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侦探推理 > 中华名医名方大全

中华名医名方大全

作者:膳书堂文化字数:145874状态:连载

第七章

目痒
方一驱风一字散
【组成】炮川乌、川芎、荆芥各15克,羌活、防风各75克。
【用法】上药研为末,每服6克。食后薄荷汤调服。
【功效】疏风活血止痒。
【主治】目痒极难忍。
【来源】《类方准绳》。
方二杏仁龙胆草泡散
【组成】龙胆草、当归尾、黄连、滑石(另研取末)、杏仁、赤芍药各3克。
【用法】以白沸汤泡炖,蘸洗,冷热任意服,不拘时。
【功效】清热养肝,熄风止痒。
【主治】风上攻眊,赤痒。
【来源】《类方准绳》。
酒皶鼻
方一硫磺散
【组成】硫磺(生)、轻粉各3克,杏仁27个。
【用法】上药研为细末,唾津凋,临卧涂鼻上,早晨洗去。
【功效】解毒散结。
【主治】酒皶鼻,鼻上生黑粉刺。
【来源】《类方准绳》。
方二冬瓜子散
【组成】冬瓜子仁、柏子仁、白茯苓、葵子、炒枳实各30克,栀子仁60克。
【用法】上药研为细末,每服6克,食后米饮调服。
【功效】利湿泻火解毒。
【主治】鼻面酒皶如麻豆,疼痛黄水出。
【来源】《类方准绳》。
翳膜外障
方一道人开障散
【组成】蛇蜕、蝉蜕、黄连各15克,绿豆30克,生甘草6克。
【用法】上药锉细,每服6克,食后,临卧新水煎服。
【功效】清热明目退翳。
【主治】诸障翳。
【来源】《类方准绳》。
方二五退散
【组成】蝉蜕、蛇蜕、蚕蜕、猪蹄蜕、鲮鲤甲、防风、菊花、草决明、石决明、甘草各适量。
【用法】上药等分为细末,每服6克,食后薄荷煎汤调服。
【功效】疏风开郁,清肝明日。
【主治】眼中翳障。
【来源】《类方准绳》。
外科诸疾
方一黑虎膏
【组成】大黄、黄芩、黄连、黄柏、当归各30克,木鳖子15克,穿山甲9克,乱发1丸,蛇蜕1条,麻油500克,黄丹(水飞炒)240克,乳香30克,没药15克,阿魏45克。
【用法】将前9味锉碎入油浸5~7日,煎熬微黑,滤去渣,入黄丹慢火熬成膏,候冷入乳香、没药、阿魏末搅匀,油纸摊贴。
【功效】清热解毒,活血散结。
【主治】瘰疬诸疮。
【来源】《证治准绳》。
方二桑皮饮
【组成】桑白皮6克,干葛、柴胡、枯黄芩、元参各3克,地骨皮、天门冬、麦门冬各45克,甘草、木通各12克。
【用法】上药以水150毫升,姜3片,葱3厘米,煎50毫升。食远服,取微汗。
【功效】养阴泻肺。
【主治】皮肤痛不可以手按。
【来源】《类方准绳》。
方三截疳散
【组成】白芨、白蔹、黄丹、密陀僧各30克,黄连15克,轻粉3克,冰片、麝香各05克。
【用法】上药研为细末,每用或掺或红疮中,以膏药贴之。
【主治】年深疳瘘疮。
【来源】《证治准绳》。
方四立消散
【组成】全蝎(炒)、核桃(去壳肉只用隔膜炒)各适量。
【用法】研为末,空腹酒调服9克,下午再服,3日痊愈。
【功效】消便毒痈肿如神
【主治】便毒,痈肿。
【来源】《证治准绳》。
方五止痛妙绝饮
【组成】人参、大黄各15克。
【用法】上药用酒、水各500克毫升,煎至500毫升入乳香、没药各3克,空腹食前服。
【功效】扶正攻热解毒。
【主治】便毒肿硬不消不溃,疼痛无已。此方1服立能止痛。
【来源】《证治准绳》。
吴方
方一清气化痰丸
【组成】陈皮(去白)、杏仁(去皮尖)、枳实(麸炒)、黄芩(酒炒)、栝楼仁(去油)、茯苓各30克,胆南星、半夏各45克。
【用法】姜汁为丸服。每服6克。
【功效】清热化痰,下气止咳。
【主治】痰热内结。
【来源】《医方考》。
方二玄黄丹
【组成】硫磺(制)300克,青黛(水飞)48克。
【用法】用硫磺为丸,青黛为衣。
【功效】服此方,去痰延年。
【主治】老人寒痰内盛。
【来源】《医方考》。
方三口糜散
【组成】黄柏、黄连各30克,雄黄、没药各6克,牛脑15克。
【用法】5件共为细末,每用少许着于疮上。
【功效】清热泻火。
【主治】口疮糜烂者。
【来源】《医方考》。
方四木香豆蔻丸
【组成】青木香、肉豆蔻各适量。
【用法】枣肉为丸,每服梧桐子大6克。
【功效】畅气燥湿止泻。
【主治】久泻脾虚,中气必寒,肝脾必乘其虚而克制。
【来源】《医方考》。
方五三五七散
【组成】细辛45克,防风120克,干姜(炮)60克,附子3枚,山茱萸(去核)、茯苓各90克。
【用法】共研为细末,每服6克,温酒食前调服。
【功效】祛风散寒止痛。
【主治】大寒中于风府,令人头痛,项筋紧急者。
【来源】《医方考》。
方六如神散
【组成】当归、官桂、玄胡索各适量。
【用法】为末,酒调下3克。
【功效】活血祛淤止痛。
【主治】血滞腰痛者。
【来源】《医方考》。
方七椒汤洗法
【组成】川椒30克,葱3根,姜如掌大1块(捶碎)。
【用法】水1盆,煎汤洗之。
