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侦探推理 > 头部手部躯干按摩治百病

头部手部躯干按摩治百病

作者:杨川字数:135722状态:连载

第一章相面诊疾浅说

一、“相面”也是一门科学
在中国,很久以前便有八字命理、阴阳五行、手相、面相等学说的研究者;更有望诊断疾,看而知病的医坛高手。历代医家集先人之长,汇各家经验,把中国医学的望诊提高到了一个极高的水平。历代医家在培养后人时也将望诊作为衡量其医术优劣的标准之一,即医家所说“上工望而知之”。
在秦汉时代,一些医家把望诊列为四诊之首,到了后世,尽管切脉极为盛行,有的医家仍旧非常重视望诊。如清代的江笔花曾说:“望者看形色也,闻者听声音也,问者访病情也,切者诊六脉也,四事本不可缺一,而惟望与问为最要……惟细问情由,则先知病之来历,细问近状,则又知病之深浅,而望其部位之色,望其唇舌之色,望其大小便之色,病情已得八九矣。而再切其脉,合诸所问所望,果相符否,稍有疑义,则默思其故,两两相形,虚与实相形,寒与热相形,表与里相形,其中自有把握之处,即可定断。”此段话清晰地说明了望诊的价值。中医学通过长期反复的临床实践,逐渐认识到机体外部,尤其是面部、舌质、舌苔的异常变化与脏腑的病变之间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元朝医学名家朱丹溪指出:“欲知其内者,当现乎外;诊于外者,斯以知其内,盖有诸内者必形诸于外。”
近年来生物遗传工程、信息科学等学科,为中医五行面诊学说注入了新鲜的血液。现代科学认为,人体本身是一个完整的生物场,构成这一物体的每一细胞,或者说每一个遗传基因主体的排列中,都带有人体全部显性生命特征。既然脱氧核糖核酸(DNA)隐藏了人的全部密码,那么在人体某个局部也应能显示出相应的遗传密码。这就如同全息照片碎裂成小块,每一小块碎片再现时,人们能给出整个物体的像。也就是说,每一碎片都是整体的缩影,贮存着整个物像的全部信息。
中医在解剖和实验未充分开展的情况下,对身体内部疾患的诊断一贯是借助于外部信息来推断的。中医整体以五脏为中心,通过经络的联络,使各脏腑器官,及脏腑与体表的联系密切,使得身体任何一个局部都可获得全身的信息。如眼、耳、鼻、嘴等局部狭小区域,集中了有关脏腑的信息,因此,内在的脏腑器官发生病变时,可以在这些体表的信息单位反映出来。因而可以通过观察五官、形体、色脉以至神色等外在变化,而了解体内脏腑的病变,从而做出正确的诊断。中医认为:身体各个系统、组织都有五脏六腑之气血灌注,都有五脏六腑的功能表现。这种“司外揣内”“由表知里”“有诸内,必形诸外”的法则,正是中医望诊的基础。
《灵枢·五色篇》指出:面部有五脏六腑的定位区,其分布是:额中主头面,两眉之间向上主咽喉,眉间主肺,双目中间处主心,鼻柱正中主肝,其左右方主胆,鼻准主脾,其上方两旁主小肠,其下主膀胱、子宫等,翼台主胃,颧骨以下从鼻翼至颊部的中心主大肠,由此向颊部以外主肾,肾以下主脐。古人在诊断中,往往根据上述不同部位的颜色改变,了解内在脏腑的生理、病理变化。例如,有经验的医生能够通过观察“人中”的形状、长短和气色,来判断子宫的位置、发育和病变情况。这一经验经内诊检查,每多证实。中医认为,面部所以能比较敏锐地反映全身健康状况,是因为通过全身的最重要的经脉都汇聚于面部,十二经脉、三百六十五络的气血皆在面上经过。这即为中医学所说的:“首为诸阳之会、百脉之宗”。
