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侦探推理 > 科学育儿全程指导

科学育儿全程指导

作者:张庆字数:181008状态:连载

第十一章 10~11个月婴儿养护

宝宝的发育特点
好奇心进一步增强
这个月龄的宝宝喜欢到处摸、到处看。宝宝常常把家里的抽屉打开,把每件东西都拿出来看看、玩玩;如果有箱子,就会钻进去;他们还会把塑料袋套在自己头上,常常因为拿不下来而发急。如果忘记把墨水收起来,宝宝会把墨水泼得一塌糊涂。宝宝的这些行为是因为好奇,什么都想看个究竟,这对于开阔眼界、增长知识、探索周围世界是有很大帮助的。当然,宝宝的好奇心也会给宝宝带来不安全的一面,如宝宝由于爬楼梯而摔伤、碰倒热水瓶而烫伤等。
宝宝可以自己站起来了
这个月龄的宝宝,大多都能很好地独坐,自由地爬行,扶着东西能自己站立起来。离开物体能独自站立片刻的宝宝逐渐多起来。运动能力发育良好的宝宝,有的还会颤微微地向前迈步,但大多会由于不协调的交叉步而绊倒自己。有的宝宝可以单手扶着墙往前走,有的会推着小车往前走,他们对这一运动乐此不疲。
容易发生意外
这个月龄的宝宝好奇心和探索精神更强。他会用各种方法移动自己的身体,坐着向前蹭、向前爬,扶着东西向前走,能打开瓶盖,能把小药片或小瓶盖放到嘴里,能打翻物件等,因此,这时的宝宝发生意外的频率增加了。小的损伤并不要紧,看护人一定要避免宝宝从高处坠落,避免烫伤、电伤、溺水、刀伤及吞食异物。宝宝的能力发展
扶着一只手能走
10~11个月的宝宝坐着时能自由地向左右方向转动身体,能独自站立,推着小车能向前走,也会扶着家具走来走去,只要充分地练习这个动作,不久就可以自己行走了。宝宝会试着在大人的帮助下迈步爬楼梯,但还不会左右脚交替迈步。愿意蹲着玩,可以从站姿蹲下来,也可以从坐姿站立起来,但还不是很稳,有时会坐个屁股蹲。宝宝还喜欢把玩具扔到地上,再让人帮他捡起来,乐此不疲。
能够理解很多大人的话语
此时的宝宝尽管能够使用的语言很少,但令人吃惊的是他能够理解很多大人说的话。如问宝宝“电灯呢”?他会用手指灯;问他“眼睛呢”?他会用手指自己的眼睛,或眨眨自己的眼睛;听到成人说“再见”,他会摆手表示再见;听到“欢迎、欢迎”的声音,他也会拍手。
会开口叫爸妈了
会叫“爸爸、妈妈”的宝宝多起来,这是有意识地呼叫。第一次听到宝宝叫爸妈,会令许多家长激动不已。这与宝宝的智力发育关系不太大,如果家长总是向宝宝传送这种信息,宝宝就有可能比较早地喊爸妈了。还不会叫爸妈的宝宝并不一定是语言发育缓慢,这与家长同宝宝说话的频率有关。通常情况下,女孩比男孩开口说话早,语言表达能力也要强。但是,无论你怎样训练,1周岁以前能开口说话的宝宝是不多见的,不断地无意识地发一些音节是这个月宝宝的特点。
宝宝兴趣加大
宝宝似乎对什么都感兴趣,整天无休止地活动,看看这,摸摸那,摔毁玩具,喜欢接近危险物品,不断给家长带来麻烦。其实,这种行为是由于宝宝处于新异性探索阶段,也就是只有到了这个阶段,宝宝才对新异性物体感兴趣,例如:在这个阶段,宝宝喜欢将玩具扔到地上,如果父母捡起玩具给他,他会接着反复向地上扔玩具,并乐此不疲。成人认为宝宝是在淘气,其实,这就是宝宝主动做出重复性动作,去认识新异性物品的表现。
会用面部表情与人沟通
此时的宝宝已经能执行大人提出的简单要求,会用面部表情、简单的语言和动作与成人沟通。这时期的宝宝能试着给别人玩具。心情也开始受妈妈的情绪影响。喜欢和成人沟通,并模仿成人的举动。在不断的实践中,他会有成功的愉悦感;当受到限制总说“不要”、“不能”……遇到不满和痛苦时,仍然以发脾气、哭闹的形式进行发泄。10~11个月宝宝的喂养指南
10~11个月的宝宝不再以母乳、牛乳为主要的日常饮食,从而结束了断乳期,开始吃断乳后的饮食了。怎样喂养10~11个月的宝宝呢?
