹有微滞者,加厚朴3克;寒气胜而邪不易解者,加麻黄3~9克,去浮沫服之,或加苏叶亦可。
柴陈煎
【来源】《景岳全书》卷五十一。
【功用】解表发汗,化痰止咳。
【主治】伤风兼寒,咳嗽发热,痞满多痰者。
【组成】柴胡6~9克,陈皮45克,半夏6克,茯苓6克,甘草3克,生姜3~7片。
【用法】用水220毫升,煎至160毫升,空腹时温服。
【加减】如寒盛者,加细辛21~24克;如风盛气滞者,加苏叶45克;如冬月寒甚,加麻黄45克;气逆多嗽者,加杏仁3克;痞满气滞者,加白芥子15~21克。
武侯行军散
【来源】《良朋汇集》卷五。
【异名】行军散(《行军方便便方》卷中)。
【主治】感冒风寒,未过3日者。
【组成】麻黄270克,川芎、白芷、苏叶、石膏、甘草各30克,绿豆粉60克。
【用法】上药共研为细末。每服3克,用无根水调服。
【禁忌】孕妇勿服。
双解散
【来源】《宣明论方》卷六。
【功用】疏风解表,通便泻热。
【主治】风寒暑湿、饥饱劳疫、内外诸邪所致恶寒发热。或小儿生疮疹,透发不快,有汗或无汗,大便干结,小便短赤者。
【组成】益元散210克,防风通圣散210克。
【用法】上药一处相和入拌匀。每服9克,用水220毫升,入葱白15厘米,盐豉50粒,生姜3片,煎至150毫升,温服。
川芎散
【来源】《古今医统》卷六十二引《医林》。
【主治】伤寒鼻塞。
【组成】苍术(米泔浸)150克,藁本、白芷、细辛、羌活川芎、甘草(炙)各30克。
【用法】上药咀。每服9克,用水150毫升,加生姜3片,葱白10克,煎取100毫升,温服。
急风散
【来源】《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一。
【主治】偏正头痛,夹脑风,太阳穴痛。坐卧不安;小儿伤风,鼻塞流涕。
【组成】生川乌(炮,去皮、脐)、辰砂(研,飞)各60克,生南星(洗,去皮)120克。
【用法】上药共研为细末。用酒调敷痛处。小儿伤风,用酒调涂囟门上。
金沸草散
【来源】《博济方》卷一。
【主治】外感风寒,恶寒发热,头目昏痛,颈项强急,肢体烦疼,胸膈满闷,咳嗽喘满,痰涎不利,涕唾稠黏。
【组成】荆芥穗120克,旋复花90克,前胡90克,半夏30克(洗净,姜汁浸),赤芍药30克,麻黄(去节)90克,甘草30克。
【用法】上药共研同为细末。每服6克,用水150毫升,入生姜、大枣,同煎至90毫升,热服。如汗出,并3服。有寒气则出汗,如风盛则解利。
香薷丸
【来源】《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二。
【主治】伤暑伏热,躁渴瞀闷,头目昏眩,胸膈烦满,呕哕恶心,口苦舌干,肢体困倦。不思饮食,或发霍乱,吐痢转筋。
【组成】香薷(去土)、紫苏(用茎叶,去粗梗)、干木瓜各30克,丁香、茯神(去木)、檀香(锉)、藿香叶、甘草(炙)各15克。
【用法】上药共研为细末,炼蜜和丸,每1克作1丸。每服1~2丸,细嚼;温汤或新汲水下。小儿服半丸,不拘时候。
香薷汤
【来源】《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二。
【主治】感受暑湿,饮食不节,脾胃不和,憎寒壮热,身体疼痛,胸膈满闷,霍乱呕吐。
【组成】白扁豆(炒)、茯神、厚朴(去粗皮,锉,姜汁炒)各30克,香薷(去土)60克,甘草(炙)15克。
【用法】上药共研为细末。每服6克,沸汤送服,不拘时候。
香葛汤
【来源】《世医得效方》卷一。
【主治】四时感冒不正之气,头痛身疼,项强寒热,呕恶痰嗽,腹痛泄泻。
【组成】紫苏(去根)、白芍药、香附子(炒去毛)、川升麻、白干葛、薄陈皮各30克,白芷、大川芎各15克,苍术(米泔浸,切,炒黄色)30克,大甘草15克。
【用法】上药锉散。每服15克,用水225毫升,加生姜3片,水煎,热服,不拘时候。
三柴胡饮
【来源】《景岳全书》卷五十一。
【主治】素禀阴分不足,或肝经血少而偶感风寒者;或感邪不深,可兼补而散者;或病后、产后感冒,宜用解散而因血气虚弱不能外达者。
【组成】柴胡6~9克,芍药45克,炙甘草3克,陈皮3克,生姜3~5片,当归6克(溏泄者,易以熟地)。
【用法】上药用水300毫升,煎至240毫升,温服。
【加减】如微寒咳呕者,加半夏3~6克。
香散
【来源】《百一选方》卷七。
【功用】发散表邪。
【主治】伤风感寒,头痛恶寒,胸脘痞闷,脉浮者。
【组成】香附子(去毛,炒)180克,藁本(去芦)120克,川(锉)、橘皮(去白)各60克,甘草45克(炙)。
【用法】上药共研为细末。每服9克,用水150毫升,加生姜3片,煎至100毫升,温服,不拘时候。
香苏散
【来源】《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二。
【功用】理气解表。
【主治】外感风寒,内有气滞,形寒身热,头痛无汗,胸脘痞闷,不思饮食,舌苔薄白。
【组成】香附子(炒香,去毛)、紫苏叶各120克,甘草(炙)30克,陈皮60克(不去白)。
【用法】上为粗末。每服9克,用水150毫升,煎100毫升,去滓热服,不拘时候,日3服。若作细末,只服6克,入盐点服。
【禁忌】用药期间,戒食荤腥、酒、肉。
【附注】方中紫苏叶辛温解表,温中行气;香附、陈皮理气畅中;甘草调和诸药。合用共奏理气解表之功。方中紫苏、香附有安胎作用,故妊娠感冒,用之亦颇适合。
八物汤
【来源】《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四。
【异名】八物散(《医学入门》卷四)。
【主治】厥阴伤风,恶风体倦,自汗,小腹急痛,寒热如疟,骨节烦疼,其脉尺寸俱微而迟者。
【组成】桂心、当归、川芎、前胡、防风各225克,芍药45克,甘草(炙)、茯苓各15克。
【用法】上药咀。每服12克,用水220毫升,加生姜5片。大枣3个,煎取180毫升,去滓,空腹时服。
香苏散
【来源】《世医得效方》卷一。
【主治】伤寒、伤风、伤湿、伤食。
【组成】香附150克(炒去毛)、紫苏(去根)75克,陈皮60克,甘草60克,苍术60克(切片,米泔浸,炒黄)。
【用法】上药锉散。每服12克,用水225毫升,加生姜3片,葱白2根煎,不拘时候服。得汗为妙。
【加减】头痛,加川芎、白芷、细辛、荆芥穗各15克;咳嗽声重,痰多涕稠,加半夏、桔梗、乌梅各15克,桑白皮21厘米;心疼,加石菖蒲、半夏各15克;泄泻,加木香、藿香15克。
二香散
【来源】《世医得效方》卷一。