面部色诊分属部位图神和色是不可分离的,望神色可知疾病的轻重及部位、性质。色荣润泽是谓有神,色晦枯槁是谓无神。望色,指观察皮肤的颜色与光泽,以面部为主。面色是脏腑气血的外观,也是疾病变化的反映。正常人的面色微黄而带红润,略有光泽,称为“常色”。有病时,皮肤的光泽发生变化,称为“病色”。
《灵枢·平人绝谷篇》中云:“五脏安定,血脉和利,精神乃居。”故神是脏腑精气盛衰的外露征象,是五脏六腑功能活动的体现。通过对神的观察,可以了解病人精气盈亏、脏腑盛衰、疾病轻重与预后,在诊断疾病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望神包括目光神态、意识思维、语言呼吸、形体动作、反应能力等几方面内容。由于“目”为五脏六腑精气所注,其系通于脑,为肝之窍、心之使,故有“神藏于心,外候在目”之说,所以望神时尤应重点望目。正如《医原·望病须察神气论》中所说:“人之神气,栖于两目……目有眵有泪,精彩内含者,为有神气,无眵无泪,白珠色蓝,乌珠色滞,精彩内夺及浮光外露者,皆为无神气。”《形色外诊简摩》中亦说:“凡病虽剧而两眼有神,顾盼灵活者吉。”
《灵枢·邪气脏腑病形篇》中云“十二经脉,三百六十五络,其血气皆上于面而走空窍。”因而面色亦是脏腑气血之外荣,如气血旺盛则色泽荣润,气血衰减则色泽枯槁。
望面色时,古人常将气、色或神、色相提并论。就气色而言,气属精气,为肾所主,望之隐然含于皮肤之内;色为血色,由心所主,望之显然彰于皮肤之表,气色不可分离,其中尤以气为重要,古人认为:色至气不至者死,气至色不至者生,如林之翰曾云“夫气由脏发,色随气华。”强调气色之间的密切关系。至于神色,喻昌曾云:“色者神之旗也,神旺则色旺,神衰则色衰,神藏则色藏,神露则色露,所以察色之妙,全在察神。”说明望色的同时必须察神。
脏腑功能的失常,可以通过经络反映到体表组织与器官,反之,体表组织与器官的疾病亦可通过经络影响所属脏腑,以致造成脏腑功能的失调。在诊断疾病时,可以通过五官诸窍、形体、色脉等外在局部异常来了解内部脏腑及整体的病变情况。故《灵枢·本脏篇》日:“视其外应以知其内脏,则知所病矣”。
相学中的气色相法源于中医望诊的观五色,其根本思想源于儒学的《尚书》中的《洪范》篇,医相同源,相面原本是一门严肃的科学。其内容渊源广博,远非今人所能窥其全貌。
二、“相面”断吉凶
“相面”即通过观察颜面色泽以诊断疾病的方法,其理论根据在《灵枢·邪气脏腑病形篇》中说,人的十二条经脉、三百六十五条络脉中所走行的气血,全部要向上灌注于头面而濡养五官七窍,因而颜面色泽是脏腑气血盛衰的外在表现,如果气血旺盛则色泽荣润,气血衰竭则色泽枯槁。
