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侦探推理 > 不打不骂穷养男孩的100个细节

不打不骂穷养男孩的100个细节

作者:庹志华字数:167784状态:连载

第七章

细 节61建议总比命令好

家长管教孩子的口头禅时常为:“你必须在今天完成某事。”、“为什么你还不去做作业?”、“我不是说过不许看电视,你怎么不听呢?”但如果长期使用命令的口吻与孩子讲话,孩子就会养成怯懦的性格,因为没有谁愿意忍受别人对自己颐指气使,动不动就被要求“你这样不对,那样不好,你必须这样做”。
沟通是双方面的,而命令只是单方面的交流,是家长自顾自地讲话,毫不考虑孩子的想法。
家长要知道,孩子并不是家长的奴仆,更不是家长的私有物品,他和父母的地位是平等的,他同样是个独立的个体,有着自主选择的权利。
家长使用命令语气,一是不尊重孩子的人格,二是会抹杀孩子的自主性,三是会让孩子感到害怕或反感。
如果家长想靠命令或呵斥孩子树立自己的威信,那么等待家长的无疑是失败的苦果。命令式教育的后果主要有两种。
后果之一:早晚都会爆发的不满情绪
从表面上看,有的孩子对家长的要求或命令持唯命是从的态度,但是在他的心里就一定会接纳这样的命令吗?其实不然,孩子目前只是无力反抗而已,一旦不满情绪在孩子的心中积累到一定程度,瞬间就可能会产生难以想象的后果。
后果之二:懦弱性格的形成
生于专制家庭的孩子,从小就成长在父母的训斥声中,例如:“你给我听着”、“你怎么这么不听话”,这样的孩子即使长大,也会在内心深处对强者持唯命是从的态度,这既是一种行为驱使下的习惯,也是怯懦性格的表现。
家长一定要记住,没有一个孩子是喜欢被命令的,这种监管式的教育不仅会使孩子越来越叛逆,还会使孩子丧失自己的思维能力和判断能力,所以家长不妨将命令的口气变成建议的语气。
如果家长将命令替换成建议,如“你能不能……”、“你试着……如何”的话语,会起到完全不同的效果。这个时候,孩子会认为家长是在与自己商量,征求自己的意见,在孩子心中就会产生被重视的感觉,也就更容易接纳家长的要求。
同时,孩子还会认真听从家长的引导,分析事情的利害关系,从而思考自己应该如何去做,这不仅有助于锻炼孩子的思维能力,还会提高他们的判断力。
家长是孩子的引路人,而不是孩子的拐杖,所以家长只能为孩子提出选项,让孩子自主选择。
例如星期天上午,孩子还没有写作业,家长千万不要命令他:“马上给我看书去!”最好改成:“你不打算去看会儿书吗?”孩子听完你的建议会加以考虑的。
总之,在多数情况下,建议总比命令好,对待家长的建议孩子会慎重地考虑,而不是产生反感。


