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部手部躯干按摩治百病
作者:杨川字数:135722状态:连载
第二章观眼、耳诊断疾病技法
一、望目诊断疾病的技法 眼是五脏六腑精气上注的器官。所以,望眼不仅可测知内脏精气的盛衰,而且对脏腑疾病的诊断亦有重要价值,甚至对某些疾病的诊断可以起到“见微知著”的作用。早在《灵枢经》中已将眼的不同部位分属五脏,如《灵枢·大惑论》中说:“五脏六腑之精气皆上注于目而为之精,精之窠为眼,骨之精为瞳子,筋之精为黑眼,血之精为络,其窠气之精为白眼,肌肉之精为约束。”所谓黑眼、络、白眼、约束即是指黑眼球,内外眦的血络、白睛、上下眼睑。后世医家据此发展成为“五轮”学说。以眼睛不同部位颜色及形态的异常变化诊察不同脏腑的病变。目部的脏腑相关部位为:内外眦的血络属心,心主血,血之精为络;黑眼珠属肝,肝主筋,筋之精为黑睛;白眼球属肺,肺主气,气之精为白睛;肾主骨,骨之精为瞳子;上下眼胞属脾,脾主肌肉,肌肉之精为约束(眼胞)。故肝之病,当在黑眼球上有所反映;心之病,当在内外眦的血络上有所反映;肺之病,当责之于白睛;脾之病,应反映在眼胞上,瞳仁有异常常提示肾功能的异常。 目部色诊 依目部脏腑分属情况及五色主病之理论,不同目色的异常变化,可以反映不同脏腑的病变。俞根初于《通俗伤寒论》中曾云:“凡病至危,必察两目,视其目色以知病之存亡也,故观目为诊法之首要。” 目赤多为实热症。 白睛红赤多为肺火,常见于球结膜炎。 目眦红赤多为心火,常见于心火上炎之症,如泌尿系感染等。 因肝开窍于目,所以整个眼晴色赤肿痛者多属肝经风热。 目眦淡白为血虚症,是属血少脉络亏虚,不得上荣于目所致,往往兼有面色苍白,头晕目眩,唇白无泽,爪甲淡白等症。 白睛色黄属黄疽症,多见于黄疸性肝炎。 小儿双目含泪,发热,腮部色赤,手指尖稍冷,为将发痘疹。 外感病目色若黄若赤,多为邪已传里,预兆病情将加重,预后较差。 上下眼睑色黑而明亮者,多为痰饮症;色黑而青并晦暗无泽者,多属肾虚,常伴有失眠,月经不调,遗精等症。 眼神与清浊 视物清晰,眼睛黑白分明,精采内含,神光充沛,有泪有眵,是眼有神,病属阳症易治;白睛色浊,黑睛色滞,失去神采,浮光暴露,无眵无泪,为眼无神,病属阴症难治;黑白分明为内无热邪,昏暗不明多为热邪传里,耗灼肾阴。 目形主病 若眼胞浮肿,多为水肿症,常兼有少食、腹胀、腹泻、面黄、消瘦等症,当责之于脾,属脾虚不运,水湿内停之症。 若下眼胞浮肿,色见黑暗者,多为肾虚水泛之症,常兼有四肢不温,小便清长等症。 眼窝凹陷,多属津液损伤或气血大伤之症,若久病重病之中眼球深陷于眼窝之内,是为五脏六腑精气已竭,病属难治或预后不良之兆。 人在吐泻之后,或失血过多之时,眼窝稍有下陷是为津血亏少,不得上荣于目所致,标志精气未脱。 若眼球突出,且伴有脖子粗大,心烦、心慌,多食而消瘦疲倦,为甲状腺功能亢进的典型症状。 如果目瞪睛凸,呼吸困难,甚至喘息不得卧、心慌,唇青面紫者,多见于肺气肿,肺心病等。 单眼凸起者,常为眶内肿瘤,不可不慎。 目态主病 凡开目向明,喜见人者,多为表症、热症或实症。可以见到发热恶寒、面赤、头痛、身热寒凉、口唇燥裂、烦渴多饮、大便秘结、小便短赤等症,不一而足。 凡闭目恶明,惧见人者为阴症,即里症、寒症、虚症。