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部手部躯干按摩治百病
作者:杨川字数:135722状态:连载
第七章老年常见病的康复疗法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提高生活质量、延年益寿,是广大老年人的共同追求。一些老年人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如高血压、糖尿病,应首先明确诊断,在医师指导下坚持服药,在此基础上,配合家庭自我保健按摩治疗,可起到延缓疾病发展、稳定病情的作用。 一、手穴辅助治疗冠心病 手诊所见 1手掌呈红色或紫红色,大鱼际出现暗红色斑点(图202)。拇指根部中央有白色条索隆起,两侧色泽青暗有青筋浮露 (图203)。 2手型方正,手指短粗,指端粗大,呈鼓槌状,或壁虎指 (图204)。手掌浮肿,肌肉松软,压之凹无弹力,触之感觉麻木,指关节不灵活。 32线中间有十状纹,在2线尾编成米状(图205、206)。图202图203图204图205图20642线上端有岛纹或口纹(图207、208),表示会有心肌梗塞发生。 53线尾有岛状纹,或被6线切过,为发病的年龄(图209、210)。 63线扭曲、婉蜒,表明心血管功能不强(图211)。 71线上呈链状,食指下近1线处可出现火纹(图212)。 图207图208图209图210图211图21281线上靠近中指部位的岛纹,对心肌梗塞的诊断有意义(图211)。 9多为方甲,尤拇指方甲上有纵纹,甲色红白相间,压之血色恢复慢,有些患者甲根部色绀青。 治疗方法 1取穴:少冲,位于手背,小指指甲生长际的临近中指侧;中冲,位于手背,中指指甲生长的临近食指侧;心包区,位于手掌中央;内关,位于手腕横纹朝手肘方向下移约两横指宽处,在两骨两筋之间;神门,位于手腕内侧的横纹上,靠小指侧的肌腱内侧处(图213、214)。 2首先,刺激内关时,当右侧的胸痛时,刺激右边手腕的内关;当左胸痛时,则刺激左手腕的内关。方法是将拇指按在穴道上,食指在另一侧支撑,再用力按压内关穴。 图213图2143对神门、中冲、少冲等作强烈的指压,就能达到理想的效果。 4若上述方法仍不能缓解症状,立即送往医院治疗,切勿延误治疗时机。 二、手穴按摩稳定糖尿病 手诊所见 1掌色鲜红,尤以10个指头的指端红的明显(图216)。 2艮位有网状血管出现,震位和乾位有小红点出现(图215)。 3无名指下的鲜红色压之不退(图217)。 4乾位色泽鲜红,中有白色环形斑块。 图215图216图2175在乾位上可见较深的一条横纹向大鱼际平行伸出,1~2条则更有意义(图218)。 6坎位纹理紊乱(图219)。 7 3线上可有细小的6线切入(图220)。图218图219图2208指甲为阔甲或凹甲,时见汤匙型手;手平伸手可出现颤抖,甲根有浅蓝色(图221)。 治疗方法 1取穴:胰脏,位于胃、脾、大肠区内;肾穴,位于手掌侧,小指第一关节横纹中央;肝穴,位于手掌侧,无名指第二关节横纹中央;健理三针区,位于手掌心,近腕关节处;胃、脾、大肠区(图222)。图221图222 2首先对肾穴、命门、肝穴施以按压刺激,每天10次左右。 3辅以对健理三针区,胃、脾、大肠区,胰脏行慢慢地推揉按压,每天7~10次左右。 糖尿病是内科疑难慢性病症,需坚持治疗才能有所见效。 三、高血压病的手穴按摩 手诊所见 1掌色鲜红,手掌肥厚多肉,各丘隆起。这种掌形,多伴有高血脂。 2掌色鲜红,尤大小鱼际及中指呈鲜红色,手掌不肥厚,这类高血压患者多伴有心律失常。 3无名指下,有两条平行的短线,穿过1线(图223)。 4离位纹理散乱,有星状纹出现(图224)。 52线走向平直,纹路深刻(图225)。 6在乾位若有火纹与离位星状纹呼应时,要警惕脑血管意外(图226)。 7在平原靠近兑位出现★纹时,多在50~60岁出现偏瘫;但愈后较好(图227)。 8多为短甲,尤大拇指为扁平的阔甲(图228)。拇指多短而坚硬,高血压病人的半月瓣多偏大、超过或达到指甲的1/3。 图223图224图225图226图227图228治疗方法 图2291取穴:血压反应区内的穴位,阳溪,位于当反翘起拇指时,指根所产生的2条肌腱之间凹陷的部位;合谷,在拇指和食指两骨间,离连接处约拇指第一关节长度;落零五,位于食指与中指的肌腱之间,朝手腕方向下移约3厘米处。血压高的人,在特定的部位,都能摸到特别明显的脉动(图229)。 2当血压的最高值达,21.3kPa(160mmHg)时,刺激阳溪。 3当血压的最高值超过24kPa(180mmHg)时,就刺激合谷。 4当血压的最高值超过26.7kPa(200mmHg)时,就刺激落零五。 5刺激的方法,使用手指按压推揉穴位即可。力大而缓慢地进行。 6当上述方法不奏效时,应即刻送往医院治疗。 四、手穴协助治中风 1小鱼际部位发青、发黑,2线较直,平行走向,易患脑溢血(图230)。 2食指桡侧有紫红色线条,3线突然断截,消失不见或被干扰线切断,或形成▲状、火状是中风的脑溢血症先兆(图231、232、233)。 3大小鱼际色泽鲜红,浮于皮肤之上,表示其人易患高血压,易出现中风偏瘫等症状。中指根凹陷或色紫暗,更能确定(图234)。 41线有链岛状纹,2线与3线清晰完整,提示可能因脑血管瘤或脑血管畸形而发生意外(图235)。 图230图231图232图233图234图235治疗方法 1取穴:少冲,位于小指指甲生长之际,临无名指侧稍下方;关冲,无名指指甲生长之际,临小指侧稍下方;商阳,位于食指指甲生长之际,临拇指侧稍下方;肾穴,位于小指掌侧,第一横纹中央;肝穴,位于无名指掌侧,第二节横纹中央;心穴,位于中指掌侧,第一横纹中央;健理三针区,位于掌中央稍近腕的位置;外关、脊椎反射区等(图236、237)。 图236图2372首先,当未出现偏瘫、口眼斜、语言障碍等症状,而仅有中风先兆时,按压特效穴位,如少冲、关冲、商阳等。每日10~20次中等力量刺激。若时常对这些穴位刺激,可预防脑溢血的发生。 3若中风已发生,在积极药物治疗的同时,捏压少冲、关冲、商阳、肝穴,每穴10~20次,轻缓进行,可起到治疗的辅助作用。另外,外关是非常有效的穴位,可按压之。 4若中风已3个月以上,成为中风后遗症期时,按压肾穴、肝穴、心穴、健理三针区,均可达到促进语言、肢体恢复的作用。 5另外,除上述穴位治疗的同时,还可对脊椎反射区、脊、腰、腿区施行按压等手法治疗。 五、高血脂症的手穴治疗 手诊所见 1艮位发黄,或苍白。 2掌心下部青暗(图238)。 3胃、脾、大肠区出现岛纹(图238)。图238图239治疗方法 1取穴:健理三针区,位于手掌中心下方 (靠腕关节方向);胃、脾、大肠区,位于大鱼际与生命线之间区域;肾穴,位于小指掌侧第一关节横纹中央(图239)。 2首先,健脾以利湿浊,故强刺激按压健理三针区及胃、脾、大肠区,手法宜缓慢,10~15次即可。 3对于高龄的有肾虚的病人,加按压肾穴、大肠穴,手法缓慢,10~15次左右。 