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侦探推理 > 不打不骂穷养男孩的100个细节

不打不骂穷养男孩的100个细节

作者:庹志华字数:167784状态:连载

第三章

细 节21教育孩子没必要大声

有个老师带了一个班级,这个班级上课秩序不好是出了名的,学生们常会吵吵嚷嚷地不安静听课。那个老师没办法,只能不断地把嗓门提高,但并没有起到什么作用。
有一天,学校请了一位特级教师来给孩子们讲课,老师听那位特级教师说话细声细气的,很担心她“震”不住那些吵闹的孩子。
特级教师早就听说了这个班的学生很调皮,不过,她并没有因此而怯场。
她一上讲台,没有大吼小叫,而是脸上挂着笑容,安安静静地用眼睛慢慢扫过台下的每个孩子。
一分钟,有1/3的孩子安静了下来。
两分钟,又有1/3的孩子闭上了嘴。
不到三分钟,所有的孩子都变得安静了。
这时,特级教师才开始用低而温和的声音说:“老师没办法用大嗓门说话,所以如果大家想听精彩的故事就得把小嘴巴闭起来,竖起耳朵专心听才行。”
没想到,这群平时闹腾惯了的孩子竟然很安静地听完了特级教师讲的故事。尽管在老师说故事期间仍不免会有些孩子发出干扰的声音,但是特级教师并没有因此而提高自己的声调,反而就此闭嘴不语。这时,便有其他的孩子自动充任“纠察员”,让说话的人安静下来。
由此可以看出,低音调的教育方式往往会产生神奇的效果。
有一个女教师,一天早晨起来后突然发现自己“失声”了,可是由于事出突然,她没办法找到临时代课的老师,便只好硬着头皮去上课了。
踏上讲台后,她便轻声对学生们说:“老师今天喉咙不舒服,讲课声音会很小,所以大家要安静,否则会听不清楚。”
顿时,教室变得鸦雀无声,学生们一个个睁大眼睛,竖起耳朵认真地听她讲课。女教师把讲课重点写在黑板上时,学生们都自觉地拿起笔记本抄写,这一节课上得无比轻松。
因为嗓子不适,女教师无法如往日一般大声向一些学生喊话:“赶紧交作业!不可以在走廊上奔跑!”她只好让一些学生当“传声筒”,传达自己的“命令”。
一天就这样有条不紊地过去了,女教师突然发现师生间的冲突竟然少了很多。
三天后,她恢复了声音,但是她继续沿用失声期的“轻声细语”、“无声胜有声”的管教方式。果然,上课时孩子们逐渐变得认真起来,再也不像过去那样吵闹了。
很多家长看见孩子淘气或犯了错误时,说话的分贝就自然而然地提高了。
这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家长生气,另一个原因是有的家长认为责备孩子的声音过小不能引起孩子的注意,收不到好的效果。
然而,实际情况并非如此。教育过程中,高声吆喝孩子是成人缺乏耐心的表现。当家长对孩子大声地加以斥责时,孩子确实能被震住,但是,在孩子惊骇于大人发怒的同时,他根本就听不进大人的只言片语,自然也就不可能反思自己的过错了。
倘若孩子年龄较大,他们也许会对家长的大声斥责给予反驳,使双方对立,激化矛盾。
所以,教育孩子时没必要用大声,低音调教子反而能让孩子集中注意力。小声地说还可以形成“促膝谈心”式的良好气氛,使孩子感受到大人对自己的尊重。
尤其是在有其他人在场的时候,若是轻声细语地教育孩子,既不会让孩子丢面子,也能让孩子乐于接受教诲。
由此可见,用低音调教育子女实在是一种智慧。当你教育孩子的时候,不妨试一试降低八度音调,让孩子真正感受春风化雨般的教育。