【功效】祛风散寒除湿。
【主治】凡人患寒湿脚气,疼痛不仁者,内服煎剂,外宜以此熏洗之。
【来源】《医方考》。
陈实功方
瘰疬
方一防风解毒汤
【组成】防风、荆芥、桔梗、牛蒡子、连翘、甘草、石膏、薄荷、枳壳、川芎、苍术、知母各3克。
【用法】水1200毫升,灯芯20根,煎960毫升,食后服。
【功效】祛风解毒,化痰散结。
【主治】风毒瘰疬,寒暑不调,劳伤凑袭,多至于足少阳分布的耳、颈结肿,或风寒内热,痰凝气滞者并效。
【来源】《外科正宗》。
方二瘰疬酒药方
【组成】鹤风草150克,忍冬藤180克,野蓬蒿120克,野菊花120克,五爪龙90克,马鞭草45克。
【用法】上药切碎,用老酒75千克,袋贮药悬于酒内,封口,煮三香为度;取起水顿,侵一伏时。初伏尽醉出汗为效。
【功效】清热化痰,软坚散结。
【主治】年久瘰疬结核,串生满项,顽硬不穿破者服。
【来源】《外科正宗》。
杨梅疮
方一金蟾脱甲酒
【组成】好酒15克,大虾蟆1个。
【用法】用大虾蟆1个浸酒封瓶口,煮香2枝,取起待次日。随量之大小,以醉为度,冬夏盖暖出汗为效,酒尽疮愈。禁忌:服酒7日后,不许见风为要,忌口及房事,百日绝根矣。
【主治】杨梅疮不拘新久轻重皆效。又治杨梅结毒,筋骨疼痛,诸药不效者更妙。
【来源】《外科正宗》。
方二翠云散
【组成】铜绿、胆矾各15克,轻粉石膏(煅)各30克。
【用法】共研极细末,磁罐收贮。湿疮干掺,干疮幺猪胆汁调点,3日点3次,其疮自干而愈。
【主治】杨梅疮已服内药,根脚不红,疮势已退者用。
【来源】《外科正宗》。
方三芎归二术汤
【组成】白术、苍术、川芎、当归、人参、茯苓、薏苡仁、皂角针、厚朴、防风、木瓜、木通、穿山甲(炒)、独活各3克,金银花6克,甘草、精猪肉60克,土茯苓15克。
【用法】水900毫升,煎至一半。量病情上下调量服,渣再煎再服。
【功效】祛风利湿,活血解毒。
【主治】杨梅结毒,已成未成,筋骨疼痛,步履艰辛,及溃后腐肉臭败,不能生肌收敛者。
【来源】《外科正宗》。
破伤风
方一玉真散
【组成】南星、防风、白芷、天麻、羌活、白附子各适量。
【用法】上药研为末,每服6克,热酒3克调服,更敷伤处。若牙关紧急、腰背反张者,每服9克,用热童便调服,虽内有淤血亦愈。至于错死心腹尚温者,连进2服,亦可保全。若治疯犬咬伤,更用漱口水洗净,搽伤外亦救。
【功效】祛风化痰,定搐止痉。
【主治】破伤风。症见牙关紧急,口撮唇紧,身体强直,角弓反张,脉弦。
【来源】《外科正宗》。
方二镇风散
【组成】鳔胶(切段,微焙)、杭粉(焙黄)、皂矾各30克(炒红色),朱砂9克(另研)。
【用法】上药研为细末,每服6克,无灰热酒调服。如一切猪、羊等风,发之昏倒不省人事者,每服9克,2服即愈不发。外灸伤处7壮,知疼痛者,乃为吉兆。
【功效】镇风化痰,开窍。
【主治】破伤风诸药不效,事在危急者,用之必应。
【来源】《外科正宗》。
痔疮
方一田螺水
【组成】大田螺1枚,大冰片015克。
【用法】冰片研末,用尖刀挑起螺盖,将冰片入内,严放片时,待螺渗出浆水。用鸡翎蘸擦患处,勤擦,其肿痛自然消散。
【功效】消肿止痛,收肛。
【主治】痔疮坚硬作痛,及脱肛肿泛不收者并用之。
【来源】《外科正宗》。
大麻风
方一漱药方
【组成】贯众、黄连各9克。
【用法】水1200毫升,煎一半,入冰片少许。每日陆续漱口,其血自止。禁忌:动风、油腻之物。
【功效】清热解毒。
【主治】大麻风。
【来源】《外科正宗》。
方二雄硫散
【组成】雄黄、硫磺、凤凰皮(即雏鸡壳,烧黄存性)各15克,穿山甲10片(炒黄),滑石30克。
【用法】上药各研为细末,用半油核桃肉30克,捣烂,同公猪胆汁一具同前药和匀。用青纱包药擦之,日用3次,其发渐生如旧。
【功效】活血解毒。
【主治】大麻风眉毛、须、发脱落作痒者,宜此药擦之。
【来源】《外科正宗》。
吴有性方
方一达原饮
【组成】槟榔6克,厚朴3克,草果仁15克,知母3克,芍药3克,黄芩3克,甘草15克。
【用法】上药用加水煎,午后温服。
【功效】开达膜原,辟秽化浊。
【主治】瘟疟或疟疾邪伏膜原。憎寒壮热,或1日3次,或1日1次,发无定时,胸闷呕恶,头痛烦躁,脉弦数,舌边深红,舌苔垢腻。
【来源】《温疫论》。
方二清燥养荣汤
【组成】知母、天花粉、当归身、白芍、地黄汁、陈皮、甘草(原书末著剂量)。
【用法】加灯芯煎服。
【功效】滋养营阴,凉润燥热。
【主治】温疫解后,出现阴枯血燥者。
【来源】《温疫论》。
方三此胡养荣汤
【组成】柴胡、黄芩、陈皮、甘草、当归、白芍、生地、知母、天花粉(原书未著剂量)各适量。
【用法】姜枣煎服。
【功效】养阴润燥,清散余邪。
【主治】温疫下后,重亡津液,里症未尽,而表有余热者。
【来源】《温疫论》。
方四承气养荣汤