【主治】感冒风寒暑湿,呕恶泻痢,腹痛;瘴气,及饮冷当风,头疼身热,伤食不化。
【组成】紫苏、陈皮、苍术各30克,香薷(去根)60克,香附子75克(炒去毛),厚朴(去粗皮,姜汁拌炒)、甘草、扁豆各30克。
【用法】上药锉散。每服12克,用水220毫升,加生姜3片,木瓜2片,葱白2根同煎,热服。外感肿满,先以此方多加车前子、木瓜煎服。
伤寒
二圣救苦丸
【来源】《万病回春》卷二。
【异名】二圣救苦丹(《医宗金鉴》卷三十八)。
【主治】伤寒、瘟疫初起,热邪较盛,形气俱实者。
【组成】锦纹大黄120克(酒拌,蒸,晒干),牙皂60克(猪牙者)。
【用法】上二味,为末,水打稀糊为丸,如绿豆大。每服50~70丸,冷绿豆汤送下。以汗为度。
【附注】《医宗金鉴》云:本方“服后或汗、或吐、或下,三法俱全,其病立解。”
二气丹
【来源】《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五。
【功用】助阳消阴,正气温中。
【主治】内虚里寒,冷气攻击,心胁脐腹胀满刺痛,泻痢无度,呕吐不止,自汗时出,小便不禁,阳气渐微,手足厥冷;伤寒阴证,霍乱转筋,久下冷痢,少气羸困,一切虚寒痼冷。
【组成】硫磺(细研)、肉桂(去皮,为末)各03克,干姜(炮,为末)、朱砂(研,为衣)各6克,附子(炮,去皮、脐,为末)15克。
【用法】上药研匀,用细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30丸,空腹时用煎艾盐汤放冷送下。
茯苓四逆汤
【来源】《伤寒论》。
【主治】伤寒,发汗或下后,病仍不解,烦躁者。
【组成】茯苓12克,人参3克,附子(生用)、甘草各6克(炙),干姜45克。
【用法】上五味,以水1升,煮取600毫升,去滓,温服150毫升,一日2次。
荡胸汤
【来源】《医学衷中参西录》上册。
【主治】寒痰结胸。其症胸膈痰涎,与外感之邪互相凝结,上塞咽喉,下滞胃口,呼吸不利,满闷短气,饮水不能下行,或转吐出。兼治疫症结胸。
【组成】蒌仁60克(新炒者,捣),生赭石60克(研细),苏子20克(炒捣),芒硝12克(冲服)。
【用法】用水800毫升,煎取清汁500毫升,先温服200毫升。结开,大便通行,停后服。若其胸中结犹未开,过两点钟,再温服200毫升。若胸中之结已开,而大便犹未通下,且不觉转矢气者,仍可温服100毫升。
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
【来源】《伤寒论》。
【异名】厚朴汤(《医方类聚》卷五十四引《通真子伤寒括要》)、厚朴人参汤(《伤寒总病论》卷二)。
【主治】发汗后,腹胀满者。
【组成】厚朴12克(炙,去皮),生姜9克(切),半夏6克(洗),甘草6克(炙),人参3克。
【用法】上五味,以水12升,煮取300毫升,去滓,分3次温服。
八解散
【来源】《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二。
【主治】四时伤寒,头疼壮热,感风多汗;及劳伤过度,骨节颃疼,饮食无味,四肢疼倦,行步喘乏,面色萎黄,怠惰少力;或咳嗽寒热,羸弱自汗,胸膈不快,呕逆恶心。
【组成】人参,茯苓,甘草(炙),陈皮(去白)、白术、藿香(去土)各30克,厚朴(去粗皮,锉,生姜自然汁浸一夜,炒紫色)60克,半夏(汤洗7次)30克。
【用法】上药共研为细末。每服6克,用水150毫升,加生姜3片,枣子1枚,葱白10克,同煎至100毫升,温服。不拘时候。
人参散
【来源】《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十。
【功用】调中和胃,止呕除烦。
【主治】脾胃不和,昏困多睡,乳食减少,及伤寒时气,胃气不顺,吐痢止后,躁渴不解。
【组成】干葛60克,人参、白茯苓(去皮)各30克,木香甘草(炙)、藿香叶各15克。
【用法】上药共研为末。每服3克,用水250毫升,煎至170毫升,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
【来源】《伤寒论》。
【主治】伤寒发汗后,其人脐下悸,欲作左豚者。
【组成】茯苓25克,桂枝12克(去皮),甘草6克(炙),大枣15枚。
【用法】上四味,以甘澜水1升,先煎茯苓减至800毫升,纳诸药,煮取300毫升,去滓,温服100毫升,一日3次。
复阳丹
【来源】《景岳全书》卷五十一。
【主治】阴寒呕吐,泄泻腹痛,寒疝。
【组成】附子(制)、炮姜、胡椒、北五味(炒)、炙甘草各30克,白面60克(炒熟)。
【用法】上药共研为末,和匀,入温汤捣为丸,梧桐子大。每服3克,随症用药引送下。
香芎散
【来源】《传信适用方》卷一。
【主治】伤寒伤风,鼻塞头痛,及流行瘟疫。
【组成】香附子(炒,去皮)180克,川芎、香白芷、甘草(炙)各60克,藿香叶120克,石膏(研如粉)90克。
【用法】上药共研为细末。每服5克,热茶调下,不拘时候。
犀角玄参汤
【来源】《证治准绳·伤寒》卷六。
【主治】伤寒热盛发斑,心烦狂言,或咽痛者。
【组成】犀角屑、升麻、射干、黄芩、人参、黑玄参各等分。
【用法】上药用水400毫升,煎至200毫升,去滓温服。
七物黄连汤
【来源】《备急千金要方》卷九。
【主治】夏日伤寒,四肢烦疼发热,心烦,呕逆支满。
【组成】黄连、茯苓、黄芩各9克,芍药、葛根各12克,甘草15克,小麦30克。
【用法】上各咀。以水700毫升,煮取300毫升候冷,分2次服。
香壳散
【来源】《小儿卫生总微论》卷七。
【主治】伤寒心胸满闷可不舒。
【组成】橘皮(洗,去瓤)。
【用法】上药共研为细末。每服3克,空腹时用生姜汤调下。
升麻黄连汤
【来源】《圣济总录》卷二十六。
【主治】伤寒挟热,腹痛下痢。
【组成】升麻、黄连(去须,锉,炒)、当归(切,焙)、芍药、桂枝(去粗皮)、黄柏(去粗皮)、甘草(炙)各15克。
【用法】上七味,锉如麻豆。每服9克,用水150毫升,煎至100毫升,去滓,空腹时温服。
大柴胡汤
【来源】《伤寒论》。
【功用】和解少阳,内泻热结。
【主治】少阳、阳明合病,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呕不止,郁郁微烦,心下痞硬或满痛,大便秘结,或协热下利,舌苔黄,脉弦有力者。现用本方加减治疗急性胰腺炎、急性胆囊炎、胆石症等见有上述征候者。
【组成】柴胡15克,枳实9克(炙),生姜15克(切),黄芩9克,芍药9克,半夏9克(洗),大枣12枚(擘),大黄6克。
