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侦探推理 > 中华名医名方大全

中华名医名方大全

作者:膳书堂文化字数:145874状态:连载

第二章

妇产科病
方一漏下不止神方
【组成】鹿茸、阿胶各90克,乌贼骨、当归各60克,蒲黄30克。
【用法】上药研为末。空腹酒服6~9克,日3次,夜2次。
【功效】培元固体,补血止血。
【主治】崩漏不止。
【来源】《华佗神医秘传》。
方二妊娠霍乱神方
【组成】白术、紫苏、茯苓各45克,藿香、橘皮、甘草各3克,砂仁末15克。
【用法】姜枣引,水煎,温服。
【主治】妊娠霍乱。
【来源】《华佗神医秘传》。
方三阴挺神方
【组成】蜀椒、乌梅、白芨各06克。
【用法】上药捣末过筛。以6~9克药粉,绵布裹纳阴中,入9厘米。
【主治】阴挺。
【来源】《华佗神医秘传》。
方四阴肿神方
【组成】熬白矾06克,大黄03克,炙甘草015克。
【用法】上药捣筛。取枣大绵裹导阴中,20日即愈。
【主治】阴肿。
【来源】《华佗神医秘传》。
方五产后阴肿神方
【组成】羌活、防风各30克。
【用法】煎汤熏洗。
【功效】祛风化湿。
【主治】产后阴肿。
【来源】《华佗神医秘传》。
方六小儿阴疮方
【组成】黄连、胡粉各适量。
【用法】上药研末,以香脂油和敷患处。
【主治】小儿阴疮。
【来源】《华佗神医秘传》。
方七白带神方
【组成】苍术15克,茯苓、红鸡冠花各9克,车前子45克。
【用法】水煎,温服。
【功效】健脾,清热利湿。
【主治】妇人白带。
【来源】《华佗神医秘传》。
方八胞衣不下神方
【组成】牛膝、瞿麦各30克,当归、通草各45克,桂心60克,葵子240克。
【用法】水煎。分3次服。
【功效】活血通络,清热利湿。
【主治】胞衣不下。
【来源】《华佗神医秘传》。
方九产后泻血神方
【组成】炙干艾叶15克,老姜15克。
【用法】水煎浓汁,顿服。
【功效】温经止血。
【主治】产后泻血。
【来源】《华佗神医秘传》。
方十产后遗溺神方
【组成】白薇、芍药各30克。
【用法】上药共捣末,酒下3克。
【功效】活血敛涩。
【主治】产后遗溺。
【来源】《华佗神医秘传》。
强身长寿
方一交藤丸神方
【组成】何首乌(赤白者佳)300克,茯苓150克,牛膝60克。
【用法】上药为末,为蜜丸,梧桐子大。以酒服30丸。禁忌:食猪羊血。
【功效】祛百疾,能驻颜长寿。
【来源】《华佗神医秘传》。
方二不老延年神方
【组成】雷丸、防风、柏子仁各等分。
【用法】上药为末,酒服6~9克,日3次。禁忌:未满60岁者太盛,勿服。
【功效】外服延年益精补脑。
【来源】《华佗神医秘传》。
大麻风
方一疠疡风神方
【组成】石硫磺90克,硵砂、生附子各60克,雄黄30克。
【用法】共捣成末,以苦酒和如泥,涂疡处,干即更涂,以瘥为度。
【功效】解毒消疮。
【主治】疠疡风。
【来源】《华佗神医秘传》。
方二大疠风神方
【组成】凌霄花15克,焙地龙、炒僵蚕、炒全蝎各7只。
【用法】上药为末。每服6克,温酒下,或以药煎汤浴身俟出臭汗为度。
【功效】活血散结消疮。
【主治】大疠风。
【来源】《华佗神医秘传》。
咽喉齿病
方一实火喉蛾方
【组成】山豆根、黄连、半夏、柴胡、甘草、桔梗、天花粉各6克。
【用法】水煎,凉服,2剂自愈。
【功效】清热泻火利咽。
【主治】实火喉蛾。
【来源】《华佗神医秘传》。
方二声哑方
【组成】硼砂30克,诃子肉6克,元明粉、胆星各3克,龙脑09克,大乌梅30克。
【用法】前5味药共研为末,以大乌梅捣烂和丸,如弹丸子大。含于口中,经宿即愈。
【主治】声哑。
【来源】《华佗神医秘传》。
方三荜拨散神方
【组成】荜拨、木鳖子(去壳)各适量。
【用法】先研木鳖子,研细,后入荜拨同研混匀。左右鼻内之,每用一豆大。
【主治】牙痛极神效。
【来源】《华佗神医秘传》。
眼病
方一肝热眼赤神方
【组成】黄连、秦皮各90克。
【用法】水煎去滓,饭后温服,分2次。
【功效】清热明目。
【主治】肝热眼赤。
【来源】《华佗神医秘传》。
方二白术散神方
【组成】白鳝粉30克,铜绿3克。
【用法】上药各先研成细末,再混研匀。每用15克,百沸汤化开,以手指洗眼。
【功效】解毒祛风、扶睫消疮。
【主治】风毒赤烂,眼眶倒睫,冷热泪不止。
【来源】《华佗神医秘传》。