【组成】知母、当归、芍药、生地、大黄、枳实、厚朴各适量。
【用法】水姜煎服。
【功效】滋阴攻下。
【主治】温疫解后尚有里症者。
【来源】《温疫论》。
方五蒌贝养荣汤
【组成】知母、花粉、贝母、栝楼实、橘红、白芍、当归、紫苏子各适量。
【用法】水姜煎服。
【功效】甘润化痰,凉肺止咳。
【主治】温疫下后阴伤,咳嗽吐痰,胸膈痞闷者。
【来源】《温疫论》。
张介宾方
虚证
方一举元煎
【组成】人参10~20克,黄芪(炙)10~20克,炙甘草3~6克,升麻4克,白术3~6克。
【用法】水煎,温服。
【功效】益气升提。
【主治】气虚下陷,血崩血脱,亡阳垂危等症。
【来源】《景岳全书》。
方二泰山磐石散
【组成】人参3~5克,黄芪15克,当归8克,川续断5克,黄芩5克,川芎4克,白芍药6克,熟地10克,白术10克,炙甘草、砂仁各4克,糯米5克。
【用法】水煎,食远服。但觉有孕,3~5日常用1服,4月之后,方无虑也。
【功效】益气养血安胎。
【主治】妇人气血两虚,倦怠少食,屡有堕胎之患。
【来源】《景岳全书》。
方三左归丸
【组成】大怀熟地240克,山药(炒)120克,枸杞120克,山茱萸肉120克,川牛膝(酒洗蒸熟)90克,菟丝子(制)120克,鹿胶(敲碎炒珠)120克,龟胶(切碎炒珠)120克(无火者不必用)。
【用法】先将熟地蒸烂,杵膏,加炼蜜丸,梧桐子大,每食前用滚汤或淡盐汤送下6~9克。
【功效】填补肝肾真阴。
【主治】真阴肾水不足,不能滋阴营卫,渐至衰弱,或虚热往来,自汗盗汗,或神不守舍,血不归源,或虚损伤阴,或遗淋不禁,或气虚昏晕,或眼花耳聋,或口燥舌干,或腰酸腿软。凡精髓内亏,津液枯涸等。
【来源】《景岳全书》。
方四右归饮
【组成】熟地6~8克,山药(炒)6克,山茱萸3克,枸杞6克,甘草(炙)6克,杜仲(姜制)6克,肉桂6克,制附子9克。
【用法】水煎,食远温服。
【功效】温肾填精。
【主治】真阳虚衰。症见气怯神疲,腹痛腰酸,肢冷,舌淡苔白,脉沉细,或阴盛格阳,真寒假热。
【来源】《景岳全书》。
方五一阴煎
【组成】生地6克,熟地9~12克,芍药6克,麦门冬6克,甘草3克,牛膝45克,丹参6克。
【用法】水煎,温服。
【功效】滋肾养阴。
【主治】水亏火胜。
【来源】《景岳全书》。
方六大补元煎
【组成】人参15克,炒山药6克,熟地18克,杜仲6克,当归9克,山茱萸3克,枸杞9克,炙甘草6克。
【用法】水煎温服。
【功效】益气养血。
【主治】男、妇气血大坏,精神失守危剧等症。
【来源】《景岳全书》。
咳嗽
方一罂粟丸
【组成】罂粟壳(新者一半去蒂切焙干,陈者一半泡去筋膜,炒各30克)。
【用法】上药研为末,炼为蜜丸,弹子大。临睡嚼服1丸。
【主治】一切久嗽劳嗽,一服即愈。
【来源】《景岳全书》。
方二安眠散
【组成】款冬花、麦门冬、乌梅肉、佛耳草各12克,橘红15克,炙甘草09克,粟壳(蜜炙)3克。
【用法】上药研为末,水600毫升,煎至500毫升,入黄蜡如枣核许煎化,临睡温服。
【功效】润肺止咳。
【主治】咳嗽久而不止。
【来源】《景岳全书》。
方三六安煎
【组成】陈皮45克,半夏6~9克,茯苓9克,甘草、杏仁(去皮尖)各3克,白芥子(老年气弱者不用)15~2克。
【用法】加生姜3~7片。水煎,食远服。
【功效】燥湿化痰,降气平喘。
【主治】咳喘痰黏,不易咯出者。
【来源】《景岳全书》。
方四星香丸
【组成】南星(矾水泡一宿)、半夏、香附(皂角水浸1小时)各60克,陈皮(去白)120克。
【用法】上药不见火为末,姜汁糊丸。每服9克,临卧姜汤送服。
【功效】理气化痰宁嗽。
【主治】诸般气嗽生痰。
【来源】《景岳全书》。
方五双玉散
【组成】石膏、寒水石各适量。
【用法】上药为极细末,每服9克,人参汤或随症用引调下。
【功效】清热化痰。
【主治】热痰咳嗽,喘急,烦渴,头痛。
【来源】《景岳全书》。
气症
方一四磨饮
【组成】沉香、乌药、枳实、槟榔各适量。
【用法】上药4味,用白汤共磨服。
【功效】理气降逆。
【主治】诸逆气。
【来源】《景岳全书》。
方二十香丸
【组成】木香、沉香、泽泻、乌药、陈皮、丁香、小茴香、香附(酒)、荔核(煨焦)、皂角(微火烧烟尽)各适量。
【用法】研为末,酒糊丸弹子大或桐子大。弹子大者磨化服,丸桐子大者汤引服。
【功效】理气,散寒,导滞。
【主治】气滞、寒滞、诸痛。
【来源】《景岳全书》。
胁痛
方一柴胡疏肝散
【组成】柴胡9克,枳壳45克,白芍9克,川芎45克,制香附9克,炙甘草3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功效】疏肝解郁,活血止痛。
【主治】肝气郁结,肋疼痛,胸脘胀闷,往来寒热等。
【来源】《景岳全书》。
方二化肝煎