有人认为断乳是连牛奶都要停止吃,这是错误的。因为宝宝在生长发育的过程中,无论如何都不能缺少蛋白质。虽然在宝宝的食谱中有动物性食品的安排,但量不足,而从牛奶中补充是最佳的补充方法。至于牛奶的量可根据宝宝吃鱼、肉、蛋的量来决定。一般来说,宝宝每天补充牛奶的量不应该低于500毫升。
宝宝断乳后,谷类食品成为了宝宝的主食,热能的来源大部分也靠谷类食品提供。因此,宝宝的膳食安排要以米、面为主,同时搭配动物食品及蔬菜、豆制品等。随着宝宝消化功能的逐渐完善,在食物的搭配制作上也可以多样化,最好能经常更换花样,如小包子、小饺子、馄饨、馒头、花卷等,以提高宝宝进食的兴趣。
该月龄宝宝的食谱可参照如下标准制订:早晨7点粥1小碗,肉饼或面包1块;上午9点牛奶150毫升;中午12点喂饭(米25克、肉末25克、蔬菜25克);下午3点牛奶100毫升,豆沙小包1个;晚上7点烂饭1小碗,鱼、蛋、蔬菜或豆腐;晚上9点水果50克。宝宝不宜断牛奶
“断奶不要断牛奶”是近些年来受到大家重视的一个问题,为什么说断奶不要断牛奶呢?这还得从我国人民的膳食习惯说起。根据调查,我国大多数人的膳食中钙元素摄入不足,尤其是妇女、儿童和老人,钙缺乏所造成的危害和影响更为严重。而奶类食品是人类补充钙的良好食物,100毫升全脂鲜牛奶中,钙的含量约为100毫克,在天然食品中,它的钙含量是很高的了,另外,牛奶中有较丰富的蛋白质,还含有乳糖等物质,这些物质都可以帮助钙的吸收。
宝宝处于生长发育时期,对钙的需求量较成人大,“不要断牛奶”就为宝宝提供了最佳的钙的保障。宝宝在吃母乳时,可以从母乳中吸取所需的钙,断母乳后就应当从牛奶中获得钙,这是一种较为理想的喂养模式。
人工喂养的宝宝几乎不存在断奶不要断牛奶的问题,当宝宝以其他食物为主要食品时,将牛奶的量减少一些也就行了。
母乳喂养的宝宝,应当在添加辅助食品的过程中,让宝宝学习喝牛奶,当断母乳后,可以很自然地过渡到断奶不断牛奶。如果在添加辅助食品的过程中,没有让宝宝学会喝牛奶,断奶后再喂给牛奶,宝宝会拒吃,有的宝宝吃了牛奶会腹泻,这就是对牛奶中的某些物质不耐受的缘故。
断奶后宝宝每天应当吃多少牛奶?婴幼儿营养专家建议:一个宝宝每日吃300~500毫升牛奶为好。喂宝宝应掌握科学之道
每个年轻的妈妈都希望自己的小宝宝聪明、健康地成长,为了如愿达到这个目标,妈妈们一定要注意科学喂养宝宝,不让宝宝产生营养性疾患。对于宝宝来说,饮食要特别注意以下4点:
宝宝饮食切忌硬、粗、生
婴幼儿咀嚼和消化功能尚未发育完善,消化能力较弱,不能充分消化吸收营养,所以要根据宝宝年龄特点和消化程度选择食物,供给的辅食或饮食需做到细、软、熟,如将蔬菜挤出菜汁,切成菜泥,瘦肉切成肉末等。
家长喂养宝宝时,不要先将食物放在自己嘴里咀嚼,再吐在小勺里喂给宝宝。这样做不利于宝宝消化功能的成熟。宝宝虽然没有牙齿或牙齿未长齐,咀嚼能力差,但仍是能够消化细、软、熟的食物的。大人咀嚼喂养是一种不卫生的习惯,它会将大人口中的致病微生物如细菌、病毒等传染给宝宝,而宝宝抵抗能力差,很容易因此而引起疾病。
避免宝宝暴食
遇到可口、好吃的饭菜,宝宝就吃得过多,会使消化负担加重,影响肠胃的蠕动和消化。食物长时间停留在胃里发酵腐败,会出现打嗝、呕吐等症状,这样既不利于宝宝吸收营养,又对身体有害。
宝宝饮食要多样化
