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侦探推理 > 足部按摩治百病

足部按摩治百病

作者:杨川字数:108698状态:连载

第三章常见病的足部健康疗法

一、呼吸系统疾病感冒
感冒是一种较为常见的内科疾病。凡衣着过少、大汗湿身、疲劳过度、酒后当风等导致机体抵抗力低下时,易致感冒。
感冒为多种病毒或细菌所引起鼻、鼻咽或咽喉部的急性感染,通称为上呼吸道感染。起病较急,常出现喷嚏、鼻塞流涕、咽痛声嘶、咳嗽、恶寒发热、关节酸痛和周身不适等症状。感冒一般要经过5~7天才能痊愈。目前,西药对抗病毒尚未有特殊疗效,中草药对病毒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发病期间,在使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配合足部按摩,可在很大程度上减轻鼻塞、头痛等症状。治疗1足部的穴位疗法
刺激昆仑、足通谷、然谷等穴位,可以缓解症状,促进康复(图3-1)。2足部反射区疗法
按摩足部额窦、鼻、气管、喉、扁桃体、脾脏、肺与支气管、肾脏、胸部淋巴腺等反射区,并推擦足底心,有利于身体的康复(图3-1,3-2)。
另外,患病期间,忌食油腻食品,饮食宜清淡,多喝开水,这样有助于身体的康复。
图3-1图3-2慢性支气管炎
慢性支气管炎是指气管、支气管黏膜及其周围组织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临床上以咳嗽、咳痰或伴有喘息及反复发作的慢性过程为特征。病情如缓慢进展,常可并发阻塞性肺气肿、肺原性心脏病。
此病尤以老年人多见。其发病原因尚未完全清楚,一般认为与以下几个因素有关:吸烟、感染、理化因素、寒冷气候、过敏因素、呼吸道局部防御及免疫功能减低、自律神经功能失调。治疗1足部穴位疗法
刺激足窍阴、足通谷、涌泉、太溪等穴位,发热者加厉兑(图3-3)。
图3-32足部反射区疗法
对于这种慢性疾病,首先应提高机体免疫力,促进康复,并可起到预防的作用。另外,还应调节自律神经功能。因为呼吸道副交感神经反应性增高时,对正常人不起作用的微弱刺激,也可以引起支气管痉挛、分泌增多,而产生咳嗽、咳痰、气喘等症状。
因此,应重点按摩腹腔神经丛(调节交感神经功能)、淋巴腺(提高机体免疫功能)、肾(提高机体应激阀值)、肺与气管(缓解气管痉挛,减少分泌物产生)反射区(图3-4)。
图3-4哮喘
哮喘是一种以嗜酸性粒细胞、肥大细胞反应为主的气道变态性炎症和气道高反应性为特征的疾病,表现为反复发作性伴有哮鸣音的呼气性呼吸困难、胸闷或咳嗽,可自行或治疗后缓解。
哮喘发作的季节性和环境性较强,多在春秋冬季发病。发作前,往往有如鼻塞、流涕、打喷嚏,或咳嗽、胸闷等先兆,若不及时治疗,可出现气急、喉中哮鸣,且每有咳嗽多痰、呼吸困难、不能平卧,严重者可出现口唇青紫、指甲紫绀。
哮喘是一种过敏反应,所以,致病原因以来自先天的体质因素居多。其诱因则多半来自外在环境。例如空气中的扁虱、尘埃、花粉等,还有食物里的青花鱼、海鲜类、各种蛋类(包括鱼卵)等,都有可能引发气喘。
哮喘治疗起来相当困难,所需的时间也较长,并且目前尚无特效疗法。穴道疗法可以改善体质,对哮喘有一定的治疗和预防作用。治疗1足部反射区疗法
按摩足部肺、支气管、上身淋巴腺、肾脏、脾脏、肾上腺反射区,能增强免疫力,有利于缓解症状,促进康复(图3-5)。
图3-52足部穴位疗法
刺激足临泣、昆仑、足通谷、隐白、然谷、涌泉、太溪等穴位,可缓解症状。
图3-6对于过敏性反应,以刺激能影响肾脏功能的肾经最为有效,所以“涌泉”、“太溪”是治疗该病的重要穴位,发作时应对上述诸穴进行刺激,也可使用香烟灸。
为了改善过敏性体质,平常应对这些穴位加以适当刺激,可用手指仔细的轮流压揉,能减少发作次数、降低发作时的痛苦。除此之外,脚部的保暖也非常重要(图3-6)。肺气肿
肺气肿是指终末细支气管远端部分,包括呼吸细支气管、肺泡管、肺泡囊和肺泡弹性减退,过度膨胀、充气和肺容积增大,或同时伴有气道壁破坏的病理状态。
本病的发病机理尚未完全清楚,大多分为以下几个原因:
(1)支气管的慢性炎症,使管腔狭窄,形成不完全阻塞。
(2)慢性炎症破坏小支气管壁软骨,失去支气管正常的支架作用。
(3)肺部慢性炎症使白细胞和巨噬细胞释放的蛋白分解酶增加,损害肺组织和肺泡壁,致使多个肺泡融合成肺大泡或气肿。
(4)肺泡壁的毛细血管受压,血液供应减少,肺组织营养障碍,也引起肺泡壁的弹性减退,易促成肺气肿的发生。
肺气肿患者有反复咳嗽、咳痰或喘息的病史。疾病早期无明显不适,随病情发展可出现气短、气促、胸闷、疲乏无力、纳差,寒冷季节或呼吸道感染时,咳嗽、咳痰和气急就会加剧,并会出现发绀及肺动脉高压症,最后可导致呼吸衰竭和右心衰竭。治疗
足部按摩可缓解气喘、气憋等症状,但只适用于缓解期,发作期病人应送往医院,经治疗缓解后,可辅以足疗按摩。
施行足部按摩,应以上身淋巴腺、气管、肺、肾上腺、肾、输尿管、膀胱、脾、胸部淋巴腺、胸及膈等反射区为重点。对反射区的刺激,以酸痛而能忍受为度(图3-7)。
图3-7另应加强锻炼身体,增强机体免疫力;注意气候变化,防止感冒;忌食生冷辛辣之品。二、消化系统疾病食欲不振
由于现代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生活富裕,美食风气越来越盛行,而社会应酬也越来越多,面对佳肴,往往会一不小心吃坏了肠胃。
中医学说:“思则伤脾。”意思是说,因某事而长期的思虑,而影响及脾的功能。中医认为,脾主管消化水谷,使之变化成精微并输送到身体的各部位。如果脾的功能下降,食物则会停留在胃中,就失去了进食的欲望。
图3-8大体说来,食欲不振的原因约有两种:其一是因为身体疲劳,加上暴饮暴食而降低了消化功能;其二是压力、悲伤、愤怒等精神上的原因,造成了消化系统的障碍。随着社会的发展,现代人所承受的各种压力也越来越大,精神性食欲不振的情况也就越来越多了。治疗1足部穴位疗法
治疗食欲不振,应依其心理或生理上致病原因,选择不同的穴位加以刺激才有效果。生理性的食欲不振,应选取胃经穴位,以“厉兑”与“足三里”效果最佳。若是精神方面因素引起的食欲不振,则以脚底中央部位的“心包区”最具疗效。不过,年过三十以后的人才适合灸治“足三里”;青年人针刺尚可,不宜灸。至于小孩儿,最好不要刺激此穴,以免妨碍其成长。
若想快速消除腹胀等不适感时,可用发夹刺激,(注意刺激不要太强)以免引起相反的效果。“心包区”则应以推或压揉的方式,使穴位附近感到暖和为止。用吹风机使这个部位温热,也可收到相同效果(图3-8,3-9)。
图3-92足部反射区疗法
可柔按胃、十二指肠、腹腔神经丛、脾、大脑反射区,以调整消化系统功能,增强食欲(图3-10)。
图3-10烧心
有些患者在饭后立即有烧心的感觉,有的则在饭后二三小时,也有的是空腹时有此症状——胸口、上腹闷胀嘈杂,像被火烧,即“烧心”。
