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侦探推理 > 足部按摩治百病

足部按摩治百病

作者:杨川字数:108698状态:连载

下编 第一章有效的足部反射区

一、足部按摩的常用穴位有哪些足底部的常用穴
1肾上腺
〔取穴〕双脚脚掌第一跖骨与趾骨关节所形成的“人”字形交叉点稍外侧(图1-1)。
图1-1肾上腺〔主治〕心律不齐、昏厥、炎症、过敏、哮喘、风湿症、关节炎、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症等。
〔手法〕以一手持脚,另一手半握拳,食指弯曲,以食指第一指间关节顶点施力,定点向深部按压3~4次。
2肾脏
〔取穴〕双脚脚掌第一跖骨与趾骨关节所形成的“人”字形交叉后方中央凹陷处(图1-2)。
图1-2肾脏〔主治〕各种肾脏疾患,如:急慢性肾炎、肾功能不良、肾结石、游走肾、肾脏不全及尿毒症、水肿、风湿症、关节炎、泌尿系统感染及其他疾患、高血压等。
〔手法〕以一手持脚,另一手半握拳,食指弯曲,以食指第一指间关节顶点施力,由脚趾向脚跟方向按摩约4~6次。
3输尿管
〔取穴〕双脚脚掌自肾脏反射区至膀胱反射区之间,呈弧线状的一个区域(图1-3)。
图1-3输尿管〔主治〕输尿管结石、发炎,输尿管狭窄,排尿困难,泌尿系统感染等。
〔手法〕以一手持脚,另一手半握拳,食指弯曲,以食指第一指间关节顶点施力,由肾脏反射区向膀胱反射区按摩4~6次。
4膀胱
〔取穴〕内踝前下方双脚脚掌内侧舟骨下方,拇展肌侧旁(图1-4)。
〔主治〕肾、输尿管及膀胱结石,膀胱炎及其他泌尿系统与膀胱疾患。
图1-4膀胱〔手法〕以一手持脚,另一手半握拳,食指弯曲,以食指第一指间关节顶点施力,定点按压4~6次。
5额窦
〔取穴〕10个脚趾的趾端。右边额窦在左脚,左边额窦在右脚(图1-5)。
图1-5额窦〔主治〕脑血管意外(中风)、脑震荡、鼻窦炎、头痛、头晕、失眠、发烧及眼、耳、鼻、口腔等疾患。
〔手法〕以一手持脚,另一手半握拳,食指弯曲,以食指第一指间关节顶点施力。拇趾:自外向内侧按摩3~4次。其他趾头:从趾端向趾跟方向按摩各3~4次。
6垂体
〔取穴〕双脚拇趾肉球中央部位(图1-6)。
图1-6垂体〔主治〕内分泌失调 (甲状腺、甲状旁腺、肾上腺、生殖腺、脾、胰等功能失调)、小儿发育不良、遗尿、更年期综合征等。
〔手法〕以一手持脚,另一手半握拳,食指弯曲,以食指第一指间关节顶点施力,定点深入按压3~4次。
7小脑及脑干
〔取穴〕双脚拇趾肉球根部靠近第二节趾骨处。右半部小脑及脑干的反射区在左脚;左半部小脑及脑干的反射区在右脚(图1-7)。
图1-7小脑及脑干〔主治〕脑震荡、脑肿瘤、高血压、失眠、头晕、头痛、肌肉紧张、肌腱关节疾患等。
〔手法〕以一手握脚,另一手的拇指指端施力,向趾根方向按摩3~4次。
 8三叉神经
〔取穴〕双脚拇趾近第二趾的一侧。右侧三叉神经的反射区在左脚,左侧三叉神经的反射区在右脚(图1-8)。
图1-8三叉神经〔主治〕偏头痛、颜面神经麻痹及神经痛、肋软骨炎、失眠,头面部及眼、耳、鼻的疾患。
〔手法〕以一手握脚,另一手拇指指端施力,由趾端向趾根按摩3~4次。
 9鼻
〔取穴〕双脚拇趾肉球内侧延伸到拇趾趾甲的根部,第一趾间关节前。右鼻的反射区在左脚上,左鼻的反射区在右脚上(图1-9)。
〔主治〕急慢性鼻炎、鼻出血、各种鼻病 (如过敏性鼻炎、鼻蓄脓、鼻窦炎、鼻塞、流鼻水等)。
图1-9鼻〔手法〕以一手握脚,另一拇指指端施力,按摩3~4次。
10头 部(大脑)
〔取穴〕双脚拇趾第一关节底部肉球全部。右半部大脑的反射区在左脚上;左半部大脑的反射区在右脚上(图1-10)。
图1-10头部(大脑)〔手法〕以一手持脚,另一手半握拳,食指弯曲,以食指第一指间关节顶点施力,由拇趾趾端向根部按摩3~4次。