【组成】青皮、陈皮各6克,芍药6克,丹皮、栀子、炒泽泻各45克,土贝母6~9克。
【用法】加水煎,空腹温服。如大便下血者加地榆,小便下血者加木通各45克。如兼寒热加柴胡3克。如火盛加黄芩3~6克。如胁腹胀痛加白芥子3克。胀滞多者勿用芍药。
【功效】疏肝理气,解郁清火。
【主治】怒气伤肝,因而气逆动火,致为烦热胁痛、胀满、动血等症。
【来源】《景岳全书》。
方三解肝煎
【组成】陈皮45克,半夏45克,厚朴45克,茯苓45克,苏叶3克,芍药3克,砂仁2克。
【用法】加生姜几片,水煎温服。
【功效】顺气调肝,化温除满。
【主治】暴怒伤肝,气逆胀满待证兼肝火旺者。
【来源】《景岳全书》。
腹痛
方一排气饮
【组成】陈皮、藿香、枳壳各45克,香附、乌药各6克,厚朴、泽泻各3克,木香3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功效】理气除满。
【主治】气机不畅,兼有湿阻食滞,症见脘腹胀满疼痛。
【来源】《景岳全书》。
方二安胃散
【组成】白术、茯苓各30克,人参、甘草、食盐各15克,砂仁9克,广陈皮10克(去白晒干)。
【用法】以上药将水2000毫升煎至1000毫升,滤去渣澄清,然后入橘红煮干,研为末。每服3克,饮清汤。
【主治】胃痛、腹泻。
【来源】《景岳全书》。
方三祛痛散
【组成】青皮、五灵脂(去石)、川楝子、穿山甲、大茴香各6克,良姜(香油炒)、玄胡索、没药、槟榔各1.5克,沉香3克,木香36克,砂仁适量。
【用法】上药粗末,用木鳖子仁36克同前药炒,令焦躁,去木鳖子不用,共为细末。每服3克加盐少许,用酒或滚水送服。
【主治】诸般心气痛,或气滞不行,攻刺心腹,痛连胸胁,小肠吊疝及妇人血气刺痛。此方屡用无不神效。
【来源】《景岳全书》。
泄泻
方一苍术丸
【组成】云苓30克,白术(炒)120,炙甘草30克,川椒、炒小茴香各30克,厚朴90克,苍术240克,破故纸120克。
【用法】上药为末,糯米糊丸,如梧桐子大。食远清汤送服12~15克。
【功效】健脾化湿,温阳止泻。
【主治】寒湿在脾泄泻,久不能愈者。
【来源】《景岳全书》。
伤寒
方一秘传走马通圣散
【组成】麻黄、炙甘草各30克,雄黄6克。
【用法】上药研为细末,每服3克,热酒调服即汗。
【功效】祛风散寒。
【主治】伤寒阴邪初感等症。此方宜用仓促之时,其有质强而寒甚者俱可用。
【来源】《景岳全书》。
方二伤寒效方
【组成】胡黄连30克,山栀子60克(去皮入蜜30克拌和炒令微焦)。
【用法】2味捣为末,用猪肠子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用生姜2片、乌梅1个、童便250毫升浸半日,去渣,食后,暖小便同温下10丸立效。
【功效】清热燥湿,凉血解毒。
【主治】伤寒身热,大小便赤如血色者。
【来源】《景岳全书》。
方三神术散
【组成】苍术6克,川芎、藁本、甘草各3克。
【用法】水1200毫升,姜3片,煎600毫升,不拘时服。
【功效】疏风散寒,健脾燥湿。
【主治】伤寒头痛身热等症。
【来源】《景岳全书》。
时行温病
方一大青丸
【组成】薄荷、栀子、黄芩、黄连、甘草各9克,连翘18克,大黄、玄明粉各24克。
【用法】上药研为细末,以青蒿自然汁为丸,绿豆大,雄黄为衣。每服9~12克,白滚汤下。
【功效】清热泻火,解毒攻下。
【主治】时行温病,发热,上膈结热。
【来源】《景岳全书》。
方二鸡蛋清饮
【组成】鸡蛋2个(取清),芒硝(细研)、寒水石(细研)各6~9克。
【用法】先用新汲水70毫升调上药末,次下鸡蛋清揽匀,分2次服。
【功效】清热泻火通下。
【主治】热病,五六日壮热之甚,大便秘结,狂言欲走者。
【来源】《景岳全书》。
遗精
方一固真丸
【组成】菟丝子500克,牡蛎、金樱子、茯苓各120克。
【用法】研为末,和蜜为丸。空腹好酒送服9克,盐汤亦可。
【功效】补肾固精。
【主治】梦遗精滑。
【来源】《景岳全书》。
方二蟠桃果
【组成】大怀熟地(取极甘者烘晒干)12克,沉香3克或白檀香1克,枸杞12克。
【用法】药300克,用烧酒3千克浸之不必煮,浸10日后可用,服完又加酒2千克再浸半日仍可用。
【主治】遗精虚弱,补脾滋肾。
【来源】《景岳全书》。
方三秘元煎
【组成】远志24克,山药(炒)6克,芡实(炒)6克,枣仁(炒捣碎)6克,白术(炒)、茯苓各45克,炙甘草3克,人参3~6克,五味14粒,金樱子(去核)6克。
【用法】水1200毫升,煎840毫升,食远服。
【主治】遗精带浊。此方专主心脾。
【来源】《景岳全书》。
滑胎
方一滑胎煎
【组成】当归12克,川芎2克,杜仲6克,熟地9克,枳壳2克,山药6克。
【用法】水煎服。