烧心其根本原因是由于胃酸分泌过多引起的,逆流至食道,导致食道周围有疼痛和烧灼感,或因食道下部的黏膜过敏而引起。
患有胃炎和十二指肠溃疡后,易引发烧心症状。胃酸分泌不足,胃蠕动减弱,食物停留胃中,也容易引起烧心。另外精神上的压力太大,或有强烈绝望感时,也会引起烧心。治疗1足部穴位疗法
引起烧心的原因不同,治疗时选用的穴位也有区别。饭后一两个小时,或空腹时感到烧心,属胃酸过多,治疗的特效穴为“第三厉兑”。反之,胃酸分泌不足所引起的烧心,往往是发生在饱食之后,治疗的特效穴为“足三里”,以手指用力按压,很快就会觉得舒畅(图3-11)。
图3-112足部反射区疗法
可经常按摩腹腔神经丛、胃、肾、食道(食道反射区位于足底第一跖趾关节处,呈带状区域)反射区,以增强机体自身的防御功能,调节胃酸的分泌(图3-12)。
图3-12消化性溃疡
消化性溃疡主要是指发生在胃和十二指肠球部的慢性溃疡,其形成与胃酸和胃蛋白酶的消化作用有关,因此称为消化性溃疡。
消化性溃疡是一种常见的消化道疾病,呈世界性分布,约有10%人患过此病。其发作有季节性,秋冬和冬春之交比夏季常见。
消化性溃疡的发病原因尚不完全明了,比较明确的病因是幽门螺杆菌感染、服用非甾体消炎药、胃酸分泌过多。其他致病因素有:遗传素质、应激和心理因素、抽烟等。
抽烟的不良作用并未完全了解,但已明确烟叶中的尼古丁可轻度损伤胃黏膜,长期抽烟会使壁细胞增生和胃酸分泌增多,加重溃疡病的病情。
消化性溃疡以上腹痛为主要症状,可为钝痛、灼痛、胀痛、剧痛,但也可以仅表现为饥饿样不适感。典型者有轻度或中等度剑突下持续性疼痛,可被制酸剂或进食缓解。部分病例无上述典型疼痛,仅表现为无规律性较含糊的上腹隐痛不适,伴胀满、厌食、嗳气、泛酸等症状。
胃溃疡疼痛多在中上腹稍偏高处,或剑突下偏左处,常在餐后1小时内发生,经1~2小时后逐渐缓解,直至下餐进食后再出现上述节律。十二指肠溃疡的疼痛多在中上腹部,或脐上方偏高处,多在两餐之间发生,持续不减直至下餐进食或服制酸药后会得以缓解。治疗1足部穴位疗法
厉兑与足三里是治疗消化道溃疡的特效穴。因为两者都和胃部消化功能有着密切关系。另外,胃溃疡有相当多是由于精神压力造成的。所以,胃病也可以称作是一种情绪病,治疗时宜选用“第三厉兑”(图3-13)。
图3-132足部反射区疗法
可按摩胃、十二指肠、腹腔神经丛、脾脏、上身淋巴腺反射区。另外,选配反射区时,大脑反射区也是必要的,因它可以缓解情绪,更有利于疾病的康复。
不过,对于消化道溃疡最重要的防治法,还是要养成规则、平稳的日常生活饮食习惯(图3-14)。
图3-14慢性胰腺炎
慢性胰腺炎是指胰腺细胞和胰管慢性进行性炎症、破坏和纤维化的病理过程,常伴有钙化、假性囊肿及胰岛细胞减少或萎缩。
慢性胰腺炎多见于40岁以上者,男性多于女性。病程常超出数年或十余年,表现为无症状期与症状轻重不等的发作期交替出现,其发作频率长短不一,也可无明显的症状而发展为胰功能不全的表现。
在病变早期,仅见上腹部不适、食欲不振、阵发性腹痛。腹痛多位于上腹正中或上腹偏左,可放射至背、两胁、前胸等处。腹痛多是因饮酒、饱食或高脂肪餐诱发。疼痛与体位变换有关,平卧时加重。前倾坐位或弯腰、或侧卧卷腿时可减轻,常伴有发热。
治疗
按摩足部脾、肝、肾、胰、输尿管、膀胱、十二指肠、上下身淋巴腺等反射区。刺激反射区以酸痛而能忍受为度(图3-15)。
图3-15慢性胰腺炎在治疗的同时,必须绝对戒酒、避免饱食和摄取高脂肪食物。尤其应注意的是,急性胰腺炎必须送往医院治疗,以免危急生命。
恶心
恶心是指有强烈想呕吐的感觉,这是因为呕吐中枢受到刺激而引发的。其原因有食物中毒、脑溢血、消化系统疾病、尿毒症、眼睛疲劳,压力过大等,既繁多又复杂。但通常以饮食过量和食物中毒较为多见。
如果怀疑是由食物中毒所引起的,只须让患者嚼生黄豆,如果立刻吐出来,基本上能够排除食物中毒的可能。因食物中毒的人感觉不出生黄豆的腥味,而不至于当场呕吐。治疗1足部穴位疗法
消化不良或来自各种压力所致的恶心、胃部不适,可选用“第二厉兑”作为治疗主穴。另外,“第二大敦”、“里内庭”与“足三里”也是消除恶心感的重要穴位。
如果是消化不良引起的恶心,可用发夹刺激“第二厉兑”。若为慢性肠胃病而欲呕吐时,以香烟灸为佳。孕妇特有的恶心呕吐,如果严重干扰正常饮食,则可用香烟灸“第二厉兑”(图3-16,3-17)。
图3-16图3-172足部反射区疗法
经常按摩脾脏、胃、腹腔神经丛、肝脏、十二指肠反射区,可获得良效(图3-18)。
图3-18爱心提醒:若是食物中毒,切不可阻止患者呕吐,应尽量设法让患者将胃内食物吐干净,并立即送往医院诊治。痔疮
痔疮是由于肛门附近血液循环不良,静脉曲张而形成的静脉团块。痔疮患者用力排便时,腹压升高,使微血管破裂,从而导致痔疮出血。
痔疮可分内、外痔及混合痔三种,其中又以外痔患者占绝大多数。痔疮的形成与个人生活习惯有着很大的关系,如饮酒过量、嗜食辛辣食物、久坐缺乏运动、长期便秘或腹泻者就易引发痔疮。
症状轻者,休息后瘀血现象便会消失,即使略现红肿也不会妨碍生活和工作,因此很容易被患者忽略。如果常不予理会,以致症状逐渐加重,则会因每次排便引起流血而导致贫血,并会引发剧烈疼痛,所以,在发现时就应及时根治,以免承受不必要的病痛。治疗1足部穴位疗法
治疗痔疮的关键是促进血液循环。因此,“金门”和“足通谷”就是最重要的穴位,皆宜用灸法。治疗时以病侧为重点,另一侧为辅助(图3-19)。
图3-192足部反射区疗法
经常按摩肛门、直肠、骶骨、肾、输尿管、膀胱、上下身淋巴腺反躬区,能有效促进血液循环,对痔疮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图(图3-20)。
图3-20便秘
便秘是指大便秘结不通,排便时间延长,或欲大便而艰涩不畅的一种病症。可引起腹部胀满,甚则腹痛、食欲不振、头晕头痛、睡眠不安。长期便秘还会引起痔疮、便血、肛裂等并发症。
便秘多是由于缺乏排便动力(如膈肌、腹肌等衰弱),肠道所受刺激不足(主要由于食物对大肠、直肠机械的或化学的刺激不足),肠黏膜应激能力减弱(各种肠黏膜的病变,如痢疾等)造成的。
老年人会因为肠管紧张度低下,蠕动功能下降而产生的迟缓性便秘最多见。这种情况下的粪便粗而硬,排便需用大力气,这样就导致了痔疮出血。
痉挛性便秘在使用或增加缓泻药未必能使便秘得到明显改善,反而会引起腹部膨满、腹痛,肠鸣音亢进。此时因肠管紧张度增强及痉挛性收缩,粪便小而硬呈兔粪状。所以,应在使用缓泻药的同时配合应用抑制肠管运动的抗胆碱药。
如果便秘经治疗效果不明显,而且有逐渐加重的趋势,应去医院检查。在没有器质性病变的情况下,采用足部按摩法可收到较好的疗效。治疗1足部穴位疗法
与便秘形成最为密切的当属脾经、胃经和膀胱经。而最重要的治疗穴位便是位于脚趾端这三条经络的终、始点。其中“隐白”、“厉兑”、“至阴”是很重要的穴位。此外,内踝直上三横指的“三阴交”为治疗便秘的特效穴(图3-21)。
一般轻症,只要用手指揉、压穴位,症状便可缓解。若是几天不排便的习惯性便秘,则用香烟灸,必定能有所改善。不过,施行穴道刺激宜在早餐前(约上午6~8时之间)。因在这段时间里,大肠的蠕动最为活泼,产生的效果更为显著。