细 节62对孩子不要一厢情愿

对孩子的前途和未来,每个家长都是满怀希望和憧憬的,不仅希望孩子身体健康、聪明伶俐,更希望孩子出人头地,甚至有些家长将自己未实现的梦想转移到孩子身上。
梦想能够实现固然是好事,但是家长如果将自己的希望寄托在孩子身上,就会成为一种无形胜有形的力量,孩子稚嫩的肩膀早晚会有一天支撑不住!
某高三孩子在高考之后便服毒自杀了,父母在他的遗书中看到这样一段话:“亲爱的爸爸妈妈,儿子对不起你们,愧对你们的养育之恩,也辜负了你们对我的期望。看着你们日渐憔悴的脸,我真的很难过,我想那张通知书也许永远都不会寄到了。我不希望看见你们伤心的面孔,同时也无颜面对你们的栽培,所以,我走了,永远地走了。在我走了之后,请你们不要伤心,更不要为我痛苦,忘掉我这个不争气的儿子吧!因为我不配享受你们为我做的一切。”但几天之后,那张名牌大学的通知书不期而至地寄到了孩子家中。
事情还要从头说起。孩子从学龄前就接受了最好的教育,父母在他上幼稚园的第一天起就为他定下了目标,考取某大学的研究生。因为这是父母童年时候的梦想,但是因为某些原因没能实现。天资聪明的孩子也很争气,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从上学起,他就是老师眼中的三好学生、父母眼中的乖儿子、邻居孩子们学习的榜样。
孩子不仅功课好,业余时间还参加了各种各样的兴趣班,并且多次获得演讲比赛的一等奖,而父母怕他因此分心,就经常劝解他少参加一些活动,以免耽误考试。孩子不想放弃自己的兴趣,也不愿看见父母不高兴,所以他一直瞒着家长继续参加一些活动。孩子本以为高考成绩会不错,但是看见同学们都拿到了录取通知书,而他的却音信全无,看着父母哀怨的表情,孩子觉得自己让父母失望了,就自寻短见了。
不可否认,孩子的心理确实很脆弱,但是对他年轻生命的殇逝,家长们还是要做理性思考的。父母之爱和期望本身没有什么错,但是如果父母的爱没有起到强大的动力,反而产生了巨大的压力,就会使孩子因爱生怨,因爱生恨。于是,爱得越深,发生悲剧的可能性也就越大。
试问,家长都没能实现的愿望,又凭什么指望孩子实现呢?每个人的能力都是有限的,你不能做成功的事情,孩子也未必能够完成。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曾指出:“我们对儿童有两种极端的做法都对他们有害:一是忽视;二是希望太切。忽视则任其像茅草一样自生自灭;期望太切不免揠苗助长,反而促其夭折。”
家长的梦想无非是让孩子有一个好前途,但是为了实现这个梦想,家长就会给孩子过大的压力,结果使孩子不堪重负而走向极端。因此,家长不要将一些不切合实际的目标或愿望强加在孩子身上,更不要在心中存有这样的想法:“我没有实现的梦想一定要在孩子身上实现,不管他喜不喜欢,愿不愿意,有没有天分。”
要知道,太高的目标或不合理的梦想只会增加孩子的压力,让孩子对父母产生负罪感和愧疚感。因此,家长不要把孩子的学习成绩看得太重,只要孩子有进步就可以了。如果非要让孩子抱有远大的理想,那就要从实际出发,注意以下几点:
(1)全方面了解孩子,根据孩子的热情和特长给予孩子建议性的意见。
(2)客观地承认孩子天生智能和潜能方面存在的优势。
(3)对孩子的期望值既不能过高,也不能太低。
(4)根据孩子的实际发展情况,及时地调整期望目标。
目前社会上普遍存在“盼女成凤、望子成龙”的心态,但是,很多家长没有意识到,子女是否能够成龙、成凤,不是家长一厢情愿的事情。
面对现实,针对孩子的情况,家长也要实行“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政策,家教也才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细 节63监管与责难会激起孩子的逆反心理

成年人也许都有过这样的感觉,一件事情如果是自愿去做,结果要比在被人强迫下做好得多。成年人这样认为,孩子也会这样想。当孩子感觉到父母强加在自己身上的意愿的时候,他们一样会产生逆反心理,而且压得越有力,他们反弹得越高。
多数父母都希望孩子能无条件地服从自己的决定,按照自己认为正确的模式发展,所以总是不自觉地把自己的想法强加到孩子头上,并美其名曰“为孩子好”。但父母怎么也弄不明白,为什么出发点是为孩子好,而孩子却往往离自己更远呢?
14岁的乖孩子吴策,突然在中考前期做出了一连串的逆反之举:半年没和妈妈说话;总是彻夜不归沉迷于网络,整个初三的课程只上了1/4,中考前两天还在网吧倒头呼呼大睡……
身为教师的吴妈妈感到痛心不已,束手无策的她只好向心理医生求助。了解完事情始末的心理医生告诉她,孩子突变的根源在于:孩子不计后果地伤害自己,以此报复家长的过度监管。
原来,身为教师的吴妈妈教育孩子的方式都是命令式,她最常用的词语就是:“你应该学习了”、“这个时间你不应看电视”、“我不是已经告诉你应该怎么做了吗?”即使孩子有自己的想法和意见,矛盾的妥协方也永远都是孩子。
在这种监管下,吴策的学习成绩很好,也很听话。吴妈妈认为,父母对孩子有养育之恩,孩子就应无条件地服从父母的安排,更何况这是为孩子好。
本来以吴策的成绩,他能够上区内的一流初中,但是身为语文老师的吴妈妈认为,这个年龄的孩子的自辨能力和控制力都不强,很容易受到社会上不良风气的影响,就让孩子到自己执教的中学读书,以便时时督促他。
和孩子同处一校的吴妈妈几乎每节课都会到吴策的教室转一转,只是想看看他在做什么,有没有犯错误,并且几乎每天都会与他的班主任沟通,了解孩子的学习、交友等情况。
吴策几乎一整天都在妈妈的监控之下,即使在家里,吴妈妈也不允许孩子关上自己的房门,只要孩子不出门,吴妈妈几乎半小时就去一次他的房间,每次都以拿东西为由,实则故意打探孩子的行为。
吴策的逆反终于毫无征兆地爆发了。一次,吴妈妈对儿子说:“你先做这个。”向来对妈妈言听计从的他竟出人意料地反驳道:“你管我呢!我喜欢先做那个!”此后,吴策的转变越来越大,开始以各种借口晚回家。当吴妈妈知道他去网吧时,便怒不可遏地狠狠责骂了他,吴策又一次说出“不要你管”之类的话,并开始频繁地撒谎、逃课、厌学,进而通宵上网,上课时也多以睡觉混时间。
任凭吴妈妈怎样责骂吴策,吴策都用冷漠的眼神看着她,慢慢地开始拒绝和她说话。
最后医生告诉她应该换一种方式和孩子沟通——充分尊重孩子的独立空间,放下架子,改变交流方式。
于是,吴妈妈开始给吴策写信,以从未有过的乞求口吻告诉儿子她的担心和苦心,同时检讨自己以往命令式和监控式的教育方法,请求儿子原谅并给她一个改过的机会。
此后,吴妈妈放下了家长的架子,将命令式的口气改成了商量式的口吻,儿子的请求只要不违背原则,她都会同意,而且她还与儿子签订了健康上网的协议。
青春期的孩子都会萌发出“成人感”,希望自己的事情能够自己做主,但是家长如果不顾及孩子的感受,总以命令或责问的口气要求他们,就会使孩子丧失起码的独立空间,他们会认为自己是任人摆布的木偶。所以,家长的教育方式应该随着孩子的成长有所改变。首先应该控制自己监管孩子的“欲望”;其次要尊重孩子成长中的独立需求,而不是一味地责难孩子,或更加专制地管制孩子,否则就会使矛盾升级,造成不可弥补的过失。