可以见到腰膝冷痛,乏力、畏寒喜温,大便溏薄,小便清长等症。 双目圆睁者为阳气亢盛,目闭不睁者为阴气极强;凡双目怒张,烦躁不能平卧,为卫气滞留于阳分,不能入于阴分;双目紧闭不愿视物,为卫气存留于阴分,不能入于阳经。 凡两眼一翻,双目上视,双目圆睁,炯炯逼视,甚至横眉立目,斜眼渺视,均属于肝风内动或病重病危之象。双目上视,为手足太阳经气不足;双目下视,为手足太阴之气亏虚;双目斜视为手足少阳之气已绝;双目直视,属于手足少阴之气耗竭。若在急性病中,病人双目上视或两眼斜视,多属肝风内动之先兆或痉症。这是因为肝主筋,足厥阴肝经的走行与眼睛紧密相连,肝风内动则在眼睛上必然有所反映,其表现即为双目上视或斜视。如果在慢性病或重病之中见到这种症状,多属病危之象。 如果整天昏睡,而眼晴半睁半闭,是由脾虚,清阳不升,上下眼睑失于濡养所致。小儿脾胃虚弱,或慢脾风中常可见到此症。 瞳孔扩大多属肾精耗竭之症,瞳仁为肾所主,肾虚精竭,不得上注于目而约束瞳仁,以致瞳孔散大。常见于病人危重之时,为濒死前征象。但也可以在青光眼或某些中毒症中见到,不可全看作不治之症。病人如果瞳孔缩小,多属肝胆火炽或中毒所致,像川草乌、毒蘑菇等的中毒均可见到瞳孔缩小。 眼睑下垂分先天性及后天性两种,先天性眼睑下垂多为双睑下垂,下垂程度不等;而后天性眼睑下垂可以是单侧也可以是双侧,下垂的程度也不一样,眼睑为脾所主,先天性眼睑下垂多属先天不足、脾肾双亏而致,往往家族中长辈也有人罹患此疾,后天性眼睑下垂,可因脾虚气弱,或外伤后气血不和,脉络失于宣通引起。 眼眵多属风热之邪外袭或肺、肝、脾湿热蕴伏,上攻于目而成。如果眼睑浮肿,白眼珠红赤疼痛,眼眵黏稠量多,并伴有头痛,恶寒发热,咽喉肿痛,是属风热之邪侵袭肺经,以致肺气不宣所致。若是眼睑红肿,白眼珠赤涩而痛,眼眵黏稠,并有口渴,尿黄、便干、口苦、脉弦多属肺、肝郁热,上攻于目而成;如果病人眼睑微肿,白眼珠微红,眼眵稀薄而量少者,多属脾肺两经湿热,薰蒸于目而致。 二、望目识病图谱 从眼周围观察胸腔功能 1.右内眦 A、此部位呈深青色为右胸闷。 此部位色青塌为右胸郁闷已久。 此部位色凝聚为右胸闷痛。 一般来说,不塌陷为新伤、新痛,塌陷为久伤、久痛B、此部位暗浊或长有异物,而且直接向下者,多 为右胸腔发生病变,或是乳房将出现肿瘤的迹象2.双目内眦 3.鼻梁 此部位呈深暗色为生活劳累,心情郁滞,多伤,此部位呈浅暗色为生活起居没有规律,经常熬夜劳累 A、b.c.d部位匀称,a.c.e部位面积过小为肺部多有病变,自己常常郁郁寡欢B、a.c.d部位匀称,b.c.e部位面积过小为小肠功能异样,常常心神不定从眼周围观察脊背功能 ab 攒竹cd 睛明e 素髎f 上星 在观察中以上星至素髎为基线,左右睛明、左右攒竹至此基线的距离趋于相等者为佳。左右睛明、左右攒竹四穴之间的距离比例当与脸部五官部位相对称者为佳,过大或过小都不好,由此配合耳垂区域的凹陷,可以了解第七颈椎以上的疾病变化情况。 1.b.d和e.f之间的距离太近或太远,而且左耳垂凹陷(同侧耳朵),为左侧第七颈椎以上经脉所生疾病。 2.b.d与e.f之间的距离太远或太近,而且右耳垂凹陷(异侧耳朵),为左侧第七颈椎以上经脉所生疾病。 3.以此法类推应用于a.c与e.f之间距离,以诊右侧颈椎疾病。 从眼的大小观察气血、魂魄 1.