【用法】上七味,用水12升,煮取600毫升,去滓再煎,温服200毫升,每日3服。
【附注】方中柴胡、黄芩和解少阳;枳实、大黄内泻热结;芍药助柴胡、黄芩清肝胆之热,合枳实、大黄治腹中实痛;半夏和胃降浊以止呕逆;生姜、大枣既助半夏和胃止呕,又能调营卫而和诸药。诸药合用,共奏和解少阳、内泻结热之功。
惺惺散
【来源】《活幼心书》卷下。
【主治】伤风伤寒,痰嗽咳逆。
【组成】人参(去芦)15克,桔梗(锉破)、白茯苓(去皮)、白术、天花粉各30克,细辛(去叶)6克,防风(去芦)、川芎、南星(生用)各75克,甘草(半生、半炙)21克。
【用法】上药咀。每服6克,用水200毫升,加生姜3片,薄荷3叶,慢火煎至160毫升,不拘时温服。
大温中饮
【来源】《景岳全书》卷五十一。
【功用】温中补虚,解表祛邪。
【主治】阳虚伤寒及一切四时劳倦寒疫阴暑之气,身虽炽热,时犹畏寒,即在夏月亦欲衣被覆盖,或喜热汤,或兼呕恶泄泻,但六脉无力,肩脊怯寒,邪气不能外达者。
【组成】熟地9~21克,冬白术9~15克,当归9~15克(如泄泻不宜用,或以山药代之),人参6~15克(甚至30克,或不用亦可),炙甘草3克,柴胡6~12克,麻黄3~9克,肉桂3~6克,干姜(炒熟)3~6克(或用煨生姜3~7片亦可)。
【用法】用水400毫升,煎至280毫升,去浮沫,温服。或略盖取微汗。
【加减】如气虚,加黄芪6~9克;寒甚阳虚者,加制附子3~6克;头痛,加川芎或白芷、细辛;阳虚气陷,加升麻;肚腹泄泻,宜少减柴胡,加防风、细辛亦可。
【附注】原书云:“服后畏寒悉除,觉有燥热,乃阳回作汗佳兆,不可疑之畏之”。“此方宜与理阴煎、麻桂饮相参用”。
小承气汤
【来源】《伤寒论》。
【功用】轻下热结,除满消痞。
【主治】伤寒阳明腑实证。谵语潮热,大便秘结,胸腹痞满,舌苔黄,脉滑数;痢疾初起,腹中部疼痛,或脘腹胀满,里急后重者。
【组成】大黄12克(酒洗),厚朴6克(炙,去皮),枳实9克(大者,炙)。
【用法】上药三味,以水800毫升,煮取400毫升,去滓,分2次温服。
【附注】方中大黄泻热通便,厚朴行气散满,枳实破气消痞。诸药合用,可以轻下热结,除满消痞。
保真汤
【来源】《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二。
【主治】四时伤寒,不问阴阳二证。
【组成】藁本(去芦)、川芎各120克,甘草(炒)60克,苍术(洗,锉,麸炒)500克。
【用法】上药咀为粗末。每服9克,水220毫升,生姜3片,同煎150毫升,去滓,不拘时热服。
小陷胸汤
【来源】《伤寒论》。
【功用】清热化痰,宽胸散结。
【主治】小结胸病。痰热互结,胸脘痞闷,按之则痛,或咳痰黄稠,舌苔黄腻,脉滑数者。
【组成】黄连6克,半夏12克(洗),栝楼实(大者)30克。
【用法】上药三味,以水12升,先煮栝楼取600毫升,去滓;再入诸药,煮取500毫升,去滓,分3次温服。
【附注】方中黄连清热泻火,半夏化痰开结,二药合用,辛开苦降,善治痰热内阻。更以栝楼实荡热涤痰,宽胸散结。三药共奏清热化痰,宽胸散结之功。
柴胡饮子
【来源】《宣明论方》卷四。
【异名】人参柴胡饮子(《医门法律》卷五)。
【主治】伤寒发汗不解;或中外诸邪热,口干烦渴;或下后热未除,汗后劳复;或骨蒸肺痿喘嗽,妇人余疾,产后经病。
【组成】柴胡、人参、黄芩、甘草、大黄、当归、芍药各15克。
【用法】上药共研为末。每服9克,用水150毫升,加生姜3片,煎至100毫升,温服。每日3服。
柴芩清膈煎
【来源】《重订通俗伤寒论》。
【功用】攻里兼和解。
【主治】少阳表邪,内结膈中,膈上如焚,寒热如疟,心烦懊,大便不通。
【组成】川柴胡24克,生锦纹(酒浸)45克,生枳壳45克,焦山栀9克,青子芩45克,苏薄荷45克,苦桔梗3克,青连翘6克,生甘草18克,鲜淡竹叶36片。
【用法】水煎服。
【附注】方中以凉膈散法,以生军领栀、芩之苦降,荡胃实以泄里热,佐以枳、桔,引荷、翘、甘、竹之辛凉,宣膈热以解表邪;妙在柴胡合黄芩,分解寒热。为少阳阳明攻里清膈之良方。
五积散
【来源】《仙授理伤续断秘方》。
【功用】散寒祛湿,理气活血,化痰消积。
【主治】外感风寒,内伤生冷,胸腹痞闷,呕吐恶食,头身疼痛,肩背拘急,以及妇女血气不调,心腹疼痛等症。
【组成】苍术、桔梗各600克,枳壳、陈皮各180克,芍药、白芷、川芎、当归、甘草、肉桂、茯苓、半夏(汤泡)各90克,厚朴、干姜各120克,麻黄(去根、节)180克。
【用法】上除枳壳、肉桂两件外,余细锉,用慢火炒,令色变,摊冷,入枳壳、肉桂令匀。每服9克,水150毫升,姜3片,煎至75毫升,热服。
【附注】方中麻黄、白芷发散表寒;干姜、肉桂温散里寒;苍术、厚朴健脾燥湿;半夏、陈皮、茯苓理气化痰;当归、川芎、芍药养血和血;桔梗、枳壳升降气机;甘草调和诸药。全方共奏散寒、祛湿、理气、活血、化痰之功。是治疗寒、湿、气、血、痰五积的主方,故名“五积散”。
牛黄膏
【来源】《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卷中。
【功用】开窍醒神。
【主治】妇人热入血室,发狂不认人者。
【组成】牛黄75克,朱砂、郁金、牡丹皮各9克,脑子甘草各3克。
【用法】上药共研为细末,炼蜜和丸,如皂子大。新水化下。
【附注】本方方名,据剂型当作“牛黄丸”。
柴胡枳桔汤
【来源】《古今医鉴》卷三。
【主治】伤寒胸胁痛,潮热作渴,咳痰气喘。
【组成】麻黄、杏仁、桔梗、枳壳、柴胡、黄芩、半夏、知母、石膏、干葛、甘草各等分。
【用法】上锉一剂。加生姜3片,水煎,温服。
黄连犀角汤
【来源】《外台秘要》卷二引《深师方》。
【异名】黄连犀角散(《张氏医通》卷十四)。
【功用】清热杀虫。
【主治】伤寒及诸病之后,下部生疮者。
【组成】黄连3克(去毛),乌梅14枚(擘),犀角9克,青木香15克。
【用法】上四味,切碎。用水1升,煮取200毫升。分2次服。
【禁忌】服药期间,忌食猪肉、冷水。
正元散
【来源】《博济方》卷一。
【异名】正元汤(《圣济总录》卷二十一)、正阳散(《东医宝鉴·杂病篇》卷二)。
【主治】伤寒,头痛头昏,周身骨节疼痛;或伤冷食,心腹胀满。
【组成】麻黄(去节)、陈皮(去白,炙)、大黄(生)、甘草(炙)、干姜(炮)、茱萸、官桂(去粗皮)、芍药(生)、附子(炮,去皮、脐)、半夏(汤洗七遍)各适量。
【用法】上十味,惟麻黄多于众药1倍,余药减用一半,同捣为末。每服3克,用水150毫升,入生姜3片,大枣1枚,煎至100毫升,热服。如出汗须候汗干,可去盖覆。