细 节64主动与孩子心灵交流

只有真诚,人与人之间才能交流下去。父母与孩子之间的沟通也是如此。但是,太多的父母一般只要求孩子向自己袒露心迹,自己却很少向孩子透露自己的内心世界,并擅长于严肃地说教。这种不平等的姿态,会导致孩子心理的不平衡,所以也当然不可能取得好的沟通效果。父母只有用开放的心态与孩子交流,孩子才会向父母主动打开心扉。
父母向孩子敞露内心,表现了对孩子的尊重与信赖,加强了与孩子的情感联系,有利于亲子间融洽的沟通,这种交流在孩子逐步成熟时尤为重要。十几岁的年龄是孩子成长的关键时期,但也是最有可能出现错误教育的时刻。父母与子女感情密切就容易沟通,从而有效地避免孩子少年期容易遇到的问题,使孩子顺利成长。而父母与孩子间的这种密切关系是需要长期、有意识培养的,当孩子们开始发问“爸爸为什么不高兴呀?是不是工作上有了麻烦?”的时候,做父母的就该认真考虑一下是否该与孩子认真谈一谈。那么谈多少,怎么谈?如果我们一语搪塞说:“没有什么,很好。”或“不关你的事,去玩你的吧。”我们就很随便地将孩子对父母的关心推开,等于将一颗关怀他人的心挡在门外,孩子所得到的信息便是父母不让孩子有爱心和责任心,日后我们也就没有理由抱怨我们的孩子不关心父母。
和孩子们总结自己的成功与失败,表述自己的计划与展望,这本身就是对孩子最生动的人生教育,反过来也是对父母自身的鼓励。生活中人人有坎坷,有些人终生不得志,同孩子一起回顾分析自己的经历,承认自己以往的失败,回顾自己的终身憾事,对做父母的来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还可能会担心孩子看不起自己。事实上这样做有许多益处,将自己的实践积累和经验教训传授给孩子,这是送给他们最珍贵的礼物。
另外,与孩子交谈时,家长要注意语调和面部表情。孩子有时会问“你是不是生气了?”你绷着脸说:“没有。”然而你脸上的表情和语调却表示出你在生气、在愤怒。孩子是非常敏感的,他们能很快地分辨出你在讲话中所要传达的真正意思和态度。而我们成年人却往往并不敏感,没有意识到自己在同孩子讲话时运用了不同的腔调,更没有考虑这种语调对孩子的行为所起的独特的作用。