细 节22尊重越多,就可以使孩子变得懂事起来

在一个商店里,有个小孩子注视着一辆带铁轨的玩具小火车很久了。终于,他忍不住告诉父亲,他很喜欢这辆火车。
父亲听了孩子的话,看了看玩具小火车,便对他说:“这火车太贵了,爸爸没有那么多钱,我们到别处去看看好吗?”
孩子想了想说:“那好吧,不过,我不想去看别的车了。爸爸,等你有了钱再帮我买,好不好?”说着,小孩子就拉着父亲的手走开了。
周围人看到这一幕后都对这个小孩子赞不绝口。有人便问孩子的父亲:“你是如何让孩子这么懂事的呢?”
这位父亲微微一笑,回答:“其实也没什么,从孩子出生的那一天起,我们之间就相互尊重:如果孩子是正确的,我就尊重他的意见;孩子错了,我也绝不会迁就他,而是找理由说服他,要求他也尊重我。我们之间的相互尊重已经成了一种习惯。”
依靠相互尊重的习惯,就可以使孩子变得懂事起来。很多教育专家认为,尊重孩子是教育孩子的前提,没有尊重就谈不上教育。事实也是如此,尊重孩子不仅仅是因为他们年龄小,需要爱护、关心和培养,还在于他们从出生起就是一个独立个体,有自己独立的意愿和个性。
事实上,在家庭教育过程中,如果以尊重的态度对待孩子、教导孩子,往往能让孩子更容易接受。同时,也能让孩子更明白事理,变得成熟起来。
著名的弘一法师李叔同曾经当过教师,他的品格修养非常好,他对每个人都持有相同的尊重,即便是对待学生也不例外。
有个学生上音乐课时不唱歌而看课外书,李叔同看在眼里,但他没有马上责备。
等到下课后,他让那个同学到教室外面来,然后用很轻但严肃的声音说:“下次上课时不要看课外书了。”说过之后,他还对着同学微微一鞠躬。
有一次下音乐课时,一个学生拉门时发出很大的声音。李叔同赶忙出门把那个学生叫了回来,并告诉他:“下次走出教室时要注意轻轻地关门。”然后对那个学生鞠躬,送他出门,轻轻地把门关上了。
李叔同尊重他人的态度给学生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学生们受到这种风度的影响,变得更加稳重有礼。
生活会对孩子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尊重孩子要从生活中的一点一滴做起,只有立足于生活,才能让孩子了解生活,从而变得更加通明事理。比如,孩子讲话时,家长不但要认真听,有时候还要蹲下来,使孩子感到你在尊重他,并可以避免让他有“低一等”的感觉;孩子不吃饭时也不要硬逼他;孩子做错了事也不要一味地训斥;要求孩子做一些事情也不必用命令的口吻。
有一天,小托尼和父亲约好去游乐园,等他收拾完毕,发现父亲还在写论文,托尼便催促父亲:“快点走吧,回来再写不行吗?”
父亲用商量的口气对他说:“托尼,这个论文很重要,我想我要把它写完才能陪你去玩,你先自己找些事情做,等我写完了一定陪你去玩,好吗?”
小托尼想了一会儿,便默许了父亲的建议,自己出去了。当父亲写完论文去找托尼的时候,发现托尼正在看一本故事书。父亲说:  “好了,我写完了,可以走了吗?”
托尼放下书,认真地对父亲说:  “请等一下,等我看完这个故事好吗?”
父亲莞尔一笑,很有耐心地坐在沙发上,一直等着托尼把故事看完,才一起去了游乐园。
生活中有些父母总是让孩子等待自己,却从来不肯等待孩子。尤其是孩子性子比较急,有时会为此争论,就会因此受到责骂,这往往让孩子觉得父母不够尊重自己,从而不愿意与父母相处。
父母应该给孩子一些自由的空间,让孩子体会到父母是尊重自己的,然后再和他们讨论应该怎么做,而不是规定孩子怎么做。
事实证明,受到父母尊重的孩子大多愿意与父母合作,他们待人友善、懂礼貌,同大人谈话时没有一点局促感,自我独立意识强,这些都是孩子们受到应有的尊重的良好反应。
尊重孩子的选择,不是一味地迁就孩子,而是给孩子一个自由成长的空间。当家长养成了尊重孩子的习惯,不久就会发现,你的孩子变得更加懂事、成熟了。