方三伤寒目翳方
【组成】秦皮、升麻、黄连各30克。
【用法】水煮,去渣,取清液,待冷,滴眼。忌猪肉冷水。
【功效】胜火消翳。
【主治】伤寒目翳。
【来源】《华佗神医秘传》。
葛洪方
方一葱豉汤
【组成】葱白(连须)5根,淡豆豉3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功效】解表散寒。
【主治】外感风寒轻症。症见微恶风寒,或见微热,头痛,无汗,鼻塞流涕,喷嚏,舌苔薄白,脉浮。
【来源】《肘后备急方·卷之二·治伤寒时气温病方第十三》。
方二紫汤方
【组成】鸡屎60克,大豆30克,防风90克(切)。
【用法】以水180毫升,先煮防风,取18毫升汁,豆、鸡屎2味再熬,令黄赤色,用酒120毫升淋,去渣,然后用防风汁和,分服。
【功效】祛风通络舒经。
【主治】中风。中风脊急,身痉如弓。忌风。
【来源】《肘后备急方》。
方三中风不语验方
【组成】豆豉适量。
【用法】浓煮豉汁含之亦佳。
【功效】化浊开窍。
【主治】中风失音。
【来源】《肘后备急方》。
方四中风失音不语方
【组成】白芥子、苦酒各适量。
【用法】以苦酒煮白芥子,包颈1周,以衣包之,1日1夕乃解,即瘥。
【功效】化痰通络。
【主治】中风,卒不得语。
【来源】《肘后备急方》。
方五下痢方
【组成】黄连、干姜各90克。
【用法】捣筛,白酒90毫升合煎,令可丸。饮服如梧桐子20丸。禁忌:猪肉、冷水。
【功效】清水温中。
【主治】水下痢色白,食不消。
【来源】《肘后备急方》。
方六赤石脂汤
【组成】赤石脂、干姜、附子各60克。
【用法】以上300毫升,煮取150毫升,去滓,待温分3服。禁忌:忌猪肉。
【功效】温中涩肠止痢。
【主治】伤寒,下脓血。
【来源】《肘后备急方》。
方七海藻酒方
【组成】海藻500克,清酒120毫升。
【用法】以绢袋盛海藻酒浸,春夏浸2日,每服12毫升,稍稍含咽之,日服3次。酒尽再以酒120毫升渍,饮之如前,渣曝干末服9克,日服3次,尽更作3剂佳。
【功效】化痰散结,消瘿。
【主治】颈下卒结,囊渐大欲成瘿。
【来源】《肘后备急方》。
方八黄芪散
【组成】黄芪60克,木兰皮30克。
【用法】为散,酒服6克,日服3次。
【主治】酒疸,心中懊痛,足胫满,小便黄,饮酒面发赤斑黄黑。
【来源】《肘后备急方》。
方九发斑方
【组成】好蜜、升麻各适量。
【用法】取好蜜通身抹疮上,亦以蜜煎升麻,数数拭之。
【功效】祛风清热祛斑。
【主治】天行发斑疮,头面及身,须臾周匝,状如火疮,皆戴白浆,随决随生,剧毒数日必死。
【来源】《肘后备急方》。
方十张贵妃面膏
【组成】鸡蛋1个,丹砂60克。
【用法】鸡蛋去其黄,丹砂研末。丹砂末纳鸡蛋中,封固口,安白鸡腹下伏之。候鸡雏出,即取出。熬面。
【功效】不过五度,令面白如玉,光润照人,并去面上黯。
【来源】《肘后备急方》。
方十一大豆煎
【组成】醋浆、大豆各适量。
【用法】上2物,以浆煮豆烂,去豆煮稠涂发。
【功效】染发须白令黑,黑如漆色。
【来源】《肘后备急方》。
方十二发生方
【组成】蔓荆子9克,附子2枚。
【用法】生用,研碎上物,2物以酒420毫升和,内瓷器中封闭,经27日药成。先以灰汁净洗须发,拭干,取乌鸡脂搽,1日3遍。凡经7日,然后以药涂,1日三四遍。
【主治】发不生。
【来源】《肘后备急方》。唐代名医方
孙思邈方
头痛
方一菊花茶调散
【组成】川芎、荆芥、细辛、甘草、防风、白芷、薄荷、羌活、菊花、僵蚕、蝉蜕各适量。
【用法】上药为末,茶水调服。
【功效】疏散风热,清利头目。
【主治】风热上攻,头晕目眩,及偏正头痛等。
【来源】《银海精微·卷下》。
方二痰饮头痛方
【组成】常山30克,云母粉60克。
【用法】为散,开水服9克,吐之止;若吐不尽,再服。忌生葱、生蒜。
【功效】催吐化痰。
【主治】痰饮头痛,往来寒热。
【来源】《千金翼方》。
胸痹心痛
方一卒中恶心痛方
【组成】苦参90克(切),好醋90毫升。
【用法】以醋煮苦参,取50毫升,强人顿服,老、小2服。
【主治】卒中恶心痛。
【来源】《备急千金要方》。
方二桂心三物汤
【组成】桂心60克,胶饴250克,生姜60克。
【用法】上药切,以水240毫升,煮2味,取180毫升,去渣,入服饴,分3服。禁忌:生葱。
【功效】温阳缓急止痛。
【主治】心下痞,诸逆悬痛。