细 节65对孩子不要高高在上

历史的很长一段时间,家长即一家之主,高高在上,俨然一国之君主,这就是所谓的家长制。这种传统文化在我国存在了数千年,至今在很多父母的观念中仍然根深蒂固。这种价值取向导致今天的父母比较推崇父母权威,父母习惯于按自己的理想模式塑造孩子,而不管孩子的实际情况。在教育孩子的方法上,习惯于训斥、发号施令和严格的监督与惩罚。家长制的价值取向使得父母将子女看成是自己的私有财产,认为顺从、听话才是好孩子,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家庭价值否认个人,个人利益处于从属地位,个人的价值、尊严受到忽视。
另外,是父母的角色行为习惯。父母先于子女走上人生旅途,年龄所受的教育、社会阅历、经济实力与子女都不可相提并论。子女在父母的精心呵护下渐渐成长,父母眼中的子女永远是孩子,因而很多时候父母过于关心孩子,以教训的口吻对待孩子都是出于角色行为习惯。
但是,父母的角色会使父母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起不到良好的效果。孩子或出于威严,或出于抵触情绪,完全有可能把自己和父母隔离开来,不与父母沟通和交流。特别是对于中学时期的孩子:中学时期,孩子在心理上有一段远离父母的时期,这称为心理“闭锁期”,这是他们寻找自我、探索自我的表现,也是他们成长所必不可少的历程。这时他们不仅产生独立要求,而且也体会到自身社会地位和社会作用的变化,这样即使孩子获得了从事各种活动的能力,又对他们的认知能力、情感、意志以及整个个性特征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因此可以说这一现象是孩子成长的契机,也是教育子女的契机。这一阶段哪怕是孩子出的问题,如将其放在孩子整个生命历程中来看待,都会有其两面性的作用。高中阶段孩子自我意识已经觉醒,独立人格渐趋形成,他们有自己的理想、意识、情感、行为方式,家长如仍高高在上,不注意孩子的感受,对孩子的问题采取指令、压服等对策,不仅易造成亲子对立,并且也会错失教育孩子、促使孩子成长的良机。
只有做父母的做到和孩子真正地用“心”沟通,才有可能深入地了解孩子、理解孩子,而家长放下架子,平等与孩子交流,就是了解孩子、理解孩子的最好手段。
美国有很多的父母往往在孩子幼小的时候就自觉成为他们的朋友。这些父母与孩子说话时总是蹲下来,与孩子处在一个水平线上,并用双手握住孩子的小手,用亲切的目光对视着,和颜悦色,以商量的口气与孩子说话。孩子们也似乎都很懂事,眨着眼睛,频频点头。父母应当认识到,孩子虽然年龄小、个子矮,但他们是独立的人,应当得到父母的尊重。
蹲下来和孩子平视,表现在生活中父母要尊重孩子,以平等的身份对待孩子,与孩子建立相互信任,做孩子的知心朋友。在我们的周围,很多孩子往往喜欢与家庭以外的成人交往,因为那些成人对待他们很像同辈,可是在家庭中往往就感受不到这种气氛。
在日常生活中,家长和孩子的交往应该是平等和民主的,而不是独断的。作为父母应该放下家长的架子,努力和孩子成为朋友,只有做到这点,才能使孩子敞开“心”来与你沟通。
家长一定要放下架子,按照民主和平等的原则与孩子交往,但是民主平等也要讲求个度。美国教育学家洛韦博士研究发现:  “这种民主的态度导致过度的放纵时,有时是家长出于避免‘伤害’关系,而不是教育孩子过上一种自我约束的生活时,问题也会接踵而来。过度的放纵实际上是一种‘忽视’观的信号,它忽视了价值观,忽视了教育机会,忽视了父母与孩子的关系。为了教育孩子成功,人们需要崇尚适度的规矩和做事的准则。”