〔主治〕高血压、脑中风、脑震荡、头晕、头痛、头重、失眠、脑性麻痹、脑血栓、视觉受损。
 11颈项
〔取穴〕双脚拇趾第二关节底部与脚趾内侧成45°,靠第一关节下方,即小脑反射区下方处。右侧反射区在右脚之上,左侧反射区在左脚上(图1-11)。
图1-11颈项〔主治〕颈部酸痛、颈部僵硬、扭伤、拉伤、高血压、落枕、颈部循环障碍。
〔手法〕以一手握脚,另一手拇指指端施力,沿着拇趾根部,自足背至拇趾与第二趾间缝再至足底按摩3~4次(敏感点在足背拇趾根部靠近第二趾一侧)。
 12甲状旁腺
〔取穴〕双手握脚内缘第一趾骨与第一趾骨关节处约成45°(图1-12)。
图1-12甲状旁腺〔主治〕过敏、筋骨酸痛、痉挛 (抽筋)、失眠、呕吐、恶心、副甲状腺机能低下症引起白内障疾病,低钙症引起的手麻痹挛、指甲脆弱等。
〔手法〕以一手握脚,另一手食指、中指弯曲成钳状夹住被施术的脚拇趾,以食指第二关节指骨内侧固定于反射区位置,以拇指在其上加压,定点按压3~4次。
13甲状腺
〔取穴〕双脚脚底第一趾骨与第二趾骨之间,成带状(图1-13)。
〔主治〕甲状腺机能亢进或不足,心悸、失眠、情绪不安、肥胖、慢性甲状腺炎、亚急性甲状腺炎、凸眼性甲状腺肿。
〔手法〕以拇指固定,食指弯曲呈镰刀状,以食指内侧缘施力,按摩3~4次。
14眼
〔取穴〕双脚第二趾与第三趾中间跟部位置,右眼反射区在左脚上,左眼反身区在右脚上(图1-14)。
〔主治〕眼神经疾病、各种眼疾 (结膜炎、角膜炎、近视、老花、远视、怕光、流泪、青光眼、白内障)、眼底出血。
〔手法〕以一手持脚,另一手半握拳,食指弯曲,以食指第一指间关节顶点施力,在该反射区定点按压5~6次。
图1-13甲状腺图1-14眼 15耳
〔取穴〕双脚第四趾与第五趾骨中间根部位置,右耳反射区在左脚上,左耳反射区在右脚上(图1-15)。
图1-15耳〔主治〕各种耳病 (耳疡、耳发炎、耳鸣、耳下腺炎、重听)。
〔手法〕以一手持脚,另一手半握拳,食指弯曲,以食指第一指间关节顶点施力,在该反射区定点按压5~6次。
 16斜方肌 (僧帽肌)
〔取穴〕双脚脚底在眼、耳反射区下方,自第一趾骨起至外侧反射区外成带状,宽程约一指幅,右侧斜方肌在右脚反射区上,左侧斜方肌在左脚反射区上(图1-16)。
图1-16斜方肌(僧帽肌)〔主治〕颈肩酸痛、手无力、手酸麻、睡眠不足引起之酸痛。
〔手法〕以一手持脚,另一手半握拳,以食指第一指间关节顶点施力,在该反射区由外侧 (小趾一侧)向内侧 (拇趾一侧)按摩4~5次。
17肺及支气管
〔取穴〕双脚斜方肌反射区下方,自甲状腺反射区向外成带状到脚底外侧肩下方,宽约一指幅宽。右肺之反射区在右脚上,左肺之反射区在左脚上(图1-17)。
〔主治〕肺病、肺炎、支气管炎、肺结核、肺气肿、胸闷。
〔手法〕以一手持脚,另一手半握拳,食指弯曲,以食指第一指间关节顶点施力,自内侧 (拇趾一侧)向外侧(小趾一侧)按摩4~5次。对支气管敏感带改用拇指指端施力按摩。
图1-17肺及支气管18心脏
〔取穴〕左脚脚掌第四跖骨与第五跖骨间,在肺反射区下方处(图1-18)。
图1-18心脏〔主治〕心脏痉挛、心绞痛、心力衰竭、心律不整、心脏缺损,先天性或后天性心脏病,循环疾病、狭心病。
〔手法〕
轻手法:以拇指指腹自脚跟向脚趾方向推按。
中手法:以食指第二指节背面向脚趾方向推按。
重手法:以一手持脚,另一手半握拳,食指弯曲,以食指第一指间关节顶点施力,由脚跟向脚趾方向按摩3~4次。
施术时先用轻手法,如患者能承受,再用中手法,如患者无异状,再用重手法。
 19脾脏
〔取穴〕左脚脚掌心脏反射区下方约一指幅宽之区域(图1-19)。
图1-19脾脏〔主治〕血红素不够引起贫血、食欲不良、感冒、发炎、癌症等。
〔手法〕以一手持脚,另一手半握拳,食指弯曲,以食指第一指间关节顶点施力,定点按摩3~4次。