【来源】《备急千金要方》。
方三疗膈散
【组成】瓜丁28枚,赤子豆20枚,人参03克,甘草03克。
【用法】捣为散,酒服3克,日2次服。禁忌:海藻、菘菜。
【主治】心上结痰实,寒冷心闷。
【来源】《备急千金要方》。
方四乌头丸
【组成】乌头75克,附子15克,蜀椒15克,干姜、赤石脂各30克。
【用法】蜜丸麻子大。先食服3丸,日3次服。不愈稍增。
【功效】温经散寒止痛。
【主治】心痛彻背,背痛彻心。
【来源】《备急千金要方》。
痰食积
方一松萝方
【组成】松萝60克,乌梅14枚,常山90克,甘草30克(炙)。
【用法】以酒180毫升渍1宿,合水180毫升,煮取150毫升,去渣,顿服,亦可再服,得快吐止。禁忌:海藻、菘菜、生葱。
【主治】胸中痰积热。
【来源】《备急千金要方》。
方二葱白汤
【组成】葱白5茎,乌头06克(炮),甘草06克(炙),珍珠03克(研),常山06克,桃叶1把。
【用法】以酒240毫升,水240毫升,合煮取180毫升,去渣,纳珍珠,服60毫升,得吐止。禁忌:海藻、菘菜、猪肉、冷水、生葱、生菜、生血等物。
【功效】催吐除痰。
【主治】冷热咳痰,头痛闷乱欲吐。
【来源】《千金翼方》。
方三盐汤探吐方
【组成】盐适量。
【用法】以水600毫升,煮取300毫升,分2服,得吐即愈。
【功效】涌吐宿食。
【主治】宿食停滞不消或霍乱,致脘腹胀痛不舒,欲吐不得吐,欲泻不得泻者。
【来源】《备急千金要方》。
血症
方一犀角地黄汤
【组成】犀角15~3克,生地黄30克,芍药12克,牡丹皮9克。
【用法】上4味药,咀,以水1800毫升,煮取600毫升,分3服。
【功效】清热解毒,凉血散淤。
【主治】热入血分症。
(1)热甚动血。出现吐衄、尿血、便血,斑色紫黑,舌绛起刺等。
(2)蓄血发斑。漱水不欲咽,腹不满,但自信痞满,大便黑而易解者。
【来源】《备急千金要方》。
方二尿血方
【组成】牡蛎(熬)、车前子、桂心、黄芩各适量。
【用法】上药等分捣筛为散,饮服9克,日3服,不效加至18克。禁忌:生葱。
【功效】清热利湿止血。
【主治】房损伤中尿血。
【来源】《备急千金要方》。
黄疸
方一地黄汁汤方
【组成】生地黄汁50毫升,大黄18克(末),芒硝30克。
【用法】上3味药令和,1服15毫升,日2服。
【功效】养阴攻下退黄。
【主治】急黄热气骨蒸,两目赤脉。
【来源】《备急千金要方》。
方二女劳疸方
【组成】滑石150克(研),石膏150克(研)。
【用法】为散,以大麦粥汁服9克,日3服,大便极利则瘥。
【功效】清热利湿退黄。
【主治】黄疸,日晡所发热,恶寒,小腹急,体黄,额黑,大便黑、溏泻,足下热。
【来源】《千金翼方》。
虚劳
方一虚劳尿精验方
【组成】韭子60克,糯米30克。
【用法】以水1000毫升,煮如粥,取汁360毫升,分为3服。
【主治】虚劳尿精。
【来源】《千金不易简便良方》。
方二羊骨粥
【组成】羊骨1千克左右,粳米或糯米60克,细盐、葱白、生姜适量。
【用法】羊骨洗净捶碎,加水煎汤,然后取汤代水,同米煮粥,粥将成时,加入细盐、姜、葱,稍煮即可食用。本粥以秋冬季早晚餐湿热空腹食用为宜,10~15天为一疗程。
【功效】补肾气,强筋骨,健脾胃。
【主治】虚劳羸瘦,肾脏虚冷,脾胃虚弱,以及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再生不良性贫血。
【来源】《千金翼方》。
病状毛发病
方一长发方
【组成】麻子15千克,白桐叶1把。
【用法】麻子碎,白桐叶切。上2味,以米泔汁1200毫升,煮5~6沸,去滓。以此洗沐。
【功效】以此洗沐,则发不落而长。
【来源】《备急千金要方》。
方二生眉毛方
【组成】墙上青衣、铁生衣各适量。
【用法】上2味药等分研末,以水和涂即生。
【主治】眉毛脱落。
【来源】《备急千金要方》。
方三发黄方
【组成】腊月猪膏、羊矢灰、蒲灰各适量。
【用法】3药和匀,敷之,3日1次,变黑为止。
【主治】头发黄。
【来源】《千金翼方》。
方四脱发方
【组成】胡麻花、羊屎、姜汁、皂荚仁各适量。
【用法】上药水煎,外洗。
【主治】脱发。
【来源】《千金翼方》。
方五瓜子散
【组成】瓜子500克,白芷、当归、芎、甘草各60克。
【用法】白芷去皮,甘草炙。上5味捣碎为散。食后服15克,1日3次,酒浆汤饮任性服之。