图3-21另外,早餐后若有入厕的习惯,可将脚先抬起,再放下,反复几次后,再以手指刺激穴位,这样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2足部反射区疗法
按摩直肠、肛门、升结肠、横结肠、降结肠反射区,可取得满意的效果。若结合脚踏鹅卵石的踏石保健法,防治便秘的效果会更佳(图3-22,3-23)。
图3-22图3-23另外,应多食蔬菜、水果等纤维多的食物,早餐前饮凉水或凉牛奶,保持精神舒畅,养成每天早晨规律性排便的习惯,对防治便秘尤为重要。
腹泻
腹泻是指排便次数增多,泻下粪便稀薄如水,为其主要症状,夏秋两季多见。包括急慢性肠炎、肠结核、胃肠神经功能紊乱、结肠炎等,多由细菌感染和胃肠功能障碍所致。治疗1足部穴位疗法
位于小趾外侧的至阴穴,对于腹泻有较好的效用,应加强对至阴穴的揉按(图3-24)。
图3-242足部反射区疗法
腹泻者应经常揉搓胃和十二指肠反射区,这样可以调整胃肠功能。另外,脾脏、肝脏、肛门、升结肠、横结肠、降结肠、泌尿系统反射区也很重要,但不要按摩直肠反射区(图3-25)。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是细菌性或因疾病所致的腹泻,则须尽快就医。找不出原因的生理性、神经性、慢性的腹泻等,使用足部按摩治疗则能产生效果。
图3-25肝病
肝脏是人体中最强壮的脏器,它的主要功能除了对营养物质进行处理和蓄积等重要作用外,还有分解体内毒素、体外侵入的毒素和代谢废物等功效。肝脏是捍卫健康的重要防线,一旦受到伤害,就会产生重大病变,并对其他脏器产生极大的影响。
肝病虽然有脂肪肝、肝硬化、肝癌等许多种,但最令现代人感到头痛的就是各类肝炎。肝炎不但死亡率高,而且传染速度和范围都非常惊人,让人防不胜防。
一般来说,肝炎可分为急慢性肝炎两大类。症状除类似感冒的发烧、食欲不振外,都有容易疲劳、倦怠感等症状。治疗
到目前为止,西医尚未发现治疗肝病的特效药,因此无法完全控制病情。现利用足部按摩疗法,只要有耐心,并注意饮食起居,效果会十分明显。1足部穴位疗法
图3-26无论肝炎或其他肝病,都以始自拇趾侧的肝经上的穴位为治疗重点。其中以“太冲”为主。除太冲外,“行间”、“大敦”,都是对肝脏有重大作用的特效穴。操作时,可用发夹或牙签刺激穴位。肝硬化和酗酒引起的肝炎则用香烟或艾柱灸(3-26)。
2足部反射区疗法
在进行足部反射区按摩时,除了肝脏、胆囊反射区外,淋巴腺、十二指肠反射区也很重要。肝脏不佳者,按压这些部位会有疼痛感觉。另外,施行足部按摩治疗时,不要忘了泌尿系统。经过足部按摩刺激后,尿的颜色和气味会变浓,这是好转前的预兆,不必担心(图3-27)。
图3-27慢性胆囊炎
慢性胆囊炎常因胆囊结石的存在而发生,在反复发作的患者中约70%有胆囊结石。由于感染导致炎症反复发作,轻者胆囊壁有炎性细胞浸润,重者胆囊的正常结构被破坏,以致纤维组织增生,瘢痕形成,完全丧失了浓缩和排出胆汁的功能。
慢性胆囊炎的患病率高于女性比男性,尤其多见于中年和肥胖者。临床症状常不典型,可持续多年无症状,但大多数病人既往有胆绞痛病史,主要表现为反复发作性上腹部疼痛,常发生于晚上和饱餐后,呈持续性,伴有厌油腻食、腹胀、嗳气等消化道症状,有时出现右侧肋部和腰背隐痛。治疗1足部穴位疗法
揉按足部行间、太冲、足临泣、足窍阴等穴位(图3-28)。
图3-282足部反射区疗法
按摩肝、胆、腹腔神经丛、肾、输尿管、膀胱、胃、十二指肠、各淋巴腺反射区。胆囊反射区和肝脏反射区是按摩的重点,胃肠和肾脏反射区也是相关的反射区带。
另外,患者饮食应清淡,避免油腻厚味的食品以免诱发胆囊炎(图3-29)。
图3-29三、心脑血管疾病心脏病
心脏病是包括心肌病、冠状动脉型心脏病、心瓣膜病变及心律失常等病症的总称,致病的原因以动脉硬化居多,而高脂血症、抽烟、精神因素、生活不规律等,都是心脏病发作的诱因。
一般的心脏病最常见的症状,有呼吸不畅、心悸等,发生心肌缺血时,会出现心脏被牵扯般疼痛的感觉,严重者可危及生命。足部按摩疗法,对这类疾患有较好的预防保健作用。治疗1足部穴位疗法
在足部穴位中,和心脏关系最密切的是“泉生足”与“第二泉生足”。除此之外,脚背的“京骨”,也是治疗时不可或缺的穴位。操作时,均以指压刺激法最为适合(图3-30)。
图3-30在急性心脏悸动的治疗上,还可指压手掌上的劳宫穴(握拳时,中指指尖对应的部位),及手腕和手肘间正中央处的郄门穴,效果较为明显(图3-31)。
图3-312足部反射区疗法
按摩肾、输尿管、膀胱、肾上腺、心脏、脾、肝脏反射区。
治疗期间,应注意休息,劳逸结合;避免辛辣刺激性或油炸食品,限制食盐的过量摄入,忌烟酒。
爱心提醒:心脏疾病的反射区治疗务必接受医生指导,而且症状严重者开始时需慎重实施,以免导致不良后果(图3-32)。图3-32高血压
高血压是一种以动脉血压增高为主的临床综合征,凡收缩压≥140毫米汞柱,或(和)舒张压≥90毫米汞柱,即可诊断为高血压病。
高血压是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患病率高,多发生于中年以上人群,早期无明显症状,随着病情的发展,可出现头晕头痛、耳鸣眼花、心悸失眠、记忆力减退,最终可引起严重的心、脑、肾并发症,是脑卒中、冠心病的主要因素。
动脉压随年龄增长而升高,同时心血管病死亡率和危险性也随着血压水平的升高而逐渐增加。发病原因不明确的称为原发性高血压,这类患者占高血压病的90%以上。少数患者的高血压是某些疾病的一种表现,称为继发性高血压。一般来说,肥胖、营养不均衡或摄取盐分过多等是形成高血压的重要诱因。由于高血压的治疗需要长期用药,况且降压药都有一定的副作用,这些因素都让患者感到十分苦恼。对于轻度高血压患者而言,足部按摩疗法安全可靠,效果也较为明显。治疗
血压的调节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主要取决于心排血量和外周阻力。心排血量本身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如细胞外液容量、心率、心肌收缩力等;总外周阻力也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如交感神经系统、副交感神经系统等。为了不让血压升高,就必须使血液循环畅通,这是取得治疗效果的关键所在。1足部穴位疗法
足被称为“第二心脏”,是高血压的重要治疗区域。其中效果最显著的就是“涌泉穴”与“第二泉生足”。拇趾根部外侧、靠近趾缝的“降压点”,更是名副其实的降压特效穴(图3-33)。
图3-33治疗时,涌泉穴可用叩拍法;第二泉生足宜用拇指压揉;至于降压点,则可使用香烟灸法,效果均极为显著。此外,反复弯曲、伸直脚趾,也是便捷、有效的降压方法。2足部反射区疗法