 20胃
〔取穴〕双脚掌第一趾骨与跖骨关节下方约一拇指幅宽(图1-20)。
图1-20胃〔主治〕胃痛、胃胀、胃闷、胃酸、消化不良、急慢性胃炎、胃下垂。
〔手法〕以一手持脚,另一手半握拳,食指弯曲,以食指第一指间关节顶点施力,由脚趾向脚跟方向按摩3~4次。
 21胰脏
〔取穴〕双脚脚掌胃反射区与十二指肠反射区交连处,有如扁豆状(图1-21)。
图1-21胰脏〔主治〕糖尿病、新陈代谢等疾病、胰囊肿。
〔手法〕以一手持脚,另一手半握拳,食指弯曲,以食指第一指间关节顶点施力,由脚趾向脚跟方向按摩约3~4次。
22十二指肠
〔取穴〕双脚脚掌第一趾骨与跖骨关节下方,胃反射区的下方(图1-22)。
图1-22十二指肠〔主治〕腹部饱胀、消化不良、十二指肠溃疡。
〔手法〕以一手持脚,另一手半握拳,食指弯曲,以食指第一指间关节顶点施力,由脚趾向脚跟方向按摩3~4次。
23小肠
〔取穴〕双脚脚掌跖骨、楔骨部位至脚跟骨止凹入区域,为上行、横行、下行与直肠所包围(图1-23)。
图1-23小肠〔主治〕胃肠气、腹泻、腹部闷痛、疲倦、紧张、急慢性肠炎。
〔手法〕以一手持脚,另一手半握拳,食指、中指弯曲,以食指和中指的第一指间关节顶点施力,由脚趾向脚跟方向按摩4~5次。
24横结肠
〔取穴〕双脚脚掌中间,横越脚掌成一带状区域(图1-24)。
图1-24横结肠〔主治〕便秘、腹泻、腹痛。
〔手法〕以一手持脚,另一手半握拳,食指弯曲,以食指第一指间关节顶点施力。左脚由内侧向外侧按摩,右脚由外侧向内侧按摩3~4次。
 25降结肠
〔取穴〕左脚脚掌跟骨前缘外侧带状区域(图1-25)。
图1-25降结肠〔主治〕便秘、腹泻、腹痛。
〔手法〕以一手持脚,另一手半握拳,食指弯曲,以食指第一指间关节顶点施力,由脚趾向脚跟方向按摩3~4次。
26乙状结肠及直肠
〔取穴〕左脚脚掌跟骨前缘成一横带状(图1-26)。
图1-26乙状结肠及直肠〔主治〕乙状结肠及直肠疾患,如乙状结肠及直肠炎症、息肉、便秘等。
〔手法〕以一手持脚,另一手半握拳,食指弯曲,以食指第一指间关节顶点施力,由外侧向内侧按摩3~4次。
27肛门
〔取穴〕左脚脚掌跟骨前缘乙状结肠及直肠反射区的末端(图1-27)。
〔主治〕便秘、痔疮、瘘管等。
〔手法〕以一手持脚,另一手半握拳,食指弯曲,以食指第一指关节顶点施力,定点按摩约3~4次。
图1-27肛门28肝脏
〔取穴〕右脚脚掌第四跖骨与第五跖骨之间,在肺反射区下方(图1-28)。
图1-28肝脏〔主治〕肝病、肝硬化、肝功能不良、肝炎、肝斑、肝肿大、肝脏功能失调造成的营养不良症、易疲劳等。
〔手法〕以一手持脚,另一手半握拳,食指弯曲,以食指第一关节顶点施力,向脚趾方向按摩3~4次。
29胆囊
〔取穴〕右脚脚掌第三跖骨与第四跖骨之间,在肺反射区下方,肝脏反射区内(图1-29)。
图1-29胆囊〔主治〕胆结石、黄疸病、消化不良、胆囊炎。
〔手法〕以一手持脚,另一手半握拳,食指弯曲,以食指第一指间关节顶点施力,定点向深部按压3~4次。
30升结肠
〔取穴〕右脚脚掌小肠反射区外侧成一带状区域(图1-30)。
〔主治〕便秘、腹泻、腹痛。
〔手法〕以一手持脚,另一手半握拳,食指弯曲,以食指第一指间关节顶点施力,由脚跟向脚趾方向按摩3~4次。
图1-30升结肠 31腹腔神经丛
〔取穴〕双脚脚掌中心,分布在肾脏反射区与胃反射区附近位置(图1-31)。
〔主治〕神经性胃肠病症,如胀气、泻肚、气闷、烦恼等。
图1-31腹腔神经丛〔手法〕以一手持脚,另一手半握拳,食指弯曲,以食指第一指间关节顶点施力,由脚跟向脚趾方向挑刮5~6次。
32生殖腺
〔取穴〕双脚脚掌跟骨正中央部位区域,另一位置在跟骨外侧区域(图1-32)。
图1-32生殖腺〔主治〕性功能障碍、不孕症、促进发育、女性之月经前紧张、月经困难、血带、排卵时腹痛等。