【主治】头发早白,又主虚劳及忧愁早白。
【来源】《千金翼方》。
睑烂
方一金钱汤
【组成】古钱(即老铜钱锈者)7枚,黄连(研末)6克,白梅(干)5个。
【用法】将此3味药,用老酒100毫升,于磁罐内煎至25毫升。至夜时可冷洗,不过三四次即愈,日2次。
【功效】清热解毒敛疮。
【主治】年久弦烂。
【来源】《银海精微》。
方二烂弦风如神方
【组成】水银3克,银珠15克,铜青09克。
【用法】上药煨过,共为末筛过,点眼弦如神。
【功效】清热明目消疮。
【主治】烂弦风、赤眼。
【来源】《银海精微》。
方三八仙丹
【组成】当归21克,铜绿3克,薄荷21克,白矾3克,黄连、五倍子、焰硝各15克,轻粉06克。
【用法】上药研为极细末,以绢筛用绢包,约龙眼核大,泡洗日3~5次。
【功效】活血清火消疮。
【主治】炫眼弦风有虫痒甚效。
【来源】《银海精微》。
方四碧天丹
【组成】铜青15克,明矾12克,五倍子3克,白陶土3克,海螵蛸3克,薄荷叶15克。
【用法】将上6味俱研为末,用老姜汁搅和为丸,如圆眼核大。要用时将1丸用淡姜汤50毫升泡散,洗眼弦,次日再洗,依次洗三四次即愈。
【功效】敛疮散结。
【主治】近年近日烂弦风眼。
【来源】《银海精微》。
流泪症
方一吹云丹
【组成】细辛、升麻、蕤仁各06克,青皮、连翘、防风各120克,柴胡15克,甘草、当归各18克,黄连9克,荆芥穗3克(绞取浓汁),生地黄45克。
【用法】上药研为粗末,除连翘外,用净水400毫升,先熬余药,重100毫升入连翘同煎,至50毫升许去渣,入银石器内,文、武火熬至滴水内成珠不散为度,炼熟蜜少许熬用之。
【功效】清热祛风明目。
【主治】目中泪及迎风,并羞明怕日,常欲闭目在暗室,塞其户牖,翳成久遮睛,此药多点神效。
【来源】《银海精微》。
翳膜内障
方一省味金花丸
【组成】栀子、黄芩、黄柏、桑白皮、地骨皮、桔梗、知母、甘草各适量。
【用法】上药研为细末,炼蜜为丸,清茶调下。
【功效】清泻胃火。
【主治】脾胃积热,致生黄膜。
【来源】《银海精微》。
方二泻肝散
【组成】防风(去芦)、黄芩、桔梗、芍药、大黄(炒)各适量。
【用法】上药每服入芒硝015克,临卧温服。
【功效】柔肝泻火明目。
【主治】肝虚雀目,恐变成白内障。
【来源】《银海精微》。
眼目昏花
方一明目固本丸
【组成】生地黄、熟地黄、天门冬、麦门冬、枸杞子、甘菊花各适量。
【用法】上药研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30丸,空腹盐汤调服。
【功效】补肾生精,清心明目。
【主治】心热,肾水不足,少精光者。
【来源】《银海精微》。
目痛目痒
方一五黄膏
【组成】好黄连、黄芩、黄柏、大黄 、黄丹各适量。
【用法】上药研为细末,以芙蓉叶用冷水,或煎茶调,贴两太阳穴。
【功效】清热解毒明目。
【主治】目肿痛涩,欲以冷洗应验。
【来源】《银海精微》。
方二灵妙应痛膏
【组成】蕤仁(去皮油)100粒, 朱砂(飞)3克 ,片脑03克, 乳香(如枣核大)、 硼砂3克。
【用法】上药将前药俱为细末,调蜂蜜为膏子。以铜筋点,一两次其痛即止。
【功效】活血止痛。
【主治】以膏治眼疼痛,暴发不可忍者。
【来源】《银海精微》。
方三神仙碧雪丹
【组成】铜绿30克,当归6克,没药06克(制过),麝香06克,马牙硝15克,乳香15克(制过),黄连末6克,片脑06克,白丁香06克。
【用法】上药俱研为末,熬黄连膏子为丸,如龙眼核大。用时将1丸凉水化开,日点1次,6次见效。
【功效】养血活血,清热止痛。
【主治】眼疼痛。
【来源】《银海精微》。
方四三霜丸
【组成】姜粉、枯矾、白硼砂各适量。
【用法】痒极难忍,用上药为末,口津液调和如粟大。要用时将1丸放于大眦上。
【功效】散郁止痒。
【主治】目痒极难忍。
【来源】《银海精微》。
近视
方一万寿地芝丸
【组成】天门冬(去心)、生姜(焙)各120克,甘菊花60克,枳壳(炒)90克。
【用法】上药为丸,每服100丸,食后茶清或酒调服。
【功效】养阴滋肝明目。
【主治】目能近、不能远视,食之能治风热。
【来源】《银海精微》。
王焘方
风症
方一热风瘫痪方
【组成】羌活1千克,谷子45克(水中取沉者)。
【用法】捣筛为散。酒服9克,日3服,稍加之。
【功效】祛风清热利湿。