细 节23正确的引导,才是教育孩子的正途

望子成龙是所有父母的心愿,但是,这种心态往往过于急切,甚至有时并不切实际,以至于一些家长常常会有“恨铁不成钢”的过激心理。
尽管在家庭教育中,家长难免会有浮躁之心,但是,所有的家长都必须明白一点,那就是钢绝对不是“恨”出来的。即便你的孩子表现并不出众或不喜欢学习,也不要抱着“恨铁不成钢”的心理。有位教育家说过一句话:“没有教育不好的孩子,只有不到位的方法。”也就是说,孩子不懂事、不爱学习并不仅仅是孩子的问题,而往往也是由于你采取的方法出了问题。
尊重孩子的人格,并进行正确的引导,才是教育孩子的正途。
有个孩子英语学得不好,试过很多方法,他就是对此产生不了兴趣。临近期末考试时,他的爸爸带回几颗巧克力作为交换条件:如果他能听写正确一个字母,就奖励一颗巧克力。
然而,不出几分钟,呵斥声与啜泣声就从书房里传了出来,不一会儿,爸爸就怒气冲冲地走了出来。
孩子的妈妈看到这样的情况,便放下手中的事情,拿着一张纸巾走进书房,递给了正在哭泣的孩子。然后,妈妈让孩子把不认识的字母圈出来——正好10个,这确实令人恼火!因为小孩子已经是一个三年级的学生,学了三年英语,可是26个字母中他竟然还有10个不认识!
妈妈看了一会儿,并没有发火。她把英文字母按顺序分成几组,先让儿子边读边写其中一组,反复强化,但是效果并不是很好,半天孩子才学会了3个,其中一个字母N,孩子总是记不住。妈妈想了半天也没有好办法让孩子记住字母N,但转念一想:“不要急,不如先教其他字母吧。”于是,她将这个字母拿出来放在一边。接下来的字母学习相对顺利了许多,但最后打乱顺序后,孩子对N和W还不熟练。孩子的妈妈想:“三年没学会的东西,一时之间要学会绝不容易。”
于是,她便扣除了两颗巧克力,孩子对此也心悦诚服。
第二天一早,妈妈正在洗脸,听见儿子感叹:“哎!怎么就记不住啊!”她走过去一看,发现儿子正望着纸上的N与W叹气。
这时,妈妈借机指着N说:  “N怎么就记不住啊!N就是Z歪倒了!”孩子听了眼睛一亮,说:  “对啊,我记住了Z,不就记住N了吗?”
然后,妈妈又重复教了几遍W。不一会儿,孩子就把这两个字母都学会了。妈妈松了一口气,告诉儿子可以吃剩下的两颗巧克力了。孩子听了,高高兴兴地拿着巧克力去加强练习了。
晚上,孩子的爸爸回到家,便开始给儿子听写字母。孩子的妈妈在边上干活,心却悬着——担心孩子没有真正记住。
没想到这一次,孩子听写、默写全都正确。
孩子的爸爸很奇怪:“一天不见,儿子怎么变聪明了?”
妈妈连忙说:“我们的儿子本来就很聪明。”
儿子听了,便把妈妈教自己的事情说了一遍。爸爸听后叹了口气,对孩子说:“看来不是你笨,是爸爸教你的方法不对。”
听了爸爸的话,孩子一把抱住了爸爸,激动地说:“我知道,爸爸也是为我好。我会努力的,只是您不要总是责骂我。”
爸爸听后,连连点头。
自此,孩子的学习开始变得好起来,他也变得更加勤奋懂事了。
钢不是“恨”出来的,而是炼出来的。充满“恨”的教育是失败的,只有将尊重与爱作为基础的教育,才能呼唤出孩子的信心与才能。


细 节24千万不能让天才消失在自己的棍棒下

有个男孩十分调皮、好动,四五岁的时候,有一次他趁父亲不在,溜进书房玩耍。
当他看到书桌上放着的一瓶瓶墨汁时,玩兴大起,他拿着毛笔蘸满红墨汁,东寻西找,最后在客厅通往书房的墙壁上,找到了空白的地方,他决定在上面涂画。
片刻之间,一个个小圈圈组成的小人跃然“墙上”。正当孩子画得不亦乐乎,并为自己的大作沾沾自喜的时候,他的父亲回来了。
父亲推门进来一看,只见儿子正手拿毛笔微笑地看着他。他便有些纳闷地左右探头一看,这一看不要紧,只见墙面上画满了小人儿。
看到原本雪白的墙面被涂得脏污不堪,父亲心中一股怒火腾地蹿了上来,他转身呵斥道:“这是你干的好事?”
孩子一看父亲的脸色不对,便知情势不妙,连忙扔了毛笔,转身拔腿就跑。
父亲一看,三步并作两步,大手一探便把孩子抓住了。孩子心中忐忑不安,脸色吓得惨白,心想:  “坏了,这次爸爸一定会狠狠地揍我。”
孩子正胡思乱想之时,父亲有些气愤地说:“你要涂画也要找个合适的地方啊,这样随便乱画就应该揍你一顿。不过,念你初犯,就饶了你。”
孩子听后默默地低下了头。
说完这话,父亲换了口气,语重心长地说:“你要做什么就对爸爸讲,你要画画,爸爸就给你买画画的用具,却不能这样乱画,你看白白的墙壁被你涂得乱七八糟,房子里面也没有原来那么亮了。”
听了这一番话,孩子惭愧地说:“爸爸,我错了。我会把墙面上的画弄掉的。”
不久,父亲便给孩子买了一块小黑板和一些粉笔。孩子喜出望外,从此,这块小黑板就成了他艺术想象力自由驰骋的天地。这个调皮捣蛋的孩子长大以后竟然成了一位著名的漫画家,他就是蔡智忠。
如果蔡智忠的父亲当初没有给儿子买小黑板和粉笔,而是对他一顿打骂,那么也许一位天才的艺术家就会因此而消失。由此可见,家长要正确对待孩子的一些调皮行为,千万不能让天才消失在自己的棍棒下。
家长应该明白,打骂是教不出好孩子的。
根据人格发展阶段理论,在童年时期,孩子正处在自主性与羞怯和疑虑之间摇摆的阶段,其良心、道德感也开始逐步发展,自我统一性开始出现。若是在这一阶段体罚孩子,将会直接影响他们正常的生理与心理反应,导致孩子身心的不健康。
在童年时期,家长可以把自己的愤怒写到脸上去,让孩子看大人的脸色行事。比如让孩子看到大人的愤怒表情,就可以让他意识到自己的错误行为,这时,就可以给孩子讲一些简单的道理。
等孩子进入青少年时期,就更不要对孩子打骂。青少年阶段,孩子的独立自主意识有了较好的发展,自尊心也越来越强。他们开始努力地做事情,渴望凭借自己的能力、勤奋不断带来各种成就。如果家长在这一阶段打骂孩子,就很容易伤害孩子的自尊心,给他们的心灵蒙上一层阴影,影响其人格的健康发展,使其养成消极、自卑的人格。
“不打不成才”等观点是家庭教育中的逆流,传统教育里的糟粕。俗语道:“常骂不惊,常打不怕。”父母一见孩子犯错误就大发雷霆,甚至打骂,这样重复下去,孩子对训斥的免疫能力就会逐渐提高。天长日久,孩子就会对一般的训斥持无所谓的态度,等到这个时候,要教育孩子就更加困难了。更何况打骂带给孩子的不仅是皮肉之苦,更多的是心灵的创伤。遭到父母打骂的孩子,有些会产生轻生的念头,有些则会想离家出走,甚至还有孩子埋下了“复仇”的种子。根据调查显示,被父母经常打骂的孩子,有不良行为的比例要远远高于没有受此伤害的孩子。比如不诚实、欺负人、偷拿他人物品等行为,常见于那些遭受过父母打骂的孩子。
因此,打骂是教不出好孩子的,只有尊重才能让孩子切实地感受到父母的爱,只有父母的爱才能让孩子感受到家庭的温暖,也只有这样才能让孩子进步。