麻桂饮
【来源】《景岳全书》卷五十一。
【主治】伤寒瘟疫,阴暑疟疾,阴寒气胜而邪不能散者。
【组成】官桂3~6克,当归9~12克,炙甘草3克,陈皮(随宜用,或不用亦可),麻黄6~9克。
【用法】用水300毫升,加生姜5~7片,煎至240毫升,去浮沫,不拘时服。服药后,不必厚盖,但取津津微汗透彻为度。
【加减】阴气不足者,加熟地黄9~15克;若三阳并病者,加柴胡6~9克。
麻黄汤
【来源】《伤寒论》。
【异名】麻黄解肌汤(《外台秘要》卷一引《深师方》)。
【功用】发汗解表,宣肺平喘。
【主治】外感风寒,恶寒发热,头痛身疼,骨节疼痛,无汗喘咳,口不渴,苔薄白,脉浮紧。现用于流行性感冒,支气管炎及支气管哮喘等见有上述症状者。
【组成】麻黄6克(去节),桂枝4克(去皮),甘草3克(炙),杏仁6克(去皮、尖)。
【用法】上四味,用水900毫升,先煮麻黄,去浮沫,纳诸药,煮取300毫升,去滓,温服150毫升,覆取微以汗。
【禁忌】表虚自汗,外感风热及体虚外感者均忌用。
【附注】方中麻黄发散风寒,宣肺平喘为君;桂枝辛温解肌为臣;杏仁宣降肺气,止咳平喘为佐;炙甘草调和诸药为使。四味合用,具有发汗解表,宣肺平喘之功。
玄参升麻汤
【来源】《类证活人书》卷十八。
【功用】清热解毒化斑。
【主治】伤寒发汗吐下后,毒气不散,表虚里实,热发于外,身斑如锦纹,甚则烦躁谵语;兼治喉闭肿痛。
【组成】玄参、升麻、甘草(炙)各15克。
【用法】上药锉碎。每服15克,用水220毫升,煎至160毫升,去滓服。
发表散
【来源】《寿世保元》卷二。
【功用】解表发汗。
【主治】伤寒伤风,头疼发热,口干鼻涕,瘟疫流行。
【组成】葛根6克,西芎45克,黄芩6克,甘草24克。
【用法】上锉一剂。加生姜3片,葱白3根,水煎,热服出汗。
葱白七味饮
【来源】《外台秘要》卷三引许仁则方。
【异名】七味葱白汤(《类证活人书》卷十八)。
【功用】养血解表。
【主治】病后阴血亏虚,调摄不慎,感受外邪;或失血之后,复经感冒,头痛身热,微寒无汗者。
【组成】葱白(连须,切)9克,干葛(切)9克,新豉6克(绵裹),生麦(切)6克,生姜门冬(去心)9克,干地黄16克,百劳水800毫升(此水以勺扬之)。
【用法】上药用百劳水煎至300毫升,去滓,分温2服。约隔1小时服一次。如觉欲汗,渐渐覆之。
【禁忌】服药期间,忌食芜荑。
【附注】方中干地黄、麦门冬养血滋阴为君,以资汗源;干葛、新豉解肌宣透,葱白、生姜通阳发表,共为臣药;百劳水助君药以滋阴为佐使。诸药合用,共奏养血和营,生津清热,解肌发表,辛透外邪之效。
葱豉荷米煎
【来源】《重订通俗伤寒论》。
【功用】和中发汗。
【主治】小儿伤寒初起一二日,头痛身热,怕冷无汗者。
【组成】鲜葱白1枚(切碎),淡香豉6克,苏薄荷12克(冲),生粳米30粒。
【用法】水煎服。
竹皮汤
【来源】《外台秘要》卷二引《范汪方》。
【主治】病后交接劳复,睾丸肿胀,头重不举,目中生花,腹内绞痛。
【组成】刮青竹皮20克。
【用法】上一味,用水400毫升,煮五六沸,绞去滓,顿服。
葶苈汤
【来源】《圣济总录》卷二十二。
【主治】伤寒结胸,心下痛,如石坚硬,小便不利。
【组成】葶苈子(隔纸炒)22克,槟榔(锉)15克,桑根白皮(炙,锉)22克,杏仁(汤浸,去尖、皮、双仁,炒)、大黄(锉,醋炒)各15克,朴硝22克。
【用法】上六味,捣成粗末。每服15克,用水220毫升,煎至180毫升,去滓,空腹时温服。
惺惺散
【来源】《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十六。
【主治】伤寒发热,头疼脑痛。
【组成】石膏、甘草(生)、麻黄(去节,汤浸)各等分。
【用法】上药共研为末。每服6克,用水150毫升,加茶15克,葱白10厘米,擘碎,煎三五沸,先嚼葱白,然后将药汁服下,去枕仰卧。如发热再投一服,出汗立愈。
沃雪汤
【来源】《百一选方》卷七。
【主治】外感风寒湿邪,表证未解,壮热恶风,声重鼻塞,头痛身疼。
【组成】苍术240克(去皮),厚朴120克(去皮),当归(洗)、川芎、白芍药、防风、橘皮(去白)、葛根、甘草各60克。
【用法】上药咀。每服9克,用水225毫升,煎至150毫升,去滓温服。
普救散
【来源】《洪氏集验方》卷三。
【异名】二姓不传散(《百一选方》卷七)、不传散(《普济方》卷一四七)。
【主治】四时伤寒,浑身发热,四肢疼痛,头重眼疼。
【组成】苍术500克(米泔水浸3日,切,焙干),干葛250克(切,焙),甘草120克(炙赤色,切细)。
【用法】上药共研为粗末。每服6克,用水200毫升,煎至140毫升,去滓温服。如要出汗,加连根葱白6厘米同煎服。滓再煎一服。
玳瑁郁金汤
【来源】《重订通俗伤寒论》。
【功用】清宜包络痰火。
【主治】邪热内陷心包,郁蒸津液为痰,迷漫心窍神识昏蒙、妄言,咯痰不爽。
【组成】生玳瑁3克(研碎),生山栀9克,细木通3克,淡竹沥20毫升(冲),广郁金6克(生打),青连翘6克(带心),粉丹皮6克,生姜汗2滴(冲),鲜石菖蒲汁10毫升(冲),紫金片1克(开水烊冲)。
【用法】先用野菇根60克,鲜卷心竹叶40支。灯芯2小帚,用水12升,煎成800毫升,取清汤,分2次煎药服。
犀角大青汤
【来源】《医学心悟》卷二。
【功用】清热解毒,凉血化斑。
【主治】伤寒,斑出已盛,心烦大热,错语呻吟不得眠,或咽痛不利。
【组成】犀角屑、大青叶、玄参、甘草、升庥、黄连、黄芩、黄柏、黑山栀各45克。
【用法】水煎服。
【加减】口大渴,加石膏;虚者,加人参。
犀角玄参汤
【来源】《伤寒全生集》卷四。
【功用】清热凉血,解毒化斑。
【主治】伤寒毒盛发斑,心烦狂乱,吐血。
【组成】犀角、升麻、香附、黄芩、人参、玄参、甘草、桔梗、黄连、石膏、黄柏、山栀、薄荷各等分。
【用法】水煎服。
【加减】大便秘,加大黄、芒硝;斑出,加大青叶(以青黛代之亦可)。
应梦人参散
【来源】《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六。
【主治】伤寒体热头疼,及风壅痰嗽咯血。
【组成】白芷、干葛、青皮、桔梗(炒)、白术、参各23克,甘草(炙)45克,干姜(炮)4克。
【用法】上药共研为末。每服6克,用水150毫升,加生姜3片,大枣2枚,煎至105毫升。通口服。如伤寒,入豉数粒同煎,热服。
湿病
托里举斑汤
【来源】《瘟疫论》卷上。
【功用】扶正托里,和血解毒。
【主治】斑疹误下,邪留血分,斑毒内陷。