治疗时刺激肾脏、肾上腺、输尿管、膀胱、大脑、内耳迷路、心脏反射区,其中以肾上腺的影响最大。按摩开始时泌尿系统的反射区需施行稍长时间的按摩(图3-34)。
图3-34低血压
低血压是指一般成年人收缩压低于90毫米汞柱,舒张压低于60毫米汞柱者。大部分低血压多是由于生理病变、自律神经失调或遗传等因素,导致内分泌系统功能失调(如脑垂体前叶功能低下、肾上腺功能不全等)所致。
有人认为低血压的人比较长寿,事实上,他们的确不必担心许多危及生命的可怕病变。但是放任不管,一样会有不少的症状出现。保持血压正常,才是健康人该有的状态。
和高血压患者比起来,低血压患者,其中有相当一部分人没有症状,不过早上特别爱赖床,所以经常迟到,很少有人会把低血压当作“疾病”去看待。
较严重的低血压会出现头痛、耳鸣、贫血、怕冷等症状,其中又以女性居多,常伴有月经不调、情绪不稳定等现象,体质也以虚弱者居多。此时必须进行治疗,特别是体位变动,如突然起立时,出现眼前发黑、头晕欲倒等现象,则更应引起注意。治疗1足部穴位疗法
足底是人体的第二心脏,与维持人体血液循环的关系密切。“足心”对升压效果具有卓效。此外,“心包区”(脚掌中分线的中央),以及第三趾内侧甲根下角的“足47”,也具有升压效果。
每天拍打脚底的“足心”和“心包区”,也可以用香烟灸,有利于调整血压。“足47”可压揉、按摩,或用香烟灸法,均可获得升压效果。治疗时,应以压痛感较重的一边作为重点(图3-35,3-36)。
图3-35图3-362足部反射区疗法
按摩刺激肾脏、输尿管、膀胱、内耳迷路、肾上腺、大脑、脾、心脏反射区。其关键在于有耐性地持续进行下去(图3-37)。
图3-37另外,调整生活质量,充分摄取蛋白质、维生素类等;讲究生活规律,每天持续适度适量的运动,改善体质。
脑溢血
脑溢血是由于高血压、动脉硬化等病变引起的脑血管破裂,致使血液浸入脑组织中,破坏脑机能,属于中风病变较为严重的一种。
现代人大多数营养过剩,且缺乏运动,导致血管病变的几率增加,所以脑溢血的发病率相当高,曾高居十大死因之首。好在近来健康常识逐渐普及,对盐分摄取量有所减少,脑溢血发病率也有所降低。
脑溢血只要稍有延误,便会有致命的危险。即使运气好保住了命,也是半身不遂,或语言障碍等后遗症,这需要较长时间的恢复。
诱发脑溢血直接原因是动脉硬化。另外,高血压、高胆固醇血症、抽烟等,也是其重要的原因之一。因此,对于高血压患者来说,应尽量避免各种诱因,降低发病率。治疗1足部穴位疗法
“足窍阴”与“大敦”是预防脑溢血发作的特效穴。每天压揉上述穴位至产生温热感为止。若伴有头痛者,可用牙签束刺激“大敦”与“足窍阴”(图3-38)。
图3-382足部反射区疗法
经常按摩心、肾、输尿管、膀胱、肝、脾、肾上腺反射区,可以降低脑溢血的发病率(图3-39)。
图3-39脑溢血一旦发作,任何举措都已经迟了。因此,事先应当采用有效的疗法来防止它的发作。
爱心提醒:如果高血压患者发现拇趾和第四趾上有一些斑点、条纹等痕迹(也可能在趾甲表面),便应引起重视,因为这是脑溢血发病的危险讯号,应当立即采取相应措施或送往医院进行治疗。心悸
心悸是自觉心中悸动,惊惕不安,不能自主的一种病证。
正常成年人安静状态下的心率在每分钟60~100次范围以内,当超出这一范围则属于心律失常。如心跳次数不规则,忽快忽慢则导致心悸。
心悸多在运动或情绪激动的情况下出现,患者感到心脏跳动剧烈,呼吸也随之困难。
人的心跳速度和心理状态有着密切的关联。因此,心悸有些是病理性的,也有相当一部分是由自律神经失调或心理因素所引起的。但是,如果经常出现心悸症状,应到医院做一次彻底的检查。以排除病理性因素所致。治疗1足部穴位疗法
足是人体第二心脏,因此,足穴在心悸治疗中占有一席之地。足部的“心包区”和“泉生足”与心脏有着密切的关联。由于“大敦”与脑部关系密切,故而对心悸的治疗亦有着影响(图3-40)。
图3-40由于这些部位都很敏感,所以施治时必须要有耐心,对于上述各穴位的刺激应适度,刺激过强会引起反效果。可用拇指仔细按摩,若效果不佳,再改用牙签或发夹针端轻度按压。如果心跳剧烈、呼吸不畅,可用香烟灸大敦。
2足部反射区疗法
按摩心、肾、输尿管、膀胱、肾上腺、胸部反射区,对心脏病的预防和恢复有很大帮助,同时对心肌梗塞病人的康复也有显著疗效。另外,对心脏反射区的刺激应柔和些(图3-41)。
图3-41四、神经系统疾病头痛
头痛是一种常见的自觉症候,多见于各种疾病,如感染性发热性疾病、高血压、颅内病变、血管神经性头痛、一氧化碳中毒、酒精中毒等。除了生理病变外,神经衰弱、疲劳、生活或工作压力过重,都会导致不同程度的头痛。
此外,女性在月经期间或接近更年期时,由于血液循环受阻,也很容易引起头痛。很特别的是,穿的鞋子太小也会引起头痛。年轻女性穿高跟鞋引起头痛并不少见。换鞋子来治疗头痛的例证,在外国已是屡见不鲜了。
由于头痛的病因多样,其临床表现也有所不同,如神经性头痛,部位在头顶或不固定,伴有记忆力减退、失眠等。血管性头痛,常位于一侧,呈搏动性,多发生于女性,可由过敏、月经来潮等诱发,晨间发病为多。总之,头痛的临床表现较为复杂,所以必须找出原因,以便对症治疗。治疗1足部穴位疗法
引起头痛的原因不同,治疗时所选用的穴道自然也不同。比如,偏头痛可选择足窍阴加以刺激。感冒发烧所引起的头痛,可选用至阴,它是消除这类症状的特效穴。
此外,五官都在面部,若有病变时,便会引起头痛。例如过敏性鼻炎、中耳炎等。如由耳朵病变引起的,可刺激小趾内侧甲根附近的内至阴;鼻病引起的头痛,则可刺激隐白。几乎所有治疗头痛的特效穴位都在脚趾上的甲根附近。
进行穴位刺激时,两边都要兼顾。比如偏头痛,左边痛以左脚穴位为治疗重点,右边为辅。至于刺激的强度,则视头痛程度而定(图3-42)。
图3-422足部反射区疗法
找出头痛的原因后,刺激相应的反射区即可。不过,大脑与小脑反射区对所有的头痛症皆有效。另外,三叉神经、肾上腺、额窦反射区也很重要。
图3-43高血压等引起的血管性头痛,降低血压很重要,特别是需揉搓小脑反射区。因肌肉紧张所引起的头痛(因工作等产生的头疲劳),应仔细揉搓肾上腺、肾脏、输尿管、膀胱四个反射区。因眼睛疲劳所引起的头痛,则揉搓第二、第三趾的脚底较为有效(图3-43)。
失眠
失眠是一种睡眠障碍,主要表现为夜间不易入睡,或睡眠程度不深,或时睡时醒、多梦,醒后难以再入睡,甚至整夜不能成寐。常伴有头晕、头痛、记忆力减退、食欲不振、精神疲乏等症状。
失眠的机制是大脑皮质兴奋和抑制失调,高级神经活动的正常规律遭到破坏。当大脑皮质内抑制强度减弱,或兴奋过程转化为抑制过程的能力不足,即使到了睡眠时间,也不能很好地发挥抑制作用,造成难以入眠的状态、容易觉醒等现象。
造成失眠的原因有很多,大致可以归纳为心理因素、生理因素、环境因素和病理因素四大类。偶尔失眠也可发生于健康人。比如,白天或睡前过度兴奋,或因环境不好,太冷、太热、噪音、床被不适,或睡前饮咖啡、浓茶等等,都可能会引起失眠,但多是暂时性的。