宝宝对单调食物容易发生厌倦,为了增进宝宝的食欲和避免偏食,保持充分合理的营养,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使食物品种丰富多样,色香味俱全,主食粗细交替,辅食荤素搭配,每天加1~2次点心。对宝宝不喜欢的食物,可在烹调上下工夫,如宝宝不吃胡萝卜,可把胡萝卜掺在他喜欢的肉内,做成丸子或做成饺子馅,逐渐让宝宝适应。这样,既可以增进宝宝的食欲,又可以达到平衡膳食的目的。
家长切勿强填硬塞食物
宝宝在正常情况下知道饥饱,当他不愿吃时,不要强迫进食。中国有句俗话,抚养宝宝要带“三分饥和寒”,宝宝自身的免疫力才强些。家长应多尊重宝宝的意愿,食量由他自己定,不要强迫宝宝进食,或者大声责骂他,宝宝听腻了就会产生逆反心理,过于强求还容易使宝宝产生消化不良。胡萝卜是宝宝的“小人参”
胡萝卜又被人们称为“小人参”,可见其营养十分丰富。俗话说:“冬吃萝卜夏吃姜,不劳医生开药方。”立秋后,市场上萝卜的种类增多,妈妈不妨买些萝卜回家让宝宝吃。
中医学认为萝卜有消食、化痰定喘、清热顺气、消肿散瘀之功效。大多数幼儿感冒时出现喉干咽痛、反复咳嗽、有痰难吐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多吃点爽脆可口、鲜嫩的萝卜,不仅开胃、助消化,还能滋养咽喉、化痰顺气,有效预防感冒。
另外,萝卜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含有丰富的糖类和多种维生素,其中维生素C的含量比梨高8~10倍。萝卜不含草酸,不仅不会与食物中的钙结合,更有利于钙的吸收。近来有研究表明,萝卜所含的纤维木质素有较强的抗癌作用,生吃效果更好。
宝宝怕辣,最好为他们选择色绿、水分多、辣味轻、甜味重的萝卜。父母给宝宝吃时,萝卜最好能竖着剖开,这样,萝卜的头、腰、尾都均衡。俗话说:“萝卜头辣,尾燥,腰正好。”这是因为萝卜各部分所含的营养成分不尽相同。如果宝宝很怕辣,可以剥掉萝卜皮,将萝卜切丝、切片蘸糖,或是做成蘸醋萝卜、萝卜骨头煲,让幼儿喜欢吃。餐前喝汤不利于宝宝健康
宝宝的消化系统发育尚不完善,胃酸分泌较少,胃液酸度较低;各种消化酶合成、分泌少,活性低。如果在餐前喝一小碗汤,容易使胃内酸度进一步降低,消化酶的浓度也会下降,影响食物的消化,长期将使宝宝消化系统功能紊乱,引起胃肠疾病,而且食物的消化吸收利用率下降,也会导致宝宝营养素摄入不足,影响宝宝正常生长。
另外,宝宝的胃容量只有200~250毫升,仅相当于一小碗或者一杯的容量,在餐前饮用一碗汤,宝宝很快就感觉肚子饱了,这样往往会使蛋白质、脂肪等营养素摄入不足。因此,不提倡在餐前给宝宝喝汤。宝宝爱吃醋,开胃又健脾
从婴幼儿的生理情况来看,胃液的成分与成人基本相同,但胃酸却比成人低。为此,在给宝宝烹调食物时加些醋,有利于宝宝的身体健康。
1吃醋可以开胃,增加食欲这是因为,吃醋后可以增加胃酸的浓度,能生津开胃,帮助食物消化。
2吃醋可以提高胃肠道的杀菌作用米醋中含有一定的醋酸,是许多细菌的克星。在肠道传染病的流行季节,吃些渍醋蒜的汁,不仅开胃健脾,而且还起到较强的抗菌、杀菌作用。
3醋是儿童烹调中不可缺少的营养添加剂醋可使家禽及水产等动物体内的钙溶解,只有溶解的钙,才能在小肠中被吸收。如在鱼汤、骨头汤中滴几滴醋,不仅可以使鱼骨软化,还可以使钙溶解在汤中。如在烹调含动物蛋白食物中加几滴醋,可提高吸收率70%。