【组成】白芍、当归各3克,升麻15克,白芷21克,柴胡21克,穿山甲6克(炙黄)。
【用法】加生姜少许,水煎服。
栀子仁饮
【来源】《太平圣惠方》卷七十四。
【主治】妊娠热病,斑出黑色,小便如血,气急,胎欲落。
【组成】栀子仁60克,川升麻90克,大青60克,石膏90克(捣碎),黄芩30克,生地黄60克。
【用法】上药细锉和匀。每服15克,用水200毫升,入葱白7寸,豆豉49粒,煎至100毫升,去滓,不拘时候温服。
济阴承气汤
【来源】《会约医镜》卷五。
【功用】滋阴攻下。
【主治】瘟疫,温热,阳明腑实,伴见体弱血虚症状者。
【组成】大黄(或煨,或生)6~9克,枳实(面炒)3克,当归45克,厚朴3克,生地、白芍各3克,丹参6克,陈皮、甘草各15~2克。
【用法】水煎服。
桂枝姜附汤
【来源】《温病条辨》卷一。
【主治】寒湿伤阳,形寒脉缓,舌淡或白滑,不渴,经络拘束。
【组成】桂枝18克,干姜9克,白术9克,熟附子9克。
【用法】用水1升,煮取400毫升,滓再煮取200毫升,每服200毫升,一日3次。
益胃汤
【来源】《温病条辨》卷二。
【功用】滋养胃阴。
【主治】阳明温病,下后汗出,胃阴受伤者。
【组成】沙参9克,麦冬15克,冰糖3克,细生地15克,玉竹45克(炒香)。
【用法】上药用水500毫升,煮取300毫升,分2次服。所余药滓,再煮取200毫升服。
陷胸承气汤
【来源】《伤寒瘟疫条辨》卷五。
【主治】温病三焦火热,胸膈痞满而痛,大便不通,谵语狂乱不识人者。
【组成】白僵蚕(酒炒)9克,蝉蜕(全)10个,黄连3克,黄芩3克,黄柏3克,栀子3克,枳实(麸炒)75克,厚朴(姜汁炒)15克,大黄(酒洗)15克,芒硝9克(另入),栝楼1个,半夏6克。
【用法】水煎服。
葛根橘皮汤
【来源】《外台秘要》卷四引《小品方》。
【主治】冬温,壮热而咳,肌肤发斑,状如锦纹,胸闷作呕,但吐清汁者。
【组成】葛根6克,橘皮6克,杏仁6克(去尖、皮),麻黄6克(去节),知母6克,黄芩6克,甘草6克(炙)。
【用法】上药七味切碎。以水700毫升,煮取300毫升,分3次温服。
黑膏
【来源】《肘后方》卷二。
【异名】生地黄膏(《太平圣惠方》卷十八)、地黄膏(《伤寒总病论》卷四)。
【主治】温毒发斑。
【组成】生地黄250克(切碎),好豉270克,猪脂1千克,雄黄、麝香各少许。
【用法】上药前三味,水煎五六沸,令至三分减一,绞去滓,再将麝香、雄黄纳入搅和,尽服之。毒从皮中出即愈。
犀角消毒散
【来源】《保婴撮要》卷十二。
【主治】小儿斑疹、丹毒,发热痛痒。
【组成】牛蒡子、甘草、荆芥、防风各15克,犀角(镑)06克,金银花09克。
【用法】上药以水煎熟,入犀角,倾出服。
风湿
一甲煎
【来源】《温病条辨》卷三。
【主治】温病下后伤阴,大便溏甚,一日三四次,脉仍数者。
【组成】生牡蛎60克(研细)。
【用法】水16升,煮取600毫升,分3次温服。
【附注】温病用下法后,当数日不大便,今反溏甚,是下之不得其道,有亡阴之虑。方中牡蛎,既能存阴,又涩大便,且清在里之余热,一物而有三用,对本证极为适宜。
大青汤
【来源】《杂病源流犀烛》卷二。
【主治】风寒所冲,毒邪内陷,疹子出一日即没;温毒发斑,其形焮肿,如蚊蚤所啮,或成片如锦纹云霞。
【组成】大青、木通、元参、桔梗、知母、山栀、升麻、石膏各等分。
【用法】水煎,调入黄土末6~9克服之。
【加减】如大便结闭,口干腹胀,身热烦躁者,此热秘也,加酒炒大黄。
人参化斑汤
【来源】《寿世保元》卷四。
【功用】清热生津,凉血化斑。
【主治】皮肤发斑,斑色紫赤,高热烦渴,脉洪数者。
【组成】人参9克,石膏30克,知母75克,当归、紫草茸、白茯苓(去皮)、甘草各9克。
【用法】上锉一剂。以水煎服。
一加减正气散
【来源】《温病条辨》卷二。
【功用】芳香化湿,理气和中。
【主治】三焦湿郁,升降失司,脘腹胀满,大便溏垢不爽。
【组成】藿香根6克,厚朴6克,杏仁6克,茯苓皮6克,广陈皮3克,神曲5克,麦芽5克,绵茵陈6克,大腹皮3克。
【用法】加水1升,煮取400毫升,分2次温服。
加味清宫汤
【来源】《温病条辨》卷二。
【主治】暑温蔓延三焦,邪气久留,舌绛苔少,热搏血分者。
【组成】元参心9克,莲子心15克,竹叶卷心6克,连翘心6克,犀角尖6克(磨冲),连心麦冬9克,知母9克,银花6克。
【用法】水煎,加竹沥50毫升冲入服。
冬地三黄汤
【来源】《温病条辨》卷二。
【功用】养阴生津,清热泻火。
【主治】阳明温病,邪热伤阴,无汗,小便不利者。
【组成】麦冬24克,黄连3克,苇根汁100毫升(冲),元参12克,黄柏3克,银花露100毫升(冲),细生地12克,黄芩3克,生甘草9克。
【用法】用水800毫升,煮取300毫升,分2次服。以小便得利为度。
仙露汤
【来源】《医学衷中参西录》上册。
【功用】清热解毒,养阴生津。
【主治】寒温阳明症,表里俱热,心中热,嗜凉水,脉象洪滑,舌苔白厚,或白而微黄,或有时背微恶寒者。
【组成】生石膏(捣细)90克,玄参30克,连翘9克,粳米15克。
【用法】上四味,用水1升,煎至米熟,其汤即成。约可得清汁600毫升,先温服200毫升。若服完一剂,病犹在者,可仍煎一剂,服之如前。使药力昼夜相继,以病愈为度。若患者腹中微觉凉,或欲大便者,即停药勿服。候两三点钟,若仍发热,未大便者,可少少与服之。若已大便,即非溏泻,而热犹在者,亦可少少与服。
玉女煎去牛膝熟地加细生地元参方
【来源】《温病条辨》卷一。
【功用】清气凉血。
【主治】太阴温病,气血两燔。
【组成】生石膏30克,知母12克,元参12克,细生地18克,麦冬18克。
【用法】用水800毫升,煮取300毫升,分2次服。滓再煮200毫升服。
去杖汤
【来源】《朱氏集验方》卷一。
【主治】脚弱无力,行步艰辛。
【组成】赤芍药180克,甘草30克。
【用法】上药咀。每服9克,用水250毫升,煎至150毫升,空腹时服。
桑杏汤
【来源】《温病条辨》卷一。
【功用】清宣燥热,润肺止咳。
【主治】秋感温燥,灼伤肺津,身不甚热,干咳无痰,咽干口渴,舌红,苔薄白而燥,右脉数大者。
【组成】桑叶3克,杏仁45克,沙参6克,象贝3克,香豉3克,栀皮3克,梨皮3克。
【用法】水400毫升,煮取200毫升,顿服之。重者再作服。
【附注】方中桑叶轻宣燥热,杏仁宣降肺气,共为君药;豆豉宣透胸中郁热,栀子皮轻清上焦肺热,同为臣药;沙参、梨皮、象贝生津润肺,止咳化痰,均为佐使药。对于秋感温燥初起,见证如上所述者,甚为适合。
柴胡养荣汤
【来源】《瘟疫论》卷上。