〔手法〕以拇指固定,食指弯曲呈镰刀状,以食指内侧缘施力按摩3~4次;或以拇指指腹施力按摩3~4次。
足内侧的常用穴 1颈椎 
〔取穴〕双脚拇趾内侧与第二节趾骨约成45°区域(图1-33)。
〔主治〕因生活或工作压力造成的颈项负荷过重、循环障碍紧张、颈项僵硬、颈项酸痛。
〔手法〕以一手握脚,另一手食指、中指弯曲成钳状夹住被施术的拇趾,以食指第二节指骨内侧固定于反射区位置,以拇指在其上加压,定点按压3~4次。
图1-33颈椎2胸椎 
〔取穴〕双脚足弓内侧缘跖骨下方从跖趾关节直到楔骨关节止(图1-34)。
图1-34胸椎〔主治〕肩背酸痛、胸椎骨刺、椎间盘突出及其他胸椎疾患。
〔手法〕以一手握脚,另一手的拇指指腹施力,沿着足弓内侧缘从脚趾向脚跟随方向按摩3~4次。
3腰椎
〔取穴〕双脚足弓内侧缘楔骨至舟骨下方。前接胸椎反射区,下连骶骨反射区(图1-35)。
图1-35腰椎〔主治〕腰背酸痛、腰椎间盘突出、骨刺及腰椎其他疾患。
〔手法〕以一手握脚,另一手的拇指指腹施力,沿足弓内侧缘从脚趾向脚跟方向按摩3~4次。
4骶骨
〔取穴〕双脚足弓内侧缘距骨下方到跟骨止,前接腰椎反射区,后连尾骨反射区(图1-36)。
〔主治〕骶骨骨刺、骶椎受伤、坐骨神经痛等。
〔手法〕以一手握脚,另一手拇指指腹施力,沿足弓内侧缘向脚跟方向按摩3~4次。
图1-36骶椎5尾骨内侧
〔取穴〕双脚脚掌内侧,沿跟骨结节后方内侧成一带状区域(图1-37)。
图1-37尾骨内侧〔主治〕坐骨神经痛、尾骨受伤后遗症。
〔手法〕一手握脚,另一手拇指固定在脚掌跟部,食指弯曲呈镰刀状,以食指内侧缘施力,沿脚后跟自上而下刮压至足跟内侧,在该处改以食指第一指间关节顶点施力,进行定点按压轻轻抬起,再沿着足跟内侧缘向脚趾方向按摩,共做3次。
6前列腺或子宫
〔取穴〕脚跟骨内侧,踝骨后下方的三角形区域。前列腺或子宫的敏感点在三角形直角顶点附近,子宫颈的敏感点在三角形斜边的上段,尿道及阴道反射区尽头处(图1-38)。
图1-38前列腺或子宫〔主治〕男性:前列腺炎、前列腺肥大、尿频、排尿困难、尿血、尿道疼痛。女性:子宫肌瘤、痛经、月经不调、子宫下垂及其他子宫疾患。
〔手法〕以拇指固定,食指弯曲呈镰刀状,以食指内侧缘施力刮压3~4次;或以拇指指腹施力按摩3~4次。
7尿道及阴道
〔取穴〕双脚脚跟内侧,自膀胱反射区斜向上延伸到距骨与舟骨的间缝(图1-39)。
图1-39尿道及阴道〔主治〕尿道发炎、阴道炎、尿路感染、排尿困难、尿频、尿失禁、遗尿等。
〔手法〕以一手握脚,另一手食指弯曲呈镰刀状,以食指内侧缘施力,自膀胱反射区斜向上刮压3~4次。
8髋关节
〔取穴〕双脚内踝下缘及双脚外踝下缘,共4个位置(图1-40)。
图1-40髋关节〔主治〕髋关节痛、坐骨神经痛、腰背痛等。
〔手法〕以一手握脚,另一手拇指指腹施力,分别着力于踝内、外踝下缘,由前向后推按3~5次。
9直肠及肛门
〔取穴〕胫骨内侧后方,趾长屈肌腱间,从踝骨后方向上延伸四横指成一带状区域(图1-41)。
图1-41直肠及肛门〔主治〕痔疮、便秘、直肠炎症等。
〔手法〕以一手握脚,另一手拇指指腹施力,自踝骨后方向上推按约3~5次。
10腹股沟
〔取穴〕内踝尖上方两横指胫骨内侧凹陷处(图1-42)。
图1-42腹股沟〔主治〕生殖系统疾患、疝。
〔手法〕以一手握脚,另一手拇指指腹施力,定点按摩3~4次。
 11下身淋巴腺
〔取穴〕双脚内侧脚踝骨前,由距骨、舟骨间构成的凹陷部分(图1-43)。
图1-43下身淋巴腺〔主治〕各种炎症、发烧、水肿、囊肿、肌瘤、蜂窝组织炎、增强免疫抗癌能力。
〔手法〕以一手持脚,另一手半握拳,食指弯曲,以食指第一指间关节顶点施力,定点按摩3~4次。
足外侧的常用穴
1髋关节 
〔取穴〕双脚内踝下缘及脚外踝下缘,共4个位置(图1-44)。