细 节66千万别伤孩子的自尊心

心理学家认为:“自尊是个体对自我总体知觉的评价,包括能力和价值两个重要元素。自尊越来越受到重视。它似乎与儿童的心理卫生、行为问题、学业成绩、社会适应有关。”自尊无可避免地会影响儿童的适应能力,低自尊的儿童比较容易感到无助、焦虑、自卑、不快乐。所以,父母千万不可虐待孩子的心灵,伤害孩子的自尊心。
小天正读小学五年级,一次因数学测试成绩差被老师当众训斥,并罚抄试卷三遍。平时性格内向的他,从此便更加精神压抑,离群寡欢,一上数学课就有一种莫名的畏惧感。后来竟发展到只要朝学校方向走便浑身发抖,上课常常觉得头晕眼花,耳边总回响着教师那尖刻的斥责声,度日如年。最后,家长不得不叫他休学。
这是一个受“心理虐待”产生严重后果的例子,当然也是极个别的。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家长对子女、教师对学生,一怒之下开口便训,且言语刻薄,什么“笨蛋”、“蠢货”、“没出息”,顺嘴劈向孩子,这种不经意的心灵伤害并不少见。
下面的几种情况都有可能伤害孩子的自尊心:
(1)强迫。根本不考虑孩子需要,强迫他们按家长的意志行事,甚至连孩子的申辩、愤怒、反抗权利都被剥夺。这些孩子往往胆小怕事、遇事退缩,缺少独立性,这必将难以适应复杂的社会生活。
(2)冷漠。对孩子的需要漠不关心,缺少亲近感和同情心。对他们的过失不是帮助教育,耐心引导,而是采取冷落态度。这些孩子多苦闷、孤独。
(3)贬低。对孩子的细微进步毫不重视,经常伤害他们的自尊心,贬低他们的学习成绩,然又不放过任何一点过失,致使孩子自卑,缺乏自信心,无主见。
(4)抹杀。在孩子出现失误时,不是从整体上评价他们,帮助其找出原因,鼓励他们克服困难。而是抹杀过去的一切,批评责骂,在孩子受伤的心灵上撒盐,这类孩子常常一蹶不振,看不到希望。
作为家长,首先要认识到对孩子“心灵虐待”的危害性,认识到少儿心理健康是“健康”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实,父母与孩子之间,只要在以尊重为前提的条件下,基本都能够做到有真正意义上的沟通。只是很多时候,父母缺乏对孩子的尊重。
一方面,大多数父母认为,孩子甚至比自己还重要,可是另一方面,他们在与孩子交谈时,又习惯于要求孩子完全放弃自己的想法和感受。这种做法包含了巨大的矛盾,它只会导致孩子对与父母交谈的恐惧感。要想成功地与孩子进行有教育意义的交谈,父母必须始终小心翼翼地去维护孩子幼小脆弱的自尊心。做父母的一定要明白以下几点:
第一,孩子越小,心灵越不设防,越容易受伤害。父母需要给予小心呵护,例如:多关心孩子内心的冷暖;多给他一些微笑和关怀的眼神;多给他一些理解和支持;常拥抱他,并说:“孩子,妈妈爱你。”
第二,正确对待孩子的学习成绩,或者说成败体验。要时刻让孩子感到父母“无条件的爱”。父母对他的任何努力都要给予鼓励,甚至允许孩子犯错误。家长不要只在孩子取得成绩的时候笑逐颜开,  “好孩子、乖孩子”这样叫着,而在他成绩退步的时候,脸一下拉好长,让孩子感觉你爱的不是他,而是他的成绩。
第三,多给孩子留面子,不要当着别人的面训斥、指责孩子,不要当着别人的面唠叨孩子曾经说过的话或做过的事,使他感到难堪。
人与人之间的礼貌和尊重是很重要的。孩子的成长过程正是孩子的自我观念的塑造时期,在这个阶段,父母的评价对孩子的发展相当重要。要是做父母的经常说他是傻瓜,他就会慢慢相信自己是傻瓜。久而久之,孩子的自信心、积极性就会受到打击,为避免被人嘲笑,他将不再主动做事,不愿参加任何竞争和比赛,他只想消极处世来求自保,甚至加入不良团伙,到那里寻找暂时的满足。
因此,真正懂得教育的父母,是绝对不会去伤害孩子的自尊心的,他们善于运用各种方法满足孩子的自尊心,更好地教育孩子。其实,大而化之,这一点并不难理解:人都有一个特点,你说的事情让我内心满足,我当然愿意听你的,否则我为什么要听你的?孩子感觉到你尊重他,他就会听你的话,如果感觉到你不尊重他,他就很反感,当然就对你的话听不进去了。
美国心理学家詹姆斯·杜布森博士说:“有千百种方法可以让孩子失去自尊心,但重建自尊却是一个缓慢而困难的过程。”父母以什么样的态度和方法来教育孩子,对孩子的自尊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家长一定要谨言慎行,勿伤了孩子的自尊心。