【功用】解肌清热,养营润燥。
【主治】瘟疫病后,阴枯血燥,表有余热者。
【组成】柴胡、黄芩、陈皮、甘草、当归、白芍、生地、知母、天花粉各等分。
【用法】上药加生姜、大枣,水煎服。
柴葛解肌汤
【来源】《医学心悟》卷二。
【功用】解肌清热。
【主治】外感温邪,内有郁热,发热头痛,不恶寒而口渴者。
【组成】柴胡36克,葛根45克,赤芍3克,甘草15克,黄芩45克,知母3克,贝母3克,生地黄6克,丹皮45克。
【用法】水煎服。
【加减】心烦,加淡竹叶10片;谵语,加石膏9克。
柴胡羚角汤
【来源】《重订通俗伤寒论》。
【功用】和解偏重破积。
【主治】妇人温病发热,经水适断,热入血室,昼日明了,夜则谵语,甚则昏厥,舌干口臭,便闭溺短者。
【组成】鳖血柴胡6克,归尾6克,杜红花3克,碧玉散9克(包煎),羚角片9克(先煎),桃仁9粒,小青皮45克,炒穿甲3克,吉林人参3克,醋炒生锦纹9克。
【用法】水煎,临服调入牛黄膏3克。
【附注】此方以鳖血柴胡,入经达气,入络利血,提出少阳之陷邪,羚角解热清肝,起阴提神,并为君药;归尾、桃仁破其血结,青皮下其冲气,并为臣药;穿甲、碧玉散、炒生军直达淤结之处,以攻其坚,引血室之结热,一从前阴而出,一从后阴而出;妙在人参大补元气,牛黄膏清醒神识,并为佐使药。诸药相配,既能和解阴阳,又可大破血结,故适用于上症。
香豉汤
【来源】《外台秘要》卷四引《删繁方》。
【主治】温病肺胃热盛,身发斑点。
【组成】香豉9克(绵裹),葱须(切)12克,石膏24克,栀子仁9克,生姜24克,大青6克,升麻9克,芒硝9克。
【用法】上八味,切碎。以水600毫升,煮前七味,取250毫升,去滓,下芒硝,分2次服。
枳实导滞汤
【来源】《重订通俗伤寒论》。
【功用】下滞通便。
【主治】温病热证而有里滞者。
【组成】枳实6克,生绵纹45克(酒洗),净楂肉9克,尖槟榔45克,川朴45克,川连18克,六和曲9克,连翘45克,紫草9克,细木通24克,生甘草15克。
【用法】水煎服。
清营汤
【来源】《温病条辨》卷一。
【功用】清营透热,养阴活血。
【主治】温病邪热传营,身热夜甚,口渴或不渴,时有谵语,心烦不眠,或斑疹隐隐,舌绛而干,脉细数。
【组成】犀角9克,生地15克,玄参9克,竹叶心3克,麦冬9克,银花9克,连翘(连心用)6克,黄连45克,丹参6克。
【用法】用水16升,煮取600毫升,每服200毫升,一日3次。
【禁忌】舌苔白滑者,不可与之。
【附注】方中犀角、生地清营凉血;银花、连翘、黄连、竹叶心清热解毒,并透热于外,使人营之邪透出气分而解;热壅血淤,故少配丹参活血消淤以散热;邪热伤阴,故用麦冬、玄参养阴生津。
清络饮
【来源】《温病条辨》卷一。
【功用】清透暑热。
【主治】暑温经发汗后,暑症悉减,但头微胀,目不了了,余邪未解者;或暑伤肺经气分之轻症。
【组成】鲜荷叶边6克,鲜银花6克,西瓜翠衣6克,鲜扁豆花1枝,丝瓜皮6克,鲜竹叶心6克。
【用法】用水400毫升,煮取200毫升,日2服。或煎汤代茶,预防暑病。
葱豉桔梗汤
【来源】《重订通俗伤寒论》。
【功用】辛凉解表,疏风清热。
【主治】风温、风热初起,头痛身热,微寒无汗,或有汗不多,咳嗽咽干,心烦口渴,舌尖红赤,苔薄黄,脉浮数。现用于感冒、流行性感冒见上述症状者。
【组成】鲜葱白3~5枚,苦桔梗3~45克,焦山栀6~9克,淡豆豉9~15克,苏薄荷3~45克,青连翘45~6克,生甘草2~25克,鲜淡竹叶30片。
【用法】水煎服。
【加减】咽阻喉痛者,加紫金锭2粒(磨冲),大青叶9克;胸痞,原方去甘草,加生枳壳6克,白蔻末24克;咳甚痰多,加杏仁9克,广橘红45克;鼻衄,加生侧柏叶12克,鲜茅根50支。
【附注】方中葱白、豆豉解肌发表,疏风散邪为君;薄荷、桔梗散风清热,连翘、山栀清热解毒为臣:甘草合桔梗以利咽,淡竹叶清心除烦,共为佐使。诸药合用,共奏辛凉解表,疏风清热之功。
增液汤
【来源】《温病条辨》卷二。
【功用】增液润燥。
【主治】阳明温病,无上焦证,数日不大便,其阴素虚,不可用承气汤者。
【组成】元参30克,麦冬24克(连心),细生地24克。
【用法】上药用水16升,煮取600毫升,口干则与饮令尽。不大便,再服。
【附注】方中重用元参,养阴生津,清热润燥为君;麦冬滋液润燥,生地养阴清热为臣。三味相配,共奏滋液润燥之功。
紫雪
【来源】《外台秘要》卷十八引《苏恭方》。
【异名】紫雪丹(《成方便读》卷三)。
【功用】清热开窍,镇痉安神。
【主治】温热病,热邪内陷心包。高热烦躁,神昏谵语,抽搐痉厥,口渴唇焦,尿赤便闭,以及小儿热盛惊厥。
【组成】黄金3千克,寒水石15千克,石膏15千克,磁石15千克,滑石15千克,玄参500克,羚羊角150克(屑)犀角150克(屑),升麻270克,沉香150克,丁子香30克,青木香150克,甘草250克。
【用法】上十三味以水60升,先煮五种金石药,得24升,去滓;纳另八味,煮取9升,去滓;取硝石216千克,芒硝(亦可用朴硝精者)5千克,投汁中,微火上煎,柳木篦搅勿住手,得42升,投在木盆中,半日欲凝,纳研朱砂90克,细研麝香当门子375克,纳中搅调,寒之二日,成霜如雪紫色。病人强壮者,一服3克,当利热毒;老弱人或热毒微者,一服15克。
【附注】方中石膏、寒水石、滑石甘寒清热;玄参、升麻、甘草清热解毒;犀角清心解毒;麝香、青木香、丁香、沉香行气开窍;羚羊角清肝息风;朱砂、磁石、黄金重镇安神;硝石、朴硝泄热散结。诸药合用,共奏清热开窍,熄风镇痉之效。
清宫汤
【来源】《温病条辨》卷一。
【功用】清心解毒,养阴生津。
【主治】温病,邪陷心包,发热,神昏谵语者。
【组成】玄参心9克,莲子心15克,竹叶卷心6克,连翘心6克,犀角尖(磨,冲)6克,连心麦冬9克。
【用法】水煎服。
【加减】痰热盛,加竹沥、梨汁各25毫升;咯痰不清,加瓜蒌皮45克;热毒盛,加金汁、人中黄;渐欲神昏,加银花9克,荷叶6克,石菖蒲3克。
【附注】本方所治属太阴温病。方中犀角、玄参清心解毒养阴为君;连翘、竹叶卷心以清心热为臣;莲子心、连心麦冬补养心肾之阴,共为佐使药。诸药合用,共成清热养阴之功。
湿温
二加减正气散
【来源】《温病条辨》卷二。
【功用】芳香化湿,宣通经络。
【主治】湿郁三焦,脘腹胀满,大便溏薄,身体疼痛,舌苔白,脉象模糊者。
【组成】藿香梗9克,广皮6克,厚朴6克,茯苓皮9克,木防己9克,大豆黄卷6克,川通草45克,薏苡仁9克。
【用法】上药用水800毫升,煮取300毫升,分2次服。