细 节25家长不要斥责孩子“不争气”

生活中家长不尊重孩子的现象不在少数,不仅有些家长侵犯孩子的个人空间,还有些家长甚至对孩子横加干涉,完全不理会孩子的感受。
虽然家长的出发点是为了孩子好,但是这样做并不能让孩子感受到“好”,相反,孩子在这样的“关爱”下变得古怪、孤僻。大多数孩子本来独立性就比较强,喜欢按照自己的想法做事,靠自己的能力解决问题,如果总是遭遇到家长的不尊重行为,他们的逆反心理往往就会加强,以至于与家长走向对立,甚至会变得固执、任性。
事实上,孩子自我意识的发展本来是具有积极意义的,如果父母能尊重孩子的选择,不采取高压政策对待他们,使他们的自我意识自然发展,就能使其思维与性格逐步走向成熟。
每个人都希望得到他人的尊重,孩子虽然年纪小,但是他们也有受人尊重的需要,除了隐私的保密需要,他们也有选择和决定一些事情的权利。
在他人面前,家长也不要斥责孩子“不争气”、“没出息”,因为这样会深深地伤害孩子的自尊心。伟大的教育家洛克说过:“父母越不宣扬子女的过错,则子女对自己的名誉就越看重,因而会更小心地维护别人对自己的好评。若父母当众宣布他们的过失,使他们无地自容,他们越觉得自己的名誉已受到打击,维护自己名誉的心思也就越淡薄。”
有个小孩子十分贪玩,有一次放学后,他独自跑到一片树林里玩耍。由于玩得太入迷以致忘记了时间,等到天黑了,他才发现自己的困境。
孩子害怕遭到野兽的袭击,便爬到一棵大树上躲了起来。这时,孩子的父亲找来了,原来他见孩子很晚还没回来,就沿着孩子放学回家的路去寻找。
父亲到了那一片树林,借着微弱的星光,他隐约看见儿子正躲在一棵大树上。父亲并没有马上喊儿子,而是假装没有看见。
他在离儿子藏身的大树的不远处溜达了一会儿,然后吹了吹口哨。儿子听到父亲的口哨声非常开心,但是他并没有立刻喊爸爸,因为他怕爸爸笑话他胆小,便偷偷地从大树上溜下来,然后摸到爸爸身边,吃惊地问:“爸爸,您怎么知道我在这里呢?”
“哦,我散步到这里,没想到你也在这里。走,我们一起回家吧!”父亲若无其事地说。
孩子听父亲并没有责备与嘲笑自己的意思,心中的大石头就放了下来,高高兴兴地跟着父亲回家了。
孩子贪玩而忘了回家,原本是应该受到责备的,但这位父亲不仅没有这样做,反而巧妙地帮助孩子掩盖了恐惧心理,维护了他的自尊,真可谓明智之举。俗话说:“树怕伤根,人怕伤心。”孩子的心灵是脆弱的,是需要尊重与爱护的。
多年前,一个小学六年级的孩子有一次为使考试成绩“一鸣惊人”,竟趁黄昏破窗跳入老师办公室盗取试卷。
正当他寻找试卷时,老师进来了,那个孩子立刻抱头缩在办公桌下,但还是被老师发现了。
老师并没有立刻把他抓出来,而是静静地站了一会儿,然后说:“你不要露出你的脸,也不要说话。你要回答我的问题,只点头或摇头就行。你来这儿是为了找一件你想要的东西吗?”
孩子听了,点了点头。
“记住我的话,明天你来上学的时候依然是一个天真可爱的孩子,你走吧。”
那个孩子听了,低头慢慢走出了办公室,突然,他的眼泪夺眶而出,也许是因为感激或是愧疚。自此,那个孩子发奋学习,最终成为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
尊重孩子,才能让孩子健康成长,不尊重孩子,教育就要打折扣。当然,尊重孩子也不等于完全任凭孩子做主,一味地迁就孩子,而是适时适当地引导孩子。
无论父母还是老师都没有特权去支配或限制孩子的行为,也没有权利去侵犯孩子的个人空间。家长要明白,在孩子以后的成长过程中,你不可能一直代替他们对客观事物进行选择,总有一天,他们要自己去选择,因此,你要让孩子知道只有自己才是自己的主人。