4治疗本症,贵在坚持,一般均有比较好的效果。 六、手穴治疗健忘 手诊所见 图2401掌色苍白,大小鱼际萎缩,纹理紊乱,肌肉弹性较差(图240)。 2手心处青暗,坤位色暗(图240)。 3坤位可见星状纹(图240)。 4第3线尾可找到岛纹。 治疗方法 图2411取穴:肾穴,位手掌侧,小指第一关节横纹中央;肝穴,位于掌侧,无名指第二关节横纹中央;命门,位于掌侧,小指第二关节横纹中央;手心,位于手掌中央;心穴,位于中指掌侧,第一指间关节横纹中央;胃、脾、大肠区(图241)。 2对心脾不足的健忘,我们首先按压手心、心穴,胃、脾、大肠区可行推搓,以使皮肤潮红,这可使心脾功能恢复。每日行20~30次刺激即可。 3对高龄的肾精虚衰的健忘,我们首先按压肝穴、肾穴、命门,可达到补益肝肾之功。每日操作刺激20次左右。坚持上述方法是会取得效果的,且长期刺激此3穴,还有延缓衰老的作用。 七、常按手穴防眼花 手诊所见 1中指根部出现一个灰暗隐隐的半圆形环。 2在1线的无名指下,有细小的岛纹,多屈光不正(图242)。 3在2线与3线连接处出现细小的岛纹,多为老花眼(图243)。图242图2434在中指的根部两侧,有青暗色出现。若一边重,一边轻者,表示两眼视力不等,颜色深的一侧视力差。大拇指侧为左眼,小指侧为右眼(图244)。 治疗方法 1取穴:治疗老花眼的特效穴位,在手背、手掌侧,均各有一个。老眼点,位于手掌侧,小指根部横纹 (掌指关节横纹)中央;养老,位于手腕背,靠小指侧,尺骨小头下方凹陷的部位 (图245、246)。另外,肝穴,位于无名指第2指间关节 (中节指间关节)横纹中央;肾穴,位于小指第一指间关节(远节指间关节)横纹中央(图245)。图244图245图2462老眼点、养老二穴,正如其名,对于45岁以上,觉得“最近报纸老看不清楚”的人来说,均是特效的穴位。当老花眼在逐渐严重时,对老眼点和养老穴做按压,即会感觉到酸痛胀。因此须继续按压,早10~15次,晚20~30次。老花眼是一个慢性退行改变的过程,所以需每天坚持都做。 3对于老花眼严重,且年龄较大,病程已较长的人,可辅助刺激肝穴、肾穴。若手指按压,早晨10次左右,晚上睡前15次左右。 4养老穴不只对于老花眼才有效,对于眼睛疲劳以及高龄老人的眼疾,亦有相当程度的疗果。 八、更年期综合征的手穴按摩治疗 诊断要点 1一般发生于妇女绝经(45~55岁)前后,出现月经紊乱或经闭。 2阵发性烘热感,并伴额面、颈部及胸背部的皮肤潮红,心率加快,热后随即出汗,汗后则畏寒,每次发作持续数秒或数分钟,轻者每日数次,重者可十余次,以致更多,且夜间更甚。 3情绪不稳定,易激动,紧张或抑郁,烦躁不安,失眠多梦,头昏头痛,眩晕耳鸣,血压波动。 4排除肿瘤、心血管、神经、精神及内分泌腺等器质性病变。 手诊方法 掌状 掌上多汗,或过分干燥,掌红赤,手易抖动,巽位红赤明显,而坎位陷下,小鱼际松软,艮位青(图247)。 掌纹 1生命线下端外侧有三角型纹形成(图248)。 2 2线上有许多细小紊乱的横纵纹理形成一个三角形。 3 2线尾部可有岛纹(图249)。图247图248图2494从5线下端有一细线向小指伸去,表示其人感情脆弱,易激动,易抑郁,或交替出现 (图250)。5线易变为弯曲状。 5食指的第二指节上有火状纹(图251)。图250图251治疗方法 1取穴:肾穴位于手掌侧,小指第一关节中央;生殖区位于小指侧、手掌手背交接处;心包区位于手掌中央,约在智慧线和感情线之间。辅助性穴道有位于食指弯曲时指根横纹末端的二间,位于无名指指甲生长之际的关冲穴(图252、253)。图252图2532首先对肾穴进行按压推拿或温热刺激,促进荷尔蒙分泌。 3对生殖区和心包区施行缓慢地揉推,宜多花时间,顺时针逆时针均可,力量宜柔和,交替进行。但当症状严重时,则使用艾灸或香烟灸做强烈的刺激,使生殖器的功能活化而旺盛,同时使精神安定。 4对二间、关冲进行辅助性按压推揉,同样能缓解更年期障碍。 5对生殖区、心包区需做10~20次揉推,对肾穴、二间、关冲需做5~15次,以手部发热、舒适为度。这样各种正在老化的机能都会达到活性化,而使得激素分泌和精神状态均渐趋于稳定。 九、手保健操(一) 对指手操的主要目的是锻炼手指的对称活动,兴奋大脑皮质运动区,锻炼小脑的平衡能力。中医认为:“肾为作强之官,技巧出焉”,对指手操对补益肾气大有裨益。另外,手与人体十二经脉相联络,所以对指手操对十二经脉均有刺激作用,故可起到健脑补肾、疏通经络、调理气血的作用,以达到益寿延年的目的。 具体方法 1微屈5指,呈空心握拳状。然后以大拇指对挤食指,必须使两指指尖相掐,啄米状刺激15次。主治阳痿、遗尿病症。 2微屈5指,呈空心握拳状,然后以大拇指对挤中指,必须使两指指尖相掐,啄米状刺激15次。主治头痛、耳目痛等病症。 3微屈5指,呈空心握拳状,然后,以大拇指对挤无名指,方法、次数同上。主治腰膝酸软、牙痛等症。 4手法,次数同上,以大拇指对挤小指,主治急性肩周炎、手部疾患等。 十、手保健操(二) 握拳手操以手指攥拳为主要方式,通过攥紧的手指压迫手掌部的穴位,并使10指尖端对经脉井穴产生较强的刺激作用,特别是对十宣穴有较大的刺激作用。经气所出,像水的源头谓之井穴,刺激井穴,就如同为源头灌注自然之真气,令人真气旺盛,经络疏通,延年益寿。 手操步骤 1伸手掌,拇指向上,突然紧缩除拇指之外4指,再将拇指紧紧搭靠在4指上,形成自然握拳式。受刺激的穴位有少商、商阳、关冲、少冲、十宣、四缝、劳宫、少府穴。其中重点刺激在手少阴心经及手撅阴心包经。主治心脑血管病变。如此握拳15次。 2伸掌,先以拇指内收掌心,置于中指及无名指缝间,然后用力收缩其余4指,形成中指压拇指握拳势。此法在以上姿势的基础上,侧重刺激手太阴肺经及手太阳小肠经,特别是小骨空、少泽等穴。主治小便不利,大肠溏泻等症。如此握拳15次。 3两手均握成拳状,拳心朝下,两拳相对,以掌骨突起处与拳的凹陷处相贴紧压迫,形成双拳相压状。该法刺激以八邪、液门穴为主。主治壮热、烦渴、大便秘结、手足抽搐、神昏等实热症。如此对压15次。 4伸掌,掌心靠内侧,先以中指指尖端内收压其指根处,然后其余四指均内缩呈握拳状,以大拇指置于内收中指指端,压迫中指指根处,使握拳而不致过分内收,由此形成中指突出的握拳状。此法重点压迫刺激中冲穴及少商穴,主治胸膈上各种病症。第一章躯干按摩的各种手法 一、按法 用手掌、手指或肘部,紧贴体表,按在治疗部位或经络、穴位上,逐渐加力,按而留之,称为按法。具有活血止痛,开通闭塞的作用。 (1)掌按法:全掌、掌根或鱼际部着力向下按压,可单手或两手重叠按压。按腰背部,用间断性的按法,或由上而下或由下而上地逐渐移动,反复施之。按腹部时,用力宜稳妥,勿猛,轻柔缓和,并须随病人呼吸起伏,呼气时按压,吸气时放松(图1、2)。 图1双掌按法图2单掌按法(2)指按法:用拇指或食、中指罗纹面着力按压,多用于经穴和阿是穴。用力多以病人略感到酸胀、沉麻为适度(图3)。 (3)肘按法:屈肘鹰嘴部按压,多用于腰部、臀部或环跳穴处(图4)。 