病理性失眠是因各种疾病引起的。如各种疾病引起的疼痛发热、咳喘、瘙痒、心悸等都能引起失眠。在临床上,以失眠为主要症状,无明显的其他诱因,这多是神经衰弱引起的。近年来由于生活节奏加快,精神压力加大等心理因素造成的失眠人越来越多。采用足部按摩对心理因素和神经衰弱造成的失眠就有较好的治疗效果。治疗1足部穴位疗法
“失眠”(位于脚掌后方,脚跟和内踝、外踝踝尖连线的交叉点上)和“安眠4”(位于内踝上缘直上六横指处)是治疗失眠的特效穴。此外,“水泉”也是治疗失眠的重要穴位。
经常按摩上述穴位,或是就寝前用吹风机对“水泉”、“安眠4”两穴予以温热刺激,或用香烟或艾柱灸,可以取得很好的安眠作用(图3-44)。
图3-442足部反射区疗法
刺激大脑、心脏、生殖腺、脾、肾脏反射区。由于生殖器的反射区皮肤较厚,因此应加大刺激力度。另外,两脚趾的回转可放松心情,促使睡眠。再者,因脚冷而难以入睡者,睡觉前先用温水洗脚,促进足部血液循环,有助于入睡(图3-45)。
图3-45焦虑
焦虑症,可以是持续性,亦可呈发作性,属一种神经症状,以原因不明、无固定对象的焦虑、紧张不安为主要表现,注意力不集中,容易激怒,严重者似有大祸临头之感,同时伴有心悸、出汗、躯体不适等症状。
现代人生活压力太大,患焦虑症的人也越来越多。早上上班高峰时间容易遇上塞车,满街的噪音、废气,心里又记挂着工作、家人、同事之间的种种问题……还没到办公室,身心已经开始疲惫了。
精神压力过多,长期处于疲劳、紧张的状态中,容易导致肠胃机能衰弱和各种神经官能症。尤其是经常使人变得焦躁、缺乏耐性,人际关系与工作都无法顺利开展,并形成恶性循环。如果不彻底消除的话,便会永久的被困扰着。
置身于这种环境当中,学会放松自己的心情很重要。另外,借助足部按摩治疗,也是一种很有效的做法。治疗1足部穴位疗法
中医认为“肝主怒”,因此,消除烦躁、焦虑,应当从肝经着手。肝经上的“行间”是消除焦虑的最有效的穴位。另外,“心包区”也不可忽略。施行足部疗法时,用手指刺激这些穴位即可。另外,对脚底施行冷敷,也能够使情绪稳定下来(图3-46)。
图3-462足部反射区疗法
按摩肾、输尿管、膀胱、心、肝、脾、大脑、腹腔神经丛反射区,其中心、大脑和腹腔神经丛反射区是重点按摩部位(图3-47,3-48)。
图3-47图3-48自律神经功能紊乱
焦躁、疲倦、手脚冰冷、头重、失眠……,去医院检查也查不出任何原因来,这种情况多半是自律神经功能失调所致。
既然称为“自律”神经,很显然就不受人们意识的支配。其功能包括调节内分泌及脏腑机能、心血管收缩与扩张等。它由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所构成,这两种神经功能相互影响,以调节机体的平衡。
自律神经功能失调症,就是这两种神经失去平衡,造成功能混淆之谓。多半因荷尔蒙失调而引起,后天的精神压力、生活不规律和饮食失调则是它发病的诱因。治疗1足部穴位疗法
自律神经功能失调属于神经官能症的一种,因此,与心有密切关联的“心包区”是其特效穴位。对心包区的刺激,以指腹慢慢按摩或用香烟灸较为合适。此外,还需对拇趾、第二趾和第三趾压揉(图3-49)。
图3-492足部反射区疗法
仔细按摩肾、输尿管、膀胱、垂体、肝、胆、大脑反射区,其中大脑和肾脏反射区是重点。大脑反射区有稳定情绪作用。而有人认为自律神经功能失调症主要是由于肾亏所致,所以,需重点刺激揉压肾脏的反射区,以消除肾亏现象,使自律神经功能恢复正常(图3-50)。
图3-50自律神经失调症其发生原因有多种,一部分与过度紧张有很大的关系,另外,食酸性食物(肉食)过多、运动不足等也会影响自律神经失调。因此,改变以肉食为主的生活和进行适量适度的运动是很有必要的。面神经炎
面神经炎俗称“吊线风”,属中医学“面瘫”的范畴,是一种急性发作的单侧面神经周围性麻痹,常出现于清晨洗脸漱口时发现面部异常。部分人发病前有同侧耳内、乳突区、面部疼痛,但很少引起注意。
面神经炎患者病侧面部表情肌运动丧失,额纹消失,眼裂增大,鼻唇沟消失,口角下垂,口歪向健侧,病侧不能做皱眉、瞪闭眼、露齿、吹哨、鼓腮等动作,上下眼睑不能闭合。患侧耳后、耳内、下颌周围轻度疼痛及压痛。治疗
面神经炎大多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针灸按摩对面部神经的功能恢复具有显著疗效。1足部穴位疗法
重点按摩足部厉兑、行间、太冲等穴位(图3-51)。
图3-512足部反射区疗法
重点按摩三叉神经、大脑、膀胱、输尿管、肾脏、颈部淋巴结、眼、小脑反射区(图3-52)。
另外,面部神经炎患者要保持精神愉快,避免精神紧张,坚持适当的休息和良好的睡眠,夜间尽量避免受风寒。
图3-52三叉神经痛
三叉神经痛多发生在40岁以上的中年或老年人,其特点是三叉神经分布区域内出现阵发性、短暂性的剧烈疼痛,数秒或数分钟后缓解,连续数小时或数天内反复发作。疼痛常因触及面部的某一点而诱发,病人不敢洗脸、漱口、进食。疼痛呈阵发性闪电式剧痛,痛如刀割、针刺、火灼,可伴有病侧面部肌肉抽搐、流泪、流涕、流涎等现象。
三叉神经痛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二种,女性患者多见。发生原因尚不清楚,一般认为原发性者与受寒、病毒感染以及齿病等有关;继发性者,可能为肿瘤压迫、炎症、血管畸形等病变直接刺激所致。
图3-53治疗1足部穴位疗法
重点按摩或灸厉兑、行间、太溪等穴位(图3-53)。
2足部反射区疗法
重点按摩三叉神经、大脑、肾脏、输尿管、膀胱、肾上腺、颈部淋巴腺反射区(图3-54)。
另外,三叉神经痛病程长,很少有完全根治的,常会反复发作,西医常用药物为止痛剂,严重时行手术治疗。因此,要做好预防,平时应保持精神愉快,胸怀开阔,避免精神紧张;有规律地饮食起居;保持室内空气清新,避免不良环境影响;要保证有充足的睡眠。
图3-54坐骨神经痛
坐骨神经是全身最大的神经,它上起腰骶部、下至足背。坐骨神经痛是指坐骨神经通路及其分布区的疼痛,是一种症状而非病理性改变。
坐骨神经痛可分为原发性坐骨神经痛和继发性坐骨神经痛两种,原发性坐骨神经痛(坐骨神经炎),多与风湿、感染、受寒有关;继发性坐骨神经痛占绝大多数,是由于坐骨神经干为神经通路的邻近组织病变产生机械性压迫或粘连所引起的,如椎间盘突出、肿瘤、结核性感染等。按其受损的部位,又可分为根性坐骨神经痛和干性坐骨神经痛。
坐骨神经痛常发病于中青年人,多为一侧臀部、大腿后侧、小腿后或外侧及足部发生烧灼样或针刺样疼痛,疼痛呈阵发性或持续性,活动时加重。
原发性坐骨神经痛,呈急性或亚急性发作,沿坐骨神经通路上有放射痛和明显的压痛点,起病数日后最为剧烈,经数周或数月后便慢慢缓解,常因感受寒湿而诱发。
继发性坐骨神经痛,有原发病可查,咳嗽、喷嚏、排便会使疼痛加重,腰椎旁有压痛及叩击痛,腰部活动障碍,活动时下肢有放射痛。治疗1足部穴位疗法
可揉按昆仑、仆参、申脉、金门、束骨等穴位,也可采用灸法(图3-55)。
图3-552足部反射区疗法
按摩肾、输尿管、膀胱、肾上腺、脊柱、内外侧坐骨神经、膝关节、尾骨、内外侧髋关节反射区。