【功效】补肾益精,养血安胎。
【主治】胎气临月宜常服数剂,以便易生。
【来源】《景岳全书》。
方二固胎煎
【组成】黄芩6克,白术9克,白芍、阿胶各45克,陈皮3克,砂仁6克。
【用法】水煎服。
【主治】肝脾多火、多滞而屡堕胎者。
【来源】《景岳全书》。
疝气
方一三层茴香丸
【组成】第一料舶上茴香(用盐15克同炒焦黄和盐称用)30克、沙参(洗)、川楝子(炮,去核)木香各30克,共为细末,米糊为小丸如绿豆大,每服6克,空腹温酒或盐汤送服,日服2次。小病1料可安;病深者,1料服尽,便可用第二料。
第二料如前方加荜拨30克,槟榔15克,上6味共重165克,依前糊丸,服如前,若未愈,再服第三料。
第三料如前方加白茯苓120克,附子(炮,去皮脐)15~30克,上8味共重300克,丸服如前,渐加至9~12克。
【功效】温肾祛寒,行气疏肝,消疝止痛。
【主治】寒疝,脐腹疼痛,睾丸偏大,阴囊肿胀重坠,有妨行步,或外肾冷硬如石,日以渐大。凡一应小肠气寒疝之疾,久新不过3料。
【来源】《景岳全书》。
方二暖肝煎
【组成】当归6~9克,枸杞9克,小茴香6克,肉桂3~6克,乌药6克,沉香3克(或木香亦可),茯苓6克。
【用法】加水、生姜3~5片,同煎,空腹温服。
【功效】温补肝肾,行气逐寒。
【主治】肝肾阴寒,小腹疼痛,疝气等。
【来源】《景岳全书》。
虫症
方一芜荑散
【组成】芜荑25克,雷丸25克,炒干漆50克。
【用法】药均捣为末。1日3次,1次9克,温服。小儿每服15克。
【功效】驱虫。
【主治】大小儿虫咬心,痛不可忍,或吐青黄绿水涎沫,或吐虫出,时有时无。
【来源】《景岳全书》。
方二圣效方
【组成】槟榔25克,南木香6克。
【用法】药捣为细粉,每服9克,浓米汤送下。
【功效】顺气导滞杀虫。
【主治】寸白虫。
【来源】《景岳全书》。
龚延贤方
咳嗽哮喘
方一清金膏
【组成】天门冬(去心)240克,麦门冬(去心)120克,贝母120克,杏仁(去皮)120克,半夏(姜制)120克。
【用法】上药5味切片,水煎去渣,取汁1000毫升,入白粉葛末120克,蜜500克,共煎汁入坛内,重汤煮1日,成膏取出。每日不定时,频频服之。
【功效】养阴润肺,化痰止咳。
【主治】咳嗽。
【来源】《寿世保元》。
方二一秤金
【组成】半夏5千克,粉草5千克。
【用法】半夏米泔水浸10日,换水3次取出,切作两半晒干,用白矾25千克,水1桶,入铁锅内化开,将半夏入矾水内,浸20日取出切作4半晒干,用生姜5千克另研取汁,再入半夏20日取出,晒干为细末待用。粉水煮数沸,取出以布滤去渣,将净水仍入锅内,熬成膏子,和成剂。每病重者用药75克,轻者6克,金箔10张,和1大丸,噙化。禁忌房事。
【功效】化痰宁嗽。
【主治】一名金珠化痰丸,治痰嗽如神,又治劳嗽。此药神效,不可轻忽。
【来源】《寿世保元》。
头痛
方一芎归汤
【组成】川芎、当归各适量。
【用法】每服15克,水煎服。
【功效】养血活血。
【主治】血虚头痛。
【来源】《医学入门万病衡要》。
方二六神通解散
【组成】麻黄3克,甘草09克,黄芩21克,石膏24克,苍术24克,川芎24克,羌活22克,细辛15克。
【用法】水200毫升,姜3片,豆豉50克,葱白3根,加上药水煎,热服。
【主治】头痛,身热,恶寒,脉洪数。
【来源】《医学入门万病衡要》。
方三清空膏
【组成】川芎、防风、羌活、黄芩、柴胡、黄连各适量。
【用法】上药等分研为末,每以3克用茶清调如膏,临卧以抹口内,少用白汤送服。
【功效】疏风清热。
【主治】风热上壅,头目作痛。
【来源】《医学入门万病衡要》。
伤寒
方一玄参升麻汤
【组成】玄参、升麻、甘草(炙)各适量。
【用法】上药研粗末,每服12克,水100毫升,煎至70毫升。
【功效】清泻胃火。
【主治】伤寒失下,热毒在胃,发斑或汗吐下后余毒不散,表虚里实发于外,甚则烦躁、谵妄。
【来源】《医学入门万病衡要》。
方二伤寒行军散秘方
【组成】绿豆、麻黄各80克,雄黄9克。
【用法】共研为末,每服3克,重者6克,无根水下,走出汗愈。
【功效】祛风清热。
【主治】伤寒。
【来源】《寿世保元》。
胸痹心痛
方一清热解郁汤
【组成】山栀仁、川芎、枳壳、黄连、苍术、陈皮、干姜、甘草各适量。
【用法】同煎服,每日1剂。
【功效】清热解郁,活血止痛。
【主治】心痛,稍久属热宜。
【来源】《云林医师》。
方二三仙丹
【组成】白信(煨)、巴豆(去皮油)、黄蜡各适量。
【用法】上共研为末,熔黄蜡为丸,如黍米大。每服3丸,酒调服。忌醋。
【主治】心疼至危,将此即起。
【来源】《万病回春》。
呕吐
方一加味理中汤
【组成】人参、白术、干姜(炮)、甘草(炙)各3克,丁香10粒。
【用法】上药研为粗末,生姜10片,水煎服。
【功效】温中散寒止呕。