【附注】方中藿香梗、厚朴、陈皮化中焦之湿;防己、薏苡仁宣通经络之湿;豆卷、通草利湿淡渗,使邪从小便而去。且利小便又有实大便之效。
三仁汤
【来源】《温病条辨》卷一。
【功用】清热利湿,宣畅湿浊。
【主治】湿温初起,头痛恶寒,身重疼痛,舌白不渴,脉弦细而濡,面色淡黄,胴闷不饥,午后身热,状若阴虚,病难速已。
【组成】杏仁15克,飞滑石18克,白通草6克,白蔻仁6克,竹叶6克厚朴6克,生薏苡仁18克,半夏15克。
【用法】上药用甘澜水2升,煮取750毫升,每日3服。
【附注】方用杏仁宣通上焦肺气,使气化有助于湿化;白蔻仁开发中焦湿滞,化浊宣中;薏苡仁益脾渗湿,使湿热从下而去;三药为主,故名“三仁”。辅以半夏、厚朴除湿消痞,行气散满;通草、滑石、竹叶清利湿热。诸药合用,共成宣上、畅中、渗下之剂,而有清热利湿,宣畅湿浊之功。
人参泻心汤
【来源】《温病条辨》卷二。
【主治】上焦湿热未消,里虚内陷,神识如蒙,舌滑脉缓者。
【组成】人参6克,干姜6克,黄连45克,黄芩45克,枳实3克,生白芍6克。
【用法】上药用水1升,煮取400毫升,分2次服,再煮200毫升服。
三香汤
【来源】《温病条辨》卷二。
【主治】湿热受自口鼻,由募原直走中道,不饥不食,机窍不灵者。
【组成】栝楼皮9克,桔梗9克,黑山栀6克,枳壳6克,郁金6克,香豉6克,降香末9克。
【用法】上药用水1升,煮取400毫升,分2次温服。
四味枳实散
【来源】《医学入门》卷七。
【主治】肝气不足,两胁疼痛。
【组成】枳实30克,人参、川芎、芍药各15克。
【用法】上药共研为末。每服6克,以生姜、大枣汤调服。
三加减正气散
【来源】《温病条辨》卷二。
【主治】湿浊郁滞,气机不宣,脘闷,苔黄。
【组成】藿香9克(连梗叶),茯苓皮9克,厚朴6克,广皮45克,杏仁9克,滑石15克。
【用法】上药用水1升,煮取500毫升,分2次服。
白虎加苍术汤
【来源】《类证活人书》卷十八。
【功用】清热祛湿。
【主治】湿温病,身热胸痞,多汗,舌红苔白腻。现用于风湿热、夏季热等。
【组成】知母180克,甘草60克(炙),石膏500克,苍术90克,粳米90克。
【用法】上锉如麻豆大。每服15克,用水250毫升,煎至200毫升,去滓,温服。
栀子解郁汤
【来源】《医醇剩义》卷三。
【主治】风热内郁,胸脘烦闷,心神焦躁。
【组成】黑山栀6克,瓜蒌果1个(切),连翘6克,薄荷3克,葛根6克,苏梗45克,豆豉10克,郁金6克,淡竹叶20张,白茅根15克。
【用法】上药用水煎服。
茯苓皮汤
【来源】《温病条辨》卷二。
【功用】利湿分消。
【主治】湿温,吸受秽湿,三焦分布,热蒸头胀,身痛呕逆,小便不利。神识昏迷,舌白,渴不多饮,用芳香通神利窍之安宫牛黄丸后,湿浊内阻者。
【组成】茯苓皮15克,生薏苡仁15克,猪苓9克,大腹皮9克,白通草9克,淡竹叶6克。
【用法】上药用水16升,煮取600毫升,分3次服。
杏仁芥子汤
【来源】《温病指南》卷下。
【主治】湿温盘结气分,神昏谵语,舌苔黄腻者。
【组成】杏仁9克,白芥子45克,木通45克,黄连24克(以姜水炒),连翘6克(以盐水炒),栀子45克,滑石9克,芦根45克,竹叶3克,云苓9克,半夏6克。
【用法】上药用水煎服。
香附旋复花汤
【来源】《温病条辨》卷三。
【主治】伏暑、湿温,胁痛,或咳或不咳,无寒,但潮热,或竟寒热如疟状。
【组成】生香附9克,旋复花(绢包)9克,苏子9克,广皮6克,半夏15克,茯苓块9克,薏苡仁15克。
【用法】上药用水800毫升,煮取300毫升。分2次温服。
枳桔栀豉汤
【来源】《湿温时疫治疗法》。
【主治】湿温时疫,热重于湿,兼受风邪而发者。
【组成】生枳壳3~5克,焦山栀6~9克,苏薄荷24~3克,苦桔梗3~45克,淡豆豉6~9克,青连翘6~9克,青子芩3~45克,生甘草12~18克,西茵陈6~9克,贯众6~9克,鲜竹叶30片。
【用法】上药以水煎服。
连朴饮
【来源】《霍乱论》卷下。
【功用】清热化湿,理气和中。
【主治】湿热蕴伏,霍乱吐利,胸脘痞闷,口渴心烦,小便短赤;舌苔黄腻。现用于肠伤寒,急性胃肠炎属于湿热并重者。
【组成】制厚朴6克,川连(姜汁炒)、石菖蒲、制半夏各3克,香豉(炒)、焦山栀各9克,芦根60克。
【用法】上药以水煎,温服。
【附注】方中黄连清热燥湿,厚朴理气化湿,均为君药;焦栀、香豉清郁热,除烦闷,芦根清热生津,均为臣药;石菖蒲芳香化浊,制半夏化湿和中,均为佐使药。诸药相伍,共奏清热化湿,理气和中之效。
宣清导浊汤
【来源】《温病条辨》卷三。
【功用】宣泄湿浊,通利二便。
【主治】湿温久羁,三焦弥漫,神志轻度昏迷,少腹硬满,大便不通,小便赤少,舌苔浊腻,脉象实者。
【组成】猪苓15克,茯苓15克,寒水石18克,晚蚕沙12克,皂荚子9克(去皮)。
【用法】上药用水1升,煮成400毫升,分2次服。以大便通利为度。
暑温
杏仁宣郁汤
【来源】《暑病症治要略》。
【功用】清热化湿,宣气开郁。
【主治】伏暑在上焦,内迫气分,舌白烦渴,心中胀闷,小便短赤。
【组成】苦杏仁6克,广郁金6克,滑石9克,黄芩45克,半夏3克,橘红3克,栝楼皮45克。
【用法】上药以水煎服。
芦根清肺饮
【来源】《暑病症治要略》。
【功用】祛暑化湿,清肺生津。
【主治】暑湿伤肺,面色淡黄,头身重痛,胸闷,身热汗出,心烦口渴,咳嗽黄痰,喘急,舌苔糙腻、脉浮弦细濡。
【组成】鲜芦根60克,鲜冬瓜皮15克,茯苓9克,通草3克,大豆卷9克,滑石12克,生桑皮6克,黄芩3克,栝楼皮45克,生薏苡仁12克。
【用法】上药以水煎服。
硫磺丸
【来源】《太平圣惠方》卷四十。
【异名】如神丸(《普济方》卷四十四)。
【主治】偏头痛;中暑。
【组成】硫磺30克,硝石30克。
【用法】上药同研,入铫子内熔化,候冷取出,更入石膏末30克,又同研令细,用软粳米饭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次用温水送服5丸,频服之。
【附注】本方在原书中无方名,现据《普济方》卷四十四补。
椒梅汤
【来源】《温病条辨》卷三。
【功用】驱蛔,祛暑。
【主治】暑邪深入厥阴。舌灰,消渴,心下板实,呕恶吐蛔,寒热,下痢血水,甚至声音不出,上下格拒者。
【组成】黄连6克,黄芩6克,干姜6克,白芍(生)9克,川椒(炒黑)9克,乌梅(去核)9克,人参6克,枳实45克,半夏6克。
【用法】上药用水16升,煮取600毫升,分3次服。