4醋具有保护维生素C的作用蔬菜和水果是维生素C的丰富来源,但维生素C在烹调中极易被损坏,如在烹调时加入几滴醋,就会使蔬菜中维生素C减少损失,而且有利于食物中铁的吸收。另外,还可配合治疗小儿贫血。宝宝营养美食
黄瓜色拉
【原料】黄瓜25克,橘子4瓣,火腿肠末25克,葡萄干20克,色拉油10毫升,食盐少许。
【做法】先把黄瓜洗干净去皮切成小片,再把葡萄干用开水泡软洗干净;将洗干净的橘子去皮去籽后切碎,把火腿肠末蒸10分钟取出,切成小方块,然后把加工好的黄瓜、泡软的葡萄干和研碎的橘子瓣、蒸过的火腿肠末一起放入小碗里,加上色拉油和少许食盐拌匀即可食用。
苹果玉米粥
【原料】苹果1/2个,玉米面25克,蜂蜜15克,鸡蛋黄1/2个。
【做法】将苹果洗净去皮去籽后切成小方块,煮熟,鸡蛋剥出蛋黄1/2并研碎;置锅于火上加适量水烧开,将用凉水调匀的玉米面倒入开水锅中,用勺子搅拌,快熟时放入切碎的苹果块和研碎的鸡蛋黄,用文火再煮一会儿,出锅后再放少许蜂蜜即可食用。
桃仁豆糕
【原料】黄豆粉、标准粉各100克,核桃仁25克,发酵粉3克,白糖10克,清水100毫升。
【做法】将核桃仁洗净后焙干碾碎,和黄豆粉、标准粉及白糖、发酵粉混匀。加清水约100毫升于其中,搅拌成糊状,隔水上屉蒸20~25分钟,待温后即可食用。
虾仁豆腐
【原料】河虾250克,豆腐、香菇各100克,植物油10毫升,清汤、盐、湿淀粉、番茄各适量。
【做法】香菇、豆腐、番茄均切成小丁;豆腐丁下锅用清水煮开捞出;河虾去尾、去黑肠挤出虾仁用盐调匀;植物油放入锅内,油烧热后将清汤、盐、豆腐、香菇、虾仁一同放入锅内,煮沸后下番茄,用湿淀粉勾芡即成。
鸡蛋馄饨
【原料】馄饨皮100克,韭菜100克,鸡蛋2个,橄榄油10毫升,黄酒、精盐各适量。
【做法】先将韭菜洗净,切碎;鸡蛋去壳打入碗中搅匀,将放有橄榄油的炒锅置于火上,油烧至四成热时将鸡蛋倒入锅内炒熟、炒碎,出锅后与韭菜放在一起搅拌均匀,放入黄酒、精盐少许拌成馅,用馄饨皮包成馄饨,下至开水锅中煮熟后捞出即可食用。噪声是损伤宝宝听力的杀手
当我们对周围的声响习以为常时,你是否知道,其中的某些声音,可能会不知不觉地给宝宝的听力带来损伤,而我们却没有觉察?仔细地听一听周围的声音,或许你早已经习惯了,并没有感到任何不适。可你知道吗,在所有的声音中,并不是每一种都“声声入耳”,其中噪声就是损伤宝宝听力的元凶。在嘈杂的环境里怎样保护宝宝的听力呢?下面是提供给父母的几条建议:
1使宝宝避免长时间处于嘈杂的环境中,避开生活中常见的噪声污染源,比如电视或者高音量的立体音响。
2当宝宝周围有长时间的噪声的时候,例如,隔壁在打电钻或者工地上机器响个不停的时候,父母最好给宝宝带上那种保护听力的耳塞,或者带着宝宝远离污染源。
3确保家里所有的加热设备和制冷电器在噪声方面都能够达到合格的标准。
4选择静音的加热和通风设备;让宝宝待在受外界影响最小的房间里。这些细微的调整都可以给宝宝创造一个更有益于保护听觉能力的环境。宝宝常打嗝的解法
宝宝打嗝多由三方面原因引起:一是由于护理不当,外感风寒,寒热之气逆而不顺,俗话说是“吃了冷风”而诱发打嗝;二是由于饮食不当,如饮食不节制、食积不化或过食生冷奶水、过服寒凉药物,引起气滞不行,脾胃功能减弱,气机升降失常使胃气上逆而诱发打嗝;三是由于进食过急或惊哭之后进食,一时哽噎也可诱发打嗝。以下方法可帮妈妈巧妙解决宝宝打嗝:
1刺激宝宝足底使其啼哭,终止膈肌的突然收缩。一般到宝宝发出哭声,打嗝即会自然消失。
2用指尖在宝宝的唇边或耳边轻轻地挠痒,唇边的神经比较敏感,挠痒可以使其神经放松,打嗝也就消失了。
3不要在宝宝过度饥饿及哭得很凶时喂奶。
4将宝宝抱起,轻拍其背,喂点热水。慎重选择宝宝的凉席
由于宝宝的皮肤薄嫩,抵抗力较差,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较弱,如果购买凉席不当,可使宝宝出现腹泻、感冒等症状,从而影响宝宝身体健康。那么,给宝宝选择凉席应该注意些什么呢?
1要挑选松软、光滑、尺寸合适的凉席。麦秸凉席质地松软,吸水性能较好,且凉爽程度适中,比较适合宝宝用。
2用凉席前要进行消毒,以防皮肤过敏,可先用湿布擦洗。
3将凉席放在通风有阳光的地方,曝晒6小时,可达到消毒的目的。
4注意不要让宝宝直接睡在凉席上,可用床单或小毛巾被铺在凉席上,以防宝宝受凉。开裆裤是宝宝健康的隐患
传统习惯中,父母总是让宝宝穿着开裆裤,即使是在寒冷的冬季,宝宝身上虽裹得严严实实,但小屁股依然露在外面冻得通红。这种不好的习惯容易使宝宝受凉感冒,所以在冬季要给宝宝穿死裆的罩裤和死裆的棉裤,或有松紧带的毛裤。
穿开裆裤还很不卫生。宝宝穿开裆裤坐在地上,地表上的灰尘垃圾都可以粘在屁股上。此外,地上的蚂蚁等昆虫或小的蠕虫也可以钻到宝宝的外生殖器或肛门里,引起瘙痒,还可能因此而造成感染。穿开裆裤还会使宝宝在活动时不便,如坐滑梯便不容易滑下来,宝宝穿开裆裤还容易造成摔、跌倒后受外伤。
此外,穿开裆裤的又一大弊处是交叉感染蛲虫。蛲虫是生活在结肠内的一种寄生虫,在温暖的时候便会爬到肛门附近产卵,引起肛门瘙痒,宝宝因穿开裆裤可用手直接地抓抠,这样手的指甲里便会有虫卵,宝宝吸吮手指时通过手又将虫卵吃进体内,重新感染。蛲虫病的传染能力特别强。在家里,宝宝若和父母睡一张床,还会感染给父母。夜里蛲虫会从屁股里钻出来产卵,产完卵后又钻回肛门里,天天如此,新老接替不断。蛲虫卵随着人们的衬裤掉到被子上和被单上,只需1天时间这些虫卵就可发育成熟。在人们整理床单、被子时,这些虫卵便会随空气而吸到鼻腔或口腔、咽腔,然后进入胃和小肠,几天以后就发育成熟变为成虫了。要消灭蛲虫,全家人可能都得服阿苯达唑或甲苯达唑口服片;睡觉时要穿睡衣,不要让宝宝的手指直接去抓肛门;将裤衩、褥单等污染物煮沸洗净;要将宝宝的指甲剪短,将手洗干净。最根本的办法是不要让宝宝穿开裆裤,以免引起不必要的受冻或其他疾病。宝宝大哭不停是有需求
饥饿、疼痛、太热或太冷等仍然是宝宝哭吵的原因,对这些情况的处理与新生宝宝相同。但是,当他长大一点的时候,还有一些新变化会给他带来苦恼。这包括他醒得较多而产生的厌烦,特别是处于陌生人中以及和家长分开所引起的焦虑,当他不能做他想做的事时便会厌烦。
厌烦
你的宝宝长到半周岁以上(7~12个月),醒着的时间较长了,如果你只是把他放在宝宝床上无人看管,没东西看,也没东西玩,这样,他就会为这种索然无味的处境而哭吵。
对策:①要常把一些能迎风飘动的玩具或类似的玩具悬挂在宝宝床上面,以便他能够拍打着玩和注视着这些动来动去的玩具。②他一醒来,你就立刻接近他,他就会心满意足了。
焦急