图3指按法图4肘按法二、摩法 用手指或手掌贴附在治疗部位上,肘部微屈,腕部放松,指掌自然伸直,来回直线或顺、逆时针方向,轻缓柔和、均匀协调地摩动,称摩法。此法作用力温和而浅,仅达到皮肤及皮下,适用于全身各部。常在按摩疗法开始、结束及变换手法时应用。具有镇静、安神、活血止痛的作用。 (1)指摩法:指面贴在治疗部位上,以腕部前臂做环旋摩动,可单手或双手同时操作(图5)。 (2)掌摩法:全掌贴在治疗部位上,以腕部前臂做环旋摩动,可单手或两手同时操作。常用于腹、腰、背部。在腹部掌摩时要沿升、横、降结肠的走向,从中心逐渐向四周扩展,反复施之(图6)。 图5指摩法图6掌摩法三、推法 手指或全掌着力于一定的部位、经穴上,手贴皮肤,稍加压力,推力要稳,速度缓慢而均匀,来回不断地、有节奏地呈直线向前推动,到局部微热为止,称为推法。具有疏通经络、行气活血、解痉止痛的作用。适用于全身各部。 (1)指推法:右手拇指端或罗纹面在一定的部位、穴位上做旋转推动,用力较轻,速度较快。为小儿上肢及背部常用手法之一(图7)。 (2)用肘部着力于一定部位,进行单方向的直线推动称为肘推法,常用于腰、背部(图8)。 图7指推法图8肘推法(3)鱼际推法:大鱼际或小鱼际着力,向前推进,亦可两手同时操作,又称侧推法。常用于背、腰及四肢(图9)。 (4)掌推法:掌根面着力推进,又称平推法。常用于四肢及背腰部(图10)。图9鱼际推法图10掌推法四、拿法 图11拿法拇指和食、中指或拇指和其余四指置于治疗部位或穴位上,对应钳形用力,捏而提起称为拿法。操作时,一拿一放要连贯柔和,力量适度,一般以拿提时感觉酸胀、微痛,放松后感觉舒展的程度为宜。此法多用于颈、肩、腹、背、腰及四肢。具有疏通经络,扶风散寒,活血止痛的作用(图11)。 五、揉法 单、双手指或手掌紧贴于一定部位、穴位或病变的周围,由浅到深做轻柔缓和的反复回旋和移动,称为揉法。用力的轻重,受力的深浅,揉动频率的快慢,可根据病人具体情况而定。此法具有通络散结、活血化淤、消肿止痛等作用。 (1)掌揉法:以掌根部或大小鱼际着力,紧贴皮肤,以腕关节带动前臂做小幅度的反复回旋揉动。适用于腹、肩、背、腰及臀腿部(图12)。 (2)拇指揉法:以拇指或其余四指面紧贴应取部位,做不间断的反复回旋揉动。适应于全身各部(图13)。图12掌揉法图13拇指揉法(3)前臂揉法:肘部前臂紧贴于应取部位,以肘关节的屈伸带动前臂做轻柔回旋连贯揉动,用力要轻而不浮,重而不滞。适用于背、腰、臀部(图14)。 (4)肘关节揉法:以肘部关节着力于应取部位,以肩关节的摆动作轻柔回旋揉动。适用于背部及腰部(图15)。 (5)三指揉法:以食指、中指、无名指三指指腹着力于应取部位,作轻柔回旋揉动。适用于全身各部(图16)。图14前臂揉法图15肘关节揉法图16三指揉法六、点法 掌指关节微屈,食指、无名指置于中指背侧,拇指指腹抵在中指末节腹侧,三指如钳形相对扶住中指节,以扶持中指挺力,中指端着力于应取穴位上,称为点法(图17)。图17点法 操作时前臂上抬,肘部微屈,手指指端保持与穴位垂直,力量通过上臂、前臂到达指端,有节律地一点一松。根据病人年龄大小,体质强弱,谨慎适当地施行轻、中、重点力,以得气为目的,感到酸、麻、胀、沉痛,并多有向患部周围或上下放射为佳。 本法着力点比按法面积小,刺激量较强。适用于全身的穴位。具有通经活络、调整脏腑功能、解痉止痛的作用。 七、摇法 将肢体的某部位关节做缓和环形被动运动的一种手法,称摇法。操作时一手扶住或握住被摇关节近端的肢体,另一手握住关节远端,做有规律的缓和回旋、屈伸、外展、内收运动。摇转幅度由小到大,一定要根据被摇关节的生理活动范围及病情因势利导,适可而止。摇的动作宜缓和稳妥,速度宜慢。此法具有滑利关节、松解关节束粘连、恢复关节功能的作用。临床常用于颈椎、肩关节、腰椎、髋关节、踝关节(图18、19、20、21)。图18托肘捶法图19掘手摇法图20髋关节摇法图21踝关节摇法图22捏法八、捏法 拇指与食、中指或拇指与其余四指置于一定的部位或穴位上,不断用力做相合的收缩和连续移动,称为捏法。操作与拿法相似,只是用力较轻,适用于浅表的肌肤组织。具有疏通经络、行气活血的作用(图22)。 九、法 手背、小指、无名指、中指和食指着力于一定的部位上,以腕关节为主动,屈伸、外转,使手掌连续来回滚动,称为法。操作时肘关节微屈,肩和肘部放松。滚动时要求均匀、柔和、连贯、深透有力,避免来回触打。适用于肩背、腰臀及四肢等肌肉较丰满的部位。具有疏经活络、滑利关节、止痛解痉的作用。 (1)侧法:手背近小指侧或小指、无名指、中指的掌指关节突起部分着力于一定的部位,使腕关节做屈伸外展的连续滚动(图23)。 法吸定部位和接触部位屈腕和前臂旋后图23侧法 (2)指法:拇指张开,食指、中指、无名指、小指直立于一定的部位后,自然屈伸、推拉,依次滚动。操作时以腕关节为主屈伸,带动指关节滚动(图24)。 图24指法 十、拔伸法 图25肘关节拔伸法单手或双手握住患肢的远端,进行对抗拔伸,使其伸展的方法,称为拔伸法(图25、26、27)。操作时要仔细检查患肢关节功能活动幅度,然后根据不同的部位和病情适当控制拔伸的力量和牵拉的方向。动作要缓慢,用力要均匀、稳妥而持久,一般不应使病人感到疼痛,绝不能突然用力拔伸。本法对于四肢的错位、伤筋有良好的整复作用。图26腕关节拨伸法图27指关节拔伸法十一、扳法 两手向相反方向或同一方向用力扳动肢体,使脊柱、关节在功能活动范围内伸展或旋转,达到使错斜部位复正,称为扳法。 图28腰部斜扳法 操作时术者屏气施术,动作要轻巧、果断而快速。用力要稳妥、准确。两手配合协调,扳动幅度不能超出关节的生理活动范围,切忌强拉硬扳,急躁从事。 本法对腰椎小关节错缝所致的腰腿痛有很好的治疗效果。具有滑利关节、活血化淤、整骨复位、解痉止痛的作用。 (1)腰部斜扳法:病人肌肉放松,侧卧,病侧在上。术者一手抵住病人肩前部,另一手抵住髂前上棘后部,两手同时向相反方向用力,使腰部猛然旋转,常可听到“喀嗒”响声或病人突然感到轻松,随即停手(图28)。 (2)腰部旋转扳法:病人坐位,腰部放松。辅助手固定病人下肢及骨盆。术者坐于病人后侧方,一手拇指按住应取的脊椎棘突,另一手从病人腋下穿过扶住项背部,使腰部尽量前屈位,再向患侧旋转。旋转至最大限度时再使腰部向健侧方向扳动(图29)。 图29腰部旋转扳法 十二、叩法 图30叩法五指半屈,彼此略分开,拇指抵住食指,手腕放松,用小指侧和掌之尺侧叩击应取部位,可听到清脆的“喀嗒”声(图30)。操作肘腕部发力,指端用力,动作要平稳、灵活、轻快而有弹性,两手交替上下如击鼓状。适用于肩背及四肢部位,多在治疗结束前施用。具有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消除疲劳、调和气血的作用。 十三、擦法 手掌或手指紧贴皮肤,稍用力下压,并做上下或左右方向的连续不断往返,轻快疾速擦之,称为擦法。操作时压力要均匀适当,不要过重,以深达皮肤及皮下使之产生温热感为宜。根据不同部位,有掌擦法和指擦法两种 (图31、32)。适用于肩背、胸腹及四肢部。具有祛风散寒、温通经络、消肿止痛的作用。 