推拿按摩对治疗坐骨神经痛有明显的效果,可沿坐骨神经走向自下向上轻柔地按摩,以疏通经络,活血化瘀,防止肌肉萎缩。然后用略重的手法进行按压和摩擦;至皮肤发红为止,不可过于用力,以有舒服感为度。另外,如右腿痛,可将右脚放在左膝上,右手托脚跟,左手扳脚尖,头转向右侧用力扳,可止痛(图3-56)。
图3-56抽筋
平时缺乏运动的人,偶尔在白天进行激烈的运动,晚上睡着后,有时会因小腿突然产生收缩般的感觉而痛醒,这种现象就是我们常说的“抽筋”。
体质虚弱的女性,在寒冷的冬夜常会受到抽筋的困扰。抽筋的瞬间相当痛苦,不过等抽痛过去后,便无大碍,不至对生活、健康产生太大影响。若不幸在游泳而又四下无人时发生,就相当危险了。所以,平时应多注意防治。
小腿抽筋是腓肠肌受到突然强烈运动的刺激,或长时间的疲劳所引起的,所以运动前的热身运动,以及运动后的放松活动或按摩都是不可忽略的。防治措施
中医认为“肝主筋”,所以常抽筋的人大多是肝、胆机能异常(亢奋或不足)所致。治疗时以胆经“足窍阴”最具效果。膝下小腿外侧的“阳陵泉”,也不可忽视,因为针灸学上有“筋会阳陵”的说法。治疗时,可用牙签束刺激两边穴位,但以病侧穴道为主。
另外,脚背的“足临泣”(属于胆经),也可当作治疗的辅助用穴。若运动前将此处揉搓至发热,可预防抽筋(图3-57)。
图3-57五、泌尿系统疾病肾脏病
肾脏病中最多见的是肾炎,即肾小球的炎症所引起的疾病,其主要症状为血尿、水肿、血压上升、有倦怠感等。
肾脏的生理功能主要是把停留在血液中的废物和有害物质从尿液中排出,以净化血液。当肾脏机能减弱后,废物便会在血液中停留,并随血液到处流动,侵入大脑,便进一步刺激脑细胞,引起头痛;到达皮肤,则成为肿物和皮肤病的病因之一,严重的影响着机体的健康。
当机体出现原因不明的浮肿、疲乏、腰痛等,理应怀疑到肾脏的损害。由于肾脏是非常能忍耐的器官,若非其情况相当恶劣,一般是很难发现其症状的。治疗足部反射区疗法
仔细揉按肾脏、输尿管、膀胱、肾上腺、上下身淋巴腺反射区。起初会感到疼痛,因此刺激强度要适度,逐渐增长按摩时间。治疗后会出现尿量增加、气味加重、颜色变化等情形,这是好转时暂时性的反应(图3-58)。
图3-58遗尿
遗尿,是指3周岁以上的小儿在睡眠中不知不觉地将小便尿在床上。3周岁以下的婴幼儿,由于智力发育尚不完善,排尿的习惯还未养成,或贪玩少睡、精神过度疲劳,均能引起暂时性遗尿,这都属于正常现象。
遗尿一般分器质性和功能性两类。器质性遗尿多见于神经系统疾病,如隐性脊柱裂、腰椎损伤、癫痫等,以及泌尿系统疾病,如后尿道瓣膜、输尿管开口异常及泌尿系感染等;功能性遗尿,多由于精神过度紧张,体力过度疲劳(白天贪玩,夜间睡眠过熟),缺乏随意排尿功能的训练,以及家族遗传因素等原因所致。治疗1足部穴位疗法
揉按或灸太冲、行间、水泉、太溪等穴位(图3-59)。
2足部反射区疗法
按摩肾脏、输尿管、膀胱、尿道、前列腺、大脑反射区。另外,按摩小趾,刺激脚底也很有效。因为,脚底有通往脑垂体、延髓、肾上腺之重要经穴,轻轻加以按摩刺激,可促进神经系统的发育(图3-59)。
图3-59尿失禁
尿失禁是指尿液不能自主地排出,人为不能控制的尿液外溢。主要分为神经性、压力性和充溢性尿失禁三种类型。
神经系统疾病或损伤所致尿失禁,同时伴有肢体麻木、疼痛、感觉障碍、运动失常等。
压力性尿失禁,多见于中年人、肥胖者,当腹压增加时,尿液不随意地流出。
充溢性尿失禁者,主要表现为尿急,排尿困难,小腹胀痛,膀胱区膨隆。治疗1足部穴位疗法
按摩或灸涌泉、足临泣、太溪、太冲等穴位(图3-60)。
图3-602足部反射区疗法
按摩肾、膀胱、输尿管、前列腺、尿道、大脑反射区(图3-61)。
图3-61六、代谢与内分泌性疾病糖尿病
糖尿病是一组遗传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而引起的临床综合征,因胰岛素分泌绝对或相对不足,以及靶组织细胞对胰岛素敏感性降低,引起糖、蛋白、脂肪、水和电解质等一系列物质代谢紊乱。
糖尿病最典型的症状是“三多一少”,即多饮、多食、多尿、体重下降。不典型和轻症或隐性患者,常无明显症状,应提高警惕,以免贻误诊断。
糖尿病大致上分为Ⅰ型和Ⅱ型糖尿病。Ⅰ型糖尿病是胰岛素依赖型,可发生在任何年龄,临床特点为起病急,多食、多尿、多饮、体重减轻等症状较明显,有发生酮症酸中毒的倾向,必须依赖胰岛素治疗维持生命。
Ⅱ型糖尿病是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也可发生在任何年龄,但多见于40岁以后中老年人。大多数病人起病缓慢,很少有酮症酸中毒倾向,但有时亦需要胰岛素控制病情。
糖尿病的病因与遗传、病毒感染、自身免疫因素有关,加上肥胖、饮食油腻以及精神上的压力,遂致发病。糖尿病并发症可遍及全身各重要器官,如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脑疾患、糖尿病性肾病变,以及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等。
糖尿病患者若出现肢端感觉异常,分布如袜子或手套状,伴麻木、针刺、灼热、痛觉过敏或脚有踏棉垫感,多并发有周围神经病变,常为对称性出现,下肢较上肢严重。
目前对糖尿病无完全根治的疗法,所以,一旦患了糖尿病,为防止病情恶化,必须多了解这方面的医疗常识,并耐心地接受有效的治疗方法,当然也包括足部按摩疗法。治疗1足部穴位疗法
涌泉穴对解除糖尿病口渴症状有特效,以湿布冷敷“涌泉”及脚弓部位最具效果。或将捣烂的新鲜芦苇,于睡前贴于涌泉穴周边效果也较为明显。
若想增加降低血糖的疗效,位于小腿内侧“阴陵泉”也很重要。治疗时,阴陵泉应给予较强的刺激,用香烟或艾柱灸也会收到明显效果(图3-62)。
图3-622足部反射区疗法
重点揉压肾脏、膀胱、输尿管、胰腺、脾、胃、十二指肠、大脑、上下身淋巴腺反射区。许多糖尿病患者,足拇趾内侧从趾根到趾尖处有硬块,所以需按揉,将硬块散开,使之柔软(图3-63)。
图3-63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简称甲亢)是指由多种病因导致甲状腺功能增强,分泌甲状腺激素过多所致的临床综合征。
甲亢病因及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清楚。多数认为甲亢是在遗传基础上,由感染、精神创伤等因素诱发。各年龄段均可发病,以20~40岁多见。女性患病率多于男性,其比例约为4∶1左右。
甲亢多数起病缓慢,患病后常伴有疲乏无力,怕热多汗,皮肤潮湿,体重减轻,低热,双手平举前伸时伴有手指震颤等现象。也伴有神经过敏、多言多动、紧张多虑、焦躁易怒、思想不集中、记忆力减退、心跳过速等。还会伴有甲状腺肿、眼球向前突出等症状。治疗足部反射区疗法
甲亢在服用抗甲状腺药物治疗的同时,辅以足部按摩治疗,对于改善临床症状效果较为显著。应以垂体、甲状腺、脾、心、肾、肾上腺、输尿管、膀胱、肝反射区为重点,刺激以酸痛而能忍受为度(图3-64)。