图1-44髋关节〔主治〕髋关节痛、坐骨神经痛、腰背痛等。
〔手法〕以一手持脚,另一手拇指指腹施力,分别沿着内、外踝下缘,由前向后推按3~5次。
2尾骨外侧 
〔取穴〕双脚脚掌外侧,沿跟骨结节后方外侧成一带状区域(图1-45)。
图1-45尾骨外侧〔主治〕坐骨神经痛、尾骨受伤后遗症。
〔手法〕以一手持脚,另一手拇指固定在脚掌根部,食指弯曲呈镰刀状,以食指内侧缘施力,沿脚后跟自上而下刮压至足跟部外侧,在该处改以食指第一指间关节顶点施力,进行定点按压后轻轻抬起,再沿着足跟外侧缘向脚趾方向按压止于膝反射区,共做3次。
3下腹部 
〔取穴〕双脚腓骨外侧后方,自脚踝骨后方向上延伸四横指成一带状区域(图1-46)。
〔主治〕妇科疾患,如月经不规则、经期腹痛等。
图1-46下腹部〔手法〕以一手握脚,另一手拇指指腹施力,自踝骨后方向上推按3~5次。
4膝 
〔取穴〕双脚外侧第五跖骨与跟骨前缘所形成的凹陷处(图1-47)。
图1-47膝〔主治〕膝关节炎、膝关节痛等。
〔手法〕以一手握脚,另一手半握拳,食指弯曲,以食指第一指间关节顶点施力,环绕反射区的半月形周边按摩3~4次。 
5肘关节 
〔取穴〕双脚外侧第五跖骨粗隆与骰骨间的关节凸起的两侧(图1-48)。
〔主治〕肘关节受伤、肘关节酸痛、肘关节炎。
〔手法〕以一手持脚,另一手半握拳,食指中指弯曲,以食指和中指第一指间关节顶点施力,或只以食指第一指间关节顶点施力,按摩3~4次。
图1-48肘关节 6肩关节 
〔取穴〕双脚脚掌外侧第五跖趾关节外(图1-49)。
图1-49肩关节〔主治〕肩周炎、手臂无力、肩酸痛、手麻等。
〔手法〕以一手持脚,另一手半握拳,食指弯曲,以食指第一指间关节顶点施力,在该反射区按摩3~4次。
7内耳迷路 
〔取穴〕双脚脚背第四跖骨和第五跖骨骨缝前端,止于第四、五距趾关节(图1-50)。
图1-50内耳迷路〔主治〕头晕、眼花、晕车、晕船、高血压、低血压、耳鸣、平衡障碍、昏迷等。
〔手法〕以拇指固定,以食指内侧缘施力,沿骨缝向脚中间方向按摩3~4次。
 8胸部和乳房
〔取穴〕双脚脚背第二、三、四趾骨所形成的区域(图1-51)。
图1-51胸部和乳房〔主治〕乳腺炎、乳腺增生、乳腺癌、食管疾患等。
〔手法〕以拇指指腹施力,由脚趾向脚背方向推按3~4次。
9膈 (横膈膜)
〔取穴〕双脚脚背跖骨、楔骨、骰骨关节处,横跨脚背形成一带状区域(图1-52)。
图1-52膈(横隔膜)〔主治〕打嗝、腹胀、腹痛、恶心、呕吐、膈肌痉挛、横膈膜疝气等。
〔手法〕双手食指弯曲呈镰刀状,以两手食指内侧缘同时施力,自脚背中央向两侧刮按3~4次。 10肋骨
〔取穴〕内侧肋骨反射区位于双脚脚背第一楔骨与舟骨间。外侧肋骨反射区在骰骨、舟骨和距骨间(图1-53、1-54)。
图1-53外肋骨图1-54内肋骨〔主治〕肋骨的各种病变、胸闷、肋膜炎等。
〔手法〕以一手握脚,另一手的拇指指腹施力,定点按压3次。
11上身淋巴腺
〔取穴〕双脚外侧脚踝骨前,由距骨、舟骨构成的凹陷部位(图1-55)。
图1-55上身淋巴腺〔主治〕各种炎症、发烧、囊肿、肌瘤、蜂窝组织炎,增强免疫抗癌能力。
〔手法〕以一手持脚,另一手半握拳,食指弯曲,以食指第一指间关节顶点施力,定点按摩3~4次。
足背部的常用穴
1鼻
〔取穴〕双脚拇趾肉球内侧延伸到拇趾趾甲的根部,第一趾间关节前。右鼻的反射区在左脚上,左鼻的反射区在右脚上(图1-56)。
〔主治〕急慢性鼻炎、鼻出血、各种鼻病(过敏性鼻炎、鼻蓄脓、鼻窦炎、鼻塞等)。
〔手法〕以一手握脚,另一手的拇指指腹施力,定点按压3次。
图1-56鼻2颈项
〔取穴〕双脚拇趾第二关节底部与脚趾内侧45°区域,靠第一关节下方(图1-57)。
图1-57颈项〔主治〕颈部酸痛、颈部僵硬、扭伤、拉伤害、高血压、落枕、颈部循环障碍。