【主治】热风瘫痪常发。
【来源】《外台秘要》。
方二膏摩之方
【组成】闾茹105克(去皮),细辛、附子各60克,桂心15克。
【用法】上4味药捣筛,以猪膏勿令中水,去上膜及赤脉,600克捣,令脂销尽,药成。待干以药抹,须令入内,每日须抹,如非12月合,则用生乌麻油和,极好。
【功效】温散风邪。
【主治】疗头一切风,发秃落更不生,主头中20种病,头眩,面中风。
【来源】《外台秘要》。
方三贴顶膏
【组成】蓖麻(去皮)、杏仁、石盐、川芎、松脂、防风各适量。
【用法】上药等分,先捣石盐和后3味为末,另捣蓖麻杏仁,以蜡纸裹。有病先灸百会3壮,去发将膏贴灸处,3日1换。
【功效】祛风开窍。
【主治】头风闷乱鼻塞,头眩眼暗。
【来源】《外台秘要》。
温病(毒)
方一黄连马通汤
【组成】小豆30克,黄连30克,马通汁90克,吴茱萸30克。
【用法】上4味药,以马通汁令煮,取60毫升,尽服不瘥,复作有效。禁忌:猪肉、冷水。
【主治】天行毒病,或下不止,喉咽痛。
【来源】《外台秘要》。
方二小品茅根汤
【组成】茅根、葛根各15克。
【用法】以水240毫升,煮取120毫升,温饮之,哕止则停。
【主治】温病有热、饮水暴冷哕。
【来源】《外台秘要》。
方三黄连橘皮汤
【组成】黄连12克,橘皮6克,杏仁6克,枳实3克(炙),麻黄6克(去节),葛根6克,厚朴3克(炙),甘草3克(炙)。
【用法】以水480毫升煎,分3次服尽。
【功效】清热解毒,理气和中。
【主治】冬湿毒始发出肌中,心闷呕吐清汁,眼赤口疮,下部亦生疮,得下痢。
【来源】《外台秘要》。
方四茅根橘皮汤
【组成】白茅根30克(切),橘皮90克,桂心60克,葛根60克。
【用法】以水360毫升,煮取180毫升,温服20毫升,连服数剂。微有热,减桂心30克。
【主治】春夏天行伤寒,温病胃冷变。
【来源】《外台秘要》。
方五前胡汤
【组成】前胡30克,麦门冬90克(去心),竹茹60克,橘皮30克,甘草30克(炙),生姜60克,生地黄120克(切)。
【用法】以水450毫升,煮取150毫升,绞去滓,待温3次服。禁忌:海藻、菘菜、芜荑、热面、猪、犬肉、油腻。
【功效】宣肺养阴,理气降逆。
【主治】天行恶寒壮热,食则呕逆。
【来源】《外台秘要》。
霍乱
方一冷气鬼气方
【组成】极咸盐汤1500毫升。
【用法】热饮500毫升,以指刺口,令吐宿食使尽,不尽更刺,吐讫复饮。
【主治】霍乱,心腹暴痛,宿食不消,积冷烦满。
【来源】《外台秘要》。
方二白丸
【组成】半夏90克,附子120克,干姜120克,人参90克,桔梗60克。
【用法】作散,临病和,若吐痢不止者,以苦酒和,如梧桐子大。每服2丸。禁忌:猪羊肉汤。
【功效】益气湿阳,升清降逆。
【主治】霍乱,呕吐,暴痢。
【来源】《外台秘要》。
方三延年理中丸
【组成】白术60克,干姜60克,人参60克,甘草60克,大麦蘖60克。
【用法】捣筛,蜜和为丸。饮服15丸,如梧桐子大,日再服,稍加至20丸。禁忌:海藻、菘菜、桃、李、雀肉。
【功效】温中和胃。
【主治】霍乱吐痢,宿食不消。
【来源】《外台秘要》。
方四干湿霍乱方
【组成】东壁土1把,生姜30克(碎)。
【用法】用水600毫升,煮取300毫升,澄清,热饮之。
【主治】干湿霍乱。
【来源】《外台秘要》。
方五高良姜汤
【组成】高良姜120克,桂心120克。
【用法】以水3500毫升,煮取1000毫升去渣,分3次服。禁忌:生冷,生葱。
【功效】湿经散寒。
【主治】霍乱、吐痢转筋欲入腹。
【来源】《外台秘要》。
方六木瓜桂心二物饮
【组成】木瓜1只(湿干并得),桂心10克。
【用法】上药以水120毫升,煮取42毫升,去渣,细细饮之,亦有豆蔻子代桂心者,亦有单煮,木瓜汁饮之。禁忌:生葱。
【功效】温经舒络。
【主治】霍乱,呕吐,下痢。
【来源】《外台秘要》。
疟疾
方一竹叶常山汤
【组成】常山90克,淡竹叶20克,小麦30克。
【用法】以水300毫升渍1宿,第二天早晨起煮取120毫升,温分3服。忌生菜、生葱。
【功效】清热截疟。
【主治】温疟壮热微寒,手足烦热,干呕。
【来源】《外台秘要》。
方二知母鳖甲汤
【组成】知母90克,鳖甲90克,常山60克,地骨皮90克,竹叶30克,石膏120克(碎)。
【用法】以水400毫升,煮取150毫升,去滓,分3次服。禁忌:蒜、猪肉、苋菜、生葱、生菜。