宝宝很可能日益变得害怕,特别是惧怕陌生人接近和你离开他。在长到7个月至1岁期间,他将在极度依附并日益依赖你的同时,对安慰亦念念不忘,诸如他自己的大拇指、毯子或橡皮奶嘴,对这些心爱物的需要可延续到2~3岁。
对策:①应该明白这仅是你的宝宝发育必须经历的,不用操心。②绝不要勉强把你的宝宝交到陌生人手里,这是他不能忍受的。③给你的宝宝一件安慰物品,哪怕是奶嘴或别的东西。④多抱抱你的宝宝。
沮丧
宝宝身体内部潜在能力的增长可能会使他在受到挫折时大发脾气。一旦他开始爬行,他将能更快地从你身旁离开,试图去探索周围的事物,而这一点实际上常使他想做的一切受到制止——这都是出于对宝宝安全的考虑,同时也是为了防止那些他正试图探索的东西被损坏。
对策:①尽可能使你的宝宝在家中得到最大的安全。②不满1岁的宝宝几乎不需要真正的管教。不要去教训处罚这个年龄的宝宝,只需简单地对他说“不要这样”。如果你的宝宝不服从,就要把宝宝抱开或把东西拿走。对宝宝绝不应进行体罚。③用其他游戏分散你宝宝的注意力。语言训练:和你的宝宝“谈笑风生”
10~11个月的宝宝已经能多少说几个词了,如“爸爸”、“妈妈”,随着宝宝大脑的发育,他的推理判断和语言能力也在不断加强。他很快就能咿咿呀呀地“说”出一些短句了。
宝宝现在的话像外语一样难懂,虽然听不懂,但也要做个热心听众,并对宝宝的声音作出积极回应,来鼓励他对语言的兴趣,帮助他理解双向沟通。为了锻炼宝宝的记忆能力,你可以和他多玩一些拍手板、藏猫猫之类的游戏。
记住,一定要珍惜这个宝宝沟通技能萌芽的时期,这个阶段虽然短暂,但却绝对不同寻常,这时培养的能力也许是宝宝一生中最重要的能力呢!动作训练:通过自助穿衣训练宝宝自立
训练宝宝穿衣服,可以先让宝宝用布娃娃做练习。妈妈可以先教宝宝给布娃娃穿衣服,然后再教宝宝如何给自己把衣服穿上。
如给宝宝穿衣服,要先扣扣子,再弯胳膊。这样一步步地教宝宝完成每一个动作。宝宝每完成一步都要表扬他,并让他有充分的机会进行练习。
需要注意的是:在平时穿衣服的过程中,妈妈要有耐心,要让宝宝主动参与进来,要配合着宝宝的动作进行,而不要为图方便,自己包办所有的动作。这样坚持下去就会培养出宝宝自己穿衣服的好习惯。认知训练:立规矩,奖罚宝宝要有度
10~11个月的宝宝已经出现了个性的雏形,因此,家长对宝宝的行为要区别对待,也就是立规矩。对宝宝好的行为要加以强化,如点头微笑、拍手叫好;对宝宝不好的行为要严厉制止,要板起面孔来表示不可以。让宝宝学会自制、忍耐,不能做的事情就是哭闹,也不能允许他,他哭闹后如见无人答理,自然就会平息。假如这时候家长无原则地妥协,会让宝宝慢慢地认为有求必应而变得骄横任性。情感训练:塑造宝宝良好的个性
宝宝的个性倾向在以前的几个月中就已明显地有所表现了,到了几个月以后表现得更明显,比如有的宝宝很活泼、热情,有的则沉静、呆板。有的宝宝不但有点儿自私而且很霸道,自己的玩具绝不让别人碰,而对别人的东西总要抢;有的宝宝则很大方而且比较懂事,可以与别的小朋友一起分享自己的乐趣,对别人的东西即使喜欢也不会无理地去抢等。而宝宝的个性除了受一定的遗传因素影响以外,更重要的是成长的环境和所受教养的影响,所以父母平时对宝宝的教养内容和方式都应注意。