〔手法〕以一手握脚,另一手拇指指端施力,沿着拇趾根部,自足背至拇趾与第二趾间缝再至足底按摩3~4次(敏感点在足背拇趾部靠近第二趾侧)。
3腹股沟
〔取穴〕内踝尖上方两横指胫骨内侧凹陷处(图1-58)。
图1-58腹股沟〔主治〕生殖系统疾患、疝。
〔手法〕以一手握脚,另一手拇指腹施力,定点按摩3~4次。
4上颌
〔取穴〕双脚脚背拇趾趾间关节横纹前方一条横带状区域(图1-59)。
图1-59上颌〔主治〕牙痛、口腔发炎、牙周病、牙龈炎、味觉障碍、打鼾等。
〔手法〕以拇指指端施力,或以一手持脚,另一手半握拳,食指弯曲,以食指第一指间关节顶点施力,由内向外按摩3~4次。
5下颌
〔取穴〕双脚脚背拇趾趾间关节横纹后方成一条横带状区域(图1-60)。
图1-60下颌〔主治〕牙痛、口腔发炎、牙周病、牙龈炎、味觉障碍、打鼾等。
〔手法〕以拇指指端施力,或以一手持脚,另一手半握拳,食指弯曲,以食指第一指间关节顶点施力,由内向外按摩3~4次。
6扁桃腺
〔取穴〕双脚脚背拇趾第二节上,肌腱的左右两边(图1-61)。
图1-61扁桃腺〔主治〕上呼吸道感染、扁桃体炎症(扁桃体肿胀、化脓、肥大等)。
〔手法〕以双手拇指指端同时施力,或以一手握脚,另一手食指第一指间关节顶点施力,或以一手握脚,另一手食指第一指间关节顶点施力,定点按摩3~5次。
7喉、气管及食管
〔取穴〕双脚脚背第一、第二跖趾关节处(图1-62)。
〔主治〕咽炎、喉痛、咳嗽、气喘、气管炎、上呼吸道感染、声音微弱、嘶哑、食管疾患、支气管疾患。
图1-62喉、气管及食管〔手法〕以拇指固定,以食指内侧缘施力,自关节处向趾间按摩3~4次。
8胸部淋巴腺
〔取穴〕双脚脚背第一跖骨与第二跖骨间缝处(图1-63)。
图1-63胸部淋巴腺〔主治〕各种炎症、发烧、囊肿、增强免疫抗癌能力。
〔手法〕以拇指固定,以食指内侧缘施力,沿骨缝向脚趾尖方向按摩3~4次。
9内耳迷路(平衡器官) 
〔取穴〕双脚脚背第四跖骨和第五跖骨骨缝前端,止于第四、五距趾关节(图1-64)。
图1-64内耳迷路(平衡器官)〔主治〕头晕、眼花、晕车、晕船、高血压、低血压、耳鸣、平衡障碍、昏迷等。
〔手法〕以拇指固定,以食指内侧缘施力,沿骨缝向脚中间方向按摩3~4次。
10胸部和乳房
〔取穴〕双脚脚背第二、三、四趾骨所形成的区域(图1-65)。
图1-65胸部和乳房〔主治〕乳腺炎、乳腺增生、乳腺癌、食管疾患等。
〔手法〕以双手拇指指腹施力,由脚趾向脚背方肋骨。
11膈 (横膈膜)
〔取穴〕双脚脚背跖骨、楔骨、骰骨关节处,横跨脚背形成一带状区域(图1-66)。
图1-66膈(横膈膜)〔主治〕打嗝、腹胀、腹痛、恶心、呕吐、膈肌痉挛、横膈膜疝气等。
〔手法〕双手食指弯曲呈镰刀状,以两手食指内侧缘同时施力,自脚背中央向两侧刮按3~4次。
12肋骨
〔取穴〕内侧肋骨反射区位于双脚脚背第一楔骨与舟骨间。外侧肋骨反射区在骰骨、舟骨和距骨间(图1-67、1-68)。
图1-67外肋骨图1-68内肋骨〔主治〕肋骨的各种病变、胸闷、肋膜炎等。
〔手法〕以一手握脚,另一手的拇指指腹施力,定点按压3次。
13下身淋巴腺
〔取穴〕双脚内侧脚踝骨前,由距骨、舟骨间构成的凹陷部分(图1-69)。
〔主治〕各种炎症、发烧、水肿、囊肿、肌瘤、蜂窝组织炎、增强免疫抗癌能力。
〔手法〕以一手持脚,另一手半握拳,食指弯曲,以食指第一指间关节顶点施力,定点按摩3~4次。
图1-69下身淋巴腺
足底按摩不是越痛越好
足疗业一直有“痛则不通,通则不痛”的说法,这使得许多人都认为,足底按摩只有按痛了才能有效。其实,足底按摩不是越疼越好。
1.足底按摩师个别未经培训