细 节26平等的态度非常重要

尽管在教育方法上,每个家庭都不一样,但一些大原则却是一致的,比如相对平等、相互尊重。事实上,互相尊重也就是平等相处。在家庭教育中,如果能以平等的态度去对待孩子,孩子就能得到被尊重的感觉,从而与父母更加和谐地相处。
然而,在现实的家庭教育中,有不少父母始终不能做到与孩子平等相处,以至于双方的关系闹得很僵,甚至产生严重的后果。
很多家长有这样的想法,认为纡尊降贵会降低自己在孩子心目中的威信,害怕以后孩子会不服从管教,然而,事实恰好相反。在那些没有得到平等对待的孩子的眼中,没有父母的威信,却有恐惧或仇恨。长期面对父母的“家长式”权威,他们很可能形成怯懦的性格,造就冰冷的内心。这样的结果显然不是父母想要的。
许多父母不能与孩子平等相处,是因为对平等的理解出现了偏差。其实,家长和孩子之间的平等是相对的。
平等不是让大人跟孩子一样生活,而是让大人做好自己应做的事。父母和孩子所处的地位不同,但彼此之间却是平等的,大人没有特权。
当然,平等的范围很广,比如大人在孩子面前不小心说错了话、做错了事就要道歉,这也是平等。事实上,大人勇于向孩子道歉,不仅能让孩子明白对错,更能让他真切地感受到平等与尊重,孩子就会明白,无论是谁做错了事都要改正。
在家庭教育中,平等的态度非常重要。当你尊重孩子,给孩子以平等交流的机会时,他往往能够更快地意识到自己的鲁莽和错误。
有个孩子上小学5年级时,有一天放学回家后,他气呼呼地对妈妈说起学校的事情:在课堂上,后面的同学用手捅他,他反手将同学的书扔到地上,结果两人打了起来。老师狠狠地批评了他们,让他们写检讨书。对此,孩子觉得很委屈,因为这一切并不是他惹起来的。
孩子说得很激动,指手画脚,大声嚷嚷。妈妈在一边听了一会儿,有些不耐烦了,很想批评他,但正好那天她咽喉痛,一时之间说不出话来,于是,只好把那些批评的话收了回去。
没想到,孩子滔滔不绝地说完之后对母亲说:“谢谢您,妈妈,难得您能让我把话说完。”
第二天,孩子交了检讨书,诚恳地承认了错误,并向对方道了歉。
虽然这个孩子得到的尊重是出于意外,但是这个“意外”却让孩子感受到了平等与尊重。
父母不要总把自己当家长,当你摆出一副高高在上的长者模样时,孩子或许会敬重你,但你可能永远都听不到孩子的心里话,因为你很难理解孩子。
如果你想成为孩子的知心人,如果你想让家庭关系变得更加和谐,如果你想让孩子快快乐乐地成长,那就不要总是把自己当成家长,学会和孩子做朋友吧!只要家长改变态度,把孩子当朋友、尊重孩子、给孩子以平等的对待,孩子自然就愿意接受父母的教育。