人们在夸奖一个人健康时常说:“气色不错”。所谓气色,即指颜面色泽,在中医认为:气属精气,为肾所主,望之隐然于皮肤之内,色为血色,由心所主,望之显然彰于皮肤之表。气色不可分离,其中尤以气为重要,古人认为面色红黄隐隐但没有光泽的,是大病缠身的一种征兆。面色苍白但仍有神气的,即使病属危重,也是精气未散,病情尚有好转的可能。另外,判断疾病的善恶吉凶,还可从神色上来判断,假如病人目光流彩,乌珠转动灵活,神思不乱,虽大病久病,必能逢凶化吉,遇难呈祥;若病人目光晦暗,瞳人呆滞,精神萎靡,反应迟钝,面无光泽,则属于无神或失神,病情多属危重不治。如遇循衣摸床,双手漫无目的挥动,甚至目闭口开,手把遗尿等,则是邪陷心包或精气已脱的临危症候。久病、重病、精气极度衰竭病人,突然精神好转,如原不愿言语,语声低弱,时断时续,突然转为言语不休者;原来精神极度衰颓,语声低弱,时断时续,突然精神转佳者;原来面色晦暗,突然两颧发红如化了妆一样,这些均属假神,此为精气已竭,阴不敛阳,虚阳外越,残精外泄,阴阳竭绝的危候,古人称之为“回光返照”或“残灯复明”,以此比喻那些垂危精绝时暂时出现的“好转”假象。
古人根据五行理论,将五色配于五脏,如《灵枢·五色篇》中云:“以五色命脏,青为肝,赤为心,白为肺,黄为脾,黑为肾。”说明青色为肝脏主色,红色为心脏主色,白色为肺脏主色,黄色为脾脏主色,黑色为肾脏主色,哪一脏器发生病变,则哪一脏所主之色在体表必然有所反应,例如: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多脸色红赤,尿毒症患者多面色黧黑等。同时,中医还认为“青黑为痛,黄赤为热,白为寒。疼痛剧烈时面色多为青黑,热症时面色多表现为红黄,受寒时面色苍白。因此,通过面色的异常变化,可以诊断脏腑盛衰与阴阳偏胜等疾病。
病色也有善恶之分,五色的表现以明润含蓄者为“善色”,以晦暗无光为恶色,善色表示虽病但脏腑精气未衰,胃气尚能濡润面部,称之为“气至”。“恶色”表示脏腑精气已衰,胃气枯竭,不得上荣于面,又称为“气不至”。“善色”出现,病情较轻,多能痊愈;“恶色”出现,往往是五脏败坏,胃气衰竭,病属危重,古人又称“夭色”,预后多凶险。由善色转为恶色者,标志病情转向危重;而由恶色转为善色时,为病有转愈变轻之兆。
此外,病与色又有相应与不相应之说,不相应之中又有相生与相克的善恶关系。一般是某脏病呈现某脏颜色为病与色相应,又称为正病色;反之,某脏病不出现某脏色为病色不相应。如肝病应见青色,若现黑色为母乘子,是为相生,为顺症;若表现为赤色为子乘母,相生中之小逆;若现黄色为病克色,其病不加重,为凶中顺;若现白色,为色克病,病加重,为凶中逆。其余各脏可参考下面“五脏病色生克表”。五脏病色生克表
五
脏属
相正病
正色病色交错母乘子(相
生之顺)子乘母(相
生之逆)〖〗病克色
(凶中顺)色克病
(凶中逆)肝木青黑赤黄白心火赤青黄白黑脾土黄赤白黑青肺金白黄黑青赤肾水黑白青赤黄
其中,相克为凶,凶中顺尚可,凶中逆,则必危殆;相生为吉,子乘母为吉中小逆,母乘子为吉中之顺。
说到这里,应明确中医阴阳五行中生克乘侮规律,所谓相生,即滋生、助长之意;相克,即克伐、制约之意。五行的生克关系,如图所示。
自然界的一切事物,都是在相生相克中维持动态的平衡,这在人体,就是正常的生理状态。如因某种原因造成某一“行”太过或不及,就会破坏这种平衡,对人体来说,就是病理状态,这时的生克关系就变成了乘侮关系。“乘”是乘虚侵袭之意,即被克一方不及(虚),造成克制太过;“侮”是恃强凌弱之意,也就是被克一方太过,反而“欺侮”主克的一方,即反克的意思。但是五行生克图是一种稳定机制的模式图,通过“五行胜复”这种复杂的反馈关系,会自动重新建立平衡的,附图所示为五行乘侮示意图(以金、木、土为例)。三、“相面”判断发病部位的原理