虽然足部按摩是要有专业技术的,足疗按摩师应当懂得一定的医学知识,要能摸准人体穴位。但实际上现在个别足疗按摩师,训练时间不长,甚至是未经培训、文化水平不高的临时人员。这些人员没有多少医学知识,足部穴位也掌握不准,有些人只是由足疗店老板进行简单的培训,依样画葫芦地学上一阵,就“速成”上岗了。所以,这些不规范的从业人员根本不懂得正规的足疗方法,在按摩时就只知道使劲地揉捏,让顾客觉得疼痛。
2.按摩手法不当可能形成栓塞
足底按摩是传统医学中独特的治疗方法之一,是运用不同的手法,刺激人体双足的反射区,产生神经反射作用,来调节机体内环境的平衡,加速血液循环,促进内分泌功能,加强机体的新陈代谢,达到保健的目的。
 但做足底按摩一定要慎重。因为人的一只脚上就有60多个穴位,人体的主要器官在脚上都有相应的反射区,如果按摩手法不当,就会影响这些器官的健康。一些长期从事案头工作的白领都有着不同程度的下肢静脉栓塞,血液流通不畅,如果按摩师用力、手法不正确的话,很容易把本来就在下肢形成了栓塞的“栓子”挤下来,并通过血液流到人体的其他地方造成更大危害。即使原本没有栓塞的人,如果按摩师用力不当,外力也会损伤血管内皮,从而形成栓塞。
3.按摩用力过大当心肌肉损伤
 除了手法外,用力的程度在足底按摩中也非常重要。越痛越好的脚底按摩是错误的理念。足底按摩用力大,不但容易引起被按摩部位内出血,还可能造成组织发炎、化脓,效果也不理想。
 这是因为按摩力度的大小和疗效有密切的关系,力度太小,达不到有痛感的最小刺激量,则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力度过大,会造成强烈的疼痛和肌肉的损伤、神经的紧张,也可能引起自抑作用或神经麻木,使得按摩所产生的神经传输信号无法改变病理反应所发出的紊乱传输信号。强忍疼痛会让交感神经过度兴奋,神经长时间绷紧会引起情绪的烦躁不安,效果反而不理想。
4.足底按摩力度依据个人耐力
那么正确的足底按摩方法是什么呢?专家表示,一般指压力度在3~5千克,而且必须根据个人的忍耐度,在个人能承受的最大限度内,取得最好的效果,由轻到重,慢而有规律地尝试,感觉到安全、舒适才好。有时候需要用到重手法,例如实症用泻法时,是重而慢的手法,而且要稳,否则痛楚会立即引起“应激反应”,会有冒冷汗、心情烦躁,甚至痉挛的现象发生,还会引起被按摩部位内出血,青紫一片,疼痛难忍,甚至造成骨膜或肌肉组织发炎。
5.按摩时间要因人而异
足疗不要天天做,最好是隔天做比较好,足底按摩要求刺激后有痛感,作为保健方法,一周最好别超过三次。一般人30分钟左右应该可以按完双脚的反应区,脚底按摩并不是做愈久愈好。越是虚弱的患者,按摩时间越需要斟酌,这些人最好能躺卧按摩,头部不要太高,以防脑部缺血而晕倒或呕吐。体力较好的病人,耐力虽强,也不能过长过多地强刺激。
按摩者要灵活运用,累积经验,自然可以得心应手。30分钟左右的按摩时间,只是做个参考,脚底按摩一定要依个人体质的差异、病情的轻重、实际的需要来决定时间的长短。
6.按摩之后多喝水
经足部按摩后,都会干渴难耐,这是很理想的反应,机体自然地要求补充水分,以帮助肾脏排除体内脂肪、蛋白质等分解代谢时产生的毒素。
 按摩前后切忌喝冰冷的水,以免寒气在体内凝滞,影响气血的循环。视当时的需要酌量饮用,不需刻意撑得肚饱腹胀。肾、脾、肺功能正常和正在接受按摩疗法的人,喝水不会导致眼睑或身体肿胀。保持体内适当的水分,除了帮助新陈代谢外,还能养颜美容,只要保持体内水分充足,并不一定每一次按摩前后都得喝水300毫升或500毫升。二、足部反射区的分布规律
反射是神经系统功能活动的基本形式,它是机体在中枢神经系统调节下对内外环境刺激所实现的回答性反应。足部体表分布着众多的感受器,按摩足部时刺激作用于感受器,使感受器产生兴奋,兴奋沿感觉神经传入中枢神经系统,引起神经中枢兴奋,发出冲动,再沿运动神经传到效应器,机体就产生各种运动行为或内脏功能活动的变化。