图32指擦法图31掌擦法 十四、搓法 两手掌面挟住应取部位,相对适当用力,做方向相反的来回快速、上下移搓,称为搓法 (图33)。操作时手法要轻快、有节律,两手用力要对称,搓动要快,移动要慢,以局部发热为度。此法适用于四肢部位,以上肢最为常用,一般作为其他手法施术后的结束手法。具有疏通经络、行气活血、缓痉止痛的作用。 十五、拨法 按而动之为拨法。即用拇、食、中指的指端或拇指的侧面按于穴位或肌腱的一侧,顺肌腱走行的垂直方向,或在粘连的两个肌腱中间,向上下或左右适当用力来回拨动,称为拨法,也称弹拨法、指拨法拨络法 (图34)。操作时弹拨至肌肉有酸、麻、胀感为宜。本法适用于腰背及四肢部位,具有解痉止痛、松解软组织粘连、通经活络的作用。 图33搓法图34拨法十六、抹法 指、掌于应取部位紧贴皮肤,均匀用力,做纵横直线或弧形曲线连续往返抹动 (图35)。根据治疗部位,单手或双手同时操作均可,动作强度不大,作用柔和,轻而不浮,重而不滞。常用于头面及掌指部位。对头痛、头晕、指掌麻木等症,用本法做辅助治疗。具有清头明目、通经活络的作用。图35抹法 十七、勒法 图36勒法用屈曲的食、中指第二节挟持病人手指根部,拇 指置于食指弯内,急拉滑开,发出“嘎”声。如此反复数次,称为勒法(图36)。常用于治疗手指麻木或屈伸不利等症。具有通利关节、消炎止痛、改善末梢血液循环和刺激末梢神经的作用。 十八、掐法 用指甲切按于需取穴位、部位,称为掐法或指切法 (图37)。操作时运力于指,着力于拇指甲或食、中指甲,缓慢加力,深浅适度,以不刺激皮肤,又有酸、胀、痛感为宜。适用于全身各部穴位。常用于急症的开窍解痉和中暑、晕厥、惊风等症。取穴于人中、太冲、合谷、内关等。具有镇惊安神、活血止痛的作用。图37掐法十九、背法 术者和病人背靠背站立,术者两肘弯曲,挽住病人的两肘,然后术者弯腰屈膝,挺臀,缓缓地将病人反背起,使其双脚离地,同时以臀部着力颤动或左右晃动,以牵伸病人腰脊柱(图38)。操作时嘱病人全身肌肉放松、臀部紧对术者尾骶部。术者两足分开与肩同宽,两膝的屈伸和臀部的颠动要协调一致。此法常用于腰部闪挫疼痛和腰椎间盘突出症,及腰椎小关节功能紊乱。a. 弯腰屈膝挺背b.伸膝顶臀颤动图38背法二十、踩法 图39踩法足掌踩踏肢体的一定部位,称为踩法 (图39)。操作时病人俯卧,全身放松,自然呼吸,切勿憋气用力,胸部和大腿部各垫枕头。术者单手或双手握住预先设置好的环架或持杖,以提气轻身,控制自身重量。踩踏时根据病人体质和病情轻重,择一足尖,足跟或全足掌着力,于病人腰骶部及大腿部进行踩压、揉搓或点穴,先轻后重,逐渐加力,一踩一松,以病人能耐受为度。 本法刺激性大,一定要谨慎实施,临床常用于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具有解痉止痛、开通闭塞、舒经活血的作用。 二十一、捻法 拇指和食指指腹于手指、足趾处稍用力做对称的反复交错、上下、左右、均匀和缓地如捻线状的捻动,称为捻法 (图40)。操作时动作要灵活、快速、用力不可呆滞。此法多用于指、趾关节。具有疏通关节脉络闭塞的作用,对于内外伤所引起的指、趾关节红肿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二十二、捏脊法 病人俯卧,裸露背脊,全身肌肉放松。术者两手自然握成半拳状,拇指伸直,食指和中指横抵在尾骶部的长强穴上,两拇指与食指合作,将皮肤轻轻捏起,两手交替沿督脉循环线向前推进,随捏随推,向上抵至大椎穴为止,如此反复3遍(图41)。在推、捏、捻、放的过程中,每推捏3下就须向后上方用力提一下,以加强对脏腑俞穴的刺激,调节脏腑功能。提的力量要因人而异,年龄大的、体质强的可重一点;年龄小的、体质弱的可轻一点,可能会听到清脆的“得拉”声响,这是提的得法的良好现象。背脊皮肤出现微红,偶有灼热感也是正常反应。 临床上多用于治疗小儿积滞、疳症、遗尿及小儿的保健。对成人的消化道疾患、神经衰弱、月经不调及强身防病等均有一定的效果。本法具有健脾和胃、行气和血、通经解痉的作用。 图40捻法图41捏脊法二十三、抖拉法 两手握住患肢远端,在向远端轻轻牵拉的基础上,微微送劲将肢体像波浪一样上下左右连续抖动数次,称为抖拉法 (图42)。操作时患肢肌肉放松,抖动幅度要小,频率要快,且先慢后快。本法适用于上下肢部,以上肢为常用,并与搓法合用,作为治疗的结束手法。具有滑利关节、调理气血的作用。 二十四、振颤法 手掌或中指着力于施治部位或穴位,作上下、左右急剧高频率连续振颤,称为振颤法 (图43、44)。操作时,前臂和手部的肌肉要强力地作静止性用力,意集气随,发力于手指、掌,不可用力下按。本法特点是速度快、频率高、刺激小。具有祛淤消积、顺理气血、镇静安神的作用。适用于全身各部经穴。常用作治疗胸腹胀痛、消化不良、头痛、失眠、健忘等症的辅助手法。 图42抖拉法图43掌颤法图44指颤法二十五、点按法 中指或拇指的指端着力于一定部位、穴位,向一定方向作短时间反复按压,边点边按,称为点按法(图45、46)。操作时,指端与被点按部位呈45~90°,发力于腕部,着力于指端,以局部有酸、麻、胀感为宜。本法适用于全身各穴位。具有疏通经络、镇静止痛的作用。 图45拇指点按法图46屈食指点按法二十六、疏散法 两手指放松微屈,拇指和四指自然分开,以指腹着力于头部作轻快掠弹,如拂掸灰尘样,高频率地来回疏动,称为疏散法。本法是一种很轻的手法,操作时,发力于腕,着力于指端,动作轻柔、快速、协调、按由前额到颞部、头顶部及枕部的顺序反复疏动数次。可以疏通经络,安神缓痛、祛风散寒。对头痛、头晕、失眠等症有治疗作用。第二章躯干按摩的常用穴位 第一节经络 中医学认为在人体内存在着一个经络系统,由于经络系统的存在,将人体各部组织、脏腑、器官联系沟通,才使人体成为一个有机的统一整体。《灵枢·海论篇》中所说:“夫十二经脉者,内属于脏腑,外络于肢节”。就是指的这个意思。 经络学说是中医学基础理论之一,对临床各科均有普遍的指导意义,与针灸和推拿的关系尤为密切,是针灸和推拿的主要理论依据。正如《灵枢·经脉篇》中所说:“经脉者,所以决死生、处百病、调虚实,不可不通”。 经络是人体内经脉和络脉的总称。凡直行干线都称为经脉,而由经脉分出来的网络身体各部分的支脉叫作络脉。经络遍布于全身,是人体气、血、津液运行的主要通道,内属于脏腑,外络于肢节、孔窍、皮毛、筋肉、骨骼,沟通内外,贯通上下,将人体各部的组织器官联系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并借以运行精、气、血、津液输布于全身,使人体各部的功能活动得以保持协调和相对的平衡。 一、经络的组成 经络系统是由经脉和络脉组成的。其中经脉包括十二经脉和奇经八脉,以及附属于十二经脉的十二经别、十二经筋、十二皮部。经脉有十五络、浮络、孙络等。 十二经脉即手太阴肺经、手厥阴心包经、手少阴心经、手阳明大肠经、手少阳三焦经、手太阳小肠经、足阳明胃经、足少阳胆经、足太阳膀胱经、足太阴脾经、足厥阴肝经、足少阴肾经。