细 节27不要用家庭权威去统治孩子

4岁的儿子正在因为姐姐先坐进汽车而不高兴,母亲哈蒂妮看着儿子一副恼怒的样子,便来到他的身边,蹲下来握住儿子的双手,目光正视孩子,诚恳地说:“罗艾姆,谁先坐进汽车有那么重要吗?”
罗艾姆听了,低头想了想,会意地摇了摇头,然后钻进了汽车,挨着姐姐坐下来。
哈蒂妮劝说孩子很有一套,她每次都能让孩子自然而然地听话,而不需要责备他。为此,有人便向她请教教子方法,她微微一笑说:“其实很简单,在我小的时候,我的父母就是这样同我说话的。孩子比我们矮一些,我们就应该蹲下来同他们说话……”
蹲着和孩子说话,这也许会让很多父母感到诧异——难道仅仅这样就可以让孩子明白事理,变得更乖吗?
事实上的确如此。家长愿意蹲下来同孩子在同一个高度上谈话,同孩子脸对脸、目光对视着谈话,体现了家长对孩子的尊重和认真亲切的态度。
家长要记住,教育孩子不是自上而下的统治,用不着居高临下地大声呵斥。孩子同成年人一样,是需要平等与尊重的。
多数家长不愿意低姿态地与孩子交流,往往是害怕失去做家长的威信。其实,家长的威信并不是源于孩子的绝对服从,或者对孩子的支配,而是一种相互配合的亲密关系。要做到这一点,就要理解、信任孩子,尊重孩子的选择,并给以适当的指导和帮助,不拿父母的权威去指责或呵斥孩子。
有人说:“家庭权威害人不浅。”其实,家庭权威并没有害人之心,每位做父母的初衷都是为了自己的孩子好。但是利用家长权威压制孩子,用自己的思想去统治孩子,不仅会葬送孩子的前途,也会害了自己。
曾经轰动一时的“徐力杀母”事件,给了传统的家庭教育沉重的一击。
17岁的徐力原本过着“吃穿全包,一心读书”的幸福生活,学习成绩也不错。然而,这种幸福的生活却让他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他的母亲要求他每次期中、期末考试都要排在班级前10名,有一次他考了第18名,母亲便狠狠地打了他一顿;他喜欢踢足球,但母亲警告他,以后要再去踢球就把他的腿打断;他看电视的时候,母亲就指责他:“还看电视,还不用功点!”
母亲的权威统治在徐力的心中产生了阴影,导致徐力心理扭曲。最终,徐力竟然将母亲杀死。据监管人员反映,徐力进看守所后没有流过眼泪,他甚至还说:“妈妈活得太累,我打死她是让她解脱。”
从这一事件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家长权威教育的害处。父母都想孩子一路成功,然而,有不少父母对孩子需要的东西并不了解,以至于教育孩子时不得其法,最终酿成恶果。
孩子终究要长大,要有自己的想法和生活。如果家长总是按照自己的理解左右孩子,用自己的权威限制孩子的自由,就会给孩子的内心播下“不幸”的种子。随着孩子一天天长大,家庭专制的阴影就会让“不幸”的种子发芽,等悲剧发生后,惋惜和后悔已然无用。
家长要懂得尊重孩子,而不是按自己的喜好替孩子做出选择。当孩子有抵触情绪时,不能利用自己的权威一味地打压,只有温和地引导才是正道。
请不要用家庭权威去统治孩子,家庭专制的教育方式并不能给孩子带来幸福和快乐,更不会给孩子带来美好的未来。只有尊重孩子,才能更好地改善父母与孩子之间的关系,还能从小培养孩子独立、自尊的人格。
总之,放低姿态,蹲下来倾听,营造一种民主、和谐、相互尊重的亲子关系,你与孩子的关系就会更进一步。