细 节67学会从孩子的角度看问题

孩子从小就喜欢问“我从哪里来?”、“星星为什么爱眨眼睛?”等这样一些问题。从孩子的角度看世界,万物皆有灵性。孩子喜欢和花草讲悄悄话,为布娃娃洗脸、穿衣服,下雨天还在水里跑来跑去。孩子常按自己的思维方式去行动。如对玩具闹钟的构造产生好奇,但又不理解抽象的理论讲解,索性拆开来自己琢磨,而父母往往不理解,误以为孩子是在搞破坏。
从大人的角度看,孩子的想法有时是不可理喻的,可是,在孩子独特的世界中,绝非不可理喻。大人和孩子分属于两个不同的世界,父母不能用成人的世界来套儿童的世界。世界上有许多东西在成人看来是错误的、变形的,甚至是荒唐的,但在孩子的眼里却是真实的和正确的。因为孩子是从自己的角度看世界,所以处理和分析问题的方法与成人是不同的。
不少父母常常以家长的身份,站在大人的角度,强制孩子做他不喜欢或力不从心的事,使孩子过早地失去童真,失去成长的欢乐,失去做事的兴趣,这是很不人道的。父母只有站在孩子的立场思考问题,才能让孩子更健康的成长。
爱迪生在学校里是一个顽皮好问的学生,对于一些不明白的问题常常去问老师,但老师不喜欢他提问,往往大加训斥,甚至举起教鞭打他。有一次上数学课,老师在讲解数学题,爱迪生突然向老师发问:“老师,2+2为什么等于4?”老师觉得爱迪生又笨又调皮,他反问道:“不等于4难道等于5?”爱迪生很想明白数字的奥秘,他想了又想,忍不住又问老师:“2+2为什么不可以等于5呢?”老师大为恼火,他厉声训斥道:“爱迪生,你故意捣乱,给我滚出去!”爱迪生遭到责骂,委屈地跑出了教室。
这样在校学习不到3个月,老师便把爱迪生的母亲叫来,对她说:“爱迪生这孩子一点儿不用功,还老是提一些十分可笑的问题。我看这孩子实在太笨,留在学校里只会妨碍别的学生,还是别上学了吧。”爱迪生的母亲非常生气地说:“我认为爱迪生比大多数同龄的孩子聪明,我自己教我的孩子,他再也不会到这里来了!”
爱迪生的母亲是一所女子学校的教师,是一个富有教学经验的人,据她平日的留心观察,爱迪生不但不是低能儿,而且时时表现出非常优秀的品质来。离开了学校,爱迪生的母亲决心用全力教育爱迪生,使他成为优秀的人。
回到家里,母亲说:“从现在起,我就是你的老师,但我有两项约束:第一,你要做什么事必须先告诉妈妈,因为你做的事虽好,但也许会妨碍别人。你要知道,给别人惹麻烦是不好的;另外一件事,就是长大后做个对社会有用的人。今后你得好好用功,妈妈要当你的老师,你必须认真听我的教导。”
爱迪生用力地点了点头,眼中满是泪水,母子俩紧紧地拥抱在一起,彼此的心也紧紧地系在了一起。
从那以后,母亲成了爱迪生的“家庭教师”。爱迪生在母亲的亲自指导下,如饥似渴地汲取着人类先哲的智慧思想。根据他母亲制定的计划,无论是冬天还是夏天,即使在其他孩子玩的时候,他都要坚持每天学习。
在母亲的教育下,爱迪生深深地感受到读书的重要性,他最终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他一直认为,母亲是真正理解他的人。爱迪生说:“我在早年时发现了慈母对我是非常有益的。当学校教员叫我‘笨蛋’时,她来到学校为我极力辩护,就从那时起,我决心要给她争脸面,不辜负她对我的期望。她实在是真正理解我的人。”
爱迪生之所以说这样的话,是因为她的母亲站在爱迪生的角度来看问题,她没有像老师一样否定爱迪生,给了爱迪生自信,并成就了一个伟大的发明家。



细 节68尊重孩子的选择

日本著名漫画家庵野秀明,在教育孩子方面非常强调的是尊重孩子的选择,给孩子以充分的自由。
一次,孩子的妈妈去法国了,庵野秀明负责送孩子上钢琴课。车到达目的地前,儿子却说:“我不喜欢弹钢琴,我想学的是吹笛子。”庵野秀明听了,竟毫不犹豫地立刻把车调回头,一路开回家。孩子很不安地问道:“可是妈妈刚交了40万日元的学费,怎么办?”庵野秀明回答说:“那只好算了。”
庵野秀明说,40万日元对他来说虽不算多,可也不算少,但他认为钱可以再赚,或者节省一些,少买一两套衣服,少吃几顿大餐。然而,孩子的自由是用钱买不到的,童年也是不会重来的,强迫孩子学习她并不喜欢的项目,会给孩子的心灵留下抹不去的阴影。
庵野秀明先生认为,教育孩子首先就要顺其自然。父母不要去为孩子安排未来,未来的路怎样走,要让孩子自己去选择。
在父亲开放式教育的培养下,庵野秀明先生的儿子从小就非常有主见,他知道自己做主是最幸福的事。后来儿子长大就独自一个人闯世界,虽然有些国家的语言不通,但是她还是克服了所有困难。
庵野秀明尊重儿子的选择,以40万日元为代价,换回的是儿子幸福的童年和儿子独立自主的个性。
孩子是活生生的人,他不是父母的附属物,他遇事时有自己的想法。对于孩子的意见,父母应该予以尊重、理解和鼓励。例如,孩子对课余活动的安排等事情,父母应该尽量尊重孩子的意见,意见有分歧时应该在协商的基础上解决,否则,孩子会认为他的想法总是被大人们忽视,而为了证明自己的存在,他可能会变得越发倔强、叛逆,很难再与之交流沟通。
只有尊重才显平等,只有平等,孩子才会独立地去思考并做出选择。这不仅锻炼了孩子的选择能力,而且还培养了孩子独立的思考能力,增强了孩子的自信心。“尊重”两个字写起来简单,可是能不能将此渗透在日常生活中才是关键,可具体该如何操作呢?
一、“请”字当先,“谢”不离口
在孩子帮忙分担一些简单的家务活时,不妨“请”字当先。当他完成后,及时说声“谢谢”。
二、多问孩子“怎么办”
遇到问题时,不妨先倾听孩子的意见,问他“怎么办”,他若说得对,就按照他的主意做,他若说得不妥,可先假设几个问题,直到他说不出了,然后提出自己的看法,这样孩子更易于接受。
三、多提“建议”
如果你有什么主意,不妨与孩子商量,以“建议”的形式征求孩子的意见。孩子理解后,执行起来就不困难了。
四、敢于自我批评,道声“对不起”
家长对孩子做错了事、说错了话,一定要及时改正,并说声“对不起”。不应顾及父母颜面,也没什么放不下的架子。如果孩子能当面指出你的错误,更是件值得高兴的事,  “对不起”三字又有何说不出口呢?
当然,尊重孩子并不是说家长不能对孩子提出要求。特别是处于学龄前期的孩子,他们的兴趣往往带有很大的情境性,受偶然因素影响较大,稳定性较差,兴趣来得快,去得也快。为此,家长在尊重孩子选择的同时,要帮助孩子形成较为稳定的兴趣。另外,由于孩子判断能力差,有时也会产生一些不利于他们身心健康发展的兴趣,这时就需要家长及时提出要求,及时引导。家长应及时发现孩子的消极兴趣,并在说理的基础上进行严格的教育,从而防患于未然,让孩子走上健康成长的道路。
尊重孩子是家庭教育的首要原则。爱而不娇,严而有格,宽松而不放任,自由而不放纵,则是家教的成功之道。