反射区是指在一定范围内的区域。足部有近百个反射区,有的反射区相互覆盖,反射区的边界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而言的、模糊的、可变的,没有人能准确地界定它,因而不应把反射区的边界看成是地图上的一个地区或国家的边界。在反射区内应有一个中心点和数个敏感点。一般中心点决定反射区的基本位置,而敏感点的刺激量大小常与反射区按摩治疗的效果关系很大。足部反射区几乎都是立体的,其敏感点也是立体空间的1个或几个点。足部按摩时必须运用各种手法作用于反射区及其敏感点,获得能引起有效的神经反射的刺激量才能奏效,反射区按摩时即使过界也不会影响效果。
足浴养生
足浴就是用水泡脚,是我国民间历代相传的一种养生方法。自古以来,人们就把“睡前一盆汤”看作是养生保健的有效措施。
祖国医学认为,脚为足三阴经(脾、肝、肾)之始,又系足三阳经(胃、胆、膀胱)之终,与五脏六腑的关系密切。足浴可以促进血液循环,使足部血脉通畅,有助于消除疲劳,改善睡眠。足浴有热水足浴和冷水足浴之分,各人可根据自己的情况加以选择。
热水足浴,可用50℃左右的水浸泡双脚(浸泡至踝关节为度),浸泡时间每次约20分钟。这相当于艾条温灸足部穴位,可以起到促进气血运行、温润脏腑的作用。以热水泡脚来刺激皮肤神经末梢感受器,通过中枢神经的反馈可起到调节内脏器官的功能,促进新陈代谢,有利于健康。冬季用热水泡脚,能促进局部血液循环,预防冻疮的发生。长途行走或剧烈运动后,热水泡脚可减少局部乳酸的聚集,有助于消除疲劳。临睡前用热水泡脚,对中枢神经系统能产生一种温和的刺激,促进大脑皮质进入抑制状态,使人安然入眠。
冷水足浴,水温要逐渐降低,一般可从20℃慢慢降至4℃左右,并可从秋季开始用冷水泡脚,一直坚持到冬季。每次足浴前先用手摩擦足部,使足部变得温热,然后双足浸入冷水中,再用两足相互不断摩擦,直到足部潮红。每次约5分钟,可早晚各进行一次。冷水足浴不仅使足部血管强烈收缩,而且全身各系统的生理功能在神经体液的调节下也处于积极活动状态。冷水足浴还能促使鼻黏膜的温度升高,增强呼吸道的抵抗力,冬季可预防感冒。但需注意的是,冷水足浴后应立即擦干和保暖。足部反射区分布
足部反射区的分布具有一定的规律,可以帮助我们掌握和理解各个反射区的相对位置。把双足并拢一起,可以把它看成是一个坐着的人(图1-70)。足的拇趾相当于人的头部;足底的前半部相当于人体的胸部,其中包括肺与心脏;足底的中部相当于人体的腹部,有胃、肠、胰、肾等器官,右足有肝、胆,左足有心、脾;足跟部相当于盆腔,有生殖器如子宫(前列腺)、卵巢(睾丸),以及膀胱、尿道和肛门等。从足的侧面看,相当于一个人的侧面像(图1-71)。拇趾相当于头部,拇趾背侧为面部,拇趾跖侧为头后部,拇趾根部相当于颈,向下依次为颈、腰、骶、臀等部位,踝关节相当于髋关节。足内侧构成足弓的一线,相当于人体的脊柱,依次为颈椎、胸椎、腰椎、骶椎和尾椎。
图1-70图1-71上、下肢的对应关系
上、下肢各部位之间的对应关系,在足部保健按摩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因为某一局部发生急性外伤或有创口、较大瘢痕及病人体位受限不能做按摩时,可以按摩相对应的部位。常用的相对应部位是:手与足相对应,即各手指与各足趾、手掌与足底、手背与足背相对应,腕与踝部、前臂与小腿、上臂与大腿、肩与髋相对应等。

(<-快捷键)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目录

阅读设置

背景色:

字体大小: 14px

页面宽度: 1200px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