【主治】胃感寒呕吐不止。
【来源】《医学入门万病衡要》。
方二病机和中桔梗方
【组成】白术9克,茯苓3克,桔梗21克,半夏18克,陈皮6克,枳实24克,厚朴3克。
【用法】水400毫升,煎至250毫升,调木香末3克服。
【功效】和中降逆。
【主治】上焦气郁不舒,上冲呕逆不下。
【来源】《医学入门万病衡要》。
疟疾
方一疟母方
【组成】青皮30克,香附60克,神曲30克,麦芽45克,三棱21克,白术24克,海粉30克,红花30克,桃仁24克,鳖甲(醋炙)30克。
【用法】共研为末,神曲糊丸,如梧桐子大。每服白汤调服9克。
【功效】消宿积,疏郁滞。
【主治】疟母。
【来源】《医学入门万病衡要》。
方二清脾饮
【组成】青皮、厚朴(姜制)、白术、半夏、黄芩、草果仁、柴胡、茯苓、甘草(炙)各适量。
【用法】上药研为粗末,每服12克,水400毫升,姜5片,煎至250毫升,温服不拘时。
【功效】和解表里,温阳达邪。
【主治】瘅疟,脉来弦数,但热不寒或热多寒少,口苦咽热,小便赤涩。
【来源】《医学入门万病衡要》。
方三治疟效方
【组成】番大鳖(即马钱去壳荚炒至黑色)30克,雄黄3克,朱砂3克,甘草3克。
【用法】上药共研为细末,每服12克,其疟将发,预先吃饭250克,将药水酒调服,盖被卧即愈。
【功效】祛邪截疟。
【主治】疟疾,不部新久虚实寒热,诸般鬼疟、邪疟、温疟、瘴疟,1服立愈,其效如神。
【来源】《寿世保元》。
黄疸
方一黄疸秘方
【组成】大虾蟆1个,黑矾9克,猪肚1个。
【用法】上药2味装入肚内煮烂,虾蟆去骨,用煮汤洗令肚净,吃之即愈。
【主治】黄疸。
【来源】《寿世保元》。
方二退黄散
【组成】柴胡、升麻、茵陈、龙胆草、黄连、黄芩、栀子、黄柏、木通、滑石、甘草各适量。
【用法】上药锉,灯草1团,水煎服。外用生姜捣烂,时时于黄处擦,其黄自退。
【功效】清热利湿退黄。
【主治】伤寒发黄,身目俱黄如金色,小便如浓黄柏汁,诸药不效。
【来源】《万病回春》。
方三茯苓渗湿汤
【组成】白术15克,苍术9克,青皮21克,橘红3克,枳实24克,黄芩21克,黄连3克,栀子15克,赤茯苓3克,猪苓6克,泽泻6克,茵陈9克。
【用法】水100毫升,煎至50毫升,温服。
【功效】清热渗湿退黄。
【主治】湿热壅成黄疸,小便不利,不思饮食。
【来源】《医学入门万病衡要》。
眩晕
方一六合汤
【组成】当归9克,地黄6克,川芎6克,芍药6克,秦艽21克,羌活3克。
【用法】水煎,食后服。
【功效】养血祛风。
【主治】血虚挟风,眩晕。
【来源】《医学入门万病衡》。
方二加味六君子汤
【组成】人参3克,白术3克,茯苓24克,炙草15克,大枣2枚,橘红21克,生姜3片,半夏24克,荆芥穗24克。
【用法】水煎,食后服。
【功效】豁痰补中。
【主治】气虚夹痰作眩。
【来源】《医学入门万病衡要》。
醉酒
方一神仙不醉丹
【组成】白葛花、白茯苓(去皮)、小豆花、葛根、木香、天门冬(去心)缩砂仁、牡丹皮、人参(去芦)官桂、枸杞子、陈皮、泽泻、海盐、甘草各适量。
【用法】上药研为细末,炼蜜和丸,如弹子大。每服1丸,细嚼,热酒送下。
【主治】饮酒不醉。1丸可饮10盏,10丸可饮百盏。
【来源】《万病回春》。
方二神仙醒酒丹
【组成】葛花15克,赤小豆花、绿豆花各60克,家葛花(捣碎水澄粉)240克,真柿霜120克,白豆蔻15克。
【用法】上取细末和匀,用生藕汁捣和作丸,如弹子大。每用1丸,嚼而咽之,立醒。
【功效】醒酒。
【主治】酒醉。
【来源】《寿世保元》。
伤食
方一曲麦枳术丸
【组成】白术60克,枳实、神曲(炒)、麦叶(面炒)各30克。
【用法】上药研为细末,荷叶烧饭,丸如梧桐子大。每服10丸,温水下。
【功效】行气消食。
【主治】多食后心腹满闷不快。
【来源】《医入门万病衡要》。
方二三黄枳术丸
【组成】黄芩60克,黄连、大黄(煨)、神曲、白术、橘皮各30克,枳实(炒)15克。
【用法】上药研为末,汤浸蒸饼,丸如绿豆大。每服9克,白汤调服,量依所伤服。
【主治】伤肉食、湿面、辛辣、味厚,胸膈满闷不安。
【来源】《医学入门万病衡要》。
腰痛
方一腰痛方
【组成】雄黄6克,黄丹3克,焰硝3克。
【用法】上药研为细末。令病人仰睡,以银簪蘸药,点眼大角头少许,1~2次神效。
【功效】祛淤止痛。
【主治】腰痛不能转侧,点药后,少顷复发,神妙。
【来源】《寿世保元》。
方二腰痛秘方
【组成】当归(酒洗)、杜仲(酒炒)、大茴香(酒炒)、小茴香(酒炒)各适量。
【用法】上药锉一大剂,用头生酒浸1夜,次早滤汁。温热服。用渣入酒再煎,温服立效。
【功效】活血、补肾、祛风、散寒止痛。
【主治】腰痛。
【来源】《寿世保元》。
噎膈
方一栝楼实丸
【组成】栝楼实、枳壳、制半夏、桔梗、姜汁各适量。