【附注】本方由仲景乌梅丸化裁而成。方中川椒、乌梅、黄连三味极辛、极酸、极苦之品,为驱蛔杀虫之主药;配黄芩助黄连以祛暑邪;干姜助川椒以驱蛔,并能温脾胃以实土;土败木乘,故以白芍以柔肝,人参以补虚;心下板实,故用枳实以破气消痞;呕恶吐蛔,故用半夏以降逆止呕。诸药合用,共奏驱蛔祛暑之功。
黄龙丸
【来源】《丹溪心法》卷一。
【主治】一切暑毒。
【组成】雄黄15克,硫磺、硝石各30克,滑石明矾各15克,好面120克。
【用法】上药共研为末,丸如梧桐子大。每服50~70丸,以白汤送服。
清络饮加甘桔甜杏仁麦冬汤
【来源】《温病条辨》卷一。
【功用】清肺热,利肺气,保肺阴。
【主治】手太阴暑湿,但咳无痰,咳声清高者。
【组成】鲜荷叶边6克,鲜银花6克,西瓜翠衣6克,鲜扁豆花1枝,丝瓜皮6克,鲜竹叶心6克,甘草3克,桔梗6克,甜杏仁6克,麦冬9克。
【用法】上药以水煎服。
芳香逐秽汤
【来源】《暑病症治要略》。
【功用】清凉涤暑,芳香逐秽。
【主治】暑夹秽恶,伤于三焦气分,面垢,头胀痛,身热汗少,烦渴胸闷,腹痞哕逆,腹痛,便赤短少,舌黄糙腻而燥,脉滞涩。
【组成】广藿香、全青蒿、佩兰各45克,白蔻仁24克,薄荷3克,苦杏仁9克,广郁金6克,扁豆花45克,金银花6克,西瓜翠衣9克,荷花瓣2朵。
【用法】上药以水煎服。
三才汤
【来源】《温病条辨》卷三。
【主治】暑温日久,寝卧不安,不思饮食,元气阴液两伤者。
【组成】人参9克,天冬6克,干地黄15克。
【用法】上药用水1升,浓煎400毫升,分2次温服。
【加减】欲复阴者,加麦冬、五味子;欲复阳者,加茯苓、炙甘草。
中暑
泼火散
【来源】《杨氏家藏方》卷三。
【主治】中暑烦躁发渴,口苦舌干,头痛恶心,不思饮食;又治血痢、妇人热崩。
【组成】青橘皮(去白)、赤芍药、黄连(去须)、地榆各等分。
【用法】上药共研为细末。每服3克,浆水调下;热泻,用冷水调下,不拘时候。
【加减】如蓄热,迫血妄行,加甘草等分。
三石汤
【来源】《温病条辨》卷二。
【功用】清热利湿,宣通三焦。
【主治】暑湿弥漫三焦,邪在气分,身热汗出,面赤耳聋,胸脘痞闷,下痢稀水,小便短赤,咳嗽带血。不甚渴饮,舌质红,苔黄滑,脉滑数。
【组成】飞滑石9克,生石膏15克,寒水石9克,杏仁9克,竹茹6克(炒),银花9克(花露更妙),金汁30毫升(冲),白通草6克。
【用法】用清水1升,煎成400毫升,分2次温服。
【附注】方中杏仁宣开上焦肺气,石膏、寒水石、竹茹清中焦之热,滑石、通草利下焦湿热,银花、金汁涤暑解毒。诸药合用,共奏清热利湿,宣通三焦之功。
抱龙丸
【来源】《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六。
【主治】风壅痰实,头目昏眩,胸膈烦闷,心神不宁,恍惚惊悸,痰涎壅塞;及中暑烦渴,阳毒狂躁。
【组成】雄黄(研飞)120克,白石英(研飞)、生犀角、麝香(研)、朱砂(研飞)各30克,藿香叶60克,天南星(牛胆制)500克,牛黄(研)15克,阿胶(碎,炒如珠)90克,金箔(研)、银箔(研)各50片。
【用法】上药共研为细末,入已研药令匀,用温汤调和为丸,如鸡头子大。每服1丸,食后用新水化破,入盐少许送服。
飞龙夺命丹
【来源】《青囊秘传》。
【主治】痧胀腹痛,霍乱转筋,厥冷脉伏,神昏;温暑瘴疫,头晕痞胀,瞀乱昏狂,或卒倒舌强,遗溺不语,身热瘈疭,宛如中风;或时症逆传,神迷狂谵;小儿惊痫,角弓反张,牙关紧闭等症。
【组成】犀黄6克,辰砂(飞)60克,麻黄(去节)12克,人中黄24克,麝香9克,腰黄30克,月石9克,青黛(飞)15克,珍珠9克,蟾酥45克,明矾15克,银消45克,冰片12克,牙皂9克,灯芯草炭30克,真金箔300张。
【用法】上药共研极细末,和匀,装入瓷瓶中,封固勿令泄气,每瓶03克。每用少许吹鼻取嚏,重者可用凉开水调服03克,小儿减半。
【禁忌】孕妇忌服。
三香散
【来源】《痧胀玉衡》卷下。
【主治】过饮冷水,痧不愈者。
【组成】木香、沉香、檀香各等分。
【用法】上药共研为细末。每服15克,用砂仁汤微冷送下。
二气丹
【来源】《重订严氏济生方》。
【主治】伏暑、伤冷,二气交错,中脘痞闷,或头痛恶心。
【组成】硝石、硫磺各等分。
【用法】上药共研为末,以文武火炒呈鹅黄色,再研细,用糯米糊调和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40丸,新汲水送下,不拘时候。
急救绿豆丸
【来源】《痘疹会通》。
【功用】清热解暑,生津利尿。
【主治】夏月中暑受热,霍乱吐泻,腹痛转筋,痢疾。
【组成】绿豆250克,车前子、大麦冬、灯芯草、甘草各60克。
【用法】上药共研为细末,滴水调和为丸,如绿豆大,朱砂15克为衣。每服3克,温茶送下。
益元散
【来源】《宣明论方》卷十。
【异名】天水散、太白散(《伤寒直格》卷下)、六一散(《伤寒标本》卷下)。
【功用】清暑利湿。
【主治】感受暑湿,身热烦渴,小便不利,或呕吐泄泻,或下痢赤白。亦可用于膀胱湿热所致的癃闭淋痛,砂淋、石淋。
【组成】滑石180克,甘草30克。
【用法】上药共研为细末。每服9克,温水调下,每日3服;俗饮冷者,新汲水调服。亦可加蜜少许调服。伤寒发汗,煎葱白、豆豉汤调下;难产,紫苏汤调下。
【禁忌】孕妇忌服。
【附注】暑湿所致之病,治当清暑利湿。方中滑石性寒味淡,寒能清热,淡能渗湿,使三焦湿热从小便而出;少佐甘草以和中气,与滑石相配,有甘寒生津之义,使小便利而津液不伤,二药相配,共奏清暑利湿之功。
清络饮加杏仁薏仁滑石汤
【来源】《温病条辨》卷一。
【功用】清透络热,利气化湿。
【主治】暑瘵,寒热,舌白不渴,吐血者。
【组成】鲜荷叶边6克,鲜银花6克,西瓜翠衣6克,鲜扁豆花1枝,丝瓜皮6克,鲜竹叶心6克,杏仁6克,滑石末9克,薏仁9克。
【用法】上药用水400毫升,煮取200毫升,每日2服。
橘皮汤
【来源】《类证活人书》卷十七
【异名】橘参散(《普济方》卷十五)、橘参饮(《古今医鉴》卷五)。
【主治】伤暑痰逆恶寒;吐利后,胃虚,呃逆。
【组成】甘草15克,人参75克,陈橘皮(去白)60克。
【用法】上药共研为粗末。每服15克,用青竹茹1团,生姜4片,大枣1枚,水220毫升,煎至160毫升,去滓热服。
清暑益气汤
【来源】《脾胃论》卷中。
【功用】清暑化湿,益气生津

(<-快捷键)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目录

阅读设置

背景色:

字体大小: 14px

页面宽度: 1200px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