两眼过大,为肝气盛,易胸满,魂魄安居。 2.两眼过小,偏倾,为肝气虚、易狐疝,神魄不定。 3.右眼匀和,左眼瞳子不髎区下偏,为左肝胆经脉循环虚弱,易口苦,善叹息。 4.左眼匀和,右眼尾上翘,为右肝胆经脉气血昂盛,易患骨疾,心胁闷痛。 由眼的血络状况观察疾病 1.下面以左眼的血络为范例,右眼的观察诊断方法,依其对应部位,可类推应用。 消化不良(大肠)→齿痛、颈肿、口苦风寒过多饮用冷食(肺)→闷烦心、肩臂酸腹胀或痛(胃)→阵寒、颜黑、出汗、喉痹心烦、食滞→舌痛、胃脘痛思虑过度(心)→心痛、肋痛 颈颌易滞(小肠)→颌肿、肩酸痛肝弱漏泄(膀胱)→腰脊酸痛、目黄腰、屁股酸痛(肾)→食欲不强、黄疸 心事重重(心包)→胸肋胀满、心烦、心痛原气不蓄(三焦)→颊肿、眦痛 决断不衡(胆)→善太息、头痛、颌痛肝魂壅扰(肝)→腰痛、遗溺2.以眼血络的颜色来观察疾病 下图的眼血络呈深黑色为痛症,实症。 淡黑色为新症,微实微痛。 白色为虚症,寒症。 粉红色为虚症,热症。 例如 (左眼) 胆渐传大肠(右眼) “黑”实症→胃溃疡(右眼) 甲色深乙色浅,肺病 从眉观察经脉状况 ①眉匀称,美观而且短,为足太阳气血盛。②眉匀称,美观而且长,为手少阳气血盛。 ③眉不匀称,难看而且短,为足太阳血多气少。④眉不匀称,难看而且长,为手少阳血多气少。从眉型与眉毛的疏密观察人体的气血情况 ①两眉平直,眉毛柔顺,为足阳明、少阴、太阳的上部血气较盛,若出现病变,多为下肢疾患。②攒竹区域眉直,而且眉毛柔美,为足太阳经上部气血盛,前颈部的循环功能较好。③攒竹区域眉直,而且上翘,其他部位平直、柔顺、为膀胱漏泄,个性憨直。 ④攒竹至丝竹空区域眉直,而且眉毛粗疏,为足太阳上部血多气少,易患头痛、目痛、颈背虚弱等病。⑤攒竹区域眉毛粗而稀少,为足太阳上部区、气血少,易患扭伤、拉伤和痔疮等病。⑥丝竹空区域眉毛宽大,而且眉柔顺,为三焦气多盛,个性执著。 ⑦丝竹空区域眉毛细小,而且眉毛少, 为三焦元气弱,易劳累,心理不稳定。⑧丝竹空区域眉毛宽大,而且眉毛较多,为元气盛。⑨丝竹空区域眉下垂,而且眉毛柔顺,为气血循环缓和,心性平顺。⑩丝竹空区域眉毛无规律,为腹盆腔易患病或心胸郁闷,气度狭小。三、望耳诊断疾病的技法 耳为肾之窍,手足少阳之脉分布于耳,而足太阳膀胱经、手太阳小肠经等亦均循于耳周,故耳通过经络与体内五脏六腑产生密切联系。 望耳,应观察耳部形态、色泽及分泌物的异常。正常之耳,耳轮肉厚而红润,是为肾气充足,形体强壮。耳色白属寒;青黑属痛;耳厚肥大是形体胖大之征,耳薄而小是形体瘦小之兆。耳肿起为外邪实症,耳瘦削者为正气虚亏。 如果耳轮干枯焦黑,是属肾精亏损,精不上荣之重症,多在温热病后期肾阴耗损或糖尿病中可见此症。 如果耳背后见有红络,并伴有耳根发凉,微有恶寒发热,咳嗽流涕者,多为麻疹先兆。 耳内流脓水,病为“脓耳”或“聍耳”。多因感受外邪或肝胆湿热,循经上扰而致。 耳轮甲错,多属淤血之症。是由久病血淤,经脉不通,气血运行不畅,肌肤不得血养所致。常伴有唇舌淤斑,面色晦暗,脉细涩等症。 耳轮红肿,属少阳胆经湿热,可以见到耳轮赤色肿胀、疼痛,兼有耳鸣或耳聋、口苦、眩晕等症。
字体大小: 14px
页面宽度: 1200px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