中医认为,人体五脏六腑,四肢百骸在人体面部均有其特定的对应区域,《灵枢·五色篇》指出:前额中央主头面,两眉之间向上,即明堂部位主咽喉,两眉之间印堂部位主肺,两眼内角之间的区域主心,鼻梁骨正中主肝,其两侧为胆所支配区域,鼻尖部主脾,两侧鼻翼主胃,两侧颧部主小肠,颧骨以下从鼻翼至颊部的中心主大肠,由此向颊部以外主肾,肾区以下主脐。鼻与嘴之间的区域主膀胱,子宫等。古人在诊断中,往往根据上述不同部位的颜色改变,了解内在脏腑的生理、病理变化。
《素问·刺热篇》中把面部的五脏相关区域作了如下区分:左颊为肝,右颊为肺,额为心,鼻为脾,颧上为肾。
在通过面部望诊诊断疾病的过程中,必须将两者互参,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例如,肾炎的患者,往往见到下眼睑浮肿,两侧耳前的部位发黑。
据《灵枢·五色篇》所载,四肢病变也可以反映在面部:两颧部为肩,颧后耳前为上肢;上肢区域的下方就是手所主区域。双眼的内角之间向上,即印堂的部位属胸膺和乳腺,颊的外侧应背,颊车以下为大腿所主区域,颊车穴即在咬牙时,咬肌隆起之处,寻之极易。口角两侧的大纹处应大腿的内侧,口角外地仓处应膝髌。小腿下方当两颊车中央部位属膝,膝以下部位属小腿,主足部。这就使全身各个部位在头面部均可找到一块区域与之相对应,故通过观察面部形态和面色的变化,可以诊断脏腑盛衰与阴阳偏胜等疾病。正如《灵枢·五色篇》所说:“五色各见其部,察其散搏,以知远近;视色上下,以知病处。”《难经》中也有“望见其五色,以知其病”的记载,大致意思就是说:观察患者面部表现出来的“五色”,即可以知道病情的轻重。
另外,在《灵枢·五阅五使》中指出:“鼻者,肺之官也;目者,肝之官也;口唇者,脾之官也;舌者,心之官也;耳者,肾之官也”。人体内五脏发生了异常,必然在面部七窍有所体现,例如:上呼吸道感染见到痰热郁肺时,可见到鼻塞,流黄浊涕;肝部疾患者,有时白睛部可见到黄疸,等等。所以,在诊断疾病的过程中,对面部某一区域必须作深入细致的观察,象色泽,是否润泽,有无爆皮,有无疖肿结节,有无分泌物等,并且与同一脏器所属其他反应区互相参照,方可得出正确的结论。《伤寒论》所谓“上工望而知之”即是指高明的医生,可以通过望诊来了解病情,得出诊断。
下面附图所示为五脏六腑发病在面部的表现:
从面部观察心状况的方法
心受风者其中口赤色从舌的长短和面颊出现的赤色
均可观察出心脏功能的状况目内发黄为心脏功能状况欠佳两眼之间出现五色之一
即可反应出心病的种类额头出现赤色为心热从面部观察肺功能的方法
肺受风者眉上为白色从眉间的黑、白、黄、赤、青
五色可看出肺病的种类从口鼻功能观察手
太阴肺经的功能鼻为肺官,从鼻孔的张闭可了解肺脏的功能右脸颊出现赤色为肺热从面部观察脾功能的方法
鼻端下五色的变化可反应出脾病的种类鼻出现赤色为脾热脾生病者面呈黄疸脾受风者鼻为黄色观察口唇色泽可了解脾脏的功能从面部观察肝功能的方法
目为肝之官,眼睛的状况
可以反应出肝脏的功能肝受风者其下眼为青色颜面脱色为肝足厥阴脉有病从鼻梁的五色状况可辨别肝病的种类左脸颊出现赤色为肝热从面部观察肾状况的方法