【用法】上药共研为末,姜汁糊为丸。每蜜糖汤调服9~12克。
【功效】宽胸化痰畅膈。
【主治】痰噎膈。
【来源】《医学入门万病衡要》。
方二七伤通老散
【组成】牙皂(火炬)60克,大黄(面包烧熟)60克,硇砂6克,巴豆(去油)18克,当归75克。
【用法】上药研为末,每服03克或06克,量人大小虚实加减用之。
【主治】十嗝五噎,腹内久积,气块伤力,呕吐膨胀,此散诸病皆治。
【来源】《万病回春》。
遗精
方一妙香散
【组成】白茯苓30克,茯神30克,辰砂15克,远志21克,人参30克,麝香9克,黄芪30克,山药30克,木香60克,甘草15克,桔梗15克。
【用法】上药研为细末。每服6克,温酒调服,不拘时。
【主治】遗精,恍惚惊悸。
【来源】《医学入门万病衡要》。
方二珍珠粉丸
【组成】真蛤粉500克,黄柏500克(新瓦上烧赤)。
【用法】上药研为末,滴水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18克,空腹温酒送服。
【功效】补肾固涩。
【主治】白浊梦泄,遗精及滑而不收。
【来源】《医学入门万病衡要》。
瘫痪
方一瘫痪秘方
【组成】熟牛骨内髓250毫升,炼熟蜜500克,炒面500克,炒干姜末90克。
【用法】前2味滤过,入后2味,4味搅匀,丸如弹子大。1日服3~4丸,细嚼酒调服,大效。
【功效】补肝肾,壮筋骨。
【主治】瘫痪如神。
【来源】《万病回春》。
胎动不安
方一固胎饮
【组成】人参6克,白术6克,甘草15克,橘红21克,黄芩24克,砂仁1.8克,归身45克,熟地3克,白芍、川芎各21克。
【用法】水200毫煎至100毫升,口服。如血虚胎动加阿胶。
【功效】补气养血,行气安胎。
【主治】孕妇气血不充以致胎元不安。
【来源】《医学入门万病衡要》。
方二胶艾汤
【组成】熟地黄(洗)、艾叶(炒)、白芍药、川芎、黄芪、阿胶珠、当归、甘草(炙)各30克。
【用法】上药研为粗末。每服12克,水100毫升,姜5片,枣3枚同煎去滓,空腹服。
【功效】益气养血安胎。
【主治】妊娠或因倒仆胎动不安,腰腹疼痛。
【来源】《医学入门万病衡要》。
痔漏
方一痔漏神方
【组成】花椒、艾叶、葱白、五倍子、皮硝、马齿苋、茄根各适量。
【用法】上药各等份锉碎,水煎。先熏后洗,当时痛止,指日可愈。
【主治】痔漏。
【来源】《万病回春》。
方二痔漏秘方
【组成】当归24克,川芎15克,芍药24克,生地黄3克,荆芥21克,乌梅1个,防风、条芩、枳壳(去穰)、槐角、黄连、升麻各15克。
【用法】上药锉1剂,水煎。空心温服。
【功效】清热祛风,除湿活血。
【主治】痔漏。
【来源】《万病回春》。
方三猬皮丸
【组成】刺猬皮1个(连刺酒浸炙干),当归(酒洗)60克,槐角(酒浸炒)60克,黄连(酒炒)60克,地骨皮(酒炒干)60克,甘草(蜜炙)60克,乳香6克,核桃10个(内取膈36片)。
【用法】上药研为细末,醋糊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6克,白汤或酒,早、晚分2次服,1月后停服。
【主治】痔漏。
【来源】《寿世保元》。
方四痔漏效方
【组成】极嫩木耳适量。
【用法】初服4.5克,用蜜水调服。1日加03克加至9克,然后每服倒退03克,服至1月为好。要忌口,服前用温水略煮,取出晒干为细末。
【主治】痔漏。
【来源】《万病回春》。
方五秘传神应膏
【组成】片脑、熊胆、血竭、牛黄、乳香、没药各15克。
【用法】上药研为细末,用蜗牛取肉捣成膏。若蜗牛无鲜者,用干的放水碗内泡1夜去壳,内自然成肉。将前6味药研极细末,以蜗牛肉共捣,不要干了,要稀稠得所。用磁罐收贮固封,勿使风尘在内,则不效矣。每夜洗净拭干,将此膏搽上患处数遍即愈。
【主治】痔漏。
【来源】《万病回春》。
脚气
方一立患丹
【组成】艾叶60克,葱头(捣烂)1根,生姜(捣烂)45克。
【用法】上药用布共为1包,蘸极热烧酒擦患处,以痛止为度。
【功效】温阳除温。
【主治】温气两腿作痛。
【来源】《万病回春》。
方二秘传药酒方1号
【组成】白芷、桔梗、白芍、川芎、麻黄(连根)、茯苓、半夏、肉桂、甘草各30克,陈皮、川厚朴(姜汁炒)、枳壳(炒)、牛膝各60克,杜仲(酒炒)60克,木瓜45克,槟榔45克,乌药60克,防己30克,独活45克,当归45克,苍术(米泔浸炒)120克。
【用法】上药各锉,以麻布袋盛,用无灰好酒2400毫升,将药袋悬浸于坛内,密封坛口,放锅内煮1小时,然后取出,过3日后去药。渣晒干为末,酒糊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15克,空腹温酒调服。酒随量饮之。
【功效】祛风湿,壮筋骨。