细 节69学会保护孩子的秘密

“我最讨厌的事情,就是爸爸妈妈偷看我的日记、偷听我的电话。我觉得他们看我就像看贼一样!这样下去,我觉得自己和他们的隔阂越来越大,甚至不愿意和他们交流了。”一方面,家长们常听到这样的抱怨;另一方面,家长为了了解孩子,偷看日记,追查电话、短信,甚至盯梢、跟踪等也成了父母对付孩子的有力手段。这种情形很容易导致父母和孩子的对立情绪,从而加剧两者在家庭教育过程中的矛盾。
教育学家认为,有隐私是孩子逐渐走向独立的标志,这时孩子已经有了一定的判断能力,家长不要总认为孩子长不大,自己必须牢牢控制孩子。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独立性的增强,他们开始有了自己的一些“秘密”,日记就变成了孩子倾诉的“朋友”。但很多父母以对孩子“负责”和“关心”为由,想方设法翻看孩子日记,偷听孩子谈话,殊不知这些父母亲的做法正是孩子们最反感的行为。
理智的做法是尊重孩子的隐私权,也就是尊重孩子的人格。给他们一个自由的空间,但并非放任自流,对孩子的隐私要给予充分的关注,积极的引导。
首先,主动以平等的态度与孩子多交谈,谈父母在与他同龄时的一些所思所想、成功和挫折,甚至谈一些当初的隐私,谈自己对事物的看法和想法,倾听和征求孩子的意见和建议,使自己成为孩子可以信赖的朋友。一段时间后,孩子会愿意把自己心中的秘密告诉父母,父母才能了解和掌握孩子的隐私,给予必要的指点和教育。
其次,要培养孩子的自我教育能力。获取有关孩子隐私的信息,即使有些越轨和不良因素,也不必大惊失色、殴打辱骂,可以与孩子一起讨论理想、事业、道德、人生观、价值观等问题,引导孩子自己悟出为人处世的真理,提高孩子按规范要求调整自己行为的能力。有了这种自我教育的能力,一些隐私中的危险倾向都有可能自我解决。
14岁的男孩聪聪和妈妈的关系特别好,什么事都愿意和妈妈商量,他认为妈妈最伟大的地方就是从来不侵犯他的隐私。他常常自豪地对同学们说:“我的日记放在桌面上,也没有锁,我有这个自信,妈妈绝不会偷看!”而他的妈妈透露自己的教育心得时,说:“我知道我必须尊重孩子,这样才能换来他的信任和尊重,瞧,现在不是很好吗?我从不偷看她的信件、日记,但他有了难解的事都会和我商量,有男孩追他啊、不喜欢数学啊……我一点儿也不用担心他变坏。”
聪聪真幸运,有这样一个开明、懂得尊重她的妈妈。如果天下的父母都能像这位妈妈一样,也许父母与孩子的沟通就不再是问题了。
父母要懂得尊重孩子的隐私,就不能随意地拆孩子的邮件或是翻看孩子的日记,更不能监听孩子和他伙伴的谈话,如果孩子心中有秘密,在他不想倾诉出来的时候,父母也不要刨根问底,更不要以命令的口吻逼孩子说出来。不然的话,只会引起孩子的反感,使他们产生不被信任的感觉,从而渐渐失掉诚实正直的好品格。
其实,每个人的内心都有自己的小秘密,没有隐私的孩子很难健康成长。由于青少年正处于成长阶段,心理尚未完全发育成熟,他们对自己的生活秘密看得很重,他们与成年人一样有着自己不愿让他人知晓的隐私,一样需要亲人和社会的尊重,他们理应享有隐私权。
要尊重孩子的秘密世界,有时候我们必须学会“睁一只眼睛闭一只眼睛”,记住,孩子不是我们的仇人,需要我们时时揭发,他们恰恰是需要我们保护的人,不但在生理层面,更要在心理层面。