面部中央之外,颧骨之内的五
色变化可反应出肾病的种类颧骨、颜面部位出现黑色
为肾脏功能欠佳
颜面黑如漆紫
或黄疸者为肾病下颌出现赤色为肾热颊或面部肌肉出现
黑色为肾受风从面部观察胆状况的方法
从鼻柱左侧可观察
胆病变化的种类目下果肉之大小反应
胆部的功能状况面微有尘或目锐痛
为胆有病变从面部观察胃状况的方法
鼻翼上缘的颜色可
反应出胃病的种类颈、胸扩张反应
胃的功能状况鼻端以下至唇鼻缘之间的状况可反应膀胱病变的种类从面部观察小肠状况的方法
鼻端的上缘与鼻柱之间的状况可诊断小肠病变的种类从唇与人中的厚薄、
长短可了解小肠的功能目黄及颧出颊为小肠
主津液所生疾病从面部观察大肠状况的方法
脸部中央,包括鼻部左右,从其颜色变化,可诊知大肠病变的种类,鼻两侧的颜色用于诊同侧病变上唇及鼻旁的纹路诊手阳明大肠经之病,观察纹路诊异侧病变,大肠主津液,因此大肠有病则目黄口干鼻孔面积及鼻翼面积之大小可诊断大肠功能鼻张喘息反应大肠功能梁长反映大肠功能此纹路反映大肠功能综合以上六图,可以看出中央大肠区从面部观察膀胱状况的方法
鼻端以下至上唇鼻缘之间,可观察膀胱子处病变的种类鼻孔外翻、内翻可反应膀胱的功能目似脱项、目黄泪出,反应
膀胱足太阳经脉所生疾病四、面色过于白晰是病态
古人形容面容姣好时常比喻作“面如冠玉”、“面如凝脂”。均是指面容白净,当然面色白而润泽,如《五脏生成篇》中所说:“以缟裹红”;气色明润,白里透红,是健康的白色。但是也有一部分人,尽管面色也很白,但却缺乏光泽,没有什么血色,这就是一种病态了。
白为气血不荣之候,凡阳气虚衰,气血运行无力,不能上荣于面;或耗气失血,气血不充者,颜面俱呈白色,中医认为白色主虚、主寒、主失血,夺气、伤津等。
假如面色白而浮肿,多属阳气不足,无力帅血上荣于面;若色淡白而消瘦,为营血亏损,多见于大病初愈,或疾病缠绵不愈者;面色苍白,多见于阳气暴脱,例如大失血的患者,气随血脱;假如面色白中兼青,为血虚血淤,血行不畅,面白而体形肥硕者为有痰积;面白而体瘦并见指甲鲜红,可见于气虚有火的患者;面有白点,白斑为有虫积。
五、黄脸汉子是脾虚
《水浒传》中有一位好汉叫孙立,相貌威猛,黑衣黑甲乌骓马,腕悬竹节鞭,很是了得,仿佛是唐时名将尉迟恭再世,但天生生就一付黄面皮,呈现一派病态,故人送绰号为“病尉迟”,可见自古就认为面色泛黄是病态。
黄为脾虚湿蕴之症,脾主运化,为气血生化之源,故脾失健运,则气血不充,颜面得不到荣养;脾虚水湿不得敷布周身,面色亦黄。
面色淡黄,枯槁无泽,称为萎黄,多属脾胃气虚,营血不能上荣之故,慢性肝炎,肝癌早期也可见此面容。
若面黄而且伴有浮肿,多为脾气虚弱,水湿内阻,肝硬化腹水,尿毒症有时可见此面容。
如面、目及一身俱黄,称为阴黄症,黄而鲜明如橘皮者,称为阴黄。阴黄者多为寒湿内停,困阻脾阳,胆汁受阻,溢于皮肤所致。阳黄乃属湿热内蕴,薰蒸于胆,胆汁外溢而成。黄而青暗为淤血之象,例如肝硬化面容;面色发黄而伴有红纹者多见于肝癌;黄而明亮润泽为病将痊愈,预后良好。
六、红脸关公内热盛
《三国演义》中描写关云长:面如重枣,丹风眼,卧蚕眉,三络长髯,飘洒胸前,何等威武。但细究起来,面色像大枣那样的紫红色,怕不是有高血压,就是有阳明实热。若关公再世,敢是有大便不通罢?