【主治】脚气。
【来源】《寿世保元》。
方三脚气止痛奇方
【组成】乳香、没药、天麻、白附子、僵蚕各适量。
【用法】上药各等份研为极细末,每服1.5克,空腹,酒调服。
【功效】活血祛风通络止痛。
【主治】脚气,止痛。
【来源】《寿世保元》。
无名肿毒
方一祛毒汤
【组成】大黄105克,贝母6克(炒),穿山甲6克,僵蚕6克。
【用法】水煎用好酒50毫升搅匀,空腹服渣,渣再煎服,以利为度。
【功效】清热解毒。
【主治】一切无名肿毒初起。
【来源】《万病回春》。
方二三白散
【组成】白芨30克,白敛30克,白矾15克。
【用法】上药末,入水碗中即沉底,外用桑皮纸拖水,搭于患处,直待肿处冰冷,将药敷上立消。
【功效】清热解毒,消肿止痛。
【主治】一切肿毒,诸疮疼痛。
【来源】《万病回春》。
养生
方一皇帝涂容金面方
【组成】朱砂6克,干胭脂6克,官粉9克,乌梅5个(去核),潮脑15克,川芎少许。
【用法】上药研为细末,临睡时津唾调,擦面上,次早温水1盆洗面。
【功效】三七日,面如童颜。
【来源】《万病回春》。
方二九仙王道糕
【组成】莲肉(去皮心)、山药(炒)、白茯苓(去皮)、薏苡仁120克,大麦牙(炒)、白扁、豆芡实(去壳)各60克,柿霜30克,白糖600克。
【用法】上药研为细末,入粳米粉适量,蒸糕。不拘时任意食,米汤送服。
【功效】寻常用养精神、扶元气、健脾胃、进饮食、补虚损、生肌肉、除湿热。
【来源】《万病回春》。
方三经验乌须方
【组成】红肥大枸杞360克。
【用法】每年冬10月壬癸日面东采摘,捣破,用好无灰细酒1000克,同盛于瓷瓶内浸21日足开封,添生地黄200毫升搅匀,却以纸3层封其口。俱至立春前30日开瓶。空心热饮100毫升,至立春后,髭须皆黑,服之见效。禁忌:芜菁葱麻。
【功效】能变白为黑,身轻体健,其功不能尽述,若年年服,待老时身轻无比。
【来源】《万病回春》。
缪希雍方
虚证
方一补肾健脾益气方
【组成】白茯苓9克,枸杞子30克,怀生地6克,麦门冬15克,人参6克,陈皮9克,白术9克。
【用法】河水1200毫升,煎960毫升服。
【功效】补肾健脾益气。
【主治】虚弱。
【来源】《先醒斋医学广笔记》。
方二补虚丸
【组成】棉花子仁500克,补骨脂120克,白茯苓60克,没药60克。
【用法】炼蜜丸如梧桐子,空心淡盐汤服。
【功效】补肾健脾益气。
【主治】虚弱。
【来源】《先醒斋医学广笔记》。
方三凉血去湿补阴益气丸
【组成】真茅山苍术1千克,怀生地(酒洗)500克,甘菊花500克,车前子(米泔浸)240克,人参240克,牛膝240克,白茯苓240克,人乳(拌积粉)500克。
【用法】天门冬熬膏和丸。
【功效】凉血去湿,补阴益气。
【主治】虚弱。
【来源】《先醒斋医学广笔记》。
反胃
方一神效沉香丸
【组成】真沉香6克,真麝香24克,血竭45克,乳香45克,缩砂仁6克,木香6克,延胡索3克,没药15克。
【用法】细末,糯米糊丸,如弹子大,用辰砂45克为衣。男子翻胃呕吐,饮食不通,烧酒磨服;男女腹痛,诸气作痛,产后血气攻心,用陈酒磨服;热气痛,葱汤嚼下;小儿天吊作痛,啼叫不已,葱汤磨服。
【主治】男子翻胃呕吐,饮食不通。此是胃脘寒痰结阻,诸医无效,屡试神验;男女腹痛,诸气作痛,产后血气攻心;热气痛;小儿天吊作痛,啼叫不已。
【来源】《先醒斋医学广笔记》。
方二秘传噎膈膏
【组成】人乳、牛乳、蔗叶、梨汁、芦根汁、龙眼肉(浓汁)、人参(浓汁)、姜汁各适量。
【用法】隔汤熬成膏,炼蜜。徐徐频服,效如仙丹。
【主治】呃逆、肥胃。
【来源】《先醒斋医学广笔记》。
堕胎
方一资生健脾丸
【组成】人参90克,茯苓45克,白术90克,山药45克,薏苡仁45克,莲肉45克,枳实45克,甘草15克,陈皮60克,麦芽30克,神曲60克,白豆蔻10克,桔梗15克,藿香15克,川黄连9克,砂仁45克,白扁豆45克,山楂60克。
【用法】上药18味,研为细末,炼蜜丸,弹子大,每服6克,米汤调服。
【功效】调理脾胃,益气安胎。
【主治】妊娠3月,阳明脉衰,胎堕。亦治脾胃虚弱,兼有湿热,纳少便溏,消瘦乏力等症。
【来源】《先醒斋医学广笔记》。
方二安胎将堕欲死方
【组成】怀生地60克,砂仁末(酒炒30克)。
【用法】水、酒各600毫升,煎300毫升。分作2次服,立愈。
【主治】安胎,将堕欲死。
【来源】《先醒斋医学广笔记》。

(<-快捷键)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目录

阅读设置

背景色:

字体大小: 14px

页面宽度: 1200px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