【功效】清热保津,截疟祛邪。
【主治】温疟,壮热,不能食。
【来源】《外台秘要》。
方三常山大黄汤
【组成】常山90克,甘草90克,前胡60克,大黄90克。
【用法】以水600毫升,煮取200毫升,下大黄,煎取180毫升,分盛令冷。初服40毫升,中服50毫升,欲发服55毫升。禁忌:海藻、菘菜、生葱、生菜。
【功效】清热攻下,解毒除疟。
【主治】疟疾,结实积热,烦扰目赤,寒热痰多。
【来源】《外台秘要》。
黄疸
方一麦门冬饮子方
【组成】麦门冬12克,栝楼9克,竹叶3克,茯苓12克,升麻6克,生芦根3克,甘草3克(炙)。
【用法】以水420毫升,煎取150毫升,绞去滓,待温3次服。
【主治】黄疸,呕吐,口干。
【来源】《外台秘要》。
方二苦参丸
【组成】苦参90克,龙胆草60克,栀子仁21枚。
【用法】捣筛为散,若病甚,取猪胆和为丸,如梧桐子大。1服5丸,日三四次服。
【功效】清热泻火退黄。
【主治】劳疸、谷疸。
【来源】《外台秘要》。
方三苦参汤
【组成】苦参30克,黄连30克,葶苈子30克(熬),瓜蒂20克,黄芩30克,黄柏30克,大黄30克。
【用法】捣为散,饮服9克,当大吐者,日1服,不吐日2服,亦得服,服药5日,知可好转。
【主治】卒然阵寒便发黄,皮肤黄,小便赤少,大便时闭,食欲不佳。
【来源】《外台秘要》。
内伤发热
方一阿胶汤
【组成】阿胶9克,干姜6克,麻子30克,远志12克,附子3克(炮),人参3克,甘草9克(炙)。
【用法】以水400毫升,取150毫升,去渣,纳胶令烊,分3次。禁忌:海藻、菘菜、猪肉、冷水。
【功效】滋肾清热。
【主治】久虚热,小便利而多,脉细弱。
【来源】《外台秘要》。
方二骨汁淋方
【组成】枯朽骨碎150克(一切骨),柳枝300克,棘针300克,桃枝300克(锉)。
【用法】以清水2000毫升煮之减半,乃滤出汁,别取清浆4000毫升投釜中,和骨重煮二三沸,然后滤出,取前后汤相和,待温随意取用。使患者解发令散,以此汤泼顶淋之。
【功效】滋阴清虚热。
【主治】骨蒸。
【来源】《外台秘要》。
方三虚劳骨蒸验方
【组成】苦参6克,青葙子6克,艾叶3克,甘草3克(炙)。
【用法】以水240毫升,煮取90毫升,分为3份,用羊胞盛之,以苇灌下部。禁忌:海藻、松果。
【功效】养阴退虚热。
【主治】虚劳骨蒸,早起体凉,日晚便热,烦躁不安,小便赤黄。
【来源】《外台秘要》。
小便不利
方一瞿麦汤
【组成】瞿麦9克,甘草9克,滑石12克,葵子9克,石苇9克。
【用法】以水180毫升,煮取150毫升,分3次服。禁忌:海藻、菘菜。
【功效】清热利湿。
【主治】小便不利。
【来源】《外台秘要》。
方二水病方
【组成】黄连末适量。
【用法】以蜜和,捣数杵,丸如梧桐子。饮服2丸,可至3~4丸。禁忌:饮水、冷物。
【功效】清热燥湿。
【主治】小便不利,水肿。
【来源】《外台秘要》。
方三秘传水病身肿方
【组成】鲤鱼1尾(去头尾骨,取肉)。
【用法】以水1200毫升,赤小豆60克,和鱼肉煮,可取120毫升,以上汁生布绞去渣。顿服尽。或分为2服。禁忌:牛肉、白酒、生冷、猪、鱼、油、酪。
【功效】淡渗水湿。
【主治】水病,小便不利,身肿。
【来源】《外台秘要》。
痢疾
方一黄连汤方
【组成】黄连120克,黄柏90克,当归90克,厚朴60克,石榴皮120克,干姜90克,地榆120克,阿胶120克。
【用法】以水540毫升,煮取180毫升,去渣,下阿胶更煎取烊,分3次服。禁忌:猪肉、冷水。
【功效】清热燥湿,和中止痢。
【主治】中焦洞泻下痢,或因霍乱后泻黄白无度,腹中虚痛。
【来源】《外台秘要》。
方二地肤散方
【组成】地肤子150克,地榆根60克,黄芩60克。
【用法】捣筛为散,以水服9克,日服3次。
【功效】清热祛风,燥湿止利。
【主治】下血痢。
【来源】《外台秘要》。
方三犀角汤
【组成】干姜30克,犀角30克,地榆30克,蜜12毫升。
【用法】前3味切,以水300毫升,煮成120毫升,去滓,下蜜再煮至60毫升,分次3服。
【主治】伤寒下痢,恶血不止。
【来源】《外台秘要》。
风疹隐疹
方一风疹方
【组成】蛇床子60克,防风90克,生蒺藜1千克。
【用法】500毫升水,煮取300毫升,渍棉拭。
【功效】祛风止痒。
【主治】风疹。