面色红赤主热症,但有虚实寒热真假之分。
面色微微泛红为有虚热,假如面色微红而脉浮为虚热在表;面色微红伴有脉沉为虚热在里;满脸通红而脉浮,为实热在表;面色微红伴有脉沉为虚热在里;满脸通红而脉浮,为实热在表;如脉沉则为实热在里。
面色红赤多属外感发热或脏腑里实热症。例如,上感高烧不退;肝胆实热循经上扰所致高血压等。
若午后颧部潮红,多属久病阴虚,虚火上炎之症,肺结核即属此例。
假如久病,重病、精气耗竭,阴不敛阳,虚阳上越,可见面色粉红像化了妆一样,两颧泛红,游移不定的戴阳症,病势危殆。
更有一些人,食谷不化,小便清长,脉搏沉细或浮数无力,按之欲散,虽然发高烧,烦躁如狂,恨不能躺在水里才舒服,口渴总想喝水却喝不进去,肌表虽然很热但重按却又感觉不热甚至手下冰凉,而且两脚冷得彻骨铭心。这是肾虚火不归元所致,无论清利实热还是滋阴清热,效果均不理想,必用肉桂引火归元方可建功。
七、青面兽敢是受了寒气
《水浒传》里又有一筹好汉,身高八尺,相貌堂堂,状元桥泼风刀砍死了泼皮牛二,威名远扬,惟其面目青黑,且有一胎记,煞是凶恶,故人送绰号“青面兽”。
青面兽敢是少时受了寒气所致?保不齐是。
中医认为青色主寒、主痛、主淤血及惊风。
青为寒凝气滞,经脉淤阻,盖寒主收引,寒盛留于经脉,则经脉拘急不舒,阻碍气血运行,可致面色发青,甚则出现青紫色。
若面色苍白而带青者,多为阴寒内盛,脉络拘急,气血运行不畅所致。小儿急惊风多见此面容。
面色青灰,口唇青紫,多属心气不足,血脉淤阻,心肌梗塞即为典型表现。
面色发青但双耳红赤,为肝火上攻之象。
面色青中带黑为寒甚痛极。
如患儿面部青紫,且以两眉之间,鼻柱之上及口唇四周为显者,多是惊风先兆。
妇女面青,必肝强脾弱,多怒少食,或经脉不调。
八、黑旋风也有病吗
黑旋风李逵,两把开山斧,行侠仗义,遐迩驰名。但黑旋风那副黑如煤炭的面皮,怕也不是健康之色。
黑为阴寒水盛之色,肾阳虚衰,阴水不化、寒邪内盛、血失温养、经脉拘急,血行淤阻,故面见黑色。
可见面色发黑主肾虚、水饮、淤血与寒症。
如面黑焦干,多为肾精久耗,精气不得上荣于面,肝硬化、癌症晚期多见。
若目眶周围发黑,往往是肾阳虚衰,水湿内停之肾炎、尿毒症等,或是寒湿下注的带下之病。
面黑而肌肤干裂,像有鳞甲一样,为淤血之候。
面色青黑暗淡,不问病之新久,总属阳气不振。
一般面见黑色,病必严重,满面黑色,如蒙尘垢,谓之面尘,伤寒、温病后期多见,为凶候。
李逵敢情病得还不轻呢。
九、相面候病图谱
肺病
1.肺病的种类此处发暗为肺部久病肺有热病未病将病之时右颊先赤肺初病者眉上发白肺病者喘息鼻张为已病2.肺病的变化
出现赤色为肺未病将病白色为肺初病此处现黑、白、黄、赤、青
五色之一为肺已病此处出现黑、白、黄、赤青
五色之一为肺久病心病
1.心病的种类
此处发暗为心已久病口出现赤色为心初患病前额出现赤色为心将患热病,此时的状况为未病将病舌卷短、颧呈现赤色为心已患病