它们是经络系统的主体,故称为“正经”。 奇经八脉是指督脉、任脉、冲脉、带脉、阴维脉、阳维脉、阴跷脉和阳跷脉。它们纵横交错于十二经脉之间,进一步密切了经络之间的联系。能调节十二经脉的气血。十二经脉中气血旺盛,可以注蓄于奇经;十二经脉的气血不足,也可由奇经补充。 十五络是由十二经脉和任、督两脉各自别出一络,加上脾之大络,共计十五条,称为“十五络”,分别以十五络所发出的俞穴命名。 十二经别十二经别是十二正经离、入、出、合的别行部分,是正经别行深入体腔的支脉。 十二经筋十二经筋是十二经脉之气结聚于筋肉关节的体系,是十二经脉的外周连属部分。 十二皮部十二皮部是十二经脉功能活动反映于体表的部位,也是络脉之气散布的所在。 上述十二经脉、奇经八脉、十五络、十二经别、十二经筋和十二皮部等共同组成经络系统,成为不可分割的整体。 二、经络的作用 经络的生理功能 1经络具有联系脏腑和肢体的作用:人体的五脏六腑、四肢百骸、五官九窍、皮肉筋骨等组织器官,虽各有不同的生理功能,但又共同进行着有机的整体活动,使肌体的内外上下保持着协调统一,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而这种相互联系,有机配合主要是依靠经络系统的联系沟通作用实现的。由于十二经脉及其分支纵横交错。入里出表、通上达下联系了脏腑器官,奇经八脉沟通于十二经之间,经筋皮部联结了肢体筋肉皮肤,从而使人体的各脏腑组织器官有机地联系起来。如《灵枢·海论篇》说:“夫十二经脉者,内属于脏腑,外络于肢节”。 2经络具有运行气血、濡养周身、抗御外邪、保卫机体的作用。人体的各个脏腑组织器官均需要气血的温养濡润,才能发挥其正常的作用。气血是人体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必须依赖经络的传注,才能输布周身,以温养濡润全身各脏腑组织器官,维持机体的正常功能。如营养之和调于五脏,洒陈于六腑,这就为五脏藏精,六腑传化的功能活动提供了物质条件。所以《灵枢·本藏篇》说:“经脉者,所以行血气而营阴阳,濡筋骨,利关节者也”。这就指明了经络具有运行气血,调节阴阳和濡养全身的作用。由于经络能“行血气而营阴阳”,营养运行于脉中,卫气行于脉外,使营卫之气密布于周身,加强了机体的防御能力,起到了抗御外邪,保卫机体的作用。故《灵枢·本藏篇》说:“卫气和则分肉解利,皮肤调柔,腠理致密矣”。 经络学说的临床应用 1说明病理变化:在正虚邪乘的情况下,经络又是病邪传注的途径,当体表受到病邪侵袭时,可通过经络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如外邪侵袭肌表,初见发热、恶寒、头痛身痛等症,由于肺合皮毛,外邪循经内舍于肺,继而可见咳嗽、喘促、胸闷、胸痛等肺部病症。此外,经络也是脏腑之间,脏腑与体表器官之间病变相互影响的渠道。如心病移热于小肠,肝病影响到胃等,这是脏腑病变通过经络传注而相互影响的结果。内脏病变又可通过经络反映到体表组织器官,如肝病引起的胁痛,肾病所致的腰痛,心火上炎可致舌部生疮,大肠、胃腑有热可致牙龈肿痛等等,都说明经络是病邪传注的途径。 2指导辩证论治:由于经络有一定的循行部位和脏腑络属,可以反映所属脏腑的病症,因而在临床上,就可以根据疾病所出现的症状,结合经络循行的部位及所联系的脏腑,作为辩证归经的依据。例如头痛一症,即可根据经脉在头部的循行分布而辨别,其痛在前额者,多与阳明经有关;痛在两侧者,多与少阳经有关;痛在颈项者,多与太阳经有关;痛在巅顶者,多与厥阴经有关。 综上所述,经络学说,不论在生理、病理、诊断和治疗等方面,广泛运用于临床各科,所以它是中医学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三、经络的分布 经络与经脉都有一定的分布部位,同时,它们之间又有相互联接、交叉、交会、分离、汇合等错综复杂的关系。具体分述如下。 十二经的分布规律 凡是循行分布于上肢的称“手经”;循行分布于下肢的称“足经”;分布于四肢内侧(上肢指屈侧)的称“阴经”;分布于四肢外侧(上肢指伸侧)的称“阳经”。阴经中分布于四肢内侧前缘的称太阴经;分布于四肢内侧后缘的称少阴经;分布于四肢内侧中间的称厥阴经。阴经中分布于四肢外侧前缘的称阳明经;分布于四肢外侧后缘的称太阳经;分布于四肢外侧中间的称少阳经。在头、身、四肢的分布规律是:手足三阳经中的“阳明”在前,“少阳”在中,“太阳”在后;手足三阴经中的“太阴”在前,“厥阴”在中,“少阴”在后。 各经相互联系和交接规律 1阴经与阳经:多在四肢部交接。如手太阴肺经在腕后与手阳明大肠经交接;手少阴心经在小指与手太阳小肠经交接;手厥阴心包经自掌中与手少阳三焦经交接;足阳明胃经从足跗上与足太阴脾经交接;足太阳膀胱经从足小趾斜行至足心与足少阴肾经交接;足少阳胆经从足跗上与厥阴肝经交接。 2阳经与阳经(指同名经):多在头面部交接。如手阳明大肠经和足阳明胃经都通过鼻旁,手太阳小肠经和足太阳膀胱经均通于目内眦,手少阳三焦经和足少阳胆经均通于目外眦。 3阴经与阴经(即三阴经):在胸部交接。如足太阴脾经与手少阴心经交接于心中;足少阴肾经与手厥阴心包经交接于胸中;足厥阴肝经与手太阴肺经交接于肺中。 十二经脉还有络属与表里传注的关系。所谓“属”,即该条经脉归哪一个脏或腑统属的叫“属”,所谓“络”,即与该经的脏腑为表里配合的叫“络”(见下表)。 经络与脏腑络属关系 从上表中看出将十二经脉中的手足阴阳经的表里关系,及脏与腑之间分成六组“络属联系”,阴经属脏络脏,阳经属腑络腑,再通过手足同名经的交接,支脉和络脉的沟通,便构成了十二经脉周而复始,如环无端的循行传注系统。 第二节俞穴 俞穴是脏腑、器官、经络之气输注在身体表面聚集的特定部位,亦是脏腑病理变化反映到体表的一种表现点,是针灸、推拿施术的部位,对不同部位的俞穴用不同的手法治疗,可达到调整机体内部机能的目的,从而获得治疗的效果。 一、俞穴的分类 俞穴分为十四经穴、经外奇穴、阿是穴、特定穴等四类。 十四经穴 即分布于十二经脉及任、督两脉上的俞穴,简称“经穴”。推拿或针灸一定部位的经穴,可主治本经所络属脏腑、组织、器官的有关病症。现有的361个经穴中,绝大部分是在晋代以前发现的,其后的医家在此基础上不断地实践,予以总结,充实提高,成为现代被肯定的十四经穴的定位、定名和系统的理论。 经外奇穴 有一定的穴名,又有明确的位置,但尚未列入十四经系统的俞穴,被称为“经外奇穴”。自明代以后,特别是建国以后发现的经外奇穴已不少,这些俞穴对某些病症有特殊的治疗作用,往往比“十四经穴”的作用还强,有时在具体施治过程中,运用循经取穴(即十四经穴)的同时,适当配合一些经外奇穴,可提高疗效。红外奇穴与经络系统有一定联系,其中一部分逐步列入了经穴。 阿是穴 又称“不定穴”、“天应穴”、“压痛点”等。这一类俞穴既无具体名称,又无固定位置,而是根据局部病症的反应点或压痛点来取穴的,所以又称“以痛为俞”。阿是穴多位于病变的附近,少数在其距离较远的部位。 