【来源】《外台秘要》。
方二隐疹粉散方
【组成】乌头30克(炮),桔梗30克,细辛30克,白术30克。
【用法】捣筛,以铅朱为色,粉120克和调,涂身。
【功效】辛温散风止痒。
【主治】风疹,身体隐疹。
【来源】《外台秘要》。
咽痛喉痹
方一传用神效方
【组成】桔梗30克,甘草30克(炙)。
【用法】以水60毫升,煮取服即消,有浓即出。禁忌:猪肉、海藻、菘菜。
【功效】宣肺利喉。
【主治】喉痹。
【来源】《外台秘要》。
方二青木香汤
【组成】青木香60克,黄连30克,白头翁60克。
【用法】以水300毫升,煮取90毫升,待温分3次服,小儿若服时,1服6毫升,禁忌:猪肉、冷水。
【主治】春夏忽喉咽痛而肿。
【来源】《外台秘要》。
宋代名医(著)方
《太平圣惠方》
头痛
方一石膏丸
【组成】石膏90克,甘菊花60克,附子30克,防风60克,枳壳30克,郁李仁30克。
【用法】上药,捣罗为末,炼蜜和捣200~300杵,丸如梧桐子大。每于食后及夜临卧时,以温水下20丸。
【功效】清热化痰。
【主治】痰厥头痛,目眩,心膈不利。
【来源】《太平圣惠方》。
方二通顶散
【组成】硝石03克,滑石03克。
【用法】上药,于铫子内同炒令黄色,候冷,细研为末。每用少许,吹入鼻中瘥。
【功效】清热,开窍。
【主治】头偏痛。
【来源】《太平圣惠方》。
方三时气头痛不止方
【组成】冬瓜1个。
【用法】冬瓜捣烂,涂于疼痛处,神效。
【功效】利水、化浊。
【主治】时气头痛不止。
【来源】《太平圣惠方》。
方四偏头痛方
【组成】苦葫芦子8克,郁金1颗。
【用法】捣罗为末,用织子裹药3克,于新汲水内浸过,滴向患处鼻中,得黄水出瘥。
【功效】化浊开窍。
【主治】偏头痛。
【来源】《太平圣惠方》。
宿食
方一桑耳丸
【组成】桑耳30克,巴豆15克。
【用法】上药捣罗为末,用枣肉和丸,如麻子大。食前以温水下2丸。如人行十里,其病当下,每服3丸,病即止。
【主治】留饮宿食不化。
【来源】《太平圣惠方》。
方二大黄丸
【组成】川大黄、川芒硝、赤茯苓各90克,巴豆03克。
【用法】上药捣罗为末,炼蜜和捣200~300杵,丸如梧桐子大。每于食前,温水下2丸,以利为度。
【功效】攻积消食。
【主治】暴宿食,留饮不除,腹中为患者。
【来源】《太平圣惠方》。
痢疾
方一丁香丸
【组成】母丁香末096克,巴豆(纸裹压去油)49枚,麝香03克,砒霜03克。
【用法】上药研为末,以粟米饭和丸,如绿豆大。空心以冷水下1丸。禁忌:忌食热物。
【主治】一切痢,久不瘥。
【来源】《太平圣惠方》。
方二橡实散
【组成】橡实60克,干椿叶(炙)30克。
【用法】捣细罗为散,每服不计时,前乌梅汤调下3克。
【主治】水谷痢,无问老小,日夜数行。
【来源】《太平圣惠方》。
方三朱砂丸
【组成】朱砂、淀粉、粉霜、巴豆各03克。
【用法】上药同研如面,用水浸蒸饼和丸,如绿豆大。空腹,以冷二宜汤下2丸。禁忌:忌食热物。
【主治】久赤白痢不瘥,日夜度数无恒。
【来源】《太平圣惠方》。
方四阿胶丸
【组成】阿胶(捣碎炒)60克,乌梅肉(微炒)60克,黄连(去须,微炒)60克。
【用法】上药捣罗为末,用煨蒜研和丸,如梧桐子大。每于食前,以粥引下3丸。
【主治】休息痢。
【来源】《太平圣惠方》。
黄疸
方一赤小豆散
【组成】赤小豆03克,丁香03克,黍米03克,瓜蒂015克,熏陆香3克,青布(烧灰)15厘米,麝香(细研)3克。
【用法】上药细罗为散,都研匀。每服不计时候,以清粥饮下3克,若用少许吹鼻中,当下黄水,即效。
【主治】急黄身如金色。
【来源】《太平圣惠方》。
方二丁香散
【组成】丁香7粒,瓜蒂7粒,赤小豆7粒。
【用法】捣细罗为散,以鸡蛋清1只相和,用新汲水调,顿服,当吐利,即效。未愈即再服。
【主治】急黄。
【来源】《太平圣惠方》。
方三急黄烦躁不解方
【组成】生鸡蛋(去黄用白)2只,川朴硝(细研)15克。
【用法】上药相和熟调,攻下退黄。
【功效】养阴清热,攻下退黄。
【主治】急黄及心黄狂走,烦躁不解。
【来源】《太平圣惠方》。
疟疾
方一神验朱砂丸
【组成】光明砂(细研)15克,恒山30克,杏仁(麸炒)10枚。
【用法】捣罗为末,研入朱砂令匀,炼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未发前,以粥饮15丸,欲发时再服。