2.心病的变化
前额出现赤色为心未病将病此处出现赤色为初病
舌卷短,颧出现赤色为心已患病此处出现五色之一为久病肝病
1.肝病的种类
此处发暗为肝已久病目下发青为肝初患病
左颊出现赤色为肝未病将病此处发青为肝已患病
2.肝病的变化
左颊出现赤色为肝未病将病此处出现青色为肝已病此处出现青色为肝初受风邪此处出现五色之一为久病脾病
1.脾病的种类
此处出现五色之一为脾已久病鼻上色黄为脾初病
鼻出现赤色为脾未病将病的状态唇发黄为脾已患病2.脾病的变化
脾热鼻先赤,此时为未病将病鼻上出现黄色为脾初病
此处出现黄色为脾已病此处发暗为脾久病肾病
1.肾病的种类
此处出现五色之一为脾已久病肾主耳,耳部的状况可反映肾的未病和已病状况下颌出现赤色为肾将患热病面部肌出现浮肿为肾已有初步的病变
2.肾病的变化
肾热颐(下颌)先赤,此时为未病将病面出现浮肿而且肌肉发黑者为肾初受风邪
颧和颜面发黑为肾已患病挟中央者肾,此处出现五色之一都应引起重视体质不良的状况
鼻隧长以候大肠唇厚人中长以候小肠
目下窠大其胆乃横广骸大颈张为消化系统患病
鼻孔在外膀胱漏泄肺、大肠久病心、小肠久病肾、膀胱久病肝胆久病脾胃久病十、望头诊病技法一二三
头为诸阳之会,百骸之长,手足三阳经与任、督诸经的精气都向上灌注于头面,《素问·脉要精微论》中说:“头者,精明之府。”《灵枢·海论篇》也提到“脑为髓之海”。可见头为精神所居之处,又肾藏精、主骨、生髓、髓聚而为脑,故头的形态与脑、肾的病变和气血的盛衰密切相关。又发为血之余,肾之华,所以,望发可测肾脏之虚实,营血之盛衰。
望头,主要是观察头的形状及动态,如小儿头形过大或过小,并伴有痴呆者,多属先天不足,肾精亏损或水停于脑所致;若患儿囟门突然凸起者,多属实热症。常见于温热火邪上攻,又称为“囟填”。反之,患儿囟门凹陷者,多属虚寒之症,常见于吐泻津伤或气血不足,或发育不良,脑髓不足等病症。小儿囟门迟闭骨缝不合,古称解颅,属肾气不足,或发育不良等症。
常喜扬头望天者,其病在阳分;常喜俯首沉思者,其病在阴分;头项强直,不得屈伸者,为邪气实;似乎脖子不堪头颅重负,头部耷拉在胸前的,属正气虚;头与颈项全部萎软无力的,为肾气亏,如果头总是不由自主地摇动,不论成人或儿童,多为肝风内动之兆,或属年老气血虚衰所致。
望发,主要是观察病人头发的色、质的异常变化及脱落情况,《素问·五脏生成篇》中说:“肾之合骨也,其荣发也,其主脾也。”明确指出发能反映内脏的盛衰,所以发的异常与脾、肾两脏关系比较密切。
如发黑润泽为精血充足,脾肾旺盛之象;反之,若发干枯变黄,无光泽,易脱落,多为精血不足之征,常见于久病,重病患者,有的甚至可见头发全部脱落。
青壮年头发稀疏易脱,多为肾虚或血热之症。
如见青年头发花白者,并伴见健忘、腰酸、膝软、下肢无力,往往属肾精亏损之症。
小儿头发虬结成绺如穗状,是为疳积,往往伴有面黄肌瘦,肚子膨隆,大便干稀无常等脾胃功能失调之症。