细 节28千万要避免感情用事

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时候,都或多或少地会感情用事,把自己的想象投射到孩子身上,没有让他们做自己。
生活中常见的感情用事的父母主要有以下表现:把孩子看成讨人喜欢的天真无邪的宠物;回避生活中的问题,空口许诺等。
感情用事无害,却有可能因为对孩子期望过高而给孩子造成负担,使孩子感到沮丧。当孩子把大人的感情用事当成一种习惯时,就会产生一些不良的行为,比如家长出差时一向都会给孩子买礼物,一旦忘记了,不仅你会有愧疚感,孩子也会受到感情上的打击。因此如果成人与孩子之间没有把握好感情的尺度,教育就很容易出现问题。
有个男孩头脑比较灵敏,记忆力也不错,但是他好动坐不住,上课的时候不太认真,容易走神。有一次,在上课的时候,他的眼睛又直直的,也不知在想什么事,老师也没有呵斥,只是装作无意间踱过去,用书本拍一下他的头。他回过神来,歉意地一笑,坐正了姿势。但等到下一节课时,他又发呆了,老师还是用书拍了一下他的头,以提醒他。
不料,这次他不干了:  “你怎么可以打我的头呢?这样容易被打笨的!”
“那样容易被打笨吗?”
“这可是敏感部位,教育法明确规定不能体罚学生。”
“这也算体罚?”老师气急了,脸有点涨红。
于是,二人的言语开始升级,一堂课就这样被搅得七零八落。
教育是一件理智的事情,感情用事是换不来好教育的。在教育过程中,有点感情色彩并非坏事。但如果总是以感性的方式教育孩子,孩子就会变得不理性,一旦遇到一些状况,他们就很容易陷入情绪化的陷阱中,这对于孩子健康性格的形成是极为不利的。尤其是父母的喜怒哀乐会直接对孩子产生感染作用。如果父母缺乏理智而感情用事、脾气暴躁,就会使孩子盲目地吸收其弱点。如在处理一些突发事件时,家长若是表现出惊恐不安、措手不及,子女受其影响也会紧张起来;相反,如果家长处变不惊、沉稳坚定,子女也会变得遇事沉着冷静。
除了情感上的问题,平时处理孩子之间的矛盾时也要避免情绪化。一般情况下,孩子与同伴发生争执时,无须大人参与就能够自行解决,家长最好不要横加干预。
当然,如果双方发生打斗,则应该迅速地劝开孩子。千万不要生硬地将自己的孩子拉回家,更不能不分青红皂白、感情用事责骂自己的孩子或对方,因为这样很容易混淆孩子头脑中的是非界限,也会让孩子变得不好相处。
当出现孩子难以解决的问题时,父母应该弄清楚情况,向孩子讲道理,并引导他们自己去解决矛盾。
在教育中,感情用事的实质是爱的极端情形,即把孩子当成了幻想中的产物,不尊重孩子真实的天性。这样做的后果就是给予孩子自身发展的空间太少,最终很容易让孩子的性格走入不健康发展的轨道。
无论是父母还是老师,都应该认识到感情用事是换不来好教育的,只有理解孩子,尊重孩子的个性,才能使其进入良性发展轨道。


细 节29自尊心是一切成功的开始

在一辆公交车上,两位母亲正在聊自己的儿子,其中一位母亲说:“我家的孩子平时不看着他,根本不知道学习,只知道玩……”而另一位母亲说:“我家的孩子也一样,学习什么也不是……”
当这两位母亲口惹悬河地数落各自的孩子时,站在一旁的两个孩子按捺不住了:一个孩子一直妈妈长、妈妈短地叫个不停,另一个则露出厌恶的眼神,两个孩子在用不同的方式表示着自己的不满。但是,这两位母亲并没有意识到这些,还在继续数落着孩子……
在家庭生活中,很多父母常常忽略了这样一个问题,那就是孩子的面子。
不管孩子年纪多小,他也有自尊,当面被人数落,只会使他感到颜面无存。孩子正处于成长阶段,自尊心很强,一旦他没有得到尊重,内心就会受到严重的打击,甚至一蹶不振。
当孩子犯错误时,家长只是一味地批评、指责,却没有考虑到孩子的自尊心受到挫伤,就会使孩子变得自暴自弃,而不去改正。相反,如果家长能够把孩子当做朋友一样对待,多一些赞美、鼓励,从正面引导他,这样孩子不仅能够收获自信心,还能够因此主动地克服身上的缺点。所以,不要总是批评孩子,要照顾到孩子的面子。
有一位母亲常常批评孩子,她经常以质问的口气对孩子说:“你为什么这么不争气?你瞧瞧人家小强又考了第一,人家学习好也守纪律,你呢?”
孩子听得多了,就有些厌烦了。有一次,他终于受不了了,便反驳道:“他是他,我是我,你既然那么喜欢他,干脆认他做儿子好了!”
“你……好,那你就给我站着!”妈妈说完,一下子坐到了沙发上。
孩子听了妈妈的话,又嘀嘀咕咕地顶了几句。
妈妈气不打一处来,便想狠狠地抽孩子一下。
幸好爸爸眼疾手快,一把拦住了妈妈说:“别打了,你不要忘记,孩子也有尊严,也有面子。更何况,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事实上,人最可贵的就是自尊心,自尊心是一切成功的开始。作为父母,要照顾孩子的面子,即便你的出发点是为了孩子好,也不要随意践踏孩子的尊严。请记住,生命的尊严是不分年龄的,孩子再小也一样要面子。
牛牛是一个两岁大的孩子。有一次,妈妈在客厅里给牛牛的小姨打电话,期间她一直抱怨牛牛尿床的问题。
“他都满两岁了,还总是尿床……你说,我该拿这孩子怎么办?”牛牛的妈妈无可奈何地述说着。
她正说得起劲,偶然一回头,只见儿子牛牛正站在客厅门口,他双手攥拳,小脸涨得通红。
即便是两三岁的孩子也知道害羞,像尿床这样的事,属于难言之隐,更何况这样的“丢脸事件”还传了出去。没有人愿意被人笑话,孩子也一样不希望别人知道自己的糗事。
培养孩子是一项重要而艰巨的任务,尤其是对孩子自尊心的呵护与培养,这不仅是家庭教育中的重点,更是孩子将来勇敢面对生活的一个砝码。
作为父母,要学会维护孩子的自尊心,不要在众人面前去责罚孩子。当众责罚孩子只能使孩子的自尊心受到损伤,使孩子产生自卑感和对抗心理。
一个上小学五年级的孩子性格十分内向。有一次,他因为数学测试成绩差被老师当众训斥,并被罚抄试卷三遍。这让他感到无地自容,精神更加压抑,变得离群寡欢,甚至一上数学课就会产生一种莫名的畏惧感。后来,竟发展到只要一上学就浑身发抖,一上课就头晕眼花,他只觉得耳边总回响着老师那尖刻的斥责声。最后,这个孩子只好休学。
总之,在孩子出现失误时,不要在他受伤的心灵上撒盐、当众责罚孩子、在人前议论孩子的缺点,而应该帮助他找出原因,鼓励他克服困难。作为父母,必须十分注意尊重孩子,保护孩子的自尊心。