特定穴 是指具有特殊作用的一些俞穴。由于其主治功能不同,所以有不同的名称。 1五俞穴:是一些位于四肢远端(肘、膝以下)常用穴位的总称。其中属于五脏(五条阴经)的穴位有五个俞穴,即井、荥、输、经、合共二十五穴。 2原穴、络穴:原穴是脏腑原气经过和留止的部位。绝大部分位于四肢腕踝关节附近。“络”即联络之意,络穴是分布于表里两经交接联络之处的穴位。十二经的络穴皆位于四肢肘膝关节以下,加之任脉络穴鸠尾位于腹,督脉络穴长强位于尾骶部,脾之大络大包穴位于胸胁,共十五穴,故称“十五络穴”。 3俞穴、募穴:俞穴是脏腑经气输注于背腰部的俞穴;募穴是脏腑经气汇聚于胸腹部的俞穴。它们均分布于躯干部,与脏腑有密切关系。 4八脉交会穴、交会穴:是指奇经八脉与十二经脉之气相交会的八个俞穴,故称“八脉交会穴”。它们分布于四肢腕踝关节的上下。交会穴是两经以上的经脉相交或会合处的俞穴,多分布于躯干部。 5八会穴:“会”即聚会之意,八会穴即脏、腑、气、血、筋、脉、骨、髓的精气聚会的八个俞穴,故称“八会穴”。分布于躯干部和四肢部。 6郄穴:“郄”有空隙之意。郄穴是指体内气血聚会于某些空隙处的重要穴位,多分布于四肢肘、膝关节以下。 7下合穴:是指手足三阳六腑之气下合于足三阳经的六个俞穴,故称下合穴。主要分布于下肢膝关节附近。 二、俞穴的治疗作用 凡一切俞穴,包括十四经穴、经外奇穴、阿是穴等,均有一定的治疗作用。根据俞穴作用的程度和范围,可分为以下几种。 近治作用 这是一切俞穴主治作用所具有的共同特点。这些俞穴均能治疗该穴所在部位及邻近组织、器官的病症。如眼区的睛明、承泣、四白、瞳子髎各穴均能治疗眼病;耳区的听宫、听会、耳门、翳风诸穴,皆能治疗耳病;胃部的中腕、健里、梁门诸穴,皆能治疗胃病。总之,在推拿治疗过程中,运用局部取穴治疗局部病症是经常采用的。 远治作用 这是十四经穴主治作用的基本规律。在十四经俞穴中,尤其是十二经脉在四肢肘、膝关节以下的俞穴,不仅能治局部病症,而且还可以治疗本经循行所及的远端部位的脏腑、组织、器官的病症,有的甚至具有影响全身的作用。例如合谷穴,不仅能治疗手腕部病症,而且还能治疗颈部和头面部病症,同时,还能治疗外感病;足三里穴不仅能治疗下肢病症,而且对调整整个消化系统的功能,甚至对人体防卫、免疫反应方面都具有很大的作用。 特殊作用 经过临床实践证明,推拿某些俞穴,对机体的不同状态,可起着双向的良性调整作用。如推拿天枢穴,不但能治疗便秘,而且还能治疗泄泻;按揉内关穴,可治疗心动过缓,可使心率恢复正常;心动过速时,按揉内关穴,也可使心率减慢。此外,俞穴的治疗作用还具有相对的特异性,如大椎退热,至阴矫正胎位等,均是其特殊的治疗作用。 总之,十四经穴的主治作用,归纳起来大体是:本经俞穴能治本经病,表里经俞穴能相互治疗表里两经病,邻近经穴能治疗局部病。各经俞穴的主治既有其特殊性,又有其共同性。三、成人推拿的常用穴位 头面部常用穴 (图47) 人中 位置:鼻中隔下方,人中沟上1/3处。 主治:休克、昏迷、中暑、癫痫、惊厥。 手法:掐。 迎香 位置:鼻翼外缘旁开5分,当鼻唇沟中。 主治:鼻塞、鼻衄、口、胆道蛔虫症。 手法:按、一指禅推。 地仓 位置:口角旁开5分。 主治:口、面肌抽搐。 手法:一指禅推。 下关 位置:颧弓下缘,下颌骨髁状突之前方。图47头面部常用穴 主治:耳病、牙痛、口噤、口眼斜。 手法:按揉、一指禅推。 太阳 位置:眉梢与外眼角中间,向后1寸凹陷中。 主治:感冒、偏头痛、眼痛、三叉神经痛、高血压。 手法:按揉、掐、一指禅推。 颧髎 位置:目外眦直下,颧骨后下缘凹陷处。 主治:口眼斜,三叉神经痛。 手法:按揉、一指禅推。 睛明 位置:目内眦角上方1分。 主治:近视、眼痛、口眼斜。 手法:按揉、一指禅推。 印堂 位置:两眉头中间。 主治:头痛、高血压、失眠、小儿惊厥。 手法:按揉、一指禅推、掐。 百会 位置:两耳尖直上联线的中点。 主治:头痛、失眠、高血压。 手法:按揉、一指禅推。 胆经 位置:颞部、耳廓上方1~2寸,自前发际至枕后所连成的弧形区。 主治:头痛、眩晕、高血压。 手法:疏散法。 颈项部常用穴 (图48) 风池 位置:胸锁乳突肌与斜方肌之间凹陷中,正对枕骨与第一颈椎之间。 主治:感冒、头痛、眩晕、高血压、颈项强痛、目疾。 手法:点、按揉、拿、、一指禅推。 图48颈项部常用穴 肩井 位置:大椎穴与肩峰连线中点。 主治:头项强痛、肩臂疼痛、感冒、难产、乳痛。 手法:、点按、拿。 大椎 位置:第七颈椎棘突下间隙。 主治:颈项强痛、高热、哮喘、癫痫、精神病。 手法:撩、点按、一指禅推。 天鼎 位置:胸锁乳突肌后缘下1/4折点处,当第六颈椎横突处。 主治:落枕、肩臂顽痛、暴喑、咽喉肿痛、呃逆。 手法:点按、弹拨、拿、、一指禅推。 桥弓 位置:胸锁乳突肌表面线条状区域。 主治:高血压、眩晕、头痛、失眠。 手法:推、抹。 缺盆 位置:锁骨上窝中央,前正中线离开4寸。 主治:肩臂顽痛、咳嗽、气喘。 手法:按揉、拿、一指禅推。 翳风 位置:乳突前下方,平耳垂后下缘的凹陷中。 主治:耳聋、耳鸣、口眼斜、牙痛、口噤。 手法:按揉、一指禅推。 人迎 位置:喉结旁开15寸,颈总动脉与胸锁乳突肌之间。 主治:咽喉肿痛、失音、瘿瘤、高血压。 手法:一指禅推、按揉。 肩背部常用穴 (图49) 图49肩背部常用穴肺俞 位置:第三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主治:咳嗽、气喘、咯血、感冒、胸背痛。 手法:按揉、点、一指禅推、。 心俞 位置:第五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主治:胸闷、心悸、心绞痛、失眠、虚汗。 手法:按揉、点、一指禅推、。 膈俞 位置:第七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主治:呕吐、呃逆、气喘、咳嗽、贫血。 手法:按揉、点、一指禅推、。 肝俞 位置:第九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主治:胁痛、黄疸、胆道疾患。 手法:按揉、点、一指禅推、。 胆俞 位置:第十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主治:胆道疾患、白细胞低下。 手法:按揉、点、一指禅推、。 脾俞 位置:第十一胸椎刺突下,旁开15寸。 主治:腹泻、呕吐、痢疾、便血、水肿、消化不良。 手法:按揉、点、一指禅推、。 胃俞 位置:第十二胸椎刺突下,旁开15寸。 主治:胃脘痛、泛酸、嗳气、呕吐、腹胀。 手法:按揉、点、一指禅推、。 臑俞 位置:腋后皱襞直上,肩胛岗下缘凹陷中。 主治:肩臂疼痛。 手法:按揉、点、拿、、弹拨。 天宗 位置:肩胛骨岗下窝中央。 主治:颈项强痛、肩臂疼痛、乳痛。 手法:按揉、点、拿、。 巨骨 位置:锁骨肩峰端与肩胛岗之间的凹陷中。 主治:肩臂挛痛。 手法:点、按揉、。 腰臀部常用穴(图50) 命门 位置:第二腰椎棘下间隙。 