图3-64治疗期间,应注意休息,饮食要补充足够热量,包括糖、蛋白质和维生素B族等。还应保持心情舒畅,不急不燥,生活有规律,忌食辛辣等刺激性食物。更年期综合征
更年期是指妇女从性成熟期逐渐进入老年期的一个过渡时期,包括绝经前期、绝经期及绝经后期。绝经是指月经完全停止1年以上。目前生理性绝经年龄有延后倾向,我国城市妇女的平均绝经年龄为495岁,农村妇女为475岁。
更年期的早期变化是卵巢功能衰退,表现为脑垂体功能退化。此时期卵巢逐渐趋停止排卵,雌激素分泌减少,促性腺激素分泌增多。绝经后,卵巢几乎不能分泌雌性激素,但仍分泌雄性激素。这些内分泌失调就会导致机体各种不适。
更年期妇女约1/3能通过神经内分泌的自我调节达到新的平衡而无自觉症状,2/3妇女则可出现一系列性激素减少所致的症状,就称为更年期综合征。除自然绝经外,两侧卵巢经手术切除或受放射性毁坏时,会导致人工绝经,继之也可发生更年期综合征。
更年期综合征的临床症状持续时间长短不一,一般约2~5年,严重者可达10余年。主要表现为月经紊乱,经量不稳定,潮热、出汗、精神过敏、情绪不稳定、手脚麻木等自律神经功能失调,还可出现骨质疏松、冠心病发病率增高、胆固醇升高等病理现象。
更年期是每位女性必须经历的阶段,这期间会不自觉的懒散、容易疲劳、食欲不振、头重等身体上的不适,和失眠、焦躁不安等精神方面的困扰,但不应视为疾病。但是,症状严重者还是应该接受适当的治疗。足部按摩可有效改善其症状。治疗1.足部穴位疗法
涌泉穴是治疗更年期综合征的特效穴,它能调整机体的内分泌;“心包区”则是祛除不安、烦躁的要穴。此外,三阴交也不可少,它能提高生殖机能,调节内分泌,是女性各种疾患的重要穴位。治疗时,可采用香烟灸上述穴位。症状较轻的女性,用吹风机的温风刺激穴位即可(图3-65)。
图3-652足部反射区疗法
仔细揉搓大脑、脑垂体、肾上腺、生殖腺、子宫、心、肝、脾等反射区。因为自律神经失调所导致的各症状,以刺激头部最为有效。所以,脑垂体和大脑的反射区,要反复揉搓,但应避免一次长时间的刺激(图3-66)。
图3-66肥胖症
肥胖症是指体内脂肪堆积过多,体重增加。人群中各种体重呈正态分布,而无明确区别正常与异常的分界点,故肥胖症的定义是人为的,目前多以理想体重和体重指数为依据。
理想体重可按下列简易公式算出:
理想体重:身高(厘米)-105或身高(厘米)减100,再乘以09(男性)或085(女性)。
体重指数(BMI)=体重(千克)/身高的平方(以米为单位)
体重超过理想体重的20%,或BMI>24可定为肥胖。
无明显病因可寻者称单纯性肥胖症,有明确病因者(例如下丘脑垂体炎症、肿瘤、创伤、皮质醇增多症、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性腺功能减退症等)称为继发性肥胖症。
单纯性肥胖的发病原因尚未完全明了,主要与遗传、中枢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代谢等因素有关。另外与饮食也有很大的关系,当进食热量超过消耗量,多余的物质转化为脂肪,而脂肪又不能被充分利用,沉积于人体各组织皮下,使体重明显增加。
肥胖不仅有损于形象,重度肥胖者心脏负荷增加,皮肤散热不良,怕热多汗,严重影响身体健康。而且常可伴发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高血压病、胆石症、糖尿病、多发性骨关节病、高尿酸血症等一系列严重疾病,故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轻度肥胖,仅需控制饮食,使总热量低于消耗量,少吃一些含碳水化合物较多的食物,多吃一点瓜果蔬菜,并多参加体力劳动与锻炼,一般不必用药物治疗。若能辅以推拿按摩,改善肠胃功能,多数能收到较好的效果。治疗1足部穴位疗法
消除肥胖,主要在于抑制胃的机能、降低食欲。厉兑穴和丰隆穴属于胃经脉络上的穴位,可抑制胃肠道的消化吸收功能。厉兑穴可用牙签束的尖端刺激,以造成疼痛的力道较为合适;丰隆穴只要以稍微感到疼痛的力道去揉捏即可(图3-67)。
图3-67
2足部反射区疗法
足部甲状腺、脑垂体、脾脏反射区与肥胖关系较为密切,是按摩的重点。另还必须揉按压肾脏、输尿管、膀胱、肾上腺、肝反射区(图3-68)。
图3-68七、生殖系统疾病前列腺疾病
前列腺疾病是男性中老年人的多发病,最为常见的是前列腺肥大、前列腺炎。
前列腺肥大的发病率随着男性年龄的增长而增加,尤以老年多见,其主要表现为排尿困难,夜尿增多,排尿不净,尿流变细,甚至排不出尿液而出现尿潴留。同时可伴有腰酸腰痛,四肢无力等症状。
前列腺炎分为急、慢性两种。急性前列腺炎,应及时进行抗炎治疗,并卧床休息;慢性前列腺炎,在抗炎治疗的同时,可进行足部按摩,以提高疗效。治疗1足部穴位疗法
揉按至阴、涌泉、水泉、大敦、行间、太冲等穴,可配合灸法(图3-69)。
图3-692足部反射区疗法
按摩肾上腺、肾、输尿管、膀胱、下身淋巴腺、前列腺、腰椎、尿道等反射区,也可用香烟灸以上反射区,均可收到明显疗效。
图3-70取效后,排尿次数减少,但每次排尿量会有所增加,此时患者会有倦怠感,这种现象会随病情进一步好转而消失,不必过分担心(图3-70)。子宫脱垂
子宫脱垂是指子宫从正常位置沿阴道下降,子宫颈达到坐骨棘水平以下,甚至脱出阴道口外。多因为分娩时难产、产程过长、用力太过,或产后调养不当及生育过多,使支持子宫的韧带及肌肉松弛所致。
子宫脱垂的临床表现随病变严重程度而异,轻者于劳动、行走、咳嗽、久立、久蹲或大便后子宫脱出,经休息、卧床即可回复或仅有腹坠的感觉,用手触扪阴道时始觉有物下突。
严重子宫脱垂者,子宫终日脱出在外,不能还纳,常伴有腹坠,大小便均感困难,行动受限,不能参加劳动,并且局部因摩擦会引起不同程度的溃疡。
治疗1足部穴位疗法
取特效穴水泉,可点按,也可用灸法,均可取得较为满意的效果(图3-71)。
图3-712足部反射区疗法
按摩子宫、阴道反射区,以及肾脏、脾、肝反射区,还应推揉足心(图3-72)。
图3-72月经不调
月经是女性的生理现象,即表现为有规律周期性的子宫出血。大多数妇女28~30天行经一次,提前或延后7天以内仍属正常。月经持续时间,即行经长短,一般为3~7天。一次月经出血量约为30~50毫升。
月经不调多由内分泌异常所致,主要表现为月经的周期、经期或经量等出现异常改变,常伴有痛经、恶心、头痛、面色苍白、肢冷等症状。
月经周期提前1周以上者,称月经先期,又称经早;
月经周期推迟1周以上者,称月经后期,又称经迟;
连续2次以上月经周期或先或后,为月经先后无定期,又称经乱;
月经量多,且不规则,中医学称之崩漏,现代医学谓之功能性子宫出血;
月经量少甚则停止,称之经少或闭经,可分为原发性闭经和继发性闭经两种。凡年满18周岁而月经尚未来潮的女性,称为原发性闭经;月经初潮后,任何时间停经超过3个月者,称为继发性闭经。治疗1足部穴位疗法