当宝宝表现好时要给予鼓励,愉快的体验会让宝宝的表现逐渐向这一方面倾斜,当宝宝做得不对时则要加以阻止和纠正,但不要怒气冲冲、态度激烈,只要表示一点不满意,说“宝宝这样不乖”、“这样做不好,下次不要”等。此外这个月龄的宝宝最善模仿,所以父母在生活中应树立良好的榜样,营造一个和睦良好的家庭氛围,这对宝宝良好的个性形成是很有必要的。社交训练:让宝宝做你的“小助手”
现在宝宝已经有了一定的沟通能力,所以家长们可以让宝宝偶尔帮一下小忙了,记住你要特别注意对宝宝说“请”和“谢谢”,并把整理玩具当成做游戏,让宝宝觉得很好玩。虽然宝宝现在可能还不明白这样做的目的,但是早点开始这方面的教育总有好处。你还可以把一个活儿分成很多小部分带着宝宝慢慢做。在这个年龄,他需要你在身旁帮助指导。宝宝肥胖
如今,宝宝营养不良的年代早已过去了,可新的问题又出来了:营养过剩、小儿肥胖。爸爸妈妈可要注意了,不要让宝宝变成小胖墩。
肥胖宝宝的形成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因素:一是营养过度;二是运动不足。因而导致了全身脂肪组织的过度增生和堆积,于是就形成了肥胖宝宝。
目前富含各种营养素的婴幼儿食品越来越多,如配方奶、维生素AD奶、酸奶、婴儿米粉、饼干等,琳琅满目,应有尽有。许多父母认为蛋白质对宝宝生长有利,多吃点好,但他们却忘记了蛋白质含量丰富的食物一般含脂肪也比较高,如花生、肉类、奶酪等,于是造成了蛋白质和脂肪的同时过剩,肥胖宝宝出现了。日常生活中几乎所有食品都添加了蔗糖,有些父母在给宝宝喂牛奶和奶粉时还会特意加一些糖,实际上,糖唯一的作用就是供给热量而别无其他营养,多余的糖则在宝宝体内转化为脂肪储存起来,这样成为肥胖宝宝就在所难免了。
宝宝肥胖的另一方面原因就是运动不足。原本宝宝就已经摄入过多食物,而父母有时对宝宝的关爱又有些过头,怕宝宝冻着、热着、累着,这样一来,多余的脂肪也不能通过运动得以消耗,因此就形成了脂肪堆积。
肥胖宝宝活动时常表现出心跳过速、气短、易劳累等外部表现,同时还容易引起一些合并症,如婴儿期肥胖儿容易患呼吸道感染、重度肥胖儿童易患皮肤感染等。因此,如果宝宝平均每天体重增长超过30克,要适当限制宝宝的食量,多吃蔬菜、水果,吃饭前或喝奶前先喝些淡果汁。食量大的宝宝控制饮食量是比较困难的,只能从饮食结构上进行调整,少吃主食,多吃蔬菜、水果,多喝水,是控制体重的好办法。但要保证蛋白质的摄入,所以不能控制奶和蛋肉的摄入。控制总热量的摄入,保证营养成分的供给。
另外,尽量保证宝宝充分的室内外活动量,不要将宝宝整日闷在室内长时间处于静态。活动宜选择全身运动,并尽量选那些宝宝感兴趣的活动。边吃边玩
宝宝大了,开始淘气了,边吃边玩的现象是常见的。爱动的宝宝,就像个小皮球似的,动来动去,一会儿也不停息。如果不把宝宝放到餐椅上,妈妈一个人是喂不了的。追着喂总是不好的,会养成宝宝吃饭随便移动的习惯,想让这样的宝宝一口气吃完饭是比较难的。
把吃饭当玩,对于这样的宝宝,妈妈可适当给予制止,可以绷着脸看着宝宝,告诉宝宝这样不好。千万不要一个人喂饭,另一个人在旁边用玩具逗着,这样会让宝宝养成边吃边玩的习惯。当宝宝真正饥饿时,应该不会乱动才对,既然边吃边玩,有可能并不是真正饿了,这时爸爸妈妈也可试着把一天三次的辅食时间延后看看,让宝宝在真正饥饿时吃也许会好一点。宝宝偏食
宝宝从9个月起就开始表现出对食物的好恶,对新食物有种本能的抗拒,这种情况随着年龄的增大更加明显。那么,引起宝宝偏食的原因有哪些呢?