【功效】截疟。
【主治】心疟。
【来源】《太平圣惠方》。
方二治疟神验方
【组成】天雄(炮裂,去皮脐)30克,黄丹(炒令紫色)30克,人参(去芦头)30克。
【用法】上药捣罗为末,炼蜜和捣百余杵,丸如梧桐子大。发日,以粥引下20丸,临睡时,又服20丸,过发时即暖食将息。
【功效】祛邪截疟。
【主治】疟,无问新久,发作无时。
【来源】《太平圣惠方》。
方三寒疟神效丸
【组成】砒霜(以醋浆水熬和稀糊)30克,朱砂(细研)30克,阿魏3克,香墨15克。
【用法】上药捣罗为末,以砒霜煎和丸,如黍米粒大。每于未发前,以冷醋汤下1~2丸,忌食热物。
【功效】解毒除疟。
【主治】寒疟。
【来源】《太平圣惠方》。
方四久疟方
【组成】狐粪(末)30克,雄黄30克,阿魏03克,黄丹03克,朱砂30克,丁香(末)03克,麝香03克。
【用法】上药均研细,以醋蘸面糊和丸,如鸡头大,以制绯裹1丸,男左女右系臂上,即瘥。
【功效】截疟祛邪。
【主治】久疟。
【来源】《太平圣惠方》。
膨胀(腹胀)
方一水气肿入腹恶饮食方
【组成】大戟(锉碎,微炒)30克,皂荚(炙黄焦,去皮子)30克,乌扇30克。
【用法】上药捣罗为末,炼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空腹,以温水下5丸,当下痢一两行,次日再服,以瘥为度。
【功效】峻下逐水。
【主治】水气肿入腹,膨胀,恶饮食。
【来源】《太平圣惠方》。
方二牵牛子粥
【组成】牵牛子末1克,粳米30~60克,生姜2片。
【用法】先用粳米煮粥,煮沸后放入牵牛子粉末及生姜,煮粥食。禁忌:不可长久服食。另外,孕妇忌服。
【功效】泻水消肿,通便下气,驱虫。
【主治】水肿膨胀,腹水胀满,小便不利,大便秘结,脚气浮肿,小儿驱虫病。
【来源】《太平圣惠方》。
癫
方一猪心羹
【组成】猪心(细切)1具,枸杞叶(切)250克,葱白(切)5根。
【用法】上以用水150毫升,煎取汁120毫升,去豉,入猪心等,并作羹食。
【主治】治风邪癫病,忧恚虚悸,及产后中风恍惚。
【来源】《太平圣惠方》。
方二苦竹叶粥
【组成】苦竹叶50克,粟米160克。
【用法】上药先以水150毫升,煮苦竹叶,取汁90毫升,去渣,用米煮作粥,空腹食之。
【主治】治风邪癫,心烦惊悸。
【来源】《太平圣惠方》。
方三铁粉散
【组成】铁粉30克,马牙硝30克,光明砂30克,铅霜15克,金箔50片。
【用法】细研为散,不计时候,以生地黄自然汁调服3克。禁忌:忌生血物。
【主治】治疯癫,心神不安,狂走无恒。
【来源】《太平圣惠方》。
血症
方一地榆散
【组成】地榆、白芍、艾叶、小蓟根各30克,阿胶珠9克,生甘草3克。
【用法】共为散,每服9克。
【功效】凉血止血。
【主治】吐血,便血。
【来源】《太平圣惠方》。
方二羚羊角散
【组成】羚羊角屑、大蓟根各90克,优龙肝150克,白芍120克,地榆60克,熟艾、牛膝、丹皮、生地、柏叶、鸡苏叶各30克,蛴螬5只(切破,慢火炙黄)。
【用法】共为散,每服9克,温开水送下,或适量作汤剂。
【功效】清热,凉血、止血。
【主治】血热妄行所致吐血紫红或鲜红,最多,舌质红,脉数,苔黄,亦可用于消化道出血而兼有热象者。
【来源】《太平圣惠方》。
方三龙骨散
【组成】白龙骨30克,生干地黄30克,干姜(炮裂,锉)45克,曲头棘针03克,白矾(烧灰)03克。
【用法】上药捣罗为末,每服15克,揩敷齿龈。
【主治】齿龈出血不止。
【来源】《太平圣惠方》。
方四热病鼻衄方
【组成】赤马通(绞汁)2枚,阿胶(炙,捣末)3片。
【用法】上药2味相和,熟搅令匀。每用少许滴鼻中,仍以新汲水略蘸足即止。
【主治】热病鼻衄,诸药无效者。
【来源】《太平圣惠方》。
方五吹鼻散
【组成】绯绵灰9克,乱发灰6克。
【用法】细研,少量吹入鼻中,立效。
【功效】凉血、止血。
【主治】鼻久衄不止。
【来源】《太平圣惠方》。

(<-快捷键)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目录

阅读设置

背景色:

字体大小: 14px

页面宽度: 1200px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