月经先期可按揉太冲、太溪;月经先后不定期可选用然谷、隐白。但月经先期不宜用灸法,月经先后不定期可用灸法(图3-73)。
图3-732足部反射区疗法
按摩脑垂体、肾脏、生殖腺、子宫、下腹部、卵巢、肾上腺等反射区,其中子宫、卵巢以及脑垂体反射区为其重点按摩区,有利于调节内分泌和神经系统的功能,可促进女性荷尔蒙的分泌(图3-74)。
图3-74痛经
凡在行经前后或行经期间出现周期性小腹疼痛,同时伴有腰酸、腹胀、乳房胀痛、头痛、恶心呕吐等症状,以致影响学习、工作和生活者称为痛经。如月经来潮后,仅感轻度下腹部胀痛或腰酸不适,则属正常现象,不需治疗。
痛经一般分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月经初潮后就开始有腹痛者为原发性痛经。因生殖器官炎症、肿瘤、子宫内膜异位等器质性病变而导致痛经者为继发性痛经。
也有人认为女性穿高跟鞋,也是造成痛经的原因之一。因为脚跟垫高后,脚掌前缘受到极大压力,此区域的子宫和卵巢反射区受压,难免使其功能发生障碍,从而引起痛经。
原发性痛经常多发于青少年时期,多在初潮后6~12个月发病。疼痛多自月经来潮后开始,最早出现在经前12小时,行经第一日疼痛最剧,持续2~3日缓解。疼痛程度不一,重者呈痉挛性,部位在耻骨上,可放射至腰骶和大腿内侧。有时伴发恶心、呕吐、腹泻、头晕、乏力等症状,严重时面色发白、出冷汗等。妇科检查常无异常发现。治疗1足部穴位疗法
大敦是治疗痛经不可缺少的穴位,水泉更是痛经和月经不调的特效穴,加上调节女性荷尔蒙分泌的三阴交穴,效果更好。这些穴位都以温热刺激法为宜,故可用香烟灸(图3-75)。
图3-752足部反射区疗法
按摩膀胱、输尿管、下腹部反射区,尤其是重点按摩生殖腺、脑垂体、子宫、肾、肾上腺、卵巢反射区(图3-76)。
图3-76对于继发性痛经者,应注意原发病的治疗。另外,有痛经的女性应注意精神调养,消除恐惧紧张感。经期少食生冷及辛辣刺激性的食物,忌游泳、涉水。
八、运动系统疾病颈椎病
颈椎病又称颈肩综合症,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其病理改变大多是椎间小关节和椎间盘的退行性变。
颈椎是脊椎关节活动度最大的部分,由于颈椎关节活动频繁,使椎间盘和小关节易受不同程度的损伤,引起颈部劳损、颈椎骨质增生、颈项韧带钙化、颈椎间盘萎缩退化等病变,刺激压迫脊神经根、椎动脉所致。
颈椎病临床表现是一侧肩、臂、手的麻木疼痛,或以麻木为主,或以疼痛为主,颈部后仰、咳嗽等增高腹压时疼痛加重。部分患者可有头晕、耳鸣、耳痛和握力减弱及肌肉萎缩等。
临床上分为颈型、神经根型、脊椎型、椎动脉型、交感神经型及混合型。
颈型:颈项疼痛,多发于一侧颈项部,呈持续性疼痛或刺痛,伴颈项僵硬。
神经根型:颈肩及肩枕部疼痛,颈部僵硬。
椎动脉型:颈肩部或颈枕部疼痛,伴有头晕、恶心,头部旋转或侧弯活动度过大时,可诱发或加重症状。
脊髓型:颈肩痛,四肢麻木。
交感型:枕部痛,头晕,偏头痛。
混合型:上述某两型或多型颈椎病症状同时存在。治疗1足部穴位疗法
选择昆仑、厉兑、足通谷、至阴、足临泣、解溪等穴位进行治疗,也可用灸法(图3-77)。
2足部反射区疗法
按摩颈椎、颈项、斜方肌、肝、膀胱、输尿管、肾脏反射区(图3-77)。
图3-77落枕
落枕多数是由睡觉时头部姿势不适当,颈部肌肉、肌腱和韧带等软组织扭伤,继发于颈、肩、背部肌肉痉挛所致。其临床表现为早晨起床后感到一侧颈部肌肉疼痛僵硬,活动受限,有时酸痛可扩散到肩部或背部,局部有压痛感。
落枕症状轻者很快便会自行痊愈,重者则会延至数周。若能进行包括按摩在内的功能锻炼,便能缓解疼痛,缩短病情。治疗1足疗穴位疗法
图3-78选用昆仑、京骨、厉况等穴位,进行强刺激,也可用炙法(图3-78)。
2足部反射区疗法
仔细按摩颈项、颈椎、斜方肌、颈部淋巴腺、肩部反射区,其中以肩部和斜方肌反射区为重点按摩区域。另外,也可以热敷头部反射区(图3-79)。
图3-79肩周炎
肩关节周围炎简称肩周炎,中医称冻结肩、五十肩、漏肩风,是肩关节周围软组织的无菌性炎症,急性期疼痛剧烈,甚则夜间难以入睡。后期由于炎性粘连导致肩关节的活动受限,患者感觉肩部僵硬。
肩周炎的病因多有外伤史,也有因肩关节脱位或扭伤后,引起关节囊的慢性炎症,使关节囊的皱襞相互粘连,并与肱骨头粘着。此外,还与年龄、体质、劳损等因素有密切关系。
肩周炎初起时,肩周微痛,常未引起注意。以后疼痛加重,肩关节运动障碍日渐加重,出现手臂上举不便,不能作梳头、脱衣、洗脸等简单动作,肩部肌肉可有痉挛或萎缩等现象。后期引起整个肩关节僵直,活动困难。
肩周炎多发于50岁左右,女性多于男性。近年图3-80来有些年轻人也出现肩痛,必须特别注意。治疗
肩周炎的治疗原则是动静结合,肿痛明显的早期,宜限制肩关节的活动,肿痛消减的后期,采用局部按摩与足部按摩相结合的方法,对于消除肩部疼痛具有很好的疗效。1足部穴位疗法
肩痛时,刺激隐白和至阴可缓解疼痛。另外,足三里也很重要,足三里是人体保健最重要的穴位,可以祛病延年、增进抵抗力。在治疗过程中,如出现只是轻微的酸痛,按摩上述穴位后,症状即可缓解。重症和长久不愈者,则宜用发夹头或牙签束刺激(图3-80,3-81)。
图3-812足部反射区疗法
重点按摩肩、颈椎、肩胛骨、肾上腺、肝、脾、肾反射区。
图3-82另忌采用同一姿势长时间工作,应时常运动全身,松弛肌肉,或反复使头肩部肌肉做紧缩与放松运动,能有效预防肩周炎(图3-82)。网球肘
网球肘又称肱骨外上髁炎、滑囊炎,是一种常见多发病。由于某些工作需反复屈伸肘关节及前臂旋前旋后活动,引起桡侧腕伸肌起点处的损伤,导致肘关节之桡背部疼痛。临床表现为患侧肘关节疼痛乏力,上抬提物困难,夜痛较甚,疼痛仅限于肱骨外上髁之背侧。治疗
足部反射区疗法
采用局部轻度按摩,配合足疗效果较为显著。重点按摩足部的颈项、肘关节、肩、上下身淋巴腺、肾、输尿管、膀胱等反射区。另外,治疗期间,应避免过度劳累,尽量减少肘和腕关节的活动(图3-83)。
图3-83膝关节痛
膝关节痛的原因,除半月板损伤之类的运动损伤外,多由膝关节炎引起。有些严重的患者,常在早晨起床后痛得无法站立。
膝关节炎一般包括有退化性关节炎、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等,以中老年人尤为常见,有一部分属于老化现象。
膝关节起着支撑体重的重要作用,所以老化的速度也比较快。对任何人而言,膝盖老化就意味着已步入晚年。特别是肥胖的人,膝盖所承受的压力也较体重适宜的人大了许多,所以老化、病变的速度会更快。治疗1足部穴位疗法
治疗膝关节痛的穴位,大多在关节附近。
正坐垂足时,膝关节背面有一道横纹,其内侧末端为曲泉,外侧末端为阳关,与膝盖外侧阳陵泉,都是治疗膝盖痛的常用穴位。还有至

(<-快捷键)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目录

阅读设置

背景色:

字体大小: 14px

页面宽度: 1200px

返回顶部