细 节70客观看待孩子的犯错和失败

小男孩阿辉正在读中学,他有一个不好的毛病,就是丢三落四。经常是在他上学走后,家长发现他忘在家里的书本或文具盒,他姥姥怕耽误孩子学习,每每都是急急忙忙地给他送去,等孩子放学回来,姥姥再数落他一遍,“你怎么这样粗心,又把书本忘在家了”或“你这毛病可得改,不然将来工作了可怎么得了”。孩子是当时听进去,一转身就忘了,没几天这事就又重演一遍。
一次,阿辉装书包时忘记把语文书装进去,他妈妈看见了故意没有告诉他。等孩子走后,妈妈说孩子的语文书忘拿了,姥姥听了很生气,还埋怨孩子妈妈为什么不告诉孩子一声,不然孩子上课没有书怎么学呀?妈妈说:“其实让孩子改掉坏毛病的最好方法就是让他犯错误,通过老师的批评,让他自己吃点苦头,这样他下一次就不会再忘了。”儿子放学后,指责家人为什么不给他送书去,害得他作业都没办法做,老师还当着那么多同学的面训了他一顿。他妈妈对他说:“今后你自己的事,你自己负责,别指望别人提醒你,别再指望谁会把你落在家中的书给你送去。”
那天以后,阿辉又有两次将书忘在家里,都没有人提醒他,也没有人给他送去,孩子真的尝到了丢三落四的苦头,他改变了自己以往的习惯,在头一天晚上就把书包收拾好,从此再没有发生类似的事。
可以说,有失败才会有进步。
人类的学习过程一直就是“错误——学习——尝试——纠正”不断往复的过程,所谓“失败是成功之母”说的就是这个道理。令人遗憾的是,许多父母往往忘却这个道理,常常不允许孩子犯错误,常常要求孩子做每件事都百分之百正确,这对孩子而言是极不公平的。孩子之所以是孩子,是因为各方面还没有成熟,因此父母应该允许他们犯错误。
首先,父母要有一颗宽容的心,允许孩子犯错误。但是最重要的是,父母要知道:孩子犯了错误后怎么办,自己怎么办?
通常,父母们要遵循7个原则:
(1)避一避。批评孩子不能伤害其自尊心,切忌当众训斥孩子。
(2)缓一缓。家长在气头上批评孩子,难免会言语和行动过激。此时,最好先尝试着让自己放松,心平气和后再选择适当的方式教育孩子。
(3)选一选。选择合适的时间、地点,批评孩子才能达到预期的教育目的。在融洽的氛围中,孩子能够轻松愉快地接受批评,并认真思考、改正。
(4)绕一绕。借助讲述寓言、故事、童话等加以引申、发挥,含蓄委婉地教育孩子,往往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5)冷一冷。有时候采取“冷处理”的方式,能够使孩子感受到无声的惩罚,从而反省自己的过失。
(6)激一激。根据孩子好胜心强的特点,用激将法激励孩子,使之改正缺点。
(7)笑一笑。用幽默作为批评的手段能清除孩子的逆反心理,使其在笑声中受到教育。
英国首相丘吉尔从来不认为犯错误是件可怕的事情,如果他做错了什么事情,他总会仔细地把问题再想一遍,以便将来做得更好。有记者问他:“丘吉尔先生,您在学校里学到的所有经验中,哪一个您认为是最有效的,使得您能够让英国度过历史上最困难的一段时期?”丘吉尔想了想,然后回答道:“是我在高中留级的那年。”“您是不是考试失败了?”“不,我只是发现了一个原则,英国所需要的并不是聪明和智慧,而是在最困难的时候,能够坚持下去的勇气。”人在一帆风顺的时候可能得不到什么,而在挫折和失败后所得到的教训却是刻骨铭心的。
对孩子来说,由于年龄小,生理、心理上都不成熟,加上没有经验,很容易就犯错了。但是,每一次错误都是一个很好的学习过程。“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大人都有经常犯错的时候,更不要说孩子了。

(<-快捷键)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目录

阅读设置

背景色:

字体大小: 14px

页面宽度: 1200px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