主治:阳痿、遗精、月经不调、腰痛。 手法:擦、按揉。 肾俞 位置:第二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 主治:遗尿、遗精、阳痿、月经不调、耳聋、腰痛。 手法:按揉、点、拿、、擦、一指禅推。 腰眼 位置:第四腰椎棘突下,旁开3~4寸凹陷中。 主治:腰腿痛、月经不调、带下。 手法:按揉、弹拨、拿、。图50腰臀部常用穴 大肠俞 位置:第四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 主治:腰腿痛、泄泻、便秘。 手法:按揉、点、擦、。 次髎 位置:第二骶后孔,约当髂后上棘与后正中线之间。 主治:月经不调、遗精、阳痿、腰腿痛、下肢痿痹。 手法:按揉、点、弹拨、。 居髎 位置:髂前上棘与股骨大转子高点连中点。 主治:腰痛、下肢痿痹。 手法:按揉、点、弹拨、。 环跳 位置:股骨大转子高点与骶管裂孔连线的外1/3与内2/3交界处。 主治:下肢痿痹、腰痛。 手法:按、点、压、弹拨、。 胸腹背常用穴 (图51) 天突 位置:胸骨上窝正中凹陷处。 主治:咳喘、呃逆、噎膈、咽喉肿痛、暴喑。 手法:点、按揉、一指禅推。 璇玑 位置:前正中线,胸骨柄中央。 主治:发热、气急、呕吐、胸痛。 手法:推、按揉、一指禅推。 膻中 位置:前正中线,平第四胁间隙。 主治:咳喘、胸痛、心悸、乳痛、呕吐、噎膈。 手法:推、按揉、一指禅推。 图51胸腹背常用穴 乳根 位置:第五肋间隙,乳头直下。 主治:乳少、乳痛、咳喘、胸痛。 手法:推、按揉、一指禅推。 期门 位置:第六肋间隙,乳头直下。 主治:胸胁胀痛、腹痛、胆道疾患、黄疸。 手法:按揉、点、一指禅推。 中脘 位置:脐上4寸。 主治:胃脘痛、呕吐、泛酸、腹胀、泄泻。 手法:揉、一指禅推、挤拧。 神阙 位置:脐中 主治:腹痛、泄泻、脱肛、虚脱。 手法:揉、推摩。 气海、关元 位置:前正中线,脐下15寸为气海,脐下3寸为关元。 主治:腹痛、遗尿、遗精、阳痿、月经不调、泄泻便秘、尿潴留、体质虚弱。 手法:揉、推摩。 天枢 位置:脐旁2寸。 主治:腹胀、泄泻、痢疾、便秘。 手法:揉、推摩。 阑门 位置:脐上15寸 主治:腹痛、泄泻、便秘、月经不调、疝气。 手法:按法、揉法。 上肢部常用穴(图52) 中冲 位置:中指指甲根桡侧角后,或中指端正中取穴。 图52上肢部常用穴 主治:昏迷、惊厥、休克。 手法:掐法。 合谷 位置:掌背第二掌骨桡侧缘中点。 主治:头痛、牙痛、鼻衄、口眼喁斜、咽喉肿痛、感冒、发热、多汗、滞产。 手法:按揉、拿。 中渚 位置:掌背第四、五掌骨间,掌骨小头后凹陷中。 主治:落枕、头痛、耳鸣、耳聋、腰痛、热病。 手法:按揉、拿。 后溪 位置:手掌尺侧赤白肉际,握拳时掌远纹尺侧端。 主治:落枕、腰背痛、目赤、耳聋、小便不利。 手法:推、按揉、掐。 列缺 位置:桡骨茎突上方,腕横纹15寸。 主治:项强直、咳喘、咽喉肿痛。 手法:推、按揉、拿。 内关 位置:腕横纹2寸,两筋之间。 主治:心悸、胸闷、胃痛、呕吐、休克、癫痫、手指挛痛、偏瘫、失眠。 手法:按揉、拿、一指禅推。 尺泽 位置:肘横纹中,肱二头肌腱桡侧缘。 主治:咳喘、中暑、小儿惊风,肘臂挛痛。 手法:按揉、弹拨、、拿。 少海 位置:屈肘,肘横纹尺侧端与肱骨内上髁连线中点。 主治:心痛、肘臂挛痛。 手法:按揉、弹拨、、拿。 外关 位置:腕背横纹上2寸,尺桡骨间,与内关相对应。 主治:耳聋、耳鸣、偏头痛、胁肋痛、上肢痹痛、偏瘫。 手法:按揉、拿、。 曲池 位置:屈肘,肘横纹桡侧端与肱骨外上髁连线中点。 主治:感冒、肘臂挛痛、偏瘫、高血压、腹痛、吐泻。 手法:按揉、拿、。 肩髃 位置:肩峰前下方,与肱骨大结节之间。肩平举时,肩部前方凹陷中。 主治:肩臂挛痛、偏瘫。 手法:、按揉、拿。 肩髎 位置:肩峰后下方。肩平举时,肩部后方凹陷中。 主治:肩臂挛痛 手法:、按揉、拿。 下肢部常用穴 (图53) 涌泉 位置:足底前1/3处,趾屈曲时凹陷处。 主治:昏迷、休克、惊风、头痛、高血压。 手法:掐、揉、擦。图53下肢部常用穴 至阴 位置:足小趾外侧爪甲旁约1分。 主治:头痛、目痛、胎位不正、难产。 手法:掐、揉。 昆仑 位置:外踝高点与跟腱之间凹陷处。 主治:头痛、项强、腰痛、难产、脚跟肿痛。 手法:按揉、拿。 太冲 位置:足背第一、二跖骨结合部之前凹陷处。 主治:头痛、眩晕、目赤肿痛、胁肋疼痛、中风、月经不调、小儿惊风。 手法:按揉、拿、一指禅推、掐。 公孙 位置:足内侧,第一跖趾关节后下缘,赤白肉际取穴。 主治:胃痛、腹泻、腹胀。 手法:按揉、拿、一指禅推。 三阴交 位置:内踝上3寸,胫骨后缘。 主治:月经不调、遗精、阳症、遗尿、尿闭、失眠、肠鸣泄泻。 手法:按揉、拿、一指禅推。 阴陵泉 位置:胫骨内侧髁下缘凹陷中。 主治:水肿、泄泻、小便不利、尿失禁、膝痛。 手法:按揉、拿、一指禅推。 内庭 位置:足背第二、三趾缝端。 主治:牙痛、鼻衄、头痛,胃腹疼痛。 手法:按揉、拿、一指禅推。 足三里 位置:膝下3寸,胫骨前嵴外1寸。 主治:胃腹疼痛、呕吐泄泻、肝胆疾患、休克、高血压、下肢瘫痪、膝关节疼痛。 手法:按揉、拿、一指禅推。 阳陵泉 位置:腓骨小头前下方5分凹陷中。 主治:胁肋疼痛、肝胆疾患、筋急拘挛、筋弛萎软。 手法:按揉、拿、一指禅推。 承山 位置:腘横纹下8寸,腓肠肌两肌腹之间凹陷的顶端。 主治:腰痛、下肢瘫痪、小儿惊风、腓肠肌痉挛、痔疾、便秘。 手法:按揉、点、拿、一指禅推。 委中 位置:腘窝横纹中央。 主治:腰痛、下肢瘫痪、吐泻、小便不利、膝关节疼痛。 手法:按揉、点、拿、一指禅推。 四、小儿推拿的常用穴位 头面部常用穴位(图54) 天门 位置:为线状穴位,自眉心至前发际止。 主治:发热、头痛、感冒、精神萎靡、惊惕不安。 手法:推,30~50次。自眉心推向前发际,称开天门,又称推攒竹。图54头面部常用穴位 坎宫(眉弓) 位置:线状穴位,自眉头起沿眉毛向眉梢处止。 主治:发热、感冒、头痛、惊风、目赤痛。 手法:分推,30~50次。 眉心 位置:两眉内端联线的中点,相当印堂穴。 主治:惊风、抽搐、目赤肿痛、斜视。 手法:掐、推、揉;掐3~5次,推揉30~50次。 山根 (山风) 位置:鼻根部、眉心穴下方。 主治:惊风、抽搐、鼻塞、鼻干。 手法:掐、推、揉;掐3~5次,推、揉30~50次。 牙关 位置:颞下颌关节处,相当成人下关穴。 主治:口噤、齿痛。 手法:拿、按、揉5~10次。 太阳(额阴阳,太阴) 位置:同成人太阳穴,古人把右侧太阳穴称太阴穴,与左侧太阳穴一起,合称阴阳穴 (额阴阳)。 主治:感冒、头痛、汗闭或多汗、惊风、目赤肿痛、斜视。 手法:掐、推、揉;掐3~5次,推、揉30~50次。 耳后高骨 (耳背高骨) 位置:耳后颞骨乳突处。 主治:感冒、头痛、惊风。 手法:运、揉:30~50次。 项背部常用穴 (图55) 图55项背部常用穴 天柱骨 位置:线状穴位,项部正中线,自枕骨大孔下方至第七颈椎棘突。 主治:外感发热、呕吐、腹泻。 