望面,主要是观察病人面部形态的异常变化,如面肿,多为水肿,若水肿发生突然,头面部较腹部、下肢为先,属阳水,多伴有恶寒发热,咳嗽咽痛,小便赤涩,大便秘结等症,例如泌尿系的感染、肾盂肾炎等;若水肿缓缓而起,下肢及腹部比面部水肿为先,是为阴水,多伴有胸闷食减,肢冷神疲,大便稀,小便少,身重腰酸等症,如肝腹水、尿毒症等。
如果面目肿大,色赤而热,或按而酸痛,此为邪气有余之实症,如丹毒之类;面目浮肿,无痛无热,此为正气不足,其形体一定是瘦弱虚羸,多见于消化不良,或动荡岁月的难民等。
脸上有白点白斑,为腹中虫积之兆。
两颧时有发红,属虚火上炎之征,肺结核患者多见。
又如单侧或双侧腮部突然肿起,面色红、嗓子不痛,甚至整个面部红肿的,属温毒,像腮腺炎等,以儿童为多见。
口眼斜,属中风面瘫之征。
惊怖面容多见于小儿惊风。
破伤风病人,往往口噤难开,呈现出一种苦笑面容,古称“撮口风”。
麻风病患者,前额及眼周有肿块突起,眉发脱落,状如狮面,又称为“狮子颜”。十一、头面五官诊病图谱
观颜庭
颜是指眉以上的额骨。所谓观庭即是指察看这一部位的颜色变化。
观颜庭时,可将颜分成上下两等份,上代表头面,下代表咽喉,其功能为:上下功能满陷咽喉问题陷满七窍问题陷陷①鼻与喉问题②口与咽问题
1.从头面部可看出头脑和面部的情况:
看饱满塌陷头脑灵活呆滞面部精明木讷
2.从咽喉可以看出声音和胃口情况:
看饱满塌陷咽胃口好差喉声音宏亮微弱
观颜庭时,还可以用下图的方法:由A1,观察头脑,由A2观察颜面诸窍。
皱纹多(排除年龄因素),则功能不良,疾病较多;坚紧而润泽则为佳。
由颜庭望诊是《黄帝内经》中的重要望诊方式之一,在诊断中观察颜庭的同时,还应配合其他方法,具体可参阅下图的提示。

颜赤为心热眉上白为肺风面上出现五色之一为咽喉疾病颜黑是足阳明经发生病变颜色润黄为正常颜色青暗为病变观发尖与天庭
1.观发尖偏右为血盛,较为被动;过于偏右,较为沉郁。偏左为气盛,较为冲动;过于偏左,更易冲动。
2.观天庭
A饱满:
头脑清楚,耳聪目明B塌陷:
耳不聪,目不明3.观阙庭
阙是指两眉之间,
庭是指颜面和额头观察方法如下:
(A)若出现眉紧皱,则为忧郁,胸中郁闷,多为心理因素所造成。(B)若出现两眉紧皱,则为肺闷郁气,多为烟酒过量,过多食用生冷食物所造成。观须
①须润泽,有弹性,而且长,为胃经脉和足阳经脉气血足。②须短为胃经脉和足阳经脉血少气多。③须少为胃经脉和足阳经脉气少血多。④无须为胃经脉和足阳经脉气血皆少。⑤毫毛发亮,为脾胃气虚。⑥下颌发亮多为肾气虚;发暗为肾淤。

(<-快捷键)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目录

阅读设置

背景色:

字体大小: 14px

页面宽度: 1200px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