细 节30独立思考是每个孩子所必须具有的能力

在学习上,很多独生子女有一个明显的缺点,就是缺乏独立思考的精神,这严重地影响了孩子的学习成绩。独立思考是每个孩子所必须具有的能力。孩子可能在平时靠父母,让老师、同学去替自己思考,那么在考试时,又该如何是好呢?所以,为了提高孩子的学习成绩,父母一定要在平时就好好培养孩子独立思考的习惯。
美国学者黄全愈博士讲过这样一个故事:
美国小学教师达琳在昆明进行教学交流时,因为看到中国孩子们的画技十分高,有一次就出了一个“快乐的节日”的命题,让中国孩子去画。结果,她发现很多孩子都在画同一样的东西——圣诞树。
她觉得十分奇怪:“怎么大家都在画圣诞树?”开始她想,可能是中国孩子很友好,想到她是美国人,就把“快乐的节日”画成圣诞节。接着她又发现不对:“怎么大家画的圣诞树都是一模一样的呢?”
结果她发现孩子们的视线都朝着一个方向去,她顺着孩子们的视线看去,发现墙上画着一棵圣诞树。
于是,达琳把墙上的圣诞树覆盖起来,要求孩子们自己创作一幅画来表现“快乐的节日”这个主题。
令她更感吃惊的是,把那墙上圣诞树覆盖起来以后,那群画技超群的孩子们竟然抓耳挠腮,咬笔头的咬笔头,瞪眼睛的瞪眼睛,你望我,我望你,就是无从下笔。
达琳不得不又把墙上那幅圣诞树揭开……
是的,达琳面对的这群小“绘画天才”,只能够模仿,不知道怎样创造,不会独立思考,“快乐的节日”应该是一幅什么样的画面?应该放上什么景物、什么人?如何安排画面的布局?
例子虽小,却十分具有普遍性,指出了国内学生普遍存在的痼疾:不会独立思考!他们面对考试,总是尽可能多地做题,记住各种题型的解法和标准答案,而不是在用自己的脑子分析、思考。
独立思考的能力需要培养,它的成长需要土壤、水分和阳光。
在美国,小孩上绘画课,常常是老师给一个题目,让孩子们自己画,想怎么画就怎么画,爱怎么画就怎么画,老师一点儿不管。画完了老师就说“好哇!好哇!”
古话说,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这些没有规矩的孩子到了大学又会是什么情形呢?
美国大学的VLSI设计课程上到深处时,学生就可以做出实实在在的ASIC芯片,然后拿着自己的设计去硅谷或者别的地方面试,说:“这是我做的东西。”
念到硕士、博士,考核内容就更加“离谱”了。美国教授一般会让自己的学生多参加研究工作,而不是做重复性项目。美国的博士生一般有一个资格考试,在硕士期将近结束时进行。考试时提出一个新兴课题,摆出方案,由5人评议小组审核课题的新颖程度、意义和方案可行性等。通过资格考试,你才可以在这个课题上开始你的论文研究。如果评议期间有人就同一课题发表了阶段性研究成果,你就必须修改课题,甚至从头再来。
UCLA和加州理工学院的化学系博士资格考试有这么一项:几个教授从某篇新发表的文章中提取课题,让博士生在两三天内提出解决方案,以此测验学生对前沿研究的敏锐程度。这种考试有时一个通过的也没有。
看出来了吧,博士生就应该挑战学术最前沿的尖端课题,读博士是为了踩在巨人的肩膀上,站得更高——这就是独立思考!
国内的独生子女往往很少有独立思考的机会,所以家长更应该千方百计为孩子创造独立思考的条件,培养孩子独立思考的能力。毕竟,在高考时,孩子是要自己独立面对的。

(<-快捷键)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目录

阅读设置

背景色:

字体大小: 14px

页面宽度: 1200px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