偏食原因
1.想吃啥就给啥对宝宝的饮食要求,总是有求必应,从而使宝宝的口味越来越高,专挑自己喜欢的好东西吃。
2.零食不离口五花八门的零食对宝宝极具诱惑力,如果养成常吃零食的习惯,会导致胃肠道消化液不停地分泌,胃肠缺乏必要的休息,最终可能引起消化功能减弱,食欲下降。
3.父母“包办”喂食宝宝1岁左右时,父母就应该培养他自己动手吃饭的习惯,但有的宝宝四五岁了,大人还坚持喂他,以致影响宝宝对吃饭的兴趣。
4.边看电视边吃饭这是许多宝宝的“通病”,电视中精彩的画面影响了宝宝的食欲,正餐时未吃饱,就靠零食来补充。
5.把握饮食时间宝宝刚睡醒,或刚做完游戏,就让宝宝吃饭,准备工作不充分,消化液分泌不足,会影响宝宝的消化功能,容易造成偏食。
6.食物单调年轻父母掌勺的小家庭习惯常做一种饭菜,或者宝宝爱吃什么,就总给宝宝做什么,吃腻了,偏食也就形成了。
7.父母偏食有的父母本身有偏食习惯,在饮食上挑三拣四,在宝宝面前常说这不好吃,那也难吃,这就可能使宝宝学大人的样偏食。
纠正宝宝偏食
要避免宝宝挑食、偏食须做到以下几点:
1.吃饭要定时并培养宝宝坐在固定的位置上吃饭,进餐时间不应过长,最好15~30分钟。
2.吃饭时环境要安静把分散注意力的玩具等都收藏起来,也不可以边吃饭边看电视,让宝宝专心吃饭。
3.吃饭时气氛要愉快无论宝宝吃多少,吃了什么,父母都应保持微笑,不可以把喜怒哀乐表现于脸上,最忌饭桌上训斥宝宝。
4.父母要带头吃各种食物即使由于某种原因不想吃或不能吃某种食物,也不要在宝宝面前流露出对这种食物的厌恶情绪,应该用喜欢食物的表情来感染宝宝。
5.如果宝宝很不喜欢吃某种食物妈妈可以把它熬粥或掺入其他食物中,或暂停几天,一直到宝宝能够接受,而不要强迫进食或轻易放弃。宝宝便秘
如果宝宝仍以母乳为主食,没能及时添加辅食,或添加辅食量不足,同时宝宝体重增加也不理想,那么,“便秘”可能是一种假象,实际是因为宝宝进食量不足造成了大便次数的减少。
对策:立即调整宝宝的饮食结构,以面条、粥、烂饭等为主食,调配各色蔬菜、肉、鱼、豆制品等食物,一天三餐,让宝宝摄入各种食物,产生足够量的粪便以刺激肠道蠕动,促使排便。如果宝宝的体重增加正常,生长发育正常,大便次数减少为3~4天一次,另外有排便困难的表现,这多半是便秘了。便秘的原因大多是食物过于精细、缺少纤维素造成的。八字脚
“八字脚”是下肢的一种骨骼畸形,分为“外八字脚”(即“X”形腿)和“内八字脚”(即“O”形腿)两种。一般“外八字脚”多见于学走路的宝宝,而“内八字脚”则多见于已经会走路的宝宝。造成“八字脚”的主要原因是缺钙。另外,不当的养育方式也能导致“八字脚”,如遗传因素或用“蜡烛包”过紧地包裹新生宝宝,过早、过长时间地让宝宝学站立和学走路等。要多带宝宝到户外晒太阳,适当服用维生素D制剂,如担心缺钙,要去医院接受儿保医生的检查和治疗。

(<-快捷键)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目录

阅读设置

背景色:

字体大小: 14px

页面宽度: 1200px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