手法:推法,100~500次,自上而下推天柱能止吐,自下而上推天柱能止泻。 脊 位置:线状穴位,背部正中线,自第七颈椎棘突至尾骨端。 主治:发热、腹泻、咳喘、疳积、体弱易感外邪。 手法:推法、捏法;推100~300次,捏3~5次。自上而下推脊能清热,自下而上捏脊能健脾补肾,培养天元。 七节骨 位置:线状穴位,自命门至尾骨尖。 主治:泄泻、便秘。 手法:推法,100~300次。推上七节骨能温阳止泻;推下七节骨能泻热通便。 龟尾 (尾闾) 位置:尾骨端。 主治:腹泻、痢疾。 手法:揉、掐;揉100~300次,掐3~5次。 胸腹部常用穴 (56) 膻中 位置:同成人膻中穴。 主治:痰壅咳喘、气促气闭、腹痛、呕吐泄泻、发热抽搐。 手法:推、揉。自膻中穴向两侧胁肋处分推或揉,均50~100次。 乳旁 位置:两乳头外侧5分。 主治:咳喘、胸闷、呕吐。 手法:拿、按。 图56小儿胸腹部常用穴腹 (腹阴阳) 位置:腹部。若沿肋弓边缘或自中脘至脐,向两侧分推,则称为推腹阴阳。 主治:胸闷腹胀、泄泻便秘、消化不良、呕吐恶心。 手法:摩、推。摩腹5分钟;分推l00~200次。 胁肋 位置:面状穴位,两侧胁肋部,自腋下至天枢。 主治:咳喘痰积、胸闷腹胀。 手法:搓,50~100次。 脐 位置:同成人神阙穴,脐眼处取穴。 主治:腹痛腹胀、食积便秘、肠鸣泄泻。 手法:揉,100~300次。 丹田 位置:脐下2~3寸间。 主治:腹痛腹泻、遗尿或尿潴留、脱肛疝气。 手法:揉、摩,揉丹田50~100次;摩丹田5分钟。 上肢部常用穴(图57) 脾经 位置:拇指远端指节掌面,或拇指桡侧缘一线。 主治:腹泻、腹胀、乳食不消、身体虚弱、疳积、黄疸。 手法:补脾土有二法,一种是旋推拇指远端指节的掌面;另一种是屈患儿拇指指间关节,由拇指桡侧缘的远端推向近端,300次。清脾土,拇指伸直由拇指远端推向近端。 肝经 位置:食指远端指节掌面。 主治:惊风、目赤肿痛、烦躁不安。 手法:旋推为补,直推为清,肝经宜清不宜补。 心经 位置:中指远端指节掌面。 主治:发热、神昏、惊风、小便赤热不利、口疮、烦躁不安。 手法:掐法,推法。旋推为补,掐、直推为泻。心经宜清不宜补。图57小儿上肢部常用穴 肺经 位置:无名指远端指节掌面。 主治:感冒、咳喘、痰壅、虚汗、脱肛。 手法:推、掐、揉。旋推为补,掐、直推为泻。 肾经 位置:小指远端指节掌面。 主治:小便不利,大便秘结,先天不足,久病体虚。 手法:推,自小指远心端推向近心端为清;自小指近心端推向远心端为补。 胃经 位置:拇指近端指节掌面或拇指近端指节桡侧缘。 主治:呕吐、呃逆、泄泻。 手法:推法,自远心端推向近心端为清;自近心端推向远心端为补。 大肠 位置:食指桡侧缘一线。 主治:泄泻、痢疾、腹胀、便秘。 手法:推,100~300次。指尖推向虎口为清,反之为补。 小肠 位置:小指尺侧缘一线。 主治:小便黄赤不利、泄泻、遗尿、尿闭。 手法:推100~300次。指尖推向指根为清,反之为补。 板门(版门) 位置:手掌大鱼际处,大指节下5分。 主治:腹胀、呕吐、泄泻、食欲不振。 手法:揉、推法,100~300次。板门推向横纹,能止泻;横纹推向板门,能止吐。 大横纹 (横门、总筋、腕阴阳) 位置:线状穴位,即腕掌侧横纹,大横纹中点 (对中指处),为总筋;大横纹尺侧端为阴池,桡侧端为阳池,阴池和阳池合称为腕阴阳;总筋的稍近心侧称横门穴,但一般临床上并不如此详分。 主治:口舌生疮、小便赤涩,潮热、痰鸣咳喘、腹胀泄泻、夜啼、四肢抽搐。 手法:掐、推,自总筋向两侧阴池、阳池穴分推,称分阴阳;自阴池,阳池向总筋合推称合阴阳。 内劳宫 位置:即成人劳宫穴,第三、四掌骨间,握拳时中指、无名指尖之间。 主治:发热、烦渴、口疮、齿龈糜烂。 手法:揉、运,揉100~300次;运10~30次。 内八卦 位置:环绕掌心周围的八个穴位的总称。一般以左手取穴,近第三掌骨小头处为离,按顺时针方向排列,依次为坤、兑、乾、坎、艮、震、巽。 主治:咳喘痰鸣、胸闷纳呆、腹胀呕吐。 手法:运,100~300次。 小横纹 位置:掌面食、中、无名、小指掌指关节横纹处。 主治:便秘、腹胀、小便赤涩、烦躁、口疮、唇裂。 手法:掐、推,掐5次;推100~300次。 四横纹 位置:手指掌面,食指、中指、无名指与小指的近侧指间关节处横纹。 主治:腹胀腹痛、疳积、痰壅气喘、气血不和、惊风、口唇破裂。 手法:掐、推,掐各5次,推100~300次。 三关 位置;线状穴位,前臂桡侧缘,自腕部阳池至肘部曲池穴。 主治:本穴性温热,能培补元气,发汗行气,常用于虚症、寒症的治疗。如风寒外感、头痛、腹痛、泄泻、痢疾、麻疹透发不畅,及疳积、体弱多病等。 手法:推法,100~300次。自腕推向肘,称推上三关。 六腑 位置:线状穴位,前臂尺侧缘,自尺骨鹰嘴至阴池穴。 主治:本穴性寒凉,能泻实清热,常用于热症、实症的治疗。如发热、便秘、小便赤涩、神昏谵语、腹胀腹痛、惊风、木舌、重舌等症。 手法:推法,100~300次。自肘推向腕,称退六腑或推下六腑。 天河水 位置:线状穴位,前臂掌侧正中线,自总筋至洪池穴。 主治:本穴性凉,能退热除烦,治疗诸热症。如高热惊风、口渴咽干、口舌生疮、夜啼、外感发热、阴虚潮热等。 手法:推法,自腕推至肘部,称清河水。 外劳宫 位置:手掌背面,正对掌心劳宫穴处。 主治:感冒、腹胀腹痛、泄泻、脱肛、遗尿、疝气。 手法:揉、掐,揉100~300次;掐5次。 外八卦 位置:手掌背面,与内八卦相对。 主治:胸闷、腹胀、便秘。 手法:运法,100~300次。 五指节 位置:拇指指间关节及食、中、无名、小指的近侧指间关节背面横纹。 主治:惊风、吐涎、惊惕不安、咳嗽多痰。 手法:掐、揉,掐各指节3~5次;揉30~50次。 老龙 位置:中指端取穴或于中指背面,指甲床的近心端取穴。 主治:惊风、抽搐。 手法:掐法,5次,或醒后即止。 十王 位置:十指指尖取穴或于十指指甲侧面取穴。 主治:高热神昏、惊风。 手法:掐法,各掐5次,或醒后即止。 端正 位置:中指桡侧指甲角旁为左端正,尺侧指甲角旁为右端正。 主治:斜视;掐左端正止泄泻,掐右端正止呕吐,捏右端正止鼻出血。 手法:掐、揉、捏,掐5次;揉、捏各50次。 精宁 位置:手背第四、五掌骨间,掌指关节后5分。 主治:气逆痰喘、干呕、噎膈、痞积。 手法:掐法,5~10次。 威灵 位置:手背外劳宫穴的桡侧,二、三掌骨歧缝间。 主治:惊风、暴卒。 手法:掐法,掐5次或醒后即止。 一窝风 位置:腕背侧横纹正中。 主治:感冒、头痛、腹痛、寒疝、关节痹痛。 手法:揉法,100~300次。 膊阳池 位置:前臂背侧正中,离筋横纹3寸。 主治:便秘、尿赤、头痛。 手法:掐、揉,掐3~5次,揉100~300次。 二扇门 位置:手背第三掌骨小头两侧。 主治:惊风抽搐、身热无汗。 手法:揉、掐,掐3~5次,揉100~300次。 下肢部常用穴 (图58) 百虫 位置:髌骨内
字体大